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管理概述、我国口岸管理的历史沿革概要

合集下载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Latin American Integration Association, LAIA)是拉丁美洲国家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
2. 西非经济共同体
西非经济共同体(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ECOWAS)简称西共体,是目前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多边合作组织。
(二)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 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 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 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三)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 的地区关税同盟
(四) 其他关税组织(区域性的关税合作组织)
1.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6.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涉及检验工作中许 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同一商品,如用不同的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检验,其结果也会不同。 因此,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确定合适 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第二节 国际通行口岸管理组织
一、 国际海关与关税组织 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海关
一、 国际海关与关税组织
(一) 国际海关组织 (二) 世界贸易组织 (三) 欧洲联盟 (四) 其他关税组织(区域性的关 税合作组织)
(一) 国际海关组织
国际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又称世界海关组 织,其前身为海关合作理事会,是国际 性的海关组织,也是世界性的、为统一 关税、简化海关手续而建立的政府间协 调组织。
第一节 我国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二、 海关概述 三、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及法规 四、 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海关制度发展历程

海关制度发展历程

海关制度发展历程
海关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各国国境之间的贸易需要进行监管和管理,因此出现了最早的海关制度。

这些海关主要负责收取关税和监督进出口商品,以确保贸易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关制度逐渐发展并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在中世纪欧洲,海关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国家间竞争和战争的一部分。

不同国家通过设立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海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国际贸易的增加使得海关承担起更大的职责,包括检查和扣押走私品、保护知识产权、遏制非法贸易等。

在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复杂
性不断增加,海关制度也在不断适应和完善。

海关部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信息交换、自动识别技术等,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各国之间也加强了海关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活动。

此外,海关在国家安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国家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增加时,海关被用作国家安全的一道防线,加强对进出口商品的监控和管理,以防止危害国家安全的物品进入国境。

总体而言,海关制度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与经济和政治环境相互
关联的过程。

随着国际贸易和安全环境的变化,海关制度也不断演变和升级,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四) 海关的权力
海关的权力是指国家通过海关法规 而赋予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 工具等的监督管理权。
根据《海关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海关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可以行 使以下12项权力:检查权、查阅权、查 问权、调查权、稽查权、复制权、扣留 权、质押权、追缉权、处理权、强制执 行权、佩带和使用武器权。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4. 检验机构
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大致有如下几 类: (1) 官方机构。这是指由国家设立的检验机构。 (2) 非官方机构。这是指由私人、同业工会和协 会等开设的检验机构,如公证人、公证行。 (3) 工厂企业、用货单位设立的化验室、检验室。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二) 海关的性质
1. 海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3. 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三) 海关的任务
1. 监管 2. 征收关税 3. 查缉走私 4. 编制海关统计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海关
1. 美国海关 2. 英国海关 3. 日本海关 4. 加拿大海关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港口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二) 口岸的分类
1. 按批准开放的权限划分 按批准开放的权限划分,可以将口岸分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组织变革之一,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海关的建立、发展和改革三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进行简析。

一、海关的建立海关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的海关主要是为了征收税收和控制海上贸易。

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海关始于1843年,这一年签订了《南京条约》。

根据条约的内容,中国同意在主要沿海港口设立海关,由西方国家派遣人员担任海关总监。

随后,欧美各国相继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海关机构,施行通商口岸制度,使得海关在中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二、海关的发展从1843年至1948年,中国近代海关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海关机构逐渐壮大并扩展了其职能,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财政机构之一。

海关的主要职责是征收关税和管理外国人在华的贸易活动。

海关在税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海关税收占当时中国财政收入的大部分。

海关还具备了出入境检查、船只登记、货物查验等职能。

海关通过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和税收的征收,为中国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三、海关的改革中国近代海关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最早的一次改革是1885年的中外海关总税务司改革,该改革使得海关税制更加完善和规范,并确立了统一征收外国商船费用的制度。

随后,1901年的海关总税务司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海关的组织结构和税务管理。

在中国革命和政权更迭的背景下,海关在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国有化的改革,将海关纳入国家财政体系。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是一个从建立到发展再到改革的过程。

