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教案
《华丽的颜色》教案设计

《华丽的颜色》教案设计华丽的颜色教案设计引言《华丽的颜色》是一篇描写色彩世界的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不同颜色的美丽和意义,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色彩世界。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颜色的概念以及不同颜色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颜色的含义和象征意义;2.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不同颜色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研究颜色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2. 加强学生对不同颜色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红色1. 通过展示红色相关的图片、物品等引发学生对红色的兴趣;2. 向学生介绍红色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让学生讨论红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述红色的特点,例如:明亮、温暖、激情等;4. 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品,围绕红色展开创作,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红色的感受。
第二课:蓝色1. 展示蓝色相关的图片、物品等,激发学生研究蓝色的兴趣;2. 介绍蓝色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讨论蓝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述蓝色的特点,例如:清新、宁静、冷静等;4. 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品,围绕蓝色展开创作,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蓝色的感受。
第三课:黄色1. 展示黄色相关的图片、物品等,激发学生研究黄色的兴趣;2. 介绍黄色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讨论黄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述黄色的特点,例如:明亮、活力、快乐等;4. 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品,围绕黄色展开创作,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黄色的感受。
教学方法1. 展示法: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图片、物品等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对不同颜色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不同颜色的特点和细节。
室内软装教案:走进欧式美学的世界

室内软装教案:走进欧式美学的世界在现代社会,家居装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将家具放在家里,而是将家视为一个完整的空间,并在其中展现一个个艺术品。
室内软装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将自己的家变得更加温馨、舒适和时尚。
欧式美学风格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一种室内软装风格,其充满着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气息,深深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
本教案将引导您进入欧式美学的世界,一步步学习如何将您的家装扮得更加华丽和精致。
一、欧式风格的特点欧式风格有着很多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欧式风格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1.细节:欧式风格非常注重细节,无论是装饰纹样还是构造美,都非常精致而细腻。
2.材质:欧式风格更多的是采用天然的材料,如石膏、大理石、真皮等,这些材料能够更好的营造出欧式古典建筑的风格。
3.色调:欧式风格的色彩以柔和为主,特别注重金色、米色、巧克力色和象牙色等暖色系。
4.沉稳:欧式风格的设计着眼于沉稳、稳重和华丽,以体现出其古典风貌。
二、欧式风格的应用1.家居绘画:在欧式风格中,家居绘画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绘画的风格与选材都非常注重古典、华丽与精致。
2.壁纸:在室内软装设计中,壁纸也是一个关键的元素。
对于欧式古典风格,深色背景且有纹理的壁纸非常适合。
3.吊顶:欧式建筑特点是非常注重天花板的设计,吊顶就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吊顶在欧式风格中之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凸显出整个空间设计的统一性,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整洁、规整。
4.窗帘:欧式窗帘一般采用厚实的纱、缎、丝等面料,多以金属质感做装饰。
常用窗帘色调为花色、色彩深沉、幸福感浓郁的深红、紫色等。
三、欧式风格的家居搭配1.家具:如果您想营造出纯正的欧式风格,就必须选择具有古典、华丽和精致特色的家具。
一般欧式家具以实木、铁艺与镶嵌饰品为主。
2.地毯:在欧式风格的地面上铺上一张柔软的地毯,能够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温暖、舒适。
3.灯具:在欧式风格中,灯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中学优秀教案(精选7篇)

中学优秀教案(精选7篇)中学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优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优秀教案1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
华丽大圆舞曲-西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华丽大圆舞曲-西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丽大圆舞曲这首乐曲的基本情况与来源。
2.能够正确处理华丽大圆舞曲的每个乐章和旋律。
3.学习南京中心小学管弦乐团版四部交响乐并体验音乐的美。
4.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自己想象舞蹈,学会合作舞蹈表演。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熟悉华丽大圆舞曲的特点和曲式。
2.找出乐曲中的主旋律,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
难点1.学生读谱和演奏技能相对较弱,需要认真练习。
2.此活动需要学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同学之间的协作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通过乐曲简介导入,介绍华丽大圆舞曲的背景、作曲家等。
2.点播华丽大圆舞曲一部分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学习华丽大圆舞曲(20分钟)1.通过演示教学法,示范华丽大圆舞曲每一个乐章和旋律的演奏和表现。
2.让学生跟着乐曲旋律模仿演奏,并逐步练习到每一个音符的准确性。
3、合作表演(35分钟)1.将同桌学生组为一组,让他们自行编舞,并互相完成对方的舞蹈。
2.学生们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力,利用课堂机会,表演自己设计的华丽大圆舞曲。
3.集体表演,用华丽大圆舞曲为伴奏。
4、总结(5分钟)1.学生通过表演理解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关系。
2.老师回顾当堂课的教学难点,并对乐曲的一些坑点进行阐述。
3.整节课程结束。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以华丽大圆舞曲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模仿演奏、学生对华丽大圆舞曲的表演和总结回顾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华丽大圆舞曲这首乐曲的魅力和丰富性。
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华丽大圆舞曲取得了圆满的教学效果,也实现了音乐与运动之间的深度结合。
英语写作教案:提高写作水平,打造华丽文笔

