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轴和胚组成。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具有保护内部胚胎和提供适宜生长条件的功能;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组织,为胚胎发育提供养分;胚轴包括胚芽和胚根,是种子内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胚是种子的生长点,具有发育成植物的潜在能力。

2. 种子的功能种子具有保存和传播植物遗传物质的功能,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出发点。

种子内含有胚乳和胚,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

种子具有抵抗逆境环境和保持生命活力的能力,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生长,完成繁殖过程。

种子还可以通过鸟类、昆虫和风力等方式进行传播,实现植物的扩散与适应性。

二、种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1.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囊包裹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受精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指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分裂、增殖和分化产生胚芽和胚乳等组织,形成种子的胚部分;胚囊包裹是指受精卵被包裹在子房内形成成熟的种子,以保护和储存胚胎。

2. 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成熟是指种子在胚囊包裹下逐渐发育完全,获得很高的生物活性和休眠状态,具备生长发芽的条件。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胎发育完全,胚乳形成丰富的储藏组织,种皮形成坚硬的外壳,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种子成熟可以通过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形态特征来判断,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和保存条件。

三、种子的保存和利用1. 种子的保存种子的保存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保持种子的生物活性和胚胎的生长能力。

种子保存的关键是控制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气体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以防止种子的腐败、变质和对外界环境的侵害。

种子保存的方法包括干燥、冷藏、真空封存、冷冻和低温干燥等多种技术。

2. 种子的利用种子的利用包括播种繁殖、植物育种和栽培生产等多个方面。

播种繁殖是指将种子投入土壤,使其生长发芽,完成植物繁殖的过程。

种子学复习材料

种子学复习材料

种子学复习材料1、农业种子: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器官营养体的一部分。

2、播种材料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和植物人工种子。

3、书上P16页图看一下4、多胚现象和无胚现象(书上第22页。

)5、坏境条件对种子成熟期的影响?A、温度B、湿度C、营养条件6、种子的基本构造绝大多数种子是基本相同的,由种皮、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果皮和种皮A、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一般分为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B、种皮由一层或两层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内珠被发育成内种皮。

种皮一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胚珠遗迹:1)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株孔的遗迹。

2)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株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

3)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遗迹即脐条的终点部位。

C、果种皮1)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2)由胞壁加厚的死细胞构成。

果实种子的种被有果皮和种皮。

真种子的种被只有种皮。

种胚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中重要的部分。

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4部分组成。

1)胚芽又称幼芽或上胚轴,位于胚轴的上端。

2)胚轴又称胚茎,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度部分。

3)胚的主要类型:直立型(柿子、蓖麻)、弯曲型(大豆、蚕豆)、螺旋型(辣椒、番茄)、坏状型(菠菜、甜菜)、折叠型(棉花)、偏在型(小麦、玉米)胚乳是种子的贮藏组织,可将胚乳分为内胚乳和外胚乳。

由胚囊中受精极核细胞发育而成的称为内胚乳,由珠心层细胞发育而成的称为外胚乳。

7、种子植物学分类A、根据胚乳的有无分类,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有胚乳种子“内胚乳发达(禾本科、大戟类、蓼科、茄科、伞形科种子,代表为甜菜、菠菜);内胚乳与外胚乳同时存在(胡椒、姜);外胚乳发达(苋科、藜科)”无胚乳种子“眼子菜科植物、豌豆、蚕豆、十字花科、葫芦科、锦葵科、蔷薇科、菊科、大豆等豆科植物”B、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1)包括果实及其外部的附属物(稻、大麦、燕麦、二粒小麦)2)包括果实的全部(普通小麦、玉米、黑麦、荚果、芹菜)3)包括种子及果实的一部分(桃、李梅、枣)4)包括种子的全部(绿豆、花生、大豆、南瓜、西瓜、黄瓜、烟草。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净度分析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净度分析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净度分析种子学是农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有关种子生产、处理、保存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由于成熟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种子学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种子学的净度分析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种子的净度种子的净度是指种子中所含杂质的多少,也就是种子中所含有害杂质的百分比。

种子的净度对于种子的质量和纯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种子生产和销售中,净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种子的净度直接影响到种子的萌发力和品质,同时也会影响到种子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种子的净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纯度分析2. 杂质分析3. 不完全种子和变色种子的分析4. 杂草种子和其他杂种子的分析二、种子的净度分析方法种子的净度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测定种子的净度和纯度,以便评价种子的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种子净度分析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人工直接观察和鉴别种子中的杂质来进行净度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有一定经验和技术。

