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2.3.3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2017-11-28社旗一高王娜《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预测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并通过“身边的化学”等内容,认识铁在促进人体健康中的作用,了解化学知识在丰富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识重点是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方法重点是教会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预测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对比分析法(四)、教学用具实验试剂:1、药品及试剂:铁粉、稀硫酸、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稀硝酸,锌片,铜片。
KSCN(硫氰酸钾)溶液,(用于检验Fe3+的存在)。
(六)、当堂检测1、过去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有铜箔的绝缘板,制造印刷线路板。
制作时,把应该保留的铜箔遮挡,然后把铜箔放入氯化铁溶液中,这样没有遮挡的铜箔就被腐蚀掉了,留下了可以导电的铜线。
请说出其中发生的反应,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___KSCN溶液__________,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_____溶液变成血红色________。
(2)请说出其中发生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图片简介】展示工厂炼铁、铁的腐蚀以及铁的化合物等图片【思考】⑴这些过程中铁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⑵写出常见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铁的化合价。
学生倾听、观看学生思考并阅读教材内容后回答问题。
利用课本“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中的图片,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
多媒体电脑、教材5分钟提出问题【问题】看了图片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铁及其铁的化合物的转化中,究竟蕴藏着哪些氧化还原反应呢?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2分钟分析问题【引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思考1】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三种样品的颜色特征是什么?【思考2】同学们结合刚刚标明的铁元素的化合价来思考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学生回答:金属铁是银白色,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
学生思考并提出假设金属铁——还原性氯化亚铁——氧化性和还原性氯化铁——氧化性培养学生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进行第一个环节: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多媒体电脑25分钟【思考3】如何证明一种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介绍】通过探讨,师生得出结论:验证物质有氧化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还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验证物质有还原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回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有哪些吗?【投影简介】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实验】请用以下实验试剂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3FeCl 溶液、2e Cl F 溶液、氯水、稀硝酸、KSCN 溶液、锌片、铜片学生回答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回顾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
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整体思路和探究方法巩固所学知识,为实验探究作理论依据实验用品:铁粉、稀硫酸、3FeCl 溶液、2e Cl F 溶液、氯水、稀硝酸、KSCN 溶液、锌片、铜片【引导】1、首先我们来探究单质铁的氧化还原性,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案?【点评】同学们的方案很好,都具有可行性,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案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单质铁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这为探究铁的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提供了基础。
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验设计经验,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有待加强。
在情感层面,由于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对其用途有较多的关注,在本节课中应引导学生从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关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是学生的难点所在。
教学方式:1、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预测物质性质。
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
技术准备:多媒体电脑、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3F溶液、氯水、稀e ClFeCl溶液、2硝酸、KSCN溶液、锌片、铜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图片简介】展示工厂炼铁、铁的腐蚀以及铁的化合物等图片【思考】⑴这些过程中铁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⑵写出常见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铁的化合价。
学生倾听、观看学生思考并阅读教材内容后回答问题。
利用课本“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中的图片,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铁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1.2 教学内容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铁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4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实验试剂:铁片、铁(III)硫酸、硫酸铜等。
第二章: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2 教学内容铁的物理性质:颜色、形态、密度等。
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的反应,与其他金属的反应。
2.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等。
实验试剂:铁片、氧气、水等。
第三章:铁的氧化态和还原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铁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3.2 教学内容铁的氧化态:+2价、+3价等。
