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初探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及探索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及探索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及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及探索,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这些人才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品质,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寻找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新的价值。
高等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这样的人才,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
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许多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分析和反应机理等内容,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创新创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及探索1. 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有机化学的实验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实验教学:(1)改革实验内容:结合实际,设计一些与工业生产和创新研究相关的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提高实验设施和设备的质量和水平: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场所,应该提供良好的实验设施和设备,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并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3)加强实验指导:实验指导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创新教学方法有机化学教学应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初探

第11期 收稿日期:2020-03-25作者简介:王湘敏(1979—),女,河北安新人,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合成; 通讯作者:孙立波(1987—),讲师,主要研究向为纳米金催化。
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初探王湘敏,赵 岩,李家柱,孙立波(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专业课教学的新要求,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药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具有课程难度大、选课学生多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最终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与统一。
本文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的方式方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同时也为其它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思政教育;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1-0225-02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知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
且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复杂的社会环境极易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政治信仰模糊等问题。
这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因此,打破高校思想政治课“孤岛”的困境,构建全课程、全员参与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让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参与到思政教学中,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以“有机化学素养提高”为目的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1年第10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44期·245·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以“有机化学素养提高”为目的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刘应乐*,蒋维东,杨义,蒋燕,刘强强(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Organic Chemistry with the Aim of“Improving Organic Chemistry Literacy”under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Liu Yingle*,Jiang Weidong,Yang Yi,Jiang Yan,Liu Qiangqia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Engineering,Zigong643000,China)Abstract:The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team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Engineering introduced organic reactions named by well-known Chinese chemist,the application of some basic organic chemical reactions in synthesis of complex compounds and some important drugs into classroom intend to improve the lack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in learning.Through the teaching evaluation,we found that the political and organic chemistry literacy of student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This article summarizes some cases of our team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new teaching reform which will implement by other organic chemistry teachers in future.Keywords:organic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organic reactions;quality improvement;organic synthesis有机化学是主要研究碳氢及其衍生物等的化学。
