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
细菌学基础知识精选

细菌学基础知识精选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存在于地球的各个角落,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细菌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些微生物以及应对细菌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细菌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菌的分类、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传播途径等内容。
一、细菌的分类细菌根据形态、营养方式以及氧气需求等特征,可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 形态分类: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弯曲杆菌、螺旋菌等。
2. 革兰氏染色分类:根据细菌在革兰氏染色中的反应,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3. 营养分类:细菌根据其获取能量和碳源的方式,可分为自养细菌、异养细菌和光合细菌等。
4. 氧气需求分类:细菌可根据其对氧气的需求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和需氧菌。
二、细菌的结构特征细菌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胞质以及附属结构等部分。
1. 细胞壁:细菌的细胞壁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包括革兰氏阳性菌的厚壁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薄壁。
2. 细胞膜:细菌的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部,是细菌的重要结构之一,起到保护细菌内部结构及调节物质进出的作用。
3. 胞质:细菌的胞质包含细菌的遗传物质DNA,以及细胞内的核糖体、代谢酶等。
4. 附属结构:细菌的附属结构包括鞭毛、纤毛、菌毛等,这些结构有助于细菌的运动和附着。
三、细菌的生活方式细菌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其对外界条件的要求以及营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自养细菌:自养细菌通过自身合成有机物质,从无机物质中获取能量,如光合细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 异养细菌:异养细菌通常无法通过自身合成有机物质,而是依赖于外界提供的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3. 寄生细菌:寄生细菌依靠宿主生物的组织或体液来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例如,致病细菌引发的某些疾病就是寄生细菌的作用结果。
四、细菌的传播途径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了解这些途径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细菌感染。
细菌学复习题以及答案

细菌学复习题以及答案细菌学复习题以及答案细菌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微生物中的细菌的结构、生理、生态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对于学习细菌学的学生来说,复习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巩固知识,提高对细菌学的理解。
下面将介绍一些细菌学的复习题以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细菌的主要分类依据?A. 形态B. 细胞壁结构C. 营养方式D. 生长速率答案:D. 生长速率解析:细菌的主要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细胞壁结构、营养方式等,但生长速率不是分类细菌的依据。
2. 下列哪个是细菌的典型形态?A. 球菌B. 杆菌C. 螺旋菌D. 菌丝菌答案:B. 杆菌解析:细菌的典型形态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其中杆菌是最常见的形态。
3.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组成?A. 纤维素B. 蛋白质C. 磷脂D. 肽聚糖答案:D. 肽聚糖解析: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它是一种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穆拉明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多糖。
4. 细菌的营养方式包括下列哪些?A. 光合作用B. 厌氧呼吸C. 好氧呼吸D. 全都是答案:D. 全都是解析:细菌的营养方式包括光合作用、厌氧呼吸和好氧呼吸等多种方式。
二、判断题1. 细菌的细胞核是包裹在核膜中的。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解析:细菌的细胞核是没有被核膜包裹的,它是直接位于细胞质中的。
2. 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A. 正确B. 错误答案:A. 正确解析: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它位于细菌的细胞核中。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细菌的结构。
答案:细菌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质粒等。
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菌的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菌的细胞核是细菌的遗传物质所在的位置,主要由DNA组成。
细菌还可能携带质粒,其中含有一些额外的遗传信息。