铁的还原态:0价。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铁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3.4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试管、滴定管等。
实验试剂:铁片、硫酸铜等。
第四章: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实验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实验。
4.2 教学内容铁的氧化性实验:与氧气、水的反应。
铁(III)硫酸的氧化性实验:与还原剂的反应。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实验。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等。
实验试剂:铁片、氧气、水、还原剂等。
第五章:铁及其化合物的还原性实验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还原性实验。
5.2 教学内容铁的还原性实验:与氧化剂的反应。
铁(III)硫酸的还原性实验:与还原剂的反应。
5.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还原性实验。
5.4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等。
实验试剂:铁片、氧化剂、还原剂等。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高中化学_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第二章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即氧化性或还原性。
2、进一步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建立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未知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具体三种物质的性质研究,进一步了解一般物质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铁及其化合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知道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知识重点: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方法重点: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难点:预测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用品】(一)实验用品1、试剂:铁粉、稀硫酸、FeCl3溶液、FeCl2溶液(加铁钉)、氯水、稀硝酸、KSCN溶液、锌粉、铜片2、仪器:小试管、药匙、滴管、小烧杯、纸槽、镊子(二)多媒体【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情境导入】茶道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东方文化的瑰宝!世界已有公认,中国是茶之故乡。
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4000年到10000年的历史。
茶道茶道,茶以载道,“道”寓于饮茶之中。
所以茶道的形成有两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茶的广为种植,二是茶的普遍饮用。
现在我就以一杯红茶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仔细观察茶水颜色变化。
神奇吗?还想不想看?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白纸显红字的魔术,大家不要眨眼睛仔细观察。
大家想知道这两个魔术的奥秘吗?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就可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三、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提问】你都知道哪些含铁的化合物?【展示图片】铁及其化合物的图片【探究活动】1、请为下列含铁元素物质进行分类(从化合价的角度)2、根据化合价我们能判断元素的什么性质啊?Fe 、FeO 、FeCl 2、Fe 2O 3、Fe(OH)3、Fe(OH)2、FeCl 3 、Fe 3O 4【演示实验】Fe 3O 4的磁性【学生活动】 0:Fe 还原性+2:FeO 、FeCl 2、Fe(OH)2 氧化性还原性+3:Fe 2O 3、Fe(OH)3 FeCl 3 氧化性【过渡】铁及其化合物种类如此之多我们不能一一研究,下面我们就从化合价的角度来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2.3.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课件2 鲁科版必修1

精选ppt
4
[方案]
1、Fe——还原性
Fe+H2SO4、+ HNO3、+Cl2 2、 FeCl3——氧化性
FeCl3 +Cu、+Fe、+KI
3、 FeCl2——氧化性
FeCl2 +Zn 4、FeCl2——还原性
FeCl2 + HNO3 、+氯水
精选ppt
5
验 证
Fe3+
的 氧 化 性
FeCl3溶液
+2
Fe
还原剂
+3
Fe
精选ppt
8
又有还原性
精选ppt
2
[ 步骤 ]
1、提出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 3 、实验过程 4、展示结果
[ 问题 ]
1、Fe、FeCl2、 FeCl3三种样品的颜色 特征是什么?
2、FeCl3如何检验?FeCl2能否与KSCN 溶液反应,有何现象?
3、如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精选ppt
3
[结论]
验证物质有氧化性,就要验证该物质 与还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验证物质有还原性,就要验证该物质 与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KSCN溶液
红色溶液
+Fe +Cu +Zn 还原剂
红色消失 生成FeCl2
证明
Fe3+具有氧化性
精选ppt
6
验 证
Fe2+
的 还 原 性
FeCl2溶液
KSCN溶液
浅绿色溶液
+Cl2 + O2
+HNO3 氧化剂
红色溶液 生成FeCl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报告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报告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报告
在铁单质和铁的化合物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哪些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我们分别以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用品:
试剂:铁粉,稀硫酸,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水,稀硝酸,硫氰酸钾溶液,锌片,铜片。
仪器:胶头滴管,试管,烧杯,角匙,镊子。
实验方案: 1、设计依据
铁单质具有还原性:Fe + 2H+ == Fe2+ + H2 +3价铁的化合物具有氧化性:2Fe3+ + Fe == 3Fe2+ +2价铁的化合物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Fe2+ + Zn == Zn2+ + Fe 2Fe2+ + Cl2 == 2Fe3+ + 2Cl- 2、方案设计
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将实验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最终确定最佳方案(操作最简便,预期现象最明显)。
(1)你想通过哪些实验事实来证明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2)你打算通过哪些实验事实来证明+3价铁的化合物具有氧化性?
(3)你打算通过哪些实验事实来证明+2价铁的化合物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实验记录:
方案实施实验内容 1、铁单质具有还原性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2、+3价铁的化合物具有氧化性 3、+2价铁的化合物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交流研讨
1、你还能提出其它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吗?
