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偏压及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摘要:隧道工程在施工中易受到不良地下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多采用浅埋暗挖法,控制工程建设安全。

隧道工程建设中实施浅埋暗挖法,需要加强对其工艺特性以及施工工艺的研究。

关键词: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城市地下管道、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建设也随城市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多。

由于城市施工环境复杂,如地下水较丰富、地下管网复杂、地上交通繁忙、建(构)筑物特别是高层建(构)筑物较多等,大部分地下管道、隧道都不具备明挖施工的条件,而是采用浅埋暗挖的形式,而浅埋暗挖工程往往会穿越重大的风险源,比如公路、铁路、桥梁等,因此,穿越施工中的浅埋暗挖法技术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施工工艺的应用优势浅埋暗挖法在技术研究持续深入以及工程实践活动逐步开展的情况下已经取得突出的发展成果,其施工技术日益成熟,常应用于城市轨道等工程的建设中。

初期支护用于承受基本荷载,并修筑合适规格的二次衬砌,增强支护效果。

在应用浅埋暗挖法时,常辅以超前支护等相关方法,用于加固围岩,连同支护结构共同受力。

在及时支护、尽快封闭成环的施工方法下,构成完整的联合支护体系。

实际施工中,依托于全方位的监控量测手段,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免发生塌方、沉降等异常情况,或是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比于明挖施工方法,浅埋暗挖施工具有更为突出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穿越现状道路以及桥梁时,不会造成明显的扰动性影响,地面车辆能够正常通行,规避施工期间的地面交通拥堵问题。

2)土方开挖量相对较小,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通常仅需完成竖井和隧道断面两部分的开挖即可。

3)地表和管线得到有效的防护,可避免异常沉降、受损等情况。

4)对于埋深较大的隧道,应用浅埋暗挖法后具有更为突出的经济效益优势。

2浅埋暗挖法应用到隧道施工的具体情况2.1地表加固地表加固是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主要的应用方式就是地表注浆。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摘要:结合某隧道为ⅴ级围岩及断层破碎带施工,针对软弱围岩以及断层破碎带特点,结合成功实践经验,采取“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措施,提出施工中重点施工措施,以控制和加快该隧道工程的施工。

关键词: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on the soft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li zhen weiabstract: a tunnel is ⅴ grade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construction for soft rock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successful experience, to take “early prediction, the first flood, pipe ahead, short footage, weak burst and strong support protection, tight closure, ground measurements,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construction measures to control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project.keywords:soft rock;fault fracture zone;tunnel construction一、工程简介某分离式大风口隧道,左线进口洞门为翼墙式洞门,右线进口洞门为台阶式端墙洞门,左线长2312.092米,右线长2325米,复合衬砌,沥青砼路面,隧道净空均为10.25×5米,围岩级别为ⅲ、ⅳ、ⅴ级;及断层破碎带施工二、软弱围岩开挖鉴于本隧道某段围岩岩体破碎、节理发育,施工时围岩易发生失稳和坍塌,为此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机械开挖不动必须爆破的地方,严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二衬紧跟”的原则,采用微震或预裂爆破施工。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埋偏压区域是该隧道施 工的重难点工程 , 通过 多方案 比选论
的 5 %, 0 核心 土与下 台阶开挖应 在上 台阶支 护完成 后 、 喷射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 强度的 7 %后进行 。 0 浅埋偏压 段为 V级强风化 围岩 , 围岩地 质条件 差 . 自稳
时问短 , 加强 围岩 的 自稳 能力 , 为 每次掘 进对前 面洞 身轮廓 线外 的围岩采取 超前小 导管预支 护 . 注浆加 固拱 圈围岩 , 形
到改善 的一种方法 。 注浆范 围决 定于围岩可根据 围岩地质情况 如孔隙率 、 注
浆压力 . 工方 法等 因素定。一般情况 施 注浆加 固帷幕的半径
为隧道开挖半径 的 2 3 。  ̄倍
员伤 亡 、 产损 失 的严 重 后果 , 财 在社 会上 造成 很坏 的影 响 。
研究快 速 、 安全 、 经济 的通过 隧道浅埋 破碎 地段是 高速公 路 建设 的未来 重大课题 方 向.也是现 场施工 必须 解决 的重要
施进行探讨 。
【 关键词】 浅埋偏压; 地表加 固; 洞身开挖; 监控量测
0 引言
隧道 地质条件 多变 复杂 .隧址 常常经 过一 些浅埋 偏压 破碎 地段 ,施 工 中由于对 围岩预测 的不准 确或施 工不 规范
在开挖 时容 易出现塌 方 冒顶等 事故 , 产生 影响施 工进 度 、 人
S in e& Te h oo y V s n ce c c n l g ii o
公 路 科技
科 技 视 界
21年7 02 月第2 期 l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张凤爱
( 北省 高 速公 路承 秦 筹建处 河
【 摘
河北
秦皇岛
0 6 0) 6 0 0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一成武高速公路上马街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其洞口进行浅埋偏压判断,并听出了洞口施工技术方案,为此类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工程概括马街隧道为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中的一座长隧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境内,为上下分离式隧道,上行线里程桩号yk78+615~yk79+938,下行线里程桩号zk78+610~zk41+716,隧道净宽9.65米,净高5米二次复合式衬砌。

