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墨品格撰青花新韵——叶建新的青花艺术

合集下载

上海文物商店藏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鉴赏

上海文物商店藏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鉴赏

上海文物商店藏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鉴赏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7期摘要:上海文物商店收藏有一件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笔筒通身绘兰亭会“修禊”场景,是康熙民窑青花绘画艺术的结晶,为研究清代的文房用瓷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词:青花;笔筒;兰亭会2019年秋,上海文物商店积极参与上海首个国际艺术品交易月,遴选近千件旧藏瓷器上柜销售,其中一件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格外引人注目。

1 青花笔筒,颇有天趣笔筒是一种重要而又常见的文房用具,用以放置毛笔,清初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除笔筒外,置笔用具还有笔格、笔插、笔篓、笔船、笔床等,其中笔插是竖向置笔的,而笔格、笔船、笔床、笔篓中的笔是斜放或横放的。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笔筒”一词,孙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载:“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

”①这一时期出土的笔筒通常是镂孔的细竹管形,与明清时期流行的圆筒状插笔的笔筒大相径庭,仅可认为是后世笔筒的始祖。

②笔筒大量出现是在明代中晚期,文献上有取湘妃竹制作笔筒③的记载。

晚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专条云:“(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

”《天水冰山录》记录抄没明嘉靖朝权奸严嵩家产所得到的牙厢(镶)棕木笔筒、象牙牛角笔筒、哥窑碎磁(瓷)笔筒等。

④明人屠隆的《文房器具笺》亦见有“笔筒”专条。

根据现有文献和实物分析,瓷质笔筒的出现应该稍晚于竹木笔筒,并在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大量烧制,以青花为主。

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在1988年“宋官窑特展”中将一件乾隆御题诗笔筒定名为“北宋官窑粉青笔筒”(高9.8厘米,深8.6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7.3厘米),现在看来断代并不确切。

传世还有髹漆、黄杨、百宝嵌、匏制、水晶、紫砂、铜制的笔筒,皆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佳作。

探究“青花”的文化意蕴——语文与青花瓷融合课程探索

探究“青花”的文化意蕴——语文与青花瓷融合课程探索

探究“青花”的文化意蕴 ——语文与青花瓷融合课程探索发布时间:2021-12-31T01:00:54.90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月第22期作者:柯柳芝[导读] 身为教师,我一开始对青花瓷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好看,有价值柯柳芝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中学 518000设计缘由:身为教师,我一开始对青花瓷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好看,有价值,只是表面比较肤浅的含义。

参观过青花瓷博物馆后,我们发现,瓷器摆设在陈列窗内,它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

我们看到这个瓷器和其他的瓷器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

学生看到瓷器后,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真的?价值多少?掏出手机,查询一下,由这个瓷器所承担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这个瓷器是否有价值,这并不符合我们欣赏的原则。

因此我设想通过让学生分组对一次瓷器进行探究,挖掘这个瓷器所蕴含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让冰冷的瓷器有了温度,让瓷器有故事,有生命力,能够更加饱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自己所研究的瓷器和其他瓷器的不同。

课程构思:让学生2-4人为一组,分组探究自己所选择的瓷器的文化意蕴。

对瓷器所包含的故事或文化内涵进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4人为一组,在博物馆内任意选择一个瓷器进行探究,挖掘瓷器的文学故事或者文学内涵,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和查询资料,互相帮助形成对瓷器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完成自己的探究报告和课程设计。

教学步骤:1.学生分组2.学生自行选择瓷器进行拍照,查询资料,挖掘瓷器的内涵和故事。

3.探究瓷器的社会价值。

4.学生制作介绍瓷器的ppt,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对瓷器进行介绍,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瓷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和指导老师进行探讨。

6.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法、实验法、小组分类讨论法等。

授课时间:在博物馆内自行分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瓷器进行探究,查询资料,讨论,需要4个小时左右,博物馆内的瓷器的花纹,样式和图案,学生不是很理解,因此要进行探讨,从博物馆观察到电脑室制作ppt,完成实验报告,总共耗时4个小时左右,然后需要2节课左右的展示课程,让学生就其所介绍的瓷器进行展示和说明。

