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和答案06054
浙江省201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 课程代码06054-推荐下载

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1.下列心理困惑,(
)不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A.焦虑
B.厌学
C.强迫
D.口吃
2.“当事人中心”咨询理论是由(
A.罗杰斯
B.马斯洛
)提出来的。 C.弗洛伊德
D.艾理斯
3.下列有关心理辅导的描述,哪一个判断是错误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它不是一种带有指示性的说教
B.它是一种协助与服务 C.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06054 心理咨询与辅导 第 1 页 共 4 页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括号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1.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杠杆。(
2.休闲辅导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不具备内隐性。(
3.促进社会适应不仅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一部分内容。
)
A.存在的一个事实
B.个人对 A 的看法和信念
C.个人的情绪反应
D.个人的行为反应
7.一般地,成熟、稳定的整合团体,或者创造力训练等发展性团体,采用(
)的沟通模
型比较适合。
A.辐射型
B.圆圈型
C.热椅子型
D.自由漂浮型
8.个体所期望的自我形象称为(
)
A.自我理想
B.自我体验
C.自我评价
D.自我概念
3.根据辅导工作目的和实施途径的不同,可把心理档案划分为三类,A 类:以________为目 标,B 类:以教育为目标,C 类:以诊治为目标。
4.团体发展过程大致经由定向阶段、________、________、成效阶段和巩固阶段。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浙江省202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浙江省202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5ef1fbff00bed5b8f31d63.png)
7、【单选题】
一般地,成熟、稳定的整合团体,或者创造力训练等发展性团体,采用()的沟通模型比较适合。[1分]
A、辐射型
B、圆圈型
C、热椅子型
D、自由漂浮型
答案:D;
8、【单选题】
个体所期望的自我形象称为()[1分]
A、自我理想
B、自我体验
C、自我评价
D、自我概念
答案:A;
9、【判断题】
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杠杆。()[1分]
34、【简答题】
简述休闲辅导的基本特点。[6分]
解析:
(1)非功利性;(2)自主性;(3)生活性;(4)内隐性;
35、【简答题】
简述情绪辅导的目标。[6分]
解析:
(1)帮助个体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2)帮助个体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3)帮助个体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4)帮助个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22、【填空题】
团体发展过程大致经由定向阶段、______、______、成效阶段和巩固阶段。[每空1分]
答案:["冲突阶段","整合阶段"]
23、【填空题】
认知过程对客体的曲解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即表面层次与______。表面层次为“自动思考”。[每空1分]
答案:["潜在层次"]
24、【填空题】
罗杰斯认为辅导的基本条件有:(1)真诚;(2)______;(3)______。[每空1分]
一组比较完整、功能较全的心理辅导活动室应包括______、心理测量室、心理松驰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等。[每空1分]
答案:["心理咨询室"]
浙江省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和答案

浙江省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心理辅导的机制是( B )1-4A.他助-自助-互助B.他助-互助-自助C.互助-他助-自助D.自助-他助-互助2.艾里克森把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高中生处于( D )1-39A.自主性对羞怯、疑虑B.主动性对退缩内疚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D.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3.以下不属于...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的是( C )1-11A.自卑B.孤独C.恐惧症D.多动4.当今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理论的转向是( A )2-56A.由矫治性模式转向重预防和发展模式B.由教育性模式转向重预防和发展模式C.由发展性模式转向重预防和矫治模式D.由教育性模式转向重预防和矫治模式5.提倡“事后一百分”的方法是( A )3-73A.作业批改激励法B.效果自我评定法C.学习内容自选法D.习题自编法6.对于青春期的情感问题,适合采用的辅导方法是( D )4-133A.讲座B.集体讨论C.活动设计D.个别咨询7.休闲辅导重视个人在休闲生活中的乐趣感受,是一种近乎无所为而为的闲情逸致,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 B )5-139A.自主性B.非功利性C.生活性D.内隐性8.在了解自己的方法中,由学生记载,由教师加以研究判断,借以了解学生情况的方法是( C )6-175A.评定量表法B.自传法C.日记行事表法D.轶事记录法9.通过让学生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的教学形式是( C )7-218/219A.情境法B.讨论法C.自述法D.综合法10.课堂管理模式效率中等,而学生积极性高,归属感强的是( B )8-244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恐吓型11.以个人的能力水平为评价的参照标准,学业成绩明显低于从其能力来看应达到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 D )8-254A.相对学业不良B.绝对学业不良C.学习障碍D.成绩不足12.以下不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C )9-269/271A.人格结构理论B.泛性论理论C.造型倾向理论D.潜意识理论13.以下不适合...对社交恐惧进行干预的是( D )9-296/297A.松弛技术B.系统脱敏技术C.行为改变技术D.催眠治疗技术14.