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

(完整版)《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总论: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是中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函数中的几何问题,能使代数知识图形化,而几何中的函数问题,能使图形性质代数化;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的形式灵活、立意新颖,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成为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类热门试题;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的综合题,根据构成命题的主要要素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不妨称简称为“几函”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平行、全等、相似,特别是成比例)建立自变量与函数所表示的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圆)(这类问题不妨简称为“函几”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位置特征,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有关函数、几何问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是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一种用代几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和能力是九年级解决中考压轴题所必须具备的。

1.代数(1)表达什么函数(包括其系数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物理意义)(2)显现怎样的图形(自身、与坐轴、与其他图形)(3)既是一个方程,也是一个坐标4)藏有那些数据,含有什么些关系(5)要建立某种代数关系缺少那些数据2.几何(1)基本图象有几个(2)图象之间有怎样关系(3)图象与所要证明(求解)的结论怎样的关联(4)要建立图象与图象之间的关系缺少那些数据3.代数与几何(1)代数(几何)在那些地方为几何(代数)提供了怎样的数据(2)几何(代数)通过什么方式为几何(代数)提供关系式(3)怎样设数据(坐标或线段长)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思想方法:“函几问题”与“几函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应用数学方法多、纵横联系较复杂、结构新颖灵活、注重基础能力、探索创新和数学思想方法,它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数学基本功,能从已知所提供的信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正因如此,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的解题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1.综合使用分析法和综合法。

一次函数与对称 勾股定理结合压轴题

一次函数与对称 勾股定理结合压轴题

一次函数与对称勾股定理结合压轴题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常常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线性关系。

而对称性则是几何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另勾股定理则是三角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求解各种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次函数、对称和勾股定理通常是分开教学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就能够展现出数学的美丽和深刻的内涵。

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个压轴题来展示如何将一次函数、对称和勾股定理进行结合,既能够增加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

我们将介绍一次函数、对称和勾股定理各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通过一个实例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应用。

一、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是指具有形式为y=ax+b(a≠0)的函数。

其中,a和b分别表示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截距则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

2. 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非常重要,它们包括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零点、最大最小值等。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通常通过一次函数来描述各种线性关系,比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成本与产量的关系等。

二、对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对称的定义对称是指图形相对于某个中心或者某条直线具有镜像对称性。

对称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轴对称是指图形相对于某条直线对称,而中心对称则是指图形相对于某个点对称。

2. 对称的性质对称图形具有很多有趣的性质,比如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关于对称轴的镜像对应点具有相等的性质。

对称图形在几何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对称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和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三、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勾股定理的定义勾股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勾股定理是三角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是解决各种三角形问题的基础。

2. 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有着丰富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和性质等。

初中数学九年级专项训练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的几何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九年级专项训练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的几何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的几何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问题一、选择5、(陕西省)如图,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答案: A9、( 江苏常州 ) 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 A 地沿同一条路到 B 地, 已知乙比甲先出发 , 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 s(km) 和骑行时间 t(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 给出下列说法 : 【】(1)他们都骑行了 20km;(2)乙在途中停留了 0.5h;(3)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4)相遇后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根据图象信息 ,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 B10、 ( 湖北仙桃等 ) 如图,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六边形,一动点从点出发沿着→→→→ 方向匀速运动,最后到达点. 运动过程中的面积()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答案: B11、( 黑龙江哈尔滨 )9 .小亮每天从家去学校上学行走的路程为900 米,某天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 30 米的速度行走了 450 米,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以每分 45 米的速度行走完剩下的路程,那么小亮行走过的路程 S(米)与他行走的时间 t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答案: D12、(黑龙江)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 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进发,途中除 3 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 80 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答案: D13、(湖北天门)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 h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 图中 OABC为一折线 ) ,这个容器的形状是图中().答案: A14、( 湖南怀化 ) 如图 1,是张老师晚上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若用黑点表示张老师家的位置,则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答案:D15、(山东济南)济南市某储运部紧急调拨一批物资,调进物资共用 4 小时,调进物资 2 小时后开始调出物资(调进物资与调出物资的速度均保持不变). 储运部库存物资 S(吨)与时间 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这批物资从开始调进到全部调出需要的时间是()A.4 小时 B.4.4小时 C.4.8小时D.5 小时答案: B16、( 重庆 )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中,DC∥AB,∠A=90°,AB=28cm,DC=24cm,AD=4cm,点 M从点 D 出发,以 1cm/s 的速度向点 C 运动,点 N 从点 B 同时出发,以 2cm/s 的速度向点 A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动点2也随之停止运动 . 则四边形 AMND的面积 y(cm)与两动点运动的时间 t (s)的函数图象大致答案: D二、填空1、(江苏省南通市)将点A(, 0)绕着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45°角得到点B,则点 B 的坐标是 ________.答案:( 4,- 4)2、(江苏省无锡市)已知平面上四点,,,,直线将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答案:.3、(江苏省苏州市) 6 月 1 日起,某超市开始有偿提供可重复使用的三种环保..购物袋,每只售价分别为 1 元、 2 元和 3 元,这三种环保购物袋每只最多分别能装大米 3 公斤、 5 公斤和 8 公斤. 6 月 7 日,小星和爸爸在该超市选购了 3 只环保购物袋用来装刚买的 20 公斤散装大米,他们选购的 3 只环保购物袋至少应付..给超市元.答案: 8、湖北荆门 ) 如图,l 1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与销量的关系, l 24 (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量的关系,当该公司赢利 ( 收入大于成本 )时,销售量必须 ____________.答案:大于 45、(山东烟台)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米)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______米.答案: 504三、解答题1、(湖北襄樊)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为了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办法收费 . 即一月用水 10 吨以内 ( 包括 10 吨 ) 用户 , 每吨收水费 a 元 ; 一月用水超过 10 吨的用户 ,10 吨水仍按每吨 a 元水费 , 超过的部分每吨按 b 元(b>a) 收费 . 设一户居民月用水 y 元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 求 a 的值 , 若某户居民上月用水8 吨 , 应收水费多少元 ?(2)求 b 的值 , 并写出当 x 大于 10 时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 4 吨, 两家共收水费 46元 , 求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 ?解:( 1)当 x≤ 10 时,有 y=ax.将x=10,y=15代入,得a=1.5用水 8 吨应收水费 8×1.5=12 (元)(2)当 x>10 时,有(3)将 x=20,y=35 代入,得 35=10b+15. b=2(4)故当 x>10 时, y=2x- 5(5)因 1.5 ×10+1.5 ×10+2×4<46.所以甲、乙两家上月用水均超过10 吨则解之,得故居民甲上月用水16 吨,居民乙上月用水12 吨2、(湖北孝感)某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本公司职工实行内部医疗公积金制度,公司规定:(一)每位职工在年初需缴纳医疗公积金m元;(二)职工个人当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年底按表 1 的办法分段处理:表 1分段方式处理办法不超过 150 元(含 150 元)全部由个人承担超过 150 元,不超过 10000 元(不含 150个人承担n%,剩余部分由公司承担元,含 10000 元)的部分超过 10000 元(不含 10000 元)的部分全部由公司承担设一职工当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为x 元,他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个人承担的部分和缴纳的医疗公积金m元)为 y 元( 1)由表 1 可知,当时,;那么,当时,y=;(用含 m、 n、x 的方式表示)(2)该公司职工小陈和大李 2007 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和他们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如表 2:职工治病花费的医疗费 x(元)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 y(元)小陈300280大李500320请根据表 2 中的信息,求 m、n 的值,并求出当时, y 关于 x 函数解析式;(3)该公司职工个人一年因病实际承担费用最多只需要多少元?(直接写出结果)解: 1)(2)由表2 知,小陈和大李的医疗费超过150 元而小于10000 元,因此有:( 3)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最多只需2220 元。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儿童受伤,小红爸爸的公司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公司准备和一个个体车主或一家出租车公司签订月租车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千米,个体车主收费为y1元,出租车公司收费y2元,观察图象可知,当x_________时,选用个体车主较合算.【答案】>1800.【解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x>1800千米时,y1<y2,则选用个体车较合算.故答案是>1800.【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与直线y=2x+1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是()A.y="-2x+1"B.y=-2x-1C.D.【答案】B.【解析】∵直线y=f(x)关于x对称的直线方程为y=-f(x),∴直线y=2x+1关于x对称的直线方程为:-y=2x+1,即y=-2x-1.故选B.【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3.对于函数y=﹣5x+1,下列结论:①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5)②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③当x>1时,y<0④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B.【解析】∵当x=-1时,y=-5×(-1)+1=-6≠5,∴此点不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故①错误;∵k=-5<0,b=1>0,∴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故②错误;∵x=1时,y=-5×1+1=-4,又k=-5<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y<-4,则y<0,故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③ 故选B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4. A 城有肥料300吨,B 城有肥料2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甲,乙两乡,从A 城往甲,乙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 城往甲,乙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5元和15元.现甲乡需要肥料260吨,乙乡需要肥料240吨.设从A 城运往甲乡的肥料为x 吨. (1)请你填空完成下表中的每一空:(3)怎样调运化肥,可使总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答案】(1)填空见下表;(2)y==-15x+13100;(3) A 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260吨,A 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40吨,B 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20吨,B 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200吨,使总运费最少,最少为9200元【解析】(1)根据A 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x 吨,则可得A 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300-x )吨,B 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260-x )吨,B 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240-(300-x )]吨; (2)根据(1)中所求以及每吨运费从而可得出y 与x 大的函数关系; (2)x 可取60至260之间的任何数,利用函数增减性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1)填表如下:(2)根据题意得出:y=20x+25(300-x )+25(260-x )+15[240-(300-x )]=-15x+13100; (3)因为y=-15x+1310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根据题意可得:,解得:60≤x≤260,所以当x=260时,y最小,此时y=9200元.此时的方案为:A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260吨,A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40吨,B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20吨,B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200吨,使总运费最少,最少为9200元【考点】1.一次函数的应用;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5.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放在直线上,如图14-1,AB=6cm,BC=8cm,∠ABC=90°,将Rt△ABC在直线上向左平移,使点C从F点向E点移动,如图14-2所示.(1)求证:四边形ABED是矩形;请说明怎样移动Rt△ABC,使得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2)求证: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说明如何移动Rt△ABC,使得四边形ACFD为菱形?(3)若Rt△ABC向左移动的速度是1cm/s,设移动时间为t秒,四边形ABFD的面积为Scm.求s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S=3t2+24.【解析】(1)四边形ACFD为Rt△ABC平移形成的,推出AD∥BE,AB∥DE,∠ABE=90°,根据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平移得出AD∥CF,AC∥D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CF,求出BF,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Rt△ABC从Rt△DEF位置平移得出图2,∴AD∥BE,AB∥DE,∠ABE=90°,∴四边形ABED是矩形;当Rt△ABC向左平移6cm时,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2)证明:∵四边形ACFD为Rt△ABC平移形成的,∴AD∥CF,AC∥DF,∴四边形ACFD为平行四边形,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10cm,即当Rt△ABC向左平移10cm时,四边形ACFD为菱形;(3)解:分为以上图形中的三种情况,∵由(2)知:四边形ACFD为平行四边形,∴AD=CF=1s×tcm/s=tcm,∴BF=(8+t)cm,∵四边形ABFD的面积为Scm2,∴三种情况的四边形ABFD的面积S=(AD+BF)×AB=•(t+8+t)•6,S=3t2+24,即三种情况S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都是S=3t2+24.【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6.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L,小明从甲地出发沿公路L步行前往乙地,同时小亮从乙地出发沿公路L骑自行车前往甲地,小亮到达甲地停留一段时间,按原路原速返回,追上小明后(米)与行走的时间为x(分两人一起步行到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小明与甲地的距离为y1(米)与行走的时间为x(分钟)钟)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A表示小亮与甲地的距离为y2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步行的速度是米/分钟,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米/分钟;(2)图中点F坐标是(,)、点E坐标是(,);(3)求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请直接写出小亮从乙地出发再回到乙地过程中,经过几分钟与小明相距300米?【答案】(1)50,200;(2)8,400;32,1600;(3)y1=50x,y2=﹣200x+2000;(4)经过6.8分钟,9.2分钟,25.5分钟时与小明相距300米.【解析】(1)根据图象可知小明步行的速度是2000÷40=50米/分钟,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2000÷10=200米/分钟;(2)(3)分别设小明、小亮与甲地的距离为y1(米)、y2(米)与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k1x,y2=k2x+b,由待定系数法根据图象就可以求出解析式;再进一步求得交点的坐标,得出点F、E的坐标即可;(4)分追击问题与相遇的过程中小亮与小明相距300米探讨得出答案即可.试题解析:(1)小明步行的速度是2000÷40=50米/分钟,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2000÷10=200米/分钟;(2)设小明与甲地的距离为y1(米)与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k1x,代入点(40,2000)得:2000=40k1,解得k1=50,所以y1=50x,设小亮与甲地的距离为y2(米)与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k2x+b,则代入点(0,2000)和(10,0)得,所以yBC=﹣200x+2000,由图可知24分钟时两人的距离为:S=24×50=1200,小亮从甲地追上小明的时间为24×50÷(200﹣50)=8分钟,也就是32分钟时为0,则y1=50x=1600,则点E坐标为(32,1600);由题意得,解得,所以图中点F坐标是(8,400);(3)由(2)可知y1=50x,yBC=﹣200x+2000(0≤x≤10),设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kx+b,由题意,,解得:,∴S=﹣150x+4800,即yED=﹣150x+4800(24≤x≤32);(4)当0≤x≤10时,(2000﹣300)÷(50+200)=6.8(分钟)当8≤x≤10,300÷(50+200)+8=9.2(分钟)当24≤x≤32,则50x﹣(﹣150x+4800)=300,解得x=25.5(分钟)答:小亮从乙地出发再回到乙地过程中,经过6.8分钟,9.2分钟,25.5分钟时与小明相距300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7.如图,函数y=ax﹣1的图象过点(1,2),则不等式ax﹣1>2的解集是()A.x<1B.x>1C.x<2D.x>2【答案】B【解析】先把点(1,2)代入y=ax﹣1,求出a的值,然后解不等式ax﹣1>2即可.【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8.甲、乙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路程s(米)与赛跑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B.甲先到达终点C.乙用的时间短D.乙比甲跑的路程多【答案】B.【解析】结合图象可知:两人同时出发,甲比乙先到达终点,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故选B.【考点】函数的图象.9.一次函数的大致图象是()【答案】A.【解析】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k>0,b <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本题中因为a的取值不明确,故应分两种情况讨论,找出符合任一条件的选项即可.当a>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选项A正确;当a<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A、B、C、D均不符合此条件.故选A.【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10.某食品加工厂需要一批食品包装盒,供应这种包装盒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1:从包装盒加工厂直接购买,购买所需的费用y1与包装盒数x满足如图的函数关系。

