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型运动
现代设计史_名词解释 1(1)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中期开始,领导者约翰·拉斯金,实践者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器大生产和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连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传统。
主张向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学习。
装饰主推自然主义风格。
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代表作:《红屋》莫里斯。
名词解释:新艺术运动,时间1895年开始持续到1910年前后。
地点主要在欧洲从法国开始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其他地区,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代表人物或集团:法国的‘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创办、‘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延续时间长。
新艺术运动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场运动。
它抛弃所有传统,认为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单纯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在作业方面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而是大型设计集团,集设计、制作、展览、推广为一体。
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分装饰风格,反对机械化大生产,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名词解释: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建筑家。
代表作有《圣家族教堂》哥特式风格、《米拉公寓》、《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
风格:摩尔风格阶段,中年开始,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具有很强烈的象征性。
他为之投入43年的圣家族教堂的有机结构和外形,大胆的向当时弥漫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
在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时期,他的风格一度被新一代设计师作为一种可以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来借鉴。
名词解释: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
装饰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色彩上、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六讲

25
26
克莱斯勒公司设计出产的“气流”型小汽车
27
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为美国文化的 一个象征,通过媒介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奥地利人列德文克(Hans Ledwinka)所设计汽车就采用了流线 型形式,并加上了一个尾鳍。
塔特拉V8-81型小汽车
28
德国设计师波尔舍(Porsche,1875—1951)设计的酷似甲 壳虫的大众牌小汽车成为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最广为人知的 范例。
22
评价:
“装饰艺术”运动采用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更重要 的是它采取折衷主义的立场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在20 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成为国际性的一个流行设计风格。 但是, 由于它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为出发点,且带有一定的矫揉造作之 势,这与现代主义意识立场完全相反,以至后来销声匿迹,逐渐 被另一种现代流行风格——流线型风格所取代。
(1)对待工业化的态度:与其回避,不如适应。 (2)寻求新形式的要求:对工业化、机械化的适应,并非由于
不满因技术条件不成熟而生产的丑陋外观。
9
2、艺术装饰风格的灵感来源
(1)埃及古代装饰风格 (2)非洲原始部落艺术 (3)舞台艺术 (4)汽车设计样式
10
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
11
来自舞台艺术的影响
Chapter 6 The design situation about 1940第六讲 1940—设计概况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Prepared by Tan Wei 2017.
29
流线型运动名词解释

流线型运动名词解释流线型运动又称空气动力学运动( airdynamics movement)。
流线型运动,是为了减少因飞行阻力而设计的一种飞行器的总体设计思想。
流线型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在保证足够的升力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飞行器的阻力系数。
当空速小于临界空速时,飞行器表现为流线型,此时阻力系数最低,升力也最大;当空速大于临界空速时,飞行器呈现为实体型,这时阻力系数最大,升力也最小。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性和性能,就必须采用流线型。
流线型运动名词解释------是指当飞机从一个平面滑升到另一个平面时,为了减少气动阻力而使其具有流线型外形的一种飞行器的总体设计思想。
流线型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在保证足够的升力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飞行器的阻力系数。
2.翼身组合体型。
飞机与直升机共用一个机体的组合型式。
其中,机体起承载作用,而直升机的尾桨、螺旋桨、发动机和仪表等作为飞机的“附件”都放在机体内。
这种型式结构紧凑,机体内部宽敞,在机翼上装有带有整流罩的全动水平尾翼,具有很高的操纵灵活性和安定性,同时机体的载油量也比较大。
但是由于把复杂的零部件集中到一个机体内,使重量、尺寸和成本增加,对材料、工艺和加工制造技术要求更高。
2.局部升力面积。
把不同尺寸的机翼根梢比变化范围内的部分视为局部升力面积,它将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空气动力作用。
局部升力面积随翼展比和迎角变化比较显著。
因此,在相同的有效翼展长度和机翼面积情况下,后掠机翼的局部升力面积较小。
机翼表面形状影响局部升力面积的范围包括平行机翼轴线的纵剖面区域以及沿展向延伸的机翼表面内侧区域,有时还涉及机翼表面背风面区域。
在平行机翼轴线的纵剖面区域内,机翼根部容易产生气流分离现象,这就限制了其局部升力面积。
3.瞬时翼型边界层分布。
在翼型边界层以上,雷诺数极大值处的压力分布。
平坦边界层位置上,几何厚度达到零,边界层不能反射雷诺数分布的入射激波,没有反射波,可认为它是理想的、完全透明的边界层。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
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1、水晶宫(*名词解释)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
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
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
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流线型是什么意思

