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β受体解读精品PPT课件
M、N、α、β受体详解

前言:学习医学的学生们经常弄混这些问题, 所以我给年夜家提够一个详细的资料, 希望年夜家自己以后注意点!之南宫帮珍创作1. M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 如心脏、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和各种腺体.M受体家族可分为5种亚型, 较为公认的是M1、M2、M3三种亚型.2.N受体的分布:N受体根据分布分歧, 分为NM(nicotinic muscle, 或称N2受体)受体和NN(nicotinic neur, 或称N1受体)受体.NM受体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细胞膜), NN受体分布于神经节.N受体位于神经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为敏感, 故将之称为烟碱受体或者N受体.N受体胆碱亚型根据其分布部位分歧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 即NM受体(nicotinic muscle)受体(又称N2受体)及神经节N受体(又称N1受体).神经N受体与中枢N受体又称NN受体(nicotinic neuronal)受体M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的简称,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 可发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地效应, 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 (血压下降、心率下降) , 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 以及消化腺分泌增加等.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覃碱结合, 发生类似的效应.近年发现M 受体有五种亚型, M1受体主要分布于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 受体激动引起兴奋和胃酸分泌;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 激动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M3受体主要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 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M4 和M5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药理学分型 .M1、M2、M3这三种受体均有各自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 阿托品对这三种M受体均可阻断.α受体又称“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之一.结合后能使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扩瞳孔肌等兴奋,使其收缩;也能使小肠平滑肌抑制,使其舒张.心肌细胞存在α受体,α受体兴奋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加强,但作用较弱.编纂主要分类α受体为传入迷经系统的受体, 根据其作用特性与分布分歧分为两个亚型:α1、α2.α1受体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如皮肤、粘膜血管, 以及部份内脏血管), 激动时引起血管收缩;α1受体也分布于瞳孔开年夜肌, 激动时瞳孔开年夜肌收缩, 瞳孔扩年夜.α2受体主要分布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突触前膜上, 受体激动时可使去甲肾腺素释放减少, 对其发生负反馈调节作用.β受体β-receptor为儿茶酚胺受体之一.一般为抑制的反应, 儿茶酚胺与β受体作用可引起血管、子宫和支气管肌等缓和和心脏兴奋.异丙基肾上腺素也可使之发生效应.3, 4-二氯异丙基肾上腺素(DCI)和萘异丙仲胺等β巡断剂可阻抑其作用.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 可增加心肌收缩性, 自律性和传导功能;β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平滑肌, 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等, 介导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血管扩张等作用;β3受体主要分布于白色及棕色脂肪组织, 调节能量代谢, 也介导心脏负性肌力及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β受体的信号传导通路:卵白激酶A(PKA)通路:当β受体与GS卵白结合,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 招致细胞内CAMP水平增高, CAMP激活PKA, PKA, 磷酸化多种卵白质, 包括L型Ca2+通道增进Ca2+内流,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 招致肌肉收缩力增强, 磷酸化的受磷卵白则增加肌浆网Ca2+的摄取,增强肌肉的舒张功能.乙酰胆碱受体包括两种: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 发生副交感神经兴奋效应, 既心脏活动抑制, 支气管胃肠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收缩, 消化腺分泌增加, 瞳孔缩小等.阿托品为毒蕈碱受体阻断剂.烟碱型受体(N受体), N1位于神经节突触后膜, 可引起自主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兴奋, N2受体位于骨骼肌终板膜, 可引起运动终板电位, 招致骨骼肌兴奋.六烃季胺主要阻断N1受体功能, 筒箭毒碱阻断N2受体功能.在接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各种器官中存在着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起反应的受体, 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其化学性质尚不清楚.用对药物反应的方法,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α及β两个类型.肾上腺素对α及β两型受体均起作用, 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对α型起作用.α型受体所引起的反应为血管收缩、瞳孔扩散等, α受体可被dibenamine、麦角毒等α阻断药所抑制.β受体所引起的反应为支气管扩张、血管扩张等, β受体可被3, 4-dichloroisoproterenol(D-CI)等阻断药物所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α和β两类.α受体的阻断剂是酚妥拉明, β受体的阻断剂为心得安. 拮抗剂与激动剂相对,与受体结合后,但不能诱导发生生物活性变动的构象变动.而激动剂是能够诱导受体构象变动而引起生物活性.拮抗剂是指与受体只有较强的亲和力, 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故不发生效应, 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 因而对立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阻滞剂(beta blockers)阻滞剂, 目前有9种, 如心得安、心得宁、心得平等.这类药物具有镇静的作用, 使用范围主要在技能类难和准确性顶群中, 目的是为了减少心脏的过度兴奋, 降低焦虑稳定情绪.。
α、β受体ppt课件

α受体阻滞剂
