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史1.2 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1.3 计算机硬件系统1.4 计算机软件系统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概述2.2 Windows操作系统2.3 Linux操作系统2.4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概述3.2 网络协议与网络结构3.3 Internet的基本应用3.4 网络安全与防护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4.1 程序设计概述4.2 算法与数据结构4.3 常见编程语言及其特点4.4 编程实践第五章:数据库系统5.1 数据库概述5.2 关系型数据库5.3 SQL语言5.4 数据库应用实例第六章:计算机组成原理6.1 计算机体系结构6.2 中央处理器(CPU)6.3 存储器层次结构6.4 输入输出系统第七章:计算机图形学7.1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7.2 图形表示与变换7.3 图形绘制算法7.4 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第八章:算法设计与分析8.1 算法概述8.2 算法设计方法8.3 算法分析与评价8.4 常用算法及其实现第九章:软件工程9.1 软件工程概述9.2 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9.3 软件设计与测试9.4 软件项目管理第十章:计算机应用领域10.1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0.2 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10.3 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0.4 计算机在教育与娱乐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计算机编程语言11.1 编程语言概述11.2 高级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分类11.3 面向对象编程11.4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第十二章:软件工具与开发环境12.1 软件工具的分类与作用12.2 集成开发环境(IDE)12.3 版本控制系统12.4 软件开发辅助工具的使用第十三章:数据库管理系统13.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13.2 关系型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13.3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13.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第十四章:大数据与数据挖掘14.1 大数据概述14.2 数据挖掘技术14.3 常用大数据处理工具与技术14.4 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五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15.1 网络安全概述15.2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软件15.3 数据加密与安全协议15.4 信息安全策略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如下: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库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

基于Linux的移动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智 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操作系统的功能
资源管理
操作系统负责分配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 源,如CPU、内存、磁盘空间等。
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提供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 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任务调度
操作系统根据任务优先级和系统负载 情况,合理分配CPU时间,确保任务 高效执行。
THANKS
感谢观看
03
Excel
学习电子表格的制作,掌握单元 格的编辑、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等。
02
Word
掌握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 打印等操作,学习使用样式、表
格、图片、超链接等功能。
04
PowerPoint
了解演示文稿的制作,掌握幻灯 片的编辑、动画效果和放映设置
等操作。
操作系统的维护
总结词
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计算 机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桌面操作系统,广泛应用 于个人和商业领域。
Mac OS
苹果公司开发的专有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苹 果设备。
Linux
开源的操作系统,适用于服务器、桌面和移 动设备,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操 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和算 法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目标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 成和功能。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 言和开发工具。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023年计算机教案模板四篇

2023年计算机教案模板四篇计算机教案篇11课程基本信息《大学计算机基础》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上机实验32学时。
授课对象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课程类别为公共基础课,先修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首先,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学习,认为会用计算机上网、娱乐就可以了。
其次,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只对本科和专科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的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材缺乏解决专业问题的案例,学生很少学到与本专业有关的计算机知识。
最后,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学生的基础差异也很大。
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他们高中就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并且内容有很多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复。
而一些落后地区的学生还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样就造成了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3 教学定位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计算机学科还有一种独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应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1]:(1)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
(2)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
(4)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
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本课程共8章,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office 。
课程的难点是:计算机数制与转换,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功能,网络协议。
教师用通俗的实例和多媒体进行讲解,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例。
增添网上学习资料、加强上机辅导和答疑, 让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来理解。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2. 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复杂概念。
2. 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学课件: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二、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硬件和软件。
a. 硬件: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等。
b.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讲解操作系统基础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操作系统的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
