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的三者容斥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容斥原理公式及运用

【示例1】一次期末考试,某班有15人数学得满分,有12人语文得满分,并且有4人语、数都是满分,那么这个班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有多少人?
数学得满分人数→A,语文得满分人数→B,数学、语文都是满分人数→A∩B,至少有一门得满分人数→A∪B。A∪B=15+12-4=23,共有23人至少有一门得满分。
【示例2】某班有学生45人,每人都参加体育训练队,其中参加足球队的有25人,游泳都参加的有9人,排球、游泳都参加的有8人,问:三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参加足球队→A,参加排球队→B,参加游泳队→C,足球、排球都参加的→A∩B,足球、游泳都参加的→C∩A,排球、游泳都参加的→B∩C,三项都参加的→A∩B∩C。三项都参加的有A∩B∩C=A∪B∪C-A-B-C+A∩B+B∩C+C∩A=45-25-22-24+12+9+8=3人。
在计数时,必须注意无一重复,无一遗漏。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中公教育专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一、容斥原理1:两个集合的容斥原理
二、容斥原理2:三个集合的容斥原理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将A、B、C三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后发现两两重叠的部分重复计算了1次,三个集合公共部分被重复计算了2次。
如下图所示,灰色部分A∩B-A∩B∩C、B∩C-A∩B∩C、C∩A-A∩B∩C都被重复计算了1次,黑色部分A∩B∩C被重复计算了2次,因此总数A∪B∪C=A+B+C-(A∩B-A∩B∩C)-(B∩C-A∩B∩C)-(C∩A-A∩B∩C)-2A∩B∩C=A+B+C-A∩B-B∩C-C∩A+A∩B∩C。即得到: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三集合容斥问题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三集合容斥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考察了相关的三集合容斥问题,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华图教研中心提醒你,在复习三集合容斥问题时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一定要从实质上理解它,因为现在在考察容斥问题时,考的比较细致。
但是题目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能够掌握它的实质,熟练运用我们的解题方法,那么这种问题肯定能够轻松应对。
一浅识三集合容斥问题对于三集合容斥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它题目的关键词语及问法。
A+B+C-AB-AC-BC-ABC=总数-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形A+B+C-满足两个条件-2满足三个条件=总数-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形二真题回放1.某公司招聘员工,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A. 7人B. 8人C. 5人D. 6人【华图解析】根据题意,“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则表明这次招聘中不存在有人报考三个职位的情形,共有42人报名,也表明不存在一个人是三个职位都不报考的情形。
故可以直接代入三集合的标准形公式即可。
22+16+25-8-6-x=42 x=7,故选择A选项。
2.某通讯公司对3542个上网客户的上网方式进行调查,其中1258个客户使用手机上网,1852个客户使用有线网络上网,932个客户使用无线网络上网。
如果使用不只一种上网方式的有352个客户,那么三种上网方式都使用的客户有多少个?()A. 148B. 248C. 350D. 500【华图解析】设三种上网方式都使用的客户有x个,则使用两种上网方式的就有352-x,根据三集合容斥问题的公式,可以得到 1258+1852+932-(352-x)—2x=3542 解得x=148 故答案选择A3. 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
行测答题技巧:容斥原理之三者容斥问题

中公教育考试研究院宋丽娜:容斥原理是行测数学运算中常考知识点。
容斥原理是指在计数时,必须注意无一重复,且无遗漏。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例1: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学和语文每人至少喜欢其中一种,其中喜欢数学课的有49人,喜欢语文课的有52人,二者都喜欢的有21人,则这个班级有多少人?中公点拨:本题就是一个容斥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先算:49+52=101(把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即:101-21=80人,则整个班级的人数就有80人。
三者容斥问题是行测数学运算中常考也相对较复杂的容斥问题。
所谓三者容斥是指在题干中有三种集合(集合就是具有共同属性所以元素的的整体,例如上题中喜欢数学的人构成一个集合)。
三者容斥问题有一个基本公式:A,B,C代表三个集合,则有A∪BUC=A+B+C-A∩B-A∩C-B∩C+ A∩B∩C这个公式表达的含义是,A+B+C再减去两两相交之后,中间E(即A∩B∩C)这部分被减没了。
