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营养强化剂

合集下载

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
第六章
营养强化剂
Page 2
营养强化食品何其多
盐:锌营养强化盐、钙营养强化盐、铁营养强化盐等 营养品、保健品:强化钙燕麦片、维他型中老年豆奶、高
钙营养米粉、高钙芝麻糊、高钙藕粉 大米是富硒的,色拉油有维生素A强化的 营养强化面包:包含3种维生素、4种矿物质
Page 3
第一节 概述
食品强化要符合营养学原理 营养强化剂的量要适当,应不致破坏机体营养平衡,更不 致于因摄取过量而引起中毒。一般强化量为人体每日推荐 膳食供给量的1/2-1/3为宜。
Page 12
使用营养强化剂的注意事项
营养强化剂应有较好的稳定性 营养强化剂在食品加工、保存等过程中,应不易分解、破 坏或转变为其他物质,并且不影响该食品中其他营养成分 的含量及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Page 11
使用营养强化剂的注意事项
强化的营养素及强化的食品 所强化的营养素应该是在大多数人膳食中其含量低于所需 量的营养素,被强化食品应该是人们大量消费的食品。 例如: 美国强化的营养素主要是VA、VD、Fe、Ca、B族维生素等, 强化的食品主要是奶制品、面制品等; 我国碘的强化食品主要是食盐。
Page 8
第一节 概述
营养强化食品问题:
营养素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专家否定
安全问题?
不是太安全
Page 9
营养强化剂的作用
复原:补充食品加工中损失的营养素。如向精白米、面粉 中加入VB1、尼克酸,向水果罐头中加入VC。
强化:向食品中添加原来含量不足的营养素。 赖氨酸:面粉及小米中含量少,甘薯及马铃薯则含较多, 可向面粉中强化赖氨酸。 色氨酸:玉米中缺,而小米及马铃薯中较丰富,可向玉米 种强化色氨酸。

食品营养强化剂

食品营养强化剂

2.7维生素C
2.7.1L-抗坏血酸和L-抗坏血酸钠
(1)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有酸味,易分解,露置 日光下色泽变深,干燥品稳定,但其溶液在空气中迅 速变质。 (2)生理作用:促进体内红细胞的生成,参与体内胶原 蛋白的生成,防止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增加,有 利于伤口的愈合。维生素C还有中和毒素,促进抗体 生成的作用。 (3)缺乏:导致坏血病和抵抗力下降。
(2)生理作用: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参与糖及蛋白质脂肪的 代谢。 (3)缺乏症:眼炎,口角炎,舌炎、唇炎、脂溢性皮炎、结膜 炎和角膜炎等病症 (4)使用方向:与维生素B1相同,经常与维生素B1 合用,本 品添加于酱类中则味极品质均好,黄色的豆酱中添加核黄 素后色调更好,红色的豆酱中添加核黄素后会增加光泽, 最大用量:2-4mg/kg (5)来源: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一般动物性食品中含量 较高,其中以肝、肾和心中含量最多,乳制品及蛋类食品 中含量也不少;植物性食品以豆类含量较多,谷类和一般 蔬菜中较少。
②作用:促进儿童婴幼儿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生长, 发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③使用注意事项
(1)牛磺酸并非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人体内以 游离状态存在。它对促进儿童,尤其对婴幼儿大 脑、身高、视力等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2)尽管人体可由蛋氨酸或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
物磺基丙氨酸脱羧形成,但婴幼儿体内此种脱羧 酶活性很低,合成受限,而应予补充。特别是 用牛乳喂养的婴幼儿,因牛乳中几乎不含牛磺 酸,故必须进行适当的营养强化。 ⑷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 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 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规定:可用 于乳制品、婴幼儿食品及谷类制品、强化饮料 使用量为0.3~0.5g/kg。
(4)来源: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动物的肝脏、 骨骼、鸡蛋、鱼卵,其中维生素A1主要存在于海产 鱼类肝脏中,A2主要存在于淡水鱼肝脏中。植物 中的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 (5)毒性:毒性甚低,但一次性大量摄入会导致中 毒,引起眩晕、头痛、呕吐和易激怒等症状,过 多的维生素A对动物有致畸作用,影响胎儿骨骼 发育。 (6)使用:芝麻油、000ug/kg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中为30009000ugkg;液体奶味780ug/kg,固体饮料中为 4-8ug/kg,冰淇淋为0.6-1.2ug/kg。

