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南北差异显著的大陆--美洲
美洲

两组群岛
8
思考题
北美洲大陆轮廓的地理意义 (1)倒臵梯形的水平轮廓,使大陆躯干位于北纬 30-70度之间,主要属于北温带。 (2)与大陆轮廓相对完整的亚洲相比,更易受海 洋影响。
9
二、地形基本特征 (一)纵列的地形结构 西:科迪勒拉山系 中:中部低高原、平 原带 东:阿巴拉契亚山地
④
43
东部地区还具有充分的水源供应
南北差异 西部地区:以沙漠为 轴,分向南北,水文 网变异趋向是逐渐体 现湿润性和变化的相 对稳定性; 东部地区:以亚马孙 水系为轴,分向南北, 水文网变异趋向是逐 渐体现干旱性和变化 的极端性。
34
亚马孙平原
(三)西部安第斯山区 西:海岸山脉 中:安第斯山脉 东: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
35
安第斯山脉
分段 (1)北段(4°S以北):分支明显、岭谷相间、 火山纵列。 (2)中段(4°S-27°S):山体高大宽广,夹持 高原谷地,冰川地貌广布,火山分布密集。 (3)南段(27°S以南):山体狭窄,北部高峻, 南部低矮,现代冰川发育,地形切割破碎,具 峡湾型海岸和安第斯山第三火山带。
11
三、地形的地质构造基础及矿藏 (一)前寒武纪古陆台 1. 北极地台—北极群岛 2. 加拿大地盾—劳仑辛低高原(加拿大高平原、拉 布拉多高原)—缺乏燃料矿,金属矿丰富 重要矿藏富集区:拉布拉多-魁北克铁矿区、苏 必利尔湖铁矿区、安大略-魁北克多金属矿区、 西安大略金矿区、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铜-镍矿 区、西北部多金属矿区。
2.
3.
29
二、地形的基本特征 1. 西部安第斯山脉纵 贯 2. 东部平原与高原相 间
30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与矿藏 (一)东部三大高原 1. 圭亚那高原 (1)海拔300-400米,森林茂密。 (2)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3)铝土矿丰富。
第六章美洲

2
在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东西向主应力的作用下, 在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东西向主应力的作用下,美 洲在地形上自西向东大致分属山地、平原、高原(古老低山) 洲在地形上自西向东大致分属山地、平原、高原(古老低山)等三大地 形系统。 形系统。西部高大的山地和山间高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洲大陆西岸 气候的发育范围,并破坏了理论上的纬向地带性。 气候的发育范围,并破坏了理论上的纬向地带性。东部广大的平原和高 古老低山), ),不仅为水系的发育和人类经济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地理 原(古老低山),不仅为水系的发育和人类经济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地理 空间,而且地势低平,使其对称于赤道的纬向地带性结构有较好表现。 空间,而且地势低平,使其对称于赤道的纬向地带性结构有较好表现。
3.陆向斜平原 3.陆向斜平原 即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 大的平原(约560×104 km2)。它 发育于巴西陆台内部呈东向的陆 向斜上。
12
二、地表水
美洲大陆南北纵贯,地形区也呈南北纵列, 美洲大陆南北纵贯,地形区也呈南北纵列,且 西三面分临三大洋,因此在构造、地形、 东、北、西三面分临三大洋,因此在构造、地形、 气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气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 文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文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外流区与内流区 之间,东西、 之间,东西、南北之间以及各大流域之间的强烈对 由此充分体现了全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 比,由此充分体现了全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 南北纵贯的落基山-安第斯山作为美洲大陆上最 南北纵贯的落基山 安第斯山作为美洲大陆上最 重要的一级分水岭,它首先把美洲大陆一分为二: 重要的一级分水岭,它首先把美洲大陆一分为二: 西部属于太平洋流域系统, 西部属于太平洋流域系统,东部则包括大西洋流域 系统和北冰洋流域系统,其中以大西洋流域面积为 系统和北冰洋流域系统, 最广,又以外流区域占绝对优势。 最广,又以外流区域占绝对优势。
南北差异显著的大陆--美洲

