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型风格
工业设计史知识点

工业设计史知识点(部分)一、概念解释1、流线型风格:是30年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设计风格。
是空气动力学试验成果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因圆滑流畅流线体能减少风阻,最早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后被广泛用于其它各类产品设计中,流线型在交通工具上的运用,体现了优美造型和良好功能,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具有现代感、速度感的象征意义。
2、计划废止制:美国50年代推行的一种人为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迫使消费者不断购买新产品的制度,包括:功能性废止、款式性废止、质量性废止.计划废止制是美国商业设计的核心。
3、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工业设计。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侧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4、绿色设计:是80年代后,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而产生的一种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设计中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产品及其零部件能方便地回收并再生循环和重新利用,绿色设计的提出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回归。
5、波谱设计:受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后流行于欧美等其他国家的一种流行设计风格,其设计追求新奇,古怪,表现出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反叛和戏谚;因其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而销声匿迹,但它的出现活跃了60年代世界设计的氛围,为后现代设计的出现写下了伏笔。
6、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的,其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是在80十年代以后出现的。
解构主义风格的设计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设计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代表人物是弗兰克.盖里。
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流线型设计是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最初主要运用在汽车、火车交通工具上,后来广泛流行,几乎波及到所有的产品外形。
科技发展与消费主义促成了流线型风格的产生和流行。
科技发展经常给现代设计提供以灵感,流线型本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态。
这种线状,因为能够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所以被运用到交通工具的设计上。
20世纪30年代塑料盒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加上较大的曲率半径和便于脱模和成型,为这一造型方法的形成提供了生产条件,流线型设计的发展也与消费市场密切相关。
3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出现了大萧条,但很快随着罗斯福政府的实施和继之而来的国家福利体制的建立得以缓解,并进入了空前的经济告诉发展时期,随之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
工业化大生产造成了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设计伴随着产品进入了千家万户,30年代中期设计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对这几风格有了日益明显的要求,尤其是中产阶级这个社会的主要阶层,巨大的需求引发了设计的飞速发展:而设计师又通过式样的不断改变刺激着他们的需求,诱导着消费,供求双方形成了良好的不断改变刺激着他们的需求,诱导着消费,供求双方形成了互相刺激的良性循环。
由于流线型设计的形式给人以速度感和机器的活力感,所以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现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受到美国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
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欧洲人就已经着手研究造型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1914年德国设计师加丹加首先采用“泪珠型”的形式进行汽车设计,1921年德国飞机设计爱得蒙·伦普勒则尝试设计流线型飞机。
但是这都没有进入真正的设计生产阶段。
真正将这些研究在设计中付诸实施的是处于商业消费主义漩涡中的美国设计师。
20世纪30年代初,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聘请雷蒙德·罗维设计火车头。
罗维根据空气动力学与流体力学的原理,把机车设计成像纺锤一样的流线型。
陶瓷设计在流线型风格曲线下的表现特征

陶瓷设计在流线型风格曲线下的表现特征摘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线型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脱颖而出。
本文通过提炼流线型风格的中的曲线线条的特点,以一定的陶艺作品为例,主要从陶瓷造型的角度探究流线型风格的曲线在陶瓷作品中的运用,转而表现出陶瓷设计的特征。
关键词:流线型曲线表现特征流线型风格虽然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它的速度感,动态美因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和审美标准而备受瞩目,风靡全球。
时过境迁,在21世纪的的当代,流线型的设计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并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中,在陶瓷设计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表现方式。
一、流线型风格下的曲线特点流线型起源于美国,风格本身是技术领域向艺术设计领域延伸发展的突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从设计本身来说其从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外在”的样式主义,是对产品固有外观的一种突破改造。
在流线型的热潮下,很多设计师在更加注重曲线的作用,设计产品也备受影响。
以雷蒙德·罗维为可口可乐公司重塑商标和瓶身的设计为例,标志和瓶身的曲线特征,极具代表性。
在标志上,罗维采用白色作为字体的基本色,并用更加飘逸,流畅的字型来体现软饮料的特色;在瓶身上,赋予瓶身更加微妙,更加柔美的曲线,使整个瓶身极具“女性”魅力。
流畅的字体和瓶身柔美的曲线交相辉映,它不仅是代表流线型风格的设计,同时也集中体现流线型风格下曲线的特点。
从罗维的设计中提取曲线,分析发现流线型的曲线本身具有以下特点:曲线弧度的不统一性,曲线线条的流畅饱满感,曲线与设计的融合性。
这种丰富,有层次感,流畅飘逸,但又简洁概括的曲线在陶瓷设计的造型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
