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技术考核(直线加速器)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操作细则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操作细则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简称linac)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设备,用于放射治疗和放射外科手术。
为了确保linac的性能达到预期的标准,需要进行定期的性能检测。
下面是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操作细则的详细说明。
1.检测前准备:a. 确保linac处于关闭状态,并断开电源。
b.清洁设备表面,确保没有积尘或污垢。
c.检查设备接线是否正常,并确认线路没有松动或断裂。
d.根据设备说明书,准备和确认正确的检测工具和设备。
2.输出能量检测:a.使用适当的检测器,测量直线加速器的输出能量。
这可以通过旋转输入装置和调整参数来实现。
b.通过测量和比较加速器的输出与标准输出,确定能量输出的准确性。
c.进行辐射输出的剂量测量,以确认剂量输出是否与标准值相符。
3.治疗时间和脉冲宽度检测:a. 使用定时器检测linac的治疗时间,确保它与设定的时间相符。
b.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来测量脉冲宽度。
通过比较测量值和标准值,确定脉冲宽度的准确性。
4.位置精度检测:a.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来测量加速器的不同部件的位置精度。
这包括束流位置,传输器位置和治疗机械臂位置。
b.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保加速器的位置精度符合规定标准。
5.光学系统检测:a.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装置,对加速器的光学系统进行检测,包括激光器和光学限位器。
b.根据设备的规格,检查激光器的焦点位置和光束准直度,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6.安全系统检测:a.测试加速器的安全系统,包括辐射监测仪、安全开关和自动停机器。
b.确保安全系统能够应对紧急情况,并防止辐射超标,保护患者和操作人员安全。
7.数据记录和分析:a.将所有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b.对于任何不符合标准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调查,并根据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8.维护和保养:a. 根据设备说明书和制造商建议,定期对linac进行维护和保养。
直线加速器(L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201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直线加速器(L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含伽玛刀技术内容)(200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江西省崇义县中医医院CT室黄泽政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直线加速器(L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含伽玛刀技术内容)LA技术部分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1.放射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2.放射治疗技师在放射治疗中的地位3.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第二章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1.核物理基础2.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电离辐射的物理剂量量度和剂量测量4.X(γ)线射野剂量学5.高能电子束6.辐射防护第三章放射治疗生物学基础1.放射生物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2.电离辐射对生物的作用3.正常组织放射耐受量4.改变放射效应的措施第二篇相关专业知识第一章头颈部肿瘤1.概述2.鼻咽癌3.口腔癌4.喉癌5.鼻腔--鼻窦癌6.脑瘤7.垂体瘤8.脑转移瘤第二章胸部肿瘤1.食管癌2.肺癌(原发性支气管癌)3.胸腺肿瘤第三章腹部肿瘤1.乳腺癌2.恶性淋巴瘤3.直肠癌4.睾丸恶性肿瘤5.前列腺癌第四章宫颈癌1.概述2.治疗原则3.放射治疗第三篇专业知识第一章放射治疗机及辅助设备江西省崇义县中医医院CT室黄泽政1.放射源的物理性质2.kV级X线治疗机3.远距离钴-60治疗机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5.近距离治疗装置6.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机7.治疗计划系统8.射野挡块及组织补偿9.治疗验证及其设备第二章放射治疗过程1.临床剂量学原则2.靶区定义和剂量描述方法3.放射治疗过程第三章照射技术和照射野设计1.放射源的合理选择2.外照射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3.高能电子束和X(γ)射线照射野设计原理4.相邻野设计5.切线野设计第四章调强适形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适形放射治疗2.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第五章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1.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精度2.放疗计划的实施和核对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第一章放射治疗技师的职责1.放射治疗技术员的工作职责2.放射治疗技术员的工作要求及质量3.应急处理第二章常见肿瘤的模拟定位技术1.胸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2.腹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3.头颈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4.CT模拟定位技术第三章常见肿瘤的照射摆位技术1.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2.SSD摆位技术3.SAD等中心照射技术4.乳腺癌切线照射及相邻野照射5.楔形板照射技术6.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技术7.X(γ)线全身照射8.电子线全身皮肤照射技术X(γ)刀技术部分第一章X(γ)刀(立体定向治疗)的概念及应用范围1.X(γ)刀发展史2.X(γ)刀(立体定向治疗)的概念3.X(γ)刀(立体定向治疗)的应用范围4.X(γ)刀的副反应(1级:急性反应;2级:早期迟发反应;3级:晚期迟发反应江西省崇义县中医医院CT室黄泽政5.放射外科所涉及的靶区类型第二章γ刀系统1.γ刀的种类及原理(头刀:Elekta γ刀,OURγ刀。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直线加速器(la)医师专业考试大纲版教程文件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直线加速器(LA )医师专业考试大纲2012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 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 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收集几个有用的群,与大家分享。
