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危废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废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废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的生命和身体或者环境造成危害,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有害等特性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废物。

而危险废物处理厂是专门进行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厂家。

本项目拟在某地建设一座危险废物处理厂,主要处理来自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等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人们的健康风险。

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而对应的处理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大量未经处理的危险废物随意排放,给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

因此,建设一家危险废物处理厂是当务之急,市场需求旺盛。

三、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分析采用先进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和设备,确保能够有效地分解、清除和处理各种类型的危险废物。

并且进行尾气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危险废物处理的市场需求旺盛,投资回报周期较短,盈利空间较大。

经济效益可观。

3. 管理可行性分析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确保运营顺利。

4. 环境可行性分析危险废物处理厂属于高污染行业,但通过科学的废气、废水处理措施,可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风险评估1. 政策风险: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受到政策法规的严格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

2. 技术风险:危险废物处理涉及复杂的工艺技术,如果技术不过关,会影响处理效果。

3. 竞争风险: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五、发展建议1. 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危险废物处理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建立健全的规范管理制度,降低运营风险,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3. 加强宣传和市场营销,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拓展市场占有率。

六、结论综上所述,建设一家危险废物处理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收益,技术、管理、环保等方面均可实现可行性,但也需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政策、技术和竞争等风险。

城市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

城市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

城市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项目名称:城市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对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手段仍然不够完善,存在许多环境污染隐患。

因此,有必要建设一个专门的城市危废处理处置中心,提供全面、安全、高效的危险废物处理服务。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通过安全、环保的方式处理城市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确保废物的规范处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

1.自筹资金:20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用于初步的土地购置、设计等。

2.银行贷款:8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

三、项目分析:2.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城市对危险废物处理的需求远大于供给,市场潜力巨大。

3.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拟采用先进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确保废物处理的安全和环保。

4.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预测,项目预计年收入为200万元,预计年投资回报率为20%。

5.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能够为城市提供全面、规范的危险废物处理服务,降低废物处理成本,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四、项目实施方案:1.土地选址:选取市区周边交通便利、土地价格适宜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地块。

2.资金筹措:自筹资金用于项目启动阶段,银行贷款用于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

3.工程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建设,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完成。

4.设备采购:根据实际需求,选购符合要求的设备。

5.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项目正常运营。

五、风险分析和对策: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可能会受政策调整、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对策是多渠道拓展市场,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创新。

2.技术风险:危险废物处理涉及一定的技术风险,需要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和设备保障,及时跟进最新技术进展。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势在必行。

本项目的目的是建设一处集中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通过科学、高效的处理方法将危险废物安全、合理地处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和健康。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建设项目的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并且危险废物处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大量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将危险废物进行专业的处理,因此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其中部分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危险废物庞大的产生量和严格的处置要求,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的空间供新项目进入。

三、技术方案本项目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分拣、处理和处置、监测和追溯等环节。

具体包括:1.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分拣:通过对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分拣,可以将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分开处理,降低危险废物的处理成本和环境风险。

2.处理和处置:包括焚烧、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监测和追溯:通过实施监测和追溯体系,可以全程监控危险废物的处理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处理过程的合规性和危险废物的追溯性。

