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A卷)-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上册)(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璞鼎查向英国资本家宣称:“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她(中国)一省的衣料的。
”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
”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希望打开中国市场C.广州商品经济发达D.受到璞鼎查的煽动2.“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B.英军攻陷浙江定海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官员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
”这说明()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
如图所示空白框内应填写的内容是()A.永安建制B.攻克武昌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 A.掀起瓜分狂潮B.提出“门户开放”C.获得通商权利D.主张“师夷长技”7.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A.弘扬了民主科学B.结束了君主专制C.实现了自强求富D.促进了思想启蒙8.如图是法国某画报上的石印画,其可用于佐证()A.三元里人民的抗争B.维新派的公车上书C.义和团的反帝斗争D.同盟会的反清斗争9.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0年D. 公元前210年2. 下列哪一个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3. 宋朝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
A. 钞B. 交子C. 钞票D. 钞币4. 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回族皇帝是()。
A. 忽必烈B. 成吉思汗C. 铁木真D. 脱脱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是()。
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七次二、判断题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3. 宋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四大发明。
()4. 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行省制度。
()5. 明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海禁政策。
()三、填空题1.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史称“______”。
2. 唐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其皇帝是______。
3. 宋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靖康之变”,其发生在______年。
4. 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回族皇帝是______。
5. 明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______年。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请简述唐朝诗歌发展的特点。
3. 请简述宋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4. 请简述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行省制度。
5. 请简述明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
五、应用题1. 请列举出唐朝的四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2. 请列举出宋朝的三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3. 请列举出元朝的三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4. 请列举出明朝的三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5.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六、分析题1.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其影响。
2. 分析唐朝诗歌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人教版初二上册期中历史考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期中历史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朝A. 统一度量衡B. 书同文,车同轨C. 建立县制D. 实行分封制A. 推恩令B. 均田制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实行科举制A. 黄巾起义B. 陈胜吴广起义C. 绿林军起义D. 红巾军起义A. 鲜卑B. 羯C. 羌D. 女真A. 长城B. 大运河C. 都江堰D. 赵州桥A. 均田制B. 井田制C. 民田制D. 庄园制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宣宗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永贞革新D. 哲学之辩A. 设立宣政院B. 实行科举制C. 设立三司使D.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A. 女真B. 蒙古C. 回鹘D. 党项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东厂A. 靖难之役B. 土木堡之变C. 嘉靖新政D. 张居正改革A. 设立行省制B. 实行改土归流C. 设立驻藏大臣D. 实行科举制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和()。
17.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和()。
18.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政策。
19. 三国时期,曹操建立了(),孙权建立了(),刘备建立了()。
20. 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和()四个朝代。
21. 隋朝时期,隋炀帝修建了(),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2. 唐朝时期,武则天在位期间,实行了()政策,选拔贤才。
23. 宋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和()等机构。
24. 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了()。
2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27. 请列举唐朝时期的两位著名诗人,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诗歌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30 分)1.西方殖民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它们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信中谴责的暴行是( )A.英国军队侵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日本军队旅顺大屠杀D.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某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某国”和“更多的好处”分别是( )A.英国抢走了圆明园无数价值连城的珠宝B. 日本得到亿两白银的赔款C.英国割占了香港岛D.俄国割占了我国大约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4.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 )A.魏源B.洪秀全C.康有为D.孙中山5. “……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据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
”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6.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B.“师夷长技以自强”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7.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8.通过 1895 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从清政府获得了一项以前西方国家都没有获得过的特权,这一特权是( )A.清朝向日本割让土地B.巨额的战争赔款C.允许日本开设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B.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万国公报》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10.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B.拆毁大沽炮台C.赔款亿两白银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1.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13. “庚子(1900 年)和辛丑(1901 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科举制度的特点?A. 分科考试B. 选拔官员C. 实行九品中正制D. 重视文化知识2. 宋朝的哪一项科技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A. 活字印刷术B. 火药C. 指南针D. 纸币3. 元朝的疆域范围包括了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西南地区C. 东南沿海地区4. 明朝的哪一位皇帝被誉为“永乐大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熜D. 朱祁镇5. 清朝的哪一项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A. 海禁政策B. 重农抑商政策C. 签订不平等条约6.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A. 道教B. 佛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7.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8.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文学形式?A. 诗歌B. 散文C. 戏剧D. 小说9.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艺术形式?A. 绘画B. 书法C. 雕塑D. 建筑设计10.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A. 四大发明B. 天文历法C. 数学D. 医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宋代的都城是______。
2. 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3. 清朝的建立者是______,灭亡于______。
4.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2. 简述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
3. 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4. 简述明朝的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论述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期中测试卷(基础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基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道光帝接到奏报,阅毕挥笔蘸墨用红色大字批道:‘可称大快人心一事。
