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公开课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DNA的定义和结构2.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3. DNA的作用和意义4. 实验:DNA的提取和观察5. 拓展:DNA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DNA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DNA的结构和作用。
3. 开展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 实验材料和仪器:鸡血细胞、蒸馏水、氯化钠、酒精、玻璃棒、滴管等。
3. 小组讨论问题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顾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 介绍DNA的定义和结构特点:用实物模型展示DNA双螺旋结构,让学生了解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空间结构。
2. 讲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通过举例说明DNA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如亲子鉴定、基因遗传等。
3. 讲解DNA的作用和意义:阐述DNA在生物进化、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3. 实验操作1. 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两人。
2.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指导书,引导学生完成DNA的提取和观察实验。
3. 实验结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DNA的提取量、颜色、形状等。
4. 实验讨论:小组内交流实验心得,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拓展学习1. 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DNA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对DNA技术应用的看法和体会。
5. 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1. 对DNA概念和结构的理解是否清晰?2. 是否掌握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和作用?3. 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学会了合作和解决问题?4. 对DNA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何认识?七、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二、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呢?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实验基本你思会路如:何艾设弗计里实和验探他究的哪同种事物在质每为个转实化因验子用?酶解法特 实异下验性,思的实路去验: 除结了果其会中有一什种么物变质化,(观R型察菌在是没否有转这化种为物S质型的菌情)况
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子代噬菌 体中含32P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 经短时间保温后 离心检测上清液和
细菌裂解后检测子代
与大肠杆菌混合 用搅拌器搅拌 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噬菌体的放射性
实验结果 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原因分析 T2噬菌体中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
四、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标记部位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提出挑战的科学家们: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及其同事的体外 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艾弗里
赫尔希
蔡斯
二、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
实验材料:小鼠和两种肺炎链球菌
项目
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各种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蛋白酶(或RNA酶、酯酶)
DNA酶
有R型
S型细菌
细菌的 + 培养液
的细胞 提取液
+
酶解法
+
混合
混合
混合
实验结R论型细:菌DSN型A细菌才是使R型R细型菌菌S型产细生菌 稳定遗只长传R变型细化菌的物质。
第一组
第二至四组
第五组
➢转化实质:肺炎链球菌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 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一.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试验
试验材料: 两种肺炎双球菌
多糖类荚膜
R型菌 菌落:粗糙, 无荚膜,无毒
S型菌
菌落:光滑,
有荚膜,有毒,可
致死
第9页
S 型细菌 菌落光滑 Smooth
R 型细菌 粗糙 rough
菌体 有多糖类荚膜
无多糖类荚膜
毒性 有毒性,可致死
无毒性
第10页
[过程]格里菲思体内转化试验:
DNA
遗传物质 是RNA
只有DNA时-DNA是遗传物质 只有RNA时-RNA是遗传物质 既有DNA又有RNA时-DNA是遗传物质 (一个生物只能有一个遗传物质!!!)
判断对错: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遗传物
质是RNA。
第34页
例:病毒遗传物质是( D)
人遗传物质是( A)
A、DNA C、DNA和RNA
[过程]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
第16页
关键思绪:将不同成份分离开来!
S型活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DNA水解物 DNA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R
R
R
RR S 多数 少数
RS
DNA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第17页
[探究]只在A组中出现S型细菌,阐明了什么?
只有加入完整DNA,R型细菌才干转化为S 型细菌
第5页
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点:
1、能够进行自我复制 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和新
陈代谢 3、能够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4、结构稳定,能够发生变异,并遗传给后代
(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6页
结构决定功效
回想蛋白质结构特点: 由20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和肽链空间结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doc教案章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DNA的基本概念:DNA的定义、组成和分布。
2. DNA的结构特点: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
3. DNA作为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控制生物性状、DNA的复制和转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DNA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作为遗传物质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DNA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规律、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DNA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DNA的结构和功能。
3.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引出DNA这一主题。
2. 讲解DNA的基本概念:讲解DNA的定义、组成和分布,让学生了解DNA 的基础知识。
3. 展示DNA的结构特点:利用课件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讲解碱基配对规律。
4. 讲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重要性:阐述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让学生了解DNA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DNA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DNA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遗传作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DNA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遗传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分析作业和测验的正确率,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内容:DNA的定义、组成、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传递以及DNA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DNA的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等。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课件

[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 如何让噬菌体被标记?