团体成员产生挑战领导者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团体发展的( B )10-308/309A.定向阶段B.冲突阶段C.整合阶段D.成效阶段15.其主要任务是促进成员间的互动,对团体目标与方向很少介入的团体称为( A )10-303A.非结构性团体B.结构性团体C.异质团体D.同质团体16.以下心理测验工具中,有较高权威性但对施测者有很高的专业要求而且施测时间较长的是( A )11-351A.韦氏儿童智力测验B.瑞文图形推理测验C.渐进矩形测验D.团体儿童智力测验17.担任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中介的是( B )12-374/375A.班主任B.心理辅导课程专职教师C.心理辅导工作者D.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18.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信心体现了教师( D )13-401A.良好的思维品质B.良好的情操品质C.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D.良好的意志品质19.教师良好的心理首先是以良好的情感、思想和文化素质为基础的,其内核是( A )13-403A.自信心B.教育热情C.教学思维D.自我意识20.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以下不属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的是( B )14-409/410A.教育和辅导活动在孩子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进行B.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缺乏天然的感染力和权威性C.教育和辅导活动是通过一对一的个别化方式随时随地进行D.教育和辅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汇总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 1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605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辅导是帮助个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学习过程,是个体学习去认识自己和认识人际间关系的过程。
”该观点的提出者是A. 罗杰斯B. 杜斯莫C. 古斯达D. 米勒2.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辅导是A. 学习辅导B. 职业辅导C. 生活辅导D. 人格辅导3. 被称作“心理辅导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 大卫B. 帕森斯C. 比尔斯D. 弗洛依德 4. 在消除学习过度焦虑的方法中,使其认识到过分担心是没有根据且有害的是A. 认知辅导B. 松弛训练C. 自我暗示D. 劳逸结合5. 造成“代沟”问题的因素属于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 2 A. 文化背景因素 B. 社会背景因素C. 心理因素D. 沟通技巧因素6. 追求一种浑然忘我的,自由自在的享受,体现了休闲辅导的哪个基本特点?A. 自主性B. 生活性C. 内隐性D. 非功利性7. 职业辅导最早开始于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中国8. 以下不属于...学校职业辅导目标的是A.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B. 帮助学生了解各类职业C. 帮助学生发掘潜能D.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辅导9. 让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中放下自己的怀疑和防御心理,体现了心理辅导课的A. 信任原则B. 接受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自主性原则10.“空椅子”技术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哪种教学方式A. 讲授法B. 自述法C. 角色法D. 讨论法11. 教师对学生异常的行为做好预防工作,并及时辅导,这种课堂管理模式是A. 权威型管理B. 恐吓型管理C. 放任型管理D. 训导型管理12. 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为A. 差生B. 成绩不足C. 相对学业不良D. 绝对学业不良13. 辅导员不做任何伪装,与当事人相处表里如一,体现了辅导的哪项基本条件?A. 真诚B. 尊重C. 同感D. 关爱14. 构建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华生B. 勒温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 3 C. 罗杰斯 D. 哈默斯15. 心理问题资料的建立中,学生忧郁、自控力差等表现属于以下哪方面问题?A. 学习方面B. 社会适应方面C. 人格方面D. 性心理方面16. 以下选项中,负责选编心理辅导课程教材、进行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主要是A. 家长B. 心理辅导活动课专职教师C.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D. 班主任17. 学校心理辅导的专家是A. 班主任B. 学生心理服务员C.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D. 心理辅导活动课专职教师18. 教师在教学中思路清晰、明确,解答问题条理分明,体现了其思维的A. 独创性B. 敏捷性C. 慎密性D. 深刻性19. 以下不属于...人格辅导内容的是A. 生活辅导B. 情绪辅导C. 人际交往辅导D. 自我意识辅导20. 在家庭环境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指的是A. 家庭居住条件B. 家庭物质条件C. 家庭结构D. 家庭氛围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2003.1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605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四个方面。
2.罗杰斯的名著《______》的出版开创了心理咨询的新纪元。
3.国外在中学阶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职业辅导(1)______;(2)信息服务;(3)咨询。
4.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的编写程序有三种,即逻辑顺序、______和综合顺序。
5.出声思维诊断法是由德国心理学家______首创,后来由纽威尔和西蒙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时,把它当作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应用。
