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会计从业 会计基础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合集下载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第一节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1.定义: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判断)2.特点:(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

这样,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因而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中记录是否正确。

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所有企业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

【例题1·多选题】关于复式记账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

A.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依据B.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C.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D.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答案】ACD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判断)要点1:复式记账法要点2: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

成为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标明记账的方向。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符号:账户的左右两方。

1.“借”与“贷”便抽象出来,不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而单纯地成为借贷记账法记账方向的符号。

2.“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3.“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判断题、单选题)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结论: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1)借加,贷减,余额在增加方即借方。

(2)计算公式: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例题2·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6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9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
(二)具体结构
费用、资产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10
1.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复式记账法是指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 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复式记账法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像天平一样平衡哦!
5
二、复式记账法 1.概念: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 账方法。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14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和费用(或支出、成本)账户。损益类账户是为了计算损益 而开设的,因而会计期末,应将收入、费用全部转出,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以计算利润。 收入、费用转出后,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收入的增加是所有 者权益增加的因素,费用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因素。
11
12
2.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反; 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期末贷方余额 =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13
3.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其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 减少额,期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表示未完工在产品成本。 期末借方余额 =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和监督,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根据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登记在账户中。

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将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在会计发展过程中有两种记账方法,一种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种是复式记账法两种。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它在记账时,重点考虑的是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债权、债务方面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其他财产物资的记账则相对不被重视。

由此可见,单式记账法的记账手续简单,但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联系和相互平衡的关系,因此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二、复式记账法(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现代会计使用的是复式记账法。

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至少要涉及两项或两项以上具体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而且增减变动的金额是相等的。

运用复式记账法,从而全面反映该项经济业务所引起资金变化的来龙去脉,反映了的经济业务全貌。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1、复式记账法能相互联系地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从而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复式记账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复式记账法又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录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015全国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第四章

015全国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第四章

2015全国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第四章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2.原始凭证俗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办人直接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原始依据,具有法律效力,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资料。

3.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书面证明。

4.记账凭证,是将原始凭证中的一般数据转化为会计语言,是介于原始凭证与账簿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5.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第二节原始凭证6.原始凭证按来源不同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1)自制原始凭证,例如,收料单、领料单、入库单,还包括限额领料单、产成品出库单、借款单、工资发放明细表、折旧计算表等。

购货合同、材料请购单,都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2)外来原始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收据、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火车票、轮船票。

7.原始凭证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1)通用凭证是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

例如,增值税发票、支票、商业汇票等。

(2)专用凭证是指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这种凭证一般在凭证名称之前写上企业单位名称,例如,某单位的收料单、差旅费报销单等。

8.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通常称为凭证要素,主要有:原始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的编号(含数量、单价、金额等)、填制单位盖章、有关人员(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员)签章、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凭证附件。

9.原始凭证的填制基本要求:(1)记录要真实(2)内容要完整。

会计学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会计学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3.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例】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300 000元存入银行。
1.确认每笔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账户名称 资 产
银行存款
2.分析涉及的账户性质,是增加,还是减少 增加
3.根据账户的性质和结构,确定各账户的 记账方向;
借方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增加 贷方
4.确定各账户的应记金额;
300 000
进行全部账户的试算平衡,发展为威尼斯式簿记。随后,借贷记账法逐步推 广到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 • 20世纪初经日本传入我国,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二、记账符号
•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 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三、账户的结构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名称)


日 凭证号数
一、记账方法的概念
• 记账方法是指使用特定的记账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记录到 账簿中的方法。
• 对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而言,会计核算系统能够为其提供决策 相关的信息。企业持续经营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这些原始、凌乱的经济信 息,无法为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提供系统有用的决策相关的信息,必须通过一定 的方法把这些原始的、凌乱的经济信息进行处理,转换成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主体设 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运用一定的记账方法,把发生的大量经济业务反映于账户体系里。
借方 实收资本 贷方
期初余额×× (3)100 000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期初余额×× (3)100 000
【例4-4】企业召开股东大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 000元。
借方 应付股利 贷方
期初余额×× (4)100 000

会计基础 第四章,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 第四章,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一、会计记账方法分类:单式记账,复式记账。

二、复式记账概念:对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由于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的至少两个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化,而且变化金额相等,因此,为了全面、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三、复式记账的优点: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帐和对账。

四、复式记账的种类: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五、借贷记账概念:借贷记账法指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式。

“借”和“贷”所表示增减的含义:六、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余额计算公式: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减少额T字型账户如下:资产类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余额计算公式: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T字型账户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备抵账户的结构与调整账户的结构相反。

八、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损益类账户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结构:借减贷增,本期收入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T字型账户如下:费用类账户结构:借增贷减,,本期费用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T字型账户如下:九、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发下,具体运用记账规则时应注意:1)明确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2)确定这些账户的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3)根据记账符号的含义,确定各账户应借、应贷方向及其金额。