而容斥原理的基本思想是计数时不重复不漏掉,故要再加回来,所以又加了一个A∩B∩C。
例2. 实验小学的小记者对本校10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他们对三种大球(篮球、足球、排球)的与否。
结果显示:他们都至少喜欢三种大球中的一种,其中有58人喜欢篮球,有68人喜欢足球,有62人喜欢排球,而且,篮球和足球都喜欢的有45人,足球和排球都喜欢的有33人,三种球都喜欢的有12人。
篮球和排球都喜欢的多少人?中公教育解析:由题意可画图如下:则有上述公式可知:58+68+62-45-33-篮球和排球都喜欢+12=100人故喜欢篮球和排球的人有22人。
例3. 实验小学的小记者对本校10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他们对三种大球(篮球、足球、排球)的与否。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容斥问题求极值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容斥问题求极值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容斥问题求极值”,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容斥问题求极值对于绝大部分考生而言,行测数量关系一直是比较难的专项,但是要想真正在笔试中遥遥领先数量部分还是要去攻破的。
因此,针对数量所考察的所有题型我们也要由易到难的逐步攻破,在考场考试时学会挑出自己平时擅长的题型先入手。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容斥这一考点。
容斥问题常规的考点有二者容斥和三者容斥问题,利用一些公式以及文氏图能够轻松地解决。
今天我们就把这个题型深入挖掘探讨。
容斥问题也会涉及到求极值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以题目为例讲解下容斥中求极值问题怎么处理。
例题1、某一学校有500人,其中选修数学的有359人,选修文学的有408人,那么两种课程都选的学生至少有多少人?A.165B.203C.267D.199【答案】C。
读完题目我们就能判断出考察容斥问题中的二者容斥问题,但是有涉及到求极值问题。
解极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求解,题目要求两种课程都选的至少,即求没选课程的人数最多。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得出要想不选课程的人数最多,即未选数学的141人和未选文学的92人不重复,因此不选课程的人数最多为141+92,因此题目所求的两种都选的最少=500-(141+92)=267人,故选C。
例题2、阅览室有100本杂志。
小赵借阅过其中75本,小王借阅过70本,小刘借阅过60本,则三人共同借阅过的杂志最少有()本。
A.5B.10C.15D.30【答案】A。
读完题目我们也可以判断出事考察三者容斥中的极值问题,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求解,所以我们也能知道未借阅的杂志最多=25+30+40,那么题目所求=100-(25+30+40)=5,因此选A。
通过这2道例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容斥问题的极值问题其实也可以很简单,求N部分都包含的至少=(A+B+C+D+...+N)-(N-1)×I,后期我们碰到这样的问题直接带入公式求解就可以啦。
三者容斥问题3个公式

容斥问题其实是一种在考试中比较常见且简单的题型,它考察的是集合之间彼此的交集问题,一般来说解决容斥问题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就是文氏图法和公式法。
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讲解。
让我们先从一个生活上的小例子来理解什么是容斥:AB是两个同居室友,有一天A下班回家时在路上买了香蕉、苹果、菠萝三种水果,B回家路上买了菠萝、葡萄、西瓜三种水果,那么家里现在一共有多少种水果?答案很简单,因为尽管两个人各买了三种水果,但其中菠萝是重复的,所以我们在3+3之后还需要把多算了一遍的菠萝减下去,而这就是容斥问题的本质:减去多算的,补上空白的。
在行测的容斥问题里,较常考的是三者容斥,也就是三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我们把三个集合分别称作A、B、C,三个集合的总集称作U,就可以得到三者容斥的公式:U=A+B+C-A∩B-B∩C-A∩C+A∩B∩C+三者都没有的在做题的时候只需要找到题干中给定的各个条件,选择直接套用,然后就可以求出公式中缺少的项,从而快速得到答案。
以一道题目为例:18名游泳运动员中,有8名参加仰泳,有10名参加蛙泳,有12名参加自由泳,有4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蛙泳,有6名既参加蛙泳又参加自由泳,有5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自由泳,有两名这三个项目都参加。
三个项目都没有参加的有多少名?在题目中,ABC即对应仰泳、蛙泳、自由泳,那么A、B、C、A∩B,B∩C,A∩B∩C都是已知的,求都没有参加,即求剩下的项,首先,我们先把题目中已经给的数据填入公式:18=8+10+12-4-6-2+2+x在这个方程中,我们解得x=1,也就是三个项目都没有参加的有一个人。
而公式法虽然简单,但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眼花缭乱,这种时候文氏图法就显得更为直观,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文氏图法在题目中的应用:按照从内向外依次填充的方式,在文氏图中填写不同区域对应的数据,这样题目无论是求哪个部分,又或是其中一些部分的和、差关系(比如只会游一种泳的、只会游两种泳的、只会自由泳的人比只会蛙泳的多多少),我们就都不怕了。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容斥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容斥问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容斥问题容斥问题一直是行测数量关系考试当中的“常客”,而如此“文艺”的名字之下,本质研究的其实就只是集合间关系的一类问题。