放射治疗LA 医师交流群93738256放射治疗LA 物理师交流群175111172放射治疗LA 技师交流群187871501CDFI 医师交流群219088941CDFI 技师交流群232710356MRI 医师交流群211963859MRI 技师交流群205691899CT 医师交流群232673553CT 技师交流群219086547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直线加速器(LA )医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篇总论笫一章概念1 •放射治疗的目的2 •放射治疗的历史3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4 •放射肿瘤科及放射肿瘤医师5 •循证放射肿瘤学笫二章放射治疗的基础1. 一般临床知识2. 肿瘤学知识3. 临床放射物理学知识4. 肿瘤放射生物学知识5. 放射治疗过程6. 放射治疗前的准备工作笫三章与临床放射治疗有关的放射生物学概念1.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2 •肿瘤控制概率(TCP)3.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4. 正常组织耐受剂量5 .时间-剂量笫四章放射治疗中的若干问题1. 亚临床病灶2. 对放射敏感性的认识3. 对放射抗拒肿瘤的认识4. 局部控制对远处转移影响的认识5. 肿瘤治疗后生存质量的认识笫五章综合治疗1 .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2. 放射治疗与化疗综合治疗3. 术前放化疗笫六章近距离治疗1 .近距离治疗的特点2. 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 •现代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4. 近距离治疗剂量率的戈U分5•近距离治疗的内容,适应证及禁忌证6. 近距离治疗结果笫七章放射治疗当前研究的问题1. 放射增敏剂及放射防护剂的研究2. 轻或重粒子治疗的研究笫八章电离辐射的诱发恶性肿瘤效应1. 继发性恶性肿瘤和放射相关癌的发生2. 诱发恶性肿瘤研究的困难3. 诱发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4. 电离辐射诱发癌5. 电离辐射诱发肉瘤6. 电离辐射所诱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7. 电离辐射诱发恶性肿瘤危险性的对策笫九章展望1. 3维适形放射治疗2. 调强放射治疗3. PET第二篇放射物理学基础第一章照射野剂量学第一节照射野及照射野剂量分布的描述1. 射线束射线束中心轴照射野源皮距(SSD)源轴距(SAD)参考点射线质2. 平方反比定律百分深度剂量(PDD)组织空气比(TAR)组织模体比(TPR)组织最大剂量比(TMR)散射空气比(SAR)散射最大剂量比(SMR)准直器散射因子(Sc)体模散射因子(Sp)总散射因子(Sc.p)第二节X (Y射线射野剂量分布的特点1. x(Y 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因素剂量建成区等效方野2. 照射野离轴比半影照射野平坦度和对称性等剂量曲线不同能量光子束等剂量曲线特点3. 楔形板楔形因子楔形板种类4. 人体曲面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和校正方法组织不均匀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和校正方法第三节高能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1. 电子束深度剂量特点有效治疗深度(Rt)能量对电子束深度剂量的影响照射野对电子束深度剂量的影响2-电子束等剂量分布特点选择电子束照射野的一般方法3. 电子束照射野的均匀性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 •电子束输出剂量特点5. 组织不均匀性校正的等效厚度系数法6 •电子束补偿技术的作用7. 电子束照射野的衔接技术的作用8. 电子束挡铅厚度的确定电子束的内遮挡第二章近距离放疗剂量学基础第一节概述施治技术近距离治疗的剂量率模式放射源的暂时驻留和永久植入技术第二节近距离放疗使用的放射源铱-192的半衰期半值厚第三节近距离放疗的物理量、单位制和剂量计算1. 放射性2. 指数衰变规律衰变常数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外观活度3. 放射性核素的质4. 照射量率常数吸收剂量率比释动能空气比释动能强度第四节近距离放疗的剂量学系统和施治技术1. 妇瘤腔内治疗的剂量学系统(巴黎系统、斯德哥尔摩系统、曼彻斯特系统)ICRU系统2. 巴黎系统的布源规则步进源系统的布源规则ICRU 58号报告3. 管内照射参考点的设置及剂量梯度变化的影响第五节近距离放疗临床剂量学步骤靶区定位及重建方法剂量参考点设置剂量分布优化第三章治疗计划的设计和执行第一节治疗计划设计新概念第二节临床剂量学原则,靶区定义和靶区剂量处方,危及器官定义和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第三节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第四节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机第五节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第六节治疗方案的评估第七节肿瘤的定位、模拟及验证第八节射野挡块及组织补偿第九节物理剂量对生物效应的转换第四章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第一节适形放射治疗的物理原理第二节治疗方案的优化第三节调强的方式与实现第四节适形放疗对设备的要求第五节调强治疗的治疗保证与质量控制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六节图像引导放疗的实现方式第五章X( 丫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第一节X( 丫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实现方式第二节x(丫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剂量学特点第三节X( 丫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第四节治疗方案优化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第六章放射治疗的治疗保证与质量控制第一节执行QA的必要性第二节靶区剂量的确定和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第三节放射治疗过程及其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第四节物理技术方面QA第五节QA组织及内容第三篇临床放射生物学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1 •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2 •放射生物学在未来放射治疗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二节放射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1•百余年来哪些事件对放射生物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第一节辐射生物作用的时间标尺1. 物理作用阶段的主要特点2化学反应阶段的主要特点3•生物效应阶段的主要特点第二节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1•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2. 简述X射线对生物体间接作用的过程第三节射线质与相对生物效应1. LET的概念2. 相对半物效应的概念第三章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第一节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1. 辐射诱导的DNA损伤有几种主要形式2. 