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 流线型风格
工业设计 流线型

工业设计与工艺美术设计的界限正在变得口益模糊,一些原属于工 艺美术设计领域的设计活动兼具了工业设计的特点,如家具设计与 服装设计。 工业设计作为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桥梁,迅速扩展到商业 领域的各个方面: ◆ 广告设计:包括报纸、杂志、招贴画、宣传 册、商标等; ◆ 展示设计:包括铺面、橱窗、展示台、招牌、展 览会、广告塔等; ◆ 包装设计:包括包装纸、容器、标签、商品 外包装等; ◆ 装帧设计:包括杂志、书籍、插图、卡通与版面设 计等。 即便是在自成体系的建筑领域中,工业设计也发挥出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工业设计的内容 工业设计在企业中有着 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从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层次角度来分析 工业设计的内容,对企业更好地运用工业设计,创造更大的价值, 将提供极大的便利。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20世纪30年代随着风洞试验在汽车工业的采用。美国多家大型汽车 公司都在流线型设计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从而加速了流线型在交通 工具中的应用。1933——1934年美国设计师理查· 富勒设计的“迪玛 西安车”就是采用了珠状的三轮汽车,据称时速50英里,可以节省 50%的燃料,被视为流线型运动的重要开端。 1934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工程部主任卡尔· 布里尔主持设计了“ 气流”型小汽车精心设计的产品结构和机械性能使人感觉舒适、可 靠,发动机罩的双曲线通过后倾的挡风玻璃与机身密切的联系起来 ,整个车体都具有流畅的流线型特征,造型新潮而前卫。
什么是工业设计
传统工业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 广义工业设计 狭义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的简单分类
(1) 照艺术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一维设计,泛指单以时间为变 量的设计; 二维设计,亦称平面设计,是针对在平面上变化的对象 ,如图形、文字、商标、广告的设计等。三维设计,亦称立体设计 ,如产品、包装、建筑与环境等; 四维设计,是三维空间伴随一维 时间(即3+1的形式)的设计,如舞台设计等。 (2)从人、自然与社 会的对应关系出发,按照学科形成的本质含义上分类 : 人、自然 、社会组成了最基本的关系圈,其分类的对应关系大致是: ◆ 产 品设计:相当于狭义工业设计,是以三维设计为主的; ◆ 环境设 计:包括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城市与地区规划、建筑施工计划、环 境工程等; ◆ 传播设计是对以语言、文字或图形等为媒介而实现 的传递活动所
07设计史 流线型运动与美国产品设计

T型车于1908年10月1日推出,很快就令千百万美国 人着迷。T型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独 立的可能和更 多的机遇,而且价格也很合理。最初售价仅为850美 元。随着设计和生产的不断改进,最终降到了260美 元。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辆,创下了汽 车行业的记录。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 汽车总产量的56.6%。 1914年,福特实行了日工资5美元的薪酬制度, 从而大力支持了正处萧条的美国经济。这个报酬是 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这样,制造汽车的 工人就能够成为汽车的拥有者了。五美元工作日的 消息一公布,大约有数万人冒着严寒,涌到福特的 海兰园(Highland Park)制造厂申请工作。
1948年 凯迪拉克
雷蒙· 罗维——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火车头 流线型
五、著名设计师
•哈利· 厄尔(Harley Earl,1893—1969) •号称“美国工业设计四元老”的
(1)沃 尔 特 · 韦 · 古 ( Walter Dorwin Teague , 1881— 多 提 1960)、 (2)雷蒙德· 罗维(Ragmond Loewy,1893—1986), (3)诺 尔 曼 · 尔 · 迪 斯 ( Norman Bel Goddess , 1893— 贝 盖 1958)、 (4)享利· 德莱福斯(Henry Drey fuss,1904—1972) 以及视觉传达设计师比尔(Lester Beal,1903—1969)、杰 各逊(Egbert Jacobson,1890—1966)、卡桑迪等人。
到1927年,T型车在全世界倍受青睐,它成了便宜 和可靠交通的象征。福特汽车公司创造了一个巨大 的永久性汽车市场,带动了全球汽车业的发展。 1913年底,美国售出的汽车近一半是福特生产的。 到20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注册汽车都是福特 牌。 T型车的许多创新永远地改变了汽车制造业。流 水组装线是亨利.福特于1913年在福特海兰园工厂首 创的。这不仅为汽车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界带来 了伟大的变革。以此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促使 福特公司还利于客户。
流线型设计风格ZCS