流线型是什么意思
---------------------------------------------------------------------- 流线型的意思是: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外部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流线型也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
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
流线型可以理解为周围的空气绕着物体运动。
具有流线型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扩展资料:
流线型也是游泳运动术语之一,它是指阻力最小的物体形状。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主要是内摩擦和涡旋所形成的粘滞阻力和形状阻力。
在速度很小时,阻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内摩擦。
在速度较大时,
阻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涡旋。
为了避免和减少涡旋的形成,人们研究发现凡是游得的快的鱼类,都具有水滴的形状。
通过许多实验,把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比较,了解到这种特殊形状,确能减小或避免涡旋的形成,从而减低流体的阻力,这种形状也就被称为流线型。
流线型

流线型风格文章来源:湖南大学作者:何人可更新时间:2004-12-19 4:29:51在设计的历史中,流线型风格作为一种源于科学研究而非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速度”之类的概念在美国成了象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的主题,为当时大萧条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好莱坞影片的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流线型”一类体现“运动”特点的外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一种工业设计风格(图1-02)。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是,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也渗入了家用品的领域,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
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寻找?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了高潮。
流线型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
在艺术上,流线型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的概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
流线型风格的流行也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
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这就确定了设计的特征,无论是冰箱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
工业设计师哈罗德·范·多文(Harold van Doren,1895-1957)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并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
现代设计简史03-有计划废止制度_20

当然,不能因为这些时尚的例子而简单否定流线型运动。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是 与交通工具的设计密切相关的。
交通工具设计上采用流线型式样,是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因此,自从开始有了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就开始有人考虑造型与运动速度的关系,也就开始了空气动力学造型的 研究。大约 1 900 年左右,已经出现试验利用所谓“泪珠型”(tear drop)的形式设计交通 工具的探索。1914 年,意大利设计师卡塔格纳(Catagna)最早采用这种形式设计汽车,德 国飞机设计师爱德蒙?伦普勒在 1921 年尝试设计流线型的飞机。但是,真正的转折点是 1921 年为位于德国佛来德里齐莎芬的齐柏林工厂(zeppelin works)工作的匈牙利人保罗? 雅累 (Paul Jaray)在工厂的风洞中试验流线型汽车时开始的。他设计的汽车外型对于两次世界 大战之间的欧洲汽车外型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流线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最 早进行流线型研究的并不是美国人。但是,欧洲的这些研究都基本限于单纯的功能方面,没 有进人旨在促进销售的流行风格设计阶段。
促进流线型风格流行的最重要人物是诺尔曼?贝尔? 盖迪斯。流线型这个名称与美 国 30 年代、40 年代的工业设计几乎被视为同义词,可见它的影响力之大。但是,必须注意 的是虽然流线型开始被采用是主要考虑到空气动力学的原因,为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而采用的, 但是由于很快成为一种时髦的风格,很多采用流线型式样的产品其实并不需要流线型的功能, 例如面包烤箱、电冰箱等等,所取的无非是一个时髦形式而已。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 奥罗? 赫勒 1936 年设计的赫赤基斯牌(Hotchkiss Staple)流线型订书机,这是一个完全 形式主义的设计,对于它的功能并没有特殊意义,它的造型代表的是流行风格和时代感。流 线型流行到如此地步,以至一个棺材商要求设计师为他设计流线型的棺材,可以说是非常具 有讽刺意味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

