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观察粪便中细菌的方法

观察粪便中细菌的方法
观察粪便中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样本采集:通常需要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可以检查粪便中是否存在细菌、寄生虫等,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感染。
2. 进行细菌培养:将粪便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以观察粪便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菌。
3. 显微镜检查:将粪便样本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4. 培养特性观察: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包括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边缘是否整齐等。
5. 生化试验:通过生化试验可以进一步确定粪便中细菌的种类和性质。
6. 药敏试验: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观察粪便中细菌的数量、种类、生长情况等,有助于判断肠道疾病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18-粪便检查实验报告-范文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粪便检查实验报告篇一: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验实验报告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检测病原体。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二实验器材:试管架,酒精灯,污物盘,普通冰箱,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 CX21型生物显微镜,乙醇乙醚,吸水纸,石蜡油,拭镜纸,染色架,革兰染色瓶,1500W电炉,石棉网,手套,酒精棉球,镊子,碘酒棉球,接种针、接种环、油性笔、打火机、试管架、冷藏室、蒸馏水、玻片缸、消毒液、1‰新洁而灭、天平、砝码、细菌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试管筐、糖发酵管、灭菌平皿、试管(棉塞)、刻度吸管、洗耳球、称量纸、硫酸纸、牛皮纸、橡皮筋、尺子三方法与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 ○1. 调配→溶化→ 矫正pH →分装→灭菌→检定→保存。
2. 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灭菌→检定→保存。
②细菌的分离培养: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将取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分别在普通平板和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菌,在37℃培养18~24h ,从而分离出单个菌落。
③细菌的纯培养:脓汁标本在普通平板上有黄色、白色两种菌落;粪便标本在伊红美蓝平板上,有紫黑色、淡粉红色两种菌落。
挑选这四种不同菌落分别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④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涂片制备→ 干燥→ 固定→ 革兰染色⑤细菌的生化试验等 : 糖发酵试验,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血浆凝固酶试验, 半固体接种法, 痢疾血清玻片凝集反应⑥结果观察、分析、总结四结果与讨论结果讨论:1. 在制备好培养基后,我们首先采用的是平板划线分离法,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黄色和白色两种菌落→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株细菌均为G+球菌,排列不规则,呈葡萄串状,是典型的葡萄球菌→再结合菌落或菌苔颜色,可初步断定,这两株葡萄球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再通过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致病菌。
临检--粪便标本采集、理学检查

粪便标本采集、理学检查一、标本采集(一)标本容器盛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有盖,无吸水和渗漏。
细菌学检查,粪便标本应采集于灭菌、有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采集1.采集标本的量一般采集指头大小(约3~5g)的新鲜粪便。
2.送检时间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1h内检验完毕,否则可因pH值改变及消化酶的作用等,使有形成分分解破坏及病原菌死亡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验,冬季还需对标本进行保温处理。
3.采集标本的性质应尽可能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便。
外观无明显异常时,应于粪便内外多点取样。
4.隐血试验标本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素食3d后留取标本,禁服维生素C及铁剂等药品。
5.特殊情况的标本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验时,可采用肛门指诊或采便管采集标本。
6.寄生虫检验标本检查蛲虫时需要用透明薄膜拭子或棉拭子于清晨排便前拭取肛门四周,并立即镜检。
7.24h标本检查胆石、胰石、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时,应收集24h内粪便送检。
二、理学检查(一)量粪便量的多少与进食量、食物的种类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状态有直接关系。
进食粗糙粮食及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粪便量相对较多。
反之,则相对较少。
(二)外观1.性状正常成人粪便为成形的、黄褐色软便,婴儿粪便多为黄色、金黄色糊状便。
(1)黏液便: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
小肠炎症时,增多的黏液均匀混合于粪便之中,而来自大肠病变的黏液则一般附着于粪便表面。
(2)鲜血便:提示下消化道有出血,常见于肛裂、痔疮、直肠息肉及结肠癌等。
(3)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
其中细菌性痢疾以脓及黏液为主,脓中带血;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
(4)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超过50ml时粪便呈黑色或褐色、质软有光泽,柏油样。
服用铋剂、活性炭排出黑色便,但无光泽,隐血试验为阴性。
(5)胨状便:呈黏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物,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部绞痛之后。
临床微生物SOP粪便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粪便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粪便培养。
3.标本标本类型粪便、直肠拭子。
