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论文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经历了多次变革。
本文将围绕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以及创新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汽车还处于雏形阶段,车身多为马车型,追求的是功能性和实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车身造型设计逐渐开始注重美学元素的运用。
进入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成为主流,强调圆润、流畅的线条,这一时期的车身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到了20世纪末,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开始追求个性化、运动化,如楔形、鸭嘴式等独特造型逐渐流行。
现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更加注重个性化、节能环保和安全性。
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汽车厂商也在不断地迎合这一需求,推出各种独具特色的车型。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成为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安全性也是汽车车身造型设计不可忽视的一环,如车辆碰撞安全、风阻系数等都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未来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趋势是多元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
多元化是当前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重要特点,汽车厂商正在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性化,如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运用将使汽车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
可持续化也是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将环保材料和绿色制造技术运用于车身制造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未来也将继续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在汽车车身造型设计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实用性,也要充分考虑美学因素,使汽车成为集实用性、艺术性和环保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品。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身侧面造型设计已成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越来越的焦点。
感性工学作为一种将人的感知、情感和体验纳入产品设计过程的方法,为车身侧面造型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汽车造型设计则是影响汽车销量和用户口碑的重要因素之一。
汽车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美观与否,更是展现了设计师对于未来交通工具的理解和设想。
本文将探讨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流行趋势。
重要性汽车造型设计在购车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吸引人的外观设计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可以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一辆车的外观设计不仅要符合美学审美,还要考虑到空气动力学、乘坐舒适度等方面,因此汽车设计师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因素汽车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市场趋势、用户需求、品牌定位等。
市场趋势直接影响着汽车设计的风格和元素,例如当下流行的SUV设计,因此设计师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此外,用户需求也是汽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运动化的设计,而中老年消费者更看中舒适性。
品牌定位则是决定汽车设计风格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同品牌的设计理念会有所不同,例如奔驰追求经典奢华,而特斯拉则注重科技感。
流行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设计也在不断演变。
未来汽车设计的主要趋势包括智能化、电动化和可持续化。
智能化设计将会赋予汽车更多交互功能,例如大屏幕显示、语音识别等,使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
电动化设计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使汽车在外观上有更多的设计空间,让设计师更有创意。
可持续化设计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汽车设计将趋向简约、经济。
综上所述,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决定了汽车的外观美感,还体现了设计师对于未来交通工具的理解和设想。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汽车设计将不断创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
