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1.3.2电解质溶液练习2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化学1.3.1常见的分散系胶体练习(2)(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1.3.1常见的分散系胶体练习(2)(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常见的分散系胶体一、单选题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葡萄糖溶液B.淀粉溶液 C.盐酸 D.油水【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胶体的基本性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A. 葡萄糖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符合题意。

B. 淀粉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符合题意。

C. 盐酸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符合题意。

D. 油水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而悬浊液是浑浊的C.光线通过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答案】C【解析】A.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故A错误;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其中胶体中胶粒直径在1 nm~100nm之间,故B错误;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与分散系的状态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应注意的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要认为丁达尔效应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这是容易混淆的。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B.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都能透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答案】C【解析】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故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A正确;B.豆浆是一种胶体,盐卤是可溶性电解质,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使胶体聚沉,故B正确;C.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氯化铁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氢氧化铁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故C错误;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吸附离子而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可能产生电泳现象,故D正确;故答案为C。

1.3.2 电解质溶液 课件(共20张ppt)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2 电解质溶液 课件(共20张ppt)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了解物质导电的原因及导电条件。2.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及电离的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重新认识 酸、碱、盐的概念。3.通过归纳总结,学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意识。
溶液
现象
NaCl溶液
KCl溶液

NaCl固体
KCl固体
灯泡亮
灯泡亮
灯泡不亮
灯泡不亮
①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KNO3 = K+ + NO3-NaOH = Na+ + OH-
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
二、电离
③书写时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电解质的电离。
用的是等号(或可逆号)。
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
根据右下角系数写离子个数。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2SO4===2H++
Ca(OH)2===Ca2++2OH-
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酸: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KOH = K+ + OH-
Ba(OH)2 = Ba2+ + 2OH-
NaOH = Na+ + OH-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
②③④⑥⑨
②⑤⑩
①⑦⑧
⑤⑩

1.3 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 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以变化的思想领会电离的概念,从而掌握电解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步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对电解质和电离概念的认识,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重新认识酸、碱、盐的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学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物质导电性分析(1)NaCl、NaOH和HCl等物质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2)把NaCl、NaOH等固体加热至熔融状态,它们也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也具有导电性。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等化合物。

(2)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中,还是在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葡萄糖、蔗糖、酒精、油脂等化合物。

【问题探讨】1.上图所示装置为试验物质导电性装置,在干燥的烧杯中依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观察灯泡是否变亮?加入烧杯中的物质是否是电解质?实验物质实验现象物质的导电性是否是电解质实验1 干燥的NaCl固体实验2 熔融NaCl实验3 NaCl溶液提示:实验物质实验现象物质的导电性是否是电解质实验1 干燥的NaCl固体灯泡不亮不导电是实验2 熔融NaCl 灯泡亮导电是实验3 NaCl溶液灯泡亮导电不是2.通过以上实验,讨论:电解质本身是否一定导电?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什么?提示: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3.如果将无水酒精或酒精水溶液放入上面的烧杯中,灯泡都不亮,则酒精是否属于电解质?提示:酒精不属于电解质,它是一种非电解质。

4.铜、硫酸溶液能导电,铜、硫酸溶液都是电解质吗?提示:铜是单质,硫酸溶液是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

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归纳总结】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类别举例电解质酸HCl、H2SO4、HNO3、H2CO3等碱KOH、NaOH、NH3·H2O、Mg(OH)2等盐KCl、Na2SO4、Mg(NO3)2等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水H2O非电解质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P2O5等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等部分有机物蔗糖、乙醇、CH4等电解质、非电解质判断的三步骤(1)第一步看是不是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知识基础练:1.3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知识基础练:1.3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

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乙醇B.铜C.熔融氯化钾D.氨水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Cl2C.NH4HCO3D.CO23.(多选)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盐酸B.硫酸铜晶体C.硝酸D.干冰4.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传导电流的物质。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发生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

第一类导体是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是电解质的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其载流子是正、负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D.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5.(多选)对电解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知识点二电解质的电离6.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FeCl3===Fe2++3Cl-C.H2SO4===H++SO2-4D.Fe2(SO4)3===2Fe3++3SO2-47.酸根是指酸在水溶液中,失去氢离子后存在的阴离子或原子团。