• α受体阻滞剂可以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受体结合,并不激动 或减弱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却能阻滞相应的神经递质及药 物与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 • α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地与α受体结合,竞争性阻断神经递 质或α受体激动药与α受体结合,从而拮抗α受体激动所产 生的一系列效应。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将α 受体阻断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与儿茶酚胺互相竞争受体 而发挥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因为与α受体结合不甚牢固, 起效快而维持作用时间短,称为短效α受体阻断药。又称 竞争性α受体阻断。常用的有酚妥拉明(立其丁)和妥拉 唑啉(苄唑啉)。另一类则与α受体以共价键结合,结合 牢固,具有受体阻断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称为长效类 α受体阻断药。又称非竞争型α受体阻滞药,如酚苄明(苯 苄胺)和哌唑嗪。
主要分类
• β受体阻滞剂根据其作用特性不同而分为三类:第 一类为非选择性的,作用于β1和β2受体,常用药物 为普萘洛尔(心得安),目前已较少应用;第二类为 选择性的,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常用药物为美托洛 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 洛尔(康可)等;第三类也为非选择性的,可同时作 用于β和α1受体,具有外周扩血管作用,常用药物为 卡维地洛、拉贝洛尔。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划分为 脂溶性或水溶性,以及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或不具 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等类型。 • 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上腺 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 少心肌耗氧量,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改善左 室和血管的重构及功能。
药理作用
• 1. 短效类α受体阻断药:本类药物与α受体结合力弱,易于 解离,作用温和,维持时间短(1~1.5小时)。由于此类 与激动药之间有竞争性,又称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 • 1.1 血管 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和直接舒张血管平滑 肌作用,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 1.2 心脏 由于直接扩张血管及阻断α1受体,血压下降反射 性引起心脏兴奋,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出 量增加。也可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膜α2 受体,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兴奋。 • 1.3 其他 有拟胆碱和拟组胺样作用,可使胃肠平滑肌兴奋 、了液分泌增加,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酸过 多等症状。 • 2. 长效α受体阻断药:本类药物与α受体以共价键结合,结 合牢固具有受体阻断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又称非 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与短效类相似。该药起效 缓慢、作用强而持久。其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与血管功能 状态有关。当交感神经张力高、血容量低或直立体位时, 其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明显。
M、N、α、β受体详解

前言:学习医学的学生们经常弄混这些问题,所以我给大家提够一个详细的资料,希望大家自己以后注意点!1. M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如心脏、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和各种腺体。
M受体家族可分为5种亚型,较为公认的是M1、M2、M3三种亚型。
2.N受体的分布:N受体根据分布不同,分为NM(nicotinic muscle, 或称N2受体)受体和NN(nicotinic neur, 或称N1受体)受体。
NM受体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细胞膜),NN受体分布于神经节。
N受体位于神经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为敏感,故将之称为烟碱受体或者N 受体。
N受体胆碱亚型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即NM受体(nicotinic muscle)受体(又称N2受体)及神经节N受体(又称N1受体)。
神经N受体与中枢N受体又称NN受体(nicotinic neuronal)受体M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的简称,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
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地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 (血压下降、心率下降) ,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及消化腺分泌增加等。
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覃碱结合,产生类似的效应。
近年发现M 受体有五种亚型,M1受体主要分布于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受体激动引起兴奋和胃酸分泌;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激动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M3受体主要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
M4 和M5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药理学分型。
M1、M2、M3这三种受体均有各自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阿托品对这三种M受体均可阻断。
α受体又称“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之一。
M、N、α、β受体详解

前言:学习医学的学生们经常弄混这些问题,所以我给大家提够一个详细的资料,希望大家自己以后注意点!1.M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如心脏、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和各种腺体。
M受体家族可分为5种亚型,较为公认的是M1、M2、M3三种亚型。
2.N受体的分布:N受体根据分布不同,分为NM(nicotinicmuscle,或称N2受体)受体和NN(nicotinicneur,或称N1受体)受体。
NM受体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细胞膜),NN受体分布于神经节。
N受?体位于神经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为敏感,故将之称为烟碱受体或者N受体。
N受体胆碱亚型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即NM受体(nicotinicmuscle)受体(又称N2受体)及神经节N受体(又称N1受体)。
神经N受体与中枢N受体又称NN受体(nicotinicneuronal)受体?M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的简称,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
