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共32页文档
秦汉美术史

秦始皇陵墓
秦汉工艺美术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俑
秦俑(兵马俑)
汉俑(车马俑、人物俑、 动物俑)
二、画像石、画像砖
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 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 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 祭祀性丧葬艺术。
画像砖
二 号 坑 出 土 的 绿 脸 俑
它们是秦代禁卫军 的真实写照,在总 体设计上,既担负 守卫陵园的象征职 能,又是对秦始皇 统一中国这一历史 功绩的纪念。
汉俑
俑在汉代雕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车马 出行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歌舞百戏,几乎无所不包,反映了汉 代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虽然这些俑比起秦代的同类作品尺寸相对较 小,但表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一一号号坑坑兵兵马马俑俑军武阵士队列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凹”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 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此组陶马位于三
号俑坑中部,是车马。 马身长2.1米,通首高 1.72米。中间的两匹 是挽车的服马,两侧 为骖马。马的造型准 确,比例合度。膘肥 臀圆,四肢劲健。中 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 首作嘶鸣状,两匹骖 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 转,异常神骏。
秦汉工艺美术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秦皇建立起了国家的概念,汉武建立了民
族汉的概念,所以称为秦皇汉武。秦始皇建立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他
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后世
影响深远。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势最为昌盛 。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共32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ppt课件

第一节 秦汉绘画艺术
一、宫殿寺观壁画
3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了西汉诸侯鲁恭王刘 余宫殿里壁画的盛况: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 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 其情。
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 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 黄帝唐虞。轩冕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淫妃乱主 。忠臣孝子,烈士贞女。
部;善于抓住戏剧性冲突场面加以表现,古拙而富于激情,气魄
阔达沉雄。
12
陕西绥德画像石
由于处在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上,绥德出土画像石反映农耕和畜
牧内容较多,历史故事和人物、墓主生活很少,体现了屯垦戍边
地区的特色;使用硬而分层的片页岩,不Fra bibliotek作多层雕刻;风格洗
练明快;由蔓草、卷云、禽兽组成的复杂图案在外围形成边饰,
6
望都二号东汉墓壁画,
着重描绘墓主生前属吏的形 象,期望将生前群僚簇拥、 一呼百应的官宦生活带到冥 界。画中人物都作半侧面, 高近80厘米,线条简练流 畅,有细笔也有阔笔,描绘 出人物的生动形象,不同身 份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神情意 态,上方还多有榜题标明各 自的职衔,对于汉代职官制 度研究很有意义。
致 , 几 于 神
“ 其 生 动
微以 》蛰 :《
画
理
9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年代: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行 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砖一 般认为是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继续流行。二者鼎盛均在 东汉。
制作:画像石以减地平雕阴刻为 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凿去形象轮廓 之外的部分,使轮廓以内部分以平面 形式高出底子,再用阴线刻出轮廓内 的细部;画像砖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 模印制,辅以利器刻画。
中国美术简史之秦汉美术

