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合集下载

林学学科基础建设

林学学科基础建设

林学学科基础建设
林学学科基础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体系建设:建设林学学科的课程体系,包括开设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涵盖林木生理、林木适应性、林业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等多个领域,以培养学生系统的林业知识和技能。

2. 实验室建设:建设林学学科的实验室,用于开展林木生长和繁殖的实验研究,以及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流程。

3. 科研平台建设:建设林学学科的科研平台,包括林业科研机构、实验林场和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平台提供了开展林业科研工作的场所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材料和数据。

4. 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优秀的林学学科师资队伍,吸引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从事林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

5. 学生培养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学生培养体系,包括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开展科研创新等。

通过这些举措,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林学学科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以上这些基础建设,可以提升林学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林学学科发展,为国家林业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It n t上 的 用 户 通 过 授 权 同 样 可 以 对 ne e r
鸡舍进 行实时监测 .实验 结果表 明,系 统 实现 了鸡 舍环境信息实 时、远程 监测
的功能;同时 ,系统 的应用 降低 了养殖 场 的生产和管理成本 ,提 高 了养殖场的 综合经济效 益.图 5参 7
关键词 :嵌 入式 We 服 务器:蛋鸡舍 ; b
环 境 监 测
0 2 0 5 6 4 12 2 0・7 1 0
固 定道 垄作 小麦 玉米 两 用 免 耕 播 种 机 的 研 制 = Su y o emae tr sd b d td n p r nn a e e i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 术在畜禽粪便堆肥研 究 中的应用 =A pi t nsre faa p l ai uvyo l- c o i
l t a tc n q e o e n r r d s e - y i l e h i u f n a i fa e p c c r  ̄ so y o t is o ietc n ue oc p n s ud e f l so k ma r v
pa t 刊 ,中] 罗红旗( l e n r[ / 中国农业大学 工学院,北京 10 8) 00 3,高焕文 ,姚宗路 , 邸 英 良,中国农 业大 学 学报 . O 6, / —2 o
维普资讯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针对我 国现有马铃薯收 获机 摆动筛设计 手段落后 、设计效 率低 等问题,应用基 于特征 的参数化造型软件 Iv no n etr对摆 动筛进行参数化造型 ,采用 A MS机 DA 械仿真软件对收获机 摆动筛的虚拟样机 进行 运动仿真;对 摆动筛质心点运动的 合成速度、加速度和位移 曲线 以及块茎 质心点所受碰撞压力 曲线进行分析 .结 果表 明:当摆动筛摆动频率 为 55Hz . , 摆幅为 3 n l , 0Il 时 摆动筛质心 点的速度 T v 0 s ≤5 0 mm],加速度 a为 25 m s≤口 . / ≤2 s,中、小块茎与筛面 的碰撞压 0m/ 力分别为 10和 2 0 N,均 小于损伤压 2 5 力 ,且输送顺畅 ,伤薯率 ≤4 %,满足设 计要求 .图 5表 1 8 参 关键词 :马铃薯收获机 ;摆动 筛;参数 化造型 ;仿真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林学是一门关于森林的学科,涉及到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管理、林木种植与培育、森林保护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本文将对林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主要内容和现状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林学的基本概念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与森林有关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生物学、地理学、土壤学、气象学、经济学等。

林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森林保护与管理等方面。

二、林学的发展历史林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林业活动,但正式的林学学科体系是在19世纪形成的。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森林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森林对环境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了对森林的研究需求。

在近代,林学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促进了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三、林学的研究对象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森林保护、森林经济等方面。

其中,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是林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森林植被、动物群落、土壤、水文循环等方面。

同时,林学也研究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森林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林学的学科体系林学的学科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学科组成: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管理、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学、林业经济学等。

这些学科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林学学科体系,为研究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五、林学的主要内容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森林保护与治理、森林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是林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森林植被、动物种群、土壤、水文循环等方面。

同时,林学还研究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以及森林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六、林学的现状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恶化,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因此,林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出了许多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处 理
08 201 1 81 21 ・70 0
振 动 筛 两平 移 两转 动 并联 机 构 的 运 动 学 分析 = Kn ma cl ie t a i
a a y i o i r t g s r e n a k n f2 - R aa llme h ・ n l ss fv r ai c e n o i d o T 2 p r e c a b n l
20林 2