(压轴题)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题(有答案解析)(4)

(压轴题)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题(有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一次函数()0y kx b k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像如图所示,则k 和b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0b >B .0k <,0b <C .0k <,0b >D .0k >,0b < 2.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3.如图①,点P 为矩形ABCD 边上一个动点,运动路线是A →B →C →D →A ,设点P 运动的路径长为x ,S △ABP =y ,图②是y 随x 变化的函数图象,则矩形对角线AC 的长是( )A .25B .6C .12D .24 4.将直线y=-2x 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 ,直线AB 经过点(1,4),则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 )A .y=2x+2B .y=2x-6C .y=-2x+3D .y=-2x+6 5.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BC ,点E 为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E ,DE ,过E 作EF ⊥BC 于F .设AE =x ,图1中某条线段的长为y ,若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1中的( )A .线段BEB .线段EFC .线段CED .线段DE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解析式为31y x =+的直线a ,解析式为3y x =的直线b ,如图所示,直线a 交y 轴于点A ,以OA 为边作一个等边三角形OAB ∆,过点B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 于点1A ,以1A B 为第二个等边三角形11A BB ∆,…顺次这样做下去,第2020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A .20192B .20202C .4038D .40407.若某正比例函数过(2,3)-,则关于此函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函数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B .函数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C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D .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8.已知正方形轨道ABCD 的边长为2,m 小明站在正方形轨道AD 边的中点M 处,操控一辆无人驾驶小汽车,小汽车沿着折线A B C D ---以每秒1m 的速度向点D (终点)移动,如果将小汽车到小明的距离设为,S 将小汽车运动的时间设为,t 那么()S m 与()t s 之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9.如图,矩形ABCD 中,AB=2,BC=4,P 为矩形边上的一个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 ,设P 点经过的路程为x ,以A ,P ,B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y ,则选项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10.下列函数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图象与x 轴交点在y 轴左侧的是( ) A .21y x =- B .21y x =+ C .21y x =-+ D .21y x =-- 11.甲、乙两车从A 地出发,匀速驶向B 地.甲车以80/km h 的速度行驶1h 后,乙车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 地并停留1h 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 km 与乙车行驶时间(h)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 h ;②150m =;③点H 的坐标是()7,80;④7.4n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 12.已知点A (1,1y )和点B (a ,2y )在y =-2x +b 的图象上且1y >2y ,则a 的值可能是( )A .2B .0C .-1D .-2二、填空题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坐标如图,若PQ 是一条在x 轴上活动的线段,且PQ=1,求当BP+PQ+QA 最小时,点Q 的坐标___.14.若函数()224y m x m =-+-是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常数m 的值是__________.15.函数y =2x x-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6.将直线y =2x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17.将直线y =x 沿y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过点(1,a ﹣2),则a =_____. 18.今年“五一”节,小明外出爬山,他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设他从山脚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分钟),所走的路程为s(米),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①小明中途休息用了20分钟;②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70米;③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6600米;④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19.某网约车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为15元,里程费为2.5元/千米,若该网约车行驶距离为x 千米,总费用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总费用=起步价+里程费 ) 20.若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 ,一边为cm x ,面积为2cm y ,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y =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等腰Rt AO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90,4B OA ∠=︒=.点C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运动,过点C 作直线l OA ⊥,直线l 与射线OB 相交于点N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2)点C 的运动时间是t 秒.①当24t 时,AOB 在直线l 右侧部分的图形的面积为S ,求S (用含t 的式子表示);②当0t >时,点M 在直线l 上且ABM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32CN CM =,求t 的值.22.纺织厂生产某种产品,每件出厂价定为80元,每件的成本是60元,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一件此种产品,就会有0.5立方米的污水排出,为了保护环境,工厂需要对污水净化处理后才能排出.已知处理1立方米污水的费用为2元,另外每月排污设备物资损耗为8000元.设该厂每月生产此产品x 件(0x >且x 是整数),每月获得纯利润y 元.(纯利润=总收人-总支出)(1)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该厂本月获得的纯利润是106000元,请求出该厂在本月生产此产品的件数. 23.疫情过后,地摊经济迅速兴起.小李以每千克2元的价格购进某种水果若干千克,销售一部分后,根据市场行情降价销售,销售额y (元)与销售量x (千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降价后销售额y (元)与销售量x (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销售量为多少千克时,小李销售此种水果的利润为150元?24.甲船从A 港出发顺流匀速驶向B 港,乙船从B 港出发逆流匀速驶向A 港,甲船后面拖拽着一艘无动力小艇,行驶一段时间后,甲船发现拖拽小艇缆绳松了,小艇不知去向,立刻原路返回寻找,找到小艇后,继续拖拽小艇顺流驶向B 港.已知小艇漂流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甲、乙两船与A 港的距离、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1)求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2)求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3)求甲船到A 港的距离y 与行驶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甲船拖拽的小艇与A 港的距离和经历的时间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求点C 的坐标.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的坐标为(12,0)-,点B 的坐标为(3,0),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连接,AC BC ,有90ACB ︒∠=.(1)求点C 的坐标;(2)求ACB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l 的表达式;(3)若P 为直线l 上的点,连接,PB PC ,若12PBC ACB S S ∆=,求点P 的坐标.26.如图,已知直线2y kx =+与直线3y x =交于点(1,)A m ,与y 轴交于点B .(1)求k 和m 的值;(2)求AOB 的周长;(3)设直线y n =与直线2y kx =+,3y x =及y 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且其中两点关于第三点对称,求出n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kx+b (k≠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 ∴k >0,b >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思想. 2.B解析:B【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出k>0,进而可得出-k<0,由1>0,-k<0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找出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此题得解.【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k<0.又∵1>0,∴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牢记“k>0,b<0⇔y=kx+b 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易得AB+BC=6,当点P运动到C点时三角形ABP的面积为4,故而可求出AB、BC 的长,进而求出AC.【详解】解:由图像及题意可得:AB+BC=6,当点P运动到C点时三角形ABP的面积为4,即1=42ABPS AB BC⋅=,∴AB=2,BC=4,在Rt ABC中,AC==;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几何,关键是根据图像得到动点的运动路程,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线段的长即可.4.D解析:D【分析】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根据平移时k的值不变可得k=-2,把(1,4)代入即可求出b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将直线y=-2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k=-2,∵直线AB经过点(1,4),∴-2+b=4,解得:b=6,∴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2x+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k 值不变. 5.D解析:D【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假设的线段,可以分别由图象得到相应的y 随x 的变化的趋势,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详解】A 、由图1可知,若线段BE 是y ,则y 随x 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而由由大变小的距离小于由小变大的距离,在点A 的距离是BA ,在点C 时的距离是BC ,BA <BC ,故选项A 错误;B 、由图1可知,若线段EF 是y ,则y 随x 的增大越来越小,故选项B 错误;C 、由图1可知,若线段CE 是y ,则y 随x 的增大越来越小,故选项C 错误;D 、由图1可知,若线段DE 是y ,则y 随x 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而由由大变小的距离大于由小变大的距离,在点A 的距离是DA ,在点C 时的距离是DC ,DA >DC ,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6.A解析:A【分析】延长A 1B 交x 轴于D ,A 2B 1交x 轴于E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OA=OD ,A 1B=BB 1,A 2B 1=B 2B 1,直线OB 的解析式为3y x =,得出∠BOD=30°,由直线a :1y =+得出第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由30°角的性质得BD=12,由勾股定理得代入求得A 1的纵坐标,即可求得第二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按照此规律得到第三个、第四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从而求得第2020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详解】解:延长A 1B 交x 轴于D ,A 2B 1交x 轴于E ,如图,∵△OAB、△BA1B1、△B1A2B2均为等边三角形,∴OA=OD,A1B=BB1,A2B1=B2B1,∵直线OB的解析式为3,∴∠BOD=30°,由直线a:3可知OA=1,∴OB=1,∴BD=12,∴22112⎛⎫- ⎪⎝⎭=32,把33得y=52,∴A1D=52,∴A1B=2,∴BB1=A1B=2,∴OB1=3,∴B1E=32,∴22332⎛⎫- ⎪⎝⎭33,把333得y=112,∴A2E=112,∴A2B1=4,同理得到A3B2=23,…,按照此规律得到第2020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2019,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类规律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找出第n 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n-1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详解】解: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0)y kx k =≠,∵正比例函数过(2,3)-,∴32k -=, ∴32k =-,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32y x =-, ∵302k =-<, ∴图象过二、四象限,函数值随自变量x 增大而减小,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四个选项中,只有A 选项中的不正确,其余三个选项中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故选A .8.D解析:D【分析】求出小汽车在AB 、BC 上运动时,MQ 的表达式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小汽车所在的点为点Q ,①当点Q 在AB 上运动时,AQ=t ,则MQ 2=MA 2+AQ 2=1+t 2,即MQ 2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则MQ 为曲线,②当点Q 在BC 上运动时,同理可得:MQ 2=22+(1-t+2)2=4+(3-t )2,MQ 为曲线;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图象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9.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分别表示出各段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可以根据各段对应的函数图象判断选项的正误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点P到A→B的过程中,y=0(0≤x≤2),故选项C错误,点P到B→C的过程中,y=12⨯2(x-2)=x-2(2<x≤6),故选项A错误,点P到C→D的过程中,y=12⨯2⨯4=4(6<x≤8),故选项D错误,点P到D→A的过程中,y=12⨯2(12-x)=12-x(8<x≤12),由以上各段函数解析式可知,选项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明确题意,写出各段函数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明确各段的函数图象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各个选项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哪个选项中的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图象与x轴交点在y轴左侧,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函数y=2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与x轴的交点是(0.5,0),在y轴右侧,故选项A不符题意;函数y=2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与x轴的交点是(-0.5,0),在y轴左侧,故选项B 符题意;函数y=-2x+1,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与x轴的交点是(0.5,0),在y轴右侧,故选项C 不符题意;函数y=-2x-1,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与x轴的交点是(-0.5,0),在y轴左侧,故选项D 不符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11.D解析:D【分析】根据乙追上甲的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可判断①,根据乙由相遇点到达B点所用时间可确定m 的值,即可判断②,根据乙休息1h甲所行驶的路程可判断③,由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可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即可判断④,【详解】解: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0km ,2小时后,乙车追上甲.则说明乙每小时比甲快40km ,则乙的速度为120km/h .