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三埠镇的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碉楼之乡开平

碉楼之乡开平

地理位置:
开平市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北距广州市110公里。
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1649年建县, 1993年1月5日撤县设市,1995年被国家定为二类市。因 原开平县县城三埠镇被潭江分割为长沙、新昌和荻海三个 区域,与武汉三镇有相似之处,故有“小武汉”之称。开 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及香港、澳门、台湾 胞,约有75万人,均分布在68个国家和地区。
开 平 小 吃
旅游路线:
自驾车: 粤北、粤东、珠三角地区可在沈海高速(G15)的水口、开平出口进入市
区,粤西地区可在沈海高速(G15)的塘口、沙塘出口进入市区,如果 直接前往立园、自力村、赤坎等景区,在塘口出口下高速。
最佳旅游线路:
自力村碉楼群 农家乐 三门里迎龙楼 开平市区 赤坎古镇 马降龙村落 香江温泉度假村 锦江里碉楼群 立园
司徒美堂:旅美华侨侨领,洪门“大佬”,中国致公党创始人。抗 日战争期间因组织华侨捐款著称;
红线女:著名粤剧艺术家;
开 张小娴:曾任电视台编剧及行政人员,亦曾编写电影剧本。香港著 名言情小说家;
关智斌:香港艺人,歌手; 徐智勇(小肥):歌手,艺人;

侧田:香港歌手,演员; 余安安:香港艺人,周润发前妻; 梁荣忠:香港演员; 戚美珍:香港艺人,苗侨伟妻子; 关文清: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
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 楼与村落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 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 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 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 向来有“四不管”之称防匪之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村普遍兴建特有的乡土建筑 群体。当时有3000多幢,现存1833幢。这些碉楼集 居住和防卫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身,堪 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建筑形式千姿 百态,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雕栏,硬山顶、悬山 顶,又具欧陆建筑风情。 北京时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左右,在新西兰基督 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 我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江门开平开侨中学校本课程教材

江门开平开侨中学校本课程教材

江门开平市开侨中学校本课程教材开平史话开侨中学校本课程(历史)序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美丽的潭江河畔,有一座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县级市,这就是素有华侨之乡、建筑之乡、文化艺术之乡和碉楼之乡美称的开平。

开平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市区有“三江六岸”,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徜徉开平,城寓山水间,山水寓城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开平是全国重点侨乡,现有人口68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75万人,分布于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开平人杰地灵、英才荟萃,出现了一大批华侨、英烈、艺术界和金融界知名人士。

侨乡开平,面貌巨变,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百姓富而思进,正沿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让我们走进开平的历史,去领略开平的风土人情,去感受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爱国精神、迷人的魅力、去品味他们精彩的人生。

目录第一篇:悠久历史可爱家园第一课:开平概况第二课:开平历史沿革第三课:开平华侨史话第二篇:人杰地灵英才荟萃第一课:千秋伟业(一)热诚毅力,以有斯堂。

千秋心在,来者无忘—开侨中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吴在民(二)“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开侨中学老校长陈家骥第二课:爱国华侨(一)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二)爱国爱乡的金融家——利国伟先生第三课:不朽的忠魂(一)刑场上的婚礼—记开平籍革命烈士周文雍(二)妻子过门60年未见英烈丈夫——记开平侨乡著名革命烈士邓一飞(三)南楼七壮士英勇抗击日寇第四课: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一)中国新闻摄影之父——沙飞(二)粤剧史上的一代天才---红线女(三)“百年人物存公论,四海虚名只汗颜。

”——著名书画家黄笃维(四)把故乡的美定格——世界十杰摄影家之一关光宗第一篇:悠久历史可爱家园第一课:开平概况(一)开平概况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辖18个镇(街道办事处),283个村民委员会,2843个自然村。

开平市是全国著名侨乡,有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5万人,分布67个国家和地区。

开平

开平

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北距广州市110公里。

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

1649年建县,1993年1月5日撤县设市,1995年被国家定为二类市。

因原开平县县城三埠镇被潭江分割为长沙、新昌和荻海三个区域,与武汉三镇有相似之处,故有“小武汉”之称。

开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及香港、澳门、台湾胞,约有75万人,均分布在68个国家和地区。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国家园林城市、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

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98.18%(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余为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依族、满族、瑶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邻港澳,北距广州市110公里,地跨东经112°13’ ~112°48’,北纬21°56’ ~22°39’。

