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18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有新物质生成B .发光发热C .有气体生成D .有沉淀生成2.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A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 .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3.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氧气B .水C .氮气D .二氧化碳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熄灭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冰水混合物C .氯化钠溶液D .75%的医用酒精 6.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大理石(3CaCO )B .水(2H O )C .硫酸钠(4NaSO )D .氧化镁(MgO )7.下列物质中,N 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的是( )A .2NOB .2NC .NOD .3HNO 8.下列关于2CO 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 .2CO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B .2CO 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C .2CO 不溶于水D .2CO 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pH=9的溶液显酸性C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D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10.在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是( )A .稀HClB .NaCl 溶液C .3KNO 溶液D .98%的浓24H SO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2222H O O +2H ↑↑通电B .2223H O+CO H COC .22Zn+2HClZnCl +H ↑D .2332BaCl +2AgNO 2AgCl +Ba(NO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18页)13.在化学反应22C+O CO 点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 .反应前后元素的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14.已知化学反应:44X+YSO Y+XSO ,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 .X 的金属活动性比Y 强B .Y 的金属活动性比X 强C .X 一定是金属铁D .Y 一定是金属铜15.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23Na CO 、2CaCl 、稀H C l 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 、B 、C ,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 、B 、C 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 与B 混合无明显现象;(2)A 与C 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 与C 混合后,产生气泡。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化学变化的木质特征是()A、有新物质生成B.发光发热C.有气体生成D.有沉淀生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B、白炽灯在通电时,会发光发热,但是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有气体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
给水加热,水中的氧气逸出,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有沉淀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
给澄清的石灰水加热,有沉淀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o【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屮,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谋。
C^铝是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屈,不屈于金屈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描述的是导电性、导热性,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氧气B.水C.氮气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 0396、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 03%,进行分析判断。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描写牙齿日记
今天是我牙齿的日记,我感觉自己非常健康,因为我每天都被
主人好好地照顾着。
早晨,主人用牙刷和牙膏给我进行了仔细的清洁,让我感到非常清爽和舒适。
然后,我又被主人用牙线仔细地清
理了一遍,确保我没有任何食物残留在我之间。
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因为我知道主人很关心我的健康。
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我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主人会给我提
供一些健康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和坚果,这有助于保持我强壮和
健康。
我也很感谢主人不让我吃太多甜食和垃圾食品,这样可以避
免我出现蛀牙和其他牙齿问题。
虽然有时候我会感到一些不适,例如牙龈出血或者牙痛,但是
主人总是会及时带我去看牙医,让我得到专业的治疗。
这让我感到
非常放心,因为我知道主人会尽一切努力来保护我的健康。
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健康,因为这样才能让我更好地为主
人服务。
我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希望能够一直保持健
康和美丽。
感谢主人的照顾和关爱,让我能够拥有这么健康的牙齿。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湘西州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湘西州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w
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
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2NaOH═Na2SO4+2H2OB.2H2O 2H2↑+O2↑
C.2CO+O2 2CO2D.Fe+CuSO4═FeSO4+Cu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发光发热C. 有气体生成D. 有沉淀生成【答案】A【解析】A、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B、白炽灯在通电时,会发光发热,但是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有气体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给水加热,水中的氧气逸出,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有沉淀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
给澄清的石灰水加热,有沉淀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A.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 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答案】D【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描述的是导电性、导热性,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氧气B. 水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O2占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B、其它气体(包括水蒸气)和杂质占0.03%,水蒸气含量小于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C、N2占7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正确;D、CO2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答案】A【解析】A、酒精灯不能直接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错误;B、用手捂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正确;C、倾倒试液时,标签向着手心,正确;D、用酒精灯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正确。
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湖南省湘西州一、选择题( )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B. C. D. 有沉淀生成发光发热有新物质生成有气体生成A 【答案】【解析】AB、白炽灯在通电时,会发光【详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C、有气体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给水加热,发热,但是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有沉淀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
给澄水中的氧气逸出,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A 。
清的石灰水加热,有沉淀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 ) 2. 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金属之最下列有关A.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 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D 【答案】【解析】【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B、铁是世界【详解】、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不属于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描述的是导电性、导热性,属于金属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
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 ) 3. 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B. C. D. 二氧化碳氧气水氮气C【答案】.【解析】78%21%0.94%、二氧化、氧气占、稀有气体占【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0.03%0.03%AO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其它气体和杂质占、;占碳占2B0.03%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其它气体(包括水蒸气)和杂质占误;,水蒸气含量小于CN78%DCO占、、占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正确;220.03%C 。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年湖南湘西州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带解析)

2018年湖南湘西州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带解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40Na-23
26.(5分)工业上常用熟石灰(主要成份Ca(OH)2)和纯碱(主要成份Na2CO3)混合加工制取烧碱(化学式NaOH)。
请问工业上制取40吨烧碱,需要消耗含Na2CO3质量分数为90%的纯碱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根据烧碱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含杂质的纯碱的质量,注意纯碱含有杂质。
【解答】解设需要的含Na2CO3质量分数为90%的纯碱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80
90%x 40t
=
x≈589t
答含Na2CO3质量分数为90%的纯碱为589t。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湖南省湘西市中考化学答案

2018年湖南省湘西市中考化学答案1A 2D 3C 4A 5B 6C 7B 8C 9D 10D 11B 12A 13D 14A 15B16(l )2P ;(2)4Na +;(3);(4)3O 2。
17 3;17;得到;阴。
18过滤。
19(1)及时关闭水龙头;(2)用嘴吹灭蜡烛;油锅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等(合理均可)。
20(1)A=B ;(2)60。
21 3022(1)4;(2)氮肥。
23(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2)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3)酸碱中和反应。
