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优质精编)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帮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他们在学习他人的优点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发现其规律。然后,我会向学生讲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包括:
1.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
2.当乘数末尾有多个0时,只需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数量的0。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学生已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基本运算,但对于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为此,本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其理解并熟练运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本节课以《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为主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实用性强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启发式教学,让人性化的语言贯穿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学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学案(优质精编)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学案一、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

难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

三、导学问题1.课前热身4×2= 3×2= 12×2= 5×8=4×20= 3×200= 12×20= 50×80=2.自主探究新知自学课本28页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乳品厂3天批发出牛奶多少箱?可以列式为:()(2)计算260×3时,可以先算()×()=(),然后再在()的后面添上一个()。

(3)观察竖式并思考:①竖式计算时,0乘3得(),这一步可以不写吗?()②列竖式时,可以把3中的( )与260中的6对齐,0写在后面,先计算3×260=(),然后看乘数的末尾共有()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4)你用简便写法列竖式计算260×3吗?试一试吧!(温馨提示: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千万不要忘记把末尾的0补上哟!)归纳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前面的数对齐,先用()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3.达标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590×4= 250×6= 440×5=(2)饲养场有8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50倍,饲养场一共有几只鸡?4.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我在方面表现不够好。

以后要注意。

四、参考资料为科学而疯的人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

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

三年级数学教案《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课设计《被乘数、乘数末端有0 的乘法》教课设计教课目标:使学生学会被乘数、乘数末端有 0 的简易算法,使计算方法更为简易合理。

教课要点:学会被乘数、乘数末端有0 的简易算法。

教课难点:计算方法更为简易合理。

教课要点:使学生的计算方法更为简易合理。

教课过程:一、复习。

1、口算。

243164056782020xx400510193006500825004610021300321、笔算。

(竖式简算)360426003概括:在计算被乘数末端有 0 的乘法时,能够先把 0 前方的数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数末端有几个 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端添写几个 0。

二、新授。

1、前言。

复习题中已会算被乘数有0 的乘法,假如乘数末端有0 或被乘数、乘数末端都有0,如何计算比较简易呢?这节课就是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乘数、被乘数末端有 0 的乘法)2、教课例 5。

36024(1)用一般方法笔算。

(2)用一位数乘被乘数末端有 0 简易算法推理:-注意:这里不用写0( 3)经过两种竖式算法的对照使学生掌握简易算法。

3、教课例 6。

26530 学生默读题目后发问:(1)这道题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察看一下乘数有什么特色?(乘数末端是 0)(2)想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这道题能否用简易方法计算?( 3)全班学生试算。

预计有以下 4 种:①②③④( 4)剖析发问。

① 以上哪一种方法计算简易?为何?②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4 页例 5 是如何计算的,并与一般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种算法较简易?还要修业生注意竖式书写格式。

( 5)指名叙述乘数末端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写竖式时就先注意把0前方的数和被乘数的个位数对齐再相乘,乘完此后在乘得的积的末端添写0。

)小结: 26530(例 6)能够看作是 265310,只需在 2653 的得数后边添写一个 0 就能够了,因此第④种计算方法是合理的,并且比较简易。

4、练习:第 14 页的 35024、7360、18650要点检查:( 1)能不可以正确书写竖式?( 2)有否遗漏 0?5、教课例 7。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课时 一个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课时    一个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教案

第六课时一个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教学内容教材28~29页一个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一位数乘一位数。

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找出知识间的联系,正确口算乘法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谁来说一说计算方法?生积极发言回答。

师: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和前面的数又有所不同,同学们一起来发现吧。

课件出示:乳品厂3天批发牛奶情况情景图。

学生观察。

师:说一说题中的数据有什么特征?生:三位数的末尾有0。

师:对,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个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

(板书:一个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信心。

二、探求新知。

1. 一个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师: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课件中的情景图,看一看你从情景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乳品厂平均每天批发出牛奶260箱,求3天批发牛奶多少箱……师:很好,你们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生:求3天批发牛奶多少箱,就是求3个260箱,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60×3。

