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模拟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整体英语教学

合集下载

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小学阶段,英语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英语学科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目标,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首先对英语学科大观念进行了解读,明确了其内涵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改进等方面。

文章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和方法,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相信能够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学科大观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学科大观念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和具体的实施策略。

这些观念不仅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更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以及文化意识的提升。

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英语教师需要基于学科大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这意味着要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英语学科大观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进行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英语教育被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

然而,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授,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整体性和实用性。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以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它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将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单位,将本单元的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各个部分进行有机的组织,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综合性:单元整体教学注重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实用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趣味性:单元整体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前,教师需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这些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相符合。

整合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将本单元的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各个部分进行有机的组织,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创设真实的语境: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

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

XIAOXUE SHIDAI ·2019年第30期(下转47页)46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分析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1.用单元整体教学法完善小学英语教学目标2.单元整体教学中注重教学设计合理和实用例如,在教学牛津译林版一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时,这些单元的内容都是对人与人之间打招呼时所用的情境对话,教师可以将三个单元进行相应的整合组成一个情境对话,如用这些单元中相联系的句式“Goodbye”“Hello/hi”“Good moring/afternoon/eveing”“How are you today?Fine,thank you/thanks.not bad,thank you.”“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see you”“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等,将其组成一些情境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使学生走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知识,这样学生能够更快将三个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运用这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抓住单元之间的联系性,使教学形式更加合理和实用。

3.从学生实际特点出发应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例如,在教学牛津译林版《Doing homework 》《After school》这两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提供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活动的图片,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教师展示一张有学生在写家庭作业的图片,问:“What are they doing?”,可以让那些平时英语水平居中的学生回答:“They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江苏省淮安市黄集九年制学校张杨·课内外·教学相长XIAOXUE SHIDAI ·2019年第30期(下转48页)(上接46页)47【摘要】目前,关于数学思维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学阶段,对于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课时、各板块做到整体教学创造条件。

(2013 ,韦薇,学科教学探索)单元整体教学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源于“全语言教学”观,它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媒介。

鉴于此,英语语言学习不应人为地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割裂开来进行。

语言运用是一个整体,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赋予“语言”以意义,即根据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去教授语言,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词汇教学为例,词汇学习不仅仅是知道词汇的词义 (what it means) ,学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 (when to use it) ,以及如何用这个词 (how to use the words--- which form to use, and in what context) 。

“全语言教学”观带给教学的重要启示是: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为学生设计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者。

教学内容适宜以整体、综合的方式呈现,积极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现其学习、生活和思维发展的价值。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基本遵循这一理念,以单元形式呈现。

教材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整体框架,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为什么要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一、引言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学习环境的营造1.创造英语氛围为了营造英语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使用英语。

例如,在问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室内的装饰和布置,如张贴英语名言警句、英语歌曲和绘本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英语的氛围。

2.丰富教学资源为了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和网络资源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英语学习者交流,提高口语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习环境的评估为了评估英语学习环境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家长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环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英语测试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四、结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提高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英语氛围、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评估学习环境的效果,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建议和展望1.建议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通过小组合作、在线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

关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关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导语】英语是世界上使⽤最⼴泛的语⾔,所以掌握英语对以后的⼈⽣来说是必备的⼀项技能,不仅仅是应付眼前的考试,更是为了将来的⼈⽣多了⼀份选择,可以过⾃⼰想要的⽣活。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

【篇⼀】 以“单元整体⽬标”为原点,发散设计“课时分⽬标”。

⼩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在于整体。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分析单元整体,提取话题主线;仔细区分单元各板块的功能,以便板块整合划分课时。

课时划分依据:要求做到每⼀课时都有相对独⽴的教学⽬标同时⼜有梯度地推进单元整体⽬标的达成。

六下Unit4Roadsafety单元整体⽬标: 本单元以“rules”为话题主线,以“trafficrules”学习、运⽤为教学重点,并拓展延伸到“Classroomrules”等的语⾔实践,以达到正确使⽤情态动词can(can’t)、must(mustn’t)的单元整体教学⽬标。

六下Unit4Roadsafety分课时⽬标: 第⼀课时:在“Storytime”语篇学习之后,能理解道路安全知识,尝试⽤英语说说道路交通规则。

能体会情态动词can(can’t)、must(mustn’t)的⽤法。

第⼆课时:在“Grammartime”学习中,⾃主发现情态动词can(can’t)、must(mustn’t)的意义及规律,更熟练地掌握交通安全规则。

第三课时:更深⼊学习、了解更多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点以及“礼让⾏⼈”等公民交通素养。