哪些形式的DNA 损伤可以修复;哪些不能修复第二节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 增殖性死亡的概念2. 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机制第三节细胞存活曲线1 •克隆源性细胞的概念2 •细胞放射存活曲线数学模型及参数值的生物学意义(Do、Dq、N ;a、B)第四节细胞周期时相及放射敏感性1. 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2细胞周期时相效应的临床意义第四章肿瘤的放射生物学概念第一节肿瘤的增殖动力学1 •肿瘤的细胞动力层次2•影响肿瘤生长速度的因素第二节肿瘤的剂量效应关系1 •肿瘤控制概率的概念2 •剂量效应曲线的形状、数学模型及意义3. 从在体实验肿瘤的实验研究中得到哪些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重要概念第五章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放射反应第一节正常组织的结构组分1. 正常组织结构组分及反应模式2. 早、晚反应组织对分次剂量及总治疗时间的反应有何不同第二节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1. 早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2. 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第三节正常组织器官的体积效应1. 正常组织器官耐受性的概念2. 正常组织体积效应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局限性第四节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损伤1. 不同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及耐受量(特别是:肺、小肠、肾、脊髓、角膜、晶体、骨等)2. 涎腺放射损伤的生物学特点3. 肝、肾、膀胱放射损伤的生物学特点第五节再次照射正常组织的耐受性1. 了解正常组织再次照射耐受性问题的复杂性及一些主要动物实验结果2. 哪些因素影响正常组织再次照射的耐受性第六章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因素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 •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亚致死损伤修复Repair of SLD潜在致死损伤修复Repair of PLD2•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3 .氧效应及再氧合Reoxyge natio n4. 再群体化Repopulation第二节临床放射治疗中非常规分割治疗研究1. 设计非常规分割治疗方案应遵循哪些生物学基本原则2. 了解超分割、加速分割及大分割的定义及主要生物学原理第三节剂量率效应1. 剂量率效应的机制2. 剂量率效应的临床意义近距离放射治疗生物学剂量的等效换算第四节肿瘤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1. “生物剂量”的概念2. 了解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局限性( (特别是线性二次方程(Lin ear-quadratic formula, LQ ) 第五节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生物学问题1. 延长照射时间会对生物效应产生哪些影响2. 低剂量高敏感性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第七章肿瘤放射治疗个体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1. 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析方法第八章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1. 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2. 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及进展第四篇热疗1. 热疗合并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及原理2. 影响热、放疗疗效的因素3. 热疗的并发症4. 常见肿瘤热疗加放射治疗的疗效第五篇头颈部肿瘤第一章口腔癌1. 口腔的解剖2. 口腔癌的可能病因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 •常见口腔癌的临床特点4 •口腔癌的常见病理类型5. 口腔癌的UICC分期6 •口腔癌的临床处理原则(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适应证)7. 口腔癌的放射治疗(放射源的选择、不同部位口腔癌的照射野的设计、剂量、放疗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8. 口腔癌综合治疗的适应证第二章口咽癌1. 口咽的四个解剖分区2. 口咽癌的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3. 口咽癌临床检查包括的内容4. 口咽癌术前、术后放疗的优点5. 口咽癌的治疗原则6. 口咽癌的放射治疗(包括靶区范围、照射剂量、改变分割的照射技术)第三章下咽癌1. 下咽的三个解剖分区2. 下咽癌淋巴结转移部位的特点3. 不同部位起源的下咽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4. 下咽癌的治疗原则5. 下咽癌的放射治疗指征6. 下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7. 下咽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第四章喉癌第一节概述1. 喉的三个解剖分区2. 喉淋巴引流的特点3. 喉癌诊断所包括的内容4. 喉癌的治疗原则5. 喉癌术前、术后放疗及单纯放疗的指征6. 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在喉癌治疗中的作用7. 喉癌的放射治疗技术及预后影响因素8. 喉癌放射治疗并发症第二节声门癌1. T1,T2期声门癌的放射治疗2. T3,T4期声门癌的放射治疗第三节声门上癌1. 治疗原则2. 放射治疗第四节声门下癌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五章鼻腔及鼻窦癌1 •鼻腔及鼻窦癌的临床特点2 •鼻腔及鼻窦癌的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规律3. 鼻腔及鼻窦癌的诊断方法4 •鼻腔及鼻窦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原则(适应证)5. 常用照射野的设计、照射剂量、放疗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6. 影响鼻腔及鼻窦癌的预后因素第六章鼻咽癌1. 鼻咽癌的解剖与淋巴引流2. 鼻咽癌的病理分类及特点3 .临床分期(包括UICC与福州分期)4.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三大体征、七大症状)及前、后组颅神经受损的临床表现;常见颅神经受损征侯群5. 鼻咽癌的诊断(包括临床与影像学)6.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常用照射野,照射剂量,放射治疗反应及常见并发症)7. 鼻咽癌的高剂量率后装治疗(适应证及与外照射联用原则)8. 根治性放疗后鼻咽和/或颈淋巴结残存或复发的治疗9. 鼻咽癌化、放疗的应用及原则10. 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应用原则11. 鼻咽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12. 鼻咽癌三维适形或调强适形放疗的应用第七章甲状腺癌1.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2. 甲状腺癌诊断所包括的内容3. 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4. 