24(1)试管;(2)B ;2H 2O 2=====MnO 22H 2O+O 2↑。
(3)C ;密度比空气大。
25无色酚酞;不变;硝酸银溶液;白色。
26解:设需要的含Na 2CO 3质量分数为90%的纯碱的质量为xNa2CO3+Ca(OH)2═CaCO3↓+2NaOH106 8090%x 40t=x≈58.9t答:含Na2CO3质量分数为90%的纯碱为58.9t。
完成目标要制订明确的计划有人说,学习好比打仗,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有自己的战略和战术。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这样可以给自己建立好空间和时间的二维框架,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就可以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不浪费一分一秒。
想必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但你真正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了吗?实际上,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会浪费时间,是因为你总是给自己的目标打折扣。
当目标未完成时,你会告诉自己“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你会扔下学习去参与其他活动,这样又怎么能高效学习呢?中考状元对待学习都是认真的,在完成学习任务上是不打折扣的。
中考状元说:“我觉得我也就是个很普通的学生。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有毅力,不会轻言放弃。
我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去完成它。
我想,就是这种对目标执着的劲头,让我更容易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省状元说:“学习一定要有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发光发热C. 有气体生成D. 有沉淀生成【答案】A【解析】A、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B、白炽灯在通电时,会发光发热,但是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有气体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给水加热,水中的氧气逸出,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有沉淀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
给澄清的石灰水加热,有沉淀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A.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 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答案】D【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描述的是导电性、导热性,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氧气B. 水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O2占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B、其它气体(包括水蒸气)和杂质占0.03%,水蒸气含量小于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C、N2占7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正确;D、CO2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答案】A【解析】A、酒精灯不能直接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错误;B、用手捂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正确;C、倾倒试液时,标签向着手心,正确;D、用酒精灯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正确。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冰水混合物C. 氯化钠溶液D. 75%的医用酒精【答案】B【解析】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冰水混合物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中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75%的医用酒精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 大理石(CaCO3)B. 水(H2O)C. 硫酸钠(NaSO4)D. 氧化镁(MgO)【答案】C【解析】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2价,所以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故正确;B、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水的化学式为H2O,故正确;C、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故错误;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故正确。
故选C。
7.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的是()A. NO2B. N2C. NOD. HNO3【答案】B【解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A、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x+(-2)×2=0,则x=+4;故选项错误;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正确;C、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y+(-2)=0,则y=+2;故选项错误;D、氢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n,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n+(-2)×3=0,则n=+5价,故错误。
故选B。
8.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 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B. 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C. CO2不溶于水D. 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答案】C【解析】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故选项说法正确;C、CO2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pH=9的溶液显酸性C.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D.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答案】D【解析】A、某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pH=9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碱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在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是()A. 稀HClB. NaCl溶液C. KNO3溶液D. 98%的浓H2SO4【答案】D【解析】A、稀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强烈腐蚀性,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具有强烈腐蚀性,故选项错误;C、硝酸钾溶液显中性,不具有强烈腐蚀性,故选项错误;D、98%的浓H2SO4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具有强烈腐蚀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2H2O O2↑+2H2↑B. H2O+CO2═H2CO3C. Zn+2HCl═ZnCl2+H2↑D. BaCl2+2AgNO3═2AgCl↓+Ba(NO3)2【答案】B【解析】A、2H2O O2↑+2H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H2O+CO2═H2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C、Zn+2HCl═Zn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BaCl2+2AgNO3═2AgCl↓+Ba(NO3)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湘西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答案】A【解析】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A错误;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空气中,和水反应会产生酸雨,因果关系正确,故B正确;C、矿物燃料燃烧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因果关系正确,故C正确;D、水资源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果关系正确,故D正确。
故选A。
13.在化学反应C+O2CO2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 反应前后元素的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答案】D【解析】A、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读法错误;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 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B. 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C. X一定是金属铁D. Y一定是金属铜【答案】A【解析】A、由方程式可知,X能将Y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了X的金属活动性比Y 强,故A判断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故B判断错误;C、X 可能是金属铁,故C判断错误;D、Y可能是金属铜,故D判断错误。
故选A。
15.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
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A. Na2CO3、CaCl2、稀HClB. CaCl2、Na2CO3、稀HClC. CaCl2、稀HCl、Na2CO3D. 稀HCl、CaCl2、Na2CO3【答案】C【解析】由题意,(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
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
则C为碳酸钠溶液,B为稀盐酸,A为氯化钙溶液。
故选C。
二、非选择题部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l)2个磷原子____(2)4个钠离子_____(3)+3价的铝元素_______(4)3个氧分子_____【答案】(1). 2P (2). 4Na+(3). (4). 3O2【解析】(1)2个磷原子就是在磷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化学符号:2P;(2)4个钠离子就是在钠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4,故化学符号:4Na+;(3)+3价的铝元素就是在铝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3,故化学符号:;(4)3个氧分子就是在氧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化学符号:3O2。
17.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该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核电荷数为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电子,形成____离子。
【答案】3 17 得到阴【解析】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7,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18.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是_____【答案】过滤【解析】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19.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结合生活常识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一条生活中常用的节约用水方法:____(2)写出两种常用灭火的方法____、_____【答案】(1). 及时关闭水龙头(2). 用嘴吹灭蜡烛油锅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等(合理均可)【解析】(1)用洗菜的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等都可以节约用水;(2)房屋失火后常用水来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生活中用嘴吹灭蜡烛也是利用了该原理;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则用灯帽将其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生活中油锅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也是利用了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