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学生食品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合集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化工行业迅速崛起,对于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高职高专院校的食品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与探索。

首先,实验教学的内容需要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为基础性的实验,往往难以与实际工作环境相衔接。

因此,我们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筛选,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可以增加相关实验,如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添加剂分析等,以培养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和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其次,实验教学的手段需要创新。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为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观摩为主,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的情况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可借助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引入虚拟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方法。

虚拟实验通过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实验过程和操作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模拟实验则以真实实验过程为基础,通过专业的模拟设备和实验仪器,使学生能够接近真实的实验操作。

这些创新手段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也增加了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

再次,实验教学的方式需要多元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为集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一次实验课上完成所有实验项目。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节约时间和资源,但也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实验内容学生过多等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引入分散式的实验教学方式。

例如,将实验内容分散到多个实验课程中,每次实验都有具体的实验目标和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集中地学习和掌握。

最后,实验教学的评价需要科学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教学评价仍然采用传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实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需要对实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可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将实验成绩与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考虑,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表现。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评为 湖南省 特 色专业 。本校 的轻 化工程 专业坚 持
“ 高素质、 强能力 、 重创新” 的人才培养观 , 依托强
大 的学科 和行业 优势 背景 , 努力培 育和 实践着 “ 学

专 业 实验教 学体 系的构 建与 实践
( 专业 实验教 学体 系的构建 一)
科引领, 科研促进 , 师资保障, 服务轻工 , 培养具有 较强 实践能 力和 创新 精 神 的工程 应 用 型 人才 ” 的
8 8
量 素 窀孪
21第 (第8) 0.2 总1期 l 期 1 t
轻 化T程 专业实验教 学改 革的探 索*
陈启 杰 , 王 萍, 方碧 波
( 沙理 工大 学 化 学 与生物工 程学 院 , 南 长 沙 4 00 ) 长 湖 104
[ 摘要] 轻化工程专业依据其定位和人才培 养 目标 的要求构建 了实验教 学体 系 , 文重 点介 绍 了专 业实 本
验教 学体 系中的“ 三性” 实验教学 的实践过程, 分析 了综合 性、 计性 、 究创新 性实验 对培养大 学生创 设 研 新能力等 多种能力所发挥的作用。 [ 关键词 ] 轻化工程 ; 业实验 ; 学改革 专 教
St d n t p rm e t lT e c n f r a i n u y o he Ex e i n a a hi g Re o m to
i ut a in o h n e g a u t td n saeas n lzd t c li to ft eu d rr d aesu e t r loa ay e . y v
Ke r s y wo d :Li h e ia i e rn g tCh m c l Eg n e ig;S e i l x e i n s p ca t e p r y me t ;Te c ig r f r a i n a h n e o m t o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改革,以适应食品行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专业素养培养、实践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措施。

一、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实验室建设: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用于实验室建设,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水平。

2. 推行项目式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与食品行业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或指导实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工作环境。

二、专业素养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培养一系列的综合素养,以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就业需求。

在专业素养培养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实用的课程体系:根据食品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如食品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等。

2. 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

3. 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如创业孵化基地等。

三、实践团队建设实践团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实践的平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在实践团队建设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成立专业社团和学术团队:鼓励学生自主组织专业社团和学术团队,以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并提供相应的经费和场地支持。

2. 举办学术交流和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比赛活动,增加学生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提供了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导论心得体会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导论心得体会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导论心得体会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设有轻化工程(香料香精化妆品)、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任教师45人,其中正副教授27名,30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请行业知名兼职教授8名。

多名教师获得全国、上海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多次获得上海市优秀教育成果奖,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和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

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每年学院教师申请专利近50项,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

参与编写的部分教材被列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统编教材。

学院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积极拓展产学研领域,现设有香料香精研究技术创新中心和生物与食品工程研发中心两个科研平台,教学科研设备先进,面向学生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活动丰富,学生多次在“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奖,毕业生的签约率在908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轻化工程(香料香精化妆品)专业
该专业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是目前国内高校唯一专门系统从事香精香料专业技术教育和研究的点,为我国香料香精行业人才培养、技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行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本专业现有3个专业方向。

轻化工程(日化香精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轻化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香料香精专业技术能力,有较高综合素质,在日化香料香精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日化香料香精行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制备、品质分析与控制、产品应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我国日化香精行业培养“调香师、评香师和应用工程师”打好基础。

浅谈高校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浅谈高校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浅谈高校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摘要:食品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改革实践教学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几方面入手,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