3.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4.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尝试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的重要性。
2.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基础的理解程度。
3. 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操作是否熟练,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新生课时安排:16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熟悉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联。
2. 复杂应用软件的高级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2. 教学课件、教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计算机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
2.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成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2.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3. 分析硬件和软件的关联,阐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操作系统1. 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 讲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3. 简要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五、文字处理软件1. 介绍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2.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文档编辑、格式设置、打印等。
3.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操作,如样式、目录、表格等。
六、电子表格软件1. 介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2. 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数据录入、公式计算、图表制作等。
3. 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操作,如数据透视表、条件格式等。
七、演示文稿软件1. 介绍常见的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计算机基础教程【大学全套课件】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3.常用工具软件 微机所使用的工具软件种类繁多,各有用途、各有
特色。主要有: (1)压缩和解压缩:Win RAR,Win Zip,ARJ。 (2)杀毒软件: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
KV3000、诺顿、卡巴斯基。 (3)翻译软件: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 (4)多媒体播放软件:MS Media Player, 金山影霸,
为了区别各种数制,一般用( ) 带下标来表示不同进制的数。例如:十 进制用( )10表示,二进制数用( )2表示。或者在数的后面加一个大写 字母表示该数的进制。B表示二进制数制;O表示八进制数制;D或不 带字母表示十进制数制;H表示十六进制数制。
101110 1103 0 102 1101 1100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与计算机有关常用的几种进位计数制有:
(1) 十进制(十进位计数制) 具有十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8,9,
其基数为10;十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进一,例如:
(2) 八进制(八进位计数制)
具有八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其基数 为8;八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八进一,例如:
2、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和CMOS BIOS实际上是一组存储在EPROM中的软件,它被固化在芯片中,并安 装在主板上,负责对基本I/O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而CMOS是一种存 储BIOS所使用的系统配置的存储器,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储口令, 另一部分存储启动信息。当计算机断电时,其内容由一个电池供电予 以保存。用户利用CMOS可以对微机的基本参数进行设置。
1.3.4 外存 1、硬盘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优点: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存储成本低等。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1. 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维护和troubleshooting 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3. 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学会使用常用操作系统。
4. 掌握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 等)的使用方法。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互联网。
6.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4. 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5.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互联网的使用。
6.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7. 计算机维护和troubleshooting: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方法,常见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教材:提供上机实验所需的指导书和案例。
4.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一」(一)课程培养目标《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中文文字处理、表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网络及多媒体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处理、展示和再现、存储保存、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五种基本能力。
(二)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介绍:本门课程是今后学习各类计算机课程的先行课,以训练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
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文Windows20xx、Word20xx、PowerPoint20xx、EXcel20xx和Internet的一般知识及操作。
教学要求:要使学生通过理论讲授、上机训练掌握基本技能(6大技能):(1)微机操作基本技能;(2)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3)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对信息的基本技能;(4)多媒体技术应用基本技能;(5)上网基本技能;(6)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展示和再现、存储保存、传递和交流信息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二」1、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MS 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 Expre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二、计算机的发展
诞 生
20世纪40年代 艾兰·图灵
最重要奠基人 可计算性理论
COMPANY LOGO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二、计算机的发展
诞 生
20世纪40年代 冯·诺依曼
最重要奠基人
计算机组成:控制器、运 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 出设备
COMPANY LOGO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配置
COMPANY LOGO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基础概念