①正确;由图象第2﹣6小时,乙由相遇点到达B ,用时4小时,每小时比甲快40km ,则此时甲乙距离4×40=160km ,则m=160>150,②不正确;当乙在B 地停留1h 时,甲前进80km ,甲乙相距=160-80=80km ,时间=6+1=7小时,则H 点坐标为(7,80),③正确;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 ,到两车相遇用时80÷(120+80)=0.4小时,则n=7+0.4=7.4,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①③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通过分段函数图像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明确图像中的信息是解题关键, 12.A解析:A【分析】函数解析式y=-2x+b 知k <0,可得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详解】解:由y=-2x+b 知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y >2y ,∴a>1∴a 的值可能是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0);【分析】如图把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与轴的交点即为点此时的值最小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把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与轴的交点即为点此解析:(197,0); 【分析】 如图把点B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1,3E ,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3F -,连接AF ,AF 与x 轴的交点即为点Q ,此时BP PQ QA ++的值最小,求出直线AF 的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把点B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1,3E ,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3F -,连接AF ,AF 与x 轴的交点即为点Q ,此时BP PQ QA ++的值最小,设最小AF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354k b k b +=-⎧⎨+=⎩,解得74194k b ⎧=⎪⎪⎨⎪=-⎪⎩, ∴直线AF 的解析式为71944y x =-, 令0y =,得到197x =, ∴19,07Q ⎛⎫ ⎪⎝⎭. 故答案为19,07⎛⎫⎪⎝⎭.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学会构建一次函数解决交点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4.【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式子计算求出参数m 的值【详解】解:∵函数y=(m-2)x+4-m2是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4-m2=0且m-2≠0解得m=-2或m=2(不符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m=-解析:2m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式子计算求出参数m 的值.【详解】解:∵函数y=(m-2)x+4-m 2是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4-m 2=0且m-2≠0,解得,m=-2或m=2(不符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kx (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15.x≥2【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 ﹣2≥0且x≠0解得x≥2且x≠0所以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2故答案为x ≥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解析:x ≥2.【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 ﹣2≥0且x ≠0,解得x ≥2且x ≠0,所以,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故答案为x ≥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16.【分析】根据直线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求解即可【详解】解:直线y 2x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平移变换直线平移变换的规律是:对直线y=kx+b 而言:上下移动解析:23y x =-.【分析】根据直线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求解即可.【详解】解:直线y =2x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23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平移变换. 直线平移变换的规律是:对直线y=kx+b 而言:上下移动,上加下减;左右移动,左加右减.例如,直线y=kx+b 如上移3个单位,得y=kx+b +3;如下移3个单位,得y=kx+b -3;如左移3个单位,得y=k (x +3)+b ;如右移3个单位,得y=k (x -3)+b .掌握其中变与不变的规律是解决直线平移变换问题的基本方法.17.5【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可得直线y =x 沿y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y =x+2然后把(1a ﹣2)代入即可求出a 的值【详解】解:将直线y =x 沿y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y =x+2根据题意将(1a ﹣2)代入解析:5【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可得,直线y =x 沿y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y =x +2,然后把(1,a ﹣2)代入即可求出a 的值.【详解】解:将直线y =x 沿y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y =x +2,根据题意,将(1,a ﹣2)代入,得:1+2=a ﹣2,解得:a =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有这样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18.①②④【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小明40分钟爬山2800米40~60分钟休息60~100分钟爬山(3800-2800)米爬山的总路程为3800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小明解析:①②④【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小明40分钟爬山2800米,40~60分钟休息,60~100分钟爬山(3800-2800)米,爬山的总路程为3800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小明中途休息的时间是:60-40=20分钟,故本选项正确;②小明休息前爬山的速度为28007040=(米/分钟),故本选项正确;③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路程为3800米,故本选项错误;’④因为小明休息后爬山的速度是380028002510060-=-(米/分钟),所以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休息前后爬山的平均速度,故本选项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图象,解题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必要的信息.19.【分析】根据乘车费用=起步价+里程费得出【详解】解:依题意有:故答案为:【点睛】根据题意找到所求量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乘车费用=起步价+里程费解析:15 2.5xy=+【分析】根据乘车费用=起步价+里程费得出.【详解】解:依题意有:15 2.5xy=+.故答案为:15 2.5xy=+.【点睛】根据题意,找到所求量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乘车费用=起步价+里程费.20.【分析】首先利长方形周长公式表示出长方形的另一边长然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其中一边长为xcm∴另一边长为:(12-x)cm∵长方形面积为∴y与x的关系式为y=解析:212x x -+【分析】首先利长方形周长公式表示出长方形的另一边长,然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 ,其中一边长为xcm ,∴另一边长为:(12-x )cm ,∵长方形面积为2cm y ,∴y 与x 的关系式为y=x(12−x)=-x 2+12x .故答案为:y=-x 2+12x【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理解长方形的边长、周长以及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三、解答题21.(1)(2,2);(2)①21(4)2S t =-;②t =6或65t =. 【分析】(1)过B 点作BD ⊥OA 于点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OD 与BD 的长度,从而可求得B 点的坐标;(2)①证明△AC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结果;②过AB 的中点D ,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DE ,求出直线OB 与DE 的解析式,再用t 表示C 、M 、N 的坐标,进而用t 表示CN 与CM ,根据已知条件32CN CM =,列出t 的方程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1)过B 点作BD ⊥OA 于点D ,如图1,∵∠OBA =90°,OB =AB ,OA =4.∴122BD OD AD OA ====, ∴B (2,2),故答案为(2,2);(2)①当2≤t ≤4时,如图2,则AC =OA -OC =4-t ,∵∠OBA =90°,OB =AB ,∴∠OAB =45°,∵直线l ⊥OA ,∴∠ACM =90°,∴∠AMC =45°=∠CAM ,∴AC =CM =4-t , ∴21(4)2ACM S S t ∆==-; ②过AB 的中点D ,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DE ,如图3,∵△ABM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MA =MB ,∴点M 在直线DE 上,∵点M 在直线l 上,∴点M 为直线l 与直线DE 的交点,设直线OB 的解析式为y =kx (k ≠0),由(1)知,B (2,2),∴2=2k ,∴k =1,∴直线OB 的解析式为:y =x ,∵∠ABO =∠ADM =90°,∴DE ∥OB ,∴设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x +n ,∵A (4,0),B (2,2),D 为AB 的中点,∴D (3,1),把D (3,1)代入y =x +n 中,得1=3+n ,∴n =-2,∴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x -2,∵OC =t ,∴C (t ,0),N (t ,t ),M (t ,t -2), ∵32CN CM =,t >0 ∴3|2|2t t =-, ∴3(2)2t t =-,或3(2)2t t =-, 解得,t =6,或65t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难度不大,第(3)题关键是求出AB 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和正确列出t 的方程.22.(1)y =19x−8000(x >0且x 是整数);(2)这个月该厂生产产品6000件.【分析】(1)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纯利润=产品的出厂单价×产品的数量−产品的成本价×产品的数量−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费−排污设备的损耗.可根据此等量关系来列出总利润与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1)中得出的式子,将y 的值代入其中,求出x 即可.【详解】解:(1)依题意得:y =80x−60x−2×0.5x−8000,化简得:y =19x−8000.∴函数关系式为y =19x−8000(x >0且x 是整数);(2)当y =106000时,代入得:106000=19x−8000,解得:x =6000.答:这个月该厂生产产品6000件.【点睛】本题是利用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答实际应用题,可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函数式进行求解.23.(1) 2.560(40)y x x =+>;(2)180千克【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降价后销售额y (元)与销售量x (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根据(1)中的函数关系式和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得到当销售量为多少千克时,小李销售此种水果的利润为150元.【详解】解:(1)设降价后销售额y (元)与销售量x (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kx b =+, AB 段过点(40,160),(80,260),∴4016080260k b k b +=⎧⎨+=⎩, 解得, 2.560k b =⎧⎨=⎩, 即降价后销售额y (元)与销售量x (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2.560(40)y x x =+>; (2)设当销售量为a 千克时,小李销售此种水果的利润为150元,2.5602150a a +-=,解得,180a =,答:当销售量为180千克时,小李销售此种水果的利润为150元.【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24.(1)6/km h ;(2)3km ;(3)19(02)5630(2)215579()222x x y x x x x ⎧⎪⎪⎪=-+<⎨⎪⎪-<⎪⎩;(4)3(2,27)2 【分析】(1)由速度=路程÷时间列式求解;(2)因为甲船、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相同,只需由图示得出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时间.(3)观察图形,要分成3段讨论,每一段中已知两点,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4)根据等量关系:小艇脱离船中后,船顺流行驶的路程=船逆流行驶的路程+小艇漂流的路程,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解:(1)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为6/km h .(2)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为6(2.52)3()km ⨯-=.(3)设甲船顺流的速度为/akm h , 由图象得23(3.5 2.5)24a a -+-=,解得9a =.当02x 时,19y x =,当2 2.5x 时,设116y x b =-+,把2x =,118y =代入,得130b =,1630y x ∴=-+,当2.5 3.5x 时,设129y x b =+,把 3.5x =,124y =代入,得27.5b =-,197.5y x ∴=-. 综上所述,19(02)5630(2)215579()222x x y x x x x ⎧⎪⎪⎪=-+<⎨⎪⎪-<⎪⎩; (4)水流速度为(96)2 1.5(/)km h -÷=,设甲船从A 港航行x 小时小艇缆绳松了. 根据题意,得9(2) 1.5(2.5)3x x -=-+,解得 1.5x =,1.5913.5⨯=,即小艇缆绳松了时甲船到A 港的距离为13.5km .∴点C 坐标3(2,27)2. 【点睛】 此题为一次函数的应用,渗透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要求学生要提高阅读理解水平,从中挖掘有用信息,记住船顺流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25.(1)C (0,6);(2)36y x =+;(3)(3,3)P --或(3,15)P【分析】(1)设点C 的坐标为(0,)(0)c c >,根据勾股定理分别用c 表示出,,AC BC AB ,列出关于c 的方程即可求解;(2)设l 与x 轴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设BD m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CDE 中,CE DE =,通过1122BCD S BD CO BC DE =⋅=⋅△将,CE DE 用m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在Rt D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将BE 表示出来,最后根据CE BE BC +=列方程求解;(3)分两种情况:点P 在CD 的延长线上或DC 的延长线上,①取AB 的中点F ,连接CF ,过点F 作1//FP BC 交CD 于点1P ,点1P 就是所要求作的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点1P 的坐标;②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取点2P ,使得点21P C PC =,2P 即是所求作的点,写出2P 的坐标,据此答案为1P ,2P 的坐标即为所求.【详解】解:(1)设点C 的坐标为(0,)(0)c c >(12,0),(3,0)A B -12,3,15OA OB AB ∴===在Rt AOC 中,222AC AO CO =+在Rt BOC 中,222BC BO CO =+在Rt ABC △中,222AB AC BC =+22222AO CO BO CO AB ∴+++=,即2222212315,6c c c +++=∴=∴点C 的坐标是(0,6)(2)如图,设直线l 交x 轴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设DB 的长为m 12,3,6,OA OB OC ===15,65,35AB AC BC ∴===1122BCD S BD CO BC DE =⋅=⋅ 25635,5m DE DE ∴=∴= 又在Rt DBE 中,222BD DE BE =+,即222255,55m m BE BE m ⎛⎫=+∴= ⎪ ⎪⎝⎭由题意,在Rt DEC △中,45DCE ︒∠=,于是25CE DE ==由CE BE BC +=,即2553555m m +=5m = 又由||||OA OB >,知点D 在线段OA 上,||3OB =||2OD ∴=,故点(2,0)D -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0,6)C 和(2,0)D -代入得620b k b =⎧⎨-+=⎩ 解得:36k b =⎧⎨=⎩故直线l 的表达式为36y x =+(3)①取AB 的中点( 4.5,0)F -,过点F 作BC 的平行线交直线l 于点1P ,连接CF易知112P BC FBC ACB S S S ==∴点1P 为符合题意的点()()3,0,0,6B C∴ 直线BC 的表达式为26y x =-+直线1P F 可由直线BC 向左平移152个单位得到 ∴直线1P F 的表达式为15262y x ⎛⎫=-++ ⎪⎝⎭,即29y x =-+ 由2936y x y x =-+⎧⎨=+⎩解得33x y =-⎧⎨=-⎩ ∴点1(3,3)P --②在直线l 上取点2P ,使21P C PC =此时有1212P BC P BC ACB S S S ==∴点2P 符合题意由21P C PC =,可得点2P 的坐标为(3,15) ∴点(3,3)P --或(3,15)P 可使12PBC ACB S S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内点的坐标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平移,勾股定理及三角形面积问题等知识,用待定系数法,勾股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6.(1)1k =,3m =;(2)AOB 的周长是2210++3)n 的值是125或6或32. 【分析】(1)把A(1,m)代入3y x =求得m 的值,再把m 的值代入2y kx =+求得k 的值即可; (2)先求得点B 的坐标,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得OB 、OA 、AB 的长,即可求解;(3)设直线y n =与直线2y x =+,3y x =及y 轴分别交于点1P ,2P ,3P ,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详解】(1)∵直线2y kx =+与直线3y x =交于点A(1,m),∴3m =,2m kx =+,∴1k =;(2)∵直线2y x =+与y 轴交于点B ,∴B (0,2),∴OB=2,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1,3)A ,1AC ∴=,3OC =,321BC ∴=-=,在Rt ABC △中,222AB AC BC ∴=+= 在Rt AOC 中,22221310OA AC OC =+=+=.AOB ∴的周长是2210++(3)设直线y n =与直线2y x =+,3y x =及y 轴分别交于点1P ,2P ,3P ,则有1(2,)n P n -,2,3nP n ⎫⎛ ⎪⎝⎭,3(0,)P n . ①当1P 在2P ,3P 中间时,则有2131P P P P =,(2)23n n n ∴--=-.解得125n =. ②当2P 在1P ,3P 中间时,则有1232PP P P =,(2)33n n n ∴--=.解得6n =.③当3P 在1P ,2P 中间时,则有1323PP P P =,0(2)3n n ∴--=.解得32n =. n ∴的值是125或6或3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图象求解,要认真体会点的坐标,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并解决问题.。