四、投资分析1.投资规模:初步估计,该项目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

其中,建设和设备投资约为4000万元,运营资金约为1000万元。

2.投资回报期:根据市场预测分析,该项目的投资回报期约为5年。

3.盈利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价策略,预计项目的年盈利能力约为1000万元。

五、风险分析1.法律风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涉及环保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项目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符合环境和职业健康的要求。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新建项目可研报告)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新建项目可研报告)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地点 (2)1.3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 (3)1.4建设条件 (4)1.5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5)1.6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 (7)1.7一期工程主要设计方案 (8)1.8投资及贷款 (1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1.10工程进度计划 (12)2 处理处置规模和工程总体规划 (13)2.1危险废物产生量的调查 (13)2.2服务范围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 (18)2.3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模论证 (18)2.4工程设施内容规划 (21)3 厂址选择 (24)3.1厂址选择原则 (24)3.2厂址选择 (25)3.3厂址合理性分析 (26)4 总图运输 (29)4.1区域概况 (29)4.2总体布置 (29)4.3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31)4.4外部运输 (31)4.5工厂运输 (34)4.6道路设计 (34)5 废物鉴定及暂存 (36)5.1废物鉴定、化验和试验研究 (36)5.2废物暂存 (39)6 物化处理 (41)6.1废物种类、数量、成分和处理规模 (41)6.2处理工艺 (42)6.3工作制度、设备选择 (46)6.4车间配置 (47)7 危险废物焚烧 (48)7.1设计规模和物料性质 (48)7.2焚烧处理工艺 (49)7.3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58)7.4主要设备选择 (61)7.5热能动力 (63)7.6车间配置 (67)8 稳定化/固化处理 (69)8.1废物种类和处理规模 (69)8.2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 (69)8.3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主要设备选择和技术经济指标 (76)8.4车间配置 (78)9 安全填埋场 (79)9.1填埋处置废物进场要求 (79)9.2填埋处置规模和作业制度 (80)9.3填埋工艺 (80)9.4分期建设计划 (81)9.5填埋场作业管理技术要求 (81)9.6填埋场设计 (82)9.7主坝 (87)9.8防洪及清污分流设计 (88)9.9封场设计 (90)9.10监测井设置 (90)9.11填埋作业区周围风沙及安全防护措施 (90)9.15填埋设备的选择 (91)10 废水处理 (92)10.1废水来源及处理规模 (92)10.2处理工艺方案 (94)10.3废水处理效果 (95)10.4处理设施与设备 (96)10.4.2处理设施与设备选择 (96)10.5中水回用 (98)11 公用设施 (100)11.1给排水和消防 (100)11.2电力 (104)11.3电信 (106)11.4采暖通风 (108)11.5建筑与结构 (108)12 辅助设施 (115)12.1机修车间 (115)12.2供油站 (115)12.3计量站 (116)12.4停车场和洗车台 (116)12.5仪表自动化 (117)12.6计算机管理系统 (124)13 环境保护 (132)13.1设计依据 (132)13.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32)13.3采用的环境标准 (132)13.4一期工程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132)13.5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135)13.6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 (135)13.7水土保持 (137)13.8环境管理与监测 (138)13.9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139)14 节能 (140)14.1能耗分析 (140)14.1设计依据 (140)14.2能耗指标及能耗分析 (140)14.3节能措施 (141)14.4节水措施 (142)14.5建筑节能措施 (142)15 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144)15.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执行的标准、规范 (144)15.2设计原则 (145)15.3生产过程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 (145)15.4采取的主要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146)15.5安全与卫生管理 (149)16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危废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危废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危废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危险废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或者生物多样性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危害的固体、液体或者气体物质。

目前,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种类都在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危险废物,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找到适合的处理方案和技术手段。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险废物处理的可行性,包括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利用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最佳的处理方式,以达到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危险废物处理与利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危险废物处理的现状和问题。

2. 调研访谈:对危险废物的生产企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进行调研访谈,了解他们对危险废物处理与利用的看法和建议。

3. 数据统计分析:收集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危险废物处理的成本和效益。

4. 实地考察:对危险废物处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操作流程和技术难点。

四、研究内容1. 危险废物的产生与分类: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来源和种类进行分析,找到主要的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

2. 危险废物的管理与监测:分析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测体系,了解危险废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3. 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利用技术:对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与利用技术的研究,找到最佳的处理方式和利用途径。

4. 危险废物的成本与效益评估:对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五、研究成果1. 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来源和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到了主要的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

2. 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测体系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危险废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3. 对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进行了处理与利用技术的研究,找到了最佳的处理方式和利用途径。

