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3章《物态变化》3.2熔化和凝固(共12张PPT)

D
温度保持不变。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B
C
(1)AB段海波处 于固态,表示海波
吸热升温过程。
A
时间/min
(2)BC段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海波熔化过程,吸
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海波处于液态,表示液态海波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海波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海波 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海波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 态。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8时37分21.11.1608:37November 16,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8时37分25秒08:37:2516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8时37分25秒
◆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 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 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 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是晶体,
该晶体的熔点是 210℃ ,熔化时间是
温
度
3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乙图中,温度升高的是 AB、CD
2.实验探究:石蜡的熔化
数据记录
时间 (m)
2
3
4
56
7
8
9
温度 (℃)
41
42
44
45 46 47
3.2熔化和凝固

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小资料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钨 铁 钢 灰铸铁 铜 金 3410 1535 1515 1177 1083 1064 铝 铅 锡 萘 海波 冰 660 328 232 80.5 48 0 固态水银 固态甲苯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氢 -39 -95 -117 -210 -218 -259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晶体 钨 铁 钢 灰铸铁 铜 金 熔点℃ 3 410 1 535 1 515 1 177 1 083 1 064 晶体 银 铝 铅 锡 萘 海波 熔点℃ 962 660 328 232 80.5 48 晶体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氢 熔点℃ 0 -39 -117 -210 -218 -259
雪熔化吸热
例2: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 止才被冻坏,为什么?
凝固放热
熔化、凝固的应用
•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把塑料颗粒做 成塑料盆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
例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下变成液态玻璃
非晶体熔化规律
1、非晶体在熔化过 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没有熔点; 2、熔化过程吸热。
2、熔化过程中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 定温度时才开始熔化 ; 4、熔化过程吸热。
晶体有熔点, 非晶体没熔点。
晶体的凝固 1、有确定的 凝固温度
2、凝固过程 中放热,
3、但温度保 持不变
非晶体的凝固 1、没有确定 的凝固温度 2、凝固过程 中放热,
3.2熔化和凝固讲解

熔化需要吸热 , 凝固需要放热。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 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 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 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 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 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2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秒表
酒精灯的使用
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外焰加热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
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时,它 的状态为( D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判断依据?
温度/℃
非晶体熔化特点: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时间/min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 度,整个过程是吸收热量,温度不 断升高。
温度
海波
放热凝固 凝固点
时间
吸热熔化 熔点
海 波 熔 化 图 像
50
45
40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min
石蜡熔 化 过 程 记 录 表
时间/ 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温度/ ℃ 38 39 41 42 43 44 46 48 50 52 53 54 55 56 57 状态 固 固 固 固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 液 液 液
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即熔点是晶体本身的一 种特性,可以用它来鉴别物质.
阅读思考一些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钨 纯铁 钢 灰铸铁 铜 金 3410 1535 1515 1177 1083 1064 铝 铅 锡 萘 海波 冰 660 328 232 80.5 48 0 固态水银 固态甲苯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氢 -39 -95 -117 -210 -218 -259
3.2熔化和凝固知识讲解

A.冰雪消融 D.霜寒料峭
B.露珠晶莹
C.浓雾缭绕
【答案】A
类型二、熔化和凝固图象
2.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在BC段没有吸收
热量
C.在第6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D.海波在CD段是气态
【答案】A 【解析】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由图象可知对应温度48℃即为海波的 熔点,所以A选项正确;图中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在这段过程中, 温度不变,但海波仍要吸收热,所以B选项错误;图中BC段为晶体的熔 化过程,第6min即固态海波的温度刚升高到熔点,刚开始熔化,所以C 错误;图中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点是海 波刚全部熔化完,处于液态,所以D选项错误。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晶体的熔化图象,通过图象得出物理信息:晶体 的熔点、初始温度、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以及各段物质对应的状态等。 举一反三: 【变式】(2012 益阳)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是( )
热。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
么试管中的水( )
A.很快就会结成冰
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
肯定会结成冰
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
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
【答案】D
4.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标 准大气压下)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变。
(2)从图中可以看出A容器内的液体温度受到B容器的温度影响,一段
时间内,A中出现冰,说明温度降低,所以B容器的温度低于O℃。
【总结升华】晶体的凝固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所呈现
3.2熔化和凝固(共14张PPT)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一、提出问题:
不同固体(如:海波和烛蜡)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二、猜想假设:
我认为它们。。。。。。。。。
三、设计实验:—实验器材
温度计 搅拌器
铁架台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水浴法”: 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实验器材。 2、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初始温度 35OC) 3、观察温度计当温度到40O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 温度,及它们的状态。
温度/℃ 60
烛 蜡 熔 化 图 像
50
40
30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min
温度/℃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温度/℃
D
55
60
H G
50
50 B C
F 40 E 时间/min 30
45
A 40 0 1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min
海波熔化图像
烛蜡熔化图像
1、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是哪一段?蜡烛呢?
创设情景,指向目标
二 熔 化 和 凝 固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书了解物质的液态和固态之间可以相互
转化,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了解晶体和非晶 体的区别。 2、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3、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常 见的现象。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先熔化再凝固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3.2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说明:注意区别溶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
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例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二: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三:晶体与非晶体1、根据物质在熔化时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将物质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海波、冰、石英、所有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石蜡、沥青、玻璃、橡胶、蜂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的熔点是0℃、海波的熔点是48℃、萘的熔点是80℃。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达到熔点;让晶体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也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让晶体继续放热。
4、晶体在处于熔点和凝固点时,可能处于液态,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最新3.2熔化和凝固

