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知识1.
林业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内容

林业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内容一、林业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内容大概有这些方面哦。
1. 林业基础知识林业的基本概念,像什么是森林资源,它可不仅仅是那些大树哦,还包括林地、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啥的呢。
森林资源的分类也是个考点,比如说按照起源可以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林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从树木、土壤、水分到阳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比如说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土壤为树木提供养分和扎根的地方。
林业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简单利用木材到现在的可持续林业发展理念的形成,这中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2. 林业工程技术造林技术,包括树种的选择,不同的地区适合不同的树种,就像南方适合种榕树,北方适合种杨树。
还有造林的方法,像直播造林、植苗造林等,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
森林培育技术,怎样让森林长得更好呢?这就涉及到抚育管理,比如间伐,把长得不好或者过密的树砍掉,让其他树有更多的空间和养分。
森林采伐技术,不是随便就能砍树的哦。
要遵循一定的采伐原则,像限额采伐,还要采用合适的采伐方式,比如择伐、皆伐等,不同的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不一样。
3. 林业法律法规森林法那是必须要了解的,里面规定了森林资源的权属,哪些是国家的,哪些是集体的,哪些可以归个人。
还有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各种规定,比如禁止乱砍滥伐,要是违反了可是要受到处罚的。
林业相关的行政法规,这些规定就更细致了,像森林防火的规定,在森林防火期内,不能在林区野外用火,要是用火得经过特殊的审批。
林业的政策走向也很重要,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在其中扮演着超级重要的角色,所以要了解国家对林业的扶持政策等。
4. 林业经济与管理林业的成本核算,造林、培育、采伐等各个环节都有成本,要会算这些账。
比如说种一棵树,从买树苗、挖坑、浇水到后期的养护,总共要花多少钱呢?林业项目的管理,从项目的规划、实施到验收,每个步骤都有要求。
一个林业项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要有详细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1)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1)一、填空题1. 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2.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3. 子囊果可分为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四类。
4. 典型的锈菌生活史可分为5个阶段,按顺序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
5. 接触、侵入、潜育、发病四个时期是病害一次发生的全过程,称为侵染程序。
6. 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需要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三大条件。
7. 昆虫的头式可分为3种,即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8. 昆虫的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底膜三部分组成。
9. 昆虫的消化系统是从口腔到肛门,纵贯体腔中央的管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10. 昆虫的内分泌系统由脑、胸腺和咽侧体 3大内分泌器官组成。
11. 按照蛹的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12. 按照刺激物的性质,昆虫的趋性可分为3类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13. 在昆虫纲中,第一大目为鞘翅目,鳞翅目为第 2 大目。
14. 白蚁属等翅目,蝗虫属直翅目,蝉属同翅目,蜜蜂属膜翅目。
15. 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因素。
16. 天敌昆虫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两大类。
17. 常见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烟剂等。
18. 杀虫剂按作用类型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等。
19. 植物叶部炭疽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子实体呈轮纹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黏包子团出现。
20. 植物白粉病的症状最初常不明显。
病症初为白粉状,形状为近圆形斑。
21. 幼苗猝倒病的病原真菌有腐霉菌、立枯菌、镰刀菌、灰霉菌等。
22. 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危害种类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23. 我国常见的2种蝼蛄为华北蝼蛄、东方蝼蛄。
24. 尺蛾幼虫有 2 对腹足,爬行时常首尾相接,屈曲前进,犹如量地。
树林种植知识点总结

树林种植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树种选择1. 地理条件树种的选择应该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相适应,包括气候、土壤、海拔等方面。
例如,北方的寒冷地区适宜种植针叶树,而南方的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阔叶树。
2. 生长环境根据树种的生长环境要求进行选择,比如一些树种对阳光和水分的需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环境进行选择。
3. 经济价值在进行树种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树种的经济价值,比如木材的用途、林果的产量等等,从而确定最适宜的种植树种。
第二部分:树林管理1. 种植方式树林的种植方式有直播、苗圃移植、人工造林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
2. 间伐和修剪树林的间伐和修剪是保持树林健康生长的关键工作,通过适当的间伐和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提高木材的质量。
3. 病虫害防治树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治理病虫害对树木的生长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三部分:树林保护和恢复1. 防火防灾树林的防火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需要加强火灾预防和控制。
2. 水土保持树林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3. 生态旅游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可以为生态旅游提供很好的条件,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树林资源。
第四部分:树林经营1. 林业经济树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树种的生长情况和木材的用途来进行经营。