第四课时:由交通安全规则拓展到⽤情态动词can(can’t)、must(mustn’t)谈论班级规则等,并尝试写⼀写,制作成海报。

【篇⼆】以“分课时⽬标”为基础,合理设计“课时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整体设计⽬标,充分考虑语⾔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学习的实践性和应⽤性”(教育部,2012)。

正如课标所说,在正确的整体设计⽬标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四课时的语⾔学习活动帮助学⽣内化教学重难点,构建知识框架,最终实现“rules”的正确输出。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小学生学习英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掌握好英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首先,小学生学习英语要从基础开始,掌握好英语的基本单词和语法知识。

可以通过背单词卡片、听英语歌曲、看英语动画片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记忆单词和短语。

同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逻辑性。

其次,小学生学习英语要注重口语训练。

可以通过模仿、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英语角活动,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语,提高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

另外,小学生学习英语还要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故事书、英语杂志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可以让他们写英语日记、作文等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小学生学习英语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多种方式来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持续的动力。

总的来说,小学生学习英语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从基础开始,注重口语训练,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练习,小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好英语,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展示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果。

文章将首先介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分析案例的设计过程、实施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

希望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将首先阐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后,将以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案例将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

本文将对案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

它强调将单元内的各个部分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学生中心原则: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

任务导向原则:任务导向原则强调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些任务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性原则:情境性原则认为语言学习应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教学设计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整体英语教学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针对小学生英语的心理特征而采取的有效教学手段。

通过分析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包括有利于教学和阻碍教学两个方面,提出应采取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主要的教学手段有:课堂中少教说,多活动;充分利用图示功能;避免传统教学,创设情景;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积极的评价;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论文分别阐述以上五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及运用,阐述他们如何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需要和哪种心理需要,最后阐述满足这种心理需要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特征, 心理需要, 心理需要一.小学生心理特征小学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特殊的阶段。

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这种心理有利也有弊。

掌握他们的心理对英语教学是很重要的。

其中,有利的方面有:(1)可塑性强。

小学是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形成认知方式的重要阶段。

不同教育内容和方式以及不同的环境对以上因素的发展和培养有重大的影响。

(2)心理负担轻。

害羞、胆怯、焦虑等心理负担对外语学习者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带来的副作用较小。

他们敢于开口,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利于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3)情感因素简单。

小学生学习一般依赖直觉和体验,所以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内容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控能力差。

他们容易培养兴趣,也容易失去兴趣。

(2)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积极投入,但是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

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小学生思维能力差。

他们不善于把握语言系统的规律,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对老师的依赖性强。

因此,在小学外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发挥有益的心理因素,克服心理障碍,满足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需要,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英语教学以游戏活动为主,少说教,多活动,让大家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利用游戏吸引强的特性,向学生有效地传授知识。

游戏活动是一种最有效,也是学生们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手段。

首先,通过游戏学生克服畏惧、害羞的心理障碍,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张大嘴巴说英语,从而听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培养,有效的帮助记忆语言材料,更重要的是他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闯过思维低谷。

据心理学家分析,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次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游戏可以调节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学习。

游戏可以满足学生享受快乐的心理需要。

其次,因为小学生特别好强,通过游戏,特别是竞争性质的游戏,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根据课文内容,让同桌间编一段对话进行表演,比一比谁编得最好,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

具体做法如下:(1).游戏为课前导入拉开序幕。

设计英文歌曲,童谣,游戏是小学生英语课前教学的好帮手。

把学生的情绪逐渐安定下来,并逐步引入到英语课上,也为更好地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语调打下基础。

(2).利用游戏复习旧知识,可运用“听一做”游戏,由老师发令,学生做;或由一名学生发指令,其余学生做动作。

如:T:show me your pencil /eraser /eye /mouth|--------学生就一一指给老师看。

(3).利用游戏展示新知识。

通过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和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展示新知识。

(4).利用游戏练习以巩固新知识。

经过展示、操练新知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可采用猜谜语,知识抢答,找朋友等游戏。

如:老师编谜语让大家猜,重点是练习新句型“what am I ?”“I have four legs , But I have no arms ,and no hands ,I can stand , you can sleep with me ,what am I ?”老师说谜语,让同学猜。

并利用同样的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谜语让大家猜。

就这样用游戏贯穿课堂。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他们喜欢玩,喜欢唱,喜欢画,喜欢表演,喜欢动手操作。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前景性的,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是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景中,在文化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