对于轻化工程专业内涵的学科认识及探讨

对于轻化工程专业内涵的学科认识及探讨轻化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化学、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改性、改良等处理,以制造出各种化工产品、材料和装备。
轻化工程专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轻化工程专业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反应与工艺轻化工程专业的核心是化学反应与工艺,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机理、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产物的分离与纯化等方面。
在轻化工程专业中,化学反应是制造化工产品的基础,因此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专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性能、结构、制备工艺等方面。
在轻化工程专业中,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对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轻化工程专业的第三个方面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
在轻化工程专业中,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是保证化工生产安全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研究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环境保护与安全轻化工程专业的第四个方面是环境保护与安全,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的预防和控制。
在轻化工程专业中,环境保护和安全是化工生产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环境保护与安全的研究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四个方面是轻化工程专业的主要内涵,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轻化工程专业的完整体系。
在轻化工程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需要全面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轻化工程专业人才。
在轻化工程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知识的学习轻化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即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则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流程,但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经典的有机合成实验,如乙酸乙酯的制备、苯甲醛的歧化反应等。
这些实验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有机合成技术,但与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脱节,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
同时,实验内容的重复性较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式不完善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式主要以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为主,考核内容侧重于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不够重视。
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抄袭实验报告、应付实验操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一)优化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入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轻化工程专业染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染料化学是轻化工程专业 的- F专业 基础课程 , - ] 其任务 是
发展快 , 品种多 , 应用广 的活性 、 分散 、 阳离子等染 料结合染料 发展方向 , 本课程增加染料发展和品种的讨 论。根据染料应用 发展过程中对环保的要求 , 我们 加强了禁 用染料和环保 型染料 的相关 内容 , 并针对其他行业 应用染料 的情 况 , 充介 绍功能 补 性染料 。而对 于不溶性偶氮染料这些 目前使用很少的染料 , 我
们在染料化学的教学中就课程 内容、 教学 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 行了下述改革探索。
节省 ,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我们制作 了多媒体课件 , 已在两
届 学生 中试用 , 这样不仅可 以节约 大量 板书 的时间 , 而且 能做 到图文并茂 、 动直观 , 生 大大丰富了课 程的信 息量 。但是 , 这仅
多 年来 我 校 轻化 工 程 专 业本 科 生 的染 料 化 学课 程 主要 采 用 二十 年前 由王 菊 生 主 编 的《 整 工 艺原 理 》 三 册 作 为教 材 。随 染 第
建立 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平台上 ,积极探 索学 生与教师 之间、 学
习者群体之间的互动式学习 , 探索学生个人不受时空限制的 自 主学 习方式 , 使教学 内容更充 实 、 生动 , 学生学 习方 式更多 元 化、 个性化 , 从而优化教与学 的效果。
仅 是多媒体教学手段 的初级 作用 。从 教育创新的 目标 导向着 眼, 我们认为 , 基于网络的学习系统 , 不仅可实现学 习的资源共
享, 为学 习者之间的协作提供 了可 能 , 而且 在实现 以学 习者 为
轻化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时刊
Ch e mi c a l J n d u s t r y Ti me s
Vo 1 . 2 7, No. 1 2
D e c 1 2. 2 0 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1 5 4 X. 2 0 1 3 . 1 2 . 0 1 3
轻 化 工 程 专 业 有 机 化 学 教 学 研 究
于凉云 张 奇
( 盐城 工学 院纺 织服 装学 院 , 江苏 盐 城 2 2 4 0 5 1 )
摘 要 有机化学是轻化工程专业一门重要 的基础 课程 , 也是学 生反映 比较难 掌握 的一 门课程 。从发挥学生 的主体
作用 和教师的主 导作用 、 有机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 的实施 4个方 面, 探讨 了如 何丰富教学手段 和提高轻化工程专
学 习态 度 , 为此 , 一 定要 上好第 一堂 课 , 从 有 机化 学 的
含 义 引 出有机 化学 发 展史 , 比如 : 为 什 么叫有 机化 学 ?
学 习 的组织 者 、 合作 者和 引 导 者 。组 织学 生 有激 情 、 有 效率 的学 习 , 一 起讨 论相 关 的有机化 学热点 或难 点 问题 , 引导 学 生 运 用 有 机 化 学 知 识 去 思 考 并 解 决 问