甲状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5. 甲状腺癌的预后因素第八章涎腺肿瘤1 .涎腺的大体解剖2. 涎腺肿瘤的病理特点3•涎腺肿瘤的治疗原则4-放射治疗涎腺肿瘤的原则第九章原发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 原发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处理原则2. 原发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分期3. 治疗手段选择原则、并发症和疗效及预后第十章神经内分泌肿瘤1. 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原则2. 甲状腺髓样癌治疗原则3. 头颈部小细胞癌治疗原则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十一章中耳外耳道肿瘤1. 病因、解剖及生理功能1. 诊断、组织学类型2. 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3. 并发症及其处理第六篇胸部肿瘤第一章食管癌1 •简介2•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方式及转移比例3 .临床症状,相关检查及诊断4. 1997年UICC食管癌的分期5. 食管癌治疗原则(1)体外照射:①适应证和禁忌症,②设野方式,定位方法,照射剂量和分割次数③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因素(2)腔内放射治疗(3)综合治疗:①术前放射治疗②术前化疗+放射治疗/化疗③术后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范围和治疗的效果6. 放射治疗副反应的处理:(1)全身反应(2)放射性食管和气管反应7. 放射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食管穿孔(2)食管梗阻(3)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处理第二章肺癌1. 肺的解剖及淋巴引流2. 肺癌的病理分型及肿瘤的蔓延、转移和播散(1)WHO肺癌的组织学分类(1999)(2)WHO肺癌TNM临床分期(1997)(3)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4)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地转移规律3. 肺癌的诊断(临床、组织学)(1)症状、体征、副肿瘤综合征(2)影像检查:X线平片、CT、MRI、PET、超声波检查(3)纤维导光镜检查:气管、纵隔、胸腔镜(4)小细胞肺癌骨髓检查(5)痰中脱落细胞检查(6)经皮或CT、超声波引导下针吸穿刺活检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 •肺癌的鉴别诊断(良性疾病、其他肿瘤)5•肺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放射治疗、化疗)(1)非小细胞肺癌(2)小细胞肺癌6 •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1)适应证(根治、姑息)(2)放射治疗技术(照射野、分割、剂量)(3)肺尖癌放射治疗原则(照射野、分割、剂量)(4)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原则(胸部照射野、分割、剂量、脑预防照射)7 •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8 •肺癌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早、晚期反应、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和处理)9 •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1)超分割、大分割照射(2)适形和调强照射(3)粒子线照射(4)放化疗同时进行第三章纵隔肿瘤1 •纵隔的解剖和常用分区方法2 •胸腺瘤的解剖和病理及分类(大体与镜下)3. 胸腺瘤的诊断(临床表现,胸腺瘤的X片、CT或MRI的特点)4 •胸腺瘤的分期(Masaoka修订分期)5 •胸腺瘤的治疗原则6 •胸腺瘤放射治疗原则(放疗的适应证、放疗技术、设野及放疗剂量)7 •伴随疾病一一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及处理8 •原发纵隔生殖细胞瘤的特点及治疗原则(畸胎瘤、恶性纵隔生殖细胞瘤)第四章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1 •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第五章肺的放射性损伤1 •病理生理2•靶细胞和细胞因子3 •化疗药物与肺损伤4 •放射性肺炎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生物学因素5 •临床表现6 •放射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第六章恶性胸膜间皮瘤1 •发病情况、病因、诊断2•治疗原则和预后第七篇淋巴系统肿瘤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霍奇金病1 .霍奇金病的临床特点2 •霍奇金病的定义和淋巴结转移规律3. 霍奇金病的病理分类和免疫学4. 临床分期原则(Ann Arbor分期和Cotswolds分期)5. 临床分期中B组症状定义、淋巴结区域定义和大肿块/大纵隔定义6. 分期检查和病理活检7. 霍奇金病的治疗原则8. 早期霍奇金病的预后分组及综合治疗原则9. 早期霍奇金病的放射治疗(1)放射治疗适应证(2)受累野和扩大野(全淋巴结照射、次全淋巴结照射、斗蓬野、锄形野、盆腔野) 的定义和照射剂量(3)放疗毒副作用及并发症(4)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10. 晚期HD的治疗原则(1)化疗方案和周期(2)放射治疗在晚期HD的作用11. 晚期HD的预后因素12. HD临床研究证据和类型13. HD复发或进展后的治疗原则14. 儿童HD的治疗原则第二、三、四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s lymphoma (NHL)1. 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具有哪些特点?2. 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区别3.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7)新的病理分类,掌握周围B细胞与周围T细胞病理亚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 WHO (1997)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增加了哪些亚型及其临床特点5. B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期别的播散途径6. B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综合治疗序贯7. NK/T非霍奇金淋巴瘤侵及鼻腔I、U期放射治疗技术及其预后8. 非霍奇金淋巴瘤常用放射治疗技术及照射野的设计女口:结内型:局部扩大野全颈切线野颈腋野盆腔野颈纵隔野与腹股沟野结外型:凸字野面颈联合野三阶段全腹腔野全脑全脊髓野低剂量全身照射野骨髓移植前的高剂量全身照射与全身电子束照射野。
南通新区医院直线加速器及TOMO刀诊疗室施工技术

南通新区医院直线加速器及TOMO刀诊疗室施工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直线加速器和TOMO刀是目前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它们能够精准瞄准肿瘤组织,并将高能量射线准确释放到肿瘤部位,从而实现肿瘤的精确治疗。
南通新区医院作为当地大型综合性医院,积极引进并推广这些先进的放疗设备,以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南通新区医院直线加速器及TOMO刀诊疗室的施工技术,以及设备的性能特点和优势。