2. 请简要介绍细菌的繁殖方式。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

2. 媒染—碘 化钾溶液 浸湿30S
3. 脱色—95%乙醇溶液 进行颜色洗脱
4.复 染—
石炭酸 复红
第二 次染 色
细菌呈现第一次染色的效果紫色
,革兰氏阳性菌(紫阳G+
);
呈现第二次染色的效果红色;
称革兰氏阴性菌(红阴G -
)
革兰氏染色法
阳性菌 阴性菌
抗酸染色法 只适用于少数抗酸性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 风分枝杆菌的检查。
第六节 细菌的检查方法
一、细菌形态的检查法
(一)显微镜 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藉助显微镜
放大后才能观察。常用的是 1、普通光学显微镜 经油镜放大1000倍左右可观察细菌 大小、形态、荚膜、芽胞、鞭毛等。 2、电子显微镜 放大倍数可达数十万倍,主要观察细菌 的超微结构,分辨率在1nm以下。电镜分二类: 1)透射式: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病毒内部的精细结构。 2)扫描式:主要用于表面结构的观察,立体感较强。
⑷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中毒性休克基础上 ,通过启动凝血的连锁反应,在小血管内形成大量微血 栓,接着内毒素又通过启动溶血的系统,小血管壁坏死 、出血,患者常因重要内脏出血而发生严重后果。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见表11-7。
(二)病原菌的侵入数量
感染的发生,除致病菌必须具有一定的毒力物质 外,还需有足够的数量。菌量的多少,一方面与致病菌 毒力强弱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宿主免疫力的高低。一 般是细菌毒力愈强,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愈小;反之则 菌量需大。
2、毒素
1)外毒素 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某些革兰阴性菌 也能产生外毒素。大多数外毒素是在菌细胞内合成后分 泌至细胞外;也有存在于菌体内,待菌溶溃后才释放出 来,如痢疾志贺菌和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的外毒素。
细菌学基础知识详解

细菌学基础知识详解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和各种生物体内外。
细菌研究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我们理解生命起源、环境生物学、医学以及工业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菌形态与结构细菌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弯曲菌和螺旋菌等。
其中,球菌是具有球形细胞形态的细菌,例如葡萄球菌;杆菌则表现为长条状,比如大肠杆菌;弯曲菌则具有弯曲的形态,例如霍乱弧菌;而螺旋菌则呈现出螺旋形状,例如梅毒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组成。
细胞壁是细菌细胞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以及防止溶解物质进入的作用。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部,是一层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结构,它能够调控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指的是细菌细胞内的胶体溶液,其中包含有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酶以及细胞内结构。
细菌的核酸主要包括DNA和RNA,DNA负责存储遗传信息,而RNA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二、细菌的生理特性1. 营养要求:细菌可以根据自身的营养需求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自养细菌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属于化能合成细菌。
异养细菌则不能合成有机物质,需要从外界获取已合成好的有机物质。
2. 增殖方式:细菌的增殖方式主要分为二分裂和生殖。
二分裂是指细菌通过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这是最常见的增殖方式。
而生殖则是指细菌通过特殊的方式产生新的细胞,如芽孢和拟节菌等。
3. 氧气需求:根据对氧气的需求程度,细菌可以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好氧菌则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兼性厌氧菌则既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长。
4. 温度适应性:细菌的生长适温范围是细菌能够适应的温度范围,根据不同的温度范围,细菌可以分为嗜冷菌、嗜热菌和中温菌。
三、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生理特性以及遗传关系等因素进行的。
细菌学

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等密切相关。
表面积:较一般生物体大一万倍 光学性质:半透明颗粒(透射、折射)——浑浊现象 半透性:细胞壁、细胞膜 渗透压:G+菌,20-24个大气压、
G-菌, 5-6个大气压
二、细菌的代谢
1. 细菌生长的化学条件
2. 细菌生长的物理条件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正常菌群
部位 常见菌种
皮肤
口腔 胃 肠道 鼻咽腔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 白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氏 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正常一般无菌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伤风 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 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1、参与细菌内外物质交换; 2、与细菌的能量生成和利用有关; 3、与细菌的生物合成有关; 4、中介体参与细菌的呼吸及生物合成。
