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教案 (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巴西的基本情况,使学生了解巴西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对巴西的认识相对较为有限,对本节课的内容兴趣浓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直观地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难点:巴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经济发展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巴西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与巴西相关的视频资料。

3.准备学生讨论的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巴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巴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确保学生对巴西的基本知识掌握牢固。

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A.中国B.俄罗斯C.巴西D.美国
2、下列有关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B.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C.对它的保护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D.热带雨林属可再生资源,面积不会缩小
3、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从地形上看,北部高原,南部平原B.咖啡和大豆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4、资源
①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②资源丰富,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达,该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水电站
三、人口和城市
1、分布
90%以上在,尤为稠密,人口比重高
2、巴西利亚:,中心
2、圣保罗:第大城市
3、里约热内卢:第大城市,最大
【检查反馈】
1、下列国家中,蔗糖、香蕉、剑麻、咖啡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②巴西高原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4、河流
亚马孙河,发源于,流经,流向自向,注入,是世界第长河,世界上水量最、流域面积最河流,该河河口为喇叭形海湾,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
5、地球之肺——
二、经济
1、概况: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2、工业
体系完整,发展水平较高,、、、、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农业
程度高,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居世界首位,、、、产量居世界前列,巴西发展较快,大量出口
【合作探究】一、概况 Nhomakorabea1、位置
①纬度位置:
②半球位置:半球、半球
③海陆位置:东临,部、部与多个国家相邻
2、地形
①地形以、为主,占全境的1/3,占全境2/3
②亚马孙平原:由冲击形成,西起东麓,东到,大部分在境内,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平原

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

巴西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K12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导学案1 (新版)湘教版

[K12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导学案1 (新版)湘教版

8.6.1 巴西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通过读图,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点。

3.学会结合地形与气候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了解亚马孙河与亚马孙平原。

2、预习重点巴西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3、达标练习1.巴西位于南美洲_________和_________,东临_________,海岸线长7400多千米。

面积851.5万千米2,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_________。

2.巴西的地形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地势____高____低。

南部的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北部的_________约占巴西全境的1 / 3。

3.亚马孙河发源于_________,亚马孙水系跨越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非洲_________,居世界第2 位。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探究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一)地理位置、面积活动一:动手绘图,动眼观察,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地图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然后:①提问:“长期以来,巴西一直被人们誉为南美的“巨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②请每人拿出一张白纸,仿照教材上的图,画一幅巴西轮廓图,并在自己画的轮廓图中填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

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修改所画地图,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③课件展示:突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的名称,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巴西的位置特点。

(二)巴西的地形在图中找到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

归纳巴西的地形特征。

出示图片简单了解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三)气候特征读图,了解巴西的气候特点(四)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1.亚马孙平原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2.亚马孙河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合作探究,讨论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①然后媒体展示尼罗河和亚马孙河流经地区图,引导学生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

[推荐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推荐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5、美国领土除了美国本土还有北美洲西北部的和太平洋上的。
二、【导入新课】巴西三怪
教师下组强调学习注意点,引导、帮助学生学习
一、【自学教材】(运用双色笔就独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标注)
(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1、 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总面积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排世界第。
2、巴西地形以和为主,地势高低。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最大的高原是 。
教学难点
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
得失
一、抽测
二、导入新课
一、【抽测】
1、“硅谷”位于(城 市),华盛顿位于特区。
2、享誉世界的“电影城”好莱坞和世界第一个迪斯尼乐园都建
在。
3、美国最大的城大展 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质疑、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纠正、点评
1、下列国家 中,蔗糖、香蕉、剑麻、咖啡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
A中国B俄罗斯C巴西D美国
2、下列有关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
B 热带雨林属可再生资源,面积不会缩小
C对它的保护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D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3、读“巴西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
①洋,②洋 ,③河。
(2)图中A为 世界上最 大的平原,属于气候,图中B为世 界上最大的高原
属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
(3)该国首都是(代号为)最大城市是(代号为)
(4)字母F是水电站。
(5)在A、B、E三处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处;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是 处。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6 巴西20-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6 巴西20-湘教版