隧址位于河流侵蚀区的低山丘陵亚区,地面标高1216.0~1380.0m。

山体地形总体略有起伏,呈中间高两侧低形,马街隧道左线洞口进洞口处自然坡度约30°,洞顶覆盖层最薄处只有2.5米,为黄土和块石状的坡脚堆积体。

2工程地质情况进口段25米范围内覆盖层厚度为2.5m~15m。

地质情况为碎石土,褐黄色,中密,土质不均,为松散层,散体结构,土体稳定性极差。

此洞口进洞口处处于山体坡脚堆积层上,从纵横向断面图来看,纵向坡度约为30°,横向坡度约为35°。

3隧道偏压机理3.1隧道偏压原因隧道偏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围岩压力呈明显的不均匀性,从而使支护受偏压荷载的隧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施工原因,因施工方法不当引起开挖断面局部坍塌,从而改变了围岩压力的相对稳定性,造成应力集中而引起隧道偏压。

如处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正常施工。

(2)地质原因,围岩产状倾斜,节理发育,其间又有软弱结构面或滑动面,自稳能力极差,施工中一旦受到干扰,岩体就会沿层理面出现滑动。

(3)地形原因,隧道傍山,地面显著倾斜,侧压力较大,且隧道埋深较浅。

3.2隧道浅埋偏压判断(1)施工原因引起的偏压,由于开挖不当或支护不及时引起一侧围岩发生局部坍塌,或回填不实造成不稳定土体,人为造成了偏压的地质构造。

(2)地质构造引起的偏压,地质构造常在多裂隙围岩(以ⅲ、ⅳ级较为突出)中引起隧道偏压,其压力分布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控制性裂隙、节理或层理(统称为软弱面)的产状及其与隧道轴线的组合关系:②围岩扰动范围;③控制性软弱面的强度以及作用在软弱面上的法向力大小等;④隧道一侧受2个倾斜的软弱面(倾角为α)及一组节理面所切割时,会形成不稳定块体,当围岩的内摩擦角ø小于弱面倾角α时,岩层将沿弱面滑动并产生偏压。

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的施工技术

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的施工技术

容 易导致拱部分岩体 整块脱落[ 1 】 。( 2)在 向斜 的影响下 ,基
层 主 要 为 水 平 成 层 或 缓 斜 ,岩 性 变 化 比 较频 繁 ,交 错 层 理 和
细层理非常发育 ,层面泥质节理 发育 ,胶结强度比较低 ,岩
体 的 稳 定 性 不 好 ,隧 道 施 工 过 程 中 , 跨 度 开 挖 大 ,很 容 易 出