东北连新会,正北靠鹤山,东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邻新兴。

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境内南北西部多低山丘陵,东、中部多丘陵平原,潭江自西向东横贯市腹,地势自南北两面向潭江河各地带倾斜,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9%,丘陵面积占29%,山地面积占2%。

潭江、苍江相会,穿流而过,水深河宽,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素有“小武汉”之称,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散集地。

自然气候开平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1.5度,年降雨量1700 - 2400毫米。

交通开平市水陆交通方便,开阳高速,325国道横贯全境地,全市通车水泥公路800多公里,市区通各农村镇的道路全部水化。

三埠港列为国家一级口岸,有客、货轮直抵香港、广州各沿海各地,其中2艘往返香港的豪华客轮,5小时可达目的地,出租车200辆,公交车线路1—10、13路。

全市实现了城乡电话程控化。

美食1.开平烧肉色泽金黄,入口爽脆而不腻,有独特的酱香味。

2.金鳗起舞用鳗鱼烧烤而成,色泽金黄,味道浓郁,香气四溢,行以游龙,宛然而行,动感十足。

开平市的历史沿革

开平市的历史沿革

开平的历史沿革地名由来: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明万历初,周高山、谢汝政等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改苍步村为开平屯。

清顺治五年(1648年)分恩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开平县,以开平屯为名。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从秦朝设郡县制开始,开平地属象郡,汉代以后直至明末建县之前先后为临允、义宁、盆允、新兴、新会、恩平等县辖地。

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定开平屯为县城,并改称为苍城。

置县至清末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先后隶属粤海道、南路行政公署。

粤中绥靖公署、广东第一、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23日开平县解放。

1949年10月~1952年4月属粤中专署,1952年5月~1956年2月属粤西行署,1956年3月~1958年11月属佛山专署,1958年12月~1961年2月属江门专署,1961年3月~1963年6月属肇庆专署,1963年7月~1983年4月属佛山专署(地区),1983年5月属江门市。

建县以来,辖地几度变动: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出双桥都、古博部分地方归鹤山县辖;1949年11月,划出开平县长沙埠、长沙东、西乡和台山县新昌、荻海埠、勒冲、旺北、石海、南山、三围、思始、迳头乡设置三埠镇(县级镇);1950年11月,恩平县金鸡、松和两乡划入开平县,开平县鹤洲乡划归恩平县。

1952年三埠镇并入开平县。

1958年开平县与恩平县合并称开恩县。

广东开平碉楼简介

广东开平碉楼简介

• 建筑保护:广东开平碉楼年久失修, 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修复,以免损 坏 • 文化传承:广东开平碉楼是华侨文化 的代表,需要加以保护,传承广东地区 的文化传统
03
广东开平碉楼的杰出代表与景点推荐
广东开平碉楼的代表性建筑及其特点
立园:立园是广东开平碉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 华侨谢维立先生于20世纪初兴建的私家园林
• 碉楼建筑风格:广东开平碉楼建筑风 格独特,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体现了 广东地区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 文化传统:广东开平碉楼的建设体现 了当地民众自强不息、勇敢坚韧的精神 风貌,传承了广东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
历史意义:广东开平碉楼见证了当地的 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
意义
• 防御功能:广东开平碉楼在历史上起 到了防御土匪和战乱的作用,保护了当 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社会变革:广东开平碉楼的建设见证 了当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风格
• 民国时期,碉楼建筑风格更加多 样化,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 碉楼建筑功能也发生了变化,除 了防御外,还出现了用于居住、经 商等功能的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的主要建筑风格
土楼:土楼是 广东开平碉楼 的初期形式, 主要以泥土为 主要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简单
01
• 墙壁厚,有较强的防御功能 • 窗户小,利于防御敌人进攻
DOCS SMART CREATE
广东开平碉楼简介
CREATE TO展
广东开平碉楼的起源及其地理位置
起源:广东开平碉楼起源于明朝末年,当时因战乱 频繁,当地民众为了自卫和保护家园而兴建了碉楼
• 16世纪末,广东开平地区开始出现 了碉楼建筑 •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碉楼建筑逐 渐普及,成为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

开平赤坎:一部穿越回民国的时光机(组图)

开平赤坎:一部穿越回民国的时光机(组图)