2. 林木采伐树林采伐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避免过度采伐对树林资源造成破坏。
3. 林地开发树林的开发需要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对树林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总结树林的种植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地理、生态、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加强树林的保护和开发,才能够更好地利用树林资源,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希望通过以上总结,可以对树林的种植和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林业行政执法基础知识第一章

(2)国家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对行 政执法人员设定了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行政 执法人员违法这些要求,相关国家机关或组织 有权给予必要的处分: ①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 撤职、开除等。 ②追偿权:行政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违 法执行职务给相对人造成所害的,相应的国家 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要求该公务员承担部 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③追究刑事责任。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行政强制执行 1.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 时,由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采取 强制的手段,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 状态的行政行为。其特征有: (1)以相对人逾期不履行义务为前提。 (2)目的在于保证法定义务的履行。 (3)主体是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 (4)依据是由行政机关作出的已经生效的行政决 定。
行为者
对 目 象 的
国家机关
公共事务 谋公共利益
单位(小团体)
单位事务 谋单位利益
特
权
有
无
三、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授予、行使,以及
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对这一概念可从以下三方面进 行理解: (1)授权的法律规范 (2)规范行政权力的法律 (3)对行政权力监督、救助的法律
二、行政权力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权力是指法律授予行政主体的、在管理 公共行政的过程中所享有的为其履行职责所必 需的一种可以命令他人服从的力量。 (1)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由法律赋予。 (2)行政权力为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能所必 须。 (3)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 保障。
公共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区别: 公共行政 一般行政
林业基础知识森林保护区划与生态修复技术

林业基础知识森林保护区划与生态修复技术森林保护区划与生态修复技术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木材、食物和观赏价值,还具备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减少。
为了保护珍稀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林业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讨论森林保护区划和生态修复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森林资源破坏问题。
一、森林保护区划1.1 国家级保护区划针对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各国都设立了国家级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划分,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国家级保护区可以起到统一管理、规范开发和保障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1.2 区域级保护区划区域级保护区划是在国家级基础上,根据区域特点将保护区进一步划分。
这种划分可以更好地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需求,实现更精细化的森林保护。
区域级保护区划还可以促进跨区域的合作与管理,实现更高效的保护效果。
1.3 地方级保护区划地方级保护区划是在国家和区域级基础上,根据地方需求将保护区划分为更小的单元。
这种划分可以更好地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修复技术2.1 森林植被恢复森林植被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生态修复中的关键任务之一是恢复受到破坏的森林植被。
植树造林、引种栽培和造林技术等都可以用来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提升植被多样性。
2.2 水土保持措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水土保持对于维持水资源的平衡和防止土壤侵蚀至关重要。
因此,生态修复中应该采取相关的水土保持措施,如建立梯田、修复水域和搭建河岸防护工程等,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修复中应该加强受威胁物种的保护和恢复,优化栖息地的管理和保护,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等,以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
林业考试基础知识题

林业考试基础知识题第一题:树木年轮的形成原理是什么?答案:树木年轮是树木生长的一个记忆,它的形成原理与树木的生长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
树木的年轮通常由较浅的明暗环组成,每个明暗环代表一个年轮。
当树木生长期间,它会形成连续的年轮,由一个个明暗环组成。
年轮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生长季节和环境。
树木的生长季节可以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在生长期,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从而促进树木的生长。
这时树木的年轮会形成较宽的明暗环。
而在休眠期,由于环境条件不利于生长,树木的生长速度会减缓或停止,形成较窄的明暗环。
环境因素也会对树木的年轮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降雨量、温度和日照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季节的长短和树木的生长速度。
降雨量足够、温度适宜且日照时间充足的区域,树木的年轮会形成较宽的明暗环。
相反,条件不理想的地区,年轮会形成较窄或不规律的明暗环。
总而言之,树木年轮的形成原理是通过对生长季节和环境因素的响应,树木会形成连续的年轮,每个年轮由一个个明暗环组成,记录了树木的生长历程和生长环境。
第二题:什么是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答案: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是树木分类的两种常见类型。
落叶乔木指的是那些在秋季或干旱季节时会脱落叶子的树木。
它们在生长季节会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后,会将部分能量储存在树干和根部。