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这所由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和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
包豪斯经历格罗佩斯、迈耶、米斯三个不同阶段,造成了包豪斯兼具理想主义的浪漫、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实用主义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精神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
它建立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与美国以改形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形成对立。
而后来包豪斯大批人员移居美国,将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和美国的商业体系相结合,形成战后美国版本的国际主义风格,形式主义加大,商业味道浓重,理想主义内核消失,遭到理论界的批判。
77页设计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预算他是人类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计的内涵和灵魂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1页设计的核心内容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构思、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①计划、构思的形成;②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③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影响第一方面,即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而有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之分;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二方面,即视觉传达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第三个方面,即设计的最后应用问题,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发展,造成设计应用的新变化。
1页现代设计共分为几大设计领域答:现代设计共分为以下七大设计领域:(1)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和环境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或者成为现代工业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平面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等几个方面);(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部门:①摄影,②电影与电视制作,③商业插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机 车设计,追求一种以流线 型科学形式为外在特征的 速度美学。从表面来看, 这种对于速度美学的探求, 作为动态的功能主义思想 和设计追求,但实则反映 了工业设计师们对于技术 进步的自信与乌托邦思想。 这种速度美学也在当时美 国经济危机时期对于重振 经济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戴玛克森汽车——实质上是一艘陆上驾驶的船。车壳是铝制的, 一共三个车轮,两轮在前,一轮在后,控制方向的就是后面这 个单独的“舵”轮,引擎后置,最高时速可达190公里,它能承 载12名乘客,并且可以原地旋转180°。富勒还匪夷所思地在这 辆车的后部设计了一架潜水用的潜望镜,并且表示这种车型最 终可以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虽然富勒一如既往地对这种 新式汽车的技术优越性大加赞赏,但是把水上交通工具的概念 搬到陆地从根本上说是行不通的,所以最后也只有三辆概念车 正式出产。
NO.8 型汽车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选择将泪滴形作为车身形状。 并且款式不再进行年度风格的改变。
诺 曼 贝 尔 格 迪 斯
NO.2 长途公共汽车
• •
运用于航空飞机的外观设计的流线型
道格拉斯 DC-3型客机
1933 年,流线型出现在了民用航空飞机的外观设计中。如: 波音 247 型和道格拉斯 DC-1 型客机已经开始了其首次飞 行;二者均有着圆润的机头和有机的曲线。
什么是流线型?
流线型设计是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流线
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 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 常做成流线型。
富勒 “戴玛克森”概念车
这种动态的美学除了追求行驶速度之外,还注重降低能耗和节省时间。如理查德· 巴克明斯 特· 富勒设计的“戴玛克森”概念系列建筑与汽车,就是以降低能耗和提高使用效率为目的。 他的设计也因此在 30 年代初期,成为了采用流线型科学形式追求高效与低耗的典范。
“戴玛克森”是一个 合成词,可以理解为 “动力最大化”之意, 在 1927 年,富勒已经 开始设计“戴玛克森” 概念的建筑,体现了 他对工厂预制部件的 可拆卸和便于运输等 因素的考虑。所以, 从富勒对系列“戴玛 克森”概念的机车和 建筑设计来看,他是 在利用流线型的科学 形式探索实现功能最 大化的有效途径,而 不是出于商业化的考 虑。
诺曼•贝尔•格迪斯
另一位美国建筑及工业设计师诺曼•贝尔•格迪斯也因对流 线型设计的倡导与实践,使其成为了这种新的机器美学的 主要倡导者和设计师之一。他功能主义思想,体现在他试 图通过流线型的科学形式追求机车的速度和效率。正是这 种对于机车速度的狂热追求,他设计出了一些在当时较为 前卫的流线型交通工具。如在 1931 年设 计 的 NO.8 型汽 车和 1932 年设计的“远洋海轮”等均体现了他力求通过 流线型外观提升机车性能的意图。
波音 247 型
道格拉斯公司推出的 DC-3 型客机采用了更为坚实和耐用 的全金属的结构——其机身结构和外观用铝制造而成,实 现了从木结构或木材与金属材料相结合的混合结构向金属 结构的彻底改变。流线型机身酷似鲨鱼或海豚的外形,其 机翼设计为简洁的悬臂式单翼。这款飞机因为在材料和流 线型机等方面的全新设计,不仅成为航空史上无可争议的 经典设计之一,并且达到了创新制造方法的顶峰,意味着 对飞机几乎彻底地进行了重新塑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另外,在汽车设计方面,一些从事飞机或飞艇设计 的工程师们也参与其中,使流线型的科学形式在 30 年代中后期被广泛地用于汽车的外观。在这时期, 流线型汽车设计的技术目标并没有改变,仍是以提 高速度为的目标—这与 30 年代以前对于流线型形 式的研究和运用相一致。
结语
在 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追求速 度和功效的流线型机车设计,已 经成为了一种有别于同时期欧洲 (设计)趋势。对于速度的不懈 追求和流线型形式的科学探索, 成为了这种新的速度美学的主要 特点。这种新的速度美学不只是 新技术和材料运用后的体现,也 是新时代的审美追求、对于技术 进步的信心与走出当时经济危机 的一种期盼。因此,从这个意义 上讲美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机车 设计的流线型化,虽然以技术进 步为表象,但实则体现了工业设 计师们的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乌 托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