工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处于各学科门类之首。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指出,“本科教学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

食品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针对本专业的具体情况,我们开展了大学生毕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目前,在许多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仅给出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对实践教学目标的规定并不明确。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理性主义知识观的影响,高校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纠正传统工程教育过于学科化的倾向,使之回归到为工程服务的本质上来[1]。

教学培养目标是根据教学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的。

食品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知识,在食品工程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基于此,我们及时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类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目标,即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强化理论教学内容,训练基本专业技能,提高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专业、行业、社会的认识。

“香料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香料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香料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学论文“香料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潘仙华张丽荣刘烽易封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香料分析”是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香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讲授香料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将有机分析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技巧和实训技术,综合运用于日常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的分析测试。

培养学生掌握将个别孤立物质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样品分析的方法技巧中,从而较全面系统地认识香料分析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学生将香料分析方法应用到工业生产实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香料分析”课程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香料分析”课程组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课程带头人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目前该课程组师资队伍由4 名在职教师和2 名外聘教师组成,4 名在职教师均为博士,其中2 名教授和2 名副教授,均具有较为系统、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与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2名外聘教师是行业高级工程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检测经验,并能熟练运用大型仪器解决行业企业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执教、精益求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每年的学生评教均在94 分以上。

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一是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做好青年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

课程组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各类大型仪器公司举办的培训班,熟悉和了解各类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与维护,使他们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主题 的相 关资料、如何提取 信息等 以发展学 生的思维和探
究水平。
知 识和技能 的教 学方式 ,培养 了学生的 自学和分 析、解决
安 全产 生 影 响 的 基 础 应 用 科 学 , 是 改 善 食 品 品质 、 开 发 食
法 ,尽 量 做 到 “ 材 施 教 ”。 因
2 明确教学思路,优化 教学 内容
在 教学 内容上, 以知识整合 为课程 体系建设的核心 ,及
时 吸 收 本 学 科 领 域 的 最 新 研 究 成 果 ,积 极 整 合 优 秀 教 学 成 果
作 为 食 品专 业 学 生 的 一 门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 由 食 品 化 学 课程 内容 理 论 性 较 强 ,涉 及 植 物 、 动 物 、食 品加 工 、 酶
时补充到教学 内容中,使学牛 了解相关领域 的研 究现 状和 热 点 ,增 加 了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拓 宽 了学 生 的 知 识 视野 , 为 将
不脱 离教材体系 的主干 知识;其次 ,提 供一些释疑 的背景
材 料 或 工 具 , 包 括 参 考 书 目、 具 书 、 网址 、 如 何 查 某 一
的实践操 作技能通过实例进 行讲解 。通过这 种学生动手与
课 堂 讨 论 结 合 、 理 论 与 技 能 结 合 、 生 活 常识 与授 课 内 容 结 合 的 “ 结 合 ” 教 学 过 程 , 以 一 个 问题 或 案 例 带 动 一 系 列 三
65
中国西 部科技 2 1 年0 月 ( 0 7 0 中旬 ) 9 第2 期总 第2 期 第0 卷 0 1 7
生活情 景中蕴涵着丰 富的教育信息 ,以生活情景为载体 ,
可 自然 的 引 导 学 生 感 受 生 活 中 的 化 学 现 象 ,把 生 活 中丰 富 的 食 品化 学 现 象 和 问题 化 作 教 学 情 景 , 由 牛 活 中 相 关 的食 品 化 学 题 材 引 导 学 生 感 受 生活 中 的 食 品 化 学 现 象 , 进 而 提 出 问题 、探究 问题 、 引入食 品化 学 的基 础理 论来 解 决 问 “ 讨 式 ” 教 学 能 够 引导 学 牛 思 考 问题 ,达 到 教 与 学 的 互 研 动 ,在 潜 移 默 化 中增 强 学 生 发 现 问题 、 研 究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实 现创 新 人 才 的 培养 目标 。