沙漠区
拉丁美洲居民和经济
5.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1)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矿业: 智利的铜和硝石. 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石油. 巴西的铁矿. (3)努力发展现代工业: 石油.钢铁.肉类加工等. (4)农业: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香蕉. 甘蔗.剑麻产量居首位. 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食. 另有小麦和水稻.
÷Ó Á ò Ã æ » ý
Ó ¿ º Ú Æ ½ ¾ ù Á ÷Á ¿
á Â Ä Þ º Ó
Ç Â Ñ í Ë ï º Ó
¤½ ³
Ü Î Ã ÷Î ÷± È º Ó
世界四条最长的河流概况
河流名称 项目
尼罗河
非洲 自西向 东 地中海
亚马孙 河
南美洲 自西向 东 墨西哥 湾
长江
亚洲 自西向 东 东海
欧 洲 亚 洲
欧洲
西临 大西 洋,南临 地中 海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 世界上最具有战略 意义的两条人工水 道之一,另一条为 苏伊士运河。巴拿 马运河是重要的航 运要道,被誉为世 界七大工程奇迹之 一和“世界桥梁”。 。
二、山系相连的大陆
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世界 最长的山脉) 平原 北美洲大平原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 最大的冲击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高原 巴西高原(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高原) 圭亚那高原
芝加哥气温曲 线降水柱状图
2、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 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 针叶林气候为主
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热带 范围相对狭窄。
(3)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 北美洲的温带海洋 性气候为什么局限 在太平洋沿岸? • 在北美洲的中部, 为什么冬季寒冷的 气流能长驱直入, 到达墨西哥湾沿岸?
金识源专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6.3 美洲(第1课时)教案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六章第3节美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4.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二)教学难点1.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2.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让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2.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美洲名称的来历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新课导入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教师: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
大家知道这个“新大陆”是哪里吗?学生:美洲。
教师:有谁知道这块新大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现在我来告诉大家。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南北美洲

第九章 美洲
第一节 南北差异显著的大陆——美洲
打开教材P54、地图册P28 (请看书读图回答问题)
1)“新大陆”指的是哪一个大陆? 南北美洲 2)这里为什么被称为“新大陆”?
是哥伦布首先发现的
3)这块大陆以什么为分界线划分为哪两个大洲? 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划分北美洲(巴拿 马运河以北)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以南)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人均GDP值
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巴西
玻利维亚
美国
人均GDP值 45449 (美元)
加拿大 墨西哥 巴西 玻利维亚
37289 10993 9356 2940
2007年美洲部分同家人均GDP比较
(1)矿产丰富: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石油 墨西哥高原:银矿. 巴西高原:铁矿. 智利和秘鲁:铜矿. (2)水力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的河流上 (3)著名渔场:秘鲁渔场 . (4)热带雨林宝库:有红木 . 乌木.纺锤树等珍贵树种.
(5)独特动物:大食蚁兽. 卷尾猴.巨嘴鸟等.
纺锤树
思考:在图 中填注: A科迪勒拉 山系,B落 基山,C阿 巴拉契亚山, D拉布拉多 高原,E格 陵兰岛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人文环境
北美洲人文地理特征
1.居民
印第安人的帐篷
2.语言
加拿大和美国是美洲面积最大的两个 国家,过去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欧 洲英、法、德等国移民的后裔较多,社会 上通用语言是英语。
拉丁美洲居民和经济
西印度群岛 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 有的印欧混血. 有的黑白混血. 2.语言:大多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3.人口的分布:密度较小的洲. (1)人口稠密区:经济较发达 气候较好. (2)人口稀疏区:气候较差 . 4.人口增长速度率很快. 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

北美主要 区域特 (zhǔyào) 征: 1、地形(dìxíng):
西部高山区(shānqū):
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中部平原区:中央 大平原
东部高 原山地 区
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三页。
湖泊:五大湖 美洲(měi zhōu)大陆的地中海
尼亚加拉瀑布 (pùbù)
成因:冰川(bīngchuān)作
2、南北美洲的
分界线在哪里?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北 美 洲
中美
地峡
巴拿马运河
格陵兰岛
(ɡé línɡ lán dǎo)
哥伦布发 现 (fāxiàn)“ 新大陆”
西印度 群岛
南 美 洲
第七页,共六十三页。
1.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dì lǐ wèi zhì)有何特点?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以北温带为主;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10000
第十六页,共六十三页。
中美地峡(dìxiá)(中美洲)
中美地峡是指
___墨__西__哥__以南、
__哥__伦__比__亚__(ɡ以ē 北
的lú狭n bǐ长yà)陆地,又
中
称___中__美__洲__,主
要农作物有
__香___蕉__等。
这里共有(ɡòn7ɡ yǒu)____个国家。
美 洲
第十七页,共六十三页。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三页。
厄瓜多尔的首都(shǒudū)基多,坐落在赤道附近平均海拔2850米的 高山山谷中,人口达140万。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12.6 12.5 12.5 12.6 12.5 12.6 12.5 12.6 12.7 12.6 12.5 12.6 12.6 降水 106 109 132 188 127 39 22 38 76 93 96 97 1123
9.1 南北差异显著的大陆--美洲 学案(粤教七年级下册)(1)