2、你是如何确定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每个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 1。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方法指导:对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要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铁及其化合物的的性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应用,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对于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二者有机结合必将事半功倍。
基本概念梳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还原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常见的氧化剂:单质:;化合物:常见的还原剂:单质:;化合物:常用的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1、根据反应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符合上述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发生,否则不能反应。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从左至右还原性依次减弱如:还原性Fe Cu 所以反应Fe+ Cu2+= 可以发生。
K+ Ca2+ Na+……Zn2+ Fe2+……(H+) Cu2+ Fe3+…Ag+…从左至右氧化性性依次增强如:氧化性Fe3+Cu2+所以反应Fe3++ Cu= 可以发生。
3、其他:反应条件、化合价、温度、浓度、酸碱性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用的规律相等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常用于配平和计算。
如:1、0.15mol的Na2SO3与0.05molK2Cr2O7在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铬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2、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YO3n-+3S2-+6H+==Y-+3S+3H2O①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②比较S2-和Y-的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下列物质都能氧化H2S,它们氧化H2S时自身分别发生下列变化:Fe3+→Fe2+,Cr2O72-→2Cr3+,Br2→2Br-,HNO3→N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2.3.3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A 组——知能训练1.下列物质能将Fe 3+转化为Fe 2+的有( ) ①新制氯水 ②铁 ③铜 ④稀硫酸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D .①②③④解析: 将Fe 3+转化为Fe 2+需加入还原剂:①Fe 3+与氯水不反应、②2Fe 3++Fe===3Fe2+、③2Fe 3++Cu===2Fe 2++Cu 2+、④Fe 3+与稀H 2SO 4不反应,故选C 项。
答案: C2.将Na 2O 2投入到FeCl 2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双选)( ) A .生成白色沉淀 B .生成红褐色沉淀 C .有气泡生成D .溶液变为棕黄色解析: 2Na 2O 2+2H 2O===4NaOH +O 2↑,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FeCl 2具有还原性,两者反应得到Fe(OH)3红褐色沉淀。
答案: BC3.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 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后,混合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 .氧化性:Fe 3+>Cl 2C .Fe 2+与SCN -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 .Fe 2+被氯水氧化成Fe 3+解析: 当加入Fe 2+后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氯水后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SCN -,同时也说明Fe 2+与SCN -不能形成红色物质,滴入氯水后发生了反应Cl 2+2Fe 2+===2Fe 3++2Cl-,Fe 3+与SCN -结合生成红色物质,上述反应也说明了氧化性Cl 2>Fe 3+。
故正确答案为B 。
答案: B4.某500 mL 溶液中含有0.1 mol Fe 2+、0.2 mol Fe 3+,加入0.2 mol Fe 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 .0.4 mol·L -1B .0.6 mol·L -1C .0.8 mol·L -1D .1.0 mol·L -1解析: 由反应2Fe 3++Fe===3Fe 2+可知Fe 粉过量,0.2 mol Fe 3+与过量Fe 粉作用生成0.3 mol Fe 2+,故反应后Fe 2+的总物质的量为0.4 mol ,溶液中c (Fe 2+)=0.4 mol 0.5 L=0.8 mol·L-1。
答案: C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10% 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A.BaCl2溶液B.FeCl2溶液C.FeCl3溶液D.Fe(NO3)2溶液解析:BaCl2只能把AgNO3和10% H2SO4与KSCN和NaOH区分开;FeCl2不能区分KSCN 和10% H2SO4;Fe(NO3)2不能区分AgNO3和KSCN。
只有FeCl3溶液符合题意。