叶 片 式 脉 动 发 生 器 的 设 计 与 实 验 :Dein ad ep r na s x e me t g n i l s d nv etp ust gf wg nrtr[ , 中] 李 华 ( 江 t yo a . e l i o eeao 刊 u n y p an l / 浙 工 业 大 学 脉 动 技 术 工 程 研 究 中心 ,杭 州 30 1) 104 ,张 雪 梅 ,徐 璋, 钟英杰 , 邓凯 , 任建莉 ∥农业机械学报 . 20 , 92. 3 一 0 8 3() —6 ~
081 01 2 82 21 ・7 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泵关键零件 的强度计算与校核直接关系着整机的性能、使用 寿命及 可靠性 ,传统 的水泵零件 强度校核方法在精度 、效率等 方 面 己远远满 足不 了生产要 求.在探 讨涡壳 强度校核 理论的 基础上 ,建立 了涡壳强度校核应用程序的校核模型,并对该应 用程序 的开发平 台、开发工具 、关键技术 以及具体实现方式进 行 了阐述和分析.实例验 证的结果表 明效果 良好 ,具有较好的 推 广 应 用 前 景 . 图 4参 9陆海 燕) ( 关键词 :水泵 ;涡壳 ;强度校核 ;Obet X;V sa C jc AR i l ++ u
水泵涡壳强度校核程序设计:Po rm o t n t c ekn f rga frs egh hc go r i p mpv lt cs u o e ae旰U u ,中] 蒋小平( / 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 研 究 中 心 , 镇 江 2 2 1) 10 3 ,施 卫 东 ,王 准 , 郎 涛 ∥农 业机 械 学

林业基础学科

林业基础学科
对竹子花芽分化没有发挥作用.图 3表 1 3 参 4 关键词:早竹 ;花芽分化; 内源激 素;调控机制
O0 04 8227 2 O・l 2 0
20 林 2

0 0 04 8 22 4 2 0・ 0林业基础 学科 2 1 土壤干 湿交替 对青檀 幼苗生理 及生 长的影 响 =E eto o f c fsf t
N 3 O >Mr>N a.图 1 3 1 表 参 3
关键词 :酸雨;淋溶 ;亚热带森林;韶山
0 0 04 8226 2 0 ・1 2 0

覆 盖 栽 培 早 竹 开 花 的 激 素 机 制 研 究 =H r o a rg l o om nl e ua n i f
me h i ca s n m o f we i g f h l sa h s i l s e s n e f l o rn o P y l tc y v oa c n u d r o
d y n ・ t n l r ai n o h s l g n r wt f P e o- r i g wet g a tn t n p y i o y a d g o h o t r ・ - i e o o
clsaa i wiedig [ e ittr o ise l s 刊,中] 韦小丽( t n n / 贵州大学林 学院, 贵阳 5 0 2 ) 50 5,喻理飞,朱守谦 ,徐锡增 ∥林业科学. 0 7 一2 o ,
行性
Z :G B r A 和A A一样,在花芽生理分化期是抑花激素 ,在花芽 形态建成期则是促花激素 ;而I AA在整个花 芽生理分化和形态 分化 期 均 为促花 激 素. 竹 子花 芽分 化生 理 生化 触动 是通 过 iA/ A,iA/ P AB P GA 2个激素 比值调控进行 的,即其 比值上升 到一定水平 时,花芽诱导即启动,而且iA/ A比值变化对花 P AB 芽诱导启动作用 [iA/ A  ̄P G 作用更强. 种激素竹叶/ 5 竹鞭 比值 1 ~l.,特 别iA比值在 “ . 1 2 3 P 花芽诱导期 ”高达 1 .,竹叶高 1 3 含量 的激素主要在竹叶 内部形成 ,而不是从鞭/ 根形成运 输所 致;竹叶是感受开花信号启动开花程序 的器官 ,对竹子花芽分 化发挥作 用,而竹鞭不是感受开花信号启动开花程序 的器官,