Streamlining
Streamlining
提革(Walter D.Teague,1883—1960)
Streamlining
盖茨(Norman Bel Geddes)
Streamlining
德雷夫斯(Henry Dreyfuss,1903—1972)
Streamlining
虽然流线型设计出现在近因素:
一、工业设计师在初期并不是作为专职出现的。自由设计师是这一行 业的核心。他们从工厂实验室和手工艺作坊逐渐发展起来,且仍被称 之为技术员和工程师。 二、工业设计虽然以科技为基础,但更要求有艺术创新。任何设计都 没有标准,也难以预测。这就促成了工业设计师在思想和操作上的独 立性,从而带来了溯本求源上的困难。
人们普遍认为汽车采用流线型是源于飞机设计。 但由剑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Industrial Design”认为“在1914年,意大利的汽车制造师卡 斯特格纳 (Castagna)凭着直觉选择了这种形式用于汽车设计.1921 年 是流线型设计的转折点,这一年在齐柏林工作的匈牙利工程师保罗·杰 瑞开始在公司新的风洞设备中检验流线型汽车的模型.这一记载说明了汽 车的流线型研究和运用是独立形成起来的,因为在1931年流线型飞机才 出现。但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汽车采用流线型是源于飞机设计呢?这主要 是因为汽车虽然早先在流线型上进行了探索,却没有革命性的建树,在 汽车生产中也没有明显体现;其次,汽车设计对流线型的应用又的确受 益于飞机设计,如贝尔·盖茨的汽车设计就是以一位名叫格伦·库尔提 斯(Glenn Curtissd)的美国飞机设计师的汽车设计实验为基础,其外 观明显地留有飞机设计的痕迹。
The end !
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是先行地、广泛地在军事领域中展开。流 线型设计的出现引起了各国军方的关注。许多国家开展了大量研究。 同时,风洞实验技术的运用进一步证实了流线型“高速度、低阻力” 的优势:光滑的卵形在高速运动中空气阻力最小, 有效飞行速度最 快; 而无圆弧形式的物体会在运动中受到空气的强烈干扰, 速度 越快阻力越大。另外,不规则的外表还会在气流中产生额外的旋涡, 运动的物体也会因速度和力量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工业设计-流线型风格

起源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 面圆滑、 线条流畅的物体外部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 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 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 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 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 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 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 的产品风格。
在 各 国 的 发 展
美国 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为美国 文化的一个象征,通过出版物、电影等形象化的传播媒介而流传 到世界各地。在某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美国经济的支配和美国 工业产品的大量进口使得这种影响更为直接。此外,为了追求更 广泛的市场,许多美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办厂,如福特公司和通用 汽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都在
列德文克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小汽车 克莱斯 勒公司 的“气 流”型 小汽车
代表人物:罗维、盖茨
罗维的代表作:可口可乐的瓶子及标志;宝马、克莱斯勒、“灰狗”汽车; “古德斯波特”冰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宇航局的“空中实验室”计划;香烟盒;“协和 式”飞机的内舱等等。
欧洲 欧洲设立了子公司,从而把底特律的设计和生产方法 带到了欧洲。但在某些方面,欧洲与美国有明显区别。欧 洲对于流线型的贡献并不依赖于美国人,而是形成了自己 的研究 和表现方式。1934年,奥地利人列德文克 (HansLedwinka)所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汽车就采用了 流线型形式,并加上了一个尾鳍,这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 代最杰出的汽车之一。德国新兴的高速公路剌激了对流线 型的极大热情,诸如梅桑德斯和巴伐利亚等汽车公司都生 产了很好的汽车,将流线型与严格的欧洲车身设计传统结 合起来。
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

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1、“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等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斐尔前派,他们主张回溯中世纪传统,同时也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目的是诚实的艺术和回复手工艺传统。
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
他们反对机器美学,主张为少数人设计少数的产品。
2、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这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通过10多年的努力,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试验成果,特别是荷兰“风格派”运动、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大成的中心,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倒一个空前高度。
虽然这所学校在1933年4月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了,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20世纪30年代末期,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学生、教员因为逃避纳粹法西斯的政治迫害而移居美国,从而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到了新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以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为依托,终于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一种新的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又影响到全世界。
3、“有计划的废止制度”——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在通用汽车公司中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即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按照他们的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使汽车的式样最少每2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3-4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流线型风格

