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的浓度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0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总分:52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200 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掉一半,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10%B.5%C.2.5%D.20%2.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将准确称取的氯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B.称量氯化钠时药品和砝码(最小的砝码为1 g)放置颠倒了,所配制溶液溶质量分数偏大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若用稀释10%的氧化钠溶液的方法配制上述溶液,需加水30 g3.如图是某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则t2℃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0%B.l6.7%C.30%D.23.1%4.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480 mL 0.5mol•L﹣1 NaOH溶液以备使用。
其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则如图操作应在图中的()(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B.①与②C.④与⑤D.⑤与⑥5.小兰同学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取水时他是俯视读数的,这位同学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A.等于5%B.大于5%C.小于5%D.无法判断6.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称量、溶解、计算、装瓶、贴标签B.称量、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C.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D.溶解、计算、称量、装瓶、贴标签7.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B.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C.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5g氯化钠,量取100mL水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8.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A. B.C. D.9.将 50g 98%的浓硫酸全部溶于水配制成 10%的稀硫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A.400B.440C.450D.500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29分)10.(3分)用5%的KNO3溶液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营养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g;用量筒量取水时,若读数时仰视,则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天“偏大”或“偏小”);玻璃棒在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3溶液的浓度第 1 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相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 或溶剂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直策应用公式计算即可。
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解此类题目抓住一点即可:浓缩或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即 m1· a1%= m2· a2%或 m1· a1%=( m1± m水)· a2%3.必定质量的溶液中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波及溶先依据公式m=ρV(即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液体积、密度的计算。
应) 进行换算,或先计算质量,再利用公式进行换算。
【例题】 2011 年 6 月份,强降雨给中国南方造成汛情和洪涝灾祸,各地已采纳踊跃措施防汛抗洪。
为防备灾区疾病传染,需对灾区喷洒消毒剂,进行医疗卫生防疫。
质量分数为0.2%~ 1%的过氧乙酸就是用于环境喷洒和器具浸泡的一种消毒剂。
现有市售质量分数为的过氧乙酸,要配制1%的过氧乙酸10 kg ,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
A. 1 000 g B. 500 g C. 100 g D.50 g20%分析:此题是一道稀释问题的计算型选择题,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则 x×20%=10 kg×1%, x=0.5 kg=500 g。
答案: B需要1.如图表示一杯刚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若要增添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
A.升温 B.降温 C.加糖 D.搅拌答案: A2 .对“ 20%的食盐溶液”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100 g 水中溶解了20 g 食盐B. 100 g 食盐溶液中含有20 g 食盐C.将 20 g 食盐溶解在80 g 水中所得的溶液) 。
D.将食盐和水按质量比1∶4混淆制得答案: A3.常用抗生素“前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前锋Ⅵ”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起码需加入蒸馏水( A. 1 mL B. 2 mL C. 3 m L 0.5g ) 。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稀释及综合计算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最新

第九章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稀释及综合计算同步练习题1.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200g和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300g,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8% B.12% C.13% D.15%2.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 40%的硝酸钾溶液D.在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3. 把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加水稀释到2019g,其质量分数为( )A.20% B.2% C.0.2% D.0.02%4. 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A.16g B.20g C.40g D.56g5.质量分数为30%的某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40%,则原溶液的质量是( )A.30g B.40g C.50g D.60g6.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7. 现有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一瓶,倒出34质量后加水至原质量,再倒出23质量后,余下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6% B.5% C.4% D.3%8. 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 (变;不变)9. 溶液的浓缩是指将溶液蒸发水分,使其浓度变大。
溶液在浓缩前后,溶质质量保持 (变;不变)10. 将两种溶液混合时,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
(大于;等于;小于)11.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溶液的浓度习题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需要水的质量为490 g-50 g=440 g答:需要水440 g。
03中档题9.(20xx·株洲)除质量分数以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例如,52%的饮用白酒就是指每100体积的饮用白酒中含有52体积的乙醇。
下列溶液的浓度属于用体积分数来表示的是(D)A.0.9%的生理盐水B.5%的葡萄糖注射液C.10%的氢氧化钠溶液D.75%的医用酒精10.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A)11.(20xx·沈阳)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12.(20xx·临沂)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13.(河南中招)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 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t2℃时,各100 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t2℃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 g水得到20%的溶液14.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精品同步测试(含解析).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mL B.2mL C.3mL D.4mL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质质量计算溶液质量;根据溶液的组成,利用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要加入水的质量.解答:解:配制20%的溶液质量=0.5g÷20%=2.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2.5g﹣0.5g=2g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水的体积是2mL故选B点评:利用溶液质量分数进行的简单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三量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2.向100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5% B.20% C.22.5% D.25%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之和,溶液质量为原溶液质量与所加入氢氧化钠质量之和.解答: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0%故选:B.点评: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分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即可利用公式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A.50g B.90g C.100g D.200g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守恒.分析:溶液在进行加水稀释时,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根据此等量关系,可利用浓溶液的有关数据计算稀释所需要加水的质量.解答:解: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10%x=100g故选C.点评:欲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可通过加入与溶液质量相等的水进行稀释的方法实现.4.