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络通痹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痹症临床用药经验

中医治疗痹症临床用药经验

2021年04月04日 · 来自专栏 心胸腰背膝痛资料汇编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之为病,气血闭阻,肝肾受损,脾胃不和。

病机复杂,病程缠绵,治疗颇为棘手。

本文拟就王祖雄、张伯臾、朱良春、李济仁、周仲瑛、董建华、娄多峰、鲁贤昌等当代名老中医痹症临床用药经验作以整理探讨,以与同道共飨。

1风寒湿痹1. 1风偏胜风偏胜者是为行痹,祛风之药有桂枝、防风、秦艽、羌活等。

王祖雄[1]治疗风胜的行痹,常于方中加入海风藤、鸡血藤、络石藤等药,以助活血祛风之力。

张伯臾[2]治行痹,认为其病邪偏于经络体表,因而用药不宜妄过病所,用络石藤、忍冬藤、威灵仙等走络搜风药,效果很好。

朱良春[3]认为风药多燥,易于伤阴耗液,故用风药之时恒以养血顾阴之品同用。

朱氏常以当归为主,伍用生地黄、川石斛养阴生津,以制风药之燥胜。

李济仁[4]对于痹症偏风者,川芎一药是必不可少的。

因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行血而灭风,又有祛风作用,李氏将川芎之祛风行血概括为“行因行用”,与中医治法中的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相提并论。

1. 2寒偏胜寒偏胜之痛痹治当散寒,常用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麻黄、细辛等。

周仲英[5]认为川乌、草乌为治寒痹之要药,但大辛大热有毒,一般均应制用。

若症状难以改善,可改用生川乌、生草乌。

宜由小剂量开始递增,先各用1. 5 g,如无反应可渐增到各3~5 g,煎煮时间应长,约1~1. 5 h,可与甘草同煎以缓解毒性。

若药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有歇止者,皆为毒性反应,即应停药。

朱良春[3]善用川、草乌配以桂枝、细辛、独活等温燥之品而获佳效。

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邪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

因个人对乌头的耐受反应程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

一般成人每日量3~5 g开始,逐步增加至10~15 g,且与甘草同用,既不妨碍乌头的作用,又有解毒之功。

朱氏认为草乌治疗痛痹之功效较川乌为著,重症可同时并用。

用时须将乌头先煎半小时减其毒性以策安全。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终极疗法(下)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终极疗法(下)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终极疗法(下)【辨证论治】急性期(经络型)1.风湿痹主要症状:腰脊强硬疼痛,遇寒受风加重,肢体困痛或游走痛,心情烦躁,局部寒热不明显;舌质淡,苔白,脉浮弦。

治疗方法:祛风除湿,宣通督脉。

临证处理:柴胡桂枝汤加减。

仲景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小柴胡汤是少阳病主方,桂枝汤是太阳病主方。

《素问·热论篇》记载:“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

《灵枢·经脉》记载:“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

可见《内经》中一直就有“少阳主骨”的论述,关于少阳所主之骨临床表现,结合上述“少阳主骨”的发病部位,关节疼痛几乎遍及人体全身。

《伤寒论》第146条就有涉及“少阳主骨”之用的具体应用:“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此证临床多见于急性关节炎。

而且足少阳胆经16穴中与筋骨相关的穴位有14穴,其中环跳、阳陵泉、绝骨三穴为治疗关节疾病的典型常用穴,环跳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阳陵泉主治全身各关节筋急疼痛,绝骨主治筋骨痿软无力等症。

桂枝汤方为仲景群方之魁,用于外感可解肌发表止痛,用于内伤可通气血、调营卫、和阴阳、调肝脾。

桂枝汤的类方很多都是治疗痹症的主方,如葛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桂枝汤、桂枝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等。

遇寒受风加重,可加防风、白术、黄芪;心情烦躁,可加栀子、淡豆豉;疼痛加重,可酌加药以制川乌、生麻黄等。

2.寒湿痹主要症状:症见起病急,腰骶及脊背部疼痛剧烈,晨僵不适明显,常伴有沉重感,活动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则脊柱活动度减少,或合并外周大关节(如膝、踝关节)肿胀、疼痛;恶寒发热或畏寒喜暖,天气变化或受凉时疼痛较剧;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弦。