随着季节的转变,落叶乔木会减少光合作用的活动,并将营养物质储存在树干和根部,同时脱落多余的叶子。
这种适应性使得落叶乔木能够在寒冷或干旱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常绿乔木则指的是那些在整个年份都保持绿叶的树木。
它们具有全年光合作用活动,不会脱落叶子。
这使得常绿乔木能够在气候相对温暖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常绿乔木的叶子通常比落叶乔木的叶子更硬,因为它们需要经受更长时间的光合作用和环境条件。
综上所述,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是树木分类的两种类型,落叶乔木在适应寒冷或干旱条件下脱落叶子,而常绿乔木则全年保持绿叶进行光合作用。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1)

第一部分林业名词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以上(含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1]1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b9eaf1f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3.png)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1]1林业基础知识林地管理与经营(一)育林1、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2、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3、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4、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5、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6、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7、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8、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9、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10、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11、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
(二)针对土壤进行保墒施肥1、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
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效磷少。
2、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中铁铝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
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
3、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
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
4、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
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石灰性强的土壤在剖面中下部常形成石灰结核,石灰磬层等石灰集聚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62、森林病虫害防治时的管理责任制的“四率”是指: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检测覆盖率、种苗产地控疫率、森林病虫害防治率63、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64、新森林防火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部分常见问题1、《林权证》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林权证》是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凭证,也是确认农村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
在林权流转时它是明晰产权归属的重要法律依据。
《林权证》是由国家林业局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并加盖国家林业局监制章。
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代替本县人民政府进行登记发证。
2、《林权证》由谁核发?答: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林权证书核发工作。
根据目前的规定,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只是依法负责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国有林业单位的林权证书核发工作。
除此之外,其它地区的林权证书核发工作,均由县级以上地广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林权证》实行林权登记发证制度,是保护林权所有者合法权益,维护林区稳定的重要措施。
林权登记和林权证书的核发工作,必须严格按照2000年国家林业局第一号令《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对违反法律规定和程序而发放林权证书的,依法予以撤消;对违反法律规定而占用基本农田植树的,一律不得发放《林权证》。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明晰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5、壮苗应具备的条件是:苗干粗壮、通直,有一定高度,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顶芽健壮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4、杨树共分为几派?答:在植物上,杨树属于杨柳的杨柳科。
本科有三个属,即:杨属、柳属、钻天柳属。
杨属又分为五个派: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
5、杨树有休眠期吗?答:杨树在北方的生长过程中,当冬季来临时就会先进入半休眠状态,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树木就进入休眠期,在它的整个一季的生长过程中,完成了木质化的过程,这样即使气温下降到零下30几度,速生杨也不会被冻伤,安全的过冬等待来年的春天。
8、速生杨的特点是什么?答:速生杨具有品质优良,生长快,适应性强,抗寒及抗病虫害能力强,木质轻,易加工,管理粗放待特点,是速生丰产林建设的最佳种植树种。
杨树广泛用于建筑装修、人造木板以及造纸等行业,有着其它树种无法替代的工业利用价值。
因此,大面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9、欧美杨108的优良特性是什么?答:(1)速生:一年胸径年均生长量为3~4厘米,树高平均生长量为3~4米。
(2)易繁殖、成活率高:常规扦插成活率在95%以上。
(3)材质好:适宜做工业原材料树种,尤其是做纸浆原材料树种。
其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及纤维素含量均优于其它树种。
(4)抗逆性强:抗寒耐旱,适合在辽宁地区栽种,抗病虫害的功能与107杨相似。
(5)具有优良的干形和冠形:树干通直,分枝角度小,主干与侧枝角度小于45度,侧枝较细,出材率高。
10 侧柏的生活习性:喜光、稍耐阴、较耐寒、浅根性第三部分常见选择题1、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为:(A)A: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B:活动区、实验区、功能区C:核心区、活动区、实验区</P>2、(4 )是在无林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土地上栽培林木。