【3套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训练题: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含答案)

【3套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训练题: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训练题: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点在直线y=-2x-5上()A. (2,-1)B. (3,1)C. (-2,1)D. (-1,-3)2.一次函数y=(m+1)x+5中,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1B. m>-1C. m>0D. m<0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且与直线y=2x﹣3平行,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A. y=x+1B. y=2x+3C. y=2x﹣1D. y=﹣2x﹣54.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支的总价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 B. C. y=-2x D. y=2x5.某乡镇企业现在年产值是15万元,如果每增加100元投资,一年增加250元产值,那么总产值y(万元)与新增加的投资额x(万元)之间函数关系为( )A. y=25x+15B. y=2.5x+1.5C. y=2.5x+15D. y=25x+1.56.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 x>0B. x<0C. x>2D. x<27.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徐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徐离他家的距离.读图可知菜地离小徐家的距离为()A. 1.1千米B. 2千米C. 15千米D. 37千米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3与直线l2:y=mx+n交于点A(﹣1,b),则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A. B. C. D.9.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A. x>﹣2B. x<﹣2C. x>﹣4D. x<﹣410.小明到离家900米的春晖超市卖水果,从家中到超市走了20分钟,在超市购物用了10分钟,然后用15分钟返回家中,下列图形中表示小明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11.一次函数y=x+5的图象经过点P(a,b)和Q(c,d),则a(c-d)-b(c-d)的值为()A. 9B. 16C. 25D. 3612.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A. x<2B. x<0C. x>0D. x>2二、填空题13.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4.已知,函数y=(k﹣1)x+k2﹣1,当k________ 时,它是一次函数.15.当x=-1时,一次函数y=kx+3的值为5,则k的值为________ .16.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30cm,一边长为ycm,另一边长为xcm,则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___,其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17.根据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计算变量y的对应值,若输入变量x的值为- ,则输出的结果为 ________18.某书定价25元,如果一次购买20本以上,超过20本的部分打八折,试写出付款金额y (单位:元)与购书数量x(单位:本)之间的函数关系________.19.已知A地在B地的正南方3km处,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直行,他们与A地的距离S(km)与所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他们行驶3h 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km.20.如图,已知点A和点B是直线y=x上的两点,A点坐标是(2,).若AB=5,则点B的坐标是 ________.21.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如图,则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________.22.某水库的水位在5小时内持续上涨,初始水位高度为6米,水位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0≤x≤5)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23.一次函数y=kx+b经过点(-4,-2)和点(2,4),求一次函数y=kx+b的解析式。