海关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家财政的发展。

海关的发展使得其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海关税收的征收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持。

海关的改革则是在历史条件和国家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过程旨在进一步完善海关的组织结构和税务管理,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海关制度发展历程

海关制度发展历程

海关制度发展历程海关制度是指国家政府为了管理和监督国际贸易、边境通关以及打击走私等违法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海关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海关制度发展的主要篇章。

海关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贸易国家,例如中国的商朝和秦朝就有类似的海关制度。

这些海关制度主要是为了管理边境贸易和收取关税。

海关制度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手段和管理方式,对于国家的财政和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增加,海关制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改进。

在欧洲,16世纪的荷兰和英国成为了海上贸易的重要中心,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海关制度。

荷兰和英国的海关制度主要是为了管理边境贸易、保护国内产业、收取关税,以及确保对外贸易的公平和安全。

这些制度为后来世界各国在海关管理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8世纪至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各国纷纷加强海关组织,完善海关法规,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国际贸易。

英国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海关学院,以培养专业的海关人才。

20世纪初以来,各国海关制度开始向现代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不断改进的科技手段,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海关的管理水平。

各国海关之间也积极开展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共同应对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威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关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各国在加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同时,也提倡开放和自由贸易。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各国正在进一步完善海关制度,提高海关效率和服务水平。

例如,简化通关手续、推行单一窗口,以及智能化监管等举措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实施。

总的来说,海关制度是国家管理和监督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的贸易国家到现代全球化时代,海关制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海关制度将继续面临挑战和变革,然而,无论如何,海关制度的核心目标——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经济安全,仍将保持不变。

我国海关主权发展历程

我国海关主权发展历程

我国海关主权发展历程我国海关主权发展历程始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置的第一座海关古城——蓟门。

蓟门是我国最早的关所之一,也是我国海关的先驱。

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我国海关主权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逐步发展壮大。

随着贸易和海外旅行的增加,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海关控制贸易的需要。

明朝时期,海关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国家重要税收来源之一。

明朝海关对外国贸易实行严格管理,但在清朝时期,由于封闭政策的影响,海关逐渐衰弱。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个口岸,包括廣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

这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开始全面开放,也使得海关制度重新获得重视。

几年后,英国政府派遣商人陆续抵达我国,成立“领事实行海关”的机构。

1861年,中国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开始对外贸易进行集中管理。

从此,我国海关主权逐渐恢复,并逐步发展壮大。

1875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签订《天津条约》,确立了我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地位和权力,并逐渐将中国主权逐渐恢复,对外贸易得以充分控制。

20世纪初,中国爆发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海关总税务司转为中国政府直接管理,彻底恢复我国对海关的主权。

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成立海关总署,开始对外贸易进行全面管理。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海关主权迅速增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关主权进一步加强。

1951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与外国签订的有关海关的条约。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国家海关总署,随后开始对外贸易的全面监管和管理。

此后,我国海关主权不断巩固和完善,成为国家重要的税收和经济管理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海关主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1992年,中国政府成立海关总署,从此开始对外贸易进行更加规范和高效的管理。

此后,我国海关主权不断扩大,管理范围不断拓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六) 口岸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国务院设有国家口岸办公室 2. 各级地方政府设有口岸管理委 员会或口岸办公室 3. 口岸检查检验机构
二、 海关概述
(一) 海关的定义 (二) 海关的性质 (三) 海关的任务 (四) 海关的权力
(一) 海关的定义
海关是主权国家在其开放口岸设 立的,对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行 李物品、邮递物品等执行监督管理、 稽征关税和查缉走私的国家行政机关 。
(一) 国家卫生检疫和进口食品监督检验
卫生检疫是国家通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和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关,对出入境人员 和交通工具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的行政管理活动。
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是依据《进口食品 卫生监督检验工作程序》的规定,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 国界江河的口岸上,实施食品抽样检验、质量 鉴定和卫生监督,提高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 验工作质量,防止食品污染,保证人民健康, 维护
1.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2. 实施商品检验的范围 3. 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4. 检验机构 5. 检验证书 6. 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1. 进出口商品检验作用
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的职责是鉴定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合同 规定的要求,检查卖方是否已按合同履 行了交货义务。
第一节 我国口岸管理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二、 海关概述 三、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及法规 四、 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及法规
一、 口岸概述
(一) 口岸的定义 (二) 口岸的分类 (三) 口岸的地位与作用 (四) 电子口岸 (五) 口岸管理系统的组成 (六) 口岸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一) 口岸的定义
口岸也称通商口岸,原指由国家指定 的对外通商的沿海港口。但是现在,口岸 已不仅仅是经济贸易往来(即通商)的商 埠,还包括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旅 游和移民等方面的往来港口,同时口岸也 已不仅仅指设在沿海的港口。