四 、 软 弱破 碎 带 围岩 的施 工
由于 该 隧 道 地 层 结 构 复 杂 ,岩 性 比较 单 一 ,在 地 下 水 和
开 挖 方 法 的 影 响 下 ,不 同地 层 结 构 下 ,对 围 岩 破 坏 的 形 态 是
不 同 的 。在 施 工 时 ,除 了要 按 照 常 规 支 护开 挖标 准 外 ,还 需 要根 据 地 层 构 造 的不 同 ,采 取 相 关施 工 措 施 , 确 保 围 岩 开 挖
2 . 隧道 地 区 的地 质 构 造 情 况
在 隧道 内部 分 段 ,有 很 多 岩 性 交 互 地 层 存 在 , 其 中 页岩 、 长 石 砂 岩 、 泥 岩 细 层 交 错 地 层 比较 常 见 ,这 种 地 层 地 下 水 的
含 量 比 较 少 ,贯 通 构 造 比较 发 育 。在 一 些 节 理 比 较 密 集 的 区 域 ,表 面 上 看 各 层 的 分 界 似 乎 存 在 ,但 是 已 经 丧 失 了 连 接 能 力 ,一 旦 开 挖 ,就 会 呈 现 出破 碎 状 态 ,爆 破 后会 呈 现 出 碎 石 土 桩 或碎 石 状 ,导 致 拱 腰 呈 现 门框 式 破 坏 ,出现 塌 顶 事 故 I 。 无 法 形 成 开 挖 轮 廓 。在 这 种 地 层 中 施 工 时 , 施 工 难 度 比较 大 , 也 非常 危 险 ,围岩 的稳 定 性 不 高 , 自稳 时 间非 常 短 。开 挖 后 , 如 果 不 能及 时进 行 支 护 ,很 可 能 导 致 出现 大 面积 塌 方 事 故 。

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科技信息.
工 程 技 术
浅 埋 、 压 及 软弱 围岩 隧 道 胞 工 技 术 偏
中铁 隧道股份 有 限公 司 郑 昌明
[ 摘 要 ] 文以阜盘 高速公路 海棠山隧道施 工为 实例 , 本 具体介绍 了高速公路 浅埋 、 弱 围岩 隧道 的施 工工 艺、 工方法 , 软 施 对海 棠山 隧道洞 口浅埋段进 洞方案进行 系统化分析, 不仅对该 隧道 的正常施 工具有 重要 指导意义, 对于其它隧道工程 的施 工工作也具有重要
... — —
311 洞 套 拱 工 艺 流程 .. 进
该 隧 道 套 拱 施 工 工 艺 流程 如 图 1
图 1套 拱 工 艺 流程 图
34 -— 6. - —
科技信息
31 .. 拱 施 工 2套
工 程 技 术
护 , 管 长 2 m, 导 0 节长 4 两 节 之 间 用 “ ” 对 焊 , 向 间 距 4 c 注 浆 m, V型 环 0 m, 终 压 为 2 a 注 浆 --, 为 1 m 间 距 为 2e , 梅 花 型 布 置 ) 身 Mp ( f f径 L[ 6 m, 0r 呈 a 。洞
L 2 10 K + 4
Z +6 K5 5 0 L + 8 K5 5 5
3 0
1 5 2 0

V V
V ̄(5 z q管棚段)
洞 门段 明洞 段
Z 555 K + 3 进 口管棚起始里程为 Z 2 10 出口管棚起始里程为 Z 5 5 5 K + 1; K + 6
L 555 K + 6
V类 围岩地段采用 中4 2热扎无缝 钢管注水泥浆液进行超 前支护 , 导管 长 4 环 向间 距 4 c 注 浆 压 力 为 08 p ( 浆 孑 孑 径 为 6 m, 距 为 m, 0m, .M a注 LL a r 间 1rm, 5 a 呈梅 花型布置 4排 ) 。 33偏 压 、 埋 、 弱 围 岩 开 挖 及 支 护 . 浅 软 331 压 、 埋 、 弱 同 岩 T 艺 流 程 ..偏 浅 软 软弱 围岩承载力低 、 稳定性差 , 发生 坍方 , 易 再加上处于偏压 、 浅埋 段, 因此 , 何 对 围 岩 进 行 预 加 同和 消 除偏 压 对 隧 道 施 1 的 影 响 成 为关 如 二 键 。其 工 艺 流 程 如 图 4 :

铁建设[2010]120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

铁建设[2010]120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

铁道部文件铁建设[2010]120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为进一步加强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确保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针对当前隧道施工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对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提出如下技术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以前所发有关规定、规范与此有矛盾的,以本规定为准。