6.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有三种,即呼吸松驰、______和______。
7.______是团体发展的动力机制,又是团体发展成熟的标志。
8.影响团体发展过程的基本因素有规范、______和______。
9.根据辅导工作目的和实施途径的不同,可把心理档案划分为三类,A类:以发展为目标;B 类:______;C类:______。
10.学校心理辅导可以建立以下四支队伍______、______、心理辅导工作者和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1. ( )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
A. 戴维斯B. 帕森斯C. 比尔斯D. 比奈2. 学生的学习是个体潜能开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四个系统,其中“学会学习”是( )的整合。
A. 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B. 动力系统与智慧系统C. 智慧系统与情感系统D. 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3. 从20世纪( )年代起,职业辅导工作从以职业选择、就业和适应为主的职业辅导,转变为以自我了解、自我发展为主的生涯指导。
A. 50B. 60C. 70D. 804. ( )课堂管理模式,工作成效不高,但学生的人际关系好。
A. 专制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训导型5. 下列学习困难类型中,( )学生所占比例最多。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A.社会适应能力B.身心健康发展C.人格健全发展D.心理防御能力2.下列哪一本著作开创了心理咨询的新纪元?()A.《梦的解析》B.《职业选择》C.《一颗自我发现的心》D.《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习辅导的内容?()A.学习内容辅导B.学习动机辅导C.学习行为辅导D.学习情绪辅导4.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分别是()A.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B.自我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C.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D.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控制5.休闲辅导是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熏陶,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A.功利性B.内隐性C.自主性D.生活性6.职业辅导最早开始于()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7.相比较而言,不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达到某一共同的目标或标准,而是更强调其差异性的辅导是()A.学习辅导B.人格辅导C.生活辅导D.职业辅导8.激发学习动机是对哪类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A.暂时性困难学生B.能力型困难学生C.动力型困难学生D.整体型困难学生9.以下理论流派中,对个别心理辅导影响最深、历史最悠久的是()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10.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是团体发展哪个阶段的工作重点?()A.定向阶段B.冲突阶段C.整合阶段D.成效阶段11.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A.不谋私利B.严守秘密C.精深的专业知识D.诚实守信的作风12.在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A.家庭B.学校C.同辈群体D.社会环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

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有关学校心理辅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学校心理辅导是一种带有指示性的说服B.学校心理辅导以消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C.学校心理辅导以互助—他助—自助为机制D.学校心理辅导不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协助与服务2.艾里克森把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初中生处于( )A.自主性对羞怯、疑虑B.主动性对退缩内疚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D.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3.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业,这属于学校心理辅导的( )A.发展性目标B.防治性目标C.教育性目标D.社会性目标4.由于罗杰斯治疗模式的影响,学校心理辅导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以职业辅导为主的学校辅导转变成( )A.以情绪人格为主的心理辅导B.以人际交往为主的心理辅导C.以生活为主的心理辅导D.以学习为主的心理辅导5.学习辅导的核心和归宿是( )A.学习动机辅导B.学习情绪辅导C.学习行为辅导D.学习能力辅导6.学生的自尊、自信是其学业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长期的自卑及由此引发的焦虑将导致神经症人格,由此可见( )A.自我意识辅导的重要性B.人际交往辅导的重要性C.青春期辅导的重要性D.情绪辅导的重要性7.休闲辅导强调学习生活比学习工作更重要,它所重视的不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精神生活的内涵,使个人经由自我教育,更能懂得享受生活,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 )A.非功利性B.自主性C.生活性D.内隐性8.帮助学生合理分流是职业辅导的重要内容,合理分流的依据是潜能,主体是学生,手段是( ) A.心理咨询 B.心理测验C.团体辅导D.课程辅导第 1 页9.心理辅导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A.自述法B.讨论法C.情境法D.综合法10.课堂管理模式工作无成效,但人际关系较好的是( )A.放任型B.专制型C.民主型D.恐吓型11.我国鉴别弱智儿童的智商下限为( )A.70-75B.75-80C.80-85D.90-9512.我国古代贤人曾子的“吾日三省乎吾身”是下列哪个选项的充分表现的典范?( )A.本我B.自我C.超我D.自性13.以下关于个别辅导技术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脱敏技术是著名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B.