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钟表的认识 (3)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1课时的内容。

课标对认识钟表的总体要求是: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而具体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应是:能认识钟表。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长安区第一小学一年级学生;(2)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3)学生好奇心较强,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4)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课堂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人教版《认识钟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人教版《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段慧荣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和再过1小时是几时并能准确辨认出“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

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上学时起床、上课、做操、吃午饭、放学、睡觉都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每天的生活中就已经潜移默化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但是因为他们认识钟表、认读时间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所以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地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正确读出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具备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整时,会用两种表达方式写出整时。

学具准备:两针钟面模型学具,课堂练习题卡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一)唱儿歌猜谜语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唱首歌,然后猜猜歌里唱的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谁猜到了?(钟表)对,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钟表。

(二)欣赏钟表师:大家都见过钟表吗?(见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钟表。

看!(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同学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们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和它交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猜谜语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一)初步认识钟面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师:同桌两人共用一块小钟表模型,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时钟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时钟

《认识钟表》教案邓越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钟面的结构,能认读整时,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结构,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生一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揭示主题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玩个猜谜游戏,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看谜语是什么?大小三兄弟,身高各不一,三人比赛跑,却没排名次!大家要开动自己的小脑瓜,想想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在这里老师给一个小小的提示:这是一个生活用品。

揭示答案:钟表。

师:太棒了,你们猜对了,下面请随着老师一起来到钟表店,钟表店里面有许多钟表:挂钟、落地钟和手表。

他们的图案、颜色都不一样。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识钟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钟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去看看你们的钟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数字。

追问:都有什么数字呢?生:1、2、3、4、5、6、7、8、9、10、11、12.师:真是太棒了,你观察得真仔细。

老师要来看看还有谁观察得也很仔细,除了都有数字,你发现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生:有三根针。

追问:那你们知道这三根针的名称吗?生:时针、分针、秒针。

师:真是太棒了!你们发现了三根针,还知道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

那你们谁发现了这三根指针的区别。

生:秒针最长最细、分针第二长、时针又短又粗。

师:老师发现你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关于钟表的知识,知道钟表上有数字,有时针、分针、秒针。

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表,请大家看看。

出示钟表,这个钟完整吗?生:不完整。

师:缺少了什么呢?生:数字。

师:那我们一起来帮1-12这些数字找到家吧!大家仔细观察钟表看看12在什么位置?生:在钟表的上方。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钟面,能辨认时针和分针,学会认钟表上的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猜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师:这是什么呢?(生:钟表)师:对,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课件出示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你发现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小声说给你的同桌听。

(1)认识时针、分针师:钟面上有什么呢?(生: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这两根针长得一样吗?你是如何区分它们的?生2 :又细又长的是分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师小结并板书:分针:细、长时针:粗、短(2)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师:钟面上还有什么?(生2:钟面上还有数字)师:钟面上有哪些数字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师生小结钟面的组成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二)、认识整时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认钟面上的时间吗?1、课件出示三个钟面师: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生: 8时)师:这时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各指着几呢?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板书:8时)组织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时和6时。

2、认识电子表示法师:钟面上的时间除了可以用几时表示,还可以这样表示(出示8:00),你见过这样的时间吗?在哪见过这样的时间呢?(电子表上),师:对,我们把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叫做电子表示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面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面

8时
12 11 1 2 10 3 9 4 8 5 7 6
3时
12 11 1 2 10 3 9 4 8 5 7 6
6时
12 11 1 2 10 3 9 4 8 5 7 6
你发现了什么?
1时
5时
11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它们各表示几时?
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 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 时就是几时。
3时
9时
5时 6时
4时
10时
课外延伸
1小时前是几时?
4时 1小时前 3 时
3时 2时
1 2时 1 1时
世界上最宝贵的 是时间,同学们一定要 珍惜时间!
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
同学们,再见!
பைடு நூலகம்
如:5时
5:00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读作:3时 写作:3:00
认识整时
12时
12:00
4时
4:00
6时
6:00
9:00
10:00
12:00
6:00
9:00
动脑筋
为什么都是10时 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连线
4:00
11:00
7:00
1:00
过1小时是几时

原来钟面 过1小时
嗨!同学们, 你们好!
有个好朋友, 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起床, 你们真棒! 什么时候睡觉。
12 11
1
10
2
3 4 7 6 5
9 8
时针
分针
12 11 10 1
分针 时针
2
9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实物钟、模型钟,实物展示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童话引入。

多媒体演示: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小公鸡起床了,它跳到高处“喔喔喔”叫起来。

2.提出问题。

(1)“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
(2)“每天早晨是谁叫你们起床?”
3.揭示课题。

师:你们桌上也摆着各式各样的小闹钟,好看吗?同学们,闹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钟面上还有丰富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好!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评析:运用媒体演示,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从儿童熟知的童话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钟面。

(1)比一比。

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叫分钟,短短的胖胖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时针)
让学生指一指学具钟的时针、分针。

②都有12个数,一起数一数(1、2…)
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2)说一说。

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评析: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实物钟、模型钟等。

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摸一摸、转一转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2.认识整时。

(1)整时的常用表示法。

①学生尝试拨整时。

师:你们会拨钟吗?自己拨出一个喜欢的时刻,看谁拨得好,请他上来
拨。

(选三个上来)
问:你拨的多少?刚才三个同学说的“X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叫“时”。

(板书)
指看三个钟面说“这个读X时……”并板书:X时,X时,X时。

指着“X时,X时,X(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时”说“这些都是整时”。

(板书)
②观察比较整时针的特点。

小组同学一起观察:黑板上三个钟面上的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③引导学生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练习。

A.师拨钟面,生说时刻,2时、6时……
B.生活中,我们做的事都和时间紧密相连,请你们拨出时刻。

a.早上上学的时刻。

b.每天看动画片的时刻。

c.每天爸爸妈妈看新闻联播的时刻。

C.你还想拨哪个整时?拨一拨,这时你在干什么?
(2)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

①小朋友观察身边的事儿,非常仔细,教师出示标有“8:00”的卡片问: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里见过?
师:这是整时的第二钟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②谁会写几时就写几,然后写上“:”再写两个“00”。

③指黑板钟面,问:你会用数字法来表示吗?请写在写字板上,看谁写得好,二人扮演,评一评,写得好吗?
④今天两种整时表示法你都会写吗?你们还想比一比吗?
师:老师写出了一种,请你写出另外一种。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和尝试认识电子表表示的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认识整时的方法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设计新颖、有创意。


3.应用。

(1)师: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作为小学生该怎样珍惜时间呢?那就是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学习、生活(打开书第92页)这是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多媒体),仔细看书上第92页,说一说,他什么时刻做些什么?(小组说一说)
(2)问:他的一天安排得合理吗?
师:对,我们应向小明学习,不睡懒觉,合理安排,做健康、聪明的好孩子。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加强学生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重要性的认识。


三、综合应用
1.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小组合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安排合理。

)
(1)活动。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2)评一评:获胜者是谁?
2.聪明屋。

聪明屋里住着一位智慧老爷爷,他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这是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猜一猜它是几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