开平赤坎:一部穿越回民国的时光机(组图)赤坎是一个让人迷失时间和空间的地方。

赤坎是一个让人迷失时间和空间的地方。

在古镇里走着走着,就走进了深不可测的幻像之中。

老希望看到戴望舒穿着青衣长衫,手里拿着书卷,出现在岁月斑驳的老墙边,久久凝望着古巷深处那一朵油纸伞撑开的丁香花,有丁香花一样散发着芬芳的姑娘回眸一笑。

然后整个老街也飘满了淡淡乳白色云雾,那种戴氏的寂寥会让人笃生美丽。

开平赤坎让我们就这样,触摸着赤坎的老墙,探索古镇最柔软的隐秘,用高跟鞋叩响青石板,敲开布满斑驳青苔的时光之门,倒流到三百多年以前吧。

那时候潭江的水,比现在清澈得多,人们摇着船撸,来到赤坎。

这其中,家大业大的关氏兄弟和司徒氏兄弟在此集结,相互攀比,暗暗较劲,在此建设楼宇,开埠成市,繁华的墟镇渐渐热闹在潭江边。

骑楼街的美丽景致两大家族也在这不断地磨合当中,长足发展。

到了民国初期,两族中大批到海外见过世面的华侨,逐渐对古镇的低矮建筑感到不满足,他们将欧洲殖民东南亚时期创造性将欧洲建筑与东南亚雨湿气候相融合形成的骑楼建筑引进赤坎的街市中,形成了现在古镇独具民国风味的欧化建筑。

开平赤坎骑楼街的形成是赤坎建筑的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三公里、六百多座骑楼,当中尤以堤西路一带关氏留下的骑楼别墅蔚为壮观,构造也极其考究,成为赤坎最受人瞩目的地标建筑。

此街多以巴洛克风格的屋顶装饰,有的还在窗上镶嵌了清末民初时髦的彩色玻璃,小台上融贯东西风格的石雕精美绝伦。

民朝流行的淡黄、暗红的外墙,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却也有斑驳记忆,整个赤坎建筑的派头,绝不比广州人自诩得意的西关骑楼差。

赤坎老街骑楼连绵几公里,承载着业已远去的记忆。

河边的榕树枝繁叶茂,罗马柱上长出了小野花,巴洛克山花汚迹斑斑,阳光透过楼上的彩色玻璃窗进入房间,试图照亮那些泛黄的老相片。

河流无声地从镇上流过,年复一年,早已忘记了古镇曾经拥有的辉煌,它只是映射出骑楼现今苍老的模样。

当其他地方骑楼消失或者被现代建筑夹塞厉害的时候,赤坎仍然保持着古老的面貌,因此长期以来,赤坎被称为小广州小香港而不亦乐乎。

广东开平赤坎古镇简介

广东开平赤坎古镇简介

广东开平赤坎古镇简介
赤坎古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经济开发区内,开平市中部的潭江之滨,毗邻市区三埠,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

该镇面积62.1平方千米,人口27564人。

历史上曾是开平县城所在地,后来才挪到三埠镇,即现开平市区。

赤坎镇原先由新会县分割出来,由于潭江的各支流包围着赤坎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远比开平老街庞大的洋楼群。

沿江的堤东堤西路,里面与之平行的中华路,夹在两条大路间还有一条叫“二马路”的小路,这是与江平行的三横,还有许多纵马路与它们交叉形成城区的路网。

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

此外,赤坎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教育强镇、江门市十大特色镇街。

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如需更多关于赤坎古镇的信息,建议阅读广东省旅游景点推荐或者到赤坎古镇进行了解。

开平篇之2:立园的故事

开平篇之2:立园的故事

开平篇之2:立园的故事立园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北义乡,占地面积11013.99平方米,它集碉楼、别墅、园林于一体,是开平碉楼的精品。

2011年,到立园参观的游客达80多万人次。

立园分为别墅区、小花园、大花园三个部份,其间用运河、人工湖、迴廊、围墙、桥亭连接,有景点几十个,堪称为开平版的“大观园”。

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

碉楼、别墅和开平的“大观园” 立园有一座碉楼叫做乐天楼,它坐落在几座别墅之间,面对村前的开阔地,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门窗设有厚钢板,窗户安装粗钢枝,异常坚固,各层均设有对外、对下射击孔,备有弹药库。

碉楼后面的立园大牌坊下,还建有一个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地下室,内置机关,有地道与碉楼及各幢楼房相通,在运河边设有出口,平时养鸭以作伪装,如碉楼守不住,可由此撤退。

如此结构,在开平诸碉楼中,别无第二。

立园是1926-1936历时十年兴建的,耗资26万银元,面积26多亩,为别墅区、小花园、大花园三个部份。

据说,谢维立在兴建立园时,是仿照《红楼梦》里大观园的意境建造的。

别墅区内建有四层高的居楼6幢,分别命名为泮立、泮文、晃庐、炯庐、明庐、稳庐,均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上面盖中国重檐式绿色琉璃瓦,地面、楼梯及扶手铺意大利彩色水磨石米、瓷砖。

