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含锌含氰废水的化学处理研究

合集下载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碱性氯化法是所有能用来破坏工业废水氰化物方法中的发展最快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电镀和金选冶厂废水处理系统。

氰化物被氯完全氧化,在不同的pH 值下分两段进行。

在第一段,氰化物被生成氰酸盐,它的毒性大致相当于HCN 的千分之一。

第一段又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氰化物被氧化成氯化氰(CNCl),用下列方程表示:NaCN+Cl2→CNCl+NaCl 这一反应几乎是瞬间进行的,而且与pH 值无关。

第二步在高碱度溶液中氯化氰按下列水解成氰酸盐:CNCl+2NaOH→NaCNO+NaCl+H2O 因为氯化氰是高度挥发性的有毒气体,所以为了完成这一步反应,必须保持溶液的高碱度,同时避免这种有毒气体的释放。

在pH8.5~9 时,完成第一段反应需要10~30min,在pH10~11 时,反应时间缩短到5~10min。

氰化物氧化成氰酸,按理计算,每份氰化物需要2.73 份氯。

可是在实践中却需要更高的氯/氰比例,多到5∶1。

因为部分氯与其他氧化物质起反应,例如,硫氰酸盐和硫代盐类。

硫氰酸盐(CNS)是重要的,因为在这一步中,金选冶厂溶液里有大量的硫氰酸盐生成。

按下列方程,每份硫氰酸盐要消耗4.9 份氯和6.4 份熟石灰。

2NaCNS+8Cl2+Ca(OH)2→2NaCNO+2CaSO4+8CaCl+10H2O 许多易离解的金属氰络合物按上述相似途径反应。

主要的差别是反应速度和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例如,锌氰络合物氧化按下式进行:Na2Zn(CN)4+10NaOH+4Cl2→4NaCNO+8NaCl+Zn(OH)2+4H2O 只有那些比铁和钴的氰络物稳定性小的金属氰络合物才适合于氯化法。

碱氯化法的第二段也按两步进行。

氰酸盐最终转化成碳酸氢盐和氮气。

第一步(这一步是速度控制步骤)是氰酸盐被氯催化水解生成碳酸铵:3Cl2+2NaCNO+4H2O→(NH4)2CO3+Na2CO3 +3Cl2 碱氯化法的优点:(1)此法应用非常广泛,有经验可以借鉴;(2)。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1、化学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化学工业、煤炭化学工业、酸碱工业、化肥工业、塑料工业、制药工业、染料工业、橡胶工业等排出的生产废水。

化工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首先应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必须外排的废水,其处理程度应根据水质和要求选择。

2、印染工业废水印染工业用水量大,通常每印染加工1t纺织品耗水100一200t.其中80%一90%以印染废水排出。

常用的治理方法有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回收利用:废水可按水质特点分别回收利用,如漂白煮炼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的分流,前者可以对流洗涤.一水多用,减少排放量;碱液回收利用,通常采用蒸发法回收,如碱液量大,可用三效蒸发回收,碱液量小,可用薄膜蒸发回收;染料回收.如士林染料可酸化成为隐巴酸,呈胶体微粒.悬浮于残液中,经沉淀过滤后回收利用。

无害化处理可分:物理处理法有沉淀法和吸附法等。

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吸附法主要是去除废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和脱色。

化学处理法有中和法、混凝法和氧化法等。

中和法在于调节废水中的酸碱度,还可降低废水的色度;混凝法在于去除废水中分散染料和胶体物质;氧化法在于氧化废水中还原性物质,使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沉淀下来。

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生物转盘、生物转筒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为了提高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收要求.往往需要采用几种方法联合处理。

3、造纸工业废水造纸废水主要来自造纸工业生产中的制浆和抄纸两个生产过程。

制浆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纤维分离出来,制成浆料,再经漂白;抄纸是把浆料稀释、成型、压榨、烘干,制成纸张。

这两项工艺都排出大量废水。

制浆产生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

洗浆时排出废水呈黑褐色,称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浓度很高,BOD高达5—40g/L,含有大量纤维、无机盐和色素。

漂白工序排出的废水也含有大量的酸碱物质。

抄纸机排出的废水,称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纤维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胶料。