计算机实际上就是一种按照程序控制 自动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通用工具,主要用 来进行信息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可识别、 转换、存储和处理各种信息。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二、数据的信息表示 2、各种数值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 101011.11 (2)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 1)整数转换:除2取余法 2)小数转换:乘2取整 69.513
COMPANY LOGO
8=(111 011) (7123) 8=(111 001 010 011) 2 7 1 2 3
COMPANY LOGO
第三节 计算机组成及工作的原理
软件
硬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软件
2011-12-1 26
第七章
计算机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技术应用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与 技术应用
第九章 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的使用
COMPANY LOGO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常用计数制对照表
二、数据的信息表示 1.数制的基本概念 (2)二进制 )
二进制计数法的特点如下: 1)两个数码,即0和1. 2)逢二进一。 3)运算规则简单。
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进制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0000 八进制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20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0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一、字符的汉字编码 2、ASCII码 目前的计算机普遍采用ASCII码用于信息交换,它 是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字符码,已经被国际标准化 组织(ISO)采纳,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信息交换代码。
见表1.2 ASDII码字符编码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一、字符的汉字编码 1、BCD码(二—十进制码) 请各位同学参照表1.1十进制数与8421码对照表讲 下列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数:
58 219 3047
(01011000)(001000011001)(0011000001000111)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一、字符的汉字编码 3、汉字编码 、 汉字机输出码:即字型码或汉字发生器码,主要作用 是在输出设备上输出汉字的形状。 特点:占有内存空间大,结构简单,取字速度快,字 形美观而不失真,是目前汉字系统采用的汉字库的主 要方式。
一、字符的汉字编码 3、汉字编码 、
汉字机内码: 用2个字节(16位二进制数)表示。 汉字形型码:汉字是方块字,将方块等分成 有n行n列的格子,简称为点阵。点阵中各点 用0,1表示,构成的二进制串就形成了汉字 字形码。 汉字点阵类型 点阵 占用字节数 16× 简易型 16×16 32 24× 普及型 24×24 72 32× 提高型 32×32 128 48× 精密型 48×48 288 点阵越大,字形的质量越好,但存储汉 字字形码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也就越大。
LOGO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目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录
中文Windows基础操作 第二章 中文 基础操作
第三章 中 文 输 入 法
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 第四章 中文字处理软件
中文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 第五章 中文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中文演示文稿制作PowerPoint2003 第六章 中文演示文稿制作
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
COMPANY LOGO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五、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巨型化
微型化
发 展 方 向
智能化
网络化
COMPANY LOGO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补充知识
神经网络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未来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一、字符的汉字编码 3、汉字编码 、 1981年颁布了国家标准 汉字交换码:我国1981年颁布了国家标准——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 汉字交换码:我国1981年颁布了国家标准 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代号为GB2312 80, ),代号为GB2312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代号为GB2312-80,即国 标码。 标码。 类似于ASCII码表,国标码也有一张国标码表。 ASCII码表 类似于ASCII码表,国标码也有一张国标码表。简单 地说, 7445个国标码放置在一个94行 94列的阵列中 个国标码放置在一个94 列的阵列中。 地说,把7445个国标码放置在一个94行×94列的阵列中。 阵列的每一行称为一个汉字的“ 用区号表示; 阵列的每一行称为一个汉字的“区”,用区号表示;每 一列称为一个汉字的“ 用位号表示。 一列称为一个汉字的“位”,用位号表示。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二、计算机的发展
1970年至今 年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大规模、
1965-1969年 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985-1964年 年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1946-1957年 年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二、数据的信息表示 1.数制的基本概念 (1)计数制:数的表示规则称为数制,其中按照进位方式记数 数的表示规则称为数制,
的数制叫进位记数制。从最常用和最熟悉的十进制计数法可以看出, 的数制叫进位记数制。从最常用和最熟悉的十进制计数法可以看出, 其加法规则是“逢十进一”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其他进制, 其加法规则是“逢十进一”。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其他进制,如二进 两只鞋为一双)、 )、十二进制 十二个信封为一打)、 )、二十四 制(两只鞋为一双)、十二进制 (十二个信封为一打)、二十四 进制(一天24小时)、六十进制 小时)、六十进制( 秒为一分 秒为一分, 分为一小时 分为一小时) 进制(一天 小时)、六十进制(60秒为一分,60分为一小时) 这种逢几进一的计数法,被称为进位计数法。 等。这种逢几进一的计数法,被称为进位计数法。 位权:在进位记数制中数码所处的位置不同,代表的数值大小也不 位权:在进位记数制中数码所处的位置不同 代表的数值大小也不 同。 位权与基数的关系:位权的值等于基数的若干次幂 位权与基数的关系 位权的值等于基数的若干次幂 数的按位权展开:任一R进制数的值都可表示为各位数码本身的值 数的按位权展开:任一 进制数的值都可表示为各位数码本身的值 与其所在位位权的乘积之和。 与其所在位位权的乘积之和。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二、数据的信息表示 2、各种数值之间的转换 (3)八进制、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 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例子: 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例子: (2C1D)16=( 0010 1100 0001 1101 )2 2 C 1 D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三、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 功能 记忆功能 通用性强
判断功能 运算 精度高
运算速度快
COMPANY LOGO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CAD CAM CAI CAT CAE CAP
科学计算
计算机辅助功能
主要应用
数据及事务处理 过程控制 信息高速公路 电子商务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信息的存储单位
补充知识
位(Bit):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 Bit):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 ):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1 0 0 1 0 1 0 1 字节(Byte):最常用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最常用的基本单位 ):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一、字符的汉字编码 3、汉字编码 、 汉字机内码 汉字机字形码 汉字机交换码 汉字机输入码 汉字机输出码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计算机的编码规则与数据转换
COMPAN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