治疗方法:散寒除湿,宣通督脉。

临证处理:乌头汤加减。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古人称之为“鱼背风”、“竹节风”、“骨痹”。

80 年代焦树德教授将以腰、脊、骶、髋关节或臂部疼痛明显,继则脊柱、颈部僵痛,或麻木乏力,纳少、低热,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

晚期病人可见脊柱僵硬,腰脊弯曲,不能伸直的病证,甚则“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称之为肾督亏虚,寒湿内侵所致的尪痹。

近年来焦老认为晚期病人的病证酷似《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述的“大偻”。

“大”者,一指脊柱乃人体最大的支柱,二指病情深重之意;而“偻”者,即曲背也。

“背”者,一是指颈以下,腰以上部位,二是指背部、腰部、骶部的总称。

“曲”则包含有尚直不直而屈曲,或当屈而不曲,反僵直的双重含义。

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使其更好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

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消失而呈僵直或过度屈曲状态。

偻者尪也,但大偻与尪痹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所区别,而且大偻仍可隶属于“痹病”的范畴来研究。

所以“大偻”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是最恰当的。

_病因病机_1.先天不足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调,肾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邪入阴则痹”。

若兼房室不节,命相火妄,水亏于下,火炎于上,阴火消烁,真阴愈亏;内伤七情,病久阴血暗耗,阴损及阳,时感外邪,寒湿深浸肝肾,筋骨失养。

2.肾督亏虚肾主骨生髓。

肾气不足,寒湿内生,兼受寒湿之邪乘虚内侵,内外合邪,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因脊柱乃一身之骨主,骨的生长发育又全赖骨髓的滋养,而骨髓乃肾中精气所化生,故肾中精气不足,骨髓空虚,则骨质疏松,酸软无力。

督脉“循背而行于身后,为阳脉之总督,督之为病,脊强而厥”,督脉“贯脊属肾”,其为病“脊强反折”,肾虚则寒湿深侵,肾气不足,督脉失养,脊骨受损而致本病。

3.感受外邪风寒湿热之邪,乘虚由腠理而入,经输不利,营卫失和,气血阻滞脉络,经脉痹阻,不通则为病。

总之,本病多以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或后天调摄失宜,房事不节,惊恐或郁或病后失调等遂致肝肾亏损,阴精不足,督脉失荣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以寒湿偏盛乘虚而入为外因,互为因果关系。

舒督通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舒督通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 y r s A k ls gso d li; C teay S u uT n b wa Kewo d ] n yoi n yisT M rp ; h d og i n n p t h
强直 性脊 柱炎 ( k ls gS o d li,AS An yoi p n yis n t )是一种主要 侵犯 中轴关节 ,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 病 ,其发病率高 ,病程漫长,部分患者可严重致残 。治疗上 目
23 观 察 .
治疗组有效率 为 3 . 61 %,显效率 4 . 35 %,总有效率 7 . 96 %; 对照组有效率 为 3 . 72 %,显效率 3 .%,总有 效率 7 . 81 53 %,两 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 . ) P 00 。治疗组显效率 略高 于对 5
照组 。
性反复 ,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本病属 中医学 “ 痹症 ” 脊 、“
3个月 ,最长 2 8年平均 65年。 .
2 研 究方法
21分 组 .

强 ”“ 、 大偻 ” 范畴 。 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及 临床特 点, 我科 自2 0 05
年 3月~2 1 0 0年 8月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9 例 ,取得 了满 意 7 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安全性指标 :血常规 、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大便常 规 、大便隐血 ,治疗前 后各 检查一次 ,整个过程 中严密观察药 物 不 良反应 。疗 效 指 标 :① 主 要疗 效 指标 :疾 病 活动 指 标
32两组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观察 .
( A D I、疾 病功能指标 ( A F ) B SA) B S 1;②次要 临床指 标:扩 胸度 、指地距 、枕壁距 、Shbr试验 ;③ 实验 室检查指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e

