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7.下列பைடு நூலகம்项不属于生物防治()
A.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B.用瓢虫防治棉
C.保护青蛙,利用青蛙捕食害虫D.用杀虫剂杀死害虫
四、知识拓展
澳洲瓢虫创造的奇迹
“六六六”等化学药剂的使用曾被认为是人类对付有害昆虫及病菌的最有效的手段,但后来滥用化学农药的恶果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环境污染,人畜中毒,益鸟骤减,资源破坏。为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一种无毒的“农药”——害虫的天敌,这一技术被称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在历史上就曾发挥过神奇的功效。
4、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态系统中,通过和,各种生物之间可以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我们把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总是维持在的状态的现象叫做。
5、动物在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任务二:理解动物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修改、补充
6、在食物链草→野兔→狼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呢?
7、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供动物食用,而动物又可通过消化
(5)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种类是。
(6)该生态系统中的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
二、学习新知
学习任务一:说明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请大家分析课本p44提供的资料,并思考相应的问题。
1、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2、资料2中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如果当地牧民不大规模的捕狼,野兔的数量会怎样呢?为什么?
猫头鹰统称鸮鸟,是一种猛禽。全世界有133种,在我国有20多种,有雕鸮、
长耳鸮、短耳、红角鸮、领角鸮、草鸮等。据苏联鸟类学家的统计,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能捕杀田鼠1000只左右,而一只田鼠一个夏天要糟蹋粮食1公斤左右,也就是说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能为人类保护1吨粮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数字啊!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八年级上册生物一、知识结构 1 2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知识点归纳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判断鱼是否新鲜可以辨别鱼的鳃丝是否鲜红)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08中考)4、 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辨认是否是鱼可看它是否用鳃呼吸)5、 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6、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7、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镛鱼。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环节动物藻类 如水绵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有种子种子植物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河蚌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有脊柱 爬行类:龟鸟类 哺乳类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第一章)

知识点归纳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概述: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身体呈梭形,这样的外形特点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08中考)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其他水生生物:腔肠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低等生物,它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河蚌、蛾螺、扇贝等属于软体动物。
它们的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
*水域环境的保护:人类活动正使许多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海洋是重要的水域资源,目前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们把用高科技的方法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叫做“蓝色革命”。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身体结构特点:(08中考)(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引言动物是指生命界中属于动物界的独立个体。
动物与其他生物的不同点在于其具有神经、肌肉和运动器官,能够自主行动和感知外界环境。
在自然界中,动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动物维持生态平衡1. 食物链的维持动物在食物链中担任着各种角色,它们通过捕食或者被捕食的方式来维持生态平衡。
低级生物作为食物被高级生物捕食后,高级生物的数量就会增长,而低级生物数量则会减少。
反之,如果高级生物数量过多,它们的食物来源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
因此,动物在自然界中维持着食物链的平衡。
2. 食草动物的作用大量的食草动物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某些植物的数量,避免植物过度繁殖和形成一定生态压力。
例如,牛羊在草原上的放牧就能够防止某些草种的过度繁殖。
3. 消化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动物的消化系统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黑色的熊在食用樟树果实时,其中的种子会被熊吃掉后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帮助种子传播。
三、动物作为生物圈的一部分在生物圈中,动物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动物通过不断地摄取、利用其它生物以及生产有机物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
1. 动物的祖先对石油形成的贡献石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来自昆虫、浮游动物和其它动物的遗体。
这些遗体在地下被埋藏了数百万年,通过压力和高温转化成了石油。
2.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大量的动物群集可以制造出浓郁的气味,并对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河马排泄出来的废物会进入水体中,产生大量的氮,并促进细菌和藻类的增殖。
四、动物对人类的意义动物不仅对自然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影响。
1. 动物是粮食的重要来源人类一直依靠动物作为食物来源,例如牛、猪、鸡、鱼等。
特别是在营养方面,动物制品对人体非常重要。
2. 动物对人类的娱乐作用动物还对人类的娱乐生活产生着影响。
例如,狗和猫是人类最喜欢的宠物,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生物第17章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精品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引起水透光程度低,水 中植物无法正常生活。
有害昆虫 蝗灾、鼠害
东非大蝗灾:天空中蝗群有30米厚,1.6公里宽,当时蝗 群遮天蔽日,人仿佛置身于夜晚。这些蝗虫一天吃掉8万 吨粮食,相当于4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重庆遇罕见蝗灾
2001年夏,重庆壁山县古老城遭受了罕见的蝗虫灾害, 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当地近千亩的农作物和 果树林吞食得面目全非,眼看数年心血就要化为泡影。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
白
鹂
鹭
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的周围没 有了鸟、没有了动物,将会怎样呢?