初中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综合训练1(选择 附答案)

初中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综合训练1(选择 附答案)

初中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综合训练1(选择附答案)1.若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A.x<2 B.x>2 C.x<4 D.x>42.若直线l1经过点(﹣1,0),l2经过点(2,2),且l1与l2关于直线x=1对称,则l1和l2的交点坐标为()A.(1,4)B.(1,2)C.(1,0)D.(1,3)3.如图,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0,3),则不等式﹣2x+b>0的解集为()A.x>32B.x<32C.x>3 D.x<3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若直线y=2x-1与直线y=-2x+m的交点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1 C.—1<m<1 D.—1≤m≤1 5.如图,已知直线y1=x+m与y2=kx﹣1相交于点P(﹣1,2),则关于x的不等式x+m <k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6.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7.如图,直线y 1=kx+2与直线y 2=mx 相交于点P(1,m),则不等式mx <kx+2的解集是( )A .x <0B .x <1C .0<x <1D .x >18.若以二元一次方程x +2y ﹣b=0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都在直线y=﹣12x+b ﹣l 上,则常数b=( )A .12B .2C .﹣1D .19.如图,直线y =kx +b (k ≠0)经过点(-1,3),则不等式kx +b ≥3解集为( )A .x ≤-1B .x ≥-1C .x ≤3D .x ≥310.如图,直线y=ax+b 过点A (0,2)和点B (﹣3,0),则方程ax+b=0的解是( )A .x=2B .x=0C .x=﹣1D .x=﹣311.如图所示,函数1y x =和21433y x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12.如图所示,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3 2,3),则关于x的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A.x≤32B.x≤3C.x≥32D.x≥313.直线y=kx+b(k<0)与x轴交于点(3,0),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A.x<3 B.x>3 C.x>0 D.x<014.如图,一次函数11y k x b=+,的图象1l与22y k x b=+的图象2l相交于点P,则方程组111222y k x by k x b=+⎧⎨=+⎩的解是()A.23xy=-⎧⎨=⎩B.32xy=⎧⎨=-⎩C.23xy=⎧⎨=⎩D.23xy=-⎧⎨=-⎩15.一次函数y kx b=+(0k≠)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0kx b+>的解集为()A.1x>-B.1x<-C.2x>D.0x>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果一个点的坐标可以用来表示关于x ,x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那么这个点是A .MB .NC .ED .F17.若直线y=-2x -4与直线y=4x +b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4<b<8 B .-4<b<0 C .b<-4或b>8 D .-4≤6≤818.直线y kx b =+与y m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 x 的不等式kx b mx +≤的解集为( )A .x >﹣2B .x <﹣2C .x ≥﹣1D .x <﹣11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 x+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2,0),点(0,3).有下列结论:①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2x =;②关于x 的方程3kx b +=的解为0x =;③当2x >时,0y <;④当0x <时,3y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0.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可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洁.如图,直线y =3x 和直线y =ax +b 交于点(1,3),根据图象分析,方程3x =ax +b 的解为( )A .x =1B .x =﹣1C .x =3D .x =﹣321.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一次函数1y k x =与2y k x b =+的图象,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21y k x b y k x =+⎧⎨=⎩的解是( )A .20x y =-⎧⎨=⎩B .20x y =⎧⎨=⎩C .12x y =⎧⎨=-⎩D .12x y =⎧⎨=⎩22.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与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相交于点P ,则不等式kx +b >ax 的解集是( )A .x >1B .x <1C .x >2D .x <223.已知点A (-1,3),点B (-1,-4),若常数a 使得一次函数y =ax +1与线段AB 有交点,且使得关于x 的不等式组45(3)65425x x a ⎧+≥⎪⎪⎨⎪-<-⎪⎩无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个数为( )24.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0a >;②0k >;③当4x <时,kx b x a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5.如图,函数y=2x 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A(m ,3),则不等式2x ax+4<的解集为( )A .3x 2>B .x 3>C .3x 2<D .x 3<26.如图,直线与y 轴交于点(0,3)、与x 轴交于点(a ,0),当a 满足时,k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7.一次函数y 1=kx +b 与y 2=x +a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k <0;②a >0;③b >0;④当x <3时,y 1<y 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8.观察图中的函数图象,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29.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2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 .4y <-B .40y -<<C .2y <D .0y <30.一次函数1y ax b 与2y cx d =+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0ab < ;②函数y ax d =+ 不经过第一象限;③不等式ax b cx d ++> 的解集是3x < ;④()13a c db -=-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4B .3C .2D .1参考答案1.A【解析】【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即可.【详解】由图象可得:当2x <时,函数y kx b =-的图象在x 轴的上方,所以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2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2.A【解析】【分析】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出两个点关于直线x =1对称的对称点,再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求出交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直线l 1经过点(﹣1,0),l 2经过点(2,2),关于直线x =1对称,∴点(﹣1,0)关于直线x =1对称点为(3,0),点(2,2)关于直线x =1对称点为(0,2),∴直线l 1经过点(﹣1,0),(0,2),l 2经过点(2,2),(3,0),∴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2x+2,直线l 2的解析式为:y =﹣2x+6,解方程组2226y x y x =+⎧⎨=-+⎩得,14x y =⎧⎨=⎩∴l 1和l 2的交点坐标为(1,4),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正确得出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l 1与l 2与y 轴的交点是解题关键.3.B【解析】【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找出b值,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y=0求出x值,从而找出点B的坐标,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在x轴上方的函数图象,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y轴于点A(0,3),∴b=3,令y=﹣2x+3中y=0,则﹣2x+3=0,解得:x=32,∴点B(32,0).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x<32时,一次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不等式﹣2x+b>0的解集为x<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交点B的坐标.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解不等式是关键.4.C【解析】【分析】联立两直线的解析式求出交点坐标,再根据交点在第四象限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联立方程组212y xy x m=-⎧⎨=-+⎩,解得:1412mxmy+⎧=⎪⎪⎨-⎪=⎪⎩,∵交点在第四象限,∴1412mm+⎧>⎪⎪⎨-⎪<⎪⎩,解得:11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的交点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属于常考题型,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求交点坐标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5.D【解析】【分析】利用函数图象,找出直线y=x+m在直线y=kx-1的下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详解】解析根据图象得,当x<-1时,x+m<kx-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和一次函数与ー元一次不等式,解题关键在于判定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6.D【解析】试题分析:∵B点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横坐标为1,∴y=2×1=2,∴B(1,2),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过点A的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0,3),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1,2),∴可得出方程组,解得,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故选D.考点:1.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7.B【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直线y1=kx+2与直线y2=mx相交于点P(1,m),∴不等式mx<kx+2的解集是x<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比较好,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8.B【解析】【分析】直线解析式乘以2后和方程联立解答即可.【详解】因为以二元一次方程x+2y﹣b=0的解为坐标的点(x,y)都在直线y=﹣12x+b﹣l上,直线解析式乘以2得2y=﹣x+2b﹣2,变形为:x+2y﹣2b+2=0,所以﹣b=﹣2b+2,解得:b=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问题,关键是直线解析式乘以2后和方程联立解答.9.B【解析】【分析】结合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详解】解:观察图象知:当1x -时,3kx 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的图象解答,难度不大.10.D【解析】∵方程ax +b =0的解是直线y =ax +b 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方程ax +b =0的解是x =-3.故选D.11.B【解析】试题解析:当x≥0时,y 1=x ,又21433y x =+, ∵两直线的交点为(2,2),∴当x <0时,y 1=-x ,又21433y x =+, ∵两直线的交点为(-1,1),由图象可知: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为:x <-1或x >2.故选B .12.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已知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32,3),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当x=32时,2x=ax+4;当x>32时,2x>ax+4;当x<32时,2x<ax+4;故关于x的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32x .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函数图像及交点坐标,判断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A【解析】【分析】由图知: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3,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图形可判断出解集.【详解】解:直线y=kx+b(k<0)与x轴交于点(3,0),当x=3时,y=0,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根据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而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的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14.A【解析】【分析】根据图象求出交点P的坐标,根据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k1x+b1的图象l1与y=k2x+b2的图象l2的交点P的坐标是(-2,3),∴方程组1112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23x y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15.A【解析】【分析】直接从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图可知,当x >﹣1时,y=kx b +>0,则不等式0kx b +>的解集为1x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不等式,解此题的关键在于从一次函数的图象上获取信息. 16.C【解析】【分析】本题可以通过直线与方程的关系得到两直线都过定点E ,得到本题结论.【详解】解:两直线都过定点E ,所以点E 表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方程的关系,还可以用解方程组的方法加以解决.【解析】【分析】联立y=-2x-4和y=4x+b,求解得交点坐标,x和y的值都用b来表示,再根据交点坐标在第三象限表明x、y都小于0,即可求得b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244y xy x b=--⎧⎨=+⎩解得4683bxby+⎧=-⎪⎪⎨-⎪=⎪⎩∵交点在第三象限,∴4683bb+⎧-<⎪⎪⎨-⎪<⎪⎩,解得48 bb>-⎧⎨<⎩∴-4<b<8.故选A.18.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左侧直线y=kx+b图象在直线y=mx图象的下面,即可得出不等式kx+b≤mx 的解集.【详解】解:由图可知,在x≥-1时,直线y=mx在直线y=kx+b上方,关于x的不等式kx+b≤mx的解是x≥-1.故选:C.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观察函数图象,比较函数图象的高低(即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也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19.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对各结论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一次函数y=k x+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2,0),点(0,3),∴x=2时,y=0,x=0时,y=3,∴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2x =;关于x 的方程3kx b +=的解为0x =, ∴①②正确,由图象可知:x>2时,y<0,故③正确,x<0时,y>3,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20.A【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的解即为函数图象的交点横坐标解答.【详解】解:∵直线y =3x 和直线y =ax +b 交于点(1,3)∴方程3x =ax +b 的解为x =1.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21.D【解析】【分析】观察图象,直接根据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写出方程组的解,即可作答.【详解】解:由题图可知:一次函数1y k x =与2y k x b =+的图象交于(1,2),所以方程组21y k x b y k x =+⎧⎨=⎩的解是:12x y =⎧⎨=⎩; 故选:D .【点睛】函数1y k x =与2y k x b =+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21y k x b y k x =+⎧⎨=⎩的解,明确此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2.D【解析】分析:以函数的交点为分界线,然后看谁的图像在上面就是谁大.详解:根据函数图像可得:当x >2时,kx+b <ax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看懂函数图像.23.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ax+1与线段AB 有交点,求得-2≤a≤5,且a≠0,再解不等式组得18525x x a ⎧≥⎪⎪⎨⎪-⎪⎩< ,由题意得a≤4,据此a 的值为-2,-1,1,2,3,4,即可得整数a 的个数.【详解】解:把点A (﹣1,3)代入y =ax +1得,3=﹣a +1,解得a =﹣2,把点B (﹣1,﹣4)代入y =ax +1得,﹣4=﹣a +1,解得a =5,∵一次函数y =ax +1与线段AB 有交点,∴﹣2≤a ≤5,且a ≠0, 解不等式组45365425x x a ⎧⎛⎫+≥ ⎪⎪⎪⎝⎭⎨⎪--⎪⎩< 得18525x x a ⎧≥⎪⎪⎨⎪-⎪⎩< , ∵不等式组无解,∴a ﹣25 ≤185, 解得:a ≤4,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有:﹣2,﹣1,1,2,3,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B【解析】【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2y x a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上,∴a <0,故①错误;②∵1y kx b =+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下降趋势,∴k <0,故②错误;③两函数图象的交点横坐标为4,当x <4时,1y kx b =+ 在2y x a =+的图象的上方,即y 1>y 2,故③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5.C【解析】【分析】【详解】解:∵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3=2m,解得m=32.∴点A的坐标是(32,3).∵当3x2<时,y=2x的图象在y=ax+4的图象的下方,∴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3x2 <.故选C.26.C【解析】【分析】【详解】解:把点(0,3)(a,0)代入,得b=3.则a=,∵,∴,解得:k≥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属于综合题,难度不大.27.B【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12,y kx b y x a =+=+的图象及性质逐一分析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图象1y kx 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k <0,b >0, 故①③正确;∵2y x a =+与y 轴负半轴相交,∴a <0, 故②错误;当x <3时,图象1y 在2y 的上方,所以:当x <3时,1y >2y ,故④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③共2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准确识图并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8.D【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得出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是(1,2)和当x <1时,ax <bx+c ,推出x <1时,ax <bx+c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图象可知,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是(1,2),当x >1时,ax >bx+c ,∴关于x 的不等式ax-bx >c 的解集为x >1.