14类工业废水的9种常用处理技术

14类工业废水的9种常用处理技术

14类工业废水的9种常用处理技术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1、膜技术膜分离法常用的有微滤、纳滤、超滤和反渗透等技术。

由于膜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不引入其他杂质,可以实现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因此常用于各种大分子原料的回收,如利用超滤技术回收印染废水的聚乙烯醇浆料等。

2、铁炭微电解处理技术铁炭微电解法是利用Fe/C原电池反应原理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

铁炭微电解法是电化学的氧化还原、电化学电对对絮体的电富集作用、以及电化学反应产物的凝聚、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其中主要是氧化还原和电附集及凝聚作用。

3、臭氧氧化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与还原态污染物反应时速度快,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可用于污水的消毒、除色、除臭、去除有机物和降低COD等。

4、磁分离技术磁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的水处理技术。

对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颗粒,利用磁性接种技术可使它们具有磁性。

磁分离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有三种方法:直接磁分离法、间接磁分离法和微生物—磁分离法。

5、SCWO(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是以超临界水为介质,均相氧化分解有机物。

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CO2、H2O等无机小分子,而硫、磷和氮原子分别转化成硫酸盐、磷酸盐、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离子或氮气。

美国把SCWO法列为能源与环境领域最有前途的废物处理技术。

6、Fenton及类Fenton氧化法典型的Fenton试剂是由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H,从而引发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反应。

由于Fenton法处理废水所需时间长,使用的试剂量多,而且过量的Fe2将增大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并产生二次污染。

Fenton法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较为简单,适用范围广;既可作为单独处理技术应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用,如与混凝沉淀法、活性碳法、生物处理法等联用,作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方法。

7、电化学(催化)氧化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通过阳极反应直接降解有机物,或通过阳极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臭氧等氧化剂降解有机物。

常用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

常用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

常用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综述了几种应用较多的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从反应原理出发分析处理情况。

并提出未来含氰废水的处理趋于综合化、清洁化。

标签:碱性氯化;氰化物;分节符(连续)1 前言氰化物是指含氰基的化合物,在电镀、化工、冶金等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由于生产性质不同,废水的成分和性质也不同。

氰化物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剧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与高铁细胞色素酶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失去传递氧的作用,引起组织窒息。

氰化物属于第二类污染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规定的污水中总氰化物最高准许排放质量浓度为:0.5mg/L。

如果废水处理不合格超标排放,势必对周围水资源造成污染,对人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2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物理法及生化法,其中化学法的应用最多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处理含氰废水常用的物理法和化学法。

2.1 碱性氯化法碱性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利用氯的强氧化性使氰化物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CO2和N2,使用的氯化剂有氯气、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

目前,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和堆沟港化学工业园中涉及含氰废水的企业大都采用次氯酸钠法来处理含氰废水。

目前,工程中次氯酸根氧化氰化物的处理方法较为常见,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反应式为:CN-+ClO-+H2O→CNCl+2OH-CNCl+2OH- →CNO-+Cl-+H2O即反应中CN-与ClO-首先生成CNCl,CNCl再水解成CNO-,pH值、水温和有效氯的浓度越高,水解反应越快。

由于CNCl在酸性条件下极易挥发,因此现场运行时必须严格控制pH值,pH10,此反应只需5min。

第二阶段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式为:2CNO-+2OH-+3ClO-→2CO32-+N2+3Cl-+H2O在低pH值时的反应速度较快。

