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杜秋娘是大唐第一才女沦为侍妾却两嫁入宫为妃

合集下载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句〕:1、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柳垂;2、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语义:1、囚属杜秋娘被遣送赴京,她乘船渡江时,看到落日余辉下的吴江渡口,不由得心生一种失落之感;转眼到了京郊灞桥,她看到柳丝荡漾的盎然春色、帝都气派,仿佛又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知道等待她的,该是什么样的命运。

两句诗,写出南北千里的地点变换,不同景色的鲜明对照,写景抒情,情由景生,杜秋娘内心感情,也表露得非常清楚。

秋妃画像2、就像太阳出山时,要先在咸池中洗个澡一样,新皇登基了,要普天同庆;也像曹操死前分香给妻妾一样,老皇帝去世了,他的妃嫔也应预作安排,连用两典故,分别说老皇帝死了,新皇帝上位了,也包含老皇帝临死时对妃嫔的眷念,或预作后路安排。

出处:1、杜牧《杜秋娘诗并序》;2、《新、旧唐书·后妃传》;3、唐·孟棨《本事诗》。

参资:古诗文网《杜秋娘诗赏析》。

二、《杜秋娘诗》媲美《琵琶行》杜牧的《杜秋娘诗》,为唐诗长篇名作,与白居易《琵琶行》媲美。

诗人描写杜秋娘一生的升浮沉沦遭遇,表现了对一位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的悲哀,同情她在权力斗争中任人摆布的境况,进而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并借以抒发自身壮志难酬的失意哀伤之情。

这与白诗《琵琶行》感伤歌女,又自伤沦落,非常相似。

限于中学语文教材限制,一般读者往往只知七言歌行《琵琶行》,而不知杜牧的这首长诗,实有补一课的必要。

长诗《杜秋娘诗》,为五言古体。

诗前有小序,全诗112句,可分两大段,前段60句,描写杜秋娘的人生遭遇;后段52句,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三、诗前小序,介绍写诗的缘起《杜秋娘诗》小序,介绍作诗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大和七年〔733年〕春天,诗人31岁,奉命出差扬州,他沿水路东下,经过镇江〔唐时为润州,也叫金陵〕时,专程采访了杜秋娘。

这次采访,杜秋娘传奇的历史,坎坷的命途,极大地震撼了诗人。

杜秋娘从江南名妓到皇帝宠妃的传奇人生

杜秋娘从江南名妓到皇帝宠妃的传奇人生

杜秋娘从江南名妓到皇帝宠妃的传奇人生《唐诗三百首》里收录了这样一首诗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金缕衣》,因其直白的词句和深刻的哲理而经久不衰,广为流传。

从青楼歌妓到节度使侍妾,再到皇帝宠妃,此诗的作者杜秋娘一生的命运也和这首诗息息相关。

杜秋娘是间州人(今江苏镇江),出身低微却能歌善舞,才貌双全,15岁就已经是江南一带艳名远播的当红歌妓。

后来杜秋娘因盛名被镇海节度使李锜重金买入府中充任歌舞姬。

当杜秋娘为李锜演唱了一曲自己创作的《金缕衣》,临近暮年的李锜心中的小火焰一下子被煽动起来,被青春貌美的杜秋娘迷倒,当即收为侍妾,宠爱有加。

年轻气盛的唐宪宗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削减节度使的权力。

作为镇海节度使的李锜大为不满,举兵反叛,兵败身死,杜秋娘以罪臣家眷的身份入宫为奴,因其有专长,在宫中仍旧做歌舞姬。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秋娘又在唐宪宗面前表演了拿手曲目《金缕衣》,正值“少年时”的唐宪宗被曲调中的情绪深深感染,再看那唱歌的女子,更是惊为天人,一时间神魂颠倒,把杜秋娘封为秋妃。

杜秋娘在唐宪宗身边受尽宠爱和荣华,但她不但没有成为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还能时常劝谏唐宪宗以德治国。

唐宪宗得了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妃子,很是欢心。

甚至在三十岁壮年之时,就拒绝了再选美女入宫,还常常自得地说:“我有一秋妃足以!”只可惜好景不长,43岁的唐宪宗突然驾崩,唐穆宗即位,杜秋娘被任命为唐穆宗儿子李凑的傅姆。