十、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账户的对应关系: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一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应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 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 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 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 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 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例4-5】甲公司购入材料一批,价款 60000元,其中40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20000元尚未支付,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6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应付账款
20000
复合会计分录实际上是由若干简单会计
分录复合而成的,但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
清晰,一般不应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 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二)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的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
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 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例4-1】至【例4-4】所列示的四项经济业务 的会计分录分别如下:
借:原材料
1付票据
20000
贷:应付账款
20000
借:银行存款
50000
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关系的错误通常有:
(1)漏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 发生额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2)重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 发生额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
(3)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正确, 但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且金额 一致,借贷仍然平衡;
(4)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 平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借贷记账 法的记账规则。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B=10000+2000=12000元
C=17000+5000=22000元
D=22000+3000=25000元
(二)试算平衡的分类
公式
理论依据
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例题:请根据某企业2013年12月份的试算平衡表,完成下列问题,金额单位为元。
优点
简单易学,比较适合个体经营者
1.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缺点
1.只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侧面,不全面、不完整,无法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由于账户之间没有勾稽关系,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分类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二)会计分录
定义
指对每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简称分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
格式
上借下贷,借贷错开;左借右贷,借贷平衡。
分类(按涉及账户的多少)
简单会计分录
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
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
一般无余额,如果有在借方,表示在产品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损益类
收入类
贷增,借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
资产增加 负债减少 所有者权益减少 收入减少(结转) 费用增加(发生) 成本增加(发生) 利润减少(结转费 用等)
资产减少 负债增加 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增加(取得) 费用减少(结转) 成本减少(结转) 利润增加(结转收入 等)
经济业务类型 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增加 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减少
记账行为 等式左边账户记入借方; 等式右边账户记入贷方 等式右边账户记入借方; 等式左边账户记入贷方
14
14

②丁字账或T型账户
15
15
借方
费用支出类账户
贷方
本期增加额
× × ×
本期减少额、转销额 × × × 本期发生额 合计 ×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借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
成本类账户 × × × × × × 本期减少额 × × × × × ×
贷方 ×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16
费用类会计账户的结构 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费用的减 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末本期发生的费用 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费用减少额的差额转 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本年利润),期 末一般无余额。 ①借加、贷减,期末一般无余额。
17
17

②丁字账 或T型账
18
18
例:1、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资金100000元,存入银行 。 2、从银行提取现金1500元。 3、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
7
7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 分别表示增加或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 增或减,只有当其与具体类型的账户相结 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加或减少。例如,对 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 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正好相反,贷 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会有余 额。一般情况下,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 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 方。
• 二、复式记账法
• 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 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 动的来龙去脉。
•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 • • • 可以分为: 1.借贷记账法 2.增减记账法 3.收支记账法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 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 一、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 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 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记账方法
• 摘要:提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资产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存现 借:银行存款 200 (增加了) 贷:库存现金 200 (减少了)
等式左边同时等额一增一 减
等式右边同时等额一增一 减
等式左边一个账户记入借方; 另一个账户记入贷方
等式右边一个账户记入借方; 另一个账户记入贷方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21
•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 1.试算平衡的含义 试算平衡就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 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 法。
银行存款
100000 1500 50000
库存现金
1500
实收资本
100000
短期借款
50000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0+100000+50000—1500=148500
19
19
★各类账户借方、贷方登记的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下图 :
账 户
借 方 贷 方 余 额 借方 贷方 贷方 无 无 无(或借方) 盈利为贷、亏损 为借,年初年末 无余额。
12
借方
收入类账户
贷方
本期加额
×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13
损益类 (1)收入类 收入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收入 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期末本期发生 的收入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减少额的差 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本年利润 ),期末无余额。 ①贷加、借减,期末一般无余额。
1月28日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12 820 476
12 500
本期发生额 12 800
11
借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贷方 × × × × × ×
本期减少额
× × ×
本期发生额 合计 ×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期末余额 ×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期末余额(贷方)= 期初余额(贷方)+ 本期贷方 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8
(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 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 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注:等号左边的要素,账户的左方记增加; 等号右边的要素,账户的右方记增加。
9
9
借方
期初余额 × × ×
资产类账户
本期减少额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借”和“贷” 。 它们是账户的两个部分,分别代表左方 和右方,即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左借 右贷),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账户。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分。一 切账户均需设借方和贷方以记录数量上的增 减变化,其中,借方登记在左方,贷方登记 在右方。
22
22
• 2.试算平衡的分类 试算平衡的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 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 •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①公式:
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
②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的记账规则
23
• (2)余额试算平衡法 • ①公式:所有借余=所有贷余 • 所有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贷 方期初余额合计 • 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贷 方期末余额合计 ②依据: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
贷方
× × ×
本期增加额
×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期末余额 ×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期末余额(借方)= 期初余额(借方)+ 本期借方 发生额 — 本 期贷方发生额
10
现 金 1 月1 日 1月16日 1月25日 期初余额 456 320 12 500 1 月4 日 1月10日 200 100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根据2015年光明日报出版社教材编制
第一节 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 一、单式记账法
• 美国20世纪经济危机前,人们使用单式记账法,那时 候人们都觉得账簿里显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都有钱 为啥还会有危机呢?原来不使用复式记账法很难了解 企业是否真的有钱。举个例子:明明是向银行贷款得 来的钱,不使用复式记账都不知道原来跟负债有关系。
24
24
4.结论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 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 ,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 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即便实现了试算平衡,也不 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 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25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