汽车外形设计

汽车外形设计与仿生信息时代,汽车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造型方面,汽车的艺术造型不仅能表达汽车卓越的性能,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现代社会的剧烈竞争也带给人们高负荷的工作生活状态,基于以上情况,富有亲切感、温存感的仿生产品开始进进人们的视野,融合大自然气息的产品成为人们生活的需求。
因此,仿生也登上了汽车造型设计的舞台。
仿生的概念由来已久,伴随着人类生存、开展的历史从远古到现代,虽古老、传统却一直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随着仿生学的开展,人们不断模拟自然界的动物,以革新汽车的性能。
依据蜘蛛的爬行原理,研制出越野能力极强的汽车,可轻松通过峡谷地带。
依据毛毛虫能在松软土地上爬行的原理,设计出躯体狭长、带有环节!的爬行车,可在松软的地面上通行无阻。
总的来讲,仿生设计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要紧表达在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和材料仿生几个方面,而形态仿生是仿生设计的要紧内容,它在汽车的车身上更是表达得淋漓尽致,先后有马车型车身箱式车身、船形车身、楔形车身、甲壳虫车身、鱼形车身等造型出现,本文要紧对形态仿生设计进行探讨。
一,汽车形态仿生设计的分类1〕形的仿生许多时候,进行汽车形态仿生设计是为了从大自然中寻到一种漂亮、合理的形来模拟。
大自然的形态是人类取之不尽的源泉,许多设计师从中获得了灵感,将其与人类自身的聪颖才智融为一体,在设计中表达大自然的美感和生命的实质。
那个地点人们强调自然形态本身的物理几何构成,所得到的形态并非符号意义上的识不,它所努力传达的要紧是生物形态的物理属性。
2〕意的仿生意的仿生即在仿生形态中侧重于生物神态特征以及象征意义的提取,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将生物的神态特征提炼出来,用于汽车形态设计中。
由于意向仿生要紧侧重于对形态美感特征和神韵特征的模拟和提炼,因此要紧强调通过语意学中的隐喻手法,使人产生联想,让人们熟知的一些生物的视觉美感和象征意义投射到汽车产品上,在认知及使用产品过程中感知这些不同属性,从而得到精神的享受和情感的满足。
浅谈各个国家汽车造型的特点论文

良好的汽车外形设计是空气动力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能够提高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而且能够适应消费者的审美意愿,刺激消费。
50 年前,美国通用汽车总经理阿尔佛得·斯朗就曾预言:"未来是外观设计的时代,它的最大作用莫过于能够刺激消费"。
1 日本汽车轻巧、简洁、美观、善变是日本轿车的最大特点。
随着高科技的推广,日本轿车在设计上也开始兼具了欧美轿车的一些优点,同时又保持自己的设计特点,可以说是兼收并蓄。
在细节这方面特别能体现日本民族做事一丝不苟的特点,无论是车门缝隙的大小、漆面的光滑平整度还是车厢的焊接工艺,与同等价格的美国车甚至欧洲车相比,日本车都要更加出色。
在发动机方面,日本车的特点是注重经济性,相同排量和欧美车型相比,功率要小一点。
在技术方面,日本车往往开风气之先,尤其是电子系统和发动机研制方面的科技十分先进。
轻巧美观、以油耗低、使用效率高是其主要的特点。
2 美国汽车美系车,美国的历史文化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底蕴,都是借鉴欧洲的文化体系,但是美国本身经济军事实力雄厚,高大,为了彰显自己的高人一等,显示自己的霸主地位,所以美系车都是比较大气的。
美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路面条件好,长途驾车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因此,一般美国车具有功率大,加速性能非常好,低转速高转矩,高转速高功率的特点。
崇尚安全和安静,是美国车的另一特色。
美国的汽车安全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其轿车的钢板比较厚实,车身质量重、造型刚劲。
在设计上,美国车对整车的安静非常重视,美国消费者把驾驶当作一种生活,他们对车提出家居般的要求--安静、舒适。
3 德国汽车德国是汽车王国,有工作的人都买得起车,不少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车。
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汽车拥有的技术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德国的汽车向来以品质和做工著称,每款产品都体现出德国人精细、严谨的作风。
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一)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汽车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汽车设计的研究和分析,为毕业设计项目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设计要素、设计方法、实践经验和创新趋势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汽车设计对于提升驾驶体验的影响- 汽车设计对于节能环保的意义2. 汽车设计的要素- 外观设计:包括车身形态、车窗设计、车灯设计等- 内部空间设计:车厢布局、人机工程学考虑等- 功能设计:操控系统、安全系统设计等- 材料选择: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材料的可持续性等- 车辆性能设计: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3. 汽车设计的方法- 设计流程:包括需求概念化、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 三维造型技术的应用:CAD软件的使用、虚拟样车的设计和评估等- 人机工程学方法的应用:人体工学分析、人机界面设计等- 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平衡:如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汽车的外观吸引力等4. 