第11-3章 食品营养强化剂 维生素

第11-3章 食品营养强化剂 维生素
第十一章 食品营养强化剂
目录
11.1概述 11.2维生素 11.3氨基酸类 11.4无机盐类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食品营养强化剂概念与 主要作用,熟悉维生素类强化剂、 氨基酸类强化剂及无机盐(矿物 质)类强化剂的性能与使用
11.1 维生素
一、维生素的概况
1、定义: 维生素:调节人体各种新陈代谢过程必不可少
金属及其盐类(VC)补充
高压、加热(叶酸、VB1、VC)
食品营养强化剂
5.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稳定性 ⑵.不少是使用药用维生素,也可直接使用天然物的抽提物 ⑶.使用剂量: P161倒3段
维生素的剂量按其效果可分为三种: 生理剂量:满足绝大多数人生理需要且不缺乏的量 药理剂量:可以用来治疗缺乏病症的量,约为生理剂量的10倍 中毒剂量:可以引起不适或中毒症状,约等于生理剂量的100倍
水溶性 维生素 C
食品营养强化剂
4.维生素强化剂的稳定性 P161第3段
对维生素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因素是:
水(水溶性维生素)补充
V V V V 氧气(V )
A、 B1、 B12 、 K、 C
酶作用(VB1、VC)补充
酸碱作用(酸:泛酸、VA、 VK )
(碱:泛酸、 VK 、VC V 、 B1 )
几种维生素不同剂量的效果
维生素 生理剂量 药理剂量 中毒剂量及中毒表现
维生素A 5000IU 105IU
100000~500000IU 头痛、恶心、 呕吐、大脑假瘤
维生素B6 2.0mg
烟酸
20mg
生育酚 15mg
50mg
10000mg 肝酶异常
200~600mg 1000mg,不耐受碳水化合物
2000~6000mg,胃炎、情绪不安

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

钙盐类 无机钙、碳酸钙、磷酸钙 有机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动物骨骼中钙 铁盐类 硫酸亚铁、乳酸亚铁 锌盐类 硫酸锌、氧化锌、葡萄糖酸锌 碘盐 碘化钾 硒盐 硒化卡拉胶、富硒酵母
无机盐类营养强化剂的使用


钙质强化剂可用于谷类粉及固体饮料 亚铁盐、锌可用于强化谷粉类、乳制 品、盐、固体饮料 碘可加入食盐中
Vd Ve
无机盐类及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 是人体必需元素,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无机盐与其他有机的 营养物质不同,他们既不能在人体 内合成,也不能在体内代谢过程中 消失,除非排除体外。所以人体应 不断地从各类食物中补充无机盐以 满足机体的需要。



无机盐的生理特点: 1.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2.从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 3.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4.组成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的成分 无机盐类营养强化剂主要有: 钙、铁、锌、碘、硒等 脂肪酸中营养强化剂主要有: 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
• (4)用生物学方法添加:先使强化剂被生 物吸收利用,使其成为生物有机体,然后 再将这类含有强化剂的生物有机体加工成 产品或者是直接食用,如碘蛋、乳、富硒 食品等,也可以用发酵等方法获取,如维 生素发酵制品。 • (5)用物理化学方法添加:例如用紫外线 照射牛乳使其中的麦角甾醇变成维生素D。
• 营养强化剂 作用 1.弥补天然食物的营养缺陷,维持体内的营养 水平,营养保健 2.补充食品在加工、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营养素 的损失 3.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 4.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和保藏性能 5.提高加工制品的风味

维生素营养强化剂的应用
人造奶油成品中添加Va、Vd、VbV 果蔬制品、饮料、罐头制品中配入Vc 谷物类食品中添加Vb1、Vb2、Vb6、Vb12、 烟酸、叶酸 婴儿食品中配用Va、Vd、Vk、Ve 调味品中强化Vb1、Vb2

高级食品化学 ——营养强化剂

高级食品化学 ——营养强化剂

高级食品化学——营养强化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营养的摄入。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的需求,食品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改进。

其中,营养强化剂就是食品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

什么是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是指加入食品中的某种化合物,能够增加食品中某些营养物质的含量,使食品具有更佳的营养品质,促进人体健康。

营养强化剂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天然来自生物体内的成分。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食材质量的差异,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或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某些营养成分的需求等原因,食品中可能会出现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甚至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食品科技不断发展,创造出了多种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的种类根据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成分来源,主要可分为人工合成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营养强化剂。

人工合成营养强化剂人工合成的营养强化剂是以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出来的营养成分补充剂。