(1)、人工更新(2)、森林培育(3)、造林(4)、人工造林3、所营造的森林发挥着各种各样的效益,把发挥不同效益的森林种类简称为(3)。
(1)、森林(2)、人工林(3)、林种(4)、造林地种类4、造林地也称(3)(1)幼林地(2)林地(3)、宜林地(4)、荒山荒地5、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综和称为造林地的(3)。
(1)环境条件(2)生长条件(3)立地条件(4)生活条件6、树种选择应遵循经济学和(4)项兼顾的原则。
(1)景观生态(2)林木育种学(3)社会学(4)生态学</P> 7、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1)(1)选树适地、选地适树(2)改地适树(3)改树适地(4)引进外来树种8、混交林是由(2)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1)一种(2)两种(3)三种(4)、四种9、混交林中作为人们培育目的的树种称(4)(1)伴生树种(2)灌木树种(3)次要树种(4)主要树种10、干旱区造林,整地的主要目的是(1)(1)蓄水保墒(2)排除多余水分(3)增加热量(4)提高养份含量11、同一树种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块状与其他树种混交叫(4)。
(1)株间混交(2)行间混交(3)带状混交(4)块状混交12、一年中,适合造林的季节以下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D)A春季B秋冬季C春季和秋冬季D只要措施到位,一年四季都可造林13、《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B---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10日B、20日C、30日D、60日14、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审核同意后再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C)A、村委会B、乡镇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D、土地主管部门15、是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林地流转的重要法律依据。
(D)A、土地证B、采伐证C、退耕还林证D、林权证16、古树名木死亡,应当报经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查明原因、责任,方可处理。
未经确认擅自处理死亡古树名木的,每株可以处的罚款。
(D)A、5000元至1万元B、3000元至1万元C、1000 元至1万元D、2000 元至1万元17、林木种子的两证指(B )。
A 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和植物检疫证书B 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C 种苗质量检验证和植物检疫证书D 种苗质量检验合格证和准许调运证18、评定林木种子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是(ABCD )等。
A 净度含水量B 发芽率健康状况C 千粒重生活力D 优良度生活力19、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内,许可证注明的项目变更的应当在(B)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A 10B 30C 20D 15 D 国家林业局20、以下嫁接方法中,属于芽接的是(C)A劈接B双舌接C丁字形接D皮下接21、根据倡议,(C)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A、1979年9月13日B、1986年4月28日C、1981年12月13日D、1982年6月21日22、《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具备条件的地方,年满(B)岁的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它绿化任务。
A、18B、11C、17D、1523、适龄公民每年义务植树任务是(B)A、2-3株B、3-5株C、5-8株D、8-10株</P>24、为了纪念(B)一生倡导植树造林的功绩,根据我国气候特点,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A、刘少奇B、孙中山25、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是(B)在50年代发出的号召。
A、B、C、刘少奇D、26、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范围,包括西北、华北大部和(A)。
A、东北B、陕北C、河北D、湖北27、草坪和(B)可以削弱噪音强度,减轻风灾危害程度。
A、房屋B、树木C、河流D、花卉</P>28、下列不属于我县林业区划类型的是(A)A 北部高原水土流失区B 中部台塬区C 东部洛河谷地区D 南部平原区29、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指的是(A)。
A、“三北”防护林体系B、平原绿化体系C、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D、京津风沙源建设体系30、地球的两个肺是海洋和(D)。
A、湖泊B、高山C、草地D、森林31、一旦发生森林火灾,(B)不可以进入火场。
A、干部、学生、军人B、老人、妇女、儿童C、病人、老人、警察D、妇女、老师、孩子32、森林火灾是指林地上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一定面积,造成一定程度损失的林火。
(B)A自燃B失控C人为D生产性33、违反《森林防火条例》规定,不服从扑火指挥机构的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救火灾的,处(B)A、处10元至50元的罚款或者警告B、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或者警告C、处50元至500元的罚款或者警告D、处10元至100元的罚款或者警告34、《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方材积计算(B),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A、2立方米或幼树不足50株的B、2立方米或幼树50株以上的C、2立方米或幼树100株以上D、5立方米或幼树100株以上35、森林三防包括森林火灾、病虫鼠害和(C )A、乱捕滥猎B、破坏树木C、乱砍滥伐D、采石挖沙36、下列哪项为国家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成活率合格标准。
(D)A 大于等于85%B 大于等于60%C 大于等于41%D 大于等于70%第四部分例题一、填空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延长2、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包括(水)、(湿度)、(氧气)。
3、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
4、《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中明确提出,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措施,逐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严格保障)、(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化林业产权制度。
5、经纪人在从事经纪活动中,应当遵守国家法律,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6、产权具有的四个特点是:(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是(2003年6月25)提出的。
8、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10 年1月7日)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
9、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
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颁发时间为(2006.6.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