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娘被赐归故乡。

杜牧经过金陵时,遇见了晚景凄凉的杜秋娘,作了著名的《杜秋娘诗》,流传至今,诗序中还介绍了杜秋娘的身世,让我们后人了解到这位乱世佳人的传奇人生。

杜秋娘一生坎坷,落魄过,也富贵过,留给后人的除了那首引人深思的《金缕衣》,还有无限的感慨和叹息。

唐朝传奇平民后妃杜秋娘悲惨命运 杜秋娘结局

唐朝传奇平民后妃杜秋娘悲惨命运 杜秋娘结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唐朝传奇平民后妃杜秋娘悲惨命运杜秋娘结局
导语: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字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

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可是六朝脂粉之地,秦
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字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

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可是六朝脂粉之地,秦淮河水养美女。

杜秋娘长的很美,也许是对自己的容貌过于自信,也许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胭脂,杜秋娘从来不施粉黛,“不劳朱粉施”......
和皇帝出身三六九等一样,后妃们的出身也各不相同,有前朝皇室公主,或干脆就是前朝皇后,如五胡时刘矅的羊献容。

有贵族世家或地主土豪家的千金,这类最多,还有就是出身平民。

在平民出身的后妃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妻马皇后可称是名头最为响亮的一个,但要说到传奇性,唐宪宗李纯歌伎出身的皇妃杜秋娘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让人好奇的是,史料上关于杜秋娘的记载极少,倒是风流诗人杜牧曾经写下一首《杜秋娘诗并序》,让后人在历史的迷雾中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这位传奇皇妃的故事,在此先向杜牧之先生表示一下敬意。

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字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

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可是六朝脂粉之地,秦淮河水养美女。

杜秋娘长的很美,也许是对自己的容貌过于自信,也许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胭脂,杜秋娘从来不施粉黛,“不劳朱粉施”,素面朝天,是个原生态美女。

杜秋娘家世已不可考,虽然在唐朝,京兆杜氏是有名的世家贵族,门第高贵,但从现有的资料上来看,杜秋娘应该不是出身京兆杜氏的。

生活常识分享。

杜秋娘——《金缕衣》.doc

杜秋娘——《金缕衣》.doc

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杜秋娘系金陵人,15 岁嫁唐宗室李奇为妾,后李奇谋反被杀,她被籍入宫中,有宠于宪宗。

穆宗即位后,命她作皇子傅母,后赐归故里,穷老无依。

本诗告诫青少年切莫蹉跎岁月,否则将会空悲切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

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乐,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文学故事人物。

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

原为节度使李锜之妾,善唱《金缕衣》曲。

后来入宫,为宪宗所宠。

穆宗立,为皇子保姆。

皇子被废,秋娘归故乡,穷老无依。

旧时此名用来泛指年老色衰的女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杜秋娘系金陵人,15 岁嫁唐宗室李奇为妾,后李奇谋反被杀,她被籍入宫中,有宠于宪宗。

穆宗即位后,命她作皇子傅母,后赐归故里,穷老无依。

本诗告诫青少年切莫蹉跎岁月,否则将会空悲切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

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乐,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文学故事人物。

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

原为节度使李锜之妾,善唱《金缕衣》曲。

后来入宫,为宪宗所宠。

穆宗立,为皇子保姆。

皇子被废,秋娘归故乡,穷老无依。

旧时此名用来泛指年老色衰的女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杜秋娘系金陵人,15 岁嫁唐宗室李奇为妾,后李奇谋反被杀,她被籍入宫中,有宠于宪宗。

穆宗即位后,命她作皇子傅母,后赐归故里,穷老无依。

本诗告诫青少年切莫蹉跎岁月,否则将会空悲切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

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乐,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文学故事人物。

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

历史趣谈唐宪宗为何至死不册立皇后?居然为了一个歌姬?

历史趣谈唐宪宗为何至死不册立皇后?居然为了一个歌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宪宗为何至死不册立皇后?居然为了一个歌姬?
导语: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皇帝和皇后基本都是标配!但是,有的皇
帝不喜欢要皇后,比如短命的、亡国的、特倒霉的都不再少数!可是,有一位唐朝皇帝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皇帝和皇后基本都是标配!但是,有的皇帝不
喜欢要皇后,比如短命的、亡国的、特倒霉的都不再少数!可是,有
一位唐朝皇帝居然为了歌姬不册立皇后,你知道她是谁吗?
唐朝,贞元年间,当时的李纯成了唐宪宗!按理说他的太子妃郭氏
理应成为皇后,但是李纯觉得郭氏作为郭子仪的后人,册立为皇后不妥!制衡之术,自然不能让一家独大!于是只给了郭氏贵妃的名号!
他们生了个儿子叫李宥,也就是后来的唐穆宗。