香料香精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

香料香精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

香料香精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许承志ꎬ未本美ꎬ徐玉玲(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ꎬ湖北武汉㊀430023)摘㊀要:针对传统教学法在香料香精化学课程教学中效果较差的问题ꎬ对课程的知识框架进行系统梳理ꎬ基于各知识版块间的递进关系ꎬ设计了基于 作业配方 的总体授课思路ꎬ并结合各知识版块的特点ꎬ对多媒体㊁对分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加以应用ꎬ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ꎬ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ꎮ关键词:香料香精化学ꎻ教学方法ꎻ作业配方中图分类号:G642.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3467(2019)11-0056-02㊀㊀香料㊁香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ꎬ在食品㊁日用化学品㊁材料㊁饲料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ꎮ香料香精化学是高等院校轻化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ꎬ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香料㊁香精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ꎬ初步具有香料和香精方面的研究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ꎮ香料香精化学具有日用品化工类课程典型的特征ꎬ即涉及的知识点相对简单ꎬ多数是前备课程的具体应用ꎬ但知识点数量较多且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并不密切ꎮ该门课程授课主要难点在于:①香料和配方的多样性ꎬ课程相关的多数教材均花费了极大的篇幅介绍种类繁多的香料和配方ꎬ而不同香料㊁配方之间差异与关联的解析多是基于应用经验ꎬ缺乏系统性的规律和理论支撑ꎻ②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ꎬ例如嗅辨㊁调香㊁加香等知识都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ꎬ而一般院校难以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ꎮ因此ꎬ传统的 平述式 的教学法ꎬ往往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ꎬ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势在必行ꎮ通过梳理课程的知识框架ꎬ探索和提出基于作业配方 的教学思路ꎬ并结合多媒体㊁对分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ꎬ在实践教学条件相对匮乏的背景下ꎬ有效提高香料香精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ꎮ1㊀课程知识框架梳理我校香料香精化学的授课学时为32学时ꎬ采用李明等编著的«香料香精应用基础»为教材ꎮ课程内容按照 香料ң香精ң加香 的逻辑关系ꎬ可分为 香料化学㊁加工工艺 香精 和 加香产品 三个版块ꎬ如图1所示ꎮ图1㊀课程内容框架梳理具体内容分为绪论㊁香味化学㊁天然香料化学㊁合成香料化学㊁香精和加香产品七个部分ꎮ2㊀基于 作业配方 的授课思路为锻炼学生查阅和整理香料性质㊁加工方法㊁配方分析等方面的能力ꎬ教学过程围绕一个 作业配方 展开ꎬ学生围绕一个 作业配方 完成四次课堂报告作业ꎬ授课思路如图2所示ꎮ图2㊀基于 作业配方 的授课思路示意图㊀㊀收稿日期:2019-06-21㊀㊀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8365)㊀㊀作者简介:许承志(1991-)ꎬ男ꎬ讲师ꎬ从事日用化学品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ꎬE-mail:xuchengzhi@whpu.edu.cnꎮ65 河南化工HENANCHEMICALINDUSTR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㊀第36卷㊀㊀具体过程如下:①授课伊始ꎬ在学生掌握香料㊁香精基本概念后ꎬ布置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配方ꎬ称之为 作业配方 ꎻ②在学生掌握天然香料化学部分的内容后ꎬ查阅资料对自己 作业配方 中的天然香料进行分析ꎬ分析所采用天然香料的来源㊁特性及加工方法等ꎬ并完成一次课堂报告ꎻ③在完成合成香料部分内容的学习后ꎬ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作业配方中合成香料的物化性质㊁天然存在㊁合成路线及应用等内容进行整理分析ꎻ④在掌握香精组成及香精调配的知识点后ꎬ学生按 明体例㊁定品质㊁拟配方 三步调香法ꎬ系统分析所选的 作业配方 的配制过程和组成ꎻ⑤在完成加香产品与加香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后ꎬ学生选一种感兴趣的加香产品进行加香分析ꎬ要求分析加香产品的基质组成㊁基本气息㊁加香工艺等特性要求ꎬ再结合②~④中对天然香料㊁合成香料和配方的分析ꎬ对 