一、设备概况1. 直线加速器直线加速器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场加速带电粒子达到高速的设备,适用于肿瘤放射治疗。
南通新区医院引进的直线加速器具有能量范围大、辐照速度快、治疗深度深等特点,能够在辐照照射区域内提供高强度的X射线和电子束治疗。
2. TOMO刀TOMO刀是一种基于IMRT技术的三维逆向调制设备,是放射治疗领域的一项技术革新,可以精确治疗脑、颈、胸、腹等部位的良、恶性肿瘤。
TOMO刀能够通过不同方向和强度的旋转式调强技术,将辐射剂量分布到肿瘤组织内,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
二、施工技术1. 施工准备在进行直线加速器及TOMO刀诊疗室的施工前,南通新区医院首先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医院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需要详细了解和分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治疗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测量,确定设备的摆放位置、射线产生器和辐射防护等设计参数。
2. 结构施工直线加速器及TOMO刀诊疗室的结构施工需要严格遵循医疗放射防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结构施工主要包括基础、地下管道、内外墙装饰等工程,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电气安装直线加速器及TOMO刀诊疗室的电气安装需要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范,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线和接线。
电气系统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因此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安装。
加速器(一)

E0
1- 2
4.电场的形态可分无旋场和有旋场
5.从电场的性质看分恒定电场和交变电场 动态无旋电场
(二)基本性能指标
能量:加速器施加到带电粒子上的能量多少
单位:eV MeV GeV
流强:描述加速器输出束流中带电粒子数量多少
单位:A
发散度:描述束流几何特性
定义为束流截面尺寸与张角的乘积
6MV
25
0
5
10
15
20
25 深度(cm)
不同能量电子束射线PDD曲线
100%
80
60
40
7 10 13 16 20 22 25 28 32
20
40MeV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cm)
2.辐射强度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D: 电离辐射传递给物质的平均能量。 D=dE/dm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分类
按输出能量高低 低能、中能和高能 (医用)
类别 输出能量范围(光子) 输出射线类型 加速管安装方式
低能 4~10MV,一般为6MV
多数为竖向垂直 一般为一档X射线 安置,无对中和
偏转系统
中能
4~15MV,可提供双档 X射线,低能量档一 般为6MV
双光子+多档电子 线输出
加速管横置,有 对中和偏转系统《放射治 Nhomakorabea设备学》
加速器结构原理
概述
何乐民
放射治疗的原理
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当射线照射肿 瘤达到一定照射剂量时,射线对病变 细胞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射线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置癌细 胞于死地。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 直线加速器(LA)医师专业考试大纲 2019年版-16页文档资料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直线加速器(LA)医师专业考试大纲(201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9]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19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收集几个有用的群,与大家分享。
放射治疗LA医师交流群93738256放射治疗LA物理师交流群175111172放射治疗LA技师交流群187871501CDFI医师交流群219088941CDFI技师交流群232710356MRI医师交流群211963859MRI技师交流群205691899CT医师交流群232673553CT技师交流群219086547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第 1 页直线加速器(LA)医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篇总论笫一章概念1.放射治疗的目的2.放射治疗的历史3.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4.放射肿瘤科及放射肿瘤医师5.循证放射肿瘤学笫二章放射治疗的基础1. 一般临床知识2. 肿瘤学知识3. 临床放射物理学知识4. 肿瘤放射生物学知识5. 放射治疗过程6. 放射治疗前的准备工作笫三章与临床放射治疗有关的放射生物学概念1.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2.肿瘤控制概率(TCP)3.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4.正常组织耐受剂量5.时间-剂量笫四章放射治疗中的若干问题1.亚临床病灶2.对放射敏感性的认识3.对放射抗拒肿瘤的认识4.局部控制对远处转移影响的认识5.肿瘤治疗后生存质量的认识笫五章综合治疗1.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2.放射治疗与化疗综合治疗3. 术前放化疗笫六章近距离治疗1.近距离治疗的特点2.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3.现代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4.近距离治疗剂量率的划分5.近距离治疗的内容,适应证及禁忌证6. 近距离治疗结果笫七章放射治疗当前研究的问题1.放射增敏剂及放射防护剂的研究2.轻或重粒子治疗的研究笫八章电离辐射的诱发恶性肿瘤效应1.继发性恶性肿瘤和放射相关癌的发生2.诱发恶性肿瘤研究的困难3.诱发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4.电离辐射诱发癌5.电离辐射诱发肉瘤6.电离辐射所诱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7. 电离辐射诱发恶性肿瘤危险性的对策笫九章展望1.3维适形放射治疗2.调强放射治疗3.PET第二篇放射物理学基础第一章照射野剂量学第一节照射野及照射野剂量分布的描述1.射线束射线束中心轴照射野源皮距(SSD)源轴距(SAD)参考点射线质2.平方反比定律百分深度剂量(PDD)组织空气比(TAR)组织模体比(TPR)组织最大剂量比(TMR)散射空气比(SAR)散射最大剂量比(SMR)准直器散射因子(Sc)体模散射因子(Sp)总散射因子(Sc.p)第二节X(γ)射线射野剂量分布的特点1.X(γ)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因素剂量建成区等效方野2.照射野离轴比半影照射野平坦度和对称性等剂量曲线不同能量光子束等剂量曲线特点3.楔形板楔形因子楔形板种类4.人体曲面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和校正方法组织不均匀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和校正方法第三节高能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1.电子束深度剂量特点有效治疗深度(Rt)能量对电子束深度剂量的影响照射野对电子束深度剂量的影响2.