4. 对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XX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地点 (2)1.3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 (3)1.4建设条件 (4)1.5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5)1.6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 (7)1.7一期工程主要设计方案 (8)1.8投资及贷款 (1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1.10工程进度计划 (12)2 处理处置规模和工程总体规划 (13)2.1危险废物产生量的调查 (13)2.2服务范围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 (18)2.3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模论证 (18)2.4工程设施内容规划 (21)3 厂址选择 (24)3.1厂址选择原则 (24)3.2厂址选择 (25)3.3厂址合理性分析 (26)4 总图运输 (29)4.1区域概况 (29)4.2总体布置 (29)4.3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31)4.4外部运输 (31)4.5工厂运输 (34)4.6道路设计 (34)5 废物鉴定及暂存 (36)5.1废物鉴定、化验和试验研究 (36)5.2废物暂存 (39)6 物化处理 (41)6.1废物种类、数量、成分和处理规模 (41)6.2处理工艺 (42)6.3工作制度、设备选择 (46)6.4车间配置 (47)7 危险废物焚烧 (48)7.1设计规模和物料性质 (48)7.2焚烧处理工艺 (49)7.3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58)7.4主要设备选择 (61)7.5热能动力 (63)7.6车间配置 (67)8 稳定化/固化处理 (69)8.1废物种类和处理规模 (69)8.2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 (69)8.3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主要设备选择和技术经济指标 (76)8.4车间配置 (78)9 安全填埋场 (79)9.1填埋处置废物进场要求 (79)9.2填埋处置规模和作业制度 (80)9.3填埋工艺 (80)9.4分期建设计划 (81)9.5填埋场作业管理技术要求 (81)9.6填埋场设计 (82)9.7主坝 (87)9.8防洪及清污分流设计 (88)9.9封场设计 (90)9.10监测井设置 (90)9.11填埋作业区周围风沙及安全防护措施 (90)9.15填埋设备的选择 (91)10 废水处理 (92)10.1废水来源及处理规模 (92)10.2处理工艺方案 (94)10.3废水处理效果 (95)10.4处理设施与设备 (96)10.4.2处理设施与设备选择 (96)10.5中水回用 (98)11 公用设施 (100)11.1给排水和消防 (100)11.2电力 (104)11.3电信 (106)11.4采暖通风 (108)11.5建筑与结构 (108)12 辅助设施 (115)12.1机修车间 (115)12.2供油站 (115)12.3计量站 (116)12.4停车场和洗车台 (116)12.5仪表自动化 (117)12.6计算机管理系统 (124)13 环境保护 (132)13.1设计依据 (132)13.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32)13.3采用的环境标准 (132)13.4一期工程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132)13.5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135)13.6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 (135)13.7水土保持 (137)13.8环境管理与监测 (138)13.9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139)14 节能 (140)14.1能耗分析 (140)14.1设计依据 (140)14.2能耗指标及能耗分析 (140)14.3节能措施 (141)14.4节水措施 (142)14.5建筑节能措施 (142)15 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144)15.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执行的标准、规范 (144)15.2设计原则 (145)15.3生产过程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 (145)15.4采取的主要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146)15.5安全与卫生管理 (149)16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固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固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二、目标和市场需求分析1.目标:建设一个先进、高效的固废处置中心,能够处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确保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一种可行的废物处理方案。

固废处置中心可以有效处理各类固体废弃物,满足市场需求,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社会可行性:四、风险评估1.政策风险: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变化,相关政策的变动可能对固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产生影响。

为减少政策风险,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了解并遵守最新的政策要求。

2.技术风险:废物处理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是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

为降低技术风险,建议与专业的废物处理技术公司合作,并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项目实施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潜在竞争对手,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减少市场风险。

五、项目实施方案1.建设地点选择: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固废处置中心是项目实施的第一步。

需要考虑地点的交通便利性、环境容量、用地成本等因素,并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商和评估。

2.技术和设备采购:与专业的技术公司合作,购买先进的固废处理技术和设备。

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项目的处理效率。

3.募集资金:4.项目运营和管理: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营和管理体系,确保固废处置中心的正常运行。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培训专业操作人员,确保项目的长期成功。