含氰废水-酸化回收法

含氰废水-酸化回收法

CaSO3+2H+=Ca2++SO2↑+H2O CaSO3+H+=Ca2++HSO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2.2 HCN 的吹脱
HCN 易从液相逸入气体,这是 HCN 的性质决定的,通过向液相通
入空气(载气)的办法即可把 HCN 吹脱出来,达到从废水中除去氰化
物的目的,由于大部分 HCN 是由氰化物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解离而形
4)排风机电耗
0.5kw/m3
5)酸泵及加酸系统 0.26kw/m3
总计约:3.25kw/m3
这是使废水中氰化物降低到 50mg/L 左右时的电耗,如果追求更
低的残氰浓度,电耗成倍增加。
6.4 酸化回收法处理效果影响因素
酸化回收法处理效果与废水组成、酸化程度、吹脱温度、吸收碱
液浓度、发生塔的喷淋密度、气液化、发生塔结构有较大关系,最后 三项是与设备有关的参数,前四项是由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决定的。 6.4.1 废水中Cu/SCN-比对氰化物回收率的影响
6)SO42-离子浓度较高,如果对SO42-排放有特殊要求,废水还应 进一步处理。 6.2 酸化回收法的化学原理
前面已经介绍,HCN是弱酸,其稳定常数Ka=6。2×10-10,酸性条 件下,废水中的络合氰化物趋于形成HCN。HCN的沸点仅 26.5℃,极 易挥发,这就是酸化回收法的理论基础,从化学角度考虑,酸化回收 法可分三个步骤,即废水的酸化、HCN的吹脱(挥发)和HCN气体的吸 收。 6.2.1 含氰废水的酸化
铜、部分锌、银、金可通过沉淀工序以沉淀物形式从废液中分离出来 得到回收。
8)适应性强,氰化物的浓度和废水组成对该方法处理影响较小。 9)硫氰酸盐会与铜形成 CuSCN 被去除与铜含量相应的一部分。 酸化回收法的缺点如下: 1)当氰化物浓度低时,处理成本高于回收价值。 2)投资一般比同样处理规模的氯氧化法投资高 4~10 倍。 3)冬季需要对废水(浆)进行预热,才能取得较好的氰化物回 收率。 4)对于一些氰化厂来说,经酸化回收法处理的废水还需进行二 次处理才能排放。 5)废水中SCN-得不到彻底去除,故COD可能较高,对于无其它 废水做稀释水的氰化厂,外排水COD可能超标。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PPT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PPT
(3) 混合后废水得当量浓度 9、29/(8+16、3)=0、38 geq/m3=0、38*10-3 geq/L
(4) 混合后废水得pH值 HCl全部电离,且当量浓度=摩尔浓度,故
[H+]=0、38*10-3 mol/L,pH=-lg[H+]=3、42 (5) 中与池有效容积
反应时间取2h W=(8+16、3)*2=48、6m3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1
第一节 中与
一、概述 二、酸碱废水互相中和法 三、药剂中和法 四、过滤中和法
第一节 中和
一、概述
1、酸碱废水得来源与处置 ●酸性废水:化工厂、化纤厂、电镀厂、煤加工厂几金属酸洗车间等; ●碱性废水:印染厂、金属加工厂、炼油厂、造纸厂等; ●当酸或碱废水得浓度很高时,如在3%-5%以上时,应考虑回用与综合利用得 可能性;当浓度不高,如小于3%时,才考虑中与处理。
23,沉淀剂采用石灰乳,其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一级化学沉淀控制PH为3、47,使铁先沉淀,铁渣含铁32、84%,含铜0、
148%;第二级化学沉淀控制PH在7、5-8、5范围,使铜沉淀,铜渣含铜3、 06%,含铁1、38%。废水经二级化学沉淀后,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铁渣与铜 渣可回收利用。
第二节 化学沉淀
石灰经消解后,形成石灰乳 排至溶液槽。消解采用人工 与机械法。
采用机械搅拌、空气搅拌、 水泵搅拌。
石灰乳投配装置
第一节 中 与
三、药剂中与法 Ⅱ混合反应装置
混合时间:用石灰与酸性废水时,采用2-5min。其它采用5-10min,如下图, 四室隔板反应池,采用压缩空气搅拌。
四室隔板反应池
Ⅲ沉淀池
采用竖流式(沉渣量少时)或平流式(排泥困难时)。沉渣用污泥泵排出。

浅谈金属制品加工废水处理及实例分析

浅谈金属制品加工废水处理及实例分析

浅谈金属制品加工废水处理及实例分析作者:刘婕董天键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由于钢铁制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废水的处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金属材料是金属制品加工工业的基础,工业上应用的黑色金属主要是钢和铸铁,以及其它,如铜,铝和镁是有色金属。