怎样使噬菌体的DNA带上32P的标记呢?
(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知识建构2]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
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
有没有可能是DNA上仍沾有的0.02%蛋白 质是转化因子呢?
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 DNA
T2噬菌体中 60%是蛋白质,
40%是DNA.
蛋白质 外壳
小资料: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
菌体内的病毒,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 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
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 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DNA分
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才
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质。
[探究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探究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探究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探究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分析:
?
只在A组中出现S型细菌,说明了什么? 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1)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
物体的遗传物质。 ( ╳ )
2)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 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 ╳ )
2、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A.细胞核 B.核糖体
(
) D.蛋白质 )
C.细胞质 (
3、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A.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高一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2)

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不能加“主要”二字。
思考延伸拓展 强化素养
1、动物和人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2、烟草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3、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RNA
4、细菌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DNA
5、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核酸
6、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③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 糖类不是遗传物质 ⑥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课堂小练
2.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B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的探索
萨 顿
孟
提出基因
德
在染色体
尔
上的假说
科学家发现: 染色体的主要 组成成分的 DNA和蛋白质
提出“遗传因 子“,并总结 遗传规律
约 把“遗传因子”翰 命名为基因 逊
摩
尔
实验证明:
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蛋白质 DNA
积极思维:
肺
肺
炎
炎
链
光滑(Smooth)
• 菌落光滑 • 有多糖荚膜 • 有毒性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几个实验
01 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实验
02
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03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0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公开课)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
杆
菌细
胞
内
,经
离
心
后
分布
于
上
清液
中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上清
液
中
出
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 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链接高考
2. (2017·全国Ⅰ,29)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 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 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 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不能,蛋白质未进入细菌,无从知道其能否 起遗传作用
3、本实验能否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能
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及遗传物质的判别:
生物类型 所含核酸 遗传物质
举例
真核生物
细胞 生物
原核生物
DNA和 RNA
DNA
酵母菌玉米、人 细菌、蓝藻
非细 胞生
物
大多数 病毒
极少数 病毒
仅有DNA 仅有RNA
DNA RNA
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RNA
烟叶
烟草花 叶病毒
蛋白质
烟叶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 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 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链接高考
(1)实验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 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 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 养基中培养,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 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2)预期实验结果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 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注意:只是少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科学方法
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例如:“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 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 处理。
流感病毒
SARS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四、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
蛋白质
不患病
RNA
: 分别侵染健康烟草植株
不能得到病毒
蛋白质
RNA
患病
得到病毒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真核生物
细胞生物
(含DNA和RNA) 原核生物
非细胞生物 DNA病毒
(只含DNA或RNA) RNA病毒
遗传物质是DNA 除RNA病毒以 外,一切生物 的遗传物质都
大肠杆菌 培养
含35S的细菌培养基
噬菌体
含35S的大肠杆菌
35S标记的T2噬菌体
培养
大肠杆菌 培养
含32P的细菌培养基
噬菌体
含32P的大肠杆菌
32P标记的T2噬菌体
培养
(2)噬菌Hale Waihona Puke 侵染细菌35S标记的噬菌体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 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用35S标记的噬菌 经短时间保温后 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 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用搅拌器搅拌 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自变量: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各种物质成分 因变量: R型菌是否被转化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基因重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
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
法叫同位素标记法。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 A.DNA是遗传物质 B.R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C
2.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 方法是( ) A.杂交实验法 B.同位素标记法 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
第四组
S型活细菌
讨论: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怎 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是 什么物质?
S型活细菌
多 糖
DNA
蛋 白 质
脂 质
蛋白质
+R 型
+R 型
R型
多 糖
R型
脂质
+R 型 +R 型 +R 型 +DNA酶
R型 R型
S型活细菌
DNA
S 型
R型
DNA
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 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 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
D
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 A.DNA是遗传物质 B.R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A
4.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 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0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 蛋白质外壳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商品条形码中包括商品的名称、价格、生产日期、
产地等信息,相当于商品的 “身份证”。
脱氧 核糖
A
脱氧 核糖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H H2 N C R 氨基酸 COOH
(1)实验材料; (2)实验过程; (3)结论;
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 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 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 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
S型细菌 R型细菌
第一组 第二组
无毒R型活细菌
有毒S型活细菌
小鼠正常
小鼠死亡 小鼠正常 小鼠死亡
第三组
加热杀死有毒S型细菌 活R + 加热杀死有毒S型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