林学 一级学科

林学 一级学科

林学一级学科
1、林学(一级学科) ,林学(Forestry)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2、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

3、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森林,它包括自然界保存的未经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原始天然林,原始林经采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林。

森林既是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生产基地,又是调节、改造自然环境从而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天然屏障;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

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种 1 , 区安全种 34种 . 2种 林 4 再通过对 植物 的濒危系数 、遗 传损失系数 、利用 价值系数按一定 的权 重分配定量评价其 优先保护顺序 .研 究结果表 明 ,林区一 类优先: 关注植物 2种 ,林区二类优先关 注植物 9种 , 区三类优先 关注 植物 2 林 3 种,林 区一般关注植物 3 0种 .图 1 3 表
为了保护好 青海 省最 大的原始 林区的濒 危物种 ,笔者对 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玛可 河林 区植物 资源进行 了全 面调查,共统 计 出植物 3 4种 , 6 分属 5 5科 , 7 1 3属. 对 调查到 的 3 种植物从样线分布频度 、 4 6 样地分布频度 、样方 内分布密度、林区 内现存多度 、植物确 限度 5个方面评价 其濒危程度 ,评 价结果为玛可河林 区濒 危种 2种 ,林 区易危 种 6种 ,林 区近危
维普资讯
中国学术 期刊文摘 关键词:三峡库区 ;土壤持水量 ;入渗 特性;理水调洪
0202 6019 2 0 ・7 1 0
20 0 6年 1 2卷 第 2 0期
2 0 ,2 () 2 -2 0 6 83. 0 5 -
番茄 叶序 发育动态模拟模型 =A s l. i a mu
非 线 性
O 2O 3 6O10 2 0 ・7 1 0
朱瑞祥 ,郭康权 ,杨 晓辉, 业机械 学 / 农
报 . 2 o ,3 () 9  ̄ 9 一 o 6 77. 0 4 -
玉米整秸覆盖地小麦免耕播种 工艺及配 套机具 :Su yo wn cnq e d td ns igt h i s o e u a n
i at o o r m nv gtt n [ , mpcs ftu s o eea o 刊 i i

861林业工程科学基础

861林业工程科学基础

861林业工程科学基础
林业工程科学基础是指林业工程学科所依托的基础学科知识,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生物学、地质学、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电子学等。

林业工程科学基础是林业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它为林业工程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具体内容包括:
1. 林学基础知识:包括植物学、生态学、遗传学、林业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为林业工程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基础。

2. 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为林业工程技术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3. 土地信息科学:包括地理信息科学、土壤学、地质学等学科知识,为林业土地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4. 材料科学:包括材料力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学科知识,为林业工程材料的选用和性能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5. 制造工艺和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学科知识,为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