”我们要将书本静态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

2.利用图示功能,尽量避免文字直接阐述,以满足小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要。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形象识记材料相比,文字识记材料的记忆效果差的多。

美国图学记者哈拉曾强调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简笔画具有简练概括,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等特点。

学生容易记住知识点,学起来生动活泼。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1).图示可以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起到图文互补的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说: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注意。

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多。

如:在学习英语生词Smile laugh sad anger等,我们可以画四张表情图,让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引发也正是依靠这些事物的具体表象。

事实上,图示可以使学生获得近似于电视节目“现场直播”的逼真感。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图示可以使其从形象的感观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的,理性的科学知识。

与此同时,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发展,看图、识图的能力得到培养。

如:向学生展示“classroom”的图片,利用有关句型进行交流。

What is this ?---It is a pencilWhat is that ?---It is a book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围绕图示,不断提出问题来启迪学生,加强思维训练,把这些零散的知识归纳为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问题,质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完成思维的扩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图示作为英语文字的第二语言,能印证文字内容,使繁琐变简单。

图示通过简单的笔画,线条勾勒出事物轮廓,它简单实用,可免去带大量实物教具的麻烦。

众所周知,介词是比较难教的,我们在教学时,运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介词所表达的不同方位,如in ,or ,under ,near,可以在课桌上,课桌里,课桌下,课桌边都分别画一物品,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混淆了。

我们在培育学生构成大脑图象知识系统的同时,还应创设增强和巩固表象的条件,注意对图的重新组合,归类转化,将其延伸,发展,构成新图,以达到图文并茂,激发兴趣,开启心智等效果。

3.避免传统教学,创设情境,满足学生发挥创造,享受愉快的心理需要。

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在英语课堂上,可以尝试改变学生的座位模式,打破传统的“横排竖行“的分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布置成圆形或半圆,这样学生能面对面交流,一方面开口练习的机会多增了,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气氛跟加融洽。

(2).语言是用来表达的,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表达上,就必须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

要把教室打扮成与课文内容相附的情境。

比如小朋友都喜欢吃肯德基,其中有许多开口的美食。

Hamburger 、sandwich、ice—cream orange juice等,这些也正是教材中的内容,这样我们可以把课堂改成“肯德基店”,让学生马上投入到虚拟的生活场景,有的可扮演售货员,有的可扮演顾客,学生们可以自由组织对话,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进行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两种信号交流与条件反射相协调,能使学生跟好的利用外语进行思维。

4.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满足他们好强的心理从而强化学习英语的动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是有内在潜能的,而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

如果教师尊重学生意愿和情感的需要,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在课堂竞赛活动中,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让他们享受胜利的喜悦。

小学生奖品的要求很低,他们主要是满足好强的心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不断为学生创造获取成功的心理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断地取得进步。

(2).对于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无论回答错或对,都应给予及时表扬,英语就是需要大家勇敢地说出来,教师应时时鼓励学生体现自我,勇于尝试。

(3).对后进生要有所“偏爱”,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对他们应降低教学要求,引导他们循环渐进,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下果子,当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萌发下一步“跳一跳”的欲望。

教师应善于用“三面镜子”来评价每一位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学生的优点,多一个赞赏的眼神,多一句激励的话语;用“显微镜”捕捉障碍学生进步的细菌,多一次情感的交流,对症下药;用“望远镜”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以自身强大的内驱力,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5.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缺少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不同的活动来启发和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让他们的英语知识不断强化,并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机会。

首先,分别针对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开展英语广播,英语小品、英语朗诵、歌曲比赛、英文书写比赛等活动,使他们更深入领会所学的知识,发展运用语言的技能。

此外,室里可以开辟“英语园地”专栏,即能展示学生的成果,也可以摘入一些英语小常识,给学生创造一个相互了解,交流学习的空间。

这些活动,既可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又为学习增添了情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为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推动学生主动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

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赋予英语教学以生命力,英语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张冠群《英语课堂‘三多’,‘三少’》《英语辅导报.小学教师版》2003——2004学年度第15期2.朱海英《如何减少英语学习的焦虑》《英语辅导报.小学教师版》2002——2003学年度第43期3.梁淑仙《小学英语课堂游戏不能少》《英语辅导报.小学教师版》2003——2004学年度第12期4.郑秋玲《消除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英语周报.小学教师版》(太原)2002.10.95.陈缓《游戏手段的应用》《教育新探》大众文艺出版社(京)2002.86.罗茂才《英语教学中图示的功能》《教师素质培养手册》九洲图书出版社2002.57.《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78.《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