汽车设计的实践经验- 汽车设计案例分析:对一些成功的汽车设计进行评估和总结- 用户体验研究:通过调查和用户反馈来改进汽车设计- 汽车原型制作:通过制作和测试汽车原型来优化和改善设计- 汽车安全评估:对汽车设计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验证5. 汽车设计的创新趋势- 新能源汽车设计: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和研发 - 智能汽车设计:无人驾驶技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 可持续发展设计: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绿色制造等总结:通过对汽车毕业设计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了解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汽车设计的要素、方法和实践经验,以及关注汽车设计的创新趋势,将有助于毕业设计项目的成功实施。
不断学习和关注汽车设计的最新动态,将有助于毕业生在汽车设计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汽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一)

汽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一)引言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和生活的必需品。
因此,研究汽车相关的毕业论文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精选多篇优秀的汽车毕业论文,分别从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市场、汽车技术和汽车环保五个大点进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汽车工业的研究动态并提供相关参考。
正文一、汽车设计1. 汽车形态设计的发展历程2.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则3. 汽车外观设计中的色彩认知与应用4. 汽车内部空间布局与人体工学优化5. 汽车创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使用二、汽车制造1.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装备技术与自动化控制2. 汽车车身质量控制技术研究3. 汽车制造中的质量管理体系4. 智能制造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5.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减排技术三、汽车市场1. 汽车市场需求与预测2. 汽车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略3. 汽车销售渠道与网络化经营4. 汽车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5.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研究四、汽车技术1.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进展2. 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与改善3. 汽车悬挂系统的性能研究与改进4. 汽车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5.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五、汽车环保1.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2. 汽车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3. 汽车环境评估与环境管理措施4. 汽车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5. 可持续发展对汽车工业的影响与挑战总结通过对以上五个大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工业在设计、制造、市场、技术和环保等方面都涉及到了广泛的研究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汽车工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能够推动汽车工业的进步并解决相关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环保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本文所提到的汽车毕业论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些观点和研究方向的思考,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启发。
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一)2024

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概述:汽车的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程项目,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和开发。
本文将探讨汽车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五个大点,包括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功能和性能、外观和内饰、安全和环保以及市场和用户需求。