那么集合间的关系都有哪些呢?一般来说,我们把容斥问题分成三大类研究,分别是二者容斥、三者容斥和容斥极值,其中以三者容斥问题最为常考,也是相对来说最难理解的一类问题。
今天就为大家解释什么是三者容斥?它又难在哪里?【例2】某研究中心就消费者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偏好情况进展市场调查,共抽取了40名消费者,发现其中有20人喜欢红色、20人喜欢黄色、15人喜欢蓝色,至少喜欢两种颜色的有19人,喜欢三种颜色的有3人,问三种颜色都不喜欢的有几人?A.1B.3C.5D.7通过以上两道题目,我们不难发现,容斥问题本身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找到题目中数据描绘的特点,对应正确的公式,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比例统一的方法如下:1.找不同比例当中都出现的不变量(某个量、总量、差量等)2.将不变量的份数统一为最小公倍数3.其他量保持比例不变同倍数变化理解完以上相关的方法,我们就详细来看题目感受一下。
【例1】A:B=2:3,B:C=2:3,C比A多10,那么A+B+C=?A.35B.36C.37D.38【解析】答案: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给出了一个实际量C比A多10,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实际量10所对应的比例份数进展相关的解题,同时我们可以发现题干给出了两个比例,两个比例都出现了B这个不变量,在和A做比的时候是3份,在和C做比的时候是2份,但是B所代表的实际量是一样的,所以把B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一份所代表的实际量就不一样。
那么我们将B的份数变成一样即可,所以将B统一为最小公倍数6,那么其他量保持比例不变同倍数变化。
得到A:B:C=4:6:9,可以发现C比A多了5份,这5份正是对应的10,题目求A+B+C,通过比例可以知道共有19份,所以答案为38,选D。
【例2】林先生的水果摊销售苹果、芒果、香蕉三种水果,第一天苹果、芒果、香蕉三种水果的收入之比为8:7:5,第二天的收入之比7:9:14.假设第二天苹果的销售收入减少了100元,但这三种水果的总收入不变,问第二天香蕉的收入为多少元?A.180B.200C.280D.360【解析】答案:C。
三者容斥问题3个公式

公务员行测容斥原理容斥原理公式为: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某校六(1)班有学生45人,每人在暑假里都参加体育训练队,其中参加足球队的有25人,参加排球队的有22人,参加游泳队的有24人,足球、排球都参加的有12人,足球、游泳都参加的有9人,排球、游泳都参加的有8人,问:三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答案:25+22+24-12-9-8+X=45 解得X=3问题:某调查公司对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25人进行调查,有89人看过甲电影,47人看过乙电影,63人看过丙电影,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全看过,20人一部也没看过,求只看过两部电影的人数?为什么这道题我用容斥原理去解答得到的答案是错误的,而且和上面的例题相比较,两道题几乎一样,谁能告诉我原因?就是用容斥原理去解答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公式一:若条件给出A∩B,A∩C,B∩C,A∩B∩C的值对于图中的全集I来说相当于整个图中所有部分之和,即I=A∪B∪C+D(D为非A非B非C的区域),那么这里面我们算得A∪B ∪C需要把其A、B、C中重复的区域扣除,如果我们把A,B,C加在一起,其中对于A∩B(①+②)的区域是在A,B中各参与计算一次,需要减一个A∩B,同样的道理对于A∩C(①+③),B∩C(①+④)均需要减去一个,对于重复的A∩B∩C(①)在我们把A、B、C加和时计算了三次,在减去A∩B,A∩C,B∩C均包含①区域则又减去三次,要保证没有遗漏需要在加回一次A∩B∩C,则A∪B∪C=A+B+C-A∩B-A∩C-B∩C+A∩B∩C。
公式总结:A∪B∪C=A+B+C-A∩B-A∩C-B∩C+A∩B∩CI=A∪B∪C+D=A+B+C-A∩B-A∩C-B∩C+A∩B∩C+D公式二:若条件给出包含两种元素(②+③+④)和包含三种元素(①)的值同样的I=A∪B∪C+D,那么这里面我们算得A∪B∪C依旧需要把其A、B、C中重复的区域扣除,那么对于包含两种元素(②+③+④)的区域,②在A、B中各加一次,重复一次;③在A、C中各加一次,重复一次;④在B,C中各加一次,重复一次,均重复一次,则需整体减去一倍的包含两种元素(②+③+④),对于重复的包含三种元素(①)在我们把A.B.C加和时计算了三次,则需要减去2倍的包含三种元素(①),即A∪B∪C=A+B+C-含有两种元素-2*含有三种元素公式总结:A∪B∪C=A+B+C-含有两种元素-2*含有三种元素I=A∪B∪C+D=A+B+C-含有两种元素-2*含有三种元素+D【例1】:某调查公司对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35人进行调查,有89人看过甲片,有47人看过乙片,有63人看过丙片,既看过甲、乙片为30人,既看过乙、丙片为31人,既看过甲、丙片为32人,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都看过,问多少人一部也没有看过呢?【解析】:既看过甲、乙片为30人是包含只看过甲乙还有甲乙丙三人两个部分,以M、N、W为既看过甲、乙片的人,N既看过乙、丙片的人,既看过甲、丙片的人,X为三部都看过的人数,这里面W、N、X都是有包含三者这个区域,根据把重复数的次数变为1次,或者说把重叠的面积变为一层,做到不重不漏的原则,则公式转化为I=A+B+C-(M+N+W)+X+Y,135=89+47+63-(30+31+32)+ 24+Y,Y=5人。