第一章 绘画艺术
汉代帛画
1、20世纪出土的几幅西汉帛画,或用作葬仪中的旌幡,表 现引魂升天;或描绘迎宾、祭神、健身体操等。 长沙马王堆1号、3号汉墓内棺盖覆着T字形旌幡帛画,构图 基本相同,主题是引魂升天:上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 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绘墓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 生活;下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阴间)生物。
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乐舞百戏图
辽宁辽阳汉墓壁画车马出行图
辽阳汉墓壁画墓主端坐
密县打虎亭2号汉墓壁画车骑迎宾图(局部) 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汉墓有长卷式车骑迎宾、宴饮等图,人 物多、场面大、色彩丽,布置豪华,气氛热烈,人物情态生 动传神,画面复杂又有条不紊。
第一章 绘画艺术
墓室壁画
汉代墓室壁画的艺术特点 (1)绘画技法多样,色彩丰富复杂,线条表现力明显提 高,重视人物的身份、性格的刻画,构图改变了此前的单 一排列,有一定的比例和透视能力。 (2)题材内容多样化,表现了那时人们的理想愿望和现 实生活,有超时空的图式、时间上的回顾和空间上的展开 ,拓展了人物画以外的表现领域。为人物画发展和山水画 开路。
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西汉墓帛画 ,上部画日月及仙山琼阁;中部 画宴乐、迎宾、纺绩、校武等人 间生活,墓主为贵族老妪;下部 画龙虎等神怪形象。此画用“没 骨”与勾勒相结合的方法绘成, 反映了汉画技法的多样性。
2、新莽至东汉的旌幡帛画,呈 现出简化趋势。
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帛画
第一章 绘画艺术
器物装饰绘画
望都1号汉墓前室左右壁绘属吏图
君安 车平 出逯 行家 图庄 汉 墓 壁 画
河北安平逯(lù)家庄汉墓壁画,环绕前室四壁绘车马出行 图极壮观,马车即有80多乘。墓主肖像朱衣高冠,凭几端坐 ,旁有属下,此图为魏晋南北朝墓内死者坐帐肖像之先例。 壁画还有多院落建筑和望楼,似是坞堡。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未央宫是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群,包 括了前殿、长乐宫、未央宫等建筑, 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秦汉建筑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秦汉建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其雄 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建筑风格, 以及丰富的艺术元素和精湛的建
筑技艺。
秦汉建筑的影响深远,不仅对中 国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也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积极
秦汉陶瓷工艺
青瓷
秦汉时期,青瓷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 成熟,其色泽青绿,质地坚硬。
黑瓷
汉代黑瓷的制作工艺也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其色泽深邃,质地细腻。
釉陶器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大型陶器, 表面施有黄、绿、蓝等釉色,显示了 秦代制陶业的发达。
陶塑
秦汉时期的陶塑艺术风格独特,形象 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的影响。
秦汉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统一,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东亚地区的 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秦汉工艺美术
秦汉铜器工艺
01
02
03
04
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代青铜器工艺的杰出代表, 展示了秦代在金属加工和机械
制造方面的卓越成就。
铜灯
秦汉时期,铜灯制作精美,设 计巧妙,既具有实用性,又富
秦始皇陵建筑群包括兵马俑、百戏俑、文吏墓等,展现了秦代军事、文化艺术和社 会制度等方面的成就。
秦始皇陵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具 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汉长安城与未央宫
汉长安城是西汉时期的都城,是中国 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 都城遗址之一。
汉长安城和未央宫的建筑风格和设计 理念体现了汉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 展的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 表。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

铜洗
汉代盟洗用具。有谓是盛污水的。
铜壶
汉代铜壶已 有定式。鼓腹, 小颈而口向外侈, 圈足,腹的两侧 多有铺首衔环, 造形优美。河北 满城汉墓出土的 长乐宫钟和错金 银鸟篆文壶,都 是精美的作品。
铜镜
汉代铜镜的制 作,是继战国以后 又一次大发展,它 是汉代金属工艺中 一个主要的品种。 式样丰富,制作精 巧,具有很高的艺 术性和装饰性。
瓦当
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 为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 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 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 战国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 筑,大多有挠制砖瓦酌陶窑, 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陶塑
汉代的陶塑,主要是用作明器。有专门的 生产作坊.设专官管理。 在汉代,陶塑的题材更 为扩大,除了战国时期所流行的各种器皿外,还有 用具、建筑、人物、动物等多种。有的形制宏大, 制作精巧。器皿有壶、盘、杯、罐、灯、炉、奁等 。用具有灶、并、船、车等。
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 平。举世闻名的始皇陵兵马桶所见的大量的陶桶 陶马,充分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的卓越技艺。
在陶器上艺中,还有久负盛名的秦代砖瓦。秦砖的质地坚硬, 有“铅砖”之称。砖坯用模制成后,还用花模印花进行装饰。常见的 有菱形纹、方格纹、回纹、卷云纹、三角云纹、s纹、圆壁纹、绳纹、 粗布纹等多种。而泰瓦则是以卷云纹为主,变化多样,风格秀丽。
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新莽:公元9年—25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第一节 概说
秦统一了六国以后,吸收了其他各国的文化,综合而成为我 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
中国美术史-秦汉时