在实施聆听技术时,切忌急于下结论和急于教育,这样不利于辅导的展开C.适当给予不愉快的体验,使不良行为因要躲避此不愉快体验而减少属于正强化D.对学习困难,有焦虑、恐惧等症状的学生,可以教他们进行自我暗示:“我能行”14.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是团体发展哪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A.定向阶段B.冲突阶段C.整合阶段D.成效阶段15.下列关于暗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暗示是一种刺激,任何刺激都能成为暗示B.反暗示并非都是消极的,有时也有积极的意义C.一般来说,直接暗示对人的影响往往大于间接暗示D.暗示并不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而是一种说服,需要讲道理16.适合于9-18岁在校中小学生,用来测量一般智力的心理测验工具是( )A.SCL-90B.卡特尔16PFC.团体儿童智力测验D.瑞文图形推测测验17.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 )A.精深的专业知识B.诚实守信的作风C.严守秘密D.热情友善的态度18.教师情操的陶冶应当包括理智感、美感和( )A.价值感B.道德感C.自我效能感D.主观幸福感第 2 页19.以下不属于...教师良好思维品质的是( )A.热爱学生B.灵机应变C.独立思考D.善于专研20.家庭环境因素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家庭居住条件B.家庭氛围C.家庭结构D.父母职业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浙江省2013年07月自学考试06054《心理咨询与辅导》历年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605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属于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的是(B )1-11A.焦虑症B.多动C.孤独症D.精神分裂2.以下属于高中生心理发展基本特点的是(C )1-45A.平衡性B.稳定性C.自主性D.开放性3.与德育工作相比,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帮助学生(B )2-64A.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B.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C.解决社会倾向问题D.解决思想倾向问题4.作业批改激励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B )3-73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好奇心5.自我评价属于(A )4-105A.自我认识B.自我理想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6.下列关于休闲辅导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 )5-139A.休闲辅导包括消费辅导B.休闲辅导具有非功利性C.休闲辅导可以理解为一种娱乐活动D.休闲辅导的最终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不一致7.萨帕提出的职业发展阶段论,探索时期一般是在(B )6-178A.1-14岁B.15-24岁C.25-44岁D.45-60岁8.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往往设计游戏,这主要体现了心理活动课的(A )7-208A.活动性原则B.自主性原则C.接受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9.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的内容结构不包括...(.D .).7-215A.认知经验要素B.社会经验要素C.生活经验要素D.行为习惯要素10.在班级管理模式中,放任型管理的特点是(D )8-243A.工作效率高B.人际关系差C.学生归属感强D.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11.在不同类型的学习困难学生中,比例最多的是(C )8-259A.暂时性困难学生B.能力型困难学生C.动力型困难学生D.整体型困难学生12.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超我遵循的是(A )9-270A.道德原则B.现实原则C.快乐原则D.和谐原则13.理情治疗技术基于“ABC”理论,其中A是指(C )9-283A.个人的情绪反应B.个人的行为反应C.存在的一件事实D.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信念14.针对新生刚入学时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适合进行的团体辅导为(A )10-302A.同质团体B.异质团体C.结构性团体D.非结构性团体15.根据特罗斯的理论,反应技巧的目的是(D )10-319A.促进团体互动B.促成成员积极行动C.促进成员问题思考与解决D.促进关系建立,鼓励成员开放、表达16.以下属于等比量表的特点的是(C )11-363A.没有绝对零点B.对事物属性分成等级C.测量结果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D.反映事物的类别的差,不具有等距性17.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A )12-387A.严守秘密B.诚实守信C.热情友善D.不谋私利18.在意想不到的变化面前表现出束手无策和无能为力,这反映教师的思维缺乏(A )13-399A.敏捷性B.独创性C.慎密性D.深刻性19.教师具有良好求知欲、正义感和审美意识,反映了教师(D )13-399A.良好的思维品质B.良好的意志品质C.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D.良好的情操品质20.以下关于家庭心理辅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14-414A.家庭心理辅导应以家长为主体进行B.家庭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说教C.家庭教育应当侧重于道德教育与品行培养D.家庭教育的任务是直接造就各种类型的人才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1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直接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 C )1-3 A.社会适应能力 B.身心健康发展C.心理素质D.心理抗病能力2.艾里克森把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处于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阶段的学生是( A )1-39A.小学生B.初中生C.高中生D.大学生3.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1-33/34A.