直接法适用于对种子杂质数量较少和种子形状规整的情况。

2. 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计算种子中的杂质和杂种子的密度和重量来进行净度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种子杂质数量较多和种子形状不规整的情况。

间接法可以利用离心机、飘浮等设备来分离和计算种子中的杂质和杂种子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种子的净度和纯度。

3. 化学法化学法是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对种子中的杂质进行染色或处理,然后通过显微镜或其他仪器来测定种子中的杂质和杂种子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种子中的微小杂质和杂种子进行分析和计数。

种子的净度分析方法还包括气体流动法、遥感法等,这些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仪器来进行分析。

不同的种子净度分析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三、种子的净度分析标准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种子净度分析标准和规定。

种子学

种子学

一、名词解释1、农业种子:凡农业生产中可以直接应用于播种的植物器官。

为与植物学上的种子作区分,称农业种子。

(或指各种播种时的材料,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繁殖孢子和人工种子等)2、真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种皮上常留有胚珠时期的遗迹。

3、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4、种嵴:一种存在于种皮外面的类似于“嵴”的附属结构。

5、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

6、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7、脂肪酸价: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KOH(NaOH)毫克数。

8、发芽口:又称种孔,是珠孔的遗迹,位置正对着胚根的尖端,种子萌发时胚根由此伸出。

9、种子休眠: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10、脂肪碘价:在油脂上加成的卤素的质量(以碘计)又作碘值,即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克计)。

11、种子活力: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种子发芽力: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

通常以发芽势、发芽率表示。

13、吸胀损伤:有的种子如大豆、菜豆,本身种皮较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力强。

如果种子吸胀速率快,细胞膜就无法修复而且出现更多损伤,物质外渗加剧,种子发芽成苗能力下降。

这种类型的损伤称为吸胀损伤。

14、种子容重: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重量,单位为g/L或kg/m3。

容重是种子的重要指标,可以计算仓容和运输车皮数。

15、硬实: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

16、自流角:当种子摊放在其他物体的平面上,将平面的一端向上慢慢提起形成一斜面与水平面所成之角(即斜面的陡度)亦随之逐渐增大,种子在斜面上开始滚动时的角度和绝大多数种子滚落时的角度。

自流角是种子散落性的指标之一。

17、种子散落性:作为种子堆而言的种子群体,则种子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当种子从高处自由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形成一股流水状。

《种子学》复习资料

《种子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种子加工:对种子从收获到播种前采取的各种技术处理,是把新收获种子加工成为商品种子的过程,包括种子清选、精选分级、种子干燥、种子处理和包衣、种子包装等一系列工艺过程。

种子休眠:是指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健全种子不能萌发或延迟萌发的现象。

扦样:检验一批种子之前,利用专用扦样工具,从种子批中随机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供检样品的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新技术。

种子临界水分:种子中的结合水达到饱和、无游离水存在时的含水量,称为种子的临界水分。

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发芽力:是指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形成正常幼苗的能力,通常以发芽率表示。

初次样品:从种子批的一个扦样点上扦取的小部分种子。

种子精选:根据种子外形、比重、空气动力学特性、色泽和静电特性等的差异对种子进行分离。

人工种子:狭义的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括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广义的人工种子是在胚状体或一块组织(顶芽、腋芽)- 一个器官(小鳞茎等)之外加上必要的营养成分(人工胚乳)后,用具有一定通透性而无毒的材料将其包裹起来,形成的与天然种子相似的颗粒体二、填空题1.根据园艺植物种子化学成分含量上的特点,大体上可将园艺植物种子划分三大类。

(淀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油料种子)2.种子萌发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吸胀、萌动、发芽)3.种子干燥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五大类。

(自然干燥、通风干燥、加热干燥、干燥剂干燥和冷冻干燥)4.衰老劣变种子的渗漏现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精确的检测。

《种子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一、名词解释自由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可自由移动的水分,存在于毛细管和细胞间隙。

束缚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且紧紧被束缚在其周围、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临界水分: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

(亲水胶体含量高,亲水物质亲水性强,种子的临界水分就高。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种极性基,故亲水性最强;脂肪分子中不含极性基,所以表现疏水性。

含油量愈高,临界水分愈低。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范围。

临界水分高,安全水分可以高;临界水分低,安全水分必须低。

(安全水分≤临界水分)南方<北方,低温干燥:↑;仓贮条件好:↑;安全水分定的越低,越有利于种子贮藏,但成本增加。

(所以低温干燥的北方安全水分定的高些,更有利于种子贮藏)平衡水分:当种子在外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后,对水分的吸附与解吸(吸湿性)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种子含水量就称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是衡量种子吸湿性动态变化的主要指标。