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30℃的不饱和溶液B.30℃的饱和溶液C.90℃的不饱和溶液D.90℃的饱和溶液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及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对所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判断30℃时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同理,90℃时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判断9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综合以上分析,四种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为3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B.点评: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温度下该物质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且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N aCl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依据题干中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判断;B、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钠在溶液中溶解的质量分析判断;C、依据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分析解答;D、依据加热前后溶液的浓稀变化分析解答;解答:解:A 、依据加热到60℃时没有溶解的氯化钠全部溶解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加热后升高了;B、加热前后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变大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了;C、由题干可知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所以溶剂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D、加热后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变多,所以溶液变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了;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知识相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加热后未溶的氯化钠全部溶解,然后结合加热前后溶液中溶质溶剂量的变化分析即可;6.(3分)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用2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A.1g B .2g C.3g D.5g考点:电解水实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本题是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导入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由题意知,浓度的增加就是水的减少,减少水的质量就是电解水的质量,可设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式即可求出.解答:解:由题意知,设电解水的质量为x,列式为:,求解得x=5g,所以电解水的质量为5g.点评:本题要求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并会灵活的运用.7.(3分)向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p%与加入硝酸钾晶体的质量m′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m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随着硝酸钾晶体的加入,由于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能为0,故起点不对,且一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最终应是水平线,故A错误;B、m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随着硝酸钾晶体的加入,由于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而不是减小,故B错误;C、m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随着硝酸钾晶体的加入,由于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故C正确;D、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能为0,故起点不对,且一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最终应是水平线,而不是一直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溶液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理解概念,明确二者区别,了解二者转化的方法、掌握溶液状态改变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8.(3分)(2012•盐城)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5% D.72%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因此需要判断溶质乙醇与溶剂水的质量关系;每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6个氢原子,每个水H2O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根据“乙醇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可推算溶液中乙醇与水的质量关系;可以据此完成解答.解答:解:根据氢原子数相等,找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出质量关系.C2H5OH~6H~3H2O46 54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学生应注意H原子个数是解答的关键,而利用分子的个数来计算其质量是思维转换中的难点.9.(3分)(2008•长沙模拟)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已知“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则可推测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的可行操作.解答:解:A、加入硝酸钾晶体,不可行,因为不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溶解,则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B、恒温蒸发溶剂,不可行,因为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恒定,故B错误;C、降低温度,可行,因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会有晶体析出,溶液变稀,质量分数变小,故C正确;D、升高温度,不可行,因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但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注意考查了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学会处理有关问题.10.(3分)用60%浓硫酸A与20%稀硫酸B来配制30%硫酸溶液,所用溶液A、B的质量比为()A.2:1 B.1:2 C.3:1 D.1:3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混合后溶质质量等于混合前溶质质量之和.解答:解:设需60%浓硫酸质量为X,需要20%硫酸溶液质量为Y,则:X×60%+Y×20%=(X+Y)×30%解得X:Y=1:3.故选D.点评:要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混合前后溶质不变列等式.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1.(3分)(2011•湖北)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32 kg,水的质量是168 kg.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利用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的知识解决此题.解答:解: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则有200kg×16%=32kg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质量的和,则有水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的差,则水的质量=200kg﹣32kg=168kg.故答案为:32;168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溶质质量的计算方法,属基础性溶液计算题.12.(3分)(2011•宜昌)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我能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2)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5 g.小丽向100gt2℃的水中加入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A物质溶于水时放热.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的定义结合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以及溶解时溶液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来解答该题,其中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解答:解:(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时候,所以可以知道在温度为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在温度由从t2℃降温到t1℃时,C由于溶解度的增大而不会析出溶质,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3)在t2℃时,A的溶解度为45g,即在t2℃时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45gA物质,但小丽加入50g全部溶解可以判断该物质在溶解的时候可能是放出了热量,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使A物质全部溶解,等温度降低后又析出晶体.(1)t1;(2)C;(3)45;A物质溶于水时放热.点评:熟练掌握溶解度曲线所能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好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及二者的关系,分析并解答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方面的问题.13.(3分)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0% .(2)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填写物质序号).(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c>b=a (填写物质序号).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3)根据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大小的变化考虑.解答:解:(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 g,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0%;(2)从t2℃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3)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它们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仍为×100%=20%,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但仍然大于25 g,所以它的质量分数大于20%,这时三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是c>b=a.