2016秋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我的祖家是歌乡》教案苏少版

合集下载

《我的祖家是歌乡》优秀教案

《我的祖家是歌乡》优秀教案

《我的祖家是歌乡》优秀教案
《我的祖家是歌乡》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我的祖家是歌乡》是一首高山族民歌,属其生活歌中舞歌类的“欢乐舞曲”。

歌曲为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

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课标中要求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乐于了解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

学习这首歌曲,为学习本单元其他内容做一定的铺垫。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比较简单,并且情绪欢快活泼,适合初中生演唱。

八年级学生,其演唱水平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比较喜欢唱歌,特别是欢快活泼的歌。

他们掌握了简单的节奏型,也渴望在课堂中增长见识。

但学生识谱能力较差,表演欲望不像低他们年级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鼓励、很好的示范,并且环节设计要紧凑、有趣,才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并能背唱歌词。

②能积极参与聆听、演唱及伴奏、舞蹈等实践活动,并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积累艺术表现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喜欢高山族的民歌,乐于了解与其相关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

3·过程与方法目标:拍击节奏,聆听歌曲,交流感受,体验文化,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难点: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表现歌曲,体验风格。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一单元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一单元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一单元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四上第一单元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祖国家乡的歌曲,感受各地域的音乐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音乐的热爱。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演唱、音乐欣赏、歌表演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演唱和音乐欣赏有一定的理解。

但各地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我国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歌曲演唱和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重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词的准确性。

3.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感受家乡音乐的氛围中学习。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各地域的音乐特色,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4.采用师徒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各地域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1)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地域特色。

(2)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和高音部分。

(3)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3.歌表演:(1)讲解歌表演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分组进行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

4.音乐欣赏:(1)欣赏同一地域的其他音乐作品,加深对地域音乐特色的理解。

(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地域音乐特色。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我的祖家是歌乡》教学设计苏少版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我的祖家是歌乡》教学设计苏少版

我的祖家是歌乡一、学习内容1、学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2、音乐知识:连线3、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二、学习目标1、了解高山族民歌的特点,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三、学习重点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四、学习难点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实践活动。

五、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音乐知识:连线)(1)连线分为哪几种?(2)圆滑线与延音线的区别(3)在歌谱中找出圆滑线与延音线2、小组讨论(感受体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山族,走入他们的风土人情,走入他们的音乐和舞蹈。

①初听高山族民歌播放《我的祖家是歌乡》。

Q:你觉得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A: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简介: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歌舞上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刚才听到的《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中歌舞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各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②再次聆听歌曲.Q: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里面?A:歌曲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简介:民歌的特点有:篇幅短小,口口相传,易于上口,有地方方言。

3、学唱歌曲①试试跟着音乐模唱。

找出学生难把握的乐句,练习。

②学生自主视谱,学生边听音乐边学唱,提高自主识谱的能力。

小组评价,让学生判断正确或错误,达到评价的效果。

③复听歌曲并跟唱4、交流展示(歌唱表现)①高山族民歌《高山青》Q:这次是男声独唱的,除了唱还加了什么?最后加了什么?A:嘿!Q:为什么在演唱中加入喊声?A:更有劲!Q:我们能在刚学的歌曲里加入喊声吗?加在哪里合适?师生互动:为歌曲加入伴唱。

教师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关注情绪的表现和节奏的变化。

5、质疑拓展(载歌载舞)师:通过合作我们更好地表现了歌曲的情绪,然而与高山族人比起来,我们的演唱还缺少了一点内容,那就是——舞蹈。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一单元《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设计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一单元《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设计

我的祖家是歌乡年级四年级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教材分析《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流传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民歌。

它属于舞歌类的“欢乐舞曲”。

这首歌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a羽调式、四二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教学目标1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2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一字多音,唱足长音时值。

3积极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合作与创造能力。

体会用不同的速度演唱带来的情绪的变化。

拓展欣赏高山族歌曲,了解其音乐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难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一字多音,唱足长音时值。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电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高山文化1认识高山族在我们的音乐课的一开始,樊老师要来考一考大家。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是哪些少数民族呢?这个民族大家好像并不熟悉。

樊老师来给大家揭晓答案,这是高山族。

2介绍高山族,欣赏高山族杵舞二探究实践学习新歌1师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在自己辛苦劳动之余,还能用歌舞来缓解自己疲惫的心情。

走进高山族寨子,优美的歌声就能将我们包围。

他们也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家乡为“歌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做《我的祖家是歌乡》。