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地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血压下降、心率下降),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及消化腺分泌增加等。
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覃碱结合,产生类似的效应。
近年发现M受体有五种亚型,M1受体主要分布于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受体激动引起兴奋和胃酸分泌;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激动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M3受体主要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
M4和M5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药理学分型。
M1、M2、M3这三种受体均有各自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阿托品对这三种M受体均可阻断。
α受体又称“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之一。
结合后能使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扩瞳孔肌等兴奋,使其收缩;也能使小肠平滑肌抑制,使其舒张。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新版本ppt课件

结果显示: 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相反,αβ受体阻滞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且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受抑制。
van Zwieten PA. Drugs, 1993; 45(4):509-517.
前言
1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
2
α/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
3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4
α/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5
结语
6
CONTENTS
目 录
溶解性
半衰期(小时)
首关效应(%)
口服生物利用度(%)
对α1和β1受体阻滞强度比不同,药理学特性有不同,如下:
卡维地洛
阿罗洛尔
拉贝洛尔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杨宝峰. 药理学(第8版). 2013年.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03
α/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降压作用机制
阻滞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可抑制肾素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发挥降压作用;
04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由于传统βB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和掩盖低血糖症状,同时增加血清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多国指南均不推荐传统βB作为合并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患者的初始降压用药。
不影响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
对脂蛋白脂酶活性无不良影响
刘国仗 高血压杂志. 2005, 13: 56-58.
本研究表明,SBP与DBP在4周末比治疗前分别 24mmHg与17.4mmHg,总有效率达89.2%,另外,在降压同时有明显降低心率的作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1.3%,但真正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只有6例,因而安全性良好。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课件

第三节 α 、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 药
3.血压
小剂量:收缩压升高(心脏β1受体兴奋),舒张压不变或稍下降 较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注意:在低浓度时β受体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高 于α受体;
高浓度时α受体对肾上腺素敏感性高于β受体。
4.代谢
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等。
理?
(1)停止注射或更换部位。 (2)热敷。 (3) 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4) α受体阻断剂。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 禁忌证: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及少尿、无
尿,严重微循环障碍的病人。
第二节 α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
药
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苯肾上腺素, neosynephrine) 甲氧明(methoxamine,甲氧胺, methoxamedrine)
第一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第一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1) 苯环上化学基团的不同 2) 烷胺侧链α碳原子上氢被取代 3) 氨基上氢原子被取代 4) 光学异构体
第一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药物分类
(1) α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 去氧肾上腺素。
(2) α 、 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多巴胺 ,麻黄碱。
第三节 α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
药
美 芬 丁 胺 ( mephentermine)
为α 、β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与麻黄碱相似,通过直 接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和间接促进递质释放两种机制发挥 作用。
本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略增加外周血 管阻力,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其兴奋心脏的作用比异 丙肾上腺素弱而持久。加快心率的作用不明显,较少引起 心律失常。与麻黄碱相似,也具有中枢兴奋作用。进入体 内的美芬丁胺经甲基化和羟基化后,最后以原形和代谢产 物经肾排出;在酸性尿中排泄较快。
M、N、α、β受体详解

前言:学习医学的学生们经常弄混这些问题,所以我给大家提够一个详细的资料,希望大家自己以后注意点!1. M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如心脏、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和各种腺体。
M受体家族可分为5种亚型,较为公认的是M1、M2、M3三种亚型。