六、预期效益1.环境效益:2.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七、结论固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确保项目的成功,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同时,要密切关注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1年2月某省制定的《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经济发展以热带高效农业、新兴工业、旅游服务业、其他服务业、海洋资源开发、信息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中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九个发展重点。
2004年8月某省又提出了《关于加快某省新型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环境、产业、体制三大特色的新型工业省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重点发展炼化、天然气、浆纸、汽车。加快发展医药、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石英砂与玻璃制造工业。调整电力、水泥、钢铁、橡胶、钛铁矿加工等产业。
五:某省发展与改革厅《关于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琼发改投资[2006]1236号;
六:《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复核会议纪要》中国环境规划院,2007.2.12;
七:《关于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申请用电的复函》,某电网昌江供电公司;
八:《关于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申请用电的复函》,昌江黎族自治县水务局;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一:某工贸有限公司简介;
二:《关于某省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项目变更厂址的环保审查意见》琼土环资监字[2004]86号;
三:《关于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工程变更选址的批复》琼发改投资[2004]969号;
四:《关于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6]177号;
某建省以来,已加强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3万t/d,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增加了21.7万t/d,工业废气处理能力增加了367.5m3/h。取缔和关停了“15小”企业(项目)75家(个),共削减工业废水4.3%,对431家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老污染企业作出了限期治理的决定。从1984年开始,全省实行封山护林和封山育林,1994年率先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天然林面积从1979年的40.5万公顷增加至现在的61.3万公顷。建省以来累计人工造林28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从建省初期的38.3%上升到51.5%,比全国高37.6个百分点。积极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公顷。建成自然保护区72个,面积268.5万公顷。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基地46处。目前某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是全国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 (1)1总论 (4)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4)1.2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4)1.3编制原则和范围 (7)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1.5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布局及场址建设条件 (12)1.6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总处置路线 (16)1.7工作制度 (20)1.8劳动定员 (20)1.9建设进度 (20)1.10服务年限 (20)1.11投资及经济评价 (21)2危险废物产生量及处理处置规模的确定 (22)2.1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分析 (22)2.2危险废物产生量调查与统计 (24)2.3某省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 (37)2.4某南省危险废物处置规模的确定 (39)3场址比选论证 (41)3.1场址选择依据及选址原则 (41)3.2场址选择 (44)3.3场址确定 (52)3.4中转站 (53)4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系统 (54)4.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运与接收 (54)4.2危险废物的收运与接收系统 (54)4.3医疗废物的收运与接收系统 (60)5危险废物焚烧处理方案 (69)5.1焚烧处理系统设计依据 (69)5.2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工艺的选择 (70)5.3进料配伍 (72)5.4焚烧工艺流程 (74)5.5设备选择与性能 (86)5.8尾气处理效率及排放浓度 (102)5.9在线检测装置 (103)5.10二口恶英的控制技术 (104)5.11焚烧特殊防护措施 (106)5.12焚烧车间主要设备 (108)5.14焚烧车间劳动定员 (110)6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 (111)6.1稳定化/固化处理 (111)6.2物/化处理车间 (117)6.3安全填埋场 (121)6.4废水处理车间 (134)6.5综合利用 (139)6.6暂存库 (144)7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145)7.1场址概况 (145)7.2总平面布置 (146)7.3场区内、外部运输 (147)7.4场区防洪及排水 (149)7.5绿化 (150)7.6主要工程量 (150)8生产辅助设施 (152)8.1化验室 (152)8.2维修车间 (154)8.3材料仓库 (156)8.4调压站 (157)8.5地磅房 (157)9公用设施设计 (159)9.1给排水 (159)9.2供配电 (160)9.3过程检测与自动控制 (162)9.4通风工程 (163)9.5通信 (164)9.6土建工程 (164)10环境保护 (168)10.1概述 (168)10.2设计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168)10.3废物收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及防范措施 (168)10.4废物处置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控制措施 (170)10.5环境监测 (173)11安全卫生与消防 (174)11.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74)11.2消防 (176)12组织机构及项目实施计划 (177)12.2项目实施计划 (177)13投资估算 (179)13.1编制依据 (179)13.2编制范围 (179)14技术经济 (187)14.1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187)14.2投资及资金筹措 (188)14.3生产成本 (189)14.4财务评价 (194)14.5综合分析与评价 (209)15风险分析 (210)15.1主要风险因素 (210)15.2风险防范对策 (212)16结论与建议 (214)16.1综述 (214)16.2结论 (215)16.3建议 (215)17附图 (217)18附件 (218)前言某省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是我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地区之一,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

同时又是一个后发展地区。

面临着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综合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又必须以不牺牲生态环境为建设代价的双重难题。

1999年某省决定建设某生态省,并制定了2005年、2015年和2030年的近、中、远期规划,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发达的生态经济、形成布局合理、生态景观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使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2001年2月某省制定的《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经济发展以热带高效农业、新兴工业、旅游服务业、其他服务业、海洋资源开发、信息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中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九个发展重点。

2004年8月某省又提出了《关于加快某省新型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环境、产业、体制三大特色的新型工业省的指导思想。

制定了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

重点发展炼化、天然气、浆纸、汽车。

加快发展医药、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石英砂与玻璃制造工业。

调整电力、水泥、钢铁、橡胶、钛铁矿加工等产业。

某建省以来,已加强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增加了21.7万吨/日,工业废气处理能力增加了367.5立方米/时。