作业配方 进行优化调整ꎮ3㊀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除了通过上述围绕 作业配方 的四次课堂报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率ꎬ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ꎬ还可结合不同知识版块的特点ꎬ应用新型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ꎮ①在天然香料部分中增补前沿热点解读ꎮ传统天然香料的提取方向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㊁萃取法㊁压榨法和吸收法四种ꎬ随着化工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ꎬ诸多新的分离方法在天然香料提取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ꎮ例如ꎬ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传质速度快㊁渗透性强㊁操作温度低㊁能制备出近乎 完美 的天然香料而备受关注ꎮ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学时ꎬ将研究前沿热点增补到教学内容中ꎬ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ꎬ同时加深学生对香料香精基础知识的理解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ꎬ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ꎮ②在合成香料部分应用对分课堂ꎮ合成香料具有价格低廉㊁货源充沛㊁可大批量生产㊁品质相对稳定等优点ꎮ但合成香料的种类繁多ꎬ现今已有超过1万多种的ꎮ另一方面ꎬ合成香料的原料来源广泛ꎬ松节油等天然农林产品ꎬ乙烯㊁苯等煤化工工业㊁石油化工工业基础化工产品都作为合成香料的原料ꎬ研究者围绕这些原料ꎬ设计开发出了诸多不同的合成路线ꎮ因此ꎬ传统分门别类地介绍不同合成香料㊁不同合成路线ꎬ学生缺少主动探索的积极性ꎬ而将对分课堂在合成香料部分教学中应用ꎬ设计开放性的讨论课题ꎬ例如 以松节油为原料合成橙花醚 ꎬ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ꎬ将前备课程所学的知识在此应用ꎬ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ꎬ即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ꎬ还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ꎮ③在香精部分进行实践与教学整合ꎮ香料香精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ꎬ尤其是香精部分的内容涉及嗅辨㊁调香㊁评香等需要实践辅助的教学内容ꎮ因此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ꎬ为学生提供香料㊁香精㊁辨香纸等样品ꎬ增加学生对相关样品和方法的感性认识ꎮ同时利用相对有限的实践教学条件设置调香实验课ꎬ指导学生熟悉 明体例ң定品质ң拟配方 的基本调香步骤ꎬ并设置评香环节ꎬ学生提交调香作品参与评香ꎬ并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ꎬ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ꎬ也可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ꎮ④在加香产品部分充分应用多媒体视频ꎮ现代生活中加香产品层出不穷ꎮ但不同加香产品的要求㊁介质组成和加香工艺存在显著的差异ꎬ它们对香精的要求也各不相同ꎮ若只采用图片㊁文字描述加讲解的方式ꎬ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加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加香工艺ꎮ因此ꎬ在有限的课堂学时内ꎬ将不同加香产品生产过程的多媒体视频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堂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加香产品的特点和加香工艺ꎬ同时增长学生的见识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ꎬ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ꎮ4㊀结语随着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发展ꎬ香料香精化学课程除了培养学生掌握香料香精相关的理论知识外ꎬ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ꎮ本文通过梳理香料香精化学的知识框架ꎬ提出基于作业配方 的授课思路ꎬ同时根据不同知识点版块的特点对新型教学方法加以应用ꎬ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ꎬ学以致用ꎬ提高教学效果ꎻ同时ꎬ在实践教学条件相对缺乏的背景下ꎬ另辟蹊径ꎬ将培养方向转向锻炼学生查阅和整理香料性质㊁加工方法㊁配方分析等方面的能力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ꎬ为学生从事香料香精相关行业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ꎮ75第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许承志等:香料香精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香 料香 精行 业经 济建 设需要 的轻化 工程 应料 香 精 ) 业 学 生 所 开 香 专