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A.Na2S B.Ba(OH)2C.KMnO4D.KCl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a(OH)2===Ba2++(OH)-2B.K2CO3===K+2+CO2-3C.KAl(SO4)2===K++Al3++2SO2-4D.NaHCO3===Na++H++CO2-39.(多选)物质M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M===X2++2Y-,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可能是酸B.X2+一定是金属离子C.Y-一定是OH-D.M可能是盐10.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①Na+、OH-、SO2-4②H+、Cl-、SO2-4③Na+、K+、OH-④Na+、K+、NO-3A.②③④B.②①④C.②③①D.②①③关键能力综合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后练习题,含解析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后练习题,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练习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 2 -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 2 -2、物质的量 ................................................................................................................... - 9 -3、气体摩尔体积.......................................................................................................... - 17 -4、分散系及其分类...................................................................................................... - 26 -5、电解质溶液.............................................................................................................. - 33 -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 39 -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结晶.................................................................................. - 39 -2、蒸馏和萃取.............................................................................................................. - 45 -3、物质的量 ................................................................................................................. - 50 -4、物质的检验.............................................................................................................. - 52 -5、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 57 -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 65 -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 71 -1、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 71 -2、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 76 -3、氧化还原反应.......................................................................................................... - 81 -4、钠的性质与制备...................................................................................................... - 88 -5、碳酸钠碳酸氢钠.................................................................................................. - 95 -6、离子反应 ............................................................................................................... - 103 -7、粗盐提纯从海水中提取镁................................................................................ - 110 -8、从海水中提取溴、从海带中提取碘.................................................................... - 116 -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 - 122 -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 122 -2、硫酸的制备与性质................................................................................................ - 129 -3、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 135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141 -5、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 148 -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 153 -1、元素周期律............................................................................................................ - 153 -2、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 161 -3、离子键 ................................................................................................................... - 167 -4、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 173 -5、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 179 -6、不同类型晶体........................................................................................................ - 185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1.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有一种分类标准B.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C.分类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D.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2.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HCO3 B.Cu2(OH)2CO3C.NaCl D.Na2CO33.下列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用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C.天然气D.没有被污染的空气4.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5.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

江苏专用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第三单元第2课时电解质溶液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江苏专用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第三单元第2课时电解质溶液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对点演练4 [2023·江苏苏州吴江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 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 不是电解质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 电离出的离子导电D. 时刻 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D
A.碳酸钠溶液 B.铜 C.二氧化硫 D.氯化钠固体
[解析] 碳酸钠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二氧化硫熔融态不导电,在水溶液中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氯化钠固体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D正确。
对点演练2 [2023·江苏苏州吴江月考]下列关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属于电解质B.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 是非电解质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所以氯化氢是非电解质D. 在水中难导电,所以 不是电解质
[解析] 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 固体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电解质,如铜,A错误; 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非电解质,B正确;氯化氢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C错误; 在水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 是电解质,D错误。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
1.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__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____、____、____大多数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__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大多数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习题 专题1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习题 专题1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电解质溶液

第2课时电解质溶液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CH3COOH③NH3④BaSO4⑤蔗糖⑥H2O,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②③④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④①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CH3COOH溶于水可导电,是电解质;③NH3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NH3·H2O是电解质,但NH3不是电解质;④BaSO4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离子,可以导电,是电解质;⑤蔗糖溶于水不能电离出离子,溶液不导电,不是电解质;⑥H2O可微弱的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是电解质。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在无水液态时不导电的是()A.Na2OB.KAl(SO4)2·12H2OC.HClD.BaSO4O是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导电,A项不符合题目要求;KAl(SO4)2·12H2O是电解质,在熔融状2态下导电,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HCl是电解质,溶于水时能导电,无水液态HCl不导电,C项符合题目要求;BaSO4是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导电,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B.水能发生微弱电离,水是电解质C.酸、碱、盐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葡萄糖、蔗糖、酒精均属于非电解质,A正确;水能发生微弱电离,水是电解质,B正确;常见的酸、碱、盐大多是电解质,活泼金属氧化物也是电解质,C错误;D正确。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SO2B.Cl2C.NH4HCO3D.NH3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H2SO3,H2SO3电离产生H+、HS O3-,H2SO3是电解质,而SO2是非电解2质,A错误;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NH4HCO3是盐,属于电解质,溶于水电离产生N H 4+、HC O 3-,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以导电,C 正确;NH 3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NH 3·H 2O,NH 3·H 2O 电离产生N H 4+、OH -,因此可以导电,但NH 3是非电解质,D 错误。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分层作业本 专题1-第三单元-第2课时 电解质溶液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分层作业本 专题1-第三单元-第2课时 电解质溶液

7.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 的是( A )
A.②③④
B.②①④
C.②③①
D.②①③
8.回答下列问题。
(2)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上述物质中一定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盐__酸___,依据是 __盐__酸__是__混__合__物__,_不__是__化__合__物___。
专题1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电解质溶液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3·江苏邗江中学月考]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 A )
A.葡萄糖
B.氯化氢
C.氯化钠
D.氢氧化钙
2.[2024·江苏盐城期末] 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源自更方便地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选项中
与其他物质不属同一类的是( A )
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灯泡由亮变暗,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_D__
(填字母,下同)。
图2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A.
B.
C.
D.
图3
3.[2024·江苏无锡梅村高级中学期中] 下图所示装置中图1灯泡不亮,图2灯泡发亮,由此 得出的结论是( D )
图1
图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5.[2024·江苏苏州期中]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6.[2023·江苏连云港高级中学月考] 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B )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C
17.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有效方法。 (1)在图1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④__⑤___(填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溶液一、单选题1.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故A正确;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故B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把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故C正确;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D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B.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酸、碱、盐是电解质,都有很强的导电能力D.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不一定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SO3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而不是所以SO3导电,所以,SO3不是是电解质[因此A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有变化,所以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B正确。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必然的联系,酸、碱、盐随是电解质,但是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因此C错误。