中介体
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相应地增加呼吸酶的含量,
有拟线粒体之称
细胞质: 由水、蛋白质、脂质、核酸、少量糖和无
机盐组成的胶状物质。 1、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细菌合成蛋 白质的埸所。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pH: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pH7.2~7.6。 结核杆菌pH6.6~6.8
霍乱弧菌pH8.8~9.0
温度:病源菌均为嗜温菌,最适生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二分裂方式(binary fission)进行无性繁殖
细菌学

G+细菌 细菌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综合培训 主讲人:岳立新
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
G+菌 项目 种类 组成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G菌
同左 同左 无
二维单层平面结构 强度差, 强度差,薄,层数少
—
特点 粘肽 含量
三维立体框架结构 强度高厚层数多 强度高厚层数多
占细胞壁干重
50--80% -
5- 0% 1
主讲人:岳立新
G+: G+:肽聚糖 含量多,三维立体的框架结构, 厚,含量多,三维立体的框架结构, 坚韧而致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综合培训 主讲人:岳立新
特殊组分: 特殊组分:来自磷壁酸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
G+菌特有成分 菌特有成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综合培训 主讲人:岳立新
G- 菌肽聚糖结构 菌肽聚糖结构: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综合培训 主讲人:岳立新
菌 毛Pilus / fimbriae
1定. 义: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 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
状物。电镜可见。 状物。电镜可见。 2.存在菌:多数G—菌,少数 +菌 存在菌:多数 少数G 存在菌 3. 成分:菌毛蛋白 成分: 4.种类 普通菌毛 种类 性菌毛( 菌毛):由 质粒编码产生 菌毛): 性菌毛(F菌毛):由F质粒编码产生 带有性菌毛的细菌 无性菌毛的细菌 F+ 菌(雄性菌) 雄性菌) F-菌(雌性菌) 菌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综合培训 主讲人:岳立新
质
粒 plasmid
1、概念: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 、概念: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 , 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生物学性状 特点: 特点: 自我复制 传给子代 自然丢失
细菌学ppt课件

3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3.1 营养物质:
水:70-90% 无机盐: 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 如:维生素、嘌呤、嘧啶、氨基酸。 流感嗜血杆菌: X因子(高铁血红素);V因子(辅酶Ⅰ或Ⅱ)
3.2 酸碱度(pH):
3.3 温度:
3.4 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
需氧菌(aerobe):
2.1.1.3 外膜 G-细菌在肽聚糖层外面还有三层结构
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外膜 脂质双层
类脂A 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无特异性 脂多糖 核心多糖 有属或组的特异性
寡糖重复单位 由3-5个单糖组成, 有种或型的特异性
脂质双层 是G-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占细胞壁干 重的80%,结构类似细胞膜,为液态的脂质双层, 又称外膜。
2.2.4.芽孢(endospore or spore): 定义 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 内形成的多层膜状结构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 内芽孢。简称芽孢,以别于真菌在菌体外形成的孢 子。 形成条件 缺乏营养物质(尤其是C,N,P元素不足),有 害代谢产物堆积。例外:苏云金杆菌形成芽孢则要 求适宜的生长条件。 性质 休眠状态,不是繁殖方式,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
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双股环状DNA 携带某些遗传信息,控制某些遗传性状 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耐药性质粒 F质粒(fertility plasmid): 致育性质粒 Vi质粒 (virulence plasmid): 毒力质粒
2.1.4 核质(nuclear material)
2.2.2 鞭毛(flagellum) 定义:为附着在某些菌体上的细长而 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种类:单毛菌:如霍乱弧菌
医学微生物-细菌学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本章重点:1.问题:G+菌与G-菌细胞壁的差异及其意义。
