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储藏的术语和定义、粮食与油料储藏的基本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粮油进出仓、粮油储藏期间的粮情与质量检测、粮食与油料储藏技术、储粮有害生物控制技术以及油脂储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和植物油的储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8115 粮食包装麻袋GB/T 8946 塑料编织袋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913 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GB/T 18835 谷物冷却机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2497 粮油储藏熏蒸剂使用准则GB/T 22498 粮油储藏防护剂使用准则GB/T 24534 谷物与豆类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GB/T 24905 粮食包装小麦粉袋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77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 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 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5 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 1207 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LS 1212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T 1213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LS 8001 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LS 8004 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建标118 植物油库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物质热解炭气油多联产工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工艺设计-编制说明

生物质热解炭气油多联产工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工艺设计-编制说明

生物质热解炭气油多联产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艺设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背景和意义面对传统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寻找一种洁净的新能源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现在全世界都把目光凝聚在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上。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亚洲及我国对生物质热解的研究起步较晚。

近十几年来,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做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生物质热解技术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

20世纪90年开始蓬勃发展,随着试验规模大小的反应装置逐步完善,示范性和商业化运行的热解装置也被不断地开发和建造。

欧洲一些著名的实验室和研究所开发出了许多重要的热解技术。

并应用于规模化运行产出。

相比之下我国的生物质热解在工艺设计、验收和运行各环节缺乏相应的系统性的技术和标准。

生物质能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真正实际应用还取决于生物质的各种转化利用技术能否有所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在拓宽,以前侧重热解反应器类型及反应参数,以寻求产物最大化,而现在整体利用生物质资源的炭气油多联产工艺以及优化系统整体效率被认为是最大化热解经济效益、具有相当大潜力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提高热解产品品质,开发新的应用领域,也是当前研究的迫切要求。

但目前我国的生物质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生物质产业的设备运行和工艺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严重制约产业的发展。

因此需尽快推进制定生物质热解工程设计工艺的国家标准的步伐,对推动我国生物质能源更快更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任务来源在以上背景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2015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国标委综合[2015]73号),由全国环保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5)组织有关单位起草《生物质热解炭气油多联产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艺设计》国家标准,任务编号为20154064-T-303。

本标准由全国环保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作为技术归口单位,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负责起草。

园林废弃物绿色处理及生产种植用基质的技术规程-2023标准

园林废弃物绿色处理及生产种植用基质的技术规程-2023标准

园林废弃物绿色处理及生产种植用基质的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园林废弃物绿色处理及生产种植用基质的术语和定义、收集要求、绿色处理、生产种植用基质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绿色处理及资源化应用的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755-2015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GB/T40511-2021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DB11/T1512-2018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NY/T2118-2012蔬菜育苗基质LY/T2700-2016花木栽培基质LY/T1970-2011绿化用有机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园林废弃物Garden waste主要是指园林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自然凋落产生的枯枝落叶,以及在绿化养护过程中人工修剪产生的乔灌木修剪物,草坪修剪物,花园及花坛内废弃的花、草等植物残体废弃物。

种植用基质Matrix for planting指以园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调节其原料水分和养分比例,混入专用腐熟微生物菌种等加工过程,形成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植物生长用基质。

4收集要求收集来源4.1.1园林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市政道路、公园、景区、山地林区、城区绿地、河道绿地、住宅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附属绿地、绿化植物培育、加工、贸易场所等。

4.1.2园林废弃物应按源头并对树干、枯枝、落叶、草屑等分类收集。

危险废物及非园林垃圾不应与其混合收集,另外单独处置处理。

收集范围4.2.1园林废弃物应根据收集量和原料特性,按区域划分收集范围,定点收集。

4.2.2根据园林废弃物的分布情况,每个区域采取就近收集的原则,合理建立所在地区内的收集点和收集运输线路图,可设置移动收集点和固定收集点,也可建立集中收集的中转站。

粮油储藏管理通则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粮油储藏管理通则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粮油储藏管理通则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等)本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下达的2007年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批准,由河南工业大学、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等联合起草。

我国原无粮油食储藏管理通则类的标准。

起草单位参考ISO6322谷物和豆类储藏(第二版,Storage of cereals and pulses,1996)的有关内容,在起草中征求了国内粮库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对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的要求,形成了“适用于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管理”的初步征求意见稿,其中撰写的内容“规定了粮油储藏中的管理要素、控制要素、管理条件、技术采用和安全管理的一般通则”,并发向国内30多位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发出征求意见。

经部分专家反馈意见,尤其听取相关管理部门领导的指导意见(见征求意见汇总表),调整并形成了本标准《粮油储藏管理通则》(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2.1 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和表述规则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的表述方法及要求编写。

参照ISO6322谷物和豆类储藏(第二版,Storage of cereals and pulses,1996)3个相关标准的内容,删节了ISO6322中的知识与原理性描述,依照了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基本体系和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结合中国粮油储备技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要求,重点强调的粮油储藏管理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参照了相关标准编写内容要求进行编制。