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图象得出正确结论是解此题的关键.29.D【解析】观察图象得到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且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2时,y<0.【详解】解:∵一次函数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且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为直线,当k >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的增大而减小.30.A【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象:①a的正负看函数y1=ax+b图象从左向右成何趋势,b的正负看函数y1=ax+b图象与y轴交点即可;②c的正负看函数y2=cx+d从左向右成何趋势,d的正负看函数y2=cx+d与y轴的交点坐标;③以两条直线的交点为分界,哪个函数图象在上面,则哪个函数值大;④看两直线都在x轴上方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详解】由图象可得:a<0,b>0,c>0,d<0,∴ab<0,故①正确;函数y=ax+d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即不经过第一象限,故②正确,由图象可得当x<3时,一次函数y1=ax+b图象在y2=cx+d的图象上方,∴ax+b>cx+d的解集是x<3,故③正确;∵一次函数y1=ax+b与y2=cx+d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3a+b=3c+d∴3a−3c=d−b,∴a−c=13(d−b),故④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一次函数y kx b =+(k b ,都是常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 b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B解析: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 kx b =+图像在坐标平面的位置,可先确定,k b 的取值范围,在根据,k b 的取值范围确定一次函数y bx k =+图像在坐标平面的位置,即可求解.【详解】根据一次函数y 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可得0k <;图像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则0b >,因而一次函数y bx k =+的一次项系数0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经过一三象限,常数0k <,则函数与y 轴的负半轴,因而一定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的位置确定,k b 的取值范围.2.已知点()1,4P 在直线2y kx k =-上,则k 的值为( )A .43B .43-C .4D .4-D解析: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将P (1,4)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y kx k =-,然后解关于k 的方程即可.【详解】解:∵点P (1,4)在反比例函数2y kx k =-的图象上,∴4=k-2k ,解得,k=-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的点的坐标适合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О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再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12AB 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在第四象限交于点C .以下四组x 与y 的对应值中,能够使得点(),1P x y -在射线OC 上的是( )A .2和1-B .2和2-C .2和2D .2和3A解析:A【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OC 的解析式为y=-x ,再由各选项的数字得到点P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作图可知,OC 为第四象限角的平分线,故可得直线OC 的解析式为y=-x ,A 、当x=2,y=-1时,P (2,-2),代入y=-x ,可知点P 在射线OC 上,故A 符合题意;B 、当x=2,y=-2时,P (2,-3),代入y=-x ,可知点P 不在射线OC 上,故B 不符合题意;C 、当x=2,y=2时,P (2,1),代入y=-x ,可知点P 不在射线OC 上,故C 不符合题意; D/当x=2,y=3时,P (2,2),代入y=-x ,可知点P 不在射线OC 上,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4.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后得到直线l ,若直线l 经过点(),a b ,且27a b +=-,则直线l 的解析式为( )A .22y x =--B .22y x =-+C .27y x =--D .27y x =-+C解析:C【分析】可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c ,由题意可得关于a 、b 、c 的一个方程组,通过方程组消去a 、b 后可以得到c 的值,从而得到直线l 的解析式.【详解】解: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c ,则由题意可得: 227a c b a b -+=⎧⎨+=-⎩①②, ①+②可得:b+c=b-7,∴c=-7,∴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7,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设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后再由题意得到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并由方程或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是解题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6,点B 的坐标为3,52⎛⎫-⎪⎝⎭,将AOB 沿x 轴向左平移得到A O B ''',若点B '的坐标为19,52⎛⎫-⎪⎝⎭,点A '落在直线y kx =上,则k 的值为( )A .43-B .34-C .34D .611-B 解析:B【分析】确定向左平移的距离为319()822---=,确定点A '的坐标为(-8,6),将其代入y=kx中,得k=6(8)-=34-. 【详解】 ∵点B 的坐标为3,52⎛⎫-⎪⎝⎭,将AOB 沿x 轴向左平移得到A O B ''',且点B '的坐标为19,52⎛⎫- ⎪⎝⎭, ∴向左平移的距离为319()822---=, ∵点A 的坐标为()0,6,∴点A '的坐标为(-8,6),∵点A '落在直线y kx =,∴6= -8k ,解得k=3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基本规律,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熟记平移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6.已知直线()1:0l y kx b k =+≠与直线()2:30l y mx m =-<在第三象限交于点M ,若直线1l 与x 轴的交点为()10B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3k -<<B .03k <<C .04k <<D .30k -<<B解析:B【分析】 由直线1l 与x 轴的交点为()10B ,可得直线1l 轴的表达式为y =kx−k ,则1l 与y 轴交点(0,−k ),再由直线()2:30l y mx m =-<在第三象限交于点M 得出(0,−k )在原点和点(0,−3)之间,即可求解.【详解】解:∵直线()1:0l y kx b k =+≠与x 轴的交点为B (1,0),∴k +b =0,则b =−k ,∴y =kx−k ,直线()2:30l y mx m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3),则1l 与y 轴交点(0,−k )在原点和点(0,−3)之间,即:−3<−k <0,解得:0<k <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确定1l 与y 轴交点位置.7.下列关于一次函数25y x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0,5B .当x 值增大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C .当 5y >时,0x < D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D 解析: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依次分析各个选项,选出错误的选项即可.【详解】A 选项:25y x =-+,当0x =时5y =,则一次函数与y 轴交于()0,5,A 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 选项:25y x =-+,斜率2k =-,则0k <,y 随x 增大而减小,B 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 选项:25y x =-+,5y >即255x -+>,解得0x <,C 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 选项:25y x =-+,与y 轴交于()0,5,与x 轴交于5,02⎛⎫ ⎪⎝⎭,则图象过一、二、四象限,D 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函数2y x=+()P x,y 一定在第( )象限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B解析:B【分析】由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0x <,然后判断得到0y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则∵00x x -≥⎧⎪⎨-≠⎪⎩,解得:0x <, ∴20x >,10x >-, ∴210y x x=+>-, ∴点(,)P x y 一定在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9.在某大国的技术封锁下,华为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华为概念指数从年初至今涨幅连连翻倍,比如硕贝德股票涨幅接近200%(如图AB 段),小丽在图片中建立了坐标系,将AB 段看作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的一部分,则k ,b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0b <B .0k >,0b >C .0k <,0b <D .0k <,0b >A解析:A【分析】 根据题意和题目中函数图象,可以延长,得到该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从而可以得到k 、b 的正负情况,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象可得,该函数经过第一、三、四象限,0k ∴>,0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10.已知,整数x 满足1266,1,24x y x y x -≤≤=+=-+,对任意一个x ,p 都取12,y y 中的大值,则p 的最小值是( )A .4B .1C .2D .-5C解析:C【分析】先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然后联立解析式即可求出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图象对x 分类讨论,分别求出对应p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p 的最小值.【详解】 11y x =+,224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联立124y x y x =+⎧⎨=-+⎩,解得:12x y =⎧⎨=⎩∴直线11y x =+与直线224y x =-+的交点坐标为(1,2),∵对任意一个x ,p 都取1,y 2y 中的较大值由图象可知:当61x -≤<时,1y <2y ,2y >2∴此时p=2y >2;当x=1时,1y =2y =2,∴此时p=1y =2y =2;当16x <≤时,1y >2y ,1y >2∴此时p=1y >2.综上所述:p≥2∴p 的最小值是2.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和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联立函数解析式求交点坐标、根据图象比较函数值大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与y cx d =+的图象交于点P .下列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①0b <;②0ac <;③当1x >时,ax b cx d +>+;④a b c d +=+;⑤c d >.②④⑤【分析】仔细观察图象:①根据一次函数y =ax +b 图象从左向右变化趋势及与y 轴交点即可判断ab 的正负;②根据一次函数y =cx +d 图象从左向右变化趋势及与y 轴交点可判断cd 的正负即可得出结论;③以解析:②④⑤【分析】仔细观察图象:①根据一次函数y =ax +b 图象从左向右变化趋势及与y 轴交点即可判断a 、b 的正负;②根据一次函数y =cx +d 图象从左向右变化趋势及与y 轴交点可判断c 、d 的正负,即可得出结论;③以两条直线的交点为分界,哪个函数图象在上面,则哪个函数值大;④由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横坐标为1可得出结论;⑤由一次函数y =cx +d 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d c -,0),可得d c->-1,解此不等式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解:①由图象可得:一次函数y =ax +b 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a <0,b >0,故①错误;②由图象可得:一次函数y =cx +d 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c >0,d >0,∴ac <0,故②正确;③由图象可得:当x >1时,一次函数y =ax +b 图象在y =cx +d 的图象下方, ∴ax +b <cx +d ,故③错误;④∵一次函数y=ax+b与y=cx+d的图象的交点P的横坐标为1,∴a+b=c+d,故④正确;⑤∵一次函数y=cx+d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dc-,0),且dc->-1,c>0,∴c>d.故⑤正确.故答案为:②④⑤.【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2.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高度y(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直线CD平行x轴)请你算一下,该植物的最大高度是________厘米.16【分析】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50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也就是停止长高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再把x=5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设直解析:16【分析】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50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也就是停止长高,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再把x=5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经过点A(0,6),B(30,12),∴63012 bk b=⎧⎨+=⎩,解得156kb⎧=⎪⎨⎪=⎩.所以,直线AC的解析式为165y x=+(0≤x≤50),当x=50时,15065y =⨯+=16cm . 答:该植物最高长16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自变量求函数值,仔细观察图象,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直线1y x =-+平行,且经过点(8,2),那么b 的值是________.10【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比例系数k 相同求出k=-1把点代入即可求b 【详解】解: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平行所以k=-1把点代入得解得b=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互相平行时解析:10【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比例系数k 相同,求出k=-1,把点(8,2)代入即可求b .【详解】解:因为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直线1y x =-+平行,所以k=-1,把点(8,2)代入y x b =-+,得28b =-+,解得,b=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互相平行时,比例系数的关系和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解题关键是知道两条直线平行时比例系数k 相同.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6y k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若AOB 的面积为12,则k 的值为_________.或【分析】求出AB 点坐标在Rt △AOB 中利用面积构造方程即可解得k 值【详解】由直线与y 轴于B 则则∴直线与x 轴于A 令则∴∴∴∴∴解得:由k≠0符合题意则k 的值为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 解析:32-或32【分析】 求出A 、B 点坐标,在Rt △AOB 中,利用面积构造方程即可解得k 值.【详解】由直线6y kx =+与y 轴于B ,则0x =,则6y =,∴(0,6)B ,直线6y kx =+与x 轴于A ,令0y =,则60kx +=,6x k=-, ∴6,0A k ⎛⎫- ⎪⎝⎭, ∴6OA k =-,6OB =, ∴1122AOB S OA OB =⋅=△, ∴64k -=, ∴64k-=±, 解得:132k =-,232k =, 由k≠0,符合题意, 则k 的值为32-或32. 故答案为:32-或3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问题,掌握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利用面积构造方程,会解方程是解题关键.15.已知y =kx+b ,当﹣1≤x≤4时,3≤y≤6,则k ,b 的值分别是_____.k=b=或k=b=【分析】分 k >0和 k <0两种情况结合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得到关于 k b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当 k >0时此函数是增函数∵当﹣1≤x≤4时3≤y≤6∴当x =﹣1时解析:k =35,b =185或k =35-,b=275. 【分析】分 k >0和 k <0两种情况,结合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得到关于 k 、 b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当 k >0时,此函数是增函数,∵当﹣1≤x≤4时,3≤y≤6,∴当x =﹣1时,y =3;当x =4时,y =6,∴346k b k b -+=⎧⎨+=⎩ ,解得35185k b ⎧=⎪⎪⎨⎪=⎪⎩; 当k <0时,此函数是减函数,∵当﹣1≤x≤4时,3≤y≤6,∴当x =﹣1时,y =6;当x =4时,y =3,∴643k b k b -+=⎧⎨+=⎩,解得35275k b ⎧=-⎪⎪⎨⎪=⎪⎩, 故答案为:k =35,b =185或k =35-,b=275.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知识,涉及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及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及解析式的求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6.已知直线y =x+b 和y =ax ﹣3交于点P (2,1),则关于x 的方程x+b =ax ﹣3的解为________.x =2【分析】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而所求的方程组正好是由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所构成因此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详解】∵直线y =x+b 和y =ax ﹣3交于点P (21)∴当x =2时x+b =解析:x =2【分析】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而所求的方程组正好是由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所构成,因此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详解】∵直线y =x+b 和y =ax ﹣3交于点P (2,1),∴当x =2时,x+b =ax ﹣3=1,∴关于x 的方程x+b =ax ﹣3的解为x =2.故答案为:x =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关键.17.