解: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坚韧疏松厚度厚20~80nm 薄,10~15nm肽聚糖层多,可达50 层少,1~2层肽聚糖量多,聚糖骨架少,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糖类量多,少,脂类量少,多,磷壁酸﹢﹣外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解:肽聚糖①使细胞壁坚固,维持细菌外形;②是抗菌作用的靶位;③有致病作用。
磷壁酸①具有抗原性;②具有致病性(粘附作用),以脂磷壁酸为主。
外膜中的脂多糖①核心多糖——属特异性②特异多糖——种特异性,③脂质A (lipid A)——毒性部分。
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内毒素。
2.概念:荚膜(capsule)解:细菌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黏液性物质。
厚度0.2 μm,小于0.2 μ者,称微荚膜(microcapsule)。
芽胞(spore), 解: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型的小体。
菌毛(pilus),解:菌体上短而直的丝状物,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
由蛋白质组成。
鞭毛(flagellum), 解:附着在菌体上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质粒(plasmid)解:细菌胞质中的闭合环状双链DNA,为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但非生存所必需。
细菌L型(bacteral L form),解:细菌的肽聚糖受破坏或其合成受抑制而形成的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中介体(mesosome), 解:胞膜内陷折叠而成的囊状物,增大膜面积,增加呼吸酶和能量,——拟线粒体。
异染颗粒。
解:染色时菌体出现的着色深或不同颜色的颗粒。
有助于鉴别细菌。
3.要点: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解:一、测量细菌的单位—---微米( m)二、形态1. 球菌 2. 杆菌 3. 螺形菌青霉素、溶菌酶的作用部位,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中四肽侧链和五胎交联桥的结合位点.革兰染色的意义。
解:①鉴别细菌②选择用药③理解细菌的致病作用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解:病毒B.细菌C.支原体D.衣原体E.真菌2.G—菌细胞壁内不具有成分是:A.粘肽B.解: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外膜3.青霉素类抗生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A.破坏磷壁酸B.损伤细胞膜C.抑制菌体蛋白合成D.解: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E.抑制肽聚糖中四肽侧链和五肽桥之间的连接第2章细菌的生理本章重点:1.概念:细菌的生化反应解:利用不同细菌对糖、蛋白质等的分解能力的不同,其代谢产物也不相同来鉴别细菌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学
1、细菌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重要研究细菌的形态、
生理、生物化学、遗传、进化、分类及应用的学科。
2、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作用;
①荚膜:大多数细菌的荚膜为多糖,功能:A 抵御吞噬细胞的吞
噬B特异的抗原性
②菌毛:成分为蛋白质,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③芽孢:有较强的抵抗力,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④鞭毛:成分是蛋白质,功能A运动器官B具有特异抗原性C与
细菌粘附有关,增强细菌对宿主的致病性
3、简述鉴定细菌的要点:
①获得并确定细菌的纯培养
②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鉴定细菌的各种特性
③正确分析有价值的结果,确认所鉴定细菌的种属可能性
④实验室操作和结果判定的标准化
⑤以尽可能少的实验鉴定细菌
名词解释
1、毒力:一定菌株或毒株致病的程度。
2、传染:病原菌侵入动物活组织,立足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相
互作用的过程。
3、限制酶:能作用于外来的DNA分子,切断磷酸脂键,从而限制
外来核酸对细菌自身遗传物质发生影响的酶。
4、修饰酶:能够使DNA分子上的特定位置的碱基发生甲基化的
酶。
5、间体:细菌的细胞膜内凹陷形成的囊状结构。
6、菌血症:细菌侵入血液系统但是血象没有变化。
7、败血症:细菌侵入血液系统引起血象发生变化。
8、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完全脱毒但任然保持抗原性的毒
素。
9、半数致死量LD50 最小致死量MLD
最小感染量MID 半数感染量ID50
问答题
1、简述细菌毒力的构成因素
①侵袭力:重要与细菌产生粘附因子,固定和抗吞噬因子、扩散和转移因子。
②产毒性:与细菌产生的内外毒素和其他有毒代谢产物有关。
2、传染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①显性传染(传染病)
②隐形传染
③带毒(带菌)
3、细菌的外毒素与内毒素有何区别
4、如何确定细菌的致病性
⑴引入量的概念
⑵引入分离培养及电镜技术,了解其致病机理
⑶引用分子无生物学方法了解致病因子功能及基因结构及作用机理
名词解释
1、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2、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指存在与待扩增DNA互补引物,脱氧
核苷三磷酸和DNA聚合酶的情况下,在细胞外进行的DNA聚合反应。
3、LAL:鲎(hou)实验,指利用鲎的红细胞裂解液对细菌内毒素
敏感的特性设计用于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
问答
1、兔回肠结扎实验有何用途:
重要用于肠毒素的检测
2、试简述非培养法鉴定细菌方法
⑴物理学方法(电镜)⑵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
⑶生物学测定法(生物实验)⑷免疫学和血清学方法
⑸生物试剂法⑹分子生物学方法
3、实验动物的级别有哪些?
