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齐孔隙率(压实系数)试验报告
测定填料压实质量试验报告

压实系数
K
孔隙率
n(%)
相对
密度
Dr
动态
变形模量
Evd(MPa)
地基系数K30
(MPa/m)
变形模量
Ev2(MPa)
记录编号
测点编号
测点
位置
含水
率
ω(%)
规定值
实测值
规
定
值
实测值
规定值
实测值
规定值
实测值
规定值
实测值
规定值
实测值
检测评定依据:
检测结论:
检测复核批准单位(章)
测定填料压实质量试验报告
施工单位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委托编号
施工里程记录编号
压实方式报告日期
填料名称
填料最大粒径(mm)
填层厚度(cm)
填土层数
填层标高(m)
颗粒密度
ρSm(g/cm3)
最大干密度
ρdmax(g/cm3)
最优含水率
ωopt(%)
砂的最大干密度
ρdmax(g/cm3)
砂的最小干密度
ρdmin(g/cm3)
压实度实验报告

压实度实验报告压实度实验报告一、引言压实度是土壤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描述土壤颗粒之间的紧密程度。
在土木工程中,压实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为了研究土壤的压实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土壤样品的压实度测试,了解不同因素对土壤压实度的影响,并探讨合理的压实度范围。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土壤样品:黏土、砂土和壤土。
这些土壤样品在实验之前需要进行筛分和干燥处理,以确保其颗粒大小均匀且含水率相同。
2. 实验仪器准备:我们使用了压实度试验仪、压实度计和称量器等仪器。
压实度试验仪能够对土壤样品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压实,压实度计可以测量土壤的体积变化,称量器用于测量土壤样品的质量。
3. 实验步骤:a. 将土壤样品放入压实度试验仪的模具中,按照一定的压实度进行压实。
b. 每次压实完成后,使用压实度计测量土壤样品的体积变化。
c. 记录每次压实前后土壤样品的质量,并计算出压实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分别对黏土、砂土和壤土进行了压实度实验,并得到了以下结果:1. 黏土的压实度:经过压实度试验后,黏土的压实度逐渐增加。
在初始阶段,随着压实度的增加,黏土的体积明显减小。
随着压实度的进一步增加,黏土的体积变化趋于平缓。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黏土的最佳压实度范围为30%~50%。
2. 砂土的压实度:与黏土不同,砂土的压实度增加过程相对较缓。
在初始阶段,砂土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但随着压实度的增加,砂土的体积逐渐减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砂土的最佳压实度范围为20%~40%。
3. 壤土的压实度:壤土的压实度与砂土相似,压实过程相对较缓。
在初始阶段,壤土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但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壤土的体积逐渐减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壤土的最佳压实度范围为25%~45%。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应的最佳压实度范围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土壤的压实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压实度都会对土壤的工程性质产生不利影响。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报告一、引言二、试验目的1.了解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指标;2.评估混合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三、试验仪器和材料1.试验仪器:压实度测定仪、沥青混合料样品制备机;2.试验材料:沥青混合料样品。
四、试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沥青混合料样品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成直径为152 mm,高为200 mm的圆柱形样品;2.试验前准备:将试验仪器校准并预热至设定温度;3.开始试验:将样品放入试验机中,设定合适的压实度试验参数(包括温度、轴向应力等),启动试验机进行压实;4.压实度测定:根据试验仪器的要求,记录不同压实度级别下的轴向位移和轴向应力数据;5.数据处理:绘制出轴向位移与轴向应力的关系曲线,并计算出压实度指标。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绘制压实度与轴向位移的关系曲线,观察不同压实度级别下的变化趋势;2.计算压实度指标,如最大压实度值、弹性模量等;3.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六、结果与讨论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压实度级别下的轴向位移与轴向应力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关系曲线。
从曲线图中可以观察到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轴向位移逐渐减小,轴向应力逐渐增大。
根据计算得到的压实度指标,可以得出结论:样品在其中一压实度级别下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七、结论本次试验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试验,评估了混合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样品在不同压实度级别下的轴向位移与轴向应力关系、压实度指标等结果,并得出了样品具有较高密实性和稳定性的结论。
八、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实际道路施工中,应控制压实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1]XX标准[2]XXX技术规范。
哈齐客专路基施工