师:回答非常正确,你们能计算出结果吗?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把你们小组的结果与大家分享?生1:我们把260分成200和60,用200×3=600,用60×3=180,再把600+180=780(箱)。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参考教案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比较、探索、归纳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难点: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准备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知识,想一想是如何计算的.先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其他同学进行口算练习.4×508×3012×2078×102×4050×721×30400×632×30600×513×40120×3031×20700×411×8012×50请同学说一说12×50,700×4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个十,积是60个十,也就是600)(700×4可以看作7个百乘以4,积是28个百,也就是2800)下面我们来订正两位同学的计算.请板演同学自己讲一讲是怎样做的.(一位数乘多位数,如果被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360×4可以看作36个十乘以4,积是144个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个百乘以3,积是78个百,也就是7800)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那么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乘数是两位数的题?(二)学习新课板书:例5360×24=例6265×30=这两道题怎样做?(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讨论后,由学生独立写在练习本上,请几个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待订正时使用)同学们做题时,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把几种不同做法,用投影仪展示出来.例5:例6: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先比较例5的三种做法,请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再比较例6的三种做法,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充分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讨论,请小组代表归纳发言:认为例5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0前面的数,使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使计算简便.360×24可以看成36个十乘以24,积是864个十,也就是8640.认为例6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算265×3,得795;在795末尾添一个0,得“265×30”的积,也就是7950.使计算简便.(同学们自己获取了知识,兴趣很浓,教师充分肯定,给予鼓励)请同学们按要求继续研究下面的问题.(1)例5、例6两题有什么相同点?(2)在计算例5、例6用简便方法时有什么相同点?通过观察、讨论很容易发现:例5、例6的相同点是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一个0.在计算例5、例6时,都是只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三)巩固反馈出示做一做.要求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其中几名同学写在投影胶片或玻璃片上,待订正时使用.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想一想:为什么前3小题末尾添一个0,而最后小题末尾添两个0?(因为前3小题,被乘数或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一个0;而最后小题,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两个0)小结同学们学习得很好,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如果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都有0,你们知道怎样简算吗?出示例7:计算450×20.(投影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默读三个问题.思考片刻,在练习本上试做.试做完小组根据三个问题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1)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2)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3)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老师板书.教师再强调提问:为什么要添两个0?添一个0表示什么?添两个0表示什么?练一练:个别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订正时,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怎样算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同桌互相说一说.打开书第15页,看一看自己归纳的方法和书上讲的一样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的计算方法简便吗?怎样计算简便?)2.计算.3.竖式计算.240×22=280×20=190×50=690×13=(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随时个别辅导)作业:看书第14,15页.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准备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讲授新知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同时出示例5、例6两个例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发现不同的做法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比较,根据两个例题的相同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从而使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时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继续研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又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出示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试做.做完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思维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初步应用.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教学用具:电脑、每个学生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2)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3)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2.说出下面图形的面积.(电脑演示)画面一:问: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20平方厘米?生:一排有5个1平方厘米,有4排,一共有20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先移动成为长方形再数)设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答不出?你能想想办法吗?导语:有些长方形的面积用数方格的办法数不出来,有些面积比较大的,如长方形操场,教室地面,用摆的方法也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找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计算]二、探讨新知.1.理解长宽.(抢答)问: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问:为什么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生:因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沿长边依次摆6个小正方形,长是6厘米.沿宽边依次摆3个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知道长、宽与什么有联系吗?生回答后师总结:一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表内板书:[长(cm)宽(cm)]2.实践感知.师:请你用6个1平方厘米摆一个长方形.(师巡视)汇报你是怎样摆的?(生说师板书)3.观察讨论.讨论:仔细观察表格内长、宽、面积的数据,2人一组讨论: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初步得出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4.深入探讨.师: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以宽吗?我们再来研究一个例子.2人一组用12个1平方厘米摆成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摆的方法多.1个同学做记录.师巡视,汇报结果如下:(电脑演示,可让学生操作)问: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字母公式是:[板书:S=a×b]5.释疑师:复习中画面七那个长方形你能准确地求出它的面积了吗?生:先测量长和宽再计算.三、巩固练习.1.直接列式计算.(口答)2.判断对错.(1)5×2=10(dm)()(2)(5+2)×2=14(dm)()(3)5×2=10(dm2)()(4)2×5=10(dm2)() 反馈:(1)为什么错?(2)求的是什么?(周长)你能指一指求的是哪里吗?(3)求的是什么?请你指出来.(4)为什么对?3.动手实践.师: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请你测量并计算它们的面积.步骤:(1)各组讨论分工(测量、记录、计算).(2)汇报分工情况.(3)分小组进行测量.(4)反馈交流.选测量正方形的小组,问:长和宽相等了,是什么形状?你能总结出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4.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看书、释疑)5.思考题.求阴影面积?单位:cm2(多种方法解答)板书设计:教学内容:第16页的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新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及笔算乘法。