A无菌动物 B悉生动物 C无特定病原菌动物 D清洁动物 E 普通动物
名词解释
1原生质体:在物理学,化学和免疫学范围内,完全出去细菌的细胞壁所形成的结构。
2自养菌:以二氧化碳为唯一的碳源,利用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生长繁殖的细菌。
3异养菌:除二氧化碳外必须有其他的有机碳化合物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4L-细菌:天然失去细胞壁的细菌变型。
5呼吸:细菌生物氧化过程中最后的电子受体是无机物。
6发酵:细菌生物氧化过程中最后的电子受体是有机物。
7大肠杆菌指数:每一升水中大肠杆菌的个数。
8大肠杆菌价:是指能够检查出一个大肠杆菌的最小水量。
9灭菌:杀死一切病原物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10消毒:杀死物体中病原微生物,对非病原物生物、芽孢等不要求严格杀死的方法。
11防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问答
1简述细菌的需氧类型:
⑴需氧型⑵微需氧型⑶兼性厌氧性⑷厌氧型
2、简述细菌对物质的转运方式
根据有无载体分为自由扩散(水)和有载体转运
后者根据有无ATP消耗分为无ATP消耗的易化扩散和有基团移位(糖)以ATP消耗的主动运输。
4、巴氏消毒的条件:
⑴低温巴氏消毒法:62-63℃ 30分钟
⑵高温巴氏消毒法:71-72℃ 15秒
⑶超高温巴氏消毒法:123℃ 1秒
5简述消毒剂的作用原理和影响因素:
原理:⑴使蛋白质凝固变性⑵干扰细菌重要酶系统
⑶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因素:A微生物种类特性 B药物的种类及特性
C消毒剂的物理状态 D有机物的影响
E温度 F药物浓度(酒精)
G PH值 I接触时间
6、简述紫外线杀菌原理、因素
原理:①打断DNA骨架②使DNA分子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形成胸腺嘧啶二体,导致细菌发生致死性突变③氧效应
影响因素:①微生物种类②可见光影响(光复活作用、可见光降低效果)③穿透力不强只杀死表面微生物④波长影响(波长越短杀菌越强)
7、简述细菌检验样品处理
①表面消毒②均质③去污染④稀释
名词解释
1、O-抗原:细菌抗体内抗原
2、K-抗原:荚膜抗原
3、H-抗原:鞭毛抗原
4、O不凝集性:具有K-抗原的细菌,不能被相应的抗O-血清所凝集的特性。
5、Imvic试验:吲哚试验,MR试验、V-Pi试验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简称。
6、ETBC肠毒性大肠杆菌EPBC 致病性大肠杆菌
EIBC 侵袭性大肠杆菌 EHBC出血性大肠杆菌
论述题
试述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验
包括细菌的分离。
培养特性的鉴定。
生化特性的鉴定、血清型鉴定和ETEC毒力因子的鉴定
检疫程序如下:
病料
1、LPS:脂质多糖多肽复合物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内毒素。
2、简述沙门氏菌的特性:
革兰氏阴性的小杆菌,不产生荚膜和芽孢,除白痢沙门氏菌均有
鞭毛。
4、简述沙门氏菌生物学检验
快速检验方法:①抗体包被的乳胶颗粒凝集实验。
②C8脂酶快速检测
③标记抗体技术
常规检验方法包括,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初步生化鉴定和系统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
程序如下:
1、Hela细胞侵入性试验的用途是什么?
检测细菌的侵袭力。
2志贺氏菌的基本特征:
阳性菌、兼性厌氧杆菌、无荚膜鞭毛、麦康凯琼脂上为无色菌落、侵入人类腹泻。
3简述结肠耶尔新氏菌的微生物鉴定要点:
①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性杆菌,22℃运动,37℃不运动。
无荚
膜芽孢②4℃能生长,在麦康凯琼脂上为无色菌落。
5、简述绿脓杆菌特性
①革兰氏阴性菌,严格需氧杆菌,能运动,不形成芽孢荚膜
②产生水溶性绿色色素。
6、简述多杀性巴氏杆菌形态特征
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具有两极着色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离的强毒株具有荚膜。
7、简述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荧光分型
①Fg型:荧光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黄红色光带。
②Fo型:荧光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
③Nf型:不产生荧光。
8、简述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溶血巴氏型杆菌的鉴别要点:
8、简述嗜血杆菌生长特点:需要血液中的X因子和Y因子
9、简述布氏杆菌的鉴定要点:
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无鞭毛、不产生荚膜和芽孢,柯氏染液呈红色。
10、列出20种阴性菌并说明形态、特征
十二章阳性菌种
1、简述球菌的分裂类型
2、简述葡萄球菌的中毒特点
由于葡萄球菌肠毒素不能被肠粘膜吸收,故中毒具有一过性。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