强直性脊柱炎秘方

强直性脊柱炎秘方

朱良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特色选析
———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系列之二十三
邱志济1 朱建平2 马璇卿3
(11 浙江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浙江瑞安 ;21 江苏省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江苏南通 ;
31 安徽省湖市中医学校安徽芜湖)
摘 要: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之肾痹、骨痹范畴其病变部位以脊柱、腰骶为主是致残率很高之疾病。目前
伴见膝软无力,喜卧怠动,耳鸣耳聋,心烦失眠,四肢不温,惟手足心热,尿频便溏, 自汗、盗汗,遗精,阳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通调都脉,兼强筋健骨。
[方药]益肾通都汤(自拟方)。
鹿角胶10g,龟甲胶10g,狼狗骨胶10g(以上3药均烊化兑服),仙灵脾10g,巴戟肉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炒杜仲10g,大熟地20g,枸杞子10g, 山萸肉10g,女贞子10g, 当归10g, 白芍10g,炒白芥子10g,水蛭10g,蜈蚣2条(研面,冲服),细辛5g,降香6g,川乌6g.水煎服。
1. 急性发作期:
[证候]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身体素健,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时痛的比较严重,有时上窜胸颈,有时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兼见郁怒烦躁,心烦起急, 口干舌燥,便干溲赤,或有发热恶寒,或有低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清热解毒除湿汤(自拟方)。
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吾师朱良春先生以辨证为主又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分前期“肾痹型”和肾都虚损瘀滞
“骨痹型”两类论治疗效卓著颇有中医廉验之特色。著名老中医学家邓铁涛先生指出“ 中医的现代化必须按中医的自身发搌规律沿着验、便、廉的方向发搌千万不能走西方的复杂化和高消费道路。”为国家为人民减轻医疗费用过高就要以廉验的中医药去取代日益昴贵的抗生素。以事实论证乃是“经验系列”公之于世之的。

自拟祛痹汤内服外洗治疗风湿热痹68例

自拟祛痹汤内服外洗治疗风湿热痹68例

的 中西药 物 ,对 已应 用激 素 半 月 以上 的患 者 ,根 据 情 况在 4 ~1 0周 内逐 渐撤 除 。痛 风患 者 要 注 意控 制 食 用 高 嘌呤食 物 。 中药 每 日 1剂 , 内服 外 洗并 用 ,具 体 方
气 养血 之药 ,务 使气 血充 足 ,鼓 动 血 脉 ,则 气 血 流行
各 方 面均无 进 步 。 3 . 2 治 疗 结 果 :治 疗 前 后 主 要 症 状 改 善 比较 :详 见
1 . 1 一般 资 料 :本 组 6 8例 患 者 中 ,男 2 9例 ,女 3 9
例 ;年 龄 2 O ~7 8岁 ,平 均 4 9岁 ;病 程 6天 ~ 1 1个
通 畅 ,达到 正 复邪祛 之 目的 。 5 参 考文 献
[ 1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中医 内科 学 [ M] .北京 :中国 中医药 出
版 社 ,2 0 0 7 :4 6 7 - 4 7 0 .
法 :即将 中药 先 煎煮 2次 ,兑 匀 ,早 晚 分 服 ;再 将 药 渣加 水 2 5 0 0 ml 煎煮 2 5分钟 ,待温 后 将 受 累 的关 节 浸 泡或 湿敷 3 O分 钟 ,每 日 1次 。本 组 患 者 最 少 服 用 1 5
1 临床 资料
风湿 因 子 、X线 等理 化 检查 )结果 正 常 。显 效 :全 部 症状 消 除或 主要症 状 消 除 ,关 节功 能 基 本恢 复 ,能参 加正 常工 作和 劳 动 ,主要 参 考 指标 结 果 基本 正 常 。有 效 :主要 症状 基本 消 除 ,受 累 肌 肉 、关 节 红肿 热 痛 好 转 ,主要 参 考 指 标 有 所 改 善 。无 效 :和治 疗 前 相 比,
3 . 1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临 床 治 愈 :症 状 全 部 沉 、抗 O、类

湿热痹颗粒治疗湿热痹阻型风湿病的临床观察

湿热痹颗粒治疗湿热痹阻型风湿病的临床观察

湿热痹颗粒治疗湿热痹阻型风湿病的临床观察
韩新峰;杜天信;李无阴
【期刊名称】《医药》
【年(卷),期】2002(14)4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湿热痹颗粒治疗风湿病的临床效果 ,将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痹阻型的 4 0 0例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用正清风痛宁片为对照药 ,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 (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

