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引流的护理常规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术前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耐受力。
2.评估操作用物及抢救药品是否齐全。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焦虑情绪。
二、护理措施
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说明心包穿刺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做好心理护理;询问患者是否有咳嗽,必要时给予镇咳治疗。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抢救药品;进行心电、血压监测;术前常规行超声检查,确定积液量和穿刺部位,并做好标记。
3.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和主诉,如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心电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4.严格无菌操作,抽液要缓慢,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200~3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以防急性右室扩张,若抽出新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
留置引流管需标记好植入长度(或外露长度)并记录,连接引流装置并妥善固定,术后准确记录穿刺液量、性质,按要求及时送检。
5.术后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发生。
心包引流者需做好引流管护理,待每天心包引流量<25ml时拔除导管。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休息,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因潮湿而引起感染。
3.做好患者防导管脱出和意外脱管的宣教。
心包穿刺术护理

心包穿刺术护理一概述心包穿刺术是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心包穿刺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目的1.心包穿刺抽出液体后送常规、生化、细菌学和病理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2.缓解心脏压塞的症状。
3.向心包腔内注入药物。
三用物主要包括常规的消毒治疗盘、无菌手套、利多卡因、无菌心包穿刺包、量杯、试管、抢救药物、人工呼吸器、心脏除颤器、备用心电图机等。
四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用超声或X线胸片确定穿刺部位与方向,穿刺针经皮穿刺,通过J形引导钢丝、扩张器等,将导管送入心包腔进行穿刺。
五护理要点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因患者术前多具有较严重的紧张、焦虑、心慌、胸闷等,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大致过程及手术的安全性,消除其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
(2)监测血压、心率,完善相关检查。
(3)经超声或X线胸片定位,做好标记。
(4)术前排尿、排便。
(5)如患者咳嗽,可给予镇咳治疗,以防术中突然出现咳嗽。
2.术中护理(1)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坐卧位,叮嘱患者术中如有不适,应尽快告知医护人员。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头晕、出汗、心悸等不适。
(3)观察穿刺点及抽吸液的出血情况。
(4)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做好心包抽液及心包内注入药物治疗等。
3.术后护理(1)术后观察患者心率、心律、体温、呼吸、血压等,有无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胸闷、气急、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2)心包积液每次引流不超过1000ml,一般第一次抽液体不超过200~300ml,心包积液<25ml/d时拔除导管。
(3)摄X线胸片以排除气胸,确定导管位置。
(4)酌情应用抗生素,以免穿刺部位及心包发生感染。
六健康宣教1.拔管后48小时内禁止沐浴,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2.嘱患者遵医嘱服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预防各种感染。
心包积液穿刺的护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心包积液穿刺的护理
导语:大家要想知道心包积液穿刺的护理,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
大家要想知道心包积液穿刺的护理,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
在了解了心包积液后,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包积液穿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三大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心脏X 片及心电图检查,并事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大致穿刺部位及量,术前教授患者做呼吸动作,现深吸气,然后屏住气,反复练习数次,直至患者熟练,穿刺术前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并做好记录。
2、心理护理术前跟患者及家属谈话并签字,患者术前因为心包积液的影响,出现呼吸困难或者疼痛症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及紧张,为此应向患者家属说明穿刺目的及必要性,介绍穿刺的操作方法,使患者及家属对穿刺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减轻其紧张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3、操作设备的消毒操作间术前一天用紫外线消毒,探头用甲醛消毒备用。
4、术中护理准备好穿刺术穿刺包等各项器材,将各项设备合理摆放,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及各项生命体征,如有异样,及时向术者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抽液时患者出现头晕、冷汗、心悸、冷汗、脉细、四肢发凉等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超声引导心包穿刺抽液的护理

维普资讯
超 声 引 导 心 包 穿 刺 抽 液 的 护 理
尹 华 汪 艳 汉 京彦
( 山东 省 日照 市人 民医院 ,山东 日照 2 60 ) 7 80
[ 文章编号 ]1 2 2 7 ( 0 )1 — 02 0 0 — 36 2 2 1 0 3 — 2 0 0 [ 中图分类号 ]T 7 9 H 8 [ 文献标识 码]B