第三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慨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说出巴西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学情分析】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对知识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

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以往的地理学习中,发现学生对国家的学习比较感兴趣。

也通过前五个国家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

但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件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层次,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知道巴西的首都。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4)能说出巴西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和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讨论、角色扮演和探究过程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教学重点】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小组竞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一、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二、自然环境1、地形2、气候3、河流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和人种2、主要城市【课堂反思】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问题设置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6巴西 教案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6巴西 教案3
B.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面积辽阔,是巴西的重要农业区
C.巴西高原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储量居世界前列
D.亚马孙河水量极大,航运便利
13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储量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煤炭发电
B.巴西在南美洲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C.巴西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
活动二:巴西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政府官员、开发商(小组成员认领角色,通过讨论,然后上台表演。各小组经过角色之间引起的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活动三:读经济、人口与城市,找出你认为重要的问题。(同桌对答)
展示
交流
课件展示:第七屏 垦荒者
课堂
检测
【学案】选择题
1下列对巴西和美国的半球位置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西半球B.东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2巴西通用语言属于:( )
A.英语B.西班牙语C.葡萄牙语D.斯拉夫语
3巴西的现代工业:( )
A.发展较快B.刚刚起步C.发展缓慢D.还很落后
4下列关于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经济发展共同点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D.全国大部分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14、巴西的地形主要为:( )
A.平原和丘陵B.丘陵和高原C.平原和高原D.高原和山地
15、巴西的人口90%居住在:( )
A.东南沿海B.北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中部地区
16、巴西人口中,占比重最多为( )
A.混血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黄种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都曾长期把持在殖民主义者手中
B.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都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6巴西4-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6巴西4-湘教版

走进国家——巴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

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

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

例如把全班同学分为绿队和蓝队,设计一个无形的“足球”,围绕巴西的相关知识在师生间、蓝队和绿队间互相传递。

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知道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备课时广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及设备、实物投影仪、挂图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主题有关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处理;创设并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如绘制巴西轮廓图、通过相互沟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三、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巴西的热带雨林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巴西
课题 巴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主要城市 2、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根据地形与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跌丰富的原因
4、了解巴西工业和农业的基本特点
5、了解巴西城市建设情况和人种构成特点

重点 目标1、2、3 难点 目标5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


一、 板书课题 巴西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 自主学习: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概况 巴西面积居世界第 位,人口居世界第 位 1、 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 ②半球位置: 半球、 半球 ③海陆位置:东临 , 部、 部与多个国家相邻 2、地形 ①地形以 、 为主, 占全境1/3, 占全境2/3 ②亚马孙平原:由 冲击形成,西起 东麓,东到 ,大部分在 境内,是世界上面积最 的平原 ③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 的高原 3、气候 ①亚马孙平原 :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受气候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 ,有 之称 ②巴西高原: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学生根据课
本自学,然
后交流
2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4、河流 亚马孙河,发源于 ,流经 ,流向自 向 ,注入 ,是世界第 长河,世界上水量最 、流域面积最 河流,该河河口为喇叭形海湾,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 5、地球之肺—— 为世界提供大量氧气, 是这个地区热带雨林被毁的主因,应予以保护 二、经济 1、概况: 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2、工业: 体系完整,发展水平较高, 、 、 、 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农业: 程度高,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和出国, 、 、 产量居世界首位, 、 、 、 产量居世界前列,巴西 发展较快, 大量出口 4、资源 ① 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② 资源丰富, 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达,该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水电站 三、人口 1、分布 90%以上在 , 尤为稠密, 人口比重高 2、构成: 复杂的国家, 占一半稍多, 约占40%。 四、城市 1、巴西利亚: , 中心 2、圣保罗:第 大城市 3、里约热内卢:第 大城市,最大 四、 当堂训练 做地理填充图册 学生根据课本自学,然后交流 学生根据课本自学,然后交流 做作业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
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3

教学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