吸湿性:种子对水汽吸附与解吸的性能称为种子的吸湿性。

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的内壁可吸附其他物质的气体分子,这种性能叫做吸附性。

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量(mg)。

酸价高,品质差。

碘价:与100g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量(g),表示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油脂酸败: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变质产生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哈气。

原因:分解释放小分子;氧化分解/高温、高湿、强光、多氧/种皮/破损。

呼吸作用:种子内活的组织在酶和氧的参与下将本身的贮藏物质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后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硬实:是指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并保持原来大小的种子,是休眠较深的一种形式,利于种子寿命延长和后代繁衍。

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

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种子学重点回顾

种子学重点回顾

一、名词解释1.种子的休眠:有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2.自动分级:当种子堆在移动时,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部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对象的现象。

3.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空性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的内壁可以吸附其他物质的气体分子,这种性能称为吸附性4.扦样: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5.种子净度:样品中出去杂志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的总重量百分率。

6.种子的植物学定义: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7.农业种子: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利用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8.平衡水分:将种子放在固定不变的温度及湿度条件下,经过相当时间后,种子水分基本不变,即达到了平衡状态,种子对水汽的吸附剂解吸以同等的速率进行,这时的种子水分称为平衡水分9.种子活力: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的活性强度和哪些种子特性的综合表现。

10.结露: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后凝结成水的现象,开始出现结露的温度称为露点11.送验样品:从混合的样品中分区一部分相当数量的种子送至检验室做检验的样品。

12.种子发芽力: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

13.发芽的国内定义:胚根长到与种子等长,胚芽长度达到种子一半14.发芽的国际定义:种子发育长成具备正常构造的能力15.丸化处理和包衣处理:将某些化学物质混入经研细的作为介质的惰性物质中,用胶液作为粘合剂,做成种衣或包衣,是指牢固地附着在种子表面,以改善和促进出苗情况和幼苗生长。

16.种子劣变:种子生理机能的恶化17.种子寿命:种子生活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持的期限18.呼吸系数(呼吸商):种子在单位时间内放出CO2 和吸收O2的量的比19.呼吸强度:一定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种子放出的CO2或吸收O2的量20.种子标准化:通过总结群众生产斗争和实验的经验对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种子的特征特性、种子生产、种子质量、种子检验方法以及种子包装、运输、贮藏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明确的技术规定,制定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技术标准,并在生产、使用、管理过程中贯彻执行。

种子生物学(完整版)

种子生物学(完整版)

种子植物学: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受精胚珠) (狭义)农学:直接用作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

(农业种子) (广义)种子休眠植物经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学特性。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脂肪酸败因储藏不当或储藏过久(湿、热、光、空气),脂肪发生变质,产生醛、酮、酸类物质而发出不良气体,并变苦味,种子生活力丧失,品质显著降低。

原因:1 脂肪水解:脂酶作用下—游离脂肪酸+甘油(酸价上升),微生物分解作用(大量);种子本身酯酶2 脂肪氧化:饱和脂肪酸氧化—微生物作用下—酮酸—酮+二氧化碳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化学氧化和酶促氧化—醛和酸脂肪酸败与种子品质⏹种子中脂肪含量,尤其是胚部脂肪含量,与种子的劣变、种子寿命间存在密切关系。

⏹油质种子不耐储藏!食品加工中往往要去除胚、糊粉层;精度低面粉、稻米;玉米不耐贮藏平衡水分种子对水分的吸附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湿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种子对水分的吸附和解吸速度相同时,种子含水量就保持不变,即达到平衡。

影响平衡水分的因素1、大气湿度;2、温度;3、种子的化学物质亲水性;4、种子部位与结构特性。

种子平衡水分应用:确定种子安全贮藏水分;解释油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较低原因;特定条件下种子吸湿和解吸的分界线;看作某一特定条件下种子最大持水量,在特定条件下种子的失水量也和平衡水分有关,在种子干燥中有应用种子的主要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Harper(1977)将种子休眠划分的类型原生(固有)休眠,次生(诱导、二次)休眠,强迫(生态)休眠各类种子的胚具有的基本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某些含量很低但却能调节种子的生理状态和生化变化的化学成分。

主要有植物激素、酶、维生素种子形成和发育的一般过程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多次细胞分裂和分化,直到完全成熟。