英语写作教案:提高写作水平,打造华丽文笔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其在学术、商务、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则是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课程评估中常被重视的方面。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打造华丽文笔,成为每位学习英语的学生所追求的目标。
故本文将针对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教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打造华丽文笔。
一、教学目标1、了解英语写作的基本要素和规范,掌握英语写作技巧;2、通过模仿、实践与反思,提高写作水平并打造华丽文笔;3、强化英语写作的自我修养,增强写作意识,并认识到写作对个人素养和职业生涯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基本的写作要素和规范界定写作目标、明确文章结构、掌握段落和句子的组织方法、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等。
2、英语写作技巧分门别类指导学生进行单元口语写作,并详细介绍写作规则和技巧,如选择主题句、利用对比、使用丰富的表达、避免冗长等。
3、写作实践和反思参加小组和全班讨论,共同设计英语写作的创意和主题,并进行实践和反思,分享写作成果并听取学生的反馈。
4、写作素养修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素养修养,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包括文化知识、道德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等,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意识。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模拟正确写作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经验和启示,从而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和技巧。
2、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探讨等交流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和经验,加强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素养修养。
3、实践法通过创新和实践,使学生在写作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和文笔品质,从而打造华丽文笔。
四、教学策略1、分层教学策略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将英语写作教学划分为入门、提高和达成三个阶段,并进行逐步升级和挑战,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
2、多元化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增强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感受英语写作的乐趣。
生活中暖色教案