第一节南北差异显著的大陆------美洲(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形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2、通过比较南北美洲在自然环境的差异,掌握运用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的特征3、从对北美洲气候受地形形影的实例分析中,学会地形影响气候的分析方法。
学习重点:1、美洲的位置2、美洲的划分3、美洲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学习难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一:寻找美洲结合地理图册的相关内容,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美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它属于半球(2)纬度位置:它位于O S------- O N,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陆(3)海陆位置:它东临洋,西临洋,北临洋;西北临近大陆,南端最接近大陆活动二:划分美洲(1)读课文P50画出美洲分界线及各部分的名称。
按自然地理划分按政治、经济地理划分(2)完成P50活动的1-2题活动三走进美洲美洲的自然环境结合课本P52-53活动完成(1)地形:地势高低。
西部高大的山系贯穿南北北美洲:西部为,中部为,东部为;地形呈分布南美洲:西部为,东部的高原有和,平原有和;且高原、平原交错分布(2)河流:密西西比河流向是自向亚马孙河流向是自向河流流向要受到的影响五大湖泊:、、、、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3)气候:气候类型,面积最广北美西岸以气候类型为主,它呈狭长状分布的原因是小组内讨论P53活动题3练一练,我能行1、下列关于美洲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面临三个海洋B.南北跨纬度最大,最接近南极大陆C.按政治、经济地理划分,可分成南、北美洲D.该区美国的面积最大2、北美洲的地形特点是()A 南高北低B 中间高四周低C 西高东低D 东高西低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运河。
4、通常把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
5、美洲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初中地理知识

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知识点的认识】北美洲:北美洲大陆北宽南窄,略呈倒置梯形.西部的北段和北部、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海湾.北美洲大陆部分地形可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南北纵列带:一、东部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谷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二、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是多湖泊和急流的地区,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草原.三、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南美洲:南美洲海岸线长 28700 公里.海岸较为平直,少岛屿和海湾.南美洲大陆的地形可分为三个南北方向的纵列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脉长 9000 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脉,阿空加瓜山海参拔 6960 米,是南美洲最高峰;东部为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积 50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为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南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西部山地阻挡,来自大平洋的湿润西风不能深入内地,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来自东南方的大西洋,空气湿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平原的西北部和落基山脉以西在 500 毫米以下,太平洋沿岸迎西风的地区降水量剧增,有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约在 2000 毫米以上.加拿大的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边缘属寒带苔原气候,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南部地区多属温带针叶林气候.美国的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多属温带草原气候.太平洋沿岸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侯.西印度群岛、中美洲东部沿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南美洲介于北纬 13 度和南纬 57 度之间,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的认识,难度不大,题型较简单,多选择、填空.例:(2012•滨州)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区最发达的国家是加拿大B.乙地区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大洲C.乙地区为拉丁美洲D.甲乙两地区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分析:美洲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二者以巴拿马运河为界.解答:A.甲地区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故不符合题意.B.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大洲是非洲,而不是南美洲.故不符合题意.C.乙地区是南美洲.故不符合题意.D.甲乙两地区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特点是不同的,学习时一定要加以比较.【解题思路点拔】熟记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结合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解答,较为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形状、地理位置
2、归纳美洲大陆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根据图例说明美洲大陆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教学重点:美洲的划分方法、美洲地形的异同、南北美洲的经济差异
教学难点: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美洲美洲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2、美洲大陆是一个纬度跨度最大,海岸线漫长的大陆。
3、按自然地理划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把美洲分成南、北美洲。
按政治、经济地理划分,把美洲分成北美和拉丁美洲。
4、北美洲地形的特征:(1)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2)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冰川作用显著。
5、北美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
6、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7、北美洲河流与湖泊:(1)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
(2)五大湖泊:苏必利尔湖、密歇根胡、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8、南美洲地形特征:(1)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2)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主要的高原: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主要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9、南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
10、南美洲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长度第二的河流)和巴拉那河。
11、丰富的各种资源:(1)北美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30%,沿岸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渔场面积的20%。
(2)委内瑞拉的石油、巴西的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
(3)智利的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12、美洲经济:(1)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是经济发达国家。
(2)南美洲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巴西和阿根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3、北美洲的居民和语言:加拿大和美国是美洲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过去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欧洲英、法、德等国移民的后裔较多,通用语言是英语,印第安人为土著居民。
14、拉丁美洲居民和经济:人种以混血种人占多数,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人口增长速度率很快,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