路基工程一、路基填料规格及组成1 . 普通填料(A、B填料)规定要求:1.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小于75mm,基床底层填料最大粒径小于60mm;1.2)寒冷地区路基冻结影响范围,设计无要求时,砾石类土细粒含量不大于15%,砂类土细粒不大于5%。
(哈齐高铁图纸另附设计要求,填料压实前细粒含量小于5%,压实后细粒含量小于7%,压实后渗透系数小于5×10-5 m/s , 0.02mm以下颗粒含量质量百分率不大于3%,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小于6,不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2.化学改良土(过渡段填料)规定要求:2.1)颗粒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碎碎石含量不超过10%,粘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2%。
2.2)外掺料为水泥时,水泥初凝不小于3h,终凝不宜小于6h。
3 . 级配碎石填料规定要求:3.1)最大粒径要求基床表层小于45mm,过渡段用级配碎石小50mm;3.2)粒径小于1.7mm颗粒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30%,硫酸钠溶液损失率不大于6%;3.3)粒径小于0.5mm细颗粒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小于6%;3.4)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不均匀系数Cu不小于15,0.02mm一下颗粒百分率不大于3%,大于22.4mm粗颗粒带破碎面的颗粒所占质量百分率不小于30%,不应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二、填料检测方法与压实标准1. 基床以下路堤规定及要求1.1)检测数量: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4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1.2)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压实系数K ≥0.92,地基系数K30≥110 Mpa/m,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K ≥0.92,地基系数K30≥130 Mpa/m;2 基床底层规定及要求1.1) 检测数量: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动态变形模量EVD 各4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1.2)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压实系数K ≥0.95,地基系数K30≥1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40 Mpa,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K ≥0.95,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40 Mpa ;化学改良土压实系数K ≥0.95 ,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350(550)Kpa;3 基床表层规定及要求1.1)检测数量: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5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动态变形模量EVD 各4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距路基边线1.5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1.2)压实标准:级配碎石地基系数K30≥19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5Mpa,压实系数K≥0.97;4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规定及要求1.1)检测数量: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3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 m处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 3点(其中1点应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2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1.2)压实标准:掺水泥级配碎石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压实系数K≥0.95;三、现场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方案1.1)路基正式填筑前进行填筑试验,试验段选在最早具备填筑施工条件的路基正线进行,长度不小于100m。
压实度试验报告范文

压实度试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土壤进行压实度试验,了解不同土壤对压实度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压实度下土壤的工程性质。
二、实验原理
压实度是指土壤经过人为压实后的密实程度。
实验中使用的方法是静载下压实度试验。
试验中通过不同压力的重锤对土壤进行压实,然后测量土壤的容重和含水率,从而得到压实度。
三、实验步骤
1.准备不同种类的土壤样品,如黏土、砂土、壤土等,并将其均匀分布在试验装置中。
2.根据试验要求,选择不同重锤的质量,并将其固定在试验装置的高度上。
3.逐渐增加重锤下压的力度,每次施加完重力后等待土壤稳定,然后测量并记录容重和含水率。
4.将测量的容重和含水率代入公式计算压实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的压实度如下:
黏土模块文本
砂土模块文本
壤土模块文本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黏土的压实度最高,而砂土的压实度最低,壤土的压实度居中。
这是因为黏土具有较高的粘性,容易聚结在一起,所以在施加压力时容重增加较多;相反,砂土颗粒间隙较大,不容易聚结,所以压实度较低。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压实度试验的方法和过程,并得到了不同土壤的压实度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类型对压实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这对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土壤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压实措施。
压实度试验报告