正文内容:1. 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分析汽车设计对于改善交通和提高出行效率的意义- 说明汽车设计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影响2. 汽车设计的功能和性能- 探讨汽车设计中功能性的重要性,如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 分析汽车设计中性能表现的关键因素,例如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等- 讨论汽车设计中人机交互性的考量,如操控感和舒适性等因素3. 汽车设计的外观和内饰- 描述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性,涵盖造型设计和比例协调等方面- 分析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要素,如座椅舒适度、功能布局等- 探讨汽车设计中品牌特色的表达和创新的展示方式4. 汽车设计的安全和环保- 讨论汽车设计中安全性的考量,如车身刚性、碰撞安全等因素- 探索汽车设计中环保性的重要性,包括减排和节能等方面- 分析汽车设计中安全和环保的技术及材料创新5. 汽车设计与市场和用户需求- 研究汽车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包括消费者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因素- 讨论汽车设计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考量,如空间利用和功能定位等- 探讨汽车设计与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的关联总结:通过对汽车设计的综述,可以看出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功能和性能、外观和内饰、安全和环保以及市场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考量都是为了提供更加出色的出行体验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汽车的毕业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全面了解这些方面,并进行创新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1大型客车造型设计

┊┊┊┊┊┊┊┊┊┊┊┊┊装┊┊┊┊┊订┊┊┊┊┊线┊┊┊┊┊┊┊┊┊┊┊┊┊二○○七届毕业设计大客车造型设计学院:汽车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2201030325指导教师:刘喜东完成时间:2007年6月二〇〇七年七月┊┊┊┊┊┊┊┊┊┊┊┊┊装┊┊┊┊┊订┊┊┊┊┊线┊┊┊┊┊┊┊┊┊┊┊┊┊摘要本论文以设计和探讨客车造型为主旨,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多种设计技术,综合曲线外型,内饰,色彩等因素,提出和探讨大客车造型方案,通过分析和研究来把握造型发展的前沿。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大客车造型的发展趋势,设计现状,并制定设计预期目标。
然后按章节分别论述了客车各部分造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则以及设计依据。
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了三维模型,对客车造型进行即时动态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客车,造型,外型,内饰,色彩,计算机辅助技术。
┊┊┊┊┊┊┊┊┊┊┊┊┊装┊┊┊┊┊订┊┊┊┊┊线┊┊┊┊┊┊┊┊┊┊┊┊┊ABSTRACTThis paper means to design and discuss the modeling of coach-bus basing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author uses several technologies to give modeling schemes of coach-bus comprehensiving curve, exterior, interior, color and other element. And the author hopes to catch the situation and tends of the bus modeling design by this mean.At the firs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coach-bus modeling both civil and abroad and makes the design goals expecting to get. Then it discuss the design contents ,principles and accordance in several sections. The author makes 3D models by computer aided design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bus modeling in real time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coach-bus, modeling, exterior, interior, color, computer aided design.┊┊┊┊┊┊┊┊┊┊┊┊┊装┊┊┊┊┊订┊┊┊┊┊线┊┊┊┊┊┊┊┊┊┊┊┊┊目录绪论 (5)第二章确定大客车车身的布置与结构 (12)第三章车身外部造型设计 (13)第四章大客车车头造型设计 (19)第五章大客车内饰造型设计 (20)第六章大客车车窗造型设计 (25)第七章大客车车身色彩设计 (28)大客车顶盖与装饰件设计 (31)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装┊┊┊┊┊订┊┊┊┊┊线┊┊┊┊┊┊┊┊┊┊┊┊┊第一章绪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省市、地区、乡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口、货物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道路交通因此变得愈来愈重要,高速公路网正在逐步形成,专营高速公路也在稳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造型》读书报告1.学习《车辆造型》课程的目的及要求;汽车自诞生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以及楔型汽车等六个阶段的演变。