6.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知识,
为林业工程的发展提供方向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an ae ln aue eev 干 , ]杨 春 花 ( 东师 范 大 学生 i Woo gN tr sre[U 中 / r 华 命 科 学学 院 , 海 2 0 6 )周 小 平 , 小 明 ∥林 业 科 学 . 2o , 上 002, 王 一 0 8
4 () 13 13 43. 1~ 2 一
新疆化肥投入量与粮食增产潜 力的研究=R sac ffrl e ee h o eti r r iz ip tadgany l oet lnXi a g[ , / 晋 娟 ( 疆 n us n ri i d tni  ̄i e p ai n 刊 中] 杨 新 大学资源与环 境科 学学 院, 乌鲁木齐8 0 4 )瓦哈甫 ・哈力 克, :华西箭竹 ;地上生物量:基径;高度 ;回归模型
0 1 0 3 8630 2 0 ・1 2 0
长 白 山 杨 桦 次 生 林 采 伐 林 隙 幼 苗 更 新 动 态 = R g nrt n d — eeeai y o
n ami s o o gi a n Po l s da i a a— t l atph l c f l g ng g ps i pu u vdi n Be u apl y yl a
史 帝 文 ∥新 疆 农业 科 学 . 2 0 ,4 () 3 2 36 一 0 8 52 , 0 ~ 0 一
为 :2 0 年 春 1 , ・ m一 ,2 0 年 冬 1 . ・ m一 ,2 0 年 05 03 t h 2 05 0 6 h 5 t 06
春 1.8 t h 2 ・ m~, 3 6 次调 查 间无 显 著 差 异. 2 0 年 冬 , 回 归法 05 和称重法算得 的生物量除当年生外 ,无显著差异.2 0 年春与 06 2 0 年 冬 之 间 相 比 ,各龄 级 华 西 箭 竹 单 位 面 积 生 物量 均 无 显 著 05 差 异 ;各 地 上 构 件 生 物 量 除 多年 生 杆 外 均 无 显 著 差 异 . 图 1 8 表
基 于 F I影 像 融 合 技 术 的绿 洲 干 旱 区 农 田 信 息 提 取 研 究 = HS
Re eac on nf r a i e ta ton r m o i f r l n ba e s rh i o m ton xr c i fo ass am a d s d
[U 中 ] 张 芳( 疆 大 学 资 源 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新 疆 大学 绿 洲 生 千, / 新 态 教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鲁 木 齐 80 4 )塔 西 甫 拉 提 ・ 依 拜 , 乌 3 0 6, 特 丁 建丽 ∥新 疆 农 业 科 学 , 2 0 ,4 ()一 2 0 2 5 一 0 8 52, 7 ~ 7 新疆 是 我 国耕 地 资 源 的 重要 储 备 基 地 之 一 ,也 是 《 国土 地 开 全 发 整 理 规 划 》划 定 的重 点 土 地 开 发 整 理 区域 . 以新 疆 于 田绿 洲 为 例 ,探 讨 了基 于 快速 傅 立 叶变 换 改 进 的 H I S 融合 (F HS , FT- I 简 称 F I的 农 F信 息 提 取 方 法 ,针 对 融 合效 果 从主 观 和 客 观 HS) 玛 两 方 面 与传 统 的 H I S 融合 方 法 进 行 了 比较 分 析 ,并在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了农 田信 息 的提 取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同传 统 的 HS 融 合 方 I 法 相 比 ,F I融 合 的 信 息 量 、 纹 理 特 征 都 明 显 增 强 ,分 类 精 HS 度 明显 改 善 ,特 别 是 水 田信 息 的提 取 效 果 非 常 显 著 ,是 监 测 干 旱 区耕 地 变 化 的 有 效手 段 . 图3 3 1( 芳 ) 表 参 5王 关 键 词 :遥 感 ;F S融 合 ;农 田信 息 提 取 : 于 田 HI
0 1 0 2 86 3 7 2 0・9 1 9
测 量 7 株 标 准 竹 ,建 立 各 龄 级 华 西 箭 竹 地 上 生物 量 、地 上 各 构 5 件 生 物 量 关 于 基 径 和 高 度 的一 元 和 二 元 回 归 方 程 .运 用 二 元 幂 函数 回 归方 程 ,结合 野 外 样 线 样 方 法 的调 查 结 果 ,得 出 卧龙 邓 生野 牛沟 区域 有竹 地 华 西 箭竹 地 上 部分 生物 量 ( 物 质 基 础 ) 干
0 10 2 8 63 6 2 0 ・9 1 9
20 林 2
0 10 2 8 63 9

2 0・ 0 林 业 基 础 学 科 2 1
卧 龙 自然 保 护 区 华 西 箭 竹 地 上 生 物 量 回 归 模 型 =R ges n ers o i
m od l fa ov — r nd b o a sofFa ge i nii n D e gs e e so b e g ou i m s r sa t da i n h ng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1 4卷 第 1 6期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4 7
后进 一 步 发 展 了 “ 井 灌排 + 现 代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模 式 ,也 机 重 视 发挥 农 田生 态 系 统 的 有 利 影 响 ,提 高 和 巩 固 了 治 理 效 果 . 当前 ,在 实施 “ 火 水 工 建 设 技 术 ”基 础 上 ,进一 步加 强机 井 三 灌 排 ,开 发 新 的水 土 资 源 、不 断 发展 应 用 现 代 农 业 技 术 ,将 会 更 有力 地 推 进 南 、北 疆 的 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 设 . 1 5 表 参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 ;机井灌排:现代节水灌溉:新农村建 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