一次函数2y x b =+的图象过点()0,2,将函数2y x b =+的图象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b 然后根据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上加下减就可以求出平移以后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解:∵一次函数y=2x+b 的图象过点(02)∴b=2∴一次函数为y=2x+2将函数y=2x+2的图解析:23y x =-【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b,然后根据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上加下减”,就可以求出平移以后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解:∵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过点(0,2),∴b=2,∴一次函数为y=2x+2,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5,即y=2x-3.故答案为:y=2x-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利用函数图象平移的规律是解题关键,注意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的值不变.18.已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A(2,y1)和B(﹣1,y2),则y1_____y2(填“>”、“<”或“=”).>【分析】由k=2>0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结合2>﹣1即可得出y1>y2【详解】解:∵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2>﹣1∴y1>y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析:>【分析】由k=2>0,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结合2>﹣1即可得出y1>y2.【详解】解:∵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2>﹣1,∴y1>y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根据比例系数k的正负,判断y随x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19.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2)析式为__________.(只要写出一个)y=-x+1(答案不唯一)【分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k<0取k=-1然后把(-12)代入y=-x+b 可求出b【详解】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y随x的增解析:y=-x+1.(答案不唯一)【分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k<0,取k=-1,然后把(-1,2)代入y=-x+b可求出b.【详解】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y随x的增大而减小,∴k可取-1,把(-1,2)代入y=-x+b得1+b=2,解得b=1,∴满足条件的解析式可为y=-x+1.故答案为y=-x+1.(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2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将点A沿x轴向左平移a个单位后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a的值为__________.【分析】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可得平移后点的坐标是(2-a3)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坐标为(23)∴将点A沿x轴向左平移a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2-a3)∵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解得:a=【分析】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可得平移后点的坐标是,3),代入y=-计算即可.【详解】解:∵A坐标为3),∴将点A沿x轴向左平移a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3),∵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3-=,a解得:.【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以及点的平移规律,关键是要懂得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三、解答题21.设一次函数y1=kx﹣2k(k是常数,且k≠0).(1)若函数y1的图象经过点(﹣1,5),求函数y1的表达式.(2)已知点P(x1,m)和Q(﹣3,n)在函数y1的图象上,若m>n,求x1的取值范围.(3)若一次函数y2=ax+b(a≠0)的图象与y1的图象始终经过同一定点,探究实数a,b满足的关系式.解析:(1)151033y x =-+;(2)当k <0时,x 1<﹣3;当k >0时,x 1>﹣3;(3)2a +b =0.【分析】(1)将点(﹣1,5)代入y 1=kx ﹣2k ,求得k 值,即可得出函数解析式;(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由k 值判断函数自变量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一次函数y 1=kx ﹣2k 得y 1=k (x ﹣2),可得函数图象经过的定点为(2,0),再将定点坐标代入y 2=ax+b 即可求出实数a ,b 满足的关系式.【详解】解:(1)∵函数y 1的图象经过点(﹣1,5),∴5=﹣k ﹣2k ,解得k =53-, 函数y 1的表达式151033y x =-+; (2)当k <0时,若m >n ,则x 1<﹣3;当k >0时,若m >n ,则x 1>﹣3;(3)∵y 1=kx ﹣2k =k (x ﹣2),∴函数y 1的图象经过定点(2,0),当y 2=ax +b 经过(2,0)时,0=2a +b ,即2a +b =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准确理解题意进行解答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顶点M 在y 轴上的抛物线2=y ax c +与直线1y x =+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A 在x 轴上,点B 的横坐标为2,连接,AM BM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判断ABM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将(1)中的抛物线沿y 轴上下平移,则如何平移才能使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2,3)--?解析:(1)21y x =-;(2)△ABM 为直角三角形,见解析;(3)向下平移6个单位过点(-2,-3)【分析】(1)将y=0,x=2,分别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x 、y 的值,即求得点A 、B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抛物线解析式;(2)令x=0,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得M 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AB 、AM 、BM ,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定△ABM 为直角三角形;(3)设抛物线2=1y x -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 2-1+m ,将点(-2,-3)代入上式,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当y=0时,有x+1=0,则x=-1.∴A (-1,0),当x=2时,y=2+1=3,∴B (2,3),将A ,B 两点代入2=y ax c +中,得0=34a c a c +⎧⎨=+⎩,解得=11a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y x -.(2)三角形ABM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在抛物线中,当x=0时,y=-1,∴M (0,-1),又∵A (-1,0),B (2,3), ∴=32AB ,=2AM =25BM ,又∵22220AM AB BM +==,∴三角形ABM 为直角三角形.(3)设抛物线2=1y x -沿y 轴平移后的解析式为2=1y x m -+,将点(-2,-3)代入上式,得m=-6,则向下平移6个单位过点(-2,-3).【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的坐标特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求出A 、B 的坐标,(2)求出求得AB 、AM 、BM 的长,(3)正确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难度适中.23.甲、乙两人计划8:00一起从学校出发,乘坐班车去博物馆参观,乙乘坐班车准时出发,但甲临时有事没赶上班车,8:45甲沿相同的路线自行驾车前往,结果比乙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人离学校的距离y (千米)与甲出发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甲、乙两人的速度.(2)求OC 和BD 的函数关系式.(3)求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解析:(1)甲、乙的速度分别是8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2)OC 的函数关系式为:80y x =,BD 的函数关系式为:4030y x =+;(3)140千米.【分析】(1)根据函数图像,甲0.75小时行驶60千米,计算得出甲的速度;结合题意,乙行驶60千米时,所用总时间为:(0.750.75)+小时,计算得出乙的速度.(2)观察函数图像,根据A 点坐标,计算得出OC 的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得出A 、B 两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BD 的函数解析式.(3)设甲行驶时间为x 小时,根据甲乙两人行驶路程相等,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计算得出行驶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得出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详解】解:(1)甲的速度:600.7580÷=(千米/小时),从8:00到8:45经过0.75小时,乙的速度为:60(0.750.75)40÷+=(千米/小时),甲、乙的速度分别是8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2)∵根据题意得:A 点坐标为(0.75,60),当乙运动了45分钟后即0.75小时,距离学校:400.7530⨯=(千米),∴B 点坐标为(0,30).∵设直线OC 的函数关系式为1y k x =,将点A 代入得:1600.75k =,解得:180k =,∴直线OC 的函数关系式为80y x =,∵设BD 的函数关系式为2y k x b =+,将A 、B 两点的坐标值代入得:220.7560030k b k b +=⎧⎨⨯+=⎩,解得:24030k b =⎧⎨=⎩, ∴直线BD 的函数关系式为:4030y x =+.(3)∵设甲的行驶时间为x 小时,则乙所用的时间为:0.751 1.75x x ++=+(小时),列方程为:()8040 1.75x x =+ 解得:74x =, 7801404⨯=(千米). ∴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是140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从函数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关键.24.如图,A ,B ,C 为三个超市,在A 通往C 的道路(粗实线部分)上有一D 点,D 与B 有道路(细实线部分)相通,A 与D ,D 与C ,D 与B 之间的路程分别为25km ,10km ,5km ,现计划在A 通往C 的道路上建一个配货中心H ,每天有一辆货车只为这三个超市送货,该货车每天从H 出发,单独为A 送货1次,为B 送货1次,为C 送货2次,货车每次仅能给一家超市送货,每次送货后均返回配货中心H ,设H 到A 的路程为km x ,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为km y .(1)用含的代数式填空:当025x ≤≤时:货车从H 到A 往返1次的路程为2km x ,①货车从H 到B 往返1次的路程为_______km .②货车从H 到C 往返2次的路程为_______km ,当2535x <≤时,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y =__________.(2)求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3)配货中心H 建在哪段,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解析:(1)①602x -;②1404x -;100;(2)2004(025)100(2535)x x y x -≤≤⎧=⎨<≤⎩;(3)建在CD 段,100km .【分析】(1)根据当0≤x ≤25时,结合图象分别得出货车从H 到A ,B ,C 的距离,进而得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再利用当25<x ≤35时,分别得出从H 到A ,B ,C 的距离,即可得出y =100;(2)利用(1)的结论可得y 与x 的函数关系;(3)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1)①如图1,当025x ≤≤时,货车从H 到A 往返1次路程为22km AH S x =货车从H 到B 往返1次的路程为:()22(255)HD DB S S x +=-+2(30)x =-602x =-;②货车从H 到C 往返2次的路程为:()44(2510)DH CD S S x +=-+4(35)x =-1404x =-,如图2,25DH S x =-,25,10(25)35DH CH S x S x x =-=--=-,∴2535x <≤时,货车从H 到A 往返1次路程为:2x ,货车从H 到B 往返1次的路程为:2(525)240x x +-=-,货车从H 到C 往返2次的路程为:4(35)1404x x -=-,∴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为:22401404100km y x x x =+-+-=.(2)由(1)可得:025x ≤≤时,26021404y x x x =+-+-2004x =-,2535x <≤时,100y =,∴2004(025)100(2535)x x y x -≤≤⎧=⎨<≤⎩. (3)由②得,025x ≤≤时,4200y x =-+,2535x <≤时,100y =,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配货中心建在CD 段时,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最短为100k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已知分别表示出从P 到A ,B ,C ,D 距离是解题关键.25.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 ℃随着所处深度() km x 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 与x 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深度() km x1 2 3 4 温度()y ℃ 55 90 125 160 y x (2)当8x =时,求出相应的y 值.(3)若岩层的温度是510℃,求相应的深度是多少?解析:(1)3520y x =+;(2)300;(3)相应的深度是14km .【分析】(1)根据图表可知,深度每增加1km ,温度增加35℃,据此直接直接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即可;(2)根据(1)所得关系式,令x=8,求得y 的值即可;(3)根据(1)所得关系式,令y=510,求得x 的值即可.【详解】(1)由图表可知,深度每增加1km ,温度增加35℃,5535(1)y x ∴=+-553535x =+-3520x =+,即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3520y x =+;(2)由3520y x =+令8x =时,则35820300y =⨯+=;(3)由3520y x =+令510y =时,则3520510x +=,解得14x =故相应的深度是14k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明确题意、正确列出函数解析式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26.小东从A 地出发以某一速度向B 地走去,同时小明从B 地出发以另一速度向A 地走去,1y ,2y 分别表示小东、小明离B 地的距离()y km 与所用时间()x h 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试用文字说明交点P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2)求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求小明到达A 地所需的时间.解析:(1)交点P 表示小东和小明出发2.5小时在距离B 地7.5km 处相遇;(2)1520y x =-+;(3)263h 【分析】(1)根据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结合函数图象的表示的量,可知点P 横纵坐标表示两人相遇时的时间和两人离B 地的距离;(2)代入两个已知点坐标列出方程组,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3)根据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用小明走的路程除以小明走的速度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交点P 表示小东和小明出发2.5小时在距离B 地7.5km 处相遇.(2)设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1y kx b =+(k ,b 为常数,且0k ≠),因为函数图象经过点()020,,()40,,所以20b =,①40k b +=,②解得5k =- 所以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1520y x =-+.(3)小明的速度为()7.5 2.53/km h ÷=,小明到达A 地所需的时间为()220363h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和读懂函数图象的能力,熟练运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7.某水果生产基地销售苹果,提供以下两种购买方式供客户选择:方式1:若客户缴纳1200元会费加盟为生产基地合作单位,则苹果成交价为3元/千克. 方式2:若客户购买数量达到或超过1500千克,则成交价为3.5元/千克;若客户购买数量不足1500千克,则成交价为4元/千克.设客户购买苹果数量为x (千克),所需费用为y (元)﹒(1)若客户按方式1购买,请写出y (元)与x (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备注:按方式1购买苹果所需费用=生产基地合作单位会费+苹果成交总价)(2)如果购买数量超过1500千克,请说明客户选择哪种购买方式更省钱.解析:(1)12003y x =+;(2)当15002400x <<时,选择方案二省钱;当 2400x =时,两种方案费用一样;当2400x >时,选择方案一省钱.【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出y (元)与x (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设方式2购买时所需费用记作y 2元,求出y 2与x (千克)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结合(1)的结论解答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12003y x =+.(2)方案一:112003y x =+,方案二:2 3.5y x =,当12y y >,12003 3.5,x x +>2400,x <当12,12003 3.5y y x x =+=,2400,x =当12,12003 3.5y y x x <+>2400,x >∴当15002400x <<时,选择方案二省钱;当2400x =时,两种方案费用一样;当2400x >时,选择方案一省钱.【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得到两种方案总付费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已知一次函数3y kx =-的图象经过点()2,1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练习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
1. 如图,直线l 1的函数解析式为y =-3x +3,且l 1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l 2经过点A ,B ,直线l 1,l 2交于点C.
(1)求点D 的坐标;
(2)求直线l 2的函数解析式;
(3)求△ADC 的面积;
(4)在直线l 2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
接写出点P 的坐标.
2. 如图,直线y =2x +6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y =-12
x +1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两直线交于点E ,求S △BDE 和S 四边形AODE .
3.如图,直线y =-43
x +8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C ,D 两点.
(1)求点C的坐标;
(2)求直线CE的解析式;
(3)求△BCD的面积.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0,3),直线BC交坐标轴于B,C两点,且∠CBA=45°.求直线BC的解析式.
5. 如图,A(0,4),B(-4,0),D(-2,0),OE⊥AD于点F,交AB于点E,BM⊥OB 交OE的延长线于点M.
(1)求直线AB和直线AD的解析式;
(2)求点M的坐标;
(3)求点E,F的坐标.
6. 如图,正方形OBAC中,O(0,0),A(-2,2),B,C分别在x轴、y轴上,D(0,1),CE⊥BD交BD延长线于点E,求点E的坐标.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1),B(3,12
),P 为x 轴上一动点,则PA +PB 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8. 如图,直线y =x +4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点C(-3,m)在直线AB 上,在y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C 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及点P 的坐标.
答案:
1. (1) D(1,0) (2)y=3
2x-6 (3) S
△ADC