1.胚胎发生期:受精开始到胚形态初步建成,以细胞分裂为主,同时进行胚、胚乳或子叶的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存生活力的期限。

即种子存货时间,亦指一批种子从收获到发芽率降到50%时所经历的时间。

植物学种子:种子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统称农业种子,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植物人工种子四大类。

良种:即必须是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前者是品种特性,如丰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等;后者则指种子的播种品质,如纯、净、饱、健、壮等。

形态成熟:(收获指标)指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

生理成熟:(种用价值指标)指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

脱水耐性:种子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综合特性, 它指的是种子对低含水量或脱水的忍耐程度, 即植物种子在脱水后的活力或发芽力的变化情况。

种子水分:种子中所含有的一切水分,包括自由水和束缚水。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围。

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为达饱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

种子的吸湿性:种子对水汽吸附与解吸的性能。

脂肪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 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之为酸败。

高温、高湿、强光、多氧,种皮不致密、破损,易酸败。

酸价: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KOH(NaOH)毫克数,表示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多少。

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表示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种子休眠: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生理休眠:种子本身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或存在着发芽的障碍(这种障碍能逐渐消失或采用人为的方法破除),虽然给予适当的发芽条件而仍不能萌发;由遗传性决定。

综合休眠:种子的休眠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

硬实:许多种子的种被特别坚实致密,不透水,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

劣变:种子生理成熟后,出现不可逆转的质量下降变化称为劣变或老化。

[ 简要阐明劣变的机理:1)大分子物质裂变:核酸降解、合成受阻:RNA、DNA含量低,ATP生成量少;结构蛋白变性失去活化能力:分生组织坏死;合成酶活性降低,水解酶活性升高;2)膜系统损伤:膜漏现象严重:含物外渗,脂质团形成,细胞器损伤;萌发时修复能力降低---影响正常代。

3)有毒物质的积累:代的中间产物如乙醇、CO2、醛、酮、酸类、多胺、丙二醛的积累使活组织中毒。

4)生理活性物质破坏与失衡:维生素氧化、损坏---酶活性下降、胚劣变;GA、CK减少,ABA增加---萌发受抑;谷胱甘肽氧化---蛋白合成受阻。

]传统型种子:耐干燥,含水量降到较低水平时(1-5%)不受伤害,贮藏寿命随含水量和温度降低而延长,多为中、长命种子;顽拗型种子:对脱水和低温高度敏感,干燥时会受损伤,新种子的生活力随干燥而降低,当降低至某一临界水时,种子生活力全部丧失,须高水分适温贮藏,寿命短,如水浮莲、橡胶、板栗荔枝、银杏等;中间型种子:贮藏习性介于传统型和顽拗型之间,即开始寿命随水分降低而延长,但当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7-12%)时,寿命与水分的负相关关系发生逆转,如柑桔、小果咖啡等。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常用TTC法鉴别。

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的活性水平和行为的那些种子特性的综合表现。

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迅速整齐萌发并长成正常幼苗的潜在能力。

[ 区别与联系:种子活力不像种子生活力那样是一个单一的质量指标,而是描述若干特性的概念。

高活力的种子一定具有高的生活力,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

]种子发芽力: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通常以发芽势、发芽率表示。

种子发芽:种子萌动以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和分化,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即称发芽。

种子萌发:指种胚(最幼嫩的植物原始体)从生命活动相对静止状态恢复到生理代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是植物生长周期的起点,也是农作物种植生产的开始。

吸胀损伤:当种子刚接触水分时,如果种子吸胀速率过快,细胞膜就无法修复而且出现更多的损伤,物质外渗加剧,种子发芽成苗能力下降。

这种类型的损伤称为吸胀损伤。

吸胀冷害:有些作物干燥种子短时间在零度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就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常发芽成苗,这种现象称为吸胀冷害。

吸胀:即吸水膨胀,是种子萌发的基础阶段,直到吸水饱和,体积达最大。

露白: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程度,胚根尖端就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

农业生产上俗称为“露白”,表明胚部组织从种皮裂缝中开始显现出来的状况。

种子最低吸水率:种子发芽的最低需水量:指种子萌动时所含最低限度的水分占种子原重的百分率。

萌发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指种子至少有50%能正常发芽的最低、最高温度界限;最适温度是指种子能迅速萌发并达到最高发芽百分率所处的温度。