本文详细阐述介绍了各历史时期汽车的风格特点及与经济性的关系和现代汽车车身造型的选择,以便我们在设计汽车车身造型时有所参考并合理想象,从而设计出理想的车型。
随着汽车开始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汽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其个性的造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好的造型设计还能更好的发挥汽车的性能。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是汽车车身设计的开始,也是整个汽车设计的开始,好的汽车造型设计也是塑造一个汽车自主品牌的关键因素。
2.车辆造型的主要内容与工作程序;汽车造型设计主要包括汽车外观造型设计和室内造型设计两部分1.外观造型设计汽车的外观造型设计主要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①汽车车身的总布置——决定车的比例、尺度不同用途的汽车总布置设计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类车,因其用途和性能要求不同,所选各总成的类型及尺寸不同,其总布置也是不尽相同的。
经过总布置设计,汽车各部分总成的相对位置和乘客座位以及内部空间尺寸即可以确定,按这些总成的外部轮廓并考虑到适当的间隙,就可以确定汽车的基本形状。
另外优先保证的性能要求不同,总体布置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就决定了汽车车身设计也是不同的。
这也是决定汽车造型设计不同的重要原因。
为了获得完美的汽车外形,在汽车总布置设计阶段必须注意使汽车各块形体相互协调,符合比例规律。
显然,汽车的总体布置与匀称美观的比例之间是有矛盾的,既不能使汽车因追求完美的比例而严重损害汽车的功能,同样也不能想象在一个比例尺寸完全不协调的结构上可以制造一个完美的车身形体。
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汽车造型设计人员与结构设计人员充分合作,深入掌握双方要求的要点,做到顾大局、视整体,从整车的实用与美观的双重要求出发,合理的解决汽车的结构性能与美观的形体之间的矛盾。
②汽车的表面形状——决定汽车的形态特征汽车表面形状,主要是汽车车身的表面覆盖件的形状,而线条构成赋予了汽车外形覆盖件具体的形状,也就是形成汽车的雕塑形象。
这是在总布置设计基本完成之后,进一步使汽车外形获得精准的曲线形状的阶段,这一阶段要解决的正是美学和样式问题、车型的继承性和风格问题。
汽车的表面形状决定了汽车的形态特征,其所涉及的美学和样式问题,既取决于空气动力学在汽车外形设计中的应用,又取决于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以及各国家、民族、甚至生产厂家的具体风格,还取决于车身表面大型覆盖件的生产工艺③汽车的外部装饰——进一步衬托、渲染造型汽车的外部装饰主要是对汽车造型进行进一步的衬托和渲染,主要有水箱罩、保险杠、车灯、车轮轮辋外罩、电镀条、标志的形状、浮雕式文字等的造型设计和位置布置以及车身的色彩处理等。
汽车的外部饰物及漆饰添加于汽车的雕塑形体上,使汽车整个艺术面貌更为完整,各部分比例更合理,更富于动感。
汽车的实际美观主要由精美的线条和雕塑形体构成,外部饰物和漆饰则是用来强调这些线条和形体,使之更统一,主题更突出,但不可与整体脱离,更不可随便炫耀和滥用,以致喧宾夺主。
汽车的外部饰物,除了要考虑使汽车的外部艺术面貌更完整以外,还要考虑到材料工艺问题,如塑料、电镀、喷漆、装配等。
2.室内造型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追求汽车靓丽的外形和良好的性能,而且也越来越重视汽车内饰的造型。
车身内部是汽车与人体直接联系的部分,所以车身室内造型设计必须以适应人的喜好和需要出发,舒适、美观的内饰能使人们更好的体验驾车的乐趣,并且能使驾驶员更安全的驾驶。
成功的室内造型设计应该根据各个车型的市场定位和消费对象的主流喜好来进行设计布置,主要体现在室内内饰材料的选择、色彩的确定以及车身附件的造型等方面。
①内饰材料的选择汽车内饰材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来展现其纹理、光泽和软硬度等效果和表面质感,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并体现出汽车内饰的整体品质。
室内装饰应采用柔和、手感好、吸音、吸光的材料制造,并压饰适当的花纹,同时应避免表面的大起大落,以防止给人以大起大落的感觉。
室内造型设计师必须掌握对材质的合理运用,选择合适的室内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表达不同的效果。
如光滑冰冷的金属内饰加上规整的表面纹理和几何图案给人以是高科技和现代感;而选用自然的材质加上柔软的面料和不规则的图案纹理搭配则体现自然和传统的韵味。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和材料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的内饰产品中已大量地运用了工程塑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并结合其他材料,如金属、玻璃和天然的木、竹、麻等,通过先进工艺处理和合理的搭配配合,使人们在视觉上和触觉上感受到材料材质的纹理、光泽和软硬度等效果和表面质感,从而体现汽车内饰特有的和谐美。
②色彩的确定恰当的室内色彩搭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室内驾驶环境和提高驾驶员观察的清晰度及对操纵装置的辨认。
室内色彩分为总体色和焦点色。
总体色一般采用明度适中的复合灰色,而且应遵循室内颜色上明下暗、上浅下深,且上部颜色应以淡雅为主,切勿花哨,这样搭配是为了不致与外界环境产生强烈的对比而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室内显得明亮,避免了让人眼花缭乱。
而焦点色一般用于仪表、挡杆、方向盘等,如纯度、明度相对高的颜色,给驾驶员以醒目的视觉。
这些不同色彩的搭配点缀,是汽车室内色彩既有总体色调的舒适与温馨,又有焦点色的醒目,使驾驶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调节,不致由于长时间驾驶而引起疲劳的感觉。