症状疗效两组间比较 ,在改善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沉重感等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改善关节肿胀、压痛及触之发热等方面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说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不同疾病的疗效两组间比较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说明湿热痹颗粒和对照药治疗风湿病均有显著疗效。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韩新峰;杜天信;李无阴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932.1;R285.6
【相关文献】
1.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60例临床观察
2.自拟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
3.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湿热
痹阻型痛风的研究进展4.外用清热利湿通络中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研究5.湿热痹片治疗湿热痹阻型风湿病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析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析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析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作者:袁都户郭会卿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年第07期【摘要】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主要以肝、肾、督脉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及痰瘀胶结为标。

中医证型分类多样,其证型规范化和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对中医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名医名家观点、文献挖掘、临床研究、现代统计学等方面对近十余年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型规律及辨证论治进行综述。

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以肾虚督寒证、湿热阻络证、寒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和瘀血阻络证最为常见,以湿热相兼频率最高。

中医治疗注重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蠲痹通络止痛及清热活血祛瘀。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辨证分型;辨证论治;虚邪瘀;研究进展;综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表现为前葡萄膜炎、臀部疼痛、腰背部强直等[1],有家族聚集倾向,我国AS患病率为0.1%~0.45%[2]。

为了解近十余年中医辨证分型及辨证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AS属中医学“大偻”“腰痛”等范畴,古人称之为“龟背风”“竹节风”[3]。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记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焦树德等[4]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阳气功能失常,寒邪入侵人体,阻滞筋脉而致脊背不能俯仰。

娄多峰[5]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正气亏损、外邪侵袭、痰瘀气滞,并概括为“虚邪瘀”理论。

朱良春[6]认为,A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致肾督亏虚,病邪乘虚侵袭;肾督阳虚、肾精亏损,则筋挛骨弱,瘀血痰浊逐渐壅滞督脉。