9
2
(4)P(6,3)
2. A(-3,0)B(0,6)C(2,0)D(0,1)E(-2,2)
S△BDE=5,S四边形AODE=S△AOB-S△BDE=9-5=4
3. (1) A(6,0),B(0,8),中点得E (3,4), k1*k2=-1带入E坐标或勾股定
理AC²=BC²(6-n)²=n²+64 得C(-7
3
,0)
(2) y=3
4x+
7
4
(3)D (0,
7
4
),S△BCD=
1
2
×(8-
7
4

7
3

175
24
4. 过点A作AD⊥AB, AD=AB=√10,过点D作DE⊥x轴,△DEA≌△AOB,
∴DE=OA=1,EA=OB=3,∴D(-4,1),直线BC:y=1
2
x+3
5. (1)AB:y=x+4,AD:y=2x+4
(2)由△OBM≌△AOD得BM=OD,∴M(-4,2)
(3) OM:y=-1
2
x,联立


⎧y=-1
2
x,
y=x+4,
得E(-
8
3

4
3
);联立


⎧y=2x+4,
y=-
1
2
x,
得F(-
8
5

4
5
)
6. 延长CE交x轴于点F,△BOD≌△COF,OD=OF=1,F(1,0),∵C(0,2),
∴CF:y=-2x+2,∵B(-2,0),D(0,1),∴BD:y=1
2x+1,由


⎧y=1
2
x+1,
y=-2x+2,
得E(2
5,
6
5
)
7. P (2,0) s=3√5/2 作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直线A′B的解析式为y=0.5x-1
8. C(-3,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CA′交y轴于P,此时PA
+PC最小值为CA′,∵A′(4,0),∴CA′:y=-1
7x+
4
7
,∴P(0,
4
7
),作CE⊥x
轴于E,∴CA′=CE2+A′E2=5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