二、运用流线型风格曲线下的陶瓷设计的特征受流线型的影响,这种具有以上特点的线条被广泛应用于陶瓷设计,影响着陶瓷造型。
结合曲线的特点对各陶艺家、设计师的作品进行设计分析,再对比早期的陶瓷产品,曲线的运用影响着陶瓷设计的造型。
曲线的特点在陶瓷的造型上的运用也使得陶瓷设计通过造型表现出不规则性、装饰性、人机性的特征。
流线型设计风格ZCS

Streamlining
Streamlining
提革(Walter D.Teague,1883—1960)
Streamlining
盖茨(Norman Bel Geddes)
Streamlining
德雷夫斯(Henry Dreyfuss,1903—1972)
Streamlining
虽然流线型设计出现在近因素:
一、工业设计师在初期并不是作为专职出现的。自由设计师是这一行 业的核心。他们从工厂实验室和手工艺作坊逐渐发展起来,且仍被称 之为技术员和工程师。 二、工业设计虽然以科技为基础,但更要求有艺术创新。任何设计都 没有标准,也难以预测。这就促成了工业设计师在思想和操作上的独 立性,从而带来了溯本求源上的困难。
人们普遍认为汽车采用流线型是源于飞机设计。 但由剑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Industrial Design”认为“在1914年,意大利的汽车制造师卡 斯特格纳 (Castagna)凭着直觉选择了这种形式用于汽车设计.1921 年 是流线型设计的转折点,这一年在齐柏林工作的匈牙利工程师保罗·杰 瑞开始在公司新的风洞设备中检验流线型汽车的模型.这一记载说明了汽 车的流线型研究和运用是独立形成起来的,因为在1931年流线型飞机才 出现。但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汽车采用流线型是源于飞机设计呢?这主要 是因为汽车虽然早先在流线型上进行了探索,却没有革命性的建树,在 汽车生产中也没有明显体现;其次,汽车设计对流线型的应用又的确受 益于飞机设计,如贝尔·盖茨的汽车设计就是以一位名叫格伦·库尔提 斯(Glenn Curtissd)的美国飞机设计师的汽车设计实验为基础,其外 观明显地留有飞机设计的痕迹。
The end !
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是先行地、广泛地在军事领域中展开。流 线型设计的出现引起了各国军方的关注。许多国家开展了大量研究。 同时,风洞实验技术的运用进一步证实了流线型“高速度、低阻力” 的优势:光滑的卵形在高速运动中空气阻力最小, 有效飞行速度最 快; 而无圆弧形式的物体会在运动中受到空气的强烈干扰, 速度 越快阻力越大。另外,不规则的外表还会在气流中产生额外的旋涡, 运动的物体也会因速度和力量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流线型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流线型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启示摘要:流线型风格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在设计领域是速度的代名词,流线型风格从形成之初就一直蓬勃发展,在几乎所有设计领域都有它的身影,流线型一直都给人一种未来感,充满时尚气息,能与其它设计风格相融合,来完成自己的创新,从而适应新时代。
Streamline style is a design style develop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It is the pronoun of speed in the design field. Streamline style has been booming since its formation, and it can be seen in almost all design fields. Streamline style has always given people a sense of future, full of fashion, and can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 design styles to complete their own innovation, so as to adapt to the new era.关键字:流线型、现代设计、产品设计引言: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流线型始终带有一种未来感,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本文主要简述流线型风格的历史,以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流线型的发展方向。
流线型风格的产生和发展流线型风格在现代设计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分量,对产品设计有这极强的启示。
流线型作为动力学的代名词,本身就是力学的代言,在产品设计领域同样代表着速度,它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有着极其漫长的历史,从上世纪初的形成到席卷全球深入产品设计领域只不过百年时间,已经在产品设计风格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纽工业设计风格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纽工业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1.流线型运动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于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可以减少物体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成为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为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之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实质:流线性运动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它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
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
2.流线型风格的代表人物/作品:代表人物:雷蒙·罗维、门德尔松、诺曼·贝尔·盖茨代表作品:赫勒尔的流线型订书机-世界上最美的订书机3.流线型运动的影响(1)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毕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她得以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2)流线型对于工业设计,尤其是对于那些与空气动力学密切相关的设计领域起了积极影响是无可置疑的,而把它当作是一种纯粹的设计样式,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必然导致纯粹的形式主义,或者导致商业上的失败(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流线型设计式样逐渐走向理性和科学,更加注重流线型的功能属性,而单纯的审美造型逐渐淡化,作为20世纪30年代曾风靡美国的审美样式逐渐消失。
浅谈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风格

浅谈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风格作者:郑若齐温百村陈娱来源:《卷宗》2016年第06期摘要: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的发展。
流线型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这种态度在流线型出现的背景原因、应用以及影响上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流线型风格不可避免地落入商业性设计的俗套,但它风靡一时、影响广泛,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工业设计的影响是不可能被忽略的。