粮食仓储技术规范

粮食仓储技术规范

粮食仓储技术规范篇一: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开展粮油储存业务的企业。

本标准确立了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原理、基本储藏技术要求和有害生物控制的一般性原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46 塑料编织袋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5520 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GB/T 18835谷物冷却机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XXXX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粮油 grain and oils各种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如大米、面粉、油脂等)的总称。

3.2储粮有害生物 stored grain pest危害储藏粮油的脊椎动物(鼠类和鸟类)、无脊椎动物(储粮害虫、螨类)和微生物。

3.3安全水分 safe moisture content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为6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4半安全水分 semi-safe moisture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在65%~7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粮食烘干中心验收技术规范(上)

粮食烘干中心验收技术规范(上)

《农机市场》 2024年第4期粮食烘干中心验收技术规范(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食烘干中心验收技术规范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稻谷、小麦的连续式和循环式粮食烘干中心设备性能和质量检测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3768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 5506.1 小麦和小麦粉 面筋含量 第一部分:手洗法测定湿面筋GB/T 5506.2 小麦和小麦粉 面筋含量 第二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GB/T 6970 粮食干燥机试验方法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0596 埋刮板输送机GB/T 13306 标牌GB/T 14095 农产品干燥技术术语GB/T 16714 连续式粮食干燥机GB/T 21162 顺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GB/T 30467 横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GBZ/T 192.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JB/T 9800 装配式金属筒仓JB/T 10268 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LS/T 3505 自衡振动筛LS/T 3514 粮食斗式提升机LS/T 3515 粮食带式输送机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智能感知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云龙粮机有限公司。

《GB 15603—2020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编制说明

《GB 15603—2020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1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的修订依据国家标准委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编号20160880-Q-450)进行。

(二)起草小组人员组成及所在单位:起草小组成员来自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含外资企业代表)。

起草单位: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外运国际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密尔克卫化工供应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芳储运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百安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本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金鑫实业有限公司等。

起草小组成员:柴保身、孙杰、陈思凝、李运才、张金梅、陈金合、庞广廉、王笃鹏、高原、王洪敏、龚慧珍、石旭、马丙歌、陈碧励、谢维增、朱良伟、阎靓玉、钟原、林隆海,张霄鹏、李东红、贾祥臣、张志勇、林震宇等。

(三)每个阶段草案的形成过程:2016年9月,起草小组成员召开该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修订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并落实资料收集等相关工作,专家按分工要求组织修订并将修订意见返回。

2017年6月,工作组对返回意见进行讨论,并形成初稿,行业内部征求意见,并于2017年11月进行专项讨论。

2018年8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初稿,期间起草小组成员单位在调研过程中提出GB17914、GB17915、GB17916标准的内容规范的是“商品”,与“危险化学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差别,不应该合并整合修订。

故对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了调整。

只针对现行的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修订,重新起草了标准文本。

2019年6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初稿,着重对禁忌表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引用GB18265 2019《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相关内容作为标准补充。

2020年1月起草小组结合TC288秘书处专家意见形成征求意见反馈稿。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开展粮油储存业务的企业。

本标准确立了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原理、基本储藏技术要求和有害生物控制的一般性原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46 塑料编织袋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5520 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GB/T 18835谷物冷却机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XXXX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粮油grain and oils各种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如大米、面粉、油脂等)的总称。