全国大通关演进过程

全国大通关演进过程

全国大通关演进过程第一阶段: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和信息化中国政府在2000年之后,开始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和信息化的推进力度。

在这个阶段,主要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口岸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一些省级、市级和重点口岸的电子口岸化改造。

通过信息化手段,使企业和海关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和准确,提高了通关效率。

第二阶段:推动单一窗口建设在电子口岸建设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在2024年提出了推动单一窗口建设的目标。

单一窗口是指企业在办理贸易通关手续时,只需向一个窗口提交所有有关的文件和信息,而无需分别向多个部门递交。

这样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通关效率。

中国先后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外汇管理局等部门推进了单一窗口建设,在一些地区和口岸先后试点实行单一窗口操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办理通关手续的时间和成本。

第三阶段: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2024年,中国政府提出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将原有的分散的口岸贸易监管职能整合到一个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

这一阶段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优化通关流程,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措施,加快通关速度;二是整合和优化通关相关的管理部门,合并海关统计、检验检疫、边境卫生检疫等职能。

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办事、重复收费、重复监管,降低企业的负担,提高通关效率。

第四阶段:构建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推进全国大通关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这需要在整合和优化通关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其中,包括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总结来说,全国大通关的演进过程是从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和信息化开始,逐步推动单一窗口建设,再到全国通关一体化,最终目标是构建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的出台,有效地提高了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口岸管理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口岸 口岸管理的任务、特点、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口