一、前言在设计的历史中,流线型风格作为一种源于科学研究而非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毕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它得以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风格起源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
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有或很多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
流线型物体通常较为美观,经常出现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在轮船方面有很大的速度提升。
流线型在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如鱼的形态,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水的阻力,船底的形状大体上也是采取的流线型形态。
流线型本来是个流体力学的问题,为了减少空气的摩擦,提高行驶和飞行的速度,基于这一性能要求,才被引用到工业设计领域中。
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20世纪30年代,“速度”之类的概念在美国成了象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的主题,为当时大萧条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好莱坞影片的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流线型”一类体现“运动”特点的外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一种工业设计风格。
如果说设计曾经创造过时尚神话的话,大约非流线型运动莫属,从那时起,设计开始与时尚结缘。
三、风格发展流线型运动最初发轫于汽车设计,然后蔓延到其他设计领域,到30、40年代流线型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家具等设计中,流线型的冰箱、流线型的打火机、流线型的订书机……接踵登场,流线型成为一种时尚,它的造型代表了流行风格和时代感。
任何有关流行风格的讨论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产品的商业化,以及它们和消费者之间在心理学上的联系。
流线型

流线型风格文章来源:湖南大学作者:何人可更新时间:2004-12-19 4:29:51在设计的历史中,流线型风格作为一种源于科学研究而非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速度”之类的概念在美国成了象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的主题,为当时大萧条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好莱坞影片的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流线型”一类体现“运动”特点的外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一种工业设计风格(图1-02)。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是,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也渗入了家用品的领域,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
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寻找?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了高潮。
流线型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
在艺术上,流线型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的概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
流线型风格的流行也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
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这就确定了设计的特征,无论是冰箱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
工业设计师哈罗德·范·多文(Harold van Doren,1895-1957)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并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
流线型在设计中的运用

流线型在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目录一什么是流线型?-------------------------------------------1 二流线型风格的形成-----------------------------------------2 三汽车美学下的流线型风格-----------------------------------6 四流线型风格的美学内涵-------------------------------------8 五研究流线型风格对今天设计的启发---------------------------11一什么是流线型?流线型的设计理念不仅为现代工业设计师所广泛运用,它也是一些商家宣传的重要依据。
对于今天的消费者这个名称一点都不陌生,从日用小百货到大型家电用品,到处都可以看到流线型的影子,那么到底什么是流体型呢?提到流体型首先要了解一些空气动力学的知识。
流线型作为一个技术名词,是运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它是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学科。
流线型是指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
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多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
流线型可以理解为周围的空气绕着物体运动。
流线型物体通常较为美观,经常出现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在轮船方面有很大的速度提升。
上图是流线型的受力情况在设计中有一条理论叫做形式追随功能,从流体型中可以看出,形似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简单的说是流线型是类似椭圆的一种形态,在设计中的流线型不简单的追随严格的流线型定义,有的是流线型的一部分(如可口可乐瓶子),也有的可能是两个流线型结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欧洲
欧洲设立了子公司,从而把底特律的设计和生产方法 带到了欧洲。但在某些方面,欧洲与美国有明显区别。欧 洲对于流线型的贡献并不依赖于美国人,而是形成了自己 的研究 和表现方式。1934年,奥地利人列德文克 (HansLedwinka)所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汽车就采用了 流线型形式,并加上了一个尾鳍,这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 代最杰出的汽车之一。德国新兴的高速公路剌激了对流线 型的极大热情,诸如梅桑德斯和巴伐利亚等汽车公司都生 产了很好的汽车,将流线型与严格的欧洲车身设计传统结 合起来。
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
列德文克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小汽车
克莱斯 勒公司 的“气 流”型 小汽车
代表人物:罗维、盖茨
罗维的代表作:可口可乐的瓶子及标志;宝马、克莱斯勒、“灰狗”汽车; “古德斯波特”冰箱;美国宇航局的“空中实验室”计划;香烟盒;“协和 式”飞机的内舱等等。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
美国
在
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为美国
各
文化的一个象征,通过出版物、电影等形象化的传播媒介而流传
国
到世界各地。在某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美国经济的支配和美国
的
工业产品的大量进口使得这种影响更为直接。此外,为了追求更
发
广泛的市场,许多美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办厂,如福特公司和通用
展
汽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都在
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 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 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 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
流线型风格
起源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 面圆滑、 线条流畅的物体外部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 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 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 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 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 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 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 的/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会员免费下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