顶层为祖先堂和小阳台,其余各层均分隔为客厅、主人房、佣人房、厨房、浴室等,还设有壁炉、浴缸、抽水机等设施,前后排别墅间用花圃、草地相隔,布局合理、适用、现代化。

立园的大花园内建有花藤亭、鸟巢、毓培别墅、修身立本牌楼、打虎鞭(避雷针)等,小花园则建有挹翠亭、长春亭、共乐亭、小雷锋塔和荷花池等。

大、小花园之间以运河相隔,以玩水、观澜两桥相连,桥上各建有一亭。

两园建筑物周围遍植树木。

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一样,立园各亭台阁榭除了造型别致、建筑精巧外,还用楹联、绘画、诗文点缀其间。

挹翠、长春、共乐等亭名雅俗共赏,而楹联则点景抒情,如毓培别墅三楼的楹联是“晚亭夜寂自有琴棋助雅兴,幽室秋深还持诗画伴遐思”,花藤亭的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千秋不朽,园梅园松园竹本素无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平的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明万历初,周高山、谢汝政等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改苍步村为开平屯。

清顺治五年(1648年)分恩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开平县,以开平屯为名。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从秦朝设郡县制开始,开平地属象郡,汉代以后直至明末建县之前先后为临允、义宁、盆允、新兴、新会、恩平等县辖地。

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定开平屯为县城,并改称为苍城。

置县至清末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先后隶属粤海道、南路行政公署。

粤中绥靖公署、广东第一、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23日开平县解放。

1949年10月~1952年4月属粤中专署,1952年5月~1956年2月属粤西行署,1956年3月~1958年11月属佛山专署,1958年12月~1961年2月属江门专署,1961年3月~1963年6月属肇庆专署,1963年7月~1983年4月属佛山专署(地区),1983年5月属江门市。

建县以来,辖地几度变动: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出双桥都、古博部分地方归鹤山县辖;1949年11月,划出开平县长沙埠、长沙东、西乡和台山县新昌、荻海埠、勒冲、旺北、石海、南山、三围、思始、迳头乡设置三埠镇(县级镇);1950年11月,恩平县金鸡、松和两乡划入开平县,开平县鹤洲乡划归恩平县。

1952年三埠镇并入开平县。

1958年开平县与恩平县合并称开恩县。

1959年改称开平县,1961年开平、恩平两县恢复原建制,恩平县的大沙公社划归开平县管辖。

1993年1月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3]1号)撤销开平县,设立开平市。

1999年6月21日,民政部批准(民发[1999]45号)将开平市人民政府驻地由三埠街道长沙沿江东路135号迁至长沙街道长沙光华路1号。

2000年,开平市辖3个街道、15个镇。

总人口668692人,各镇人口:三埠区街道 145900 长沙区街道 84558 沙冈区街道 36542 水井镇 5262 月山镇 36071 水口镇 35735 沙塘镇28371 苍城镇 31114 龙胜镇 31681 大沙镇 27335 马冈镇 36914 塘口镇 26065 赤坎镇45525 百合镇 23664 蚬冈镇 16700 金鸡镇 19546 赤水镇 27029 东山镇 1068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开平市辖3个街道(三埠、长沙、沙冈)、15个镇(水井、月山、水口、赤水、东山、金鸡、蚬冈、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马冈、龙胜、苍城、沙塘)。

2004年,水井镇并入月山镇,东山镇并入赤水镇。

区划调整后,开平市辖:三埠街道长沙街道沙冈街道月山镇水口镇沙塘镇苍城镇龙胜镇马冈镇大沙镇塘口镇赤坎镇百合镇蚬冈镇金鸡镇赤水镇
2005年5月,开平市辖3个街道(长沙、三埠、沙冈)、13个镇(月山、水口、赤水、
金鸡、蚬冈、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马冈、龙胜、苍城、沙塘)。

2005年7月28日,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调整开平市水口镇行政区划的批复》(粤民区[2005]38号)同意撤销开平市沙冈街道办事处,并入水口镇。

新水口镇全镇总面积为80.5平方千米,总人口8.4万人,另有外来人口2万多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开平市辖2个街道(长沙、三埠)、13个镇(月山、水口、赤水、金鸡、蚬冈、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马冈、龙胜、苍城、沙塘)。

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