李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进行了改革!削藩!减弱节度使对国家的
控制权!这让节度使李锜非常不满,于是就反了!可惜,寡不敌众,
李锜兵败被杀!而他的家眷则被送入了皇帝的后宫!
这里面就有一个姑娘叫杜秋娘!杜秋娘是间州人,现在的江苏镇江人,她是南方的美女,秀丽而充满文采!可是家里穷啊!被迫成了歌姬,幸好的是当时讲究卖艺不卖身!所以,杜秋娘作为一个艺人在江
南出名了!节度使李锜在听到她的名声之后,不惜重金买下了她,年
过半百的老头对于这样的女人非常喜爱!于是乎,顺理成章的杜秋娘
成了他的侍妾!
而这杜秋娘在李锜兵败后进入了唐宪宗的后宫,恰好一次表演“金缕衣”的时候获得了唐宪宗临幸。

此后,杜秋娘依靠自己的文采和姿色,
成为唐宪宗李纯非常重要的女人!据史料记载,此后的宪宗对后宫其
他女子都没了兴致!这或许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故事吧?唐宪宗
李纯将其封为秋妃,杜秋娘是他心中的皇后,可一歌姬怎么能做皇后
生活常识分享。

名妓杜秋娘从节度使侍妾爬上皇帝的龙床,最后却被赶出皇宫冻死了

名妓杜秋娘从节度使侍妾爬上皇帝的龙床,最后却被赶出皇宫冻死了

名妓杜秋娘从节度使侍妾爬上皇帝的龙床,最后却被赶出皇宫冻死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空灵优美的歌声从远处传来,这让外出寻访的镇海节度使李锜不禁循歌声而来,远远就看到高台之上有一身姿曼妙的女子在翩翩起舞,轻盈的舞姿犹如一只振翅欲展翅高飞的蝴蝶,下一秒却又像是从天而降的仙人,迎风而舞,衣袂翻飞,只让人一眼万年。

人人都说江南出美女,如今一见才知道此话不假,一舞完毕,李锜便约见了心中的佳人,小心翼翼询问之下,才知道眼前的佳人的芳名唤做杜秋娘,童年十分的不幸,杜母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官妓,不仅才貌双全,更是弹得一手好琵琶,奈何遇人不淑,与一位姓杜的狗官相好,奈何狗官生性胆小,在得知杜母有了生孕之后,自己就跑了。

无奈之下杜母只好独自一人抚养杜秋娘长大,为了生存,杜秋娘也只好做起了卖笑的歌姬,李锜对于她的身世颇为的同情,再加上与杜秋娘相谈甚欢,于是花费重金将人赎了出来,并且给了她侍妾的名分。

唐德宗驾崩之后,李诵继位为顺宗,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这位顺宗,实在是个人精,当了皇帝不过八个月的时间就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

唐宪宗可比自己的老爹靠谱儿多了,不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还真的实行了,首先开刀的就是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节度使,奈何唐宪宗用力过猛,削的太狠,让一些人有了二心。

这些人之中就有李锜,带着手下的将士率先造反,奈何枪打出头鸟,下一秒就被灭了个干净。

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宫中为奴,因善歌舞成为了宫廷里的歌舞妓。

有一次杜秋娘为宪宗表演了“金缕衣”,也不知道这首金缕衣有啥特别之处,不仅吸引了李锜,还吸引了唐宪宗,我觉得更多的可能就是杜秋娘的舞姿太过于动人心了,毕竟食色性也,更何况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帝王。

杜秋娘被封为秋妃,常常伴驾与唐宪宗左右,杜秋娘不仅能歌善舞,懂得察言观色,最重要的是她体会过民间疾苦,在一些政事上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所以唐宪宗对她格外的宠爱。

杜甫和杜秋娘的故事

杜甫和杜秋娘的故事

杜甫和杜秋娘的故事话说在唐朝那会儿,有两位姓杜的大名人,一个是写诗写到让人肝肠寸断的杜甫,另一个呢,则是唱歌唱到让人心窝子都暖洋洋的杜秋娘。

这两位啊,虽然都姓杜,但生活轨迹那是天差地别,可他们的故事要是搁一块儿讲,嘿,那可就有意思了。

杜甫,大伙儿都叫他“诗圣”,这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他写的诗,字字含泪,句句断肠,一读就能把人心里那点小情绪给勾出来。

你想啊,那时候国家不太平,战乱连连,杜甫呢,就整天背个小包袱,走南闯北,见多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有一回,他路过一个小村庄,看到百姓们过得那叫一个苦啊,房子破了没人修,锅里头连粒米都没有。

杜甫心里头那个难受啊,就写了一首《春望》,里头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简直就是写到人心坎里去了。