速减 轻 心包 填 塞症 状 ;指 导 患 者或 家属 掌 握 症状 观 察 、活 动 量控 制 、调 节饮 食 、改变 不 良习惯 、心 理 疏导 等 自我 护理 方 法 ,减 少 或预 防某些 临 床并 发 症
1 一般资料 :本组心包积液患者共 2 例 ,其 中男 . 9 性 1 ,女 性 1 8例 1例 ,年 龄 2 7—2 8岁 ,平 均 5 . 43 岁 。心包 积 液按 病 因分结 核 性 8例 ,炎 性 6例 ,风 湿性 2例 ,恶 性肿 瘤 9例 ,尿 毒症 1 ,心 肌 梗塞 例 后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1 ,临床均有急性或亚 例 例 急性 心 包 填 塞 症 状 ,彩 超 报 告 心 包 积 液 暗 区 大 于
安 ,血 压 下 降 ,甚 至休 克 。 自 19 97年 1 一20 月 01 年 1 ,对 2 0月 9例心 包积 液 患者 在 超 声 引导 下心 包 穿刺 抽 液 并 注 入 药 物 ,积 级 治 疗 原 发 病 ,精 心 护 理 ,心包 积 液 均 明显 减 少 或 消 失 ,减 轻 了病 人 痛 苦 ,多 数病 人 治愈 出 院 。现将 护理 介 绍如 下 。
录放 液 的量 、性 质 ,放液 后 严格 遵 医 嘱 向心包 注 入
渗入注射器或有落空感 ,立即停止进针 ,待超声证 实后 ,进针少许 ,或置人猪尾 巴导管 ,进行抽液满 意后 ,注 入 消 炎 药 或 抗 癌 药 ,同 时 积 极 治 疗 原 发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术前准备:1.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手术指征,包括过敏史、出血倾向、疾病情况等。
2.确认患者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必要的术前评估。
3.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包括心包针、注射器、针头、消毒剂、无菌手套、手术巾等。
4.清洁手术室,确保环境卫生。
术中操作:1.告知患者手术内容和注意事项,解除其紧张情绪。
2.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常见点位有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等。
根据患者体型,有时需要进行超声引导。
3.采用无菌操作,穿刺前先消毒穿刺点,并用无菌巾将周围清洁干净。
4.用无菌手套穿刺,穿刺角度约为15度。
慢慢推进心包针直至心包腔内,出现渗出液体。
5.抽取所需液体,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6.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通气畅通,避免突然压迫心脏和大血管。
7.操作完毕后,慢慢拔出心包针,同时注意止血,用无菌纱布进行压迫。
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心率、血压、呼吸等。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检查穿刺点,观察有无血肿、渗血、红肿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定期观察心电图,监测心律和ST段变化,及早发现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4.安排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建立患者病情记录表,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和术后观察结果。
6.指导患者术后体位,避免活动过度,避免剧烈咳嗽,以减少刺激和压力。
7.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高脂和刺激性食物,以控制液体积聚。
8.定期复查心包积液情况,及时提供治疗措施,如必要可进行再穿刺或引流术。
总结:。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间断抽液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18例心包积液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导管法经皮心包腔内置管间断抽取心包积液。
结果1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未发生脏器损伤、出血或感染。
置管期间无出血、感染、导管脱出及堵塞现象,无1例发生心包内继发感染或猝死。
结论心包腔内置管间断抽液治疗心包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护士应加强置管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以及预防感染,是保障心包穿刺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心包穿刺术;置管引流;护理大量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一旦确诊应行心包穿刺术[1]。
但是以前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穿刺针直接刺入心包腔抽液,这样反复穿刺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在穿刺时带来很大的风险,容易损伤心肌,增加感染的机会。
我们科室自2008年9月起采用心包穿刺术后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治疗。
这种方法有利于反复、少量多次抽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共收治18例心包积液患者,年龄26~70岁,其中男11例,女7例,病因:结核8例;肿瘤性4例;化脓性3例;不明原因3例。
2 置管方法患者常规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选择心尖部或剑突下液体暗处最宽处为穿刺点穿刺置管,先用2%利多卡因作逐层浸润麻醉成功后,再采用导管法将穿刺针连接注射器,按B超定位方向保持负压缓慢进针,回抽出积液后停止穿刺,经穿刺针插入指引导丝,退出穿刺针,沿指引导丝插入引流导管,退出指引导丝,固定好导管。
置管后首次抽液300 ml最多不超过500 ml,抽液结束后导管内注入肝素生理盐水并用肝素帽封闭导管端口,无菌纱布包扎固定以备下次抽液。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做好术前解释工作由于大量的心包积液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下肢水肿等症状。
要求诊治心情迫切,但是担心穿刺时疼痛和抽液引起感染等。
因此,术前向患者介绍穿刺的目的、方法以及穿刺时需配合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心包、纵隔引流的护理

心包、纵隔引流的护理【概念】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及大血管根部的网状结构,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两部分。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以纵隔胸膜为界,上方达胸廓上口,下方至膈肌。
【护理措施】1.观察(1)定时准确地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的量、颜色,并观察有无凝血块;渗出血液较多时,应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1次,动态观察引流量变化。
(2)患者术后引流液偏多,要通知医生。