3.2储粮有害生物stored grain pest危害储藏粮油的脊椎动物(鼠类和鸟类)、无脊椎动物(储粮害虫、螨类)和微生物。

3.3安全水分safe moisture content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为6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4半安全水分semi-safe moisture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在65%~7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编 制 说 明 一、工作情况简介 1、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由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7 年12 月 27 日下发的《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的要求,本标准的修订工作拟于 2019 年12 月完成。 标准立项信息如下: 项目编号:20173915-T-303; 项目名称: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 上报单位:全国环保产业标委会; 执行单位 :全国环保产业标委会“生物质资源利用国家标准联合工作组”(SAC/TC 275/JWG1); 起草单位: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等。 2、主要工作过程 国家标准《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项目承担编制单位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和格薪源公司等立即着手制定该项标准编制的工作计划,开始标准的前期准备工作,查询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现状进行了实地考查,充分了解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发展情况,并牵头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2018年6月8日在光谷国家标准创新基地,标准起草小组组织相关起草单位成员召开了标准项目启动会,在启动会上讨论制定了标准项目工作进度计划和标准编制的框架与规划,并确定了各自的分工任务。随后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走访、座谈、发函、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不同地区收储运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难点问题。总结出这些共性问题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的规范收储运过程中的操作方式、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并对参与生物质收储运的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准则和责任义务引入标准中,提高农林原料的收储运效率。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适用范围,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以目前生物质利用中使用较多的原料秸秆为例,我国秸秆年可收集资源量近8亿,每年有30%以上秸秆闲置,虽然目前各地采取了发放补贴、罚款、罢官等手段禁止秸秆焚烧,但在秸秆没有成为规模化、有效化的商业资源的状况下,效果还是受到很大影响。现实中每到夏收、秋收季节,农民为了不影响下一季粮食生产,常常将秸秆抛入河、沟、渠、塘,或分期、夜晚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秸秆资源,还严重污染了大气、水体,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人居环境,导致航空、公路、河道等交通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等诸多社会问题。近几年,为治理秸秆焚烧问题,政府投入以秸秆为原料的建设项目很多,且有大规模利用的发展趋势。一些规模化利用秸秆的项目在研发、设计中首先遇到的是原料收集和储存问题,很多拟上项目的“搁浅”基本上也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秸秆的收集和储存,企业收集的秸秆没有标准,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会损坏机器,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已建成项目甚至由于秸秆原料供不足而停产。而农民在于企业打交道的同时,没有具体的规范,时有出现劳动出力了但自身利益受损的现象,打击收集运送的积极性,将作物焚烧。秸秆的收集已成为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 本标准的制订将有利于提高生物质原材料的质量,促进生物质利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生物质原料的规范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填补了该领域无统一标准的空白,通过标准在同行业中传播生物质原料收储运技术,为推动生物质收集后的合理利用作铺垫。 三、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和产业化情况;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作物秸秆一直是农民生活的基本燃料和农业生产的天然肥料。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农民舍弃秸秆,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做饭取暖,而且由于秸秆还田费事费力,秸秆废弃焚烧现象越来越严重。据2015年统计,我国秸秆年产量8亿吨左右,可用于成型的秸秆量约2亿吨.目前实际用于成型的秸秆量不足80万吨,总量明显偏低,迫切需要国家财政给予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标准去规范引导原料收集环节,避免能源浪费。 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成型燃料的发展时间也不长,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效益不乐观,市场竞争较弱,主要是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上网电价难以支撑生物质能发电厂的正常运营,再者就是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较薄弱,特别是在原料收集和成型燃料利用上,未形成连贯的产业链。亟待原料收集的标准出台,规范产业的源头,保障生物质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标准紧紧围绕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流程的各个环节而编写,首先提出了覆盖整个收储运流程的一般性要求,然后分成三个流程板块即原料收集、原料贮存和原料运输,从而覆盖了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的全部流程。 部分核心数据参数的说明:5.2.1中 含水率低于20%是主要为了保证贮存时不变质,因为如果变质生物质原料就失去了利用价值;5.2.2 中农作物秸秆收割高度低于150mm是农业部门相关文件的要求,其目的一是保证不影响下季农作物种植和生长,二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收获率,农作物秸秆最有利用价值的是下半部;5.2.3 中要求含杂率低于5%,是为了保证物料的质量和利用数量,保障加工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产量,目前业内企业对此要求略有不同,但不会高于5%。 四、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同步制定为国际标准的可行性; 在标准方面,欧盟标准化委员(CEN)委托瑞典标准所(Swedish Standards Institute)组建欧盟固体生物质燃料标准化委员会(CEN/TC 335).已发布了30个技术规范,分为术语;规格、分类和质量保证;取样和样品准备;物理(或机械)试验;化学试验等5个方面。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于1985年成立了E48生物技术委员会,下设E48.05生物转化子委员会,共制订了9项标准,主要适用于生物质水分、灰分、挥发分、元素分析、堆积密度等特性的测定。ISO/TC 238生物固体燃料与2008年成立,主要工作项目与CEN/TC335合作,主要从事生物固体燃料物理与化学检测方法、取样与样品制备、固体生物燃料安全性的标准制定,已发布30多个标准,目前未有原料收集的相关标准。 我国已制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条件》(NY/T 1878-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样方法》(NY/T 1879-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品制备方法》(NY/T 1880-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8项(NY/T 1881.8-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型设备技术条件》(NY/T 1882-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型设备试验方法》(NY/T 1883-2010)等13项农业行业标准,并于2010年5月20日以农业部公告第1390号发布。2015年发布NY/T 2853-2015沼气生产用原料收储运技术规范。 目前,国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已经趋于成熟,相关标准体系也比较完善,主要以木质生物质为原料生产颗粒燃料,形成了从原料收集、储藏、预处理到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配送和应用的整个产业链的成熟技术体系和产业模式。 五、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协调配套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 100万吨以上;力争到2020 年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 5000 万吨。 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到 2010年,全国建成 400个左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左右;到2015年,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左右。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认为“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和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积极开展技术研发、项目示范和投资建设活动。 200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指出,“结合乡村环境整治,积极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发展生物质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财政部出台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拟采取综合性补助方式,支持从事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干馏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收集秸秆、生产秸秆能源产品并向市场推广。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发布26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求完善秸秆收储体系,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加大秸秆禁烧力度,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职责,不断提高禁烧监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标准实施主体及方案、措施建议,预期的作用和效益等; 标准实施的主体是收集生物质原料用来制备成型燃料和发电、进行生物能源研发的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根据制定的现行标准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抽查,规范企业和农民的生物质原料交易行为,保护双方的利益,将农林废弃作收集有效利用,减肥田间私自焚烧,保护大气环境 本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生物质原材料的质量,促进生物质利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生物质原料的规范有效利用。同时也填补了该领域无统一标准的空白,通过标准在同行业中传播生物质原料收储运技术和经验,为推动生物质收集后的合理利用作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