2.N受体的分布:N受体根据分布不同,分为NM(nicotinic muscle, 或称N2受体)受体和NN(nicotinic neur, 或称N1受体)受体。
NM受体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细胞膜),NN受体分布于神经节。
N受体位于神经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为敏感,故将之称为烟碱受体或者N 受体。
N受体胆碱亚型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即NM受体(nicotinic muscle)受体(又称N2受体)及神经节N受体(又称N1受体)。
神经N受体与中枢N受体又称NN受体(nicotinic neuronal)受体M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的简称,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
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地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 (血压下降、心率下降) ,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及消化腺分泌增加等。
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覃碱结合,产生类似的效应。
近年发现M 受体有五种亚型,M1受体主要分布于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受体激动引起兴奋和胃酸分泌;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激动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M3受体主要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
M4 和M5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药理学分型。
M1、M2、M3这三种受体均有各自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阿托品对这三种M受体均可阻断。
α受体又称“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之一。
α、β受体解读

注意事项
• 临床常用的 β 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及艾可洛 尔等。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根据药品对 妊娠妇女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中, 大部分药品属于 C 级或 D 级。C 级药品是指动物研究证明其对胎儿有副作用( 致 畸或杀死胚胎) , 但并未采用对照组妇女进行研究, 或者 说没有对人和动物进行并行研究。该类药品只有在权衡了 对孕妇的好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 方可应用。D 级药 品是指其有对胎儿危害性的明确证据, 尽管有危害性, 但孕 妇用药后有绝对的好处( 如孕妇受到死亡的威胁或患有严 重的疾病, 因此需用此药, 而应用其他药品虽然安全但无效 ) 。另外,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可通过乳汁分泌, 故哺乳 期妇女应慎用。
治疗作用
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窦速、房早、室早、房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及室速。 主动脉夹层 内科治疗常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硝普钠,减少血流对主动脉的冲击,减少左心室的收缩速率 以减缓病情进展。 心肌病 在有症状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是首选治疗,可控制心室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使心 室充盈及舒张末容量最大化,改善心肌顺应性。β受体阻滞剂用于扩张性心肌病伴或不伴心力 衰竭的治疗,可减轻症状、预防猝死和改善预后。 LQTS LQTS(遗传性QT延长综合征):除非有严重的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是当今对有症状的LQTS患者 的首选治疗。若无绝对禁忌证,推荐终身服用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目前认为,对于无症状的LQTS患者,也推荐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左房室瓣脱垂 对于有症状的左房室瓣脱垂患者,β受体阻滞剂通常作为首选药物。
临床应用
短效α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1. 血管痉挛性疾病: 可用于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症(肢体动脉痉挛)及冻伤 后遗症等。 2. 休克: 出于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兴奋心脏增加心排出量,改 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液供应等作用,适用于治疗感染性、出血性及心源性休 克,也可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给药前必须补足血容量。 3. 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通过扩张小动脉,使外周阻力下 降,减轻心脏后负荷;通过扩张小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减轻心脏前负荷。 同时使肺毛细血管压降低,减轻肺水肿,有利于改善冠脉 供血,纠正心衰。 4.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用于该病骤发高血压危象及术前治疗。也可用于该病 的鉴别诊断,有猝死的报道,应慎重。 长效α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与酚妥拉明相似,临床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 疾病,也可用于休克和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受体及分类
• 为儿茶酚胺受体之一。一般为抑制的反应,儿茶酚胺与 β受体作用可引起血管、子宫和支气管肌等弛缓和心脏 兴奋。异丙基肾上腺素也可使之产生效应。3,4-二氯 异丙基肾上腺素(DCI)和萘异丙仲胺等β巡断剂可阻 抑其作用。
• 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可增加心肌收缩性,自律性和 传导功能;β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平滑肌,血管平滑 肌和心肌等,介导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等作用; β3受体主要分布于白色及棕色脂肪组织,调节能量代谢, 也介导心脏负性肌力及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
主要分类
• β受体阻滞剂根据其作用特性不同而分为三类:第
一类为非选择性的,作用于β1和β2受体,常用药物
为普萘洛尔(心得安),目前已较少应用;第二类为 选择性的,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常用药物为美托洛
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
洛尔(康可)等;第三类也为非选择性的,可同时作
用于β和α1受体,具有外周扩血管作用,常用药物为
药理作用
• 1. 短效类α受体阻断药:本类药物与α受体结合力弱,易于 解离,作用温和,维持时间短(1~1.5小时)。由于此类 与激动药之间有竞争性,又称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