再说说杜秋娘,她可不是个简单的女子。

杜秋娘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长大了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关键是她还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那叫一个动听。

那时候,她可是宫里头的红人,皇帝老儿都爱听她唱歌。

杜秋娘唱的歌,不仅仅是好听那么简单,里头还藏着不少人生的大道理呢。

她有一首《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话儿说得多实在啊,就是要人们珍惜时光,别等到老了才后悔。

要说杜甫和杜秋娘有啥交集,那还真没有。

他们活在同一个时代,却像是两条平行线,各自精彩,各自悲伤。

但要是咱们把他们的故事放在一起琢磨琢磨,嘿,还真能品出点味儿来。

你想啊,杜甫整天忧国忧民,看到老百姓过得不好,心里头就难受。

他那诗里头写的,都是对世间疾苦的深深同情。

而杜秋娘呢,虽然身在皇宫,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她心里头也有一股子热乎劲儿,总想着用自己的歌声,给大伙儿带去点安慰和希望。

她唱的那首歌,不就是在提醒人们,别光顾着享受眼前的安逸,得想想以后的日子嘛。

这俩人,一个用笔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一个用歌声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虽然他们没见过面,也没聊过天,但他们的作品,却像是一股股暖流,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温暖着每一个读到它们、听到它们的人。

揭秘一代名妓的颠峰 她让历代名妓都黯然失色

揭秘一代名妓的颠峰 她让历代名妓都黯然失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一代名妓的颠峰她让历代名妓都黯然失色
导语: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这首诗的作者杜秋娘,是唐代间州人(今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这首诗的作者杜秋娘,是唐代间州人(今江苏镇江),出身微贱,但天赋独禀,既有江南女子的秀媚,且能歌善舞,甚至写诗填词作曲,是风靡江南的一代名妓。

15岁时,被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买入府中充任歌舞姬,后凭借自己谱写的这曲“金缕衣”,被李锜收为侍妾。

唐德宗驾崩后,顺宗李诵继位仅8个月就禅位于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年轻气盛,采取强制手段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

李锜对此大为不满,倚仗手中的兵力,举兵反叛朝廷。

但叛乱很快被平息,李锜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入宫为奴。

但是,杜秋娘凭借“金缕衣”,很快就征服了唐宪宗,不久,就被封为秋妃。

杜秋娘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她并没有使皇上沉溺于享乐而忘记国事,相反的倒是潜移默化地辅佐着他治国安邦。

唐宪宗执政之初,锋芒毕露,因其强压手段引起藩镇纷纷的不满。

后来番邦犬戎侵犯大唐边境,宪宗及时转变了态度,对藩镇采取了怀柔政策,共同抗击外侮,使唐室实现了中兴。

其中,秋娘枕边风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秋娘既是宪宗的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使宪宗对其他佳丽无以复顾。

当国家逐渐安定之后,宰相李吉甫曾劝唐宪宗可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唐宪宗却说:“我有一秋妃足矣!”元和十五年,年仅43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杜秋娘是大唐第一才女沦为侍妾却两嫁入宫为妃
导语:古代的美人命运本已多舛,美而慧又没有良好出身庇佑的,更是飘零无依。

说起杜秋娘的名气,在当时的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容貌美
古代的美人命运本已多舛,美而慧又没有良好出身庇佑的,更是飘零无依。

说起杜秋娘的名气,在当时的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容貌美,歌舞更是一绝。

杜秋娘是江南润州人,也就是现在的镇江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

因家境贫寒,杜秋娘从小被卖进青楼,青楼女子地位卑贱,但杜秋娘却出落得如神仙姐姐一般,飘逸、淡雅,不落凡尘,不染俗气。

仿佛荷花一支,亭亭净植于水上。

她十五岁时便出落得风姿绰约,亭亭玉立,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娟秀妩媚,而且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更是了然于胸,一时风靡了润、扬的大江两岸。

她每天强颜欢笑,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眼底却是哀愁。

对于普通的漂亮姑娘,因为世俗,她不会考虑那么多,只考虑要么从良,要么攥点钱以防老无所依,想问题也比较实际,才女则不同,命运赐予她们敏感于常人的纤细神经和对痛苦超乎寻常的洞察力。

是的,杜秋娘是痛苦的,不然她也不会唱出那首流传千古的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当时李琦也是去青楼的常客,男人嘛,需要放松,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更需要这种放松。

而且古代的青楼,很有情趣,有美,有爱。

李琦听了这句词,眼睛都直了,看着杜秋娘,怎么看怎么明艳动人,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