③车身附件的造型这里所说的附件是指不具有使用功能,在整体内中被局部运用的装饰零件。
好的汽车内饰装饰附件可以成为汽车身价和品牌的标志,也是文化和艺术的体现。
内饰装饰附件的种类繁多,除了少量高档车运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的木纹和金属贴片外,大多数装饰件是在注射成型后通过曲面印刷、电镀、喷涂等工艺将艺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展现出特定的纹理、图案、色彩质感、光泽等效果。
比起天然材质,它们具有更好的加工性和实用性。
目前,汽车内饰中颇为流行将木纹和镀格饰件结合使用,体现自然与科技相融合的和谐。
3.车辆造型的美学基础;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活动。
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接受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无数刺激,并且学会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形成对外部世界的信号系统。
这种与外界的联系,在人脑子里构成一定的概念和情趣,表现一定的反射。
当某种形象重复再现时,就会激起这种概念和情趣,导致兴奋或愉快。
人的审美态度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由于人的社会经历不同,因而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见解也各有所异。
但并非人类对客观事物没有审美标准。
由于每个人都生在活在社会之中,这种因人而异的审美个性又必然寓于社会的共性之中,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表现为一定的倾向性和一致性。
因此对于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及特定的人群,总会存在共同的审美标准。
人们对汽车造型的审美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这些规律虽然有其多方面的因果关系,但从造型艺术的观点来看仍可以做出归纳。
一、整体统一1.整体感艺术作品中如果随便把各个局部毫无联系地凑合到一起,这个作品的效果不可能获得整体感。
例如某一房间内的陈设都是精制的,但其各件物品的造型之间没有联系,而是凑合在一起,就不可能获得整体感。
整体感的产生是由于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呼应,从而组成整体。
这样才可能反映出一定的主题和它的构思内容,才可以产生艺术感染力。
整体包括局部,,局部又表现整体。
整体与局部相辅相成,不可脱节。
表现整体感要避免:(1)各个局部平均对待,一律突出表现,形成多中心或互相竞争局面,造成模糊紊乱的感觉。
(2)过分表现某个局部,喧宾夺主。
(3)对可能干扰主题的局部或应该省略删去的部分不肯删节,造成多余和繁琐。
汽车造型的整体感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共同趋势。
从原始汽车造型复杂繁琐的形式发展到现代化的汽车造型,固然是由于汽车各部分机构本身性能结构的进展所致,例如大曲面复盖件,曲面玻璃,附件灯具的新结构等等,但把这些新的部件有机地结合成为整体仍须通过造型设计。
虽然轿车的功能并无根本的区别,但汽车各部分以及其整体的形状变化很大。
而其最重要的可以概括说是造型的整体化与流线型化。
汽车的基本结构布局到所有附件都延续连贯,而它们的造型则从原来无机地堆积组合发展成为有机地结合成整体。
明显地看出翼子板、车灯、保险杠、顶盖和车窗都组合在一个整体之中。
2.整体中的统一与变化整体统一并不是要求千篇一律.如果没有变化也就无所谓统一了。
正如单调音响和平淡的造型不可能表现明确的主题,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汽车造型中正是由于汽车各部分功能与形状的差异,存在许多重复、对比、呼应等等的形式才可以有机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统一整体,表现出一定的主题。
(1)重复:在汽车造型中往往出现一定形体、线条的重复。
而正确地利用重复可以从中产生造型的呼应和一致,容易构成一定的主调形式。
但是简单的重复易于形成单调、呆板,因为简单的重复没有变化,我们希望的重复是有变化的重复。
有变化又有联系,既多样又统一。
例如在车身的一定曲线或曲面形式,或楞线,浮雕凹凸的形式往往是一种有变化的重复,由此产生和谐统一的感觉。
(2)主调:造型的主调相当于一切艺术作品的主题,主题就是其艺术思想内容的反映。
只有鲜明的主题,艺术作品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才可以激起人们的心理反应。
汽车造型效果给观看的人最明显的印象就是造型的主调,或曰基调。
为了突出主调的效果,在造型中可以采用重复的手法,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或者用夸张的手法。
而忌讳主次不分或形成两种均势的成分。
否则,不可能在造型效果上给人以明确的印象。
次要成分对主题只应起到烘托的作用。
(3)对比与协调:为了显示一种主要的成分往往可以通过对比取得衬托的作用。
对比的双方失去一方,矛盾就不再存在。
可见对比在艺术技巧中的重要意义。
在造型中对比的使用不可过分强烈,否则可能产生冲突对抗的效果,反而破坏了主要方面。
在汽车造型中,例如车身前、中、后三段比例中,其中一段短小可能显得另外部分相对地长大,这就是对比起到地作用。
在处理局部造型时,往往可利用对比去衬托主要的成分,从而达到造型主调所需要的效果。
协调是对比的反面,协调来源于确切合适的对比,如果没有对比,只求协调就可能造成单调的一致性,无从形成主调与统一的效果。
在汽车造型中对比的艺术手法不只应用于形体上,而且色彩设计中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二、比例人对比例的感觉来源于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形体所存在的数量关系。
如果使这些比例在艺术品中重复再现时,常常能使人易于接受和理解,反之与之相差悬殊的比例关系则使人感到生疏突然,较难适应。
但是在汽车设计中形成的比例概念多数是从汽车的性能、结构、制造工艺等要求经过总布置的安排而确定下来的。
如汽车外形的基本尺寸轴距、总长、总宽、总高、前悬、后悬的长度以及车本身中车窗与裙部高度,前、中、后三段长度等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