心理健康是相对的B.心理健康是一个静态的概念C.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同的要求D.心理健康包括了积极的社会适应和消极的社会适应4.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的是( B )2-50/51A.比尔斯B.帕森斯C.弗洛伊德D.罗杰斯5.指向学习任务,而不是指向各种奖励,因而在学习中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内驱性的是( B ) 3-70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6.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分别是( C )4-105A.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B.自我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C.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D.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控制7.下列属于休闲辅导基本特点的是( A )5-139A.内隐性B.工作性C.实用性D.功利性8.下列不属于了解自己辅导基本内容的是( D )6-167/170A.了解职业个性B.了解职业兴趣C.了解职业能力D.了解职业理想9.下列关于心理辅导课程论述错误的是( B )7-199,203,204A.心理辅导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B.心理辅导课程内容应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为主C.辅导目标、辅导内容和辅导活动的方式是心理辅导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D.心理辅导课程的设计应通过组织各种心理活动,达到老师帮助和自助结合10.课堂管理模式效率高,教师控制性强,而学生自主性差的是( A )8-244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恐吓型11.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为( D )8-254A.学习障碍B.成绩不足C.相对学业不良D.绝对学业不良12.俗话说“将心比心”,是指个别辅导中的( D )9-275A.真诚B.尊重C.信任D.同感13.当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发现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其最佳处理方式是( D )9-294A.立即进行心理辅导B.对患者进行催眠治疗C.选用抗抑郁药物给患者服用D.将患者转介给医疗机构进行治疗14.为了帮助成员学习,根据团体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活动,引导成员参与学习的团体属于( C )10-303A.同质团体B.异质团体C.结构性团体D.非结构性团体15.团体辅导的领导者在任务领导行为上承担的角色是( B )10-318A.气氛缓和者B.诊断者C.规则执行者D.鼓励者1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D )11-337/339A.尊重原则和差异原则B.客观性原则和差异原则C.适用性原则和尊重原则D.客观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17.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组的功能是( C )12-372A.选编心理辅导课程教材,进行心理辅导课程教学B.对各级辅导成员提出要求,了解和评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C.选编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组织培训、指导教研、个案研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D.了解、提供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水平,参与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指导家庭教育18.在遇到课堂内外的各类偶发事件时沉着冷静,多谋善断,灵活有效地进行处理。
这反映教师思维的( A )13-399A.敏捷性B.独创性C.慎密性D.深刻性19.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自觉觉察到自己的角色位置,有效地控制自己,体现了教师( D )13-400/401A.良好的个性品质B.良好的情操品质C.良好的意志品质D.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20.以下关于家庭心理辅导描述正确的是( C )14-412A.家庭心理辅导应以家长为主体进行B.家庭心理辅导不需要学校心理辅导的配合C.家庭氛围是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D.家庭环境对于家庭心理辅导的质量和成败并无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辅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历程,旨在帮助个人自我了解、自我适应、自我发展与成长。
( √ )1-22.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境界,心理辅导要求学生达到“凡人”境界。
(√ )2-653.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其产生的基础是学习兴趣。
( ×)3-69/704.在情绪辅导的各种辅导形式中,小组讨论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情绪宣泄,还能有针对性地促成学生潜意识冲突的外化,促成叙述创伤性体验的整合。
( × )4-114/1155.休闲辅导可以理解为一种娱乐活动,与娱乐同义。
( × )5-1386.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那些智商在70-75之间,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
( √ )8-2557.当事人有危机状况产生,其状况和可能解决的方法又相当复杂,对于这样的情况不宜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
(√ )10-3058.在收集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时,当来自测验的资料和来自非测验的资料有较大差异时,应以测验资料为准。
( × )11-3419.教师的智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教师的人格特征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 √ )13-39310.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教育、引导和辅导,其中辅导是指给学生以心理辅导。