一、洞口工程1.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早今晚出”原则。

加强洞口段超前支护和边仰坡防护设计,埋深较浅的隧道洞口段应采用明洞或半明半暗法进洞。

2.隧道洞口边仰坡工程应自上而下逐级开挖支护,及时完成洞口边仰坡加固,防护及防排水工程。

3.隧道洞口应按设计完成超前支护后,方可开始正洞的施工。

洞口段应及时形成封闭结构,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

二、超前地质预报4.施工图阶段经评估为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责任主体单位为设计单位,其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由设计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其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责任主体单位为施工单位,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5.岩溶及富水破碎断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以水平钻探为主的综合方法。

6.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应由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及时收集分析预报资料,完善市级方案并指导施工。

三、隧道开挖7.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隧道浅埋、下穿建筑物及邻近既有线地段开挖应按照《爆破安全规程》采用控制爆破,或采用非爆破方法。

8.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关键词: 浅埋偏压; 地表加固; 洞身开挖; 监控量测
Ke y wo r d s :l o w— b u r i e d a n d u n s y mme t ic r l a p r e s s u r e ; s u r f a c e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 Ho l e b o d y e x c a v a t i o n ; mo n i t o i r n g a n d me a s u in r g

1 0 8・
价 值 工 程
浅埋偏压 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Lo w- b u r i e d a n d Un s y mme t r i c a l P r e s s u r e Tu n n e l s Co n s t r u c t i o n Te c h n i q u e
o wn e x p e i r e n c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t u n n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mb i n e d wj t h p r a c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a s e s , d i s c u s s e d t e c h n i c a l p r o b l e ms
易勇 YI Yo n g
( 中铁 二 局 , 成都 6 1 0 0 0 0 ) ( C h i n a R a i l w a y E r j u , C h e n g d u 6 1 0 0 0 0 , C h i n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 成 洞 口仰 拱 成 环 。
( ) 即 对 地 表 多 处 裂 缝灌 注水 泥砂 浆 3立
封 闭 , 地 表 及 边 仰 坡 挂 钢 筋 网 连 接 成 一 将 体 , 射 C3 砼 封 闭 , 在 地 表 覆 盖 防 雨 布 喷 0 并 防止 雨水进入裂缝形成滑 动面 。
5 沉 降原 因有 内外因素分析和预 防措 施
土层松散 、 碎 , 理发育 , 洞困难 , 破 节 成 地表 易塌 陷 、 开裂 。 DK5 +9l 2 0~DK5 +9 5 2 5 段为
V 级 围 岩 , 5 +9 5~DK 5 +9 6 为 V DK 2 5 2 6段
二 高 之 势 , 差 2 2 , 表 围 岩 表 层 覆 盖 粘 挖 , 射 砼 封 闭 掌 子 面 后 并 以 最 快 的 速 度 结 构 。 次 衬 砌 在 初 期 支 护 完 成 后 应 尽 快 高 .m 地 喷