由此可见,AS病机以肾虚为本,又感风、寒、湿、热、痰、瘀、毒七邪,血络瘀滞,风湿入骨,损伤腰尻而发病。

2 证候规律2.1 名医经验焦树德等[4]根据AS病因病机,将其分为肾督虚寒、痹阻肢节、邪郁化热、邪及肝肺4种证型。

娄多峰[5]依据“虚邪瘀”理论将其分为风寒湿邪、肾阳不足、肾督亏虚、肝肾亏虚4种证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等邪 , 虚处藏奸 , 邪居腰 尻 、 脉 ; 因饮 食不节 或不 洁 , 伤 督 或 损
脾 胃, 湿热内生 , 流注筋 骨 关节 之 间; 因 邪气 久羁 , 或 深经 入
骨, 津血凝滞不行 , 生痰 浊瘀 血。故本 病临床常见湿 热痹阻 变
证、 肾督亏虚证 、 寒湿痹 阻证 、 痰瘀 阻络证 等证候 。治疗 大法
者; 伴有活动性 胃肠道疾病 以及试 验前 3 0d内有食 道或消 化
道溃疡的患者( 有消化道 出血病史 的患者不在排除之列) 。 1 4 治疗方法 .
中 图分 类号 : 6 15 R 8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1 4 1 治疗组 ..
予 甲氨 喋呤片 ( MTX)0mg每周 1次 口服 1
有关 。先天禀赋 不足 , 肾督 亏虚 , 腰脊 失养 ; 或感受 风寒 湿热
实验室观测指标等进行疗效判定 。安全性评 价标 准 1级 : 安 全 , 任何不 良反应 ; : 无 2级 比较安全 , 如有不 良反应 , 需做任 不
何处理 可继续给药 ; 级 : 3 有安全性问题 , 中等程 度的不 良反 有 应, 做处理后 可继续 给药 ; :4级 因不 良反 应中止治疗 。 2 2 治疗结果 . 2 2 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 . 见表 1 。
评价其安全性 。 15 2 疗效性观测 .. 主要症状 : 腰骶疼痛 、 脊背疼痛 、 关节 屈
对 比。临床 观察 中纳 入 了国际强 直性脊 柱炎评 价组 ( AS AS )
确立 的评价 因子 , 对疗效进行量化 , 考 目前 国际通用 的疗效 参
判 定方 法 , 确定疗效判定标准 , 对清 络通痹方 药治疗 AS的疗 效 进行 临床观察 , 以 单纯使用 西药组作 为对 照 , 并 疗效 较好 ,
状、 体征均有好 转 , 候积 分 减少 ≥ 3 ; 效 : 证 O 无 中医 临床 症
2 2 5 安全性观察 ..
在治疗过程 中 , 对照组先后 有 2例 出现
了不 良反应 。其 中 1例为 胃肠道症 状 , 需处理 1周 内症状 不 消失 。另有 1例患者发现有 AL T轻 度升 高( 小于正常值 2 但
1 1 一般资料 .
2 O例 AS患者 , 入院顺序 随机分为治疗 组 按
l , 照组 1 0例 对 0例。男 1 , 6 ; 7例 , 3 ; 女 3例 占 5 女 占 5 男
比例 为 1 8 1 . 6: 。发病年龄 :O岁以前 发病 者 1 , 5 ; 3 0例 占 O 3~ 4 O 0岁 发 病 者 5例 , 2 ; O岁 以 上 发 病 者 5例 , 占 5 4
每 日 3 口服 。常规治疗包括健康宣教 、 次 休息 、 适度 的体 能锻
炼 2组 相 同 。疗 程 均 为 1 2周 。 1 5 观测 指 标 l . l J
病 。本病致残率 高 , 重影 响患 者的生 活质量 , 家庭 、 严 给 社会 带 来严重经济负担 。本文选择 2 o例典型湿热痹阻证 AS患者 作 为临床观 察的病例 , 采用随机 、 照、 对 前瞻性方法 , 观察清络
表 2 2组 中 医 证候 疗 效 比较
组别 ” 临床缓解 显效 有效 无效 临床缓解显效率 总有效率/
赤芍 、 陈胆星 、 桑寄生 、 忍冬 藤 。现代 医学认 识到肠 道 菌群 由
于A S患者肠道通透性增高 , 肠粘膜固有层抗原递呈细胞上 自 细胞分化抗 原 8 ( D 0 表达 升高 , 0C 8) 血清中 IA抗 体水平显著 g
通 痹方 药治疗 AS的疗效和安全性 , 同时设立单纯 西药组进行
15 1 安全性 观测 ..
一 般 体检 项 目检 查 ; 、 、 常 规 检 血 尿 便
查 ; 肾功能 和心 电图检查 ; 肝 可能 出现 的不 良反应 , 包括不 良 反应的临床表现 , 检测指标异 常、 严重程度 、 消除方 法 , 以客观
0 3 , 家族聚集性 特点 , 女发 病率 为 9: , 临 床常 见 . 有 男 1是
苡仁 、 赤芍 、 陈胆星 、 桑寄生 、 忍冬藤) 。每 日 1剂水煎 , 2次 分
口服 。
1 4 2 对 照组 ..
予 MT 0mg每周 1次 口服 或 S Z 0 5g X 1 S .
用 Rdt ii分析 。
2 1 年第 3 卷第 1 期 01 2 1
2 疗效标准 与治疗结 果 2 1 疗效判定 l . 】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表 4 2组 治 疗 前 后 实 验 室指 标 变化 比较 ( 土 s)
4 1
2 1 1 疾病疗效判 定标 准 临床缓 解 : .. 主要 症状 基本 消失 , 主要化验 指标恢 复正常 ; 效 : 显 主要症状 好转 , 主要 化验指标 趋 于正 常; 有效 : 主要症状 有所改 善 , 主要化 验指标数 值有所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伸不利 、 节肿 胀 、 僵及 相关表 现 ; 关 晨 主要体 征 : 廓活 动度 、 胸