在金属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含油废水、含尘废水、酸碱废水。

酸碱废水主要来自表面处理工序:包括含氰废水、含金废水和含铬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

金属制品加工工业废水主要是表面处理工艺中的电镀废水,电镀废水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镀液过滤、废镀液以及由于操作管理不当引起的“跑、冒、滴、漏”。

关键词:重金属;电镀废水;电解法;化学法;实例分析在电镀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各种金属离子,如铬,铅,铜,铁,锌,银等。

第二类是酸,碱,有的还含有氰化物。

各种有机物质如增白剂,去污剂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各种电镀液。

另外,在镀覆部分的预处理,杂质如油和金属氧化物被带入电镀废水。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电解,化学方法,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

目前对电解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通常,根据污染物的纯化的原理,它可以被分成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电解凝聚和电解漂浮方法。

它也可以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

电极还原主要用于阳离子污染物如六价铬,汞等。

在生产应用中,铁片被用作电极时,用铁板溶解,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沉淀而回收除去。

以下是处理含氰化物废水的更高浓度的例子。

当直流电源被接通时,氰化物配合物离子被还原成CN-在阴极和CN-首先在阳极氧化以形成氰酸,然后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

电解法的特点是能回收纯度高的金属,设备操作性能简单且占地面积小,运行处理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镀车间。

电镀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包含中和法、混凝法、氧化还原法等。

对于工业企业排出的低浓度的含酸、含碱废水,在无回收利用价值时,一般采用中和的方法进行处理,其次当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混合废水也通常采用加碱中和法,沉淀污泥循环至中和反应池,优点是利用污泥的吸附作用,生成的沉淀物颗粒大,加快沉淀速度;同时污泥浓度高,其含水率和脱水性能好,节省投药量。

重金属处理方法

重金属处理方法

重金属处理方法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一、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重金属废水常见于电镀、电子工业和冶金工业,尤其是电镀、电子工业废水,它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对于重金属废水,由于其对自然环境危害大,所以国内外普遍十分重视此类废水的处理,研究出多种治理技术。

通过对其治理,采取将有毒化为无毒、将有害转化为无害,并且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将净化后的废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

随着电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此类行业已逐渐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重金属废水处理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重金属废水的常用处理技术 1 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中和沉淀法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离。

中和沉淀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

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中和沉淀后,废水中若pH值高,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 (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当废水中含有Zn、Pb、Sn、Al等两性金属时,pH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因此要严格控制pH值,实行分段沉淀;(3)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卤素、氰根、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4)有些颗粒小,不易沉淀,则需加入絮凝剂辅助沉淀生成。

硫化物沉淀法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后从废水中去除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反应时最佳pH值在7—9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不用中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钢铁工业含锌含氰废水的化学处理研究学位类型 : 学术型学位 学科(专业学位类别) : 化学工艺 作者姓名 : 陈礼花 导师姓名及职称 : 石顺存 教授 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 : 学院名称 : 化学化工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 2012年6月 5日密 级:公开中图分类号:X703.1钢铁工业含锌含氰废水的化学处理研究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化学工艺作者姓名:陈礼花作者学号:0901*******导师姓名及职称:石顺存教授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学院名称:化学化工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6月5日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Study on the wastewater containing zinc iron and cyanide from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bychemical treatmentType of Degree Academic DegreeDiscipline (Typ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Chemical Technology Candidate Chen LihuaStudent Number0901*******Supervis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Prof.Shi ShuncunPractice Ment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Schoo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Date 5th, June, 2012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本文对近年来的含锌废水、含氰废水的一些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含锌废水、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对于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废水的来源、成分和处理的目的、规模而定。

本文采用了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二氧化氯-氢氧化物沉淀法、硫酸亚铁-氢氧化物沉淀法三种单一工艺以及硫酸亚铁-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联合工艺对某钢铁公司高炉煤气洗涤含锌含氰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及影响因素实验确定了单一工艺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

联合工艺实验采用单一工艺实验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废水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中总氰化物浓度为0.43mg/L,锌离子的浓度为0 mg/L。

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对于钢铁工业含锌含氰废水有较高的去除率。

其脱锌脱氰的结果在正交试验设计的条件下具有重现性。

通过正交试验及影响因素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9~10之间,温度为25 ℃,有效氯含量α=250mg/L,搅拌反应时间为30 min。