最常见的人工合成营养强化剂包括维生素、无机钙、无机铁等等。

人工合成营养强化剂可以根据不同的营养需要进行调整,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素。

天然营养强化剂天然营养强化剂是以天然的物质作为营养补充剂。

这些物质可以来自于植物、动物或细菌等多个来源。

例如,红枣中含有大量的铁质,海藻中含有丰富的钙质。

这些天然成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被利用,成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即天然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的作用营养不足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营养强化剂可以有效补充食品缺失的某些营养物质,满足不同群体的营养需求,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例如,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之一,它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若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此时,适当地添加含有维生素C的营养强化剂就可以有效补充维生素C缺乏的问题。

营养强化剂的应用营养强化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

例如,婴幼儿配方奶粉、谷物麦片、果汁、饮料、乳制品等等。

不同的营养需求需要不同种类的营养强化剂,因此在选择营养强化剂时需要了解不同的配比和不同的功效。

高级食品化学——营养强化剂课件

高级食品化学——营养强化剂课件
,保障消费者权益。
02
常见营养强化剂
维生素类
维生素A
有助于维持皮肤、骨骼和视力 的健康,预防夜盲症。
维生素D
有助于骨骼健康,预防佝偻病 ,促进钙的吸收。
维生素E
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 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维生素C
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 吸收,预防坏血病。
矿物质类

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与维护,维持神经 传导和肌肉收缩的正常功能。
高级食品化学——营养强化 剂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营养强化剂概述 • 常见营养强化剂 • 营养强化剂的生产工艺 • 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评价 • 营养强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营养强化剂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01
营养强化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营养强化剂是指根据营养需要向 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 者天然食品,以提高食品的营养 价值。
调味品
在酱油、醋等调味品中添加碘 、铁等营养素。
营养强化剂的发展趋势
精准营养
根据不同人群的个性化 需求,研发针对性的营
养强化剂。
天然来源
开发天然、安全的营养 强化剂,减少化学合成
品的依赖。
高生物利用率
提高营养强化剂的生物 利用率,降低摄入量,
提高效果。
法规与标准
完善营养强化剂的法规 和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化学强化法
化学强化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 营养素添加到食品中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强化法包括酯化、 氧化还原等反应。
化学强化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 快、效率高,但可能会产生有 害物质,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 件。
生物强化法
生物强化法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 将营养素添加到食品中的方法。

第11-1章 食品营养强化剂 概述

第11-1章 食品营养强化剂 概述
对于添加了强化 剂的食品,应在说明 书上加以指导以避免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当 造成的损失。如:添 加了水溶性维生素的 挂面应以使用汤面为 主。
各种营养素为生命所必需,但切不可滥用,一定要
以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 为依据。世界上所用的营养强化剂约130种,我国已生 产、使用的约30余种。
指导人们科学选购食品及合理配制营养平 衡膳食 。
二、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作用
食品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或补充(某些缺 少的和特需的)食品的营养成分而加入食 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 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按性质可分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矿 物质)等三类。
食品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的作用:补充
3.营养素在加工烹调过程中的变化 过度加工、烹饪,一般会引起食品中某些营养素 损失,因此往往需要在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以 提高营养价值,即进行食品的营养强化。
4.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
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营养 情况,以根据不同需要添加营养强化剂;
了解在加工过程中食品营养素的变化和损 失,以充分保存营养素;
当评定食品中某营养素的营养价值时,应对其所含 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确定。食品中所提供 的营养素的种类和营养素的相对含量,越接近于人 体需要或组成,该食品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2.营养素质量 营养素的质与量同样重要。如同等重量的蛋白质, 因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值不同, 在促进大白鼠生长发育方面作用不同。
易被机体吸收利用 营养强化剂在食品加工、储存等过程中不易分解
破坏,且不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强化剂量适当,不致破坏机体营养平衡,更不致
因摄食过量引起中毒。 卫生安全,质量合格,经济合理。

营养强化剂名词解释

营养强化剂名词解释

营养强化剂
概念:
营养强化剂指的是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者某些天然食品,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

这种经过强化处理的食品称为强化食品。

所添加的营养素或含有营养素的物质(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称为食品营养强化剂。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种类:
食品强化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三类。

此外也包括用于营养强化的天然食品及其制品,如大豆蛋白、骨粉、鱼粉、麦麸等。

矿物质类,如钙、铁、锌、硒、镁、钾、钠、铜等;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叶酸、生物素等;氨基酸类,如牛磺酸、赖氨酸等;其他营养素类,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膳食纤维、卵磷脂等
作用:
在食品中添加食品营养强化剂,不仅可以补充天然食品的营养缺陷,而且可以改善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及其比例,以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要。