电子束等剂量分布特点选择电子束照射野的一般方法3.电子束照射野的均匀性4.电子束输出剂量特点5.组织不均匀性校正的等效厚度系数法6.电子束补偿技术的作用7.电子束照射野的衔接技术的作用8.电子束挡铅厚度的确定电子束的内遮挡第二章近距离放疗剂量学基础第一节概述施治技术近距离治疗的剂量率模式放射源的暂时驻留和永久植入技术第二节近距离放疗使用的放射源铱-192的半衰期半值厚第三节近距离放疗的物理量、单位制和剂量计算1.放射性2.指数衰变规律衰变常数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外观活度3.放射性核素的质4.照射量率常数吸收剂量率比释动能空气比释动能强度第 3 页第四节近距离放疗的剂量学系统和施治技术1.妇瘤腔内治疗的剂量学系统(巴黎系统、斯德哥尔摩系统、曼彻斯特系统)ICRU系统2.巴黎系统的布源规则步进源系统的布源规则ICRU 58号报告3.管内照射参考点的设置及剂量梯度变化的影响第五节近距离放疗临床剂量学步骤靶区定位及重建方法剂量参考点设置剂量分布优化第三章治疗计划的设计和执行第一节治疗计划设计新概念第二节临床剂量学原则,靶区定义和靶区剂量处方,危及器官定义和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第三节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第四节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机第五节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第六节治疗方案的评估第七节肿瘤的定位、模拟及验证第八节射野挡块及组织补偿第九节物理剂量对生物效应的转换第四章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第一节适形放射治疗的物理原理第二节治疗方案的优化第三节调强的方式与实现第四节适形放疗对设备的要求第五节调强治疗的治疗保证与质量控制第六节图像引导放疗的实现方式第五章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第一节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实现方式第二节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剂量学特点第三节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第四节治疗方案优化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第六章放射治疗的治疗保证与质量控制第一节执行QA的必要性第二节靶区剂量的确定和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第三节放射治疗过程及其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第四节物理技术方面QA第五节QA组织及内容第三篇临床放射生物学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1.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2.放射生物学在未来放射治疗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二节放射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1.百余年来哪些事件对放射生物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第一节辐射生物作用的时间标尺1.物理作用阶段的主要特点2化学反应阶段的主要特点3.生物效应阶段的主要特点第二节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1.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2.简述X射线对生物体间接作用的过程第三节射线质与相对生物效应1.LET的概念2.相对生物效应的概念第三章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第一节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1.辐射诱导的DNA损伤有几种主要形式2. 哪些形式的DNA损伤可以修复,哪些不能修复第二节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1.增殖性死亡的概念2. 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机制第三节细胞存活曲线1.克隆源性细胞的概念2.细胞放射存活曲线数学模型及参数值的生物学意义(Do、Dq、N;α、β)第四节细胞周期时相及放射敏感性1. 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2细胞周期时相效应的临床意义第四章肿瘤的放射生物学概念第一节肿瘤的增殖动力学1.肿瘤的细胞动力层次2.影响肿瘤生长速度的因素第二节肿瘤的剂量效应关系1.肿瘤控制概率的概念2.剂量效应曲线的形状、数学模型及意义3. 从在体实验肿瘤的实验研究中得到哪些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重要概念第五章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放射反应第一节正常组织的结构组分1. 正常组织结构组分及反应模式2.早、晚反应组织对分次剂量及总治疗时间的反应有何不同第二节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1. 早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2. 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第三节正常组织器官的体积效应1. 正常组织器官耐受性的概念2. 正常组织体积效应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局限性第四节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损伤1. 不同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及耐受量(特别是:肺、小肠、肾、脊髓、角膜、晶体、骨等)2.涎腺放射损伤的生物学特点3.肝、肾、膀胱放射损伤的生物学特点第五节再次照射正常组织的耐受性第 5 页1.了解正常组织再次照射耐受性问题的复杂性及一些主要动物实验结果2.哪些因素影响正常组织再次照射的耐受性第六章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因素1.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亚致死损伤修复Repair of SLD潜在致死损伤修复Repair of PLD2.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3.氧效应及再氧合Reoxygenation4.再群体化Repopulation第二节临床放射治疗中非常规分割治疗研究1.设计非常规分割治疗方案应遵循哪些生物学基本原则2.了解超分割、加速分割及大分割的定义及主要生物学原理第三节剂量率效应1.剂量率效应的机制2.剂量率效应的临床意义近距离放射治疗生物学剂量的等效换算第四节肿瘤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1.“生物剂量”的概念2. 了解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局限性((特别是线性二次方程(Linear-quadratic formula, LQ)第五节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生物学问题1.延长照射时间会对生物效应产生哪些影响2.低剂量高敏感性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第七章肿瘤放射治疗个体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析方法第八章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1.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2.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及进展第四篇热疗1.