听老师来唱一唱这首高山族民歌,一边听,一边感受一下,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它唱了什么呢?2律动,感受歌曲句逗特点听到这么欢快又有舞蹈性的歌曲,老师忍不住想把刚才的杵舞节奏加入到歌曲当中来了,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的节奏都加在哪呀?一共加了几次?(生尝试将节奏带入歌曲一起律动)3介绍延音线像这样连接了相同音的连线,我们叫做延音线,把这两个音唱成一个音。

一共唱几拍?4用柯尔文手势带唱长音5跟琴模唱乐谱①比较第一句第二句旋律②第三句难点反复听,比较两种连线的区别6 跟琴带词轻唱注意第三乐句的演唱7跟伴奏演唱三鼓励创造表现歌曲1体会不同速度带来的情绪变化(师范唱,生唱加律动)大家都知道,情绪与速度是一对好兄弟,现在我们把速度加快,听听看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演唱形式的变化你知道哪些演唱形式吗?①接口唱②领唱和合唱③(轮唱)四拓展延伸开阔视野1高山族音乐拓展能歌善舞的高山人民,创造了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祖家是歌乡 |苏少版 (1)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祖家是歌乡 |苏少版    (1)

我的祖家是歌乡教材分析《我的祖家是歌乡》是一首台湾高山族民歌,C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歌曲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表现了台湾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曲调、歌词及正确的情绪风格体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演唱及创编活动,提高学生正确表现歌曲风格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歌曲风格、情绪的正确表现及节奏的准确性。

难点:歌曲情绪的把握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虽然是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但我知道我们班级吹拉弹唱的人才比比皆是,有……(报出一些有才艺的学生名字),老师真的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度过快乐的40分钟。

今天,不仅是老师,还有一群特殊的客人,用他们很特殊的方式也在欢迎着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幻灯片出示高山族舞蹈视频)2、他们是来自哪个少数民族的?(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简单地介绍高山族,并出示高山族的特色乐器“杵”。

并让学生用这根“杵”自由打出各种节奏来感受这根特殊的乐器。

4、学生拿出小杵,(教师事先准备好)跟着老师的节奏来试着敲出节奏,教师给予肯定!5、出示节奏,学生尝试用手中的杵表现。

先听老师打出第一条节奏,教师范奏,学生跟着齐奏。

(提醒学生节奏要稳,边说边打),……节奏训练:X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O |小组进行示范。

6、老师用这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让学生们听一听,节奏是在歌曲的什么位置加入的?(播放歌曲,在每局尾音初加入节奏,幻灯出示歌谱、歌词),两遍。

讨论:每个乐句的最后尾音处,节奏进入。

幻灯片上用红色显示7、学生一起跟来着音乐打节奏。

8、请一位学生用大杵来领奏,小杵配合起来一起演奏。

二、歌曲教学1、出示歌曲题目,并欣赏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2、学生说说听完了的感受(歌曲情绪)。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一《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一《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演唱、综合表演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体验歌曲舞歌类“欢乐舞曲”的特点,唤起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律动、身势等多种合作体验活动,分享音乐活动的快乐。

2、知道“圆滑线”和“连音线”的不同区别,用良好的音准、节奏和气息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用高山族的典型舞步进行歌舞表演。

3、进行歌曲演唱处理和简单的二声部创作,在师生互动、交流、反馈中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风格、情绪上的作用;开展综合音乐表演,运用自制打击乐器伴奏和歌舞一体的表演方式,在合作中表达情感。

2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高音的把握还是有点困难的。

歌曲音区偏高,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将歌曲分成三个乐句,一句句解决,既有音准,解决音高的训练,又有歌曲速度和情绪的提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

难点:一字多音及长音的演唱。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1【导入】《杵歌》导入,了解歌舞文化
1、师生问好前先播放《杵歌》。

动: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律动(跳柴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动: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律动(跳柴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动: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律动(跳柴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简介本教案是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案,主要以歌曲表演和律动跳舞为重点,带领学生从歌曲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理解歌曲的曲调韵律和情感内涵。

2.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进行基本的舞蹈动作。

3.通过表演和律动,展示个人和团体的艺术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歌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情感表达方法。

2.律动跳舞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动作。

教学难点1.如何将歌曲和舞蹈动作融合起来,形成有机的表演。

2.如何调整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的平衡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歌曲表演基础技巧1.介绍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

2.引导学生听歌,倾听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内涵。

3.观看视频学习歌曲表演技巧,包括姿势、表情和唱法。

4.每个人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在练习中不断发掘和改进自己的表达技巧及表演风格。