标本采集3.2.1 自然排便采集自然排便后,挑取其脓血、黏液部分2~3 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2~3ml,盛于灭菌容器内,或置于保存液(运送培养基)、增菌培养基中送检。
3.2.2 直肠拭子如不易获得粪便时,或排便困难病人及婴儿,可用直肠拭子采取,即以无菌棉拭用保存液或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肛门内4~5cm(幼儿2~3cm)轻轻转动取出,插入卡-布(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内或无菌容器内送检。
3.2.3 粪便标本应立即送检,室温保存不能超过2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可以放人磷酸盐甘油()或转运培养基,但不能超过24小时。
培养艰难梭菌的标本保存于-20℃以下。
培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标本应放置磷酸盐甘油溶液中保存。
(100mg/L)试剂。
保存弯曲杆菌和弧菌的标本,需加CaCl2标本拒收标准3.3.1 粪便标本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
3.3.2 送检的粪便标本混有尿液。
3.3.3 直肠拭子未置于运送培养基中。
4. 试剂、仪器革兰染液、氧化酶试剂、麦康凯平板。
SS平板、TCBS平板及相关生化试剂等。
VITEK 鉴定系统;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NI+)、革兰阴性细菌药敏卡(GNS)、革兰阳性细菌鉴定卡(GPI)、革兰阳性细菌药敏卡(GPS)。
真菌鉴定卡(YBC)药敏纸片、ATB板条等,有效期及储存条件参见试剂说明书。
培养箱。
接种针、接种坏、电热灼烧器、显微镜、孵育箱、CO2诊断血清。
5. 细菌鉴定和药敏质控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步骤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
涂片检查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辨别是否为病原菌。
因此,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
只有怀疑霍乱弧菌及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时,才作直接涂片检查(观察动力和菌群比例)。
培养6.2.1 沙门一志贺菌培养参见《沙门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志贺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二)培养与鉴定
7.艰难梭菌 将新鲜可疑标本(黄绿色或海蓝色稀水便)立即接种环
丝氨酸-甲氧头孢菌素-果糖琼脂(CCFA)平板和厌氧血琼脂 平板上,37°C厌氧培养48小时,CCFA上观察是否有黄色粗玻 璃状外观菌落形成,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培养并进行鉴定。
(二)培养与鉴定
8.真菌培养 粪便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保弱琼脂平板或显色培养基,置 25~35°C和35°C培养24~48小时,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和鉴定。
(二)培养与鉴定
2.肠病原性大肠埃希菌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一般有5种类型,即产毒素大肠埃
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 埃希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以及肠聚集性 大肠埃希菌(EAggEC)。粪便标本接种于MAC或中国蓝琼脂平 板、显色培养基及SMAC平板,35°C培养18~24小时,挑取乳糖 发酵(EIEC不发酵或迟缓发酵)菌落穿刺接种三糖铁琼脂和尿 素动力靛基质培养基进行初步生化鉴定,并进行血清学分型。 一般为检测EHEC,大便标本可增加接种于山梨醇-麦康凯琼脂 平板(含1%山梨糖醇代替乳糖),EHEC不发酵山梨醇呈无色, 而其他大肠埃希菌能发酵呈红色,借此可快速分离处EHEC。
三、标本的运送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室温保存≤2小时 2.特殊细菌 艰难梭菌培养标本在4℃环境≤ 24小时;弯曲菌
与弧菌的标本需加入CaCl2(100mg/L) 3.置于运送培养基中的直肠拭子保存时间室温≤ 24小时
四、标本的验收
检查申请单信息填写是否完整、正确,包括标本 采集时间、采集方式、抗生素使用情况、标本量是否 足够、标本容器有无渗漏等
二 、阴性结果报告
1.显微镜检查 对于没有典型形态的细菌涂片,可报告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SOP微-004

单位及实验室名称项目汉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编号:LAB/SOP/HY/微-004日期:2010年5月3日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3页一、【标本采集】1.自然排便采集:选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液状粪便则取絮状物,盛于灭菌的广口瓶或纸盒中,及时送检和接种。
2.直肠拭子:在无法获得粪便的情况下,可用经无菌生理盐水(或保存液)或增菌湿润的直肠拭子插入肛门4-5cm,(小儿2-3cm),轻轻转动一周,檫取直肠表面的粘液后取出,盛入无菌试管或保存液中送检。
二、【检验方法】1.直接涂片镜检:通常粪便标本可做直接镜检。
只有检查霍乱弧菌、结核分枝杆菌或疑似葡萄球菌假膜性肠炎时才需要直接涂片检查。
2.细菌的培养检查(1)痢疾杆菌及沙门氏菌培养:选取脓血、粘液样粪便直接接种于肠道菌选择培养基(如SS平板及中国兰或伊红亚甲蓝平板)各一个进行分离培养。
并同时分别接种于痢疾杆菌增菌液(GN),置35℃6h及沙门菌增菌培养基(亚硝酸盐、四硫酸盐培养基任选一种),置35℃增菌液培养16-18h后在分别转种上述平板,置35℃培养18-24h,观察有无菌落生长,可报告:“未分离出痢疾杆菌或未分离出沙门氏菌”。
若有可疑菌落应转种于双糖铁或三糖铁培养基,置35℃培养6-8h,观察结果。
(2)致病性大肠杆菌培养:将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划线接种于中国蓝或伊红亚甲蓝平板上,置35℃培养16-24h后观察菌落。
挑取可疑菌落移种于双糖、蔗糖蛋白胨水内,如符合大肠杆菌生化反应,则应挑取细菌或直接从上述平板取5-10个可疑菌落,分别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多价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
如不凝集,可报告:“未培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如凝集,则可报告:“培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并与单价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进行分型鉴定。
(3)霍乱弧菌培养:①液体增菌培养:取米泔水样粪便或已接种于保存液的粪便悬液数滴至1ml,接种于10ml碱性蛋白胨水,置35℃增菌6-18h,取表面生长的菌膜做平板分离,同时选取表面生长物涂片做革兰染色,并做悬滴标本检查动力。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引言肠道细菌是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和研究肠道细菌,了解其特性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1. 肠道细菌样本(人体粪便样本)2. 营养琼脂培养基3. 石蜡瓶4. 培养皿5. 无菌试管、噻唑蓝试剂6. 实验室标准设备和仪器实验步骤1. 用无菌试管采集肠道细菌样本,并在无菌条件下将其转移到石蜡瓶中。