热疗合并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及原理2.影响热、放疗疗效的因素3.热疗的并发症4.常见肿瘤热疗加放射治疗的疗效第五篇头颈部肿瘤第一章口腔癌1.口腔的解剖2.口腔癌的可能病因3.常见口腔癌的临床特点4.口腔癌的常见病理类型5.口腔癌的UICC分期6.口腔癌的临床处理原则(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适应证)7.口腔癌的放射治疗(放射源的选择、不同部位口腔癌的照射野的设计、剂量、放疗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8.口腔癌综合治疗的适应证第二章口咽癌1.口咽的四个解剖分区2.口咽癌的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3.口咽癌临床检查包括的内容4.口咽癌术前、术后放疗的优点5.口咽癌的治疗原则6.口咽癌的放射治疗(包括靶区范围、照射剂量、改变分割的照射技术)第三章下咽癌1.下咽的三个解剖分区2.下咽癌淋巴结转移部位的特点3.不同部位起源的下咽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4.下咽癌的治疗原则5.下咽癌的放射治疗指征6.下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7.下咽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第四章喉癌第一节概述1.喉的三个解剖分区2.喉淋巴引流的特点3.喉癌诊断所包括的内容4.喉癌的治疗原则5.喉癌术前、术后放疗及单纯放疗的指征6.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在喉癌治疗中的作用7.喉癌的放射治疗技术及预后影响因素8.喉癌放射治疗并发症第二节声门癌1.T1,T2 期声门癌的放射治疗2.T3,T4期声门癌的放射治疗第三节声门上癌1.治疗原则2.放射治疗第四节声门下癌第五章鼻腔及鼻窦癌1.鼻腔及鼻窦癌的临床特点2.鼻腔及鼻窦癌的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规律3.鼻腔及鼻窦癌的诊断方法4.鼻腔及鼻窦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原则(适应证)5.常用照射野的设计、照射剂量、放疗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6.影响鼻腔及鼻窦癌的预后因素第六章鼻咽癌1.鼻咽癌的解剖与淋巴引流2.鼻咽癌的病理分类及特点3.临床分期(包括UICC与福州分期)4.鼻咽癌的临床表现(三大体征、七大症状)及前、后组颅神经受损的临床表现;常见颅神经受损征侯群第 7 页5.鼻咽癌的诊断(包括临床与影像学)6.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常用照射野,照射剂量,放射治疗反应及常见并发症) 7.鼻咽癌的高剂量率后装治疗(适应证及与外照射联用原则)8.根治性放疗后鼻咽和/或颈淋巴结残存或复发的治疗9.鼻咽癌化、放疗的应用及原则10.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应用原则11.鼻咽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12.鼻咽癌三维适形或调强适形放疗的应用第七章甲状腺癌1.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2.甲状腺癌诊断所包括的内容3.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4.甲状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5.甲状腺癌的预后因素第八章涎腺肿瘤1.涎腺的大体解剖2.涎腺肿瘤的病理特点3.涎腺肿瘤的治疗原则4.放射治疗涎腺肿瘤的原则第九章原发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原发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处理原则2.原发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分期3. 治疗手段选择原则、并发症和疗效及预后第十章神经内分泌肿瘤1. 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原则2. 甲状腺髓样癌治疗原则3. 头颈部小细胞癌治疗原则第十一章中耳外耳道肿瘤1. 病因、解剖及生理功能1.诊断、组织学类型2.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3.并发症及其处理第六篇胸部肿瘤第一章食管癌1.简介2.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方式及转移比例3.临床症状,相关检查及诊断4.2019年UICC食管癌的分期5.食管癌治疗原则(1)体外照射:①适应证和禁忌症,②设野方式,定位方法, 照射剂量和分割次数③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因素(2)腔内放射治疗(3)综合治疗:①术前放射治疗②术前化疗+放射治疗/化疗③术后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范围和治疗的效果6.放射治疗副反应的处理:(1)全身反应(2)放射性食管和气管反应7.放射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食管穿孔(2)食管梗阻(3)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处理第二章肺癌1.肺的解剖及淋巴引流2.肺癌的病理分型及肿瘤的蔓延、转移和播散(1)WHO肺癌的组织学分类(2019)(2)WHO肺癌TNM临床分期(2019)(3)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4)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地转移规律3.肺癌的诊断(临床、组织学)(1)症状、体征、副肿瘤综合征(2)影像检查:X线平片、CT、MRI、PET、超声波检查(3)纤维导光镜检查:气管、纵隔、胸腔镜(4)小细胞肺癌骨髓检查(5)痰中脱落细胞检查(6)经皮或CT、超声波引导下针吸穿刺活检4.肺癌的鉴别诊断(良性疾病、其他肿瘤)5.肺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放射治疗、化疗)(1)非小细胞肺癌(2)小细胞肺癌6.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1)适应证(根治、姑息)(2)放射治疗技术(照射野、分割、剂量)(3)肺尖癌放射治疗原则(照射野、分割、剂量)(4)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原则(胸部照射野、分割、剂量、脑预防照射)7.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8.肺癌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早、晚期反应、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和处理)9.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1)超分割、大分割照射(2)适形和调强照射(3)粒子线照射(4)放化疗同时进行第三章纵隔肿瘤1.纵隔的解剖和常用分区方法2.胸腺瘤的解剖和病理及分类(大体与镜下)3. 胸腺瘤的诊断(临床表现,胸腺瘤的X片、CT或MRI的特点)4.胸腺瘤的分期(Masaoka修订分期)第 9 页5.胸腺瘤的治疗原则6.胸腺瘤放射治疗原则(放疗的适应证、放疗技术、设野及放疗剂量)7.伴随疾病——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及处理8.原发纵隔生殖细胞瘤的特点及治疗原则(畸胎瘤、恶性纵隔生殖细胞瘤)第四章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1.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第五章肺的放射性损伤1.病理生理2.靶细胞和细胞因子3.化疗药物与肺损伤4.