静没 的有 世鸟人 界、类 。蜜可
蜂能 和将 蝴面 蝶临 的一 寂个
动物在生物圈中 真的很重要吗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无机物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请你帮助
古老城人怎样可以消灭蝗虫,控制蝗灾?
古老城紧急呼救
请支援我们 20万只青蛙,2万只麻雀和5000条蛇。
蜜蜂传粉
(苍 耳)
在一优良草种繁育基地,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
,就用网把草地罩了起来,结果草地还是受到了
C 极大的破坏,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肥力不够 B)鸟通过某种方法吃到了草籽 C)食草昆虫大量繁殖,将草吃掉 D)气候条件不好
请同学思考:
动物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 活。
思考: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吗?
植食动物
直接以绿色 植物为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难点教学:动物促进生态的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学法指导:结合实际,认识动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从统一的观点出发,分析动物的个体行为活动对动物的生活、生长的影响。广开思路,了解动物与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学习目标三: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温馨提示:阅读教材46页,并会举例说明。)
7.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顺利地_____________和扩大植物的_________。
8.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防治____________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经费,还可减轻使用农药而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
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兔的数量不能无限增长,在下列原因中,错误的是()
A、存在以野兔为食的动物B、野兔生存所需的空间有限
C、野兔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有限D、有的野兔会生病、死亡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一、情景导入:(5分)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1.我国曾开展过一次“剿灭麻雀”运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是()
A、会破坏生态平衡B、会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
C、会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D、减少了人类的朋友
2.为了消除狼对牲畜的威胁,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几乎把它们赶尽杀绝。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对草原环境的影响是()
A、植被将遭到严重破坏B、畜牧业发展将得保障
洮南市第八中学八年生物(上册)导学案主备人:赵东岩审核人:审批人:时间:2012/9/20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组别_______
初二上册生物必考重点知识

初二上册生物必考重点知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种类:常见的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2.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二.扁形动物1.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2.涡虫的身体呈左右对称,又称两侧对称,经过身体只有一个切面将其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3.除涡虫自由生活外,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7.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蛔虫是线形动物。
它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
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绝大多数线形动物是寄生的,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二.环节动物1.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靠近环带的一端为蚯蚓的前端。
2.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3.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蛭、沙蚕等。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动物运动的形式和特点1.动物运动的形式:游泳、爬行、行走、跳跃、奔跑、飞翔等。
湖北省武汉市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3.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名师精选教案 新人教版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动物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动物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感受到动物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意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增强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师生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加之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动物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 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教学重难点1. 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板书设计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传粉2.传种四、某种动物数量过大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旧知识导入】教师: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大家回忆一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生: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所有的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可以为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提供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主备:马保国检查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导学过程:
1、事实表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总是维持在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动物作为,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通过和,将摄取的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的关系。
4、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使这些植物顺利繁殖后代。
在的作用。
5、综合上述各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促进。
帮助。
6、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能力提升
1、人类不能随意杀死某种动物的理由是()
A、它们供人类食用
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C、制约着其他动物数量的变化
D、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从总体看,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植物的数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B、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植物的数量
C、肉食动物>草食动物>植物的数量
D、肉食动物>植物的数量>草食动物
3、大量捕杀农田中的青蛙的恶果是()
A、蛇类的食物被断绝
B、农作物减产
C、植食性昆虫泛滥
D、植食性昆虫减少
4、近年来,已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珍稀野生动物易患病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
A、缓慢上升
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6、课本P47第1题的原因是?
7、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
植物通过哪种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动物通过哪种作用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