故答案为:(1)20%;(2)a>b>c;(3)c>b=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知道某一温度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三、解答题14.(3分)(2010•襄阳)在249.5g稀盐酸加入盛有50g碳酸钙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碳酸钙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氯化钙的质量,然后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50g X Y═得:X=55.5g═得:Y=22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49.5克+50克﹣22克=277.5克.∴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格式和规范性,注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减去气体的质量.15.(3分)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4% 12% 16% 24% 28%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2 1.08 1.11 1.17 1.20硫酸溶液的密度/g•mL﹣1氨水的密度/g•mL﹣10.98 0.95 0.94 0.91 0.90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它们的密度变化情况:对于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对于氨水: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2)向100g 24%的氨水中加入100g水,摇匀,溶液的体积为210.5 mL.(3)向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2%;向质量分数为24%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2%(用“>”“<”或“=”填空),根据以上计算或推理的结果,总结出的规律是对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的物质,其溶液和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二分之一;对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的物质,其溶液和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二分之一.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很容易分析出两种溶液的密度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2)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不能认为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两者的体积之和进行解答;(3)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和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受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递变规律的影响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很容易分析出两种溶液的密度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对于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对于氨水: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2)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不能认为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该溶液的密度为0.95 g•mL﹣1,因此体积为≈210.5 mL;(3)设原溶液的质量为m1,加入水的质量为m2.由于硫酸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且两者体积相等,因此m1>m2,故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由于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两者体积相等,因此m1<m2,故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通过计算可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和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受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递变规律的影响.答案:(1)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2)210.5;(3)>;<;对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的物质,其溶液和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二分之一;对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的物质,其溶液和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二分之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物质的相对分子量有关的题目,难度一般,是基础题;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密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且能够从相对分子质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3(同步练习)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三)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石灰水与CO2B.KMnO4与水C.豆浆与水D.面粉与水2.t℃时,20g某物质溶解在20g的水里恰好饱和,此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是()A.100gB.20gC.40gD.1g3.下列方法可使硝酸钾溶解度增大的是()A.增加溶质B.增加溶剂C.升高温度D.搅拌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其操作顺序按溶解、过滤、蒸发进行的是()A.NaCl中含KNO3B.CaCO3中含NaClC.NaCl中含泥沙D.铜粉中含铁粉5.实验室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瓶、玻璃棒、蒸发皿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C.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试管D.量筒、烧杯、托盘天平、蒸发皿6.20℃时:A的溶解度为15g,1gB溶解在10g水里成为饱和溶液,50gC 的饱和溶液中含10gC。
则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A>B>CB.C>A>BC.C>B>AD.B>A>C7.粗盐提纯实验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A.加速溶解B.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C.加快蒸发D.防止液体溅出8.欲使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22.5g水B.蒸发25g水C.加入5gKNO3D.加入10gKNO39.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溶液中不变的是()A.溶液质量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液浓度10.恒温下,蒸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的部分水,溶液中不变的是()A.质量分数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D.溶剂质量1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将20g氯化钠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8.6%B.25.7%C.26.5%D.29.4%1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主要实验步骤依次是()A.溶解,计算,称量B.计算,溶解,称量C.计算,称量,溶解D.称量,计算,溶解13.将浓度为38%、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稀释成10%稀盐酸,需用到()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B.量筒、托盘天平、烧杯C.量筒、烧杯、玻璃棒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4.用60%浓硫酸A与20%稀硫酸B来配制30%硫酸溶液,所用溶液A、B的质量比为()A.2︰1B.1︰2C.3︰1D.1︰3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mL98%硫酸和50mL水混合,可得100mL49%稀硫酸B.10mL酒精和90mL水混合,可得100mL10%酒精溶液C.100g10%食盐水和100g10%食盐水混合,可得200g20%食盐水D.5%的食盐水温度升高(水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二、填空题1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⑴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新版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同步训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直接应用公式计算即可。
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解此类题目抓住一点即可:浓缩或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即m1·a1%=m2·a2%或m1·a1%=(m1±m水)·a2%3.一定质量的溶液中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涉及溶液体积、密度的计算。
应先根据公式m=ρV(即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进行换算,或先计算质量,再利用公式进行换算。
【例题】 2011年6月份,强降雨给中国南方造成汛情和洪涝灾害,各地已采取积极措施防汛抗洪。
为防止灾区疾病传染,需对灾区喷洒消毒剂,进行医疗卫生防疫。
质量分数为0.2%~1%的过氧乙酸就是用于环境喷洒和用具浸泡的一种消毒剂。
现有市售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要配制1%的过氧乙酸10 kg,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
A.1 000 g B.500 g C.100 g D.50 g解析:本题是一道稀释问题的计算型选择题,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则x×20%=10 kg×1%,x=0.5 kg=500 g。
答案:B1.如图表示一杯刚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若要增加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升温B.降温C.加糖D.搅拌答案:A2.对“20%的食盐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了20 g食盐B.100 g食盐溶液中含有20 g食盐C.将20 g食盐溶解在80 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和水按质量比1∶4混合制得答案:A3.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1.对“10%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 g水中溶解了10 g硝酸钾B.100 g硝酸钾溶液中溶解有10 g硝酸钾C.10 g硝酸钾溶解于90 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D.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2.无土栽培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1%,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 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A.7.1 kg B.14.2 kg C.71 kg D.142 kg3.20 ℃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35.8 g。