★口岸是主权国家设置的出入国(边)境的门户和通道。
世界上早期的国际贸易的主要运送方式是海洋轮船 运输,进出国境的主要场所是港口,因此,人们首 先把口岸定义为“对外通商的港埠”。 由于近代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货物、国际传递的邮件包裹、进出国境 的人员及其行李物品等,可以从国外直达内地,因 而在开展国际航空、国际联运、国际邮包邮件交换 业务及其他有人员进出、外贸业务活动的地方,也 设置了口岸,以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
凡对外开放的口岸,应根据需要设立出入境边防检 查、海关、港务监督、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 品检验等检查检验机构等国家规定的口岸机构。
二、我国口岸设置
国家设置或开放口岸,主要是依据地理、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和对外政策的需要。
★新开口岸主要应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一)要有一定规模的经济腹地 ★(二)要有较优越的地理条件新开口岸必须考虑到口 岸地区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运口岸,要考虑与其 有关的港基地质、水文、风向和风浪等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 的口岸。它包括以下几种: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办理出入境检查检验 的手续的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起运点、交货点; (2)同毗邻国家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边境小额贸易 和人员往来的口岸; (3)只限边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二)按出入国境的交通运输方式划分 按出入国境的交通运输方式来划分,口岸分为港 口口岸、陆地口岸和航空口岸。 1.港口口岸,包括海港港口口岸和内河港口口岸; 2.陆地口岸,包括国(边)境以及国家批准内地可 以直接办理对外进出口经济贸易交流业务的铁路口 岸和公路口岸; 3.航空口岸,包括国家批准的可以办理对外进出 口贸易交流业务的航空器起落场站。
(3)外轮联检、过驳锚地:(15个) 虾峙门南锚地、虾峙门北锚地、马峙联检过驳锚地、 岙山联检锚地、普陀山外籍客轮联检锚地、黄兴锚地、老 塘山西锚地、金塘东联检锚地、五虎礁锚地、秀山东锚地、 衢山联检锚地、大洋山引航待泊锚地、马迹山外锚地、马 迹山引航锚地、绿华锚地。 (4)二类口岸:岱山的高亭,嵊泗的嵊山、泗礁、大洋山, 普陀的桃花。 (5)二类口岸联检锚地:(5个) 高亭联检锚地、陈钱山北锚地、陈钱山南锚地、金鸡 山锚地、大洋山联检锚地。
一类海港口岸5个:宁波港、温州港、舟山港、台 州港、嘉兴港。 一类航空口岸3个: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 机场、温州永强机场。 二类海港口岸6个:宁波的石浦港(包括黄避岙)、 舟山的泗礁和高亭港、台州的大麦屿港和礁山港 (包括石塘粗沙头)、温州的鳌江港。
陆路海关监管点若干个: 杭州艮山门铁路货运站(现为外贸仓库)、宁波铁路 北站、温州铁路西站和杭州铁路邮政国际邮件交换 点,货物经海关监管,在当地封关后直接运往香港
★从广义上讲口岸是指国家设定掌管对外经济贸易和 国际交往进出活动的场所。 ★具体地说,口岸是指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 国(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是国家对外 交往的门户。
对外开放的口岸是国家批准的中外籍人员、货物、 交通运输工具和国际邮包邮件出入国(边)境的水运 港口、国际航空机场、国(边)境铁(公)路车站、孔 道等。
或俄罗斯;设立了杭州新塘、杭州萧山和富阳3个
陆路集装箱中转站,是上海、宁波口岸的延伸。
舟山口岸简介
(1)一类口岸监管点:(8个) ①老塘山港区:老塘山作业区一期、二期、三期码头; 中石化册子原油中转码头。(2个) ②沈家门港区:沈家门作业区(墩头)码头;中石化 舟山石油分公司半升洞码头;普陀山外籍客轮码头。 (3个) ③定海港区:中化兴中岙山原油中转基地。(1个) ④高亭港区:岱衢港口开发公司浪激咀万吨级货运码 头。(1个) ⑤泗礁港区: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1个)
浙江口岸简介
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浙江省相继开放了13 个一类口岸(其中5个海港口岸、3个航空口岸、5个 外轮海面交货点和接卸点);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先后开放了12个二类口岸(后经清理整顿撤并为6个, 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中划入相应的一类口 岸);经海关总署批准,设立了一批陆路外贸货物 海关监管点(封关点)和邮政国际邮件交换点。
Company name
口岸管理
本课程内容:
1、口岸管理概述 2、我国口岸管理的历史沿革 3、口岸管理系统、职能及领导机构 4、口岸外贸管理 5、口岸港务监督 6、船舶检验管理
7、口岸海关管理 8、口岸边防管理 9、航空安全检查 10、口岸商检管理 11、口岸卫生检疫管理 12、口岸动植物检疫管理
(2)外籍船舶修理点:(19家) 定海区(8家):浙江省海运集团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 限公司、舟山市海晨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舟山市沥港船舶 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市定海区册子船厂、舟山市宏洲船舶 修造有限公司、浙江弘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市金舟 船厂、舟山南洋船业有限公司。 普陀区(8家):舟山龙山船厂、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 司舟山分公司、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东鹏 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 山市沈家门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兴业有限公司船厂、 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渔轮厂。 岱山县(3家):舟山市岱山县海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舟山市原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常石集团舟山船业发展有 限公司。
三、口岸的种类
(一)按国家批准开放的等级划分 按国家批准开放的等级来划分, 口岸可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 1.一类口岸 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包 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 部分口岸)。它包括以下几种:
(1)对外国籍船舶、飞机、车辆等交通工具开放的海、 陆、空客货口岸; (2)只允许我国籍船舶、飞机、车辆出入国境的海、陆、 空客货口岸; (3)允许外国籍船舶进出我国领海内的海面交货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