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 0的乘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计算下面各题:11×5= 52×8= 35×4=二、新课学习1.出示情境图。

将6块同样长的展板拼接在一起,拼接后的展板长多少厘米?(1)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120×6=(3)探寻计算方法:(用投影展示自己的方法。

教师适时板书后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二要注意:(1)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2)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请大家来看这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

都可以,但是,你觉得哪种更加简便呢?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计算题,那我们就要选择后一种简便的方法。

2.再请同学来说一说,如果列竖式计算,你觉得数位应该怎样对齐?(指名回答)3.试一试:(1)240×5 2700×3 1060×4(2)60×5 30×8 7×30 30×66×70 50×5 8×40 20×3(这些题口算时可以怎样想?)三、结论总结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四、课堂练习1.列竖式计算五、作业布置1.列竖式计算120×4 150×6 160×6 250×8206×3 180×7 603×5 1020×92.小明朗读课文,平均每分钟读170个字,5分钟读多少个字?六、板书设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复习旧知识。

(1)用竖式计算。

35168=12745=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2)指名说说学过的数量关系有哪些。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3题。

(1)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这几道算式的特点。

(2)提问: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3)组织练习。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4)集体讲评。

结合具体题目,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0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社么数量关系。

提问: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分别求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提醒学生关注对应的量。

(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1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数量关系。

提问:这道题求哪个量怎么求题目中哪个量是不变的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速度。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60×5=1800(元)
3 6 0
×
5
0
0
3
8
1
答:一共花了1800元。
小结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乘数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3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可以填的数 是( )。
4
0
5
6
1.课后习题;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班级:一年级三班
主讲人X年级X班
XXX学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学习目标
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计算末尾有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末尾有0三位数的笔算乘法。难点准确、迅速地计算末尾有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回顾复习
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随堂小测
2.积的使34□×5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应填 ( )。 A.2 B.0 C.3
2、4、6、8
B
3.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李明一家五口在5月 10日去承德避暑山庄参观,票价每人130元,一共需要花 费多少元钱?
130×5=650(元)答:一共需要花费650元。
4. 3个易拉罐可以制作一个花盆,270名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这样 的花盆,准备1000个易拉罐,还剩几个?
270×3=810(个)1000-810=190(个)答:还剩190个。
5.算一算,下面的图形分别表示几?(不同的图形表示 不同的数)
20×3=
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巩固反馈
1、对口练习。要求:同桌一人说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另一人说得数。
2、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计算。
3、4两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关键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因为2500是1个2000和1个500组成,3个2000是6000,3个500是1500,6000加上1500得7500)
(因为被乘数末尾有2个0,所以得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2个0)
2.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
20×3=
120×4=
12×4=
2000×3=
200×3=
340×2=
120×4=
2000×3=
340×2=
请你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
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就是____
(教师随机板书课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集体订正)提问:2500×3为什么得7500?
从竖式上看,乘得的75后面为什么添上2个0?
(5)师生共同概括出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1、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2、列式并说明理由。
师相机板书:260×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200×3=600(只)60×3=180(只)600+180=78(只)
2、把260看作26个十,26个十乘3得78个十,也就是780。
3、用末尾填0法:先计算26×3=78,然后再78的末尾填写一个0。
4、用竖式计算,对于这种方法教是要重点指导,如果学生没有谈到简单的数式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复习中的26×3和例题260×3这两个竖式,你能想出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要把乘数写在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下边,计算时不用管0,算好后,因为积是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在得的数后面添写一个0.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3.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得数:
120×3
430×2
300×3
2000×4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6×3= 72×6=
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
(被乘数末尾有0)
(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被乘数0的个数相同)
学生口答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板演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养殖专业户李大爷家养鸭260只,养鸡的数量是鸭的3倍。李大叔养鸡多少只?
课题与教学内容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年级




知识技能
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
过程方法
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
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学生按要求练习
板书设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 6 0
× 3
7 8 0
简便算法:
2 6 0
× 3
7 8 0
把两种竖式算法相比较.指出:这两种算法竖式的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后一种比较简便.
让学生试算2500×3,要求用简便方法.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一人到黑板上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如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