人工种子:通过培养产生的大量幼芽和体细胞胚,用特定方法将其包裹起来加以保护,制成种子的类似物。

丸衣种子,也称重型丸粒。

指通过丸衣处理,使种子形成一种特定的形状及大小, 表面光滑。

有利于机械化精量播种。

呼吸作用:是种子活的组织在酶和氧的参与下将本身的贮藏物质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后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种子在通风、干燥、透气的情况下,完全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放出大量能量的氧化过程。

干燥的、果种皮紧密的、完整饱满的种子通风透气的种子堆。

无氧呼吸:处在干燥低温、密闭缺氧的条件下,产生酒精或乳酸,放出少量能量。

呼吸强度:指一定时间,单位重量种子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或吸收的氧气量。

呼吸作用可以用二个指标来衡量,即呼吸系数(也叫呼吸商,简称RQ)和呼吸强度(也叫呼吸速率)。

呼吸系数:指种子在单位时间,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呼吸系数=放出CO2体积/吸收O2体积。

容重:单位容积种子的绝对重量,单位为“克/升”。

比重:一定的绝对体积的种子重量和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也就是种子绝对重量和它的绝对体积之比。

种子容重=种子重量(g)/容积(ml) 种子比重=种子重量(g)/种子体积(ml)。

散落性: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形成一股流水状,因而称它为种子流,种子所具有的这种自高处落下向四周散落的特性。

自动分级:当种子堆在移动时,其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现象。

导热性:种子堆传递热量的性能。

热容量:指1kg种子升高1℃时所需的热量,其单位为kcal/kg·℃。

其大小决定于种子的化学成分(包括水分在)及各种成分的比率。

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的壁可以吸附其他物质的气体分子的性能。

吸湿性:种子对于水汽的吸附和解吸的性能。

种子检验:是指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的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质量优劣,评定其利用价值的科学技术。

种子检验规程: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或企业颁布有关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步骤、结果计算等的规定。

品种品质: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即种子在品质),可用真、纯两个字概括。

播种品质: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品质(也即种子外在品质),可用净、壮、饱、健、干五个字概括。

标准: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或其他公开文件。

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

标准化: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过程。

种子标准化:指对农作物种子的特性特征、种子生产、包装、贮藏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群众经验作出科学技术规定,作为衡量种子质量的尺度,并按此标准生产、管理和使用种子。

包括:农作物品种的标准化;种子的质量、生产方法、检验方法、包装、贮藏、运输等方面的标准化;种子生产方法标准化;种子检验方法标准化;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化;种子包装和贮藏标准化。

种子生物学的涵:种子学,即作物品种选育成功进入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主要研究种子的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阐明植物种子各种生命现象的变化及其与环境条件的联系,并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等环节。

重要性:农业生产资料,人类生活资料,绿色革命的主题,农业科技的载体。

3、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1)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作物高产、多抗、优质的在因素;2)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资料;3)种子是绿色革命的主体,农业科技的载体。

4、种子工程的意义以及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途径:种子工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是把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工程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建设的组织及运行管理。

意义: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作物高产、多抗、优质的在因素。

多年来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下,种子生产经营规模小,种类多,监管不严,育、繁、推脱节,限制了种子生产优质化、商品化、新品种选育和种子质量的提高。

因此实施种子工程刻不容缓。

途径:(1)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2)由行政区域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3)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转变;(4)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

最终达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规管理、育繁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

5、为什么说种子是特殊的商品?1)种子本身的独特性(基本的农业生产投入、变异的载体、物理、生理特性易改变、自身具有生命力、能自我繁殖; 2)种子有特定的生产适应性、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3)利用种子时间的有限性; 4)种子生产方式的特殊性。

1、种子发育成熟过程经历哪些阶段?种子成熟过程中有哪些物质积累?种子的形成发育过程是指从受精的卵细胞即合子开始,直到种子完全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

(原胚期、胚分化期、贮藏物质积累期、脱水成熟休止期)发育成熟过程阶段: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被的发育。

种子发育成熟过程发生的变化:大小、重量、发芽率等不断提升;含水量则呈逐渐下降趋势;当种子干重不再增加时,即为种子采收的最佳时期。

:1)淀粉粒→脂肪体→蛋白质体;2)果种皮→胚乳外层→胚乳层;3)可溶性糖、非蛋白态N含量降低。

随种子成熟:淀粉的支/直升高;脂肪酸价降低、碘价升高;贮藏蛋白(蛋白体)愈多。

2、种子成熟的概念?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包括:形态成熟:(收获指标)指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生理成熟:(种用价值指标)指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