D.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D错误。

考点:考察电解质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及与四种基反应类型的关系、溶液导电能力与电解质强弱关系。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在通电时才能发生电离B.Fe可以导电,但它不是化合物,所以它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C.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D.某物质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答案】C【解析】A项,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发生电离不需要通电,错误;B项,Fe可以导电,Fe是单质,Fe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C项,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体NaCl属于电解质但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正确;D项,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物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如金属导电因为存在自由电子,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4.Cl2一种有毒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则Cl2属于A.强电解质 B.弱电解质C.非电解质 D.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答案】D【解析】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导电的离子必须是本身电离的;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氯气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K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 === K+ + H+ + SO42-D.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答案】D【解析】A.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符号是mol,故A正确;B.江河中的泥沙属于胶体分散系,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性质有关,故B正确;C. K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 === K+ + H+ + SO42-,故C正确;D. 氯化钠在溶解于水时即能电离出Na+和Cl-,电解质的电离无需外加电流的作用,选项D 错误。

答案选D。

6.根据中学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B.实验测定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实验测定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答案】D【解析】根据非电解质的前提条件、定义及电解质与溶液导电的关系判断。

详解;A、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A错误。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溶液中的离子是一水合氨、碳酸电离的,不是NH3、CO2电离的,所以NH3、CO2是非电解质,B错误。

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但它们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C错误。

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与导电的关系,要注意的是: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液态氯化氢;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就是非电解质,如石墨等。

7.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浓度(mol/L)称作“聚沉值”,电解质“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聚沉能力越大,实验证明: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体所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电荷数,电荷数越大,聚沉能力越大。

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是A.Na3PO4 B.K2SO4 C.FeCl3 D.NaCl【答案】A【解析】Fe(OH)3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依据题意,其“聚沉值”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PO43-、SO42-、Cl-中所带电荷数最大的是PO43-,聚沉能力最大的是Na3PO4,“聚沉值”最小的是Na3PO4,答案选A。

8.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CH3CH2OHC.HCl D.KOH【答案】C【解析】NaCl、KOH二者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CH3CH2OH是非电解质,HCl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所以选C。

9.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是盐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不是盐【答案】D【解析】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A错误;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B错误;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是盐,C正确;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D错误,答案选C。

点睛:从电离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酸、碱、盐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组成盐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以是铵根离子,例如选项D中氯化铵。

10.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我们划分出了酸、碱、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酸和碱都有通性,而盐是没有通性的,其本质原因是()A、盐不能电离出阳离子B、盐不能电离出阴离子C、盐不能电离出H+或OH-D、盐不能电离出共同的离子【答案】D【解析】酸可以电离出H+,碱可以电离产生OH-,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由于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及阴离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所以盐没有通性,故选项D正确。

1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 电离方程式:NaOH=Na++H++O2-B.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Al2(SO4)3=Al23++(SO4)32-C.NaCl 的电离方程式:NaClNa++Cl-D.硫酸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答案】D【解析】电离时原子团作整体电离,且电荷守恒,离子系数写在离子符号前面,故A、B错误,C正确;NaCl在通电条件发生电解,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1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B.氯化钠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答案】C【解析】A.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A项错误;B. 氯化钠溶液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会电离出Na+和Cl-,而不是电流作用,B项错误;C.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C项正确;D. NaHSO4可以电离出H+,但阳离子不全部是H+,还有钠离子,则不是酸,D项错误;答案选C。

二、填空题13.今有10种物质:①Cu ②稀硫酸③HCl ④NH3⑤空气⑥CO2⑦Hg ⑧NaCl ⑨CaCO3⑩Cl2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答案】②⑤③⑨④⑥①⑦【解析】试题分析:这些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稀硫酸和空气;属于单质的有铜、汞和氯气;属于化合物的有氯化氢、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碳酸钙,这些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是氯化氢、氯化钠、碳酸钙,其中氯化氢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的是二氧化碳和氨气;稀硫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是能导电。

点睛: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本身通常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电解质是金属氧化物、强碱和盐,在水溶液中能溶于水的电解质一般都能导电。

14.(4分)今有11种物质: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④BaSO4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融的KNO3;⑩NH3;⑪盐酸。

其中:(1)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⑦⑨⑪(2)④⑤⑨(3)⑧⑩(4)①②③⑥⑦⑪【解析】(1)金属单质、石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可以导电,故能导电的是:①②⑦⑨⑪。

(2)电解质的前提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如溶液不是电解质,BaSO4晶体、纯硫酸、熔融的KNO3属于电解质。

(3)乙醇和NH3使本身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4)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所以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⑪盐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名师点晴】关于物质的分类,应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的含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与电解质、电解质与导电物质是不同概念。

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