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及关键施工技术与验收标准介绍-简59页PPT

合集下载

预制装配式砼结构质量要求PPT课件

预制装配式砼结构质量要求PPT课件
第6页/共77页
主1要0内.1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 装配式结构仍属于混凝土结构。因此设计、施工、验收 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
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
• 工厂制作的预制构件 • 现场制作的预制构件
•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 浇筑的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材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第7页/共77页
主1要0内.1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 其他与装配式结构有关的标准规范:
•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 •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 •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 •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 •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第B8页/T/共57071页07
第9页/共77页
主1要0内.1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ppt课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ppt课件
预制叠合梁安装流程: 测量放线→安装叠合梁底支座→叠合梁吊装就位→调整复测→叠合梁节点钢筋绑扎→节点模板支设→砼浇筑→检查验收
预制叠合板安装流程: 测量放线→板底支撑安装→叠合板吊装就位→预制叠合板校正→叠合板现浇带拼缝处理→水电线路敷设→叠合板上层钢 筋绑扎→墙板钢筋定位卡具放置→混凝土浇筑→检查验收
10
7
9
6
8
5
4
2
3
10
79
1
6 12
5 11
13
1
4
3 2
图4.11-1 注浆料配制及扩散度检查
1 4 23 5 67
1
6
4
2
7
3
5
6
1
9
2
7
3
4
5
8
图4.11-2 竖向构件注浆
4.12 预制楼梯节点连接
1、楼梯平台强度达到75%以上时进行梯段安装。 2、梯段上端采用固定铰连接,下端采用滑动铰连接; 梯段上端预留洞采用C40级灌浆料灌至距梯段表标高 30mm处,再采用砂浆封堵密实;梯段下端预留洞内 距梯段表面标高40mm处安装4mm厚的铁垫片,采用螺 母固定牢固,内部形成空腔,再采用砂浆将预留洞 口封堵严密。 3、梯段与平台梁间缝隙用聚苯板填充至距梯段板上 表50mm处,再嵌入20mmPE棒,最后用打胶枪打30mm 厚密封胶封堵密实。
对混凝土建构筑物进行合理拆分设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装配式建筑20203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2020312临时道路及构件堆场布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构件厂构件运输进场构件验收构件堆放预制墙板及柱吊装调整验收套筒灌浆现浇节点施工叠合梁板楼梯吊装调整验收线管安装叠合层现浇施工首层转换层插筋施工预制墙板安装流程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图文并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图文并茂)

杭州市 《2016年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实施计划》杭建工业[2016]1号
杭州市力争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市新开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100%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面积2万平米以上的 政府投资项目,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100%实施,区级政府50%。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5]161号
单体装配率=单体预制率+部品装配率+其他
其他:含六项工业化技术—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墙体与窗框一体化、集成 式墙体、集成式楼板、组合成型钢筋制品、定型模板 若上述 1-6 项每项技术应用比例各自超过 70%,每项即可直接加分 0.01, 同时采用可以—上海市
展望
◆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新建全装修住宅建设管理的通知》
各区(县)政府及相关管委会主管部门,在装配式建筑土地供应、项目报建、施工图审查、 竣工验收等环节,应落实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或装配率的指标要求。
1. 相关政策介绍——上海市
◆ 《关于本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的通知》 沪建建材联〔2016〕601号 2016年7月28日发布
单体预制率
主筋有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石子外露
主筋部位和搁置点有蜂窝
孔洞
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裂缝
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内部
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裂纹
构件表面的裂纹或者龟裂现象
浆锚搭接
2. 技术体系
粗糙面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pt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pt