5.随后,全班学生进行同步练习和集体演出。

第二课:律动跳舞基本节奏和动作1.介绍舞蹈:《跳柴歌》。

2.引导学生听音乐,感受舞曲的节奏和速度。

3.观看视频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4.学生根据视频练习舞蹈动作和节奏,尽可能的做到与视频中一致。

5.同时,老师也会对整体的节奏和动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课:歌曲表演和律动跳舞的综合展示1.选择两位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角色来进行表演。

2.善用身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3.演员将歌曲和舞蹈动作融合起来,在表现上做到更加自然和流畅。

4.在表演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发挥自身的特长,发挥团队合作的效果。

教学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表演来提高自己的艺术和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从观察学生的表演和展示中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进一步引导和推荐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促进个人和团队的综合发展。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祖家是歌乡 |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祖家是歌乡 |苏少版

一、教材分析:《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流传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属舞歌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这首歌通过赞美祖祖辈辈下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二、教法:本课主要围绕台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展开教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欣赏、演唱、参与音乐实践,充分体会歌曲特点,并尽量借助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境,通过观看、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对与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2. 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及伴奏、舞蹈等实践活动,并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积累艺术表现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3. 情感目标:能够喜欢台湾及台湾高山族民歌,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教学难点:1. 歌曲情感及美感的把握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2. 歌曲第二乐句的准确性。

五、教具:多媒体、钢琴、竹竿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情境导入:A:教师活动:1.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呢?(56个)56个民族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

2. 多媒体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及代表台湾高山族的图片。

设问:通过对歌曲及图片的欣赏你能猜出这是哪一个民族吗?生:台湾高山族。

3. 教师总结:高山族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

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

海拔500至2000米,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的美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祖家是歌乡
一、学习内容
1、学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
2、音乐知识:连线
3、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高山族民歌的特点,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三、学习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四、学习难点
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实践活动。

五、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音乐知识:连线)
(1)连线分为哪几种?
(2)圆滑线与延音线的区别
(3)在歌谱中找出圆滑线与延音线
2、小组讨论(感受体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山族,走入他们的风土人情,走入他们的音乐和舞蹈。

①初听高山族民歌播放《我的祖家是歌乡》。

Q:你觉得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简介: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歌舞上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刚才听到的《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中歌舞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各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②再次聆听歌曲.
Q: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里面?
A:歌曲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简介:民歌的特点有:篇幅短小,口口相传,易于上口,有地方方言。

3、学唱歌曲
①试试跟着音乐模唱。

找出学生难把握的乐句,练习。

②学生自主视谱,学生边听音乐边学唱,提高自主识谱的能力。

小组评价,让学生判断正确或错误,达到评价的效果。

③复听歌曲并跟唱
4、交流展示(歌唱表现)
①高山族民歌《高山青》
Q:这次是男声独唱的,除了唱还加了什么?最后加了什么?
A:嘿!
Q:为什么在演唱中加入喊声?
A:更有劲!
Q:我们能在刚学的歌曲里加入喊声吗?加在哪里合适?
师生互动:为歌曲加入伴唱。

教师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关注情绪的表现和节奏的变化。

5、质疑拓展(载歌载舞)
师:通过合作我们更好地表现了歌曲的情绪,然而与高山族人比起来,我们的演唱还缺少了一点内容,那就是——舞蹈。

高山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舞蹈语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①播放《和杵踏歌》视频。

Q:谁见过这种舞蹈形式?手里拿着的是什么?这种舞蹈来源于哪种生产劳动?
A:这就是我们高山族的歌舞,叫“杵舞”,是从舂米的木杵演变而成。

Q:谁发现了高山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动作?
A:左脚跨一步,右脚往左抬一下,右脚跨一步,左脚往右抬一下。

②学跳杵舞,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把课本卷起来当木杵,一组跳时另一组唱,唱完一遍之后两组换一下活动。

③集体参与:最后让我们模仿高山族人一起来进行一场歌舞表演。

第一排的同学边唱边敲击木棒为大家伴奏:第二排的同学用“嘿”为大家伴唱,喊时,手中的红绸也高高挥起,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第三排的同学一边歌唱一边舞蹈。

前奏间奏时不跳。

挑选几位杵舞跳的好的同学上台跳,其他学生要求用自然圆润的声音,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5、小结反思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高山族的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大家唱的很开心,跳得更开心。

这样的好音乐和舞蹈,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图书、电脑,多了解一点我们国家的民歌,各种类型的民歌,开阔自己的音乐视野。

我们一起努力,好好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

让我们再次唱起《我的祖家是歌乡》,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共庆团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