取缔和关停了“15小”企业(项目)75家(个),共削减工业废水4.3%,对431家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老污染企业作出了限期治理的决定。

从1984年开始,全省实行封山护林和封山育林,1994年率先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天然林面积从1979年的40.5万公顷增加至现在的61.3万公顷。

建省以来累计人工造林28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从建省初期的38.3%上升到51.5%,比全国高37.6个百分点。

积极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公顷。

建成自然保护区72个,面积268.5万公顷。

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基地46处。

目前某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是全国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但是,某省的生态环境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

“三废”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而有所增加。

1998年与1990年相比,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了3.1倍,废水排放量增长了35.4%。

工业废水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

工业固体废弃物累计堆存量达2106万吨,生活废物产生量逐年上升。

由于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污染治理措施没有跟上,部分区域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生态公益林遭受破坏,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

原始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35%,下降到现在的4%左右。

土地退化严重。

海岸带和近海资源屡遭破坏。

近50年来,红树林面积已减少一半多,珊瑚礁分布面积和岸礁长度分别减少了55.5%和59.1%。

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

目前,为加快某省环境污染的治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规范危险废物的安全处臵,从根本上改变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现状。

某省已建设了一批生活废物、医疗废物处臵设施。

并按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建设规划》,积极筹建某省危险废物处臵中心项目。

集中处臵某省危险废物和部分县市的医疗废物。

本项目为“某省危险废物处臵中心”工程。

项目建成后,可以基本解决某省危险废物和昌江县近五县市所产生医疗废物的安全处臵问题。

全面提高全省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处理处臵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有利于某省生态建设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某省国土环境资源厅2004年5月12日发“关于建设我省危险废物处臵项目有关问题的复函”琼土环资函[2004]175号文,同意某某工贸有限公司做为某省危险废物处臵中心工程业主。

2004年6月某某工贸有限公司委托某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某省危险废物处臵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7月某某工贸有限公司委托某某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某省危险废物处臵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1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某省危险废物处臵中心(2)项目筹建单位:某省国土环境资源厅(3)项目法人:某某工贸有限公司(4)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某某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6)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甲(7)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编号:1.2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和规范1.2.1编制依据(1)“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环发[2004]16号;(2)《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建设规划》;(3)《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4)《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臵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臵产业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 1874号;(5)《关于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某省发展和改革厅文件,琼发改投资[2004]435号;(6)《关于某省危险废物处臵项目有关问题的复函》某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琼土环资函[2004]175号;(7)《关于某省危险废物处臵项目变更厂址的环保审查意见》某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琼土环资监字[2004]86号;(8)《关于规范我省医疗废物处臵工作的通知》某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某省卫生厅;(9)《关于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臵工程变更选址的批复》某省发展和改革厅文件,琼发改投资[2004]969号;(10)《关于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臵中心建设项目选址问题的批复》某省建设厅,琼建规函[2004]190号;(11)《关于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臵中心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审查意见》昌江黎族自治县建设与国土环境资源厅,昌建土环资函[2004]54号;(12)《关于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臵中心建设项目选址的环保初审意见》昌江黎族自治县建设与国土环境资源厅,昌建土环资函[2004]55号;(13)《某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草案)1999年7月,某省政府;(14)《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2月,某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15)《关于加快某省新型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4年8月,中共某省委;(16)某省危险废物处臵中心可行性报告《委托书》,某某工贸有限公司;2004年7月29日(17)《技术咨询合同书》;2004年10月25日(18)《某省已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基本情况表》某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环境监督处;(19)《某省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调查统计》某某工贸有限公司;(20)某省昌江县叉河镇“某省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臵中心”场址区域位臵图(21)某省昌江县叉河镇唐村“某省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臵中心”,1:1000地形图;(22)“昌江黎族自治县气象、水文、地貌资料”昌江黎族自治县。

1.2.2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4)《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6)《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5月19日;(7)《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臵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4‟15号);(8)《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臵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4‟15号;(9)《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臵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环发[2004]75号;(10)《医疗废物集中处臵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11)《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2003年6月30日;(12)《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 19217-2003);(13)《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环发[2003]188号;(1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3‟199号;(15)《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16)《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1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8)《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臵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臵产业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1874号;(1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1)《空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局部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