• 1.1 血管 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和直接舒张血管平滑 肌作用,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 1.2 心脏 由于直接扩张血管及阻断α1受体,血压下降反射 性引起心脏兴奋,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出 量增加。也可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膜α2 受体,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兴奋。
常见各种受体(一)
α、β受体及阻滞剂
α受体
• 又称“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交感神经节后 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 的受体之一。结合后能使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 肌、扩瞳孔肌等兴奋,使其收缩;也能使小肠平滑肌 抑制,使其舒张。心肌细胞存在α受体,α受体兴奋 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加强,但作用较弱。
α受体阻滞剂
• α受体阻滞剂可以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受体结合,并不激动 或减弱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却能阻滞相应的神经递质及药 物与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
• α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地与α受体结合,竞争性阻断神经递 质或α受体激动药与α受体结合,从而拮抗α受体激动所产 生的一系列效应。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将α 受体阻断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与儿茶酚胺互相竞争受体 而发挥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因为与α受体结合不甚牢固, 起效快而维持作用时间短,称为短效α受体阻断药。又称 竞争性α受体阻断。常用的有酚妥拉明(立其丁)和妥拉 唑啉(苄唑啉)。另一类则与α受体以共价键结合,结合 牢固,具有受体阻断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称为长效类 α受体阻断药。又称非竞争型α受体阻滞药,如酚苄明(苯 苄胺)和哌唑嗪。
不良反应
▪ 短效α受体阻断药常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 腹痛等,还可引起体位低血压。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 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诱发或加剧心绞痛。
▪ 长效α受体阻断药有体位性低血压、心悸、鼻塞等, 也可有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嗜睡和乏力等中枢 抑制症状。
注意事项
• 短效α受体阻断药冠心病、胃炎、溃疡病者慎 用
β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 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 种药物类型。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 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3 种类 型,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扩张、 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这些效应 均可被 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卡维地洛、拉贝洛尔。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划分为 脂溶性或水溶性,以及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或不具
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等类型。
•
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上腺
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
少心肌耗氧量,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改善左
室和血管的重构及功能。
药理作用
•
1. β-受体阻滞作用:β-受体阻滞药主要是与儿茶酚
临床应用
短效α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1. 血管痉挛性疾病: 可用于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症(肢体动脉痉挛)及冻伤
后遗症等。 2. 休克: 出于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兴奋心脏增加心排出量,改
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液供应等作用,适用于治疗感染性、出血性及心源性休 克,也可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给药前必须补足血容量。 3. 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通过扩张小动脉,使外周阻力下 降,减轻心脏后负荷;通过扩张小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减轻心脏前负荷。 同时使肺毛细血管压降低,减轻肺水肿,有利于改善冠脉 供血,纠正心衰。 4.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用于该病骤发高血压危象及术前治疗。也可用于该病 的鉴别诊断,有猝死的报道,应慎重。 长效α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与酚妥拉明相似,临床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 疾病,也可用于休克和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的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α受体分类
• α受体为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根据其作用特性与 分布不同分为两个亚型:α1、α2。
• α1受体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如皮肤、粘膜血 管,以及部分内脏血管),激动时引起血管收缩 ;α1受体也分布于瞳孔开大肌,激动时瞳孔开大 肌收缩,瞳孔扩大。
• α2受体主要分布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突触前 膜上,受体激动时可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对其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但是在肝细胞、血小 板、脂肪细胞和血管平滑肌上α2受体则存在于突 触后膜。
• 1.3 其他 有拟胆碱和拟组胺样作用,可使胃肠平滑肌兴奋 、了液分泌增加,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酸过 多等症状。
• 2. 长效α受体阻断药:本类药物与α受体以共价键结合,结 合牢固具有受体阻断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又称非 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与短效类相似。该药起效 缓慢、作用强而持久。其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与血管功能 状态有关。当交感神经张力高、血容量低或直立体位时, 其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