放射性肺炎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生物学因素5.临床表现6.放射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第六章恶性胸膜间皮瘤1.发病情况、病因、诊断2.治疗原则和预后第七篇淋巴系统肿瘤第一章霍奇金病1.霍奇金病的临床特点2.霍奇金病的定义和淋巴结转移规律3.霍奇金病的病理分类和免疫学4.临床分期原则(Ann Arbor分期和Cotswolds分期)5.临床分期中B组症状定义、淋巴结区域定义和大肿块/大纵隔定义6.分期检查和病理活检7.霍奇金病的治疗原则8.早期霍奇金病的预后分组及综合治疗原则9.早期霍奇金病的放射治疗(1)放射治疗适应证(2)受累野和扩大野(全淋巴结照射、次全淋巴结照射、斗蓬野、锄形野、盆腔野)的定义和照射剂量(3)放疗毒副作用及并发症(4)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10.晚期HD的治疗原则(1)化疗方案和周期(2)放射治疗在晚期HD的作用11.晚期HD的预后因素12.HD临床研究证据和类型13.HD复发或进展后的治疗原则14.儿童HD的治疗原则第二、三、四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1.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具有哪些特点?2.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区别3.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9)新的病理分类,掌握周围B细胞与周围T细胞病理亚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WHO(2019)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增加了哪些亚型及其临床特点5.B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期别的播散途径6.B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综合治疗序贯7.NK/T非霍奇金淋巴瘤侵及鼻腔Ⅰ、Ⅱ期放射治疗技术及其预后8.非霍奇金淋巴瘤常用放射治疗技术及照射野的设计如:结内型:局部扩大野全颈切线野颈腋野盆腔野颈纵隔野与腹股沟野结外型:凸字野面颈联合野三阶段全腹腔野全脑全脊髓野低剂量全身照射野骨髓移植前的高剂量全身照射与全身电子束照射野。
直线加速器治疗照射野专业术语

直线加速器治疗照射野专业术语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手段。
放射治疗目前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它与手术一样,均属于局部治疗手段。
70%以上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
而临床放疗中所常使用的高能X线和高能电子束就由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因此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利用微波电场对电子进行加速,产生高能射线,用于人类医学实践中的远距离外照射放射治疗活动的大型医疗设备,它能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具有剂量率高、照射时间短、照射野大、剂量均匀性和稳定性好,以及半影区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引进了具有容积旋转调强功能和四维图像引导的直线加速器,开展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的三维适形放疗、普通调强放疗、影像引导调强放疗、容积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光子刀)以及部分良性肿瘤的放疗。
该直线加速器使用最新、最先进的系统作为放射治疗平台,提供了集成化的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功能。
该系统为了提供IGRT功能而增加了专门设计的X线容积成像系统(XVI)。
通过独特设计的滚筒式机架上的机械臂结构,带来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方便的适应性等优点。
高精度六维床被认为是实现精确放疗和X刀所必备的,原因是它不仅能在XYZ三个自由度方向移动,同时还能分别以三个方向为轴旋转。
其中平移的三个自由度可自由移动3cm,三个旋转自由度可旋转3度。
先进的设备足以保证治疗的精确度。
最大功能优势——“快”、“准”、“精”快:治疗时间短,只需要3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治疗。
准:CBCT(锥形束CT)可以进行治疗前验证,保证治疗准确性,有效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度。
功能可实时跟踪肿瘤,对每个呼吸周期靶区运动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计算出内脏器官上肿瘤的真实运动轨迹和所需治疗的范围,完美解决了运动靶区的治疗瓶颈。
精:保证射线能够雕刻般地击中肿瘤组织,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使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坏降至最低。
容积调强型及以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评分表

0.5
4.2.2
辐射安全管理(个人剂量与辐射安全监测(满分0.5分)
有
0.5
4.2.3
设备性能检测(满分0.5分)
有
0.5
4.3
过去两年内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满分1分)
无
1
4.4
过去两年内医疗事故发生数量(满分1分)
V3例
1
4.5
设备安装使用环境(满分1分)
18个月内安装具备条件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个月内安装不具备条件
≥12
30
10-12
25
8-10
20
6-8
15
4-6
10
2-4
5
<2
0
3
专业科室评价情况
放疗科
满分30分
3.1
放疗科高级职称,且具备资质、能力的人员
3.1.1
高级放射治疗类专业技术职称医师(人)(满分2分)
>2
2
≤1
0
3.1.2
高级职称物理师(人)(满分2分)
>1
2
0
0
3.1.3
高级职称放疗技师(人)(满分2分)
7
高于平均值95%
6
高于平均值90%
5
高于平均值85%
4
高于平均值80%
3
高于平均值75%
2
高于平均值70%
1
低于平均值70%
0
1.3
疑难病例(相对权重RW≥2)本院占比(满分7分)
三甲医院平均值及以上
7
低于平均值1个百分点
6
低于平均值2个百分点
5
低于平均值3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总分:
编号
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
得分
1
着装整洁、佩戴个人剂量计(要求:能够正确着装、佩戴个人剂量及)5分
2
设备开机、晨检(要求:能够正确地完成设备的开机与晨检,并做好相关记录)10分
3
监视设备的使用(要求:能够在患者接受治疗是正确使用监控设备密切观察患者情况)5分
4
对讲设备的使用(要求:能够正确使用对讲设备)5分
5
放疗的摆位(要求:双人摆位,对线准确)15分
6
放疗剂量的计算(要求:能够计算普放、电子线的放疗剂量)10分
7
适形调强计划的执行(要求:会应用4DTC与Clinac进行适形调强技术的治疗)10分
8
Time Planer工具的使用(要求:会熟练使用工具进行放疗计划的 Nhomakorabea程)10分
9
设备联锁的处理(要求:能够结合相关资料知晓联锁的意义,并能够处理常见联锁)10分
10
急停开关的使用(要求: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急停开关)5分
11
防护门的使用(要求:能够正确打开、关闭移动防护门)5分
12
正确关机(要求:能够正确关闭Clinac、4DTC、控制柜电源)5分
13
填写设备使用记录本(要求:能够及时准确地填写设备使用记录本)5分
监考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