2. 在培养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石蜡瓶中的肠道细菌样本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
3.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
4. 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培养,我们观察到培养皿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细菌。
其中,主要观察到以下几种常见肠道细菌: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呈现圆形、鲜亮的橙红色菌落。
2. 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呈现小形或中形、呈黄色或乳白色菌落。
3. 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呈现长条形的白色菌落。
4. 腺病毒(Adenovirus):呈现透明的圆形菌落。
讨论与分析肠道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共生微生物,在人体的消化和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次实验观察到的肠道细菌具有多样性,这与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种类相符。
其中,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人体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繁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正常肠道菌群的稳定和平衡与人体的免疫功能、营养代谢和防病能力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细菌的失调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肠道炎症、肠道肿瘤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成功培养出了肠道细菌样本,并观察到了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
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理解人体免疫和消化系统的运作机制,为肠道健康的保护和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实验报告细菌

微生物实验报告题目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实验者学号小组成员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熟悉培养基的类型,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了解并比较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特征。
4.学习并掌握空气及人体细菌检测学方法。
5.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以及革兰染色法,熟悉不同类型细菌的基本形态。
6.掌握糖发酵实验、抗菌素敏感性实验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7.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检测出病原体。
二、实验器材1.培养基的制备:干粉培养基、天平、蒸馏水、称量皿、药勺、锥形瓶、量筒、电炉、试管、洗耳球、试管筐、移液管、棉塞、牛皮纸、橡皮筋、手套、石棉网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琼脂培养基、酒精、碘酒3.细菌的分离培养:脓汁标本、粪便标本、伊红美蓝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4.细菌的纯培养: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斜面培养基5.细菌的形态学检测:斜面培养物、营养肉汤、生理盐水、镜油瓶、拭镜纸、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革兰染色试剂、液体培养基6.细菌的生化试验: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接种针、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菌液、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药物纸片(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玻片、兔血浆、生理盐水7.细菌的血清学试验:玻片、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称量琼脂粉→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2.1空气的细菌学检查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实验楼女厕所→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分钟→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授课专业:医学检验
学时:4学时
实验一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一、实验目的
⒈熟悉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
⒉掌握粪便标本的细菌学鉴定方法。
二、试验器材
粪便培养基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抗血清等
三、实验内容
㈠标本的采集:
多见于急性腹泻及用药前采用自然排便法采集,也可用直肠拭子法采集。
⒈自然排便法:取新鲜的粪便2-3克放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挑取脓血粘液便,液体粪便取絮状物。
⒉直肠拭子法:排便困难患者或幼儿,将拭子前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甘油湿润,然后插入肛门约4-5厘米(幼儿2-3厘米),轻轻在直肠内旋转,取其粘液放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⒊注意事项:
⑴在用药前采集
⑵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用无菌的广口瓶或洁净的容器装
⑶及时送检和接种
⑷标本用完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实验室污染。
㈡检验程序
粪便或肛拭子
↓
分离培养SS MAC
↓35℃24小时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G s染色镜检
纯培养(KIA )药敏试验
↓35℃24小时
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KIA.MIU 初步生化反应查编码氧化酶
↓
血清学鉴定
↓
报告结果
四、实验安排
制作培养基
第一台SS平板16个,葡萄糖蛋白胨水32支
第二台MAC 16个,尿素16支枸橼酸盐16支第三台双糖铁16支,蛋白胨水16支半固体16支五、实验准备
无菌中号试管 32支/班
无菌小号试管 16支*5/班
无菌中号平板 32/班
SS 32*20毫升/班MAC 32*20毫升/班KIA 16支*3毫升/班枸橼酸盐16支*3毫升/班蛋白胨水 16支*2毫升/班葡胨水16支*2*2毫升/班尿素培养基 16支*2毫升/班半固体 16支*2毫升/班20%葡萄糖1瓶/教室
0.4%酚红 1瓶/教室
50%尿素 1瓶/教室
无菌5ml吸管 2筒
无菌1ml吸管 2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