压实度试验报告1. 引言压实度试验是土力学中非常重要的试验之一,通过对土壤进行加固和压实,评估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本报告旨在描述和分析压实度试验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2. 试验目的本次压实度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 评估不同土壤类型在不同压实条件下的压实度; - 比较不同压实条件下土壤的压实效果; - 分析土壤颗粒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率。
3. 试验装置和材料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装置和材料包括: - 土壤样本盒: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0 cm、10 cm和10 cm,用于盛放土壤样本; - 压实器:用于施加恒定的压力和振动土壤样本; - 水分计:用于测量土壤的含水量; - 细度模数筛分装置:用于粒度分析; - 实验土壤样本:包括黏性土、砂土和粉砂土。
4. 试验步骤4.1 准备工作•将实验土壤样本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组,保证每组土壤样本的含水量相同;•设置不同的压实条件,包括不同的压力和振动次数。
4.2 采样和处理•从各组土壤样本中随机采集一定量的样本;•通过筛分装置进行粒度分析,得到土壤样本的粒径分布;•测量土壤样本的含水量,记录下水分含量。
4.3 压实度试验•将土壤样本放入样本盒中,每次放入一定量的土壤,用压实器施加相应的压力;•每施加一次压力后,进行振动操作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每组土壤样本都按照设定的压实条件进行试验。
4.4 试验数据记录•记录每次施加的压力和振动次数;•测量每次压实后土壤的体积,并计算土壤的干重;•计算土壤的干密度和湿密度,并根据含水量计算土壤的压实度。
5. 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压实度试验,我们获得了如下结果:•黏性土在压力为X和振动次数为Y的条件下,压实度为Z;•砂土在压力为X和振动次数为Y的条件下,压实度为Z;•粉砂土在压力为X和振动次数为Y的条件下,压实度为Z。
根据以上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随着压力和振动次数的增加,土壤的压实度逐渐增加; -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压力和振动的响应不同,如黏性土的压实度较高,而砂土和粉砂土的压实度较低。
哈齐孔隙率(压实系数)试验报告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里程 施工部位 压实方式 机械碾压 填料名称 试验条件 B 组填料 碾压 遍数 灌砂法 试验 位置 湿密度 含水量 干密度 ρd ρ ω 3 (%) (g/cm ) (g/cm3) 孔隙率n(%) 规 定 值 实 测 值 试验方法 中铁二十局哈齐客专项目部二分部 路基工程 DK71+730-DK71+830试验段 报告编号 记录编号 填料种类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最大干密度 3 ρdmax (g/cm ) 2010.8.24 最优含水量 ω0pt(%) 颗粒密度 (g/cm3) / HQTJ-2-2-RK-1008014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J-2-2-RK-1008014
试验复核批准单位章路基地基填土孔隙率试验报告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哈齐客专项目部二分部报告编号hqtj22rk1008014工程名称路基工程记录编号hqtj22rk1008014施工里程填料种类施工部位试验日期压实方式机械碾压报告日期2010824试验条件填料名称试验方法施工日期层数dk71730dk71830试验段最大干密度dmaxgcm颗粒密度gcm组填料里程碾压遍数试验位置湿密度孔隙率n检测评定依据
里程
施工日期
层数
检测评定依据: TB 10751-2010 TB 10102-2010 哈齐客专施工图设计文件
试验结论: 该层填土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地基)填土孔隙率试验报告
HQTJ-2-2-RK-1008014 HQTJ-2-2-RK-1008014
2010.8.24 颗粒密度 (g/cm3) / 孔隙率n(%) 实 测 值
试验结论: 该层填土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压实土密实度试验报告

所列部位(层次)压实土密度。
单位:负责人:审核:试验:年月日21
甘肃省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版权所有不准翻印)
每层压实后厚度(mm)
湿密度(g/cm3)
含水率(%)
干密度(g/cm3)
压实土层层次
(标高)
测点编号
每次压实后厚度(mm)
湿密度(g/cm3)
含水率(%)
干密度(g/cm3)
测
点
布
置
图
试
验
结
论
根据标准
1、实土质量干密度合格点率=%;
2、压实土质量干密度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g/cm3
0.08 g/cm3且
压实土密实度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原始记录编号
委托单编号
回填部位
回填土料种类、土质
压实工具
试验方法
击实试验报告编号
土最大质量干密度
g/cm3
最优含水率
%
取样人及证书号设计要求Βιβλιοθήκη 实系数土质量干密度施工控制值
g/cm3
试验日期
取样见证人及证书号
试验方法
评定依据
试
验
结
果
压实土层层次
(标高)
测点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程
施工日期
层数
检测评定依据: TB 10751-2010 TB 10102-2010 哈齐客专施工图设计文件
试验结论: 该层填土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地基)填土孔隙率试验报告
HQTJ-2-2-RK-1008014 HQTJ-2-2-RK-1008014
2010.8.24 颗粒密度 (g/cm3) / 孔隙率n(%) 实 测 值
试验结论: 该层填土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批准
单位(章)
路基(地基)填பைடு நூலகம்孔隙率试验报告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里程 施工部位 压实方式 机械碾压 填料名称 试验条件 B 组填料 碾压 遍数 灌砂法 试验 位置 湿密度 含水量 干密度 ρd ρ ω 3 (%) (g/cm ) (g/cm3) 孔隙率n(%) 规 定 值 实 测 值 试验方法 中铁二十局哈齐客专项目部二分部 路基工程 DK71+730-DK71+830试验段 报告编号 记录编号 填料种类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最大干密度 3 ρdmax (g/cm ) 2010.8.24 最优含水量 ω0pt(%) 颗粒密度 (g/cm3) / HQTJ-2-2-RK-1008014 HQTJ-2-2-RK-100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