( √ )14-420,421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生活辅导5-135答:生活辅导主要是通过休闲辅导和消费辅导等,来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自学能力3-90答:自学能力是一种依靠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
3.区分度11-366答: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是指测验对被测者的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
4.讨论法7-219答:讨论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意见,进行研讨的一种学习方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辅导学生收集职业资料的途径。
6-160/161答:(1)职业的参观访问:目的在于使学生有机会去看、听、嗅、触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情况与工作环境。
(2)职业的团体座谈:团体座谈是收集职业资料、了解职业情况的一个有效方法。
(3)职业问题的演讲会:演讲会的优点是一次活动可参加的人数较多,但不如座谈深入。
(4)职业辅导课程:通过职业辅导课了解有关职业分类、职业要求等基本知识。
(5)媒体资料:广泛收集和宣传有关职业、专业介绍或高一级学校介绍和企事业单位介绍的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视听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职业。
(6)社会调查:让学生根据拟定的职业调查提纲,向家长、亲戚、朋友或社会各方面收集材料,写出调查报告。
2.简述课堂心理辅导的意义。
8-222答:(1)为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课堂心理辅导涉及到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使这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体现理论的价值,并找到理论发展的生长点。
(2)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课堂心理辅导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3)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堂心理辅导能够促进更多的教师学习心理学,运用心理学,提高其理论素养。
3.简述团体辅导中团体过程的领导技巧。
10-319/321答:特罗斯(Trotzer,1977年)把领导技巧分为三方面:反应技巧、交互作用技巧和行动技巧。
(l)反应技巧:目的是促进关系建立,鼓励成员开放、表达,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探索。
包括:积极倾听、同理心、澄清、提炼归纳。
(2)交互作用技巧:它能促进团体的互动更有效,更富有建设性意义。
包括:支持、联结、执中、阻止。
(3)行动技巧:这类技巧的主要目的是促成成员积极的行动。
包括:发问、调节、示范、建议。
4.简述学校心理辅导可以建设的四支队伍。
12-372/375答:心理辅导可以建设以下四支队伍:(1)班主任队伍:对学生管理、教育、指导、帮助、爱护的一支特殊队伍,他们负有教育培养好每个学生的责任,他们具有了解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
(2)心理辅导课程专职教师: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是有班主任和任课专职教担任,心理辅导课程专职教师的任务是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辅导活动课程教学。
(3)心理辅导工作者: 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权威,是心理辅导的专家,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顾问,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和培训,也承担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4)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这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比较宽松的辅助队伍。
他们有比较健康的心理品质,他们有热心于为其他学生服务的精神。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论述个别辅导的原则。
9-284/288答:个别辅导的原则应是真诚、尊重、理解、整体、差异、自律、保密等。
(1)真诚原则:又称“真诚可信原则”,它是指辅导教师与来访者赤诚相见,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诚心诚意地帮助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从而使当事者产生可信、可靠的信念。
这是个别辅导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尊重原则: 尊重原则是指辅导老师要尊重当事者的人格,尊重当事者的真实问题。
要尊重当事者,首先要聆听当事者的诉说。
尊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尊重事实,即尊重当事者所需要的心理帮助的事实。
(3)理解原则:理解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
“理解”与平时所说的“同情”是不同的概念。
“同情”只涉及到对方感情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
而理解则要进入对方个人的精神世界。
(4)整体原则:咨询的整体原则,是指辅导教师要用系统论观点指导辅导,注重来访者小理素质与心理问题的整体联系,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
(5)差异原则:辅导的差异原则,也称针对性原则,是指辅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注意当事者的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
(6)自律原则:自律原则,又称当事者中心原则,它是指辅导教师帮助当事者挖掘出自己的心理潜能,来克服自己的心理降碍。
(7)保密原则:保密原则,又称隐私原则,即对当事者的个人隐私——不愿公开的经历、生活背景、现状等,辅导教师须绝对保守秘密。
这是个别辅导的一条根本原则。
上述七条原则,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辅导教师在个别辅导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含糊地执行这些原则,绝对不能随意破坏那一条原则,只要破坏了其中的一条原则,也就破坏了整个辅导原则,心理辅导不可避免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