’”该奏报是()A.《林则徐邓廷桢怡良等奏虎门销烟一律完竣折》B.《奏报攻克金陵尽歼全股悍贼并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达折》C.《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D.《奏保袁世凯片》2.从《南京条约》开始,西方列强“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
材料反映了()A.中国被动接受近代外交条约体制B.中西方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关系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完全以条约的形式确立殖民秩序3.这场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人们认为此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发动国相同B.两次战争的结果相同C.两次战争的影响相同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4.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
材料中表明()A.清朝官员领土意识薄弱B.中国不重视东北建设C.朝廷对外国入侵毫无防备D.清朝官员没有外交经验5.185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建议:“毁灭性的战争(如下图)正在迅速地摧毁一个稳固政权的一切基础,也正在破坏商务的一切命脉。
大不列颠一国,或是在中国领海拥有舰队的三个列强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
”材料和图片中所描绘的“毁灭性的战争”()A.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打击了清政府统治与外国侵略势力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不自天文、算学中来……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功夫,即习学皮毛,仍无裨于实用。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A、B)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期 中 测 试 ( 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由y x <得到ay ax >的条件应该是 ( ) A .a ≥0 B .a ≤0 C .0>a D .0<a 2.不等式)0(0<>+a b ax 的解集是( )A.a b x ->B. a b x -<C. a b x >D. abx <3.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1<-a x 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的取值是( ) A .0 B . 1 C . 2 D. 34.不论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总有意义的是( )A.21x x -B. 22)2(+x x C.2+x x D.22+x x5.若不等式组⎩⎨⎧>≤11x mx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m <11B .m >11C .m ≤11D .m ≥116.三线段a 、b 、c 中,a 的一半的长等于b 的四分之一长,也等于c 的六分之一长,那么这三条线段的和与b 的比等于A . 6:1 B. 1:6 C. 3:1 D. 1:3 7.下列算式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 .1=+++b a b b a a B. 11=⨯÷baa b C.y x y xy x xy -=-2 D. b a b a b a b a +=--∙+1)(12228.若方程11)1)(1(6=---+x mx x 有增根,则它的增根是( )A. 0B. -1C. 1D. 1和-19.关于x 的方程222xm x x -=--的解是非负数,则正整数m 的值是( )A .1B .2C .0D .1和210.下列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
A .)13(55152+=+a a a aB .))(()(2222y x y x y x y x -+-=--=--C .))(1()(y x k y x y x k ++=+++D .)1)(1(222b a b a ab b 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不等式64-x ≥127-x 的正整数解为 。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灭六国C. 汉朝建立D. 三国鼎立4.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 张衡B. 祖冲之C. 沈括D. 毕昇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2. 《史记》是由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文景之治”是指唐太宗时期的治理成就。
()4. 玄奘是唐朝时期著名的道教传教士。
()5. “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终点是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其著名的宫殿建筑是______。
3.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______。
4. 明朝时期,郑和共进行了______次远航。
5.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解释“贞观之治”的含义。
3. 介绍一位你熟悉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4. 说明“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描述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巩固统一的国家?2. 分析唐朝文化繁荣的原因。
3. 评价宋朝的商业发展。
4. 讨论明朝的海外探险对世界的影响。
5. 分析清朝的衰落原因。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测试【基础测试卷】
(总分10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3分×20题=60分)
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3.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近代一场战争(如下图)。
下面是有关这场战争和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战争期间俄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C.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D.俄国在该战争前后侵吞了中国约150万平方千米领土
4.王兵在参加电视台“魅力竞猜”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王兵说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后在新疆设立了()
A.行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司 D.驻藏大臣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此诗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硝烟
7.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一项是()
A.《南京条约》——割让外兴安岭以南土地
B.《马关条约》——赔款2100万元
C.《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
8.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①辽东半岛②澎湖列岛③香港岛④台湾及附属岛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
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洋人的朝廷’……”李华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10.《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
C.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D.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11.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一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③①
12.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13.“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①严复②谭嗣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15.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这主要是由于它()A、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D、动摇了封建统治制度的根基
16.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感觉不足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变法维新 D.民主科学
18.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9.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
A .爱国
B .进步
C .民主
D .科学
20.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口号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历史的是( ) A .“变法图强” B .“民主、科学”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2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从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
历史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其中的三幅浮雕。
(20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虎门销烟。
请问这件事件发生在哪一年?(2分))领导者是谁?(2分)为什么把它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浮雕中的第一个内容? (2分)
(2)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请问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2分)
(3) 图二再现了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领导这场起义的历史人物是谁?(2分)
美丽的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
图一
图二
图三
历史上它曾有多个名字,太平天国在这里定都后,将其称作为什么?(2分)
(4)图三为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2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
这次革命的旗帜是什么?(2分)
(5)起义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独立,不久成立了哪一政权?(2分)该政权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2分)
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6分)
⑵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做简要评价。
(至少答出3点)(6分)
⑶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4分)
⑷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