枕墙距 、 指地距 、 co e 试验 、 S h br 4字试验 、 盆挤压分 离试验 。 骨 疼痛严重性估计 , 1 r 水 平视力对 照表法 ( S 来评分 。 用 0cl Q VA ) 理化检查 : S C 、 疫球 蛋 白、 E R、 RP 免 双侧骶 髂关 节 C T。治 疗 前后分别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 B S AI 功能性 AD 及 指数 B F E 进行 评估 。 AS I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0 0 % .5
升高 , 故认为其属于肠源免疫性疾病 。AS 者血清 IA可轻 患 g 见表 3 。 至中度 升高 , A水 平与 AS病 情活 动有关 , I g 伴外 周关节 受累 时可有 IG, g g IM、C 、 4 3 C 升高 , 本文观察 到活动期患者 IA、 g
观 察
13 排除 标准 .
不符 和病 例纳入 标准者 ; 年龄 在 1 岁 以下 8
或 6 岁 以上 , 5 妊娠及 哺乳期 的女 性患者 ; 合并有心血 管 、 脑血 管、 、 肝 肾和造血系统 等严 重原 发性疾病 、 精神病患 者; 严重 关
节畸形 患者 ; 其他脊 柱关 节病 , 或合并 有其 他风 湿性 疾病 患
下降; 无效 : 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加重者 。 2 12 中医证候疗 效判定 标准 .. 临床痊 愈 : 中医 临床症 状 、
与本组治疗前 比较 , P%0 0 ; . 5 与对 照组差值 比较 , #P%0 0 .5
体 征消失或基本 消失 , 证候 积分减 少≥ 9 ; 效 : 5 显 中医临床 症状 、 体征 明显改善 , 证候 积分减少≥ 7 ; O 有效 : 中医临床症
文 章编 号 :。7 2 4 (0 1 1 一() 一O 1 O — 3 9 2 1 ) 1 )4 (0 3
或柳氮磺胺吡啶片( S ) . , H 3次 口服 , S Z 0 5g 每 联合 清络通 痹
方水煎剂 ( 四妙 丸为 主方加味 , 常用药 为黄柏 、 苍术 、 膝 、 牛 薏
强 直性脊柱 炎( ) 多见于青 壮 年 的以 中轴 关节 慢性 AS 是 炎症 为主的原 因不 明 的血清 阴性脊柱 关节 病 , 晚期可 发生脊 柱 强直 、 畸形 以至 严重 功 能 受损 。我 国患 病 率 初 步 调查 为
15 3 观测 时间 ..
主要症 状 和体征 在初诊 、 2 4 8 1 第 、 、 、 2周
占 2 %。病程在 la以内者 3 , 1 ; ~5a 4例 , 5 例 占 5 1 者 占
2 ;~1 9例 , 4 ;0 a以上者 2例 , 1 。2 O 5 0a者 占 5 1 占 O
摘 要: 目的 : 观察 自拟清络通痹 方治疗强直性 脊柱 炎湿 1 2 诊断标准 . 西 医诊 断标准 : 符合 美 国风湿 病学 1 8 9 4年
热痹 阻证 的疗效。方 法: 自拟 清络通 痹方联 合慢 作 用抗 风 湿
修 订的纽约标 准 ; 热痹阻证 中医辨证诊 断标准 : 照《 湿 参 中药 新药 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1。主症 : l ] 腰骶 疼痛 , 背疼痛 , 脊 腰脊 活动受 限 , 僵。次 症 : 节发 热 , 便 黄 , 力 , 晨 关 小 乏 肢体 困重 。 舌脉 : 舌红 , 苔黄腻 , 脉弦滑 。
药治疗 强直性脊柱 炎湿热痹 阻证 1 , O例 并与单 用慢作 用抗风
湿 药对 照组 1 O例进 行 随 机 对 照 。 结 果 : 疗 组 临床 缓 解 显 效 治 率 为 5 ,对 照 组 为 3 ,治 疗 组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0 O
( <0 0 ) 总有效率 2组有 显著 性差 异 ( P .5; P<0 0 ) 在 改善 .5 ; 临床 症状 、 征、 体 实验 室指 标 等 方 面治 疗 组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O 0 ) 结论 : P .5。 自拟 清络 通痹 方治疗 强直性脊 柱 炎湿热 痹 阻证 具有 良好 疗效, 可以降低 炎性指标 , 改善 患者临床症状及 病情 活动, 于对照组 , 优 具有一 定临床 实用价值 。 关键词 : 强直性脊柱 炎; 湿热痹 阻证 ; 清络通痹 方药刘盘 床
各 1 , 验室检查在初诊及疗程结束各观测 1 。 次 实 次
16 统计 学方 法 . 统计 学处理 : 采用 S s1 . ps2 0统计 软件 , 计
组性别 、 年龄 、 程分布等一 般资料 经统计 学处理 , 明显差 病 无
异 ( > O 0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量 资料用 t 验 , 检 计数资料 比较采 用 Y 检验 。等级资 料 比较
不外补益肝 肾、 填精 益髓 、 强筋壮 骨 、 疏养督 脉 , 祛风胜 湿 、 清 热利湿 、 活血通络等。强直性脊柱 炎辨证属湿热痹 阻证者 , 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