关键词:流线型风格;商业性;工业设计1 流线型风格简介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
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
在工业设计中,它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对于速度有要求的机具,从性能的角度考虑,采用流线型是非常合理必要的,流线型最早也是从汽车设计开始并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
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家具等家用产品设计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2 流线型风格出现的背景及原因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风格走向高潮,一方面是由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于速度的竞赛和对新形势的探索;另一方面,这种对于功能的追求实际也体现了追逐商业利润的目的,在刺激消费的目的驱使下,美国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设计开始借助流线型设计的“科技”因素重塑产品的外观以提升市场销售量。
流线型风格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实际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在功能上的质量。
其次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典型美国式现代主义风格。
流线型

1.什么是流线型 2.流线型风格的起源 3.流线型风格的发展 4.流线型风格在各国的发展
5.个人观点
什么是流线型
流线型设计是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流 行的一种设计风格,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 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 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 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 形常做成流线型。
B.C 2000
1927
19
1934年,奥地利人列德文克(HansLedwinka) 所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汽车就采用了流线型 形式,并加上了一个尾鳍,这被认为是20世 纪30年代最杰出的汽车之一。
德国新兴的高速公路剌激了对流线型的极大热情, 诸如梅桑德斯和巴伐利亚等汽车公司都生产了很 好的汽车,将流线型与严格的欧洲车身设计传统 结合起来。 德国设计师波尔舍(FerdinandPorsche, 1875—1951)设计的酷似甲壳虫的大众牌小汽 车。波尔舍是流线型理论与实践的专家,他的 “大众”车原型是1936—1937年间设计的,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大批量生产。它是一种 适于高速公路的小型廉价汽车,其甲壳虫般的外 形成为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最广为人知的 范例。
谢谢!!
除了汽车设计,飞机的设计也开始采用流线型 设计,1933年波音247型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的DJ—1型就采用流线型设计以增加速度。飞机 设计师罗斯诺单机飞机 在性能与外观上取得巨 大的突破 1946 飞翔的翅膀成为本世纪最经典的 飞机造型。普流线型设计在汽车、火车、飞机 等交通工具上的运用体现了优美造型与良好功 能的完美结合,是美国工业设计兴起的典型代 表。
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 为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通过出版物、电影等形 象化的传播媒介而流传到世界各地。在某些地区, 如拉丁美洲,美国经济的支配和美国工业产品的 大量进口使得这种影响更为直接。此外,为了追 求更广泛的市场,许多美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办厂, 如福特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都在 欧洲设立了子公司,从而把底特律的设计和生产 方法带到了欧洲。但在某些方面,欧洲与美国有 明显区别。欧洲对于流线型的贡献并不依赖于美 国人,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和表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图8-8)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任何有关流行风格的讨论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产品的商业化,以及它们和消费者之间在心理学上的联系。
早期的现代主义无视工业资本主义以市场为主导的消费特点,片面强调批量生产的民主理想和产品的实用价值。
在最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风格(Streamlining)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
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
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的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高潮。
它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
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
它的流行也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
图8-9 冰箱外壳构件的演化
短片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
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这就确定了设计特征,无论是冰箱,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
工业设计师多仁(Harold Van Doren)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
他以一系列图示(图8-9)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
193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壳的技术,完全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圆滑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图8-10 赫勒尔于1936年设计的流线型订书机
流线型与艺术装饰风格不同,它的起源不是艺术运动,而空气动力学试验。
有些流线型设计,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
但在富于想象力的美国设计师手中,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
1936年,由赫勒尔(Orlo Heller)设计的订书机(图8-10)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订书机”。
这是一件纯形式和纯手法主义的产品设计,完全没有反映其机械功能。