最新完美版国考笔试资料数量关系之容斥问题

行测高频考点技巧荟萃第6期:数量关系之容斥问题在公务员、政法干警、选调生等行测考试中会经常考察到容斥问题,所以考生一定要给予重视。
通常情况下容斥问题的解题思路都是比较清晰且简单的,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解容斥问题的正确率一定会有所提高哦数量关系容斥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容斥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大,尤其是最近两年国家公务员中都有出现。
难度也逐渐增大,不再拘泥于最常规的两个集合和三个集合的考查方式。
在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中,容斥问题仍然出现活跃。
因此,这一题型还是需要重点关注。
二、基本概念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集合,要求根据集合间的相互关系计算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称为“容斥原理”问题。
三、技巧方法(一)公式法解两个集合容斥问题两个集合的容斥问题公式:A∪B=A+B-A∩B三个集合的容斥问题公式:A∪B∪C=A+B+C-A∩B-B∩C-C∩A+A∩B∩C一、考情分析容斥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大,尤其是最近两年都有出现。
难度也逐渐增大,不再拘泥于最常规的两个集合和三个集合的考查方式。
在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中,容斥问题仍然出现活跃。
因此,这一题型还是需要重点关注。
二、基本概念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集合,要求根据集合间的相互关系计算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称为“容斥原理”问题。
三、技巧方法(一)公式法解两个集合容斥问题两个集合的容斥问题公式:A∪B=A+B-A∩B三个集合的容斥问题公式:A∪B∪C=A+B+C-A∩B-B∩C-C∩A+A∩B∩C(二)文氏图法解两个集合容斥问题四、例题精讲例题1:某班有56人,每人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参加生物组的有46人,参加科技组的有28人,两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A.10B.18C.24D.30解析:集合A={参加生物组的人}、集合B={参加科技组的人},由A∪B=A+B-A∩B知两组都参加的有A∩B=46+28-56=18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的三者容斥
容斥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题型中的高频考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对于三者容斥问题,看
似简单,同学们在做题时却经常犯错误,究其原因,是对于三者容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没
有深入理解,只是一味的记公式,导致遇到一些变形题时容易解错。
下面
专家就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三者容斥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三者容斥问题的常用公式A∪B∪C=A+B+C-A∩B-B∩C-A∩C+A∩B∩C
解决三者容斥问题,需要把握住此核心公式,但是,只是一味的记住核心公式是不够的,
要应对一些变形题目,还需从解题原则入手,才能灵活掌握三者容斥问题的解题方法。
重复区域变一层
容斥是一种计数问题,计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需要将图形中的重复区域变为一层。
【例1.】实验小学的小记者对本校10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他们对三种大球(篮球、足球、球)的与否。
结果显示:他们都至少喜欢三种大球中的一种,其中有58人喜欢篮球,
有68人喜欢足球,有62人喜欢排球,而且,篮球和足球都喜欢的有45人,足球和排球
都喜欢的33人,三种球都喜欢的有12人。
篮球和排球都喜欢的多少人?
【答案】22人
【中公解析】根据前面所述公式:58+68+62-45-33-篮球和排球都喜欢+12=100人,
故喜欢篮球和排球的人有22人。
【例2】某公司组织运动会,据统计,参加百米跑项目的有86人,参加跳高项目的有65人,参加拔河项目的有104人。
其中,至少参加两种项目的人数有73人,三项都参加的
有32人。
则该公司参赛的运动员有( )人。
A.89
B.121
C.150
D.185
【答案】C
【中公解析】设参加百米跑、跳高、拔河项目的运动员分别构成集合A、B、C,根据三集
合容斥问题公式A∪B∪C=A+B+C-A∩B-B∩C-A∩C+A∩B∩C,A∩B+B∩C+A∩C=73+2×32=137,A∩B∩C=32,则A∪B∪C=86+65+104-137+32=150(人)。
通过以上两道题目的对比学习,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理解容斥问题的解题原理,灵活应用三者容斥的公式,在考场上能够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类三者容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