秦汉时期艺术秦汉时期始于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至公元220年,这一时期主要的艺术成就有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美术几个方面。
一、绘画1、帛画帛画代表作有湖南长沙马王堆T字型旌幡帛画,其中以1号墓,利仓之妻墓中的帛画保存最完整,绘制内容可分为:上部-天界的景色,中部-人间的景色、下部- 是一个裸体的力士,作马步下蹲,双手向上托举着象征大地的白色扁平物。
他站在两条交缠着的水族动物身上。
古人认为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漂浮物,是被一个巨人托着,浮于海上。
郭沫若认为这个巨人就是禺强(黄帝之孙)。
全画构图严谨完整,对称中有变化,主次分明,疏密有致,造型写实,但又有夸张的部分,画面刚健雄浑,线条遒劲,色调典雅而又庄重鲜明,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2、墓室壁画秦始皇统一六国,接过战国诸子阴阳五行、道家神仙思想,兴起厚葬之风。
汉代将先秦以来的神仙信仰、阴阳学说和天人感应等思想再加以整合与创造,提倡孝道盛行厚葬,在很多墓壁上绘制壁画,例如:西汉墓室壁画《西汉卜千秋夫妇墓》;东汉《东马出行依仗》、《乐舞百戏》。
这些墓室壁画对于人物刻画方面,已经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绪了。
3、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绘画和雕刻的艺术形式,比起壁画,能保存的更长久。
画像石是构筑墓室的重要建材。
最早发现的画像石,是汉武帝时期。
画像石通常采用线刻和浮雕的塑造方式,主要题材包括生活、历史、神话等题材,代表作有《荆轲刺秦王》、《闵子骞失锤》。
画像砖始于战国,兴盛于两汉,由此可见画像砖出现的要早,秦代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的台基,后来用于墓室壁画。
画像砖的图案,是用印模印出各种图案。
题材并不宽泛,主要是生活题材,代表作有《荷塘渔猎》、《弋射收货图》、《牛耕图》。
秦汉时期绘画特点总结:1、题材广泛,从幻想的神话到现实的人间百态;从贵族奢豪享乐到下层百姓辛勤劳作,皆被纳入画中。
题材涉及的方面很多,有军事、经济、政治、天文、地理、社会风尚、道德理想等等。
秦汉美术史

三号兵马俑坑陶马
此组陶马位于三 号俑坑中部,是车马。 马身长2.1米,通首高 1.72米。中间的两匹 是挽车的服马,两侧 为骖马。马的造型准 确,比例合度。膘肥 臀圆,四肢劲健。中 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 首作嘶鸣状,两匹骖 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 转,异常神骏。
将军俑 在俑坑中出土数量 最少,大都高大魁梧, 头戴双卷尾冠,足登方 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 襦,外披彩色鱼鳞甲, 昂首挺胸,满腹韬略, 气宇轩昂。
四、绘画
帛画
马王堆1号汉墓旌幡
旌幡帛画
巫术内容帛画
人间内容帛画
马 王 堆 号 汉 墓 旌 幡
1
汉代墓室壁画
中国汉代墓室中的装饰壁画,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高官显 贵或地方豪强。汉墓壁画对于了解汉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及审美思想和绘画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墓壁画可分前、后期。前期为西汉早期到东汉早期,仅有八里台、 烧沟无名 氏、卜千秋、枣园、千阳、西安、内蒙古鄂托克、商丘等地8座;后期为东汉中、 晚期,包括此外所有汉墓壁画。
一号坑兵马俑武士队列 一号坑兵马俑军阵
这批兵马俑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 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 王权的极度威严。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凹”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 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汉俑
俑在汉代雕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车马 出行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歌舞百戏,几乎无所不包,反映了汉 代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虽然这些俑比起秦代的同类作品尺寸相对较 小,但表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车 马 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人民的幸福是❖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