键槽
露骨料粗糙面 拉毛粗糙面
刻花粗糙面
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 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 应小于4 mm,预制梁端、预制柱 端、预制墙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 不应小于6mm 。
3.3 预制构件安装
预制柱安装
吊装预制节段柱
柱底安装柱身翻起起吊时保护柱插筋的钢套
3.3 预制构件安装
预制柱安装
优点:能减少施工现场布筋、浇筑混凝土等工作,接头数量较少 缺点:构件是三维构件,重量大,不便于生产、运输、堆放以及安装施工。 该种框架体系应用较少
3.3 基本构件
预制楼梯
带防滑条,栏杆预埋件
3.3 基本构件
楼盖体系 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可做单向、双向板
结合面
规程规定: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 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征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规范》: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 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装配而成的建筑。
14
3.2 基本规定
✓方案阶段各专业的协同; ✓建筑及结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数化,少规格、多 组合;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合 理的预制拆分; ✓抗震设防标准; ✓深化设计要求。
3.2 基本规定
适用高度
3.2 基本规定
高宽比
3.3 基本构件
基于一维构件
把梁、柱预制成一维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而成
管线
楼地面、墙面、 轻质隔墙、吊 顶、内门窗、 厨房、卫生间 和套内设备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这种体系的优点在于未改变传统混凝土建筑的结构,能适用现浇混凝 土相关的规范,抗震性能好,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较高,梁构件、楼板构 件,外挂板构件均为平面构件,有生产、运输效率较高等优点。与预制剪 力墙灌浆套筒连接方式相比,降低了现场安装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节 约了施工成本
5、其他结构-内浇外挂体系--案例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
抗震等级 四 四 三
房屋高度(m) 18 15 12
房屋层数 6 5 3
6 其他结构-多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长沙远大学院
7 其他结构体系--双面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双面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从厚度方向划分为三层,内外两层预制,通过桁架 钢筋连接,中间现浇混凝土;墙板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通过附加钢 筋实现间接搭接。
技术特点: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 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是两者优点的结合。这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主 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较高, 预制柱、梁构件、楼板构件均为平面构件,生产、运输效率较高。
3 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4、其他结构-内浇外挂体系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材料
(1)灌浆套筒 (2)灌浆套筒连接钢筋 (3)灌浆料
(1)灌浆套筒
钢筋套筒应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小的变形能力。灌浆套筒可分为全灌浆套 筒和半灌浆套筒,全灌浆套筒两端均采用灌浆连接方式,大多数用于水平构 件的连接;半灌浆套筒一端采用灌浆方式连接钢筋,另一端采用其他方式连 接钢筋的灌浆套筒。竖向构件多数采用的灌浆套筒为半灌浆套筒。制作灌浆 套筒常应用的材料可以采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或球墨铸铁等。
水平结构部分叠合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制作与施工PPT第22章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制作与施工PPT第22章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
6
22.2.2 施工阶段关键质量控制点
1.现场伸出钢筋质量保证 现场伸出钢筋质量保证主要是指伸出钢筋的误差控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横 向钢筋长度的误差控制,如预制梁上的伸出钢筋,是通过机械套筒与后浇混凝 土进行连接的,如果短了,往往现场工人就不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接上了,这样 会有很大的结构安全隐患。另外一类是竖向钢筋的长度误差和位置的误差控制, 如剪力墙或者预制柱的灌浆套筒或者浆锚搭接方式的伸出钢筋,如果短了也是 极大的结构安全隐患。同样的,如果埋设位置不对,钢筋根本就插不到套筒或 者浆锚孔里去,现场工人往往会采取用锤子砸、用火烤的方式来弯曲钢筋,这 些野蛮操作也会导致连接性能失效,造成重大的结构安全隐患。
11
22.2.2 施工阶段关键质量控制点
5.临时支撑拆除时间 按照现行规范要求,临时支撑拆除时间 应该由设计方确定。但实际的情况是, 设计方往往不会去确定这个时间(他们 认为这是个施工的问题,应由施工方自 己解决)。这样就形成了空挡,导致了 现场临时支撑拆除的随意性。可能就会 出现为了赶工期、省成本而提早拆除的 现象,可能导致结构裂缝或者其他不安 全的隐患。 控制临时支撑拆除时间,应按照19.7相 关内容执行。
12
22.2.2 施工阶段关键质量控制点
6.防雷引下线连接 现浇工程的受力钢筋从上到下都是通着的, 所以可以用受力钢筋直接作为防雷引下线。 而装配式建筑受力钢筋的连接,无论是套筒 连接还是浆锚连接,都不能确保连接的连续 性,因此,不能用受力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现行规范要求埋设镀锌扁钢带做防雷引下线, 但这种防雷引下线也是分段的,每一段之间 一般通过焊接来连接,这样就会破坏镀锌层, 如果对这个焊接点的防锈蚀不好,其耐久性 就会有问题,成为影响安全的隐患。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制作与施工》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
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
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
2017年1月9日
1
目录
1. 相关政策介绍 2. 技术体系 3. 安装及质量验收 4. 监理工作要点 5. 项目案例介绍
2
1. 相关政策介绍——国家及
地方 国 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
(十一)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
杭州市 《2016年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实施计划》杭建工业[2016]1号
杭州市力争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市新开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100%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面积2万平米以上的 政府投资项目,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100%实施,区级政府50%。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5]161号
65%以上。逐年提高全市住宅建设项目全装修率
3
1. 相关政策介绍——国家及地方
济南市 《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济建发[2014]17号 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预制率:
指柱、梁、楼梯、楼板、外墙、内墙、阳台等建筑结构中,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钢结构构件免除现浇模板面积占现浇施工方式模板总面积的 比例。 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应不低于45%,且采用预制外墙面积不低于外墙总面积的6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装配式混凝土 建筑施工基础知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技术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技术种类 二、灌浆连接技术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技术种类
1、灌浆连接 2、后浇连接 3、干法连接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技术-灌浆连接
连接方式

套筒灌浆
浆 连
螺旋箍筋浆锚搭接

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
长沙西雅韵项目
6 其他结构-多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层全装配墙-板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全部的墙、板均采用预制构件,通
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干法施工
6 其他结构-多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墙
盒式连接连接是通过预埋在墙板内伸出的预留螺纹钢筋或螺栓套筒与相 邻墙板的预埋连接盒子螺栓连接,后在连接盒子内填充混凝土,主要用于多 层建筑。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的房屋层数与高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且层高不宜超过4m。
7 其他结构体系
随着桁架钢筋技术的发展,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欧洲,尤其在德国,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叠合体系慢慢引入中国市场。 为了适用我国的要求,尚在进行进一步的研发与改良中,双面叠合墙板通过 流水线进行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时 具有整体性好,防水性能优等特点。目前,叠合板式的剪力墙结构应用于多 层建筑结构或市政工程。远大住工将这种技术改进后应用到地下室和地下综 合管廊,现被广泛应用。
使用结构 多层 多层
二、灌浆连接技术
灌浆连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 接
浆锚搭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1、发展简介:受力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技术在美国和日本已经有近50
年的历史,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多年的应用历史。上述国家和地区对钢筋套筒灌 浆连接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采用这项技术的建筑物也经历多次地震的 考验,这项技术广泛由于预制构件受力钢筋的连接,同时也用于现浇混凝土受力 钢筋连接。目前在国内装配式建筑中被大规模的使用,是形成各种装配整体式混 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