生活中暖色教案生活中暖色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生活中暖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生活中暖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过程:通过对本课观察回忆表现的学习,初步掌握暖色的基本知识、并用语言和绘画的方式进行表现。
态度与方法: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享受生活,从色彩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绘画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教学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教学过程【导入】一、谈话导入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
这样的季节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到外边站一会儿有些冷。
这时,你想暖和暖和,有两个房间可以进入,一个是红色的房间,一个是蓝色的房间。
2、提问:你为什么会选择红色的房间。
(生答)既然同学们一致选择红色,说明不同的色彩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
红色就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
3、在色相环中辨别冷暖色这是一张色相环,我们现在把它分为两部分,你认为哪些色是暖色,哪些色是冷色?4、师结:像这种偏红偏黄的色,我们称为暖色,像这种偏蓝偏绿的色,我们称为冷色。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生活,共同学习《生活中的暖色》(出示课题)5、拿出自己的水彩笔或是油画棒,快速的从彩笔盒中挑出暖色。
6、色彩的冷暖是通过对比产生的。
师述:同学们,老师这有几种色彩,咱们来辨别一下它属于冷暖哪类色,(师出示红色与草绿色、蓝色与草绿色的对比图)师帮助学生分析出:草绿色与红色比,为冷色,与蓝色比为暖色,可见,冷暖是通过对比产生的。
【讲授】讲授新知一、说暖色景,看暖色图,1、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暖色同学们,人是最聪明的了,因为我们会联想,我现在就让你联想一次,当你看到像偏红偏黄这类暖色的时候,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场合,景色或是物体呢?(生答)(秋天的庄稼、树林、火红的枫叶、朝阳、晚霞、结婚时的场面、过年时、火烧云、辣椒地,油菜花、橘子园里、大地里的向日葵花、粉色的玫瑰……)2、师结:暖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了暖色生活更加丰富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暖色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边欣赏边感受是什么场景有什么感觉?(4、欣赏后说一说看了这些暖色后的感觉。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教案鉴赏诗歌的语⾔(教案)教学⽬标:1、了解诗歌语⾔的特点及诗歌常见语⾔风格特点2、掌握⾼考对诗歌语⾔风格考查的⽅式及答题要领3、掌握⾼考对诗歌关键词考查的⽅式及答题要领教学重点:⾼考对诗歌语⾔的考查⽅式及答题要领。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考对诗歌语⾔的考查要求2、了解诗歌语⾔的特点知识⽹络梳理⼀、考点要求鉴赏诗歌的语⾔,主要是把握诗歌运⽤语⾔的艺术,领会诗歌语⾔的优美、⽣动、传神、精炼、隽永等特点,以及领会诗歌语⾔的整体风格特点。
⼆、诗歌语⾔的特点诗贵含蓄,诗歌的语⾔往往具有暗⽰性、跳跃性、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等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实际上就是考查诗歌语⾔含蓄性的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要懂得“诗家语”,即懂得诗歌对语⾔的变形。
中国古典诗歌对语⾔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等,主要的⽬的是为了符合格律以造成⾳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这些地⽅,往往也是⾼考考查的重点。
(⼀)关注词性的改变,体会诗⼈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往往就是⼀⾸诗的“诗眼”或⼀⾸词的“词眼”。
例①(2003年全国I卷)过⾹积寺王维不知⾹积寺,数⾥⼊云峰。
古⽊⽆⼈径,深⼭何处钟。
泉声咽危⽯,⽇⾊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静坐,不⽣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评诗时常⽤“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个字。
你认为这⾸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例②“⼭光悦鸟性,潭影空⼈⼼。
”常建《题破⼭寺后禅院》清晨⼊古寺,初⽇照⾼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光悦鸟性,潭影空⼈⼼。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之幽静,抒发寄情⼭⽔之胸怀。
诗⼈清晨登常熟县的破⼭,⼊破⼭寺(即兴福寺),在旭⽇初升、光照⼭林的景⾊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
教案《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学习要求:1. 掌握常见色彩对比类型及特点。
2. 正确处理好对比调和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对色彩的认识力。
主要内容:色彩的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相互作用而显示的各自属性的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就是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
各种色彩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作用在色彩构图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强弱之分而已。
一、色相对比色相对比: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不同色相的差异性所形成的对比效果。
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环上的距离和角度,以24色相环为例,任选一色作为基色,可以把色相对比分为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等。
并分成调和对比和强对比两大类。
(图9)调和对比:1. 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15°左右,色相差很小,对比非常弱。
2. 类似色对比:色相环上45°左右,属于色相较弱对比。
3. 中差色相对比:色相环上90°左右,如黄与绿,红与黄,红与青紫,属于色相中对比。
特点:明快、活泼、饱和。
强烈对比:1. 对比色相对比:色相环上间隔120°左右的三色对比,如黄绿-蓝紫-橙红橙-绿-青紫对比特点:鲜明、强烈、饱和、华丽、活跃。
2. 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180°左右的色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按学生举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并展示范画,小组讨论补色对比特点。
特点:强烈、鲜明、充实,但也易产生不协调,过分刺激、生硬等缺点。
教师补充:互补色相配,能使色彩达到最大的鲜艳程度,强烈刺激感官。
在运用同类色、邻近色或类似色配色时如果色调平淡无味,缺乏生气,那么恰当运用补色将得到改善(参看附图)。
红与绿明度对比接近黄与紫明度对比最强橙与蓝冷暖对比最强(图10)阳光下金黄色麦垛的阴影呈蓝紫色同一灰色在红、绿、橙、紫、蓝、黄上的色彩变化(图11)结论:无彩色(黑、白、灰)在有彩色中全呈现出补色色光的残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传动 挠性类传动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机器的等的概念.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性质特 征. 书第11页1.2.3
课内外作业
教后记Leabharlann 主 一、 复习引入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二、新授
课堂小结
课内外作业
教后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二、新授
课堂小结
课内外作业
教后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机器的特征、运动副的分类、运动副约束。
更新、 补充、 删节内容
绪论
一.课程概述 1.机器与机构 2.机器的组成 3.零件与构件 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1.运动副 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四.机械传动的分类
1. 板书设计 2. 3.
课程性质 课程内容 课程任务
二.机器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y y x
二、新授
x
② 高副——点、线接触,应力高。例如:滚动副、凸轮副、齿轮副等。
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1)低副特点 承受载荷时的单位面积压力较小,故较耐用,传力性能好。但 低副是滑动摩擦,摩擦损失大,因而效率低。不能传递教复杂的运动。 (2)高副特点 承受载荷时的单位面积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制 造和维修困难,但高副能传递较复杂运动。 三.机械传动的分类 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装置称为机械传动装置。 直接接触传动 摩擦传动 机械传动 挠性类传动:带传动 平带传动 v 带传动 圆带传动 啮合传动 直接接触传动 齿轮传动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一. 机器与机构 1.机器 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 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或脑力劳动。 2.机构 具有确定运动的运动链称为机构。 机构的组成:机构=机架+原动件+从动件 机架:作为参考系的构件,如机床床身、车辆底盘、飞机机身。 原(主)动件:按给定运动规律运动的构件。 从动件:其余可动构件。 3.机器的组成 机器通常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 4.零件与构件 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如螺母、螺栓、轴套等。 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如内燃机中的连杆。 (图形见课件) 二、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1.运动副 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联接。 运动副元素——直接接触的部分(点、线、面) 例如:凸轮、齿轮齿廓、活塞与缸套等。 (动画见课件) 运动副的分类: (1)按相对运动范围分(动画见课件) ① 平面运动副——平面运动 ② 空间运动副——空间运动,例如:球铰链、拉杆天线、螺旋、生物关节。 平面机构:全部由平面运动副组成的机构。 空间机构:至少含有一个空间运动副的机构。 (2)按运动副元素分(动画见课件) ① 低副——面接触,应力低,低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转动副:两个构件间只能作相对旋转运动的运动副。 移动副:两个构件间只能作相对移动运动的运动副。
授课时间 总课时 授课章节 名称 使用教具
2011.2.28
授课班级 2 授课形式
10(16) (17) (18) (19) (33)
5 绪论
授课教时
新授
教学目的
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它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对本学科的发展 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 2.了解机构的组成,掌握构件、运动副、运动副元素、运动链的概念。 1.机器、机构、机械的概念; 2.运动副的定义、分类; 3.机构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