设 食 品 专 业 课 的 特 点
我 院轻 化工 程 ( 料香 精 ) 香 专业 学生所 开设 食 品 专 业课 主要 有 : 品 工艺概 论 ( 学 分 ,2学 时 , 中 食 2 3 其 理 论课 1 学 时 , 内实 验 1 6 课 6学 时 ) 食 品 风 味 化学 ,
(. 1 5学分 ,4学 时) 食 品添加 剂 应 用 ( . 2 , 1 5学分 , 4 2
人才 , 学 生 可 以 从 事 香 料 香 精 行 业 的 技 术 开 发 使 ( : 原料 制备 、 精 制备 、 料 与 香 精 分 析 、 料 如 香 香 香 香 与香 精 的品控 、 妆 品 的制 备 技 术 以及香 精 在 日用 化
本 理论 知识 , 系统地 掌握 本专业 所 必需 的基 础知 识 ,
收稿 日期 :0 8一 8 O 2 0 O —3 作者简介 : 冯 涛 ( 9 8一 ) 男 , 北 省人 。 师 , 士 。 17 , 湖 讲 博
计、 技术 管理 、 技 成 果 转 化 及 市 场 营销 的综 合 知 科
识 。具有 轻化 工程 香 料 香 精 行 业产 品研 究 、 发 和 开
生 产 的技 术 能力 , 到 基 础 扎实 , 业知 识 系统 、 做 专 全 面 , 以香原 料制 备 、 香 与 创 香 、 品 加香 与香 料 且 仿 产 香 精 品质 控 制为专 长 。 本专 业开 设 的主要 理论课 程包 括 : 无机 化学 、 分
扎 实 的理论 基础 , 应 具 有 较 强 的实 践 能 力 和 产 品 还
掌握 辨香 、 香 、 香 的基 本 知识 及 理 论 , 有 制 备 仿 创 具 香 料香精 以及 加香 产 品等工 程技 术知识 ;
第二 , 学生具 备一 定 的人文 社会 科学 、 使 艺术 设
开 发创 新能 力 。此外 , 随着 高校 招 生规模 的扩大 , 毕 业 生就 业形 势 不 容乐 观 。对 于 当代 大 学 生 而言 , 如
设 了食 用香 精工 艺 与调香 、 烟草 工 艺与调 香 、 日用 香
析 化学 、 有机 化学 、 物理 化学 、 日化香精 基 础 、 用香 食
精 基础 、 轻化 工程 基 础 、 用 香精 工 艺学 、 草 工 艺 食 烟 与 调香 、 品工业 概 论 、 食 日用 香 精工 艺学 、 天然 香 料 及其 加工 、 成香 料 工 艺 学 、 合 化妆 品工 艺 学 、 类 化 萜 学 等 。主要实 践 性 教 学 包 括 : 类 实 习 、 各 实训 ( 9学 分 ,8 2 8学 时) 课 内实 验 ( 5学 分 , 2 , 1 4 4学 时 ) 独 立 , 综合 实验 ( 0学 分 , 2 1 3 0学 时) 毕 业设 计 ( 文 ) 1 , 论 (8 学分 ,7 学 时) 56 。上述 教 学实 践环 节 学 分 占总学 分
和 实践 性 , 整个 实践 教学 中 占有一 定地 位 , 在 对提 高
学 生适 应工 厂生 产 实 际 的能 力 具 有 重要 作 用 , 我 是
院轻化 工程 专业 学生 的选 修课 。
1 我 校 轻 化 工 程 ( 料 香 精 ) 业 课 程 体 系 香 专
特 点
本专 业 旨在 培 养德 、 、 智 体全 面发 展 的 , 应 我 适
第 2 8卷 第 4期 2 0 0 8年 1 1月
郑 州 牧 业 工 程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n lo h n z o le eo i lH u b n r gn e ig o r a fZ e g h uColg fAnma s a d yEn ie rn
V o128 No . .4 Nov r b r 2 08 e m e 0
对 轻 化 工 程 ( 料香 精 ) 业 学 生食 品 专 业 香 专
课 教 学 改 革 的 探 讨
冯 涛 ,田怀 香 ,俞 根 发
( 上海 应 用技 术 学 院 香料 香精 技 术与工 程 学院 , 海 2 0 3 ) 上 0 2 5
化工 、 食品、 医药、 烟草、 皮革、 纺织 、 造纸中的应用) 、
技术 管理 、 市场 营销 等相 关工 作 。本专 业特 色是 :
第一 , 使学 生具 备 扎 实 的数 学 、 学 、 理 等 基 化 物
学 时) 食 品专业课 总学 分约 占学生修 满 总学分 ( 8 , 10
学 分 ) 2 8 , 品专业 课 总课 时 数 约 占学 生 修满 的 . 食 总课 时数 ( 8 0学 时 ) 2 8 , 明所 开 食 品专 业 28 的 .% 说 课课 时数 相对 较少 , 而且 课程 安 排 相对 集 中 ( 6 7 第 ,
中 图分 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1 1 2 0 ) 4— 0 5 3 1 0 —3 1 ( 0 8 0 0 6 —0
随着市 场竞 争 的 加 剧 , 业对 工 科 大 学 生 的综 企 合 能力 和实 践 能力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仅 要 具 有 不
何 尽 快适应 新形 势 、 满足 新要求 , 高 自身 的专业 技 提
能 和就 业 能力 , 增强竞 争 能力 , 是他 们在 大学 期 间的
重 要任 务 。
为 了培养 学生 的实践 能力 , 向社 会输 送 合 格 人 才 , 院轻 化工 程 ( 我 香料 香精 ) 专业 理 论 实 践 教 学 开
的 2 . , 学实 践环 节学 时 占总学 时 的 4 . 。 76 教 54
精 工艺 与 调香 、 合成 香 料 工 艺 和食 品工 艺 概 论 及 实
验 等课 程 , 中食 品专 业 课及 其 工 艺 实 验 是 香 料 香 其
精 专业课 教 学 的一个 辅 助环 节 , 有 较 强 的 综 合性 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