另外,利用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特别补充某些营养物质,达到特殊饮食和健康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剂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质量,还可以减少和预防很多营养缺乏症及营养缺乏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有些营养强化剂还兼有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和保藏性能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营养强化剂
1
内容
• • • • 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营养强化剂的作用与强化方法 使用营养强化剂的注意事项(基本原则)* 常用营养强化剂特性与使用(自学)
2
Part 1: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 分类
3
一、营养强化剂定义和分类
1、定义 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 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 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举例
25
举例
维生素A(视黄醇) Vitamin A(retinol)
CH2OH
β- 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 β-carotene
15 15'
使用:营养强化剂
着色剂、营养强化剂 既有VA功能(1g β-carotene = 0.167 g retinol),又可作为食用 色素使用,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 加剂 仅存在于植物体内
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机体 抗氧化作用有关,保护细胞膜的 完整性 我国每日膳食中Se供给标准 1~3岁:20 g 3~6岁:40 g >7岁:50 g 通常,有机Se的毒性<无机Se,且 生物利用性和生理增益作用更好 7mg/kg体重(剧毒)
OSeO 2 CH 2OH O
O
OH

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克山病地区用硒盐预防克山病和某些大城市较普遍地用 维生素A和D强化鲜牛奶以及全国强制地推广碘盐以外,整个食品 强化工业处于初级阶段。

婴幼儿配方食品比较规范化和质量比较有保证外,其他强化食 品大都以赢利为目的达不到改善营养的效果



载体食品选择不当 赖氨酸与谷类食品同时才有效 强化工艺不合理 营养素的损失在热加工时被破坏 强化剂量不当 审批手续不严,市场管理不规,夸大宣传
-学龄前儿童贫血患者城市占11-12%,农村占16-29%;
-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患病率达26.5%。
8
我国人民的营养素摄入状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卫生部、农业部、公安部及国家统计局共同组
织的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人民 有如下营养素的摄入量没有达到要求:

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B2,Ca,Fe,Zn,
表3 常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 VB1 生理功能 维持神经传导,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 VA 生理功能 预防表皮细胞角化,防 治干眼病
VB2
VB5 VB12
促进生长,预防唇、舌炎、 溢脂性皮炎
预防癞皮病,舌炎、皮炎 预防恶性贫血
VD
VE VK
调节钙、磷代谢,预防 佝偻病
预防不育症 促进血液凝固
22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水中(Na2SO3)浸泡16h后油炸 水中浸泡后在水中或碳酸盐中煮沸
各种热处理
55-60 23-52
82-97
5
表2 食品贮藏中硫氨素(VB1)的保留率
食品 杏 青豆 利马豆
贮藏12个月后的保留率/%
食品 番茄汁 豌豆 橙汁
贮藏12个月后的保留率/%
38℃
35 8 48
1.5℃
72 76 92
38℃
19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选择氨基酸及含氮类化合物营养强化剂的依据 • 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代谢所需其他胺类物
质的前身;
• 应选择必需氨基酸进行强化;
-定义: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 食物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种类: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
丙氨酸、苏氨酸、 缬氨酸;组氨酸也是婴儿必需氨基酸;
20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应选择人类膳食中比较缺乏的限制性氨基酸进行强化
-定义:指按照人体的需要和比例关系含量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称限制 性氨基酸。 -种类: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4种,其中又以赖 氨酸最为重要。
• 对于婴幼儿有必要适当强化牛磺酸
-核甘酸类((nucleotides)
12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 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 :2类3种
-赖氨酸:L-盐酸赖氨酸,L-赖氨酸-L-天冬氨酸盐
-牛磺酸(-氨基乙基磺酸):牛磺酸
13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 维生素类: 15类36种
• 油溶性的维生素:4种都需强化,共12种
-VA:维生素A、维生素A油、稳定性VA; -VD :维生素D2、维生素D3; -VE :DL- -生育酚、D--乙酸生育酚、 DL--乙酸生育酚,稳定性VE 、维生素E琥珀酸钙; -VK :维生素K; --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同视黄醇,1g - 胡萝卜素= 0.167视 黄醇当量;
• 所有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 其中有些维生素如VA、VD等易于缺乏,有些维生素如Vc、VB1等在加 工中易于损失或破坏; • 对婴幼儿还需进一步强化胆碱和肌醇;
23
强化原则
维生素强化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对维生素强化的食品
种类和剂量应慎重选定。按不同剂量可达到的效果可分为:
28
无机盐缺乏的原因
饮食传统
对于摄入植物性食物较多的人群
Ca、Fe等
机体特殊需要
处于生长发育的婴幼儿、青少年、 孕妇、乳母 Ca、Fe、Zn等
环境条件
山区或远离海边的地区:I 贫硒地区:Se
应用示例
29
硒化卡拉胶
OSeO2
CH2 OH
亚硒酸钠(NaSeO3)
O O OH
O O
OH
O