答案: C6.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加入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可加入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可加入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足量铁粉Fe+2Fe3+===3Fe2+氯水2Fe2++Cl2===2Fe3++2Cl-足量铁粉Fe+Cu2+===Fe2++Cu7.化学是很美的,化学物质呈现五颜六色,化学变化色彩纷呈,以下变化就涉及许多的颜色变化:工业盐酸显黄色,当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就变为浅绿色①,然后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②,加入盐酸又变浅绿色③,通入Cl2后变为黄色④,当加入铜后,黄色消失,溶液带有蓝色⑤,插入一根锌棒,首先看到亮红色物质生成⑥,后又被黑色物质覆盖⑦,最后溶液变为无色。
(1)写出反应①~⑦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其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有________,铁元素被还原的有________。
答案:(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2FeCl3+Fe===3FeCl2②FeCl2+2NaOH===Fe(OH)2↓+2NaCl③Fe(OH)2+2HCl===FeCl2+2H2O④2FeCl2+Cl2===2FeCl3⑤2FeCl3+Cu===2FeCl2+CuCl2⑥CuCl2+Zn===ZnCl2+Cu⑦FeCl2+Zn===ZnCl2+Fe(2)①④⑤⑥⑦①④①⑤⑦8.室温下,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
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的关系进行反应,又知E 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1)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C 是______,H 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③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述检验溶液D 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B 为黄绿色的气体单质,则B 必为Cl 2,能与Cl 2反应的无色气体单质为H 2,则C 为H 2,E 为HCl 气体,E 溶液为盐酸。
由“A+D→F,A +盐酸→F+H 2”知,固体单质A 为变价金属,猜测A 为Fe ,则D 为FeCl 3,F 为FeCl 2,FeCl 3与Fe 反应生成FeCl 2,FeCl 3与OH -反应生成Fe(OH)3,FeCl 2在Na 2O 2的作用下恰好也生成Fe(OH)3,完全符合题目中的变化关系,故猜测成立,A 为Fe 。
答案: (1)Fe Cl 2 H 2 Fe(OH)3(2)2Fe +3Cl 2=====点燃2FeCl 3 (3)2Fe 2++Cl 2===2Fe 3++2Cl -(4)Fe +2Fe 3+===3Fe 2+(5)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6)取少量D 溶液,滴入几滴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B 组——拔高训练9.已知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 3++2I -===2Fe 2++I 2; ②2Fe 2++Cl 2===2Fe 3++2Cl -;③2MnO -4+16H ++10Cl -===2Mn 2++8H 2O +5Cl 2↑。
在强酸性溶液中,将MnO -4、Fe 2+、Fe 3+、I -四种离子混在一起,充分反应后: (1)若溶液中I -有剩余,则溶液中可能还有____________,一定无________。
(2)若溶液中Fe 3+有剩余,则溶液中可能还有________,一定无________。
(3)若溶液中Fe 2+有剩余,则溶液中可能还有________,一定无________。
(4)若溶液中MnO -4有剩余,则溶液中可能还有________,一定无________。
解析:(1)若溶液中I-有剩余,由于MnO-4、Fe3+均能氧化I-而与I-不能共存,则溶液中一定无MnO-4和Fe3+,可能还有Fe2+。
(2)若溶液中Fe3+有剩余,由于Fe3+能氧化I-,则溶液中一定无I-,又由于MnO-4能氧化Fe2+,所以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因此溶液中可能还有MnO-4和Fe2+中的一种。
(3)若溶液中Fe2+有剩余,由于MnO-4会氧化Fe2+,则溶液中一定无MnO-4,又由于Fe3+能氧化I-,二者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可能还有Fe3+和I-中的一种。
(4)若溶液中MnO-4有剩余,由于MnO-4会氧化Fe2+和I-,则溶液中一定无Fe2+和I-,可能还有Fe3+。
答案:(1)Fe2+MnO-4和Fe3+(2)MnO-4或Fe2+I-(3)Fe3+或I-MnO-4(4)Fe3+Fe2+和I-10.“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
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
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试剂1是________,试剂2是________,加入新制氯水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猜想红色溶液退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Fe3+被还原为Fe2+,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合理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药品须密封保存,若表面出现颜色变化,说明部分Fe2+已变成Fe3+。
药品中经常放入维生素C,可以延长保质期。
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稀盐酸KSCN溶液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2)不合理氯水氧化性强,不会还原Fe3+设计的实验为在退色后溶液加入FeCl3溶液,仍不变红色(或在退色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 (3)维生素C有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