处理后,废水中总氰化物浓度为0.39mg/L,总氰化物和锌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9.12%和100%,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在正交试验设计条件下,二氧化氯-氢氧化物沉淀法脱锌脱氰的结果具有重现性。

通过正交试验及影响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9~10之间,温度为30 ℃,有效氯含量α=600mg/L,搅拌反应时间为30 min。

处理后,出水总氰化物浓度为0.47mg/L,总氰化物和锌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9.74%和100%,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硫酸亚铁-氢氧化物沉淀法对钢铁工业含锌含氰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出水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其脱锌脱氰的结果在正交试验设计的条件下具有重现性。

通过正交试验及影响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6,温度为30 ℃,硫酸亚铁加药量为理论加药量的3.5倍,搅拌反应时间为30 min;处理后,废水中的锌离子的浓度为0 mg/L,总氰化物的浓度为2.60 mg/L。

硫酸亚铁-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可使该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6,反应温度为30℃,加入理论化学计量比为3.5倍的硫酸亚铁,搅拌反应30min。

再继续向废水中加入有效氯含量为100mg/L的次氯酸钠,搅拌反应30min。

处理后,废水中的总氰化物浓度为0.43 mg/L,总氰化物和锌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9.03%和100%。

而在原水pH条件下,其他工艺条件不变,则有效氯的含量为167 mg/L时,出水方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通过在生产现场实践应用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和硫酸亚铁-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两种方法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一次吸水井处所取水样中的总氰化物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42mg/L、3.85mg/L,锌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71mg/L、13.22mg/L,能达到i摘要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工业循环用水的标准(Q/OHAB801.1-2009)( 总氰化物≤10 mg/L,锌离子≤30 mg/L)要求。