O O O
强化与保健
11
一、营养氧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2、分类
我国批注使用的约103种 分类
compounds )
-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类(amino acids and nitrogen- containing -维生素类(vitamins) -无机盐或矿物质类(minerals)
-脂肪酸类(fatty acids)
- -亚麻油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花生四烯酸(ARA)
* 核甘酸类:5类5种
-5’-腺苷酸(AMP): 5’-腺苷酸 -5’-肌苷酸(IMP): 5’-肌苷酸二钠 -5’-鸟苷酸(GMP): 5’-鸟苷酸二钠 -5’-尿苷酸(UMP): 5’-尿苷酸二钠 -5’-胞苷酸(CMP): 5’-胞苷酸二钠
60 68 78
1.5℃
100 100 100
* 3、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可能导致某种或某些营养素的 缺乏或不足; * 4、人体在不同时期对营养素的要求不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对 营养素的要求也不同;
6

经济原因
成本低:达到同样目的(增加食品的营养价 值),用强化剂的代价大大低于使用天然食物。 如,Lys每日需要量为0.8g,如用猪肉来提供 需150g左右才能满足,其费用是用Lys强化的 50倍左右
* 无机盐类:10类共54种
-强化的无机盐有:铁、钙、锌、碘、硒、镁、铜、猛、钾、氟10类;
16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 铁剂(12种):柠檬酸铁铵、柠檬酸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
铁、乳酸亚铁、焦磷酸铁、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氯化高铁血红
素、电解铁、铁卟啉、还原铁;
• 钙剂(13种):活性钙、生物碳酸钙、乙酸钙、L-天冬氨酸钙、碳
生理剂量:以“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为依据的添加量, 即满足绝大多数人生理需要的量。 药理剂量:用来治疗维生素缺乏病症的剂量(约为生理剂量的 10倍)。 中毒剂量:引起病理或中毒症状(约为生理剂量的100倍)。 食品中维生素的强化,只允许以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生理要求 为目的,而不能以治疗为目的
强化方法
24
强化方法
按照不同食品种类和消费群体,维生素添加方法可分为:
复原:谷类食品中加B1、B2、B6、B12、烟酸、叶酸 果蔬制品中加Vc 标准化:婴儿食品中加A、D、E、K(因为婴幼儿食品
种类较少,必须按照“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为标准制作婴幼儿食品)
强化:食用油脂或人造奶油成品中加A、D、E
(原来不存在或不足)
-牛磺酸具有促进婴幼儿大脑、身高、视力发育等重要作用; -成人可在体内合成一般不会缺乏,而婴幼儿由于合成牛磺酸所需酶 的活性较低,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 -牛乳中几乎不含牛磺酸,故需进行强化。
21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维生素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维生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酸钙、柠檬酸钙、柠檬酸苹果酸钙、葡萄糖酸钙、甘氨酸钙、乳酸 钙、磷酸氢钙、L-苏糖酸钙、超细鲜骨粉;
• 锌剂(8种):乙酸锌、氯化锌、柠檬酸锌、葡萄糖酸锌、甘氨酸锌、
乳酸锌、氧化锌、硫酸锌;
17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 碘剂(3种):海藻碘、碘酸钾、碘化钾;
• 硒剂(6种):亚硒酸钠、硒酸钠、富硒酵母、硒化卡拉胶、硒蛋白 、
7
* 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营养缺乏性疾病仍是我国重 要的营养问题。 部分调查结果:
-国民摄入的钙、VB2、VA严重偏低,在城市居民中,仅分别达到RDA 的50.7%、66.6%和59.5%;而农村更低,分别为47.3%、58.3%、51.1% 。 -农村低体重儿占22.5%,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平均为42.7%。
富硒食用菌粉;
• 镁剂(4种):氯化镁、葡萄糖酸镁、硫酸镁、氧化镁;
• 铜剂(2种):硫酸铜、葡萄糖酸铜;
• 猛剂(3种):氯化锰、葡萄糖酸锰、硫酸锰; • 钾剂(5种):甘氨酸钾、葡萄糖酸钾、柠檬酸钾、磷酸二氢钾、磷
酸氢二钾;
• 氟剂(1种):氟化钠
18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