考: ①由苯胺合成对硝基苯胺为什么不直接硝化? 由
此 引入官 能 团为什 么 要 保 护 、 如何 保 护 的问题 , 启 发
2 0 1 3 . V o 1 . 2 7 , N o . 1 2
教改论坛
一
O H 3
。N a N N
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特色与创新

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1. 强调学生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 增加前沿性内容和应用型内容的比例。
在传统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4.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同时,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自身学科特点和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6. 建立开放的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平台。
将课程内容、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师生获取和使用相关资源,同时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7. 注重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
有机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8.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增加实验课程比例、优化实验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9.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0. 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将企业的需求和反馈引入教学中,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化工程专业在 我校属 于纺织工程 学院 , 该专业 自2 0 03年 招 生 以 来 , 生 就 业 率 很 高 , 业 生很 抢 手 。其 专 业 培 养 方 向 是 学 毕 染整, 对有机化学基 础知识 要求 较高 。有机化 学 和有机 化学 实 验课程在该专业 的培 养方案 中的份量 一直 都很重 , 是重 要 的专 业基础课 。几年 来 , 在各门基础课 程拼命压缩 学时 的背 景下 , 轻 化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理论课程 由 6 0学时提高到 7 5学 时, 有机 化学实验课程 由 l 时增加 到3 5学 0学时 , 反映 出该专业师生对有 机化学课程的重视和 厚爱 , 也说 明牢 固掌 握有机 化学 的基础 知
c se b u h o tn ,ta h n t o u s d a o tt e c n e t e c ig meh d,a d e p rme t l s ci n o r a i c e sr . I ’ o s lc p r p it n x e i n a e t f o g n c h mi y o t t S t ee ta p o r e a t a h n tr l n e ra g h o t n st k r o c s n y tmai ,t ie s y t a h n to e c ig ma e a d r ar n e t e c n e t o ma e i mo e c n i a d s se t i a t e c o dv r i e c i g meh d,a d t f n o
讨 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体会 : 选教材 , 优 重组 内容 , 使之更加 系统 和简练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也尽量灵活多样 ; 范实验操作 , 规 提 高学生动手能力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关键 词 : 有机化学; 课程改革 ; 轻化工程
Di u so fCu rc l m f r o g n c C e sr ih e c lEn i e rn s sin o r iuu Reo m n Or a i h mi y o L g tCh m a gn e g c t f i i
类、 命名 、 表征 、 立体化学 等基础 知识 , 学生对 有机 化学 、 机 使 有 物以及基本理论有全 面的了解和认识 ; 2~5篇里 侧重有机 物 在 化学性 质的介 绍 , 以烃及烃的含氧 、 含硫 、 含氮衍 生物顺 序学 习、 内容 一 目了然 。纵观 各篇 内容 , 编排 井然 有序 , 识及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对学 生后续专业课 的学 习是 迫切 由简单到复杂 , 需要的 。由此 , 我们也对有机化学课程 的教 学大纲 多次修订 、 对 顺理成章。学 习起来思路清晰 , 避免了命名 等内容 的重复讲授 , 突出重点 。如 果能把 化合物 的物理 性质 放在 第 1篇 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 删减 、 对教学 方法也 进行 了大胆 的改进 和 节约时间 ,
ma e e pe me tlo r to o ma ie wi aif co e u t . k x r n a pe ain n r t t s tsa t r r s ls i v h y Ke r s:o g n c c e sr ;c ri u u r fr ;l h h mi a n i e n y wo d r a i h mit y u c l m e om i tc e c le gne r g g i
Absr c t a t:On t sso r a c c e sr e c i g i u c o l o x e inc fo rr fr p a t e we e d s heba i fog ni h mity ta h n n o rs h o ,s me e p re e o u e o m r c i r i— c
r ANG De— h n — og
( o eeo t a a dC e cl n ieig Z o gu nIstt o eh ooy Hea h nzo 5 0 7 C ia C l g f e l n hmi gnen , h ny a ntue f c n l , nnZ e gh u4 0 0 , hn ) l Ma r i aE i T g
书后 的感 受 。该 书 与 一 般 的 有 机 化 学 教 材 相 比 , 似 薄 , 实 际 看 但
增加 了许 多新 内容 , 与学科前沿 和学科交叉点适 当关联 , 有利 于 拓宽学生 的知识 面。 比如绿 色有机 合成 的介绍 、 些教 学资 源 一 的介绍等 等 , 烃类“ 交换舞伴” 的反应也是很新 的内容 , 我最喜欢 该教 材的编排顺 序 。首先 在概论 里面介 绍了有 机物 的结 构 、 分
探索 独立成章 , 而不是分散在后续各个章节 , 就更好 了。我们在使 用 该教材的过程 中基本 上是按 照书 中知识模块 来授课 的 , 时考 同 虑我校轻 化工 程专业 的整个课 程体 系 , 们删减 了书 中一些 内 我 容, 比如有机物表征 、 有机合成等知识 我们在这个课 程 中完 全不 讲, 因为后续有相应的专业课来专 门学 习。另外 由于 学时有 限 ,
・
18・ 8
广 州化 工
21 年 3 0 1 9卷第 2 3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轻 化 工 程 专 业 有 机 化 学 课 程 改 革 初 探
杨德 红
( 中原 工 学院材料 与化 工 学院 ,河 南 郑 州 4 0 0 ) 10 5
摘 要 : 结合我校轻化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 从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以及实验课程等方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