如果持续3小时成人超过300ml/h无减少趋势,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3)如果引流量偏多,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经挤压引流管无效,且伴有心率快、血压低、脉压差小、中性静脉压升高、尿量少,末梢凉、精神差者,应考虑心包压塞的可能。
(4)定时拍摄胸片,了解胸腔或纵隔内的渗出液潴留情况。
2.管理(1)将心包、纵隔引流管连接一次性无菌引流瓶,引流瓶必须低于患者胸腔。
引流管的长度以患者能够翻身及活动为宜,在搬动患者时不可高举瓶子,以免瓶内液体流入胸腔。
(2)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脱出、扭曲或打折。
应保持引流瓶的水封瓶状态,当引流瓶破损应及时更换。
(3)患者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0,循环稳定后应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动作,以利于呼吸及引流。
(4)术后前4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挤压次数。
应用止血药后要特别注意挤压引流管,以防止凝血块堵塞。
(5)保持引流管和引流瓶的无菌,引流管进皮肤处要保持无菌,有渗出时要及时消毒更换敷料。
(6)引流管的长波管下端应在水面下2~5cm,使胸腔保持一定的负压。
在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两把止血钳将引流管夹紧,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7)心包、纵隔无积液,且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每日小于50ml即可拔管。
拔管时首先让患者深吸一口气,用力屏气将管拔出,用凡士林纱布的敷料覆盖切口。
超过48小时拔管要给予缝合引流口。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

心包穿刺术护理常规穿刺前评估1 术前宜行X线及(或)超声检查,以便决定穿刺部位及估计积液程度;积液量少者不宜行穿刺术。
2 适应证:心包炎伴积液需抽液检查确定病因者、大量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或需作心包介入性治疗者。
3 用物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无菌手套、量杯、利多卡因、双腔穿刺包,引流袋。
穿刺术中的配合1 常规心电监护,选择适宜体位,如从心尖部进针常取坐位;如选择剑突下进针常选斜坡卧位,腰背部垫枕。
2 嘱患者于术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3 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种:3.1心前区穿刺:于左第5、第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测进针,向后、向内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
穿刺针尖入皮下后,助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后的橡胶管相连接,并抽吸成负压,当穿刺针入心包腔后,胶管内立即充满液体,此时即停止进针,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
3.2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剑突与左第7肋软骨交界处之下作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壁成45°,针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
其余操作同上。
有条件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4 对于需要持续引流的患者,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
5 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腔内。
抽液速度宜缓慢,首次抽液量以100ml左右为妥,以后每次抽300~500ml,以免抽液过多导致心脏急性扩张。
如为血性积液,应先抽出3~5ml,如放置5~10min不凝固再行抽液。
6 手术过程中应经常询问并观察患者有无穿刺部位疼痛,胸闷等不适,助手应注意脉搏变化,如发现脉搏减慢,应及时拔除穿刺针,改变穿刺部位重新进针。
穿刺术后的干预措施1 体位与活动术后静卧12~24小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并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必要时可抬高床头,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 饮食富于营养、宜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包穿刺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心包积液通常是作为其它疾病的一种并发而存在,病因很多,主要心脏手术后引流不通畅及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外伤、肿瘤、结核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入心包等。
【护理措施】
1、穿刺前向病人说明此项治疗的过程,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以利于配合穿刺。
2、病人有过度紧张或咳嗽者可给予镇静及镇咳剂。
3、心包穿刺的部位为左锁骨中线与浊音界之间或剑突与第二季肋软骨交界之处。
4、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并协助医生严格消毒皮肤。
5、配合医生穿刺。
备好穿刺包,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利多卡因、消毒盘、引流瓶或引流袋。
当针头进入心包腔后,用血管钳固定针头,协助抽液,抽液完毕并注入药物。
拔出针头后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穿刺点1min,用胶布固定。
穿刺置管时,准备好引流瓶或引流袋。
协助病人穿好上衣。
6、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提示医生并协助紧急处理。
7、穿刺完毕,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整理用物,记录在案抽出液量并观察颜色、性质,标本及时送检。
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气体进入心包腔。
保持引流品处的敷料
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更换引流袋时消毒接头和连接管口处再连接。
9、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
10、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和移位。
11、一般第一抽液不应超过1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500ml,持续引流者速度不宜太快。
12、术后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4h,如有呼吸困难要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如有胸痛可给予镇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