在该温度下,将15 g 氯化钡和20 g 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23.1%、26.4% B.23.1%、28.6% C.30%、35.8% D.30%、40%4. 将50 g 20%的KNO3溶液加水稀释到200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5% B.10% C.20% D.50%5. 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50 g B.10 g C.100 g D.40 g6. 将50 ℃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升温至6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降温至4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 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 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7. 在t℃时,某物质X、Y分别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Y与水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a、图b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都只能是固体 B.两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图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Y D.t ℃时X、Y的溶解度:X<Y8. 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9.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下列四种溶液作对应的处理,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的是( )10.如图所示,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D.所含溶剂质量:甲<乙11. 20 ℃时KCl的溶解度是34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01 知识管理 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 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 公 式: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形公式:溶质质量=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说 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浓度的定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的溶液浓度越大。 注 意:溶质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溶质质量。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依 据: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_质量不变。 注 意: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能相加。
02 基础题 1.室温时,分別向含有100毫升水的M、N两个烧杯中加入5 g、10 g硫酸铜,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 N A.M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浅,溶质质量分数大 B.M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深,溶质质量分数小 C.N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深,溶质质量分数大 D.N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浅,溶质质量分数小 2.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15%的食盐溶液选种,现有配制好的15%的食盐水200 kg,其中含水( ) A.30 kg B.170 kg C.140 kg D.200 kg 3.一定温度下,将溶液用水稀释,一定不发生变化的量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4.现有一杯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5.(常德中考)将100 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 g水中,所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9.8% B.10.0% C.10.9% D.11.1% 6.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
7.(临沂中考)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 03 中档题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8.(株洲中考)除质量分数以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例如,52%的饮用白酒就是指每100体积的饮用白酒中含有52体积的乙醇。下列溶液的浓度属于用体积分数来表示的是( ) A.0.9%的生理盐水 B.5%的葡萄糖注射液 C.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75%的医用酒精 9.(沈阳中考)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10.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变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5 g B.10 g C.20 g D.50 g 11.t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 g,C物质的10 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 g C。若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三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 A.A>C>B B.C>B>A C.B>C=A D.A>B>C 12.(苏州中考)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 ℃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13.(云南中考)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d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 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14.(福州中考)分析处理图表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在100 g的水中加入30 g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广州中考)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 ℃,其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16.(株洲中考)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要把50 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01 知识管理 1.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要领:(1)参加反应的是反应物溶液中的________。 (2)生成的____________是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注 意:在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将溶质的质量列比例式,而不能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 2.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有两种求法 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若生成物中有水,溶剂中还要加上生成水的质量。 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物)-m(沉淀)-m(气体),其中m(反应物)代表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m(沉淀)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m(气体)表示生成气体的质量。
02 基础题 1.(西宁中考)某兴趣小组用73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锌粒反应,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枣庄中考)一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他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 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 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1)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2)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雅安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称量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0.1 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4.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最终生成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03 中档题 5.(宜昌中考)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 g和94.4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怀化中考)硅钢是制变压器、充电器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分是Fe和Si。某同学用硅钢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取6.60 g硅钢样品,将60.00 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其中稀硫酸与硅及其他杂质不反应)。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稀硫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1次加入10.00 g W g 第2次加入10.00 g 4.36 g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第3次加入10.00 g 3.24 g 第4次加入10.00 g 2.12 g 第5次加入10.00 g 1.00 g 第6次加入10.00 g 1.00 g (1)根据表中数据,稀硫酸加入到第________次,铁恰好反应完全。 (2)表中W=________g。 (3)计算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7.(乐山中考)向盛有2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 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3.7 g。完成下列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