其外形颇似一只蚌壳,圆滑的壳体罩住了整个机械部分,只能通过按键来进行操作。
这里,表示速度的形式被用到
了静止的物体上,体现了它作为现代化符号的强大象征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流线型不表现产品的功能,它也不一定会损害产品的功能,因而流线型变得极为时髦。
滥用流线型风格并没有掩盖流线型的真正成就。
在一些工程设计师的作品中,流线型有力地综合了美学与技术的因素而极富表现力。
流线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对自然生命的研究以及对于鱼、鸟等有机形态的效能的欣赏。
这些观念被应用到了潜艇和飞艇的设计上,以减少端流和阻力。
到1900年“泪滴”状已作为最小阻力形状而被接受,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用于小汽车的外形设计上。
1921年,一位在德国齐柏林工厂工作的匈牙利工程师加雷(Paul Jaray)开始在风洞中试验流线型汽车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他所试验的形式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的汽车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增加速度和改善稳定性两方面为流线型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在飞机设计方面,金属材料的改进、结构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对设计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笨重的盒式框架机身和沉重的双层支撑翼被具有流线型空气动力学形式的整体结构所取代。
采用这些成就的第一架商业飞机是1933年的波音247,它是由军用轰炸机改型而成的。
同年道格拉斯DC1出现,这是一种专为民用而设计的飞机,使用全金属结构,机翼与机身合为一体,覆以熠熠发光的铝质蒙皮。
这种形式产生了戏剧般的效果。
第二年,一架波音飞机和一架更大型的道格拉斯DC2参加了由伦敦至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飞行比赛,并获得成功。
这两架飞机引起了轰动,参加这次飞行比赛的一位驾驶员凯(Cyril Kay)回忆说:“只要瞧一眼它们空气动力学的简洁线条和闪闪发光的蒙皮,就足以认定它们是当代设计的佼佼者。
”道格拉斯设计队伍工作的最高成就是比DC2更大的DC3型飞机,它于1935年开始生产。
这种飞机是空中运输的革命,总共生产了13 000架。
它成了时代的象征和机器美学的范例,
甚至被认为是一件艺术杰作,然而优异的性能才是它成功的真正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C3被改装成军用飞机,在最困难的作战条件下它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是无可比拟的。
图8-11 克莱斯勒公司于1934年生产的“气流”型小汽车
尽管风洞试验广为汽车工业使用,证明了流线型能减少风阻,并在高速行驶时降低油耗,但需进一步在技术和机械上进行改进,以完全发挥其潜在优点。
美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富勒(Richard B.Fuller,1895—1983)于1933—1934年设计的“戴马克松”小汽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这是一辆大型的三轮汽车,呈“泪滴”状。
设计师声称它性能超群,在时速50英里时能节油50%。
但是,对于美国汽车工业来说,富勒的设计在形式上和结构上都太离谱,不能马上用于批量生产,因为他们必须顾及公众接受创新的程度。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在这方面提供了前车之鉴。
该公司于1934年生产的“气流”型小汽车(图8-11)是由主任工程师布里尔(Carl Breer)从1927年开始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
产品的结构和机械性能也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可靠性和舒适性。
为了获得竞争的主动,“气流”车的造型非常激进,设计者花了大量精力以求车身的统一,发动机罩的双曲线通过后倾的挡风玻璃与机身光滑地联系起来,挡泥板和脚踏板的流畅线条加强了整体感。
尽管花费了7年时间,采用了许多革新成果,并发起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但这种型号在销售上却失败了,普遍的感觉是它过于标新立异,以致消费者不能接受。
不过这部汽车的设计对于后来德国的“大众”车外形产生了很大影响。
鉴于“气流”车的失败,各大汽车公司
在创新时都经过深思熟虑,年度换型计划在风格上的变化是有限的,即以一种克制的态度来使用流线型,并限于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汽车应是什么样子的观念之中。
图8-12 列德文克于1934年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小汽车
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通过出版物、电影等形象化的传播媒介而流传到世界各地。
在某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美国经济的支配和美国工业产品的大量进口使得这种影响更为直接。
此外,为了追求更广泛的市场,许多美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办厂,如福特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都在欧洲设立了子公司,从而把底特律的设计和生产方法带到了欧洲。
但在某些方面,欧洲与美国有明显区别。
欧洲对于流线型的贡献并不依赖于美国人,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和表现方式。
1934年,奥地利人列德文克(Hans Ledwinka)所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汽车(图8-12)就采用了流线型形式,并加上了一个尾鳍,这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最杰出的汽车之一。
德国新兴的高速公路剌激了对流线型的极大热情,诸如梅桑德斯和巴伐利亚等汽车公司都生产了很好的汽车,将流线型与严格的欧洲车身设计传统结合起来。
图8-13 波尔舍于1936—1937年设计的大众牌小汽车
短片大众牌小汽车
与美国相比,更明显的区别反映在小型车设计领域上。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奥斯汀7型小汽车开创了小型车的先河。
各家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小型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德国设计师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设计的酷似甲壳虫的大众牌小汽车(图8-13)。
波尔舍是流线型理论与实践的专家,他的“大众”车原型是1936—1937年间设计的,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大批量生产。
它是一种适于高速公路的小型廉价汽车,其甲壳虫般的外形成为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最广为人知的范例。
甲壳虫小汽车自1945年投产以来总共销售了2100万辆,超过福特T型车并成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车型之一。
1998年3月,重新设计的新甲壳虫在北美市场上市。
在欧洲,新甲壳虫首次亮相于1998年的巴黎车展,11月在德国上市销售。
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毕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它得以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