层状结构节理发育 , 芯较破碎, 岩 呈块 状伴 挖 避 开 雨天 , 取 预 裂爆 破 ( 尺4 ~6 、 采 进 m m)
地 表 沉 降 值 从6 . 4 m增至 9 . 4 m, 9 3r a 8 8 r 并 a
发 现 初 支 断 面 有 细 微 裂 缝 且 表 面 潮 湿 偶 有 结 合 图 纸 地 质 描 述 和 现 场 量 测 数 据 及
2 工程地质 、 水文地质及 地形条件
顶 覆 土 厚 度 约 8 ~l m不 均 , 伏 石 炭 系 m 0 下
( ) 隧 道 出 洞 口处 于 浅 埋 、 压 并 存 道 安 全 不 构 成 影 响 。 2因 偏 3未 且 了保 证 隧 道 进 洞 施 工 安 全 及 控 制 拱 顶 沉 降 洞 1 造 成 影 响 , 趋 于 稳 定 。 ( ) 拱 必 须 超 前 施 作 , 早 形 成 闭 合 4仰 尽
1 工程概况
老屋冲隧道全长l9 步加剧 。 () 早 施 工 天 沟 并对 洞 口边 坡 刷 坡 卸 1尽 隧 道 DK5 +9 0 面 监 控 量 测 值 如 表 2 5段
2。
化 铁 路 , 进 出 I 里 程 分 别 为 DK5 +7 4 其 : 1 2 8 、 DK5 +9 3 隧 道 位 于 丘 陵 区 , 坡 自然 坡 2 8。 丘 度 1 ℃ ~3 ℃ 。 大 埋 深8 ~l m , 小 埋 0 0 最 m 0 最 深 l I m 。 洞 口偏压 , 接 明 洞 1 m。 I ~2 出 T 外 7
求施工 。 拱完成后及早进行二衬砼施工 , 仰
载 及 时 完 成 锚 喷 支 护 , 使 雨 水 引至 侧 沟 将 排 出 。 绝 浸 泡 仰 拱 脚 以 免 偏 压 力造 成 洞 杜 I 滑 坡 。 设 计 要 求 及时 完 成 洞 口盲 沟 , : 1 按 并
与 路 基 排 水 沟 疏 通 确 保 排 水 畅 通 , 止 雨 防 水倒灌 。
经 以上 数 据 分 析 得 出 。 () 1 DK5 +9 0 顶沉 降和 洞 口收敛 变 2 5拱 形 均 得 到 了控 制 , 地表 下 沉 趋 于 稳 定 。
() 2 DK5 +9 0 2 5 地表 下 沉 日趋 稳 定 , 隧 对 () 3 DK5 +9 0 仰坡 偏 压 状 况 对 隧 道 2 5边
() 4 不扰 动 边 坡 、 行 明洞 仰 拱 施 工 。 进 开
人 工配合机械开 挖 。 () 5 对原 设 计 钢拱 架 间距 由0. m调 整 为 8
拱 顶沉降值从 1 1 5mm增至3 2 3 rm, 2 .2 5 .8 a
洞 内收敛 变 形值从 5 0 rm增至 8 9 r m; 0.4 a 0.0 a
施 工 中期 监 控 量 小 组 于 6 2 ~7 3 之 .8 .1
间对DK5 +9 3 2 3 段面 初支 观 测 值 显 示 。
级 偏 压 明 洞 。 据 现 场 测 量 数 据 , 隧 道 出 根 该
口端 属 于 典 型 的 浅 埋 偏 压 型 。
该 隧 道 表 层为 粉 质粘 土 夹 碎 石 , 塑 。 硬 少 量 柱 状 。 风 化 层 厚 约2 ~1 . m。 强 m 5 7
工 程 技 术
SIC &T HOOY CNE E NLG E O
圃圆
浅 埋 偏 压 及 软 弱 破 碎 围 岩 隧 道 施 工技 术
张 军 杰 ( 中铁七局 集 团武汉 工程 有限公 司 武汉
400 3 0 0)
摘 要: 通过对 老屋 冲隧道 软 弱破 碎 围 岩浅埋 , 偏压段 的处 理优化 了出洞 口施 工方 案 。 着重介 绍 了钢拱架 沉降 、 顶沉降速率 较 大原 因 拱 的分析 和对 监控量 测数 据 与超 前 支 护的 内在关 系及和 控 制方法 。 关键 词 : 隧道施工 软弱破碎 i岩 浅埋 偏压 监控量 测 超前支护 拱顶沉降 出洞 l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U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3 9 ( 0 11 () 0 5 2 1 7 — 7 1 2 1 ) 2b一0 4 —0 6
施作 。
隧道 出 口D 2 9 5 明暗 交 结 处 , K5 + 5 为 拱 的 地 质 条 件 下 , 设 计 管 棚及 其 他 措施 。 未 为 决 中 泥 质 灰 岩 , 灰 黑 色 强 ~弱 风 化 。 呈 呈左 低 右 及 收 敛 变 形 的 加 剧 。 定 暂停 上 、 台阶 开
3 地 表下沉 拱顶 下沉 、洞 内收敛变形 0. m每榀 , 拱 中2 主 筋 间距 由0. 5 距 滴 水 现 象 。 6 仰 5 2间 的处理措 施
隧 道DK5 +9 0、 2 5 DK5 +9 5 面 监控 2 4段 调 整 为0. m , 水 带 、 水 条严 格 按 设 计要 2 止 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