固态岩石 在高温下 化成液Fra bibliotek 岩浆从火 山口喷出
熔化
刚从火山口 喷出的液态 岩浆冷却之 后则成固态
凝固
温度/℃
温度/℃
60
55
D
固夜共存
50 BC
45
40 0 1 2 34 5 6
海波的熔化图像
60
55
50
45
4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松香的熔化图像
冰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所有金属
思考:如何从图像去辨别晶体和非晶体?
5.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350
金
1064
钨 3410
银
962
纯铁 1535
铝
660
各种 1300
铅
327
钢
~
1400
各种 1200
锡
232
铸铁 左右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体氮
固体氢
熔点 0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5
55.5 53.5
51.5 48 47.5 47 47
47
46
45
44
43
41
状态
液态
固液共存
固态
温度(℃)
海波的凝固图像
55
50
45
7 8 9 10 11 12
时间(m)
2.非晶体:松香凝固
数据记录
时间 (m)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1
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固体
2015/12/22
液体
气体
2
概念
熔化 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冰棒化成水: 熔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固 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0 -10 A
B
C
4
6 时间(分)
24
2015/12/22
图象题
乙完全熔化用
温度(℃)
甲 乙
2 了——分钟,可 以判断这种物质 冰 名称是——。
0 -10 A
B
C
4
6 时间(分)
25
2015/12/22
5、简答题 要使食品冷却,用质量相等的 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一 些,这是为什么?
答:0℃冰变成0℃水熔化过 程要吸热,0℃冰和0℃水升 高相同的温度,0℃冰要吸收 更多的热,制冷效果好。
2015/12/22 13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2015/12/22
14
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但是温度改变。
2015/12/22 15
想想议议 温度(℃)
100
E 液态
晶体
50
G F固液共存 固态 H
5
时间(分钟) 10
16
0
小结
1、固态
2、液态
液态
50 时间(分钟) 10
9
0
5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凝固温度图象 温度(℃) 100 非晶体
50 时间(分钟) 10
10
0
2015/12/22
5
几种物质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钨 铁 钢 灰铸铁 铜 金 3410 1535 1515 1177 1083 1064 铝 660 固态水银 -39 铅 328 固态甲苯 -95 锡 232 固态酒精 -117 萘 80.5 固态氮 -210 海波 48 固态氧 -218 冰 0 固态氢 -259
8、同一种物质:熔点 凝固点。
9、常见晶体:海波、冰、各种金属 10、常见非晶体: 蜡、松香、玻璃、沥青
2015/12/22 20
练习
1.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体 、
液体 、气体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 与 温度 有关。
21
2.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 熔点相同 。
3.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11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比较
◆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 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 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
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
有凝固点。
?想一想
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 达到-52.3º C,应选用水银温度 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为什么? (提示:查熔点表)
( D )。
A.铜 B.萘 C.海波 D.玻璃
2015/12/22 22
4、图象题
右图是甲、乙
甲 温度(℃) 乙
两种物质的熔 化图象,从图 中可以知道 乙 是晶体。熔 点是 0℃ 。
2015/12/22
0 -10 A
B
C
4
6 时间(分)
23
图象题
在图象的AB段,
温度(℃)
甲 乙
乙物质处于 固 态,
固态
熔化
凝固
2015/12/22
17
固体
3 、
晶体
非晶体
4、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18
5、晶体的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并且继续吸热。 6、晶体的凝固条件: 温度降到凝固点并且继续放热。 7、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 点,但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015/12/22 19
26
6、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
甲盆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 块少些,甲放在阳光下,乙放 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 完全熔化。则:( B ) A、甲比乙高; B、两盆水温度相同; C、乙温度可能比甲高; D、不能判定。
2015/12/22 27
7 、查看熔点表,确定下列各种 物质分别在不同温度时所呈的状 态: 固态 -40℃的水银_______ 液态 -115℃的酒精______ 液态 237℃的锡__________ 液态 700℃的铝__________ 液态 90℃的萘_________ ___ 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80.5℃的萘__________ __
先熔化再凝固
4
实验目的: 观察海波和蜂蜡的熔化 分析它们熔化时温度的特点
5
6
温度(℃) 100 D
晶体 固液共存 液态
50
固态
A
0
B 5
C
时间(分钟) 10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熔化温度图象 温度(℃) 100 非晶体
50 时间(分钟) 10
8
0
非晶体没有熔点。
5
晶体凝固温度图象 温度(℃) 100 晶体
28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