关键词:钢铁工业废水,含锌含氰废水,沉淀法,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硫酸亚铁ii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Some treatment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wastewater containing zinc and cyanid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many methods of processing the wastewater, but how to choose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wastewater, the purpose and the scale of the process.This paper uses three kinds of single process: sodium hypochlori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chlorine dioxid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ferrous sulfa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and the combined process of ferrous sulfate-sodium hypochlori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to study containing zinc and cyanide washing wastewater of blast furnace gas. The optimum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single process experiment are obtained by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experiment. The optimum technical conditions which get from single process experiment was used in the combined process experimen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cyanide and zinc ion are 0.43mg/L and 0 mg/L respectively in wastewater.Sodium hypochlori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has a good removal result for the wastewater containing zinc iron and cyanide from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of removal zinc and cyanide can be reproducible. The optimum technical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by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experiment as follows: pH is in a range of 9~10; the temperature is 25℃; content of effective chlorine is 250mg/L and stirring time is 30 minute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cyanide concentration in wastewater is 0.39mg/L; the removal rate of total cyanide and zinc ion are 99.12% and 100% respectively, which can reach the national level of discharging standard(GB8978—1996).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chlorine dioxid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has reproducible results of removal zinc and cyanide. The optimum technical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by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experiment as follows: pH is in a range of 9~10; the temperature is 30℃; content of effective chlorine is 600mg/L and stirring time is 30 minute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cyanide concentration in wastewater is 0.47mg/L; the removal rate of total cyanide and zinc ion are 99.74% and 100% respectively, which can meet the national level of emission standard(GB8978—1996).Ferrous sulfa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has a good removal result for the wastewateriiiAbstactcontaining zinc iron and cyanide from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but the effluent water can’t meet the national discharge standard.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of removal zinc and cyanide can be reproducible. The optimum technical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by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experiment as follows: pH is 6; the temperature is 30℃; ferrous sulfate dosage is 3.5 times as the theoretical and stirring time is 30 minutes. After treat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zinc ion and total cyanide are 0 mg/L and 2.60mg/L respectively in wastewater.Ferrous sulfate-sodium hypochlori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allows the wastewater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The optimum technical conditions as follows: pH is 6; the temperature is 30℃, ferrous sulfate dosage is 3.5 times as the theoretical and stirring time is 30minutes; and then continue to add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chlorine is 100mg/L sodium hypochlorite to the wastewater, stirring time is 30minute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cyanide concentration in wastewater is 0.43mg/L, the removal rate of total cyanide and zinc iron are 99.03% and 100% respectively. In the raw water pH conditions, other technical conditions unchanged, when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chlorine is 167mg/L, the effluent water can achieve the first class discharging standard of our country(GB8978—1996).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odium hypochlori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and ferrous sulfate-sodium hypochlorite-hydroxide precipitation at the production site for some time, detected 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total cyanide are 4.42mg/L and 3.85mg/L respectively, zinc ions are 14.71mg/L and 13.22mg/L respectively in the water samples of one absorbent well, which can meet the internal standards of Xiangt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mpany limited for industrial recycling water. (Q/OHAB801.1-2009)(total cyanide≤10mg/L, zinc ions≤30mg/L)Key word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wastewater; wastewater containing zinc and cyanide; precipitation method; sodium hypochlorite; chlorine dioxide; ferrous sulfateiv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 含锌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2 含锌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1 化学沉淀法 (2)1.2.2 离子交换法 (3)1.2.3 吸附法 (4)1.2.4 膜分离法 (4)1.2.5 电解法 (6)1.2.6 生物法 (6)1.3 含氰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6)1.4 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7)1.4.1 碱性氯化法 (7)1.4.2 电解氧化法 (8)1.4.3 加压水解法 (8)1.4.4 硫酸亚铁法 (9)1.4.5 活性炭催化氧化法 (9)1.4.6 过氧化氢氧化法 (9)1.4.7 生物化学法 (10)1.4.8 自然净化法 (10)1.5 课题来源与处理方法的选择 (10)1.5.1 课题来源 (10)1.5.2 水质分析 (11)1.5.3 处理方法的选择 (11)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 (12)1.6.1 研究内容 (12)1.6.2 创新之处 (12)1.6.3 研究意义 (12)第二章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锌含氰废水 (13)2.1 基本原理 (13)I目录2.1.1 氧化部分 (13)2.1.2 沉淀部分 (13)2.2 实验研究 (14)2.2.1 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 (14)2.2.2 分析方法 (15)2.2.3 实验步骤 (15)2.2.4 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 (15)2.2.5 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法影响因素试验及分析 (17)2.3 本章小结 (19)第三章二氧化氯氢氧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锌含氰废水 (21)3.1 基本原理 (21)3.1.1 氧化部分 (21)3.1.2 沉淀部分 (22)3.2 实验研究 (22)3.2.1 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 (22)3.2.2 分析方法 (22)3.2.3 实验步骤 (22)3.2.4 二氧化氯氢氧化物沉淀法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 (23)3.2.5 二氧化氯氢氧化物沉淀法影响因素试验及分析 (24)3.3 本章小结 (26)第四章硫酸亚铁氢氧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锌含氰废水 (29)4.1 基本原理 (29)4.1.1 硫酸亚铁络合部分 (29)4.1.2 沉淀部分 (29)4.2 化学平衡 (29)4.2.1 亚铁蓝的化学平衡 (30)4.2.2 铁蓝的化学平衡 (30)4.3 实验研究 (31)4.3.1 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 (31)4.3.2 分析方法 (31)4.3.3 实验步骤 (32)4.3.4 硫酸亚铁氢氧化物沉淀法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 (32)4.3.5 硫酸亚铁氢氧化物沉淀法影响因素试验及分析 (34)4.4 本章小结 (36)第五章硫酸亚铁次氯酸钠氢氧化物沉淀联合工艺处理含锌含氰废水 (39)II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1 实验研究 (39)5.1.1 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 (39)5.1.2 分析方法 (40)5.1.3 实验步骤 (40)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0)5.3 本章小结 (41)第六章现场应用情况 (43)6.1 工艺流程 (43)6.2 应用结果 (44)6.3 经济分析 (46)6.4 本章小结 (46)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49)7.1 总结 (49)7.2 展望 (50)参考文献 (51)致谢 (55)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7)III目录IV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1.1 含锌废水的来源及危害在地球上储量较为丰富的重金属资源中,锌是其中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