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的鉴赏与收藏

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的鉴赏与收藏

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的鉴赏与收藏作者:张建新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第04期作者简介:张建新,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法律教师,福建世纪新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法律硕士。

系世界瓷都——江西景德镇人,从小耳闻目染,酷爱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于2006年创立“品陶斋”艺术礼品瓷品牌和创办“景德镇陶瓷收藏网”,依托景德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代无可比拟的制瓷技艺,通过全国连锁加盟,设计、生产、销售一体等运营方式,代理名家艺术瓷的投资、收藏,创意礼品瓷的开发、销售,以及开展一系列陶瓷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另近年来,志立于法律与文物、艺术边缘交叉学科的探索与研究。

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从制作工艺上主要分为青花、釉里红、粉彩、新彩、高温色釉、雕塑、综合装饰和现代陶艺等,对于广大的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要做好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的鉴赏与收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从陶瓷生产工艺识别艺术陶瓷的品质景德镇古代官窑所选用的瓷土来自景德镇东北郊高岭村开采的高岭土,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瓷土原料,从而使官窑在材质上就占据明显优势。

当代官窑“7501”瓷更是从10吨最优质的高岭土中再提炼出1吨多作为原料,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张玲大师的特白瓷作品用的瓷土也是根据“7501”瓷土配方精选来的,可见选料对一件陶瓷精品的形成有多大的作用。

现在景德镇最优质的瓷土要数万元一吨,而普通的瓷土不到一千元一吨,价格相差数十倍,烧出的白度和纯度自然差别很大。

有些不法商家以次充好,在坯胎上喷一层高白泥浆(类似北方瓷器的“化妆土),使一般的外行难以看出破绽。

一般景德镇名家大师都有专门的制胎制坯师傅,以保证瓷胎瓷坯的质量,如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少倩就有私人的制胎师傅按其设计要求制作白胎,其技术是秘不外传的。

一件优质的艺术陶瓷作品,绝不会使用劣质的坯胎来创作。

瓷胎的好坏是艺术陶瓷品质的第一道护身符。

除了从制胎工艺鉴别陶瓷品质以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陶瓷的釉面。

描绘青花瓷的好诗句

描绘青花瓷的好诗句

描绘青花瓷的好诗句(第一首)巧手裁云织蔚蓝,神毫描画绘青莲。

翔龙妩媚麒麟醉酒,游凤潇洒山水拖。

素雅晶莹迷古帝,珍奇名贵入佳篇。

情融烈火千秋丰,魂拖红尘万代传。

(第二首)小巷J001情趣氤,陶然汗雨酿出瑶醇。

高岗好咏山河秀,妙手方擎今古珍。

歌凯德馨佳境烨,扬名图画永翰林和亲。

凤凰浴火涅槃颂,未负虹心美梦真。

(第三首)当年幻梦共谁游?好月今宵犹照舟。

飘渺浮云茶味逸,嶙峋赤壁酒香流。

鱼传尺素惹心醉,墨染风华会自由。

我欲提壶席阴调,大江东去万千秋。

(第四首)柔润温润例如玉石,国花因此色尤新。

神工不是人夸好,成就天香万载春。

(第五首)绝世风华色韵中,断魂吟叹梦谁同。

青花水墨青花彩,釉里锤火烧釉里红。

泥土胡秫凝日月,丹青水墨锁时空。

苍桑世变尤缅怀,千古光阴共聚几鸿。

(第六首)天生鬼谷璇玑挥,吐纳青溪水墨兵。

才遣秦仪云下戏,又依涓膑戈中争。

四海存有道莫须策,伸缩无袱自在行。

兵祖国师狮虎驾,悠悠千古演输赢。

拓展资料: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景德镇,清康熙时期发展至了顶峰。

它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写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化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压成,具备着色招盛纯、发色艳丽、压成率为低、DAT160平衡的特点。

发展历史唐青花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

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

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

胎釉之间施化妆土。

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

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

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

“青花瓷”文化的传承

“青花瓷”文化的传承

“青花瓷”文化的传承摘要:本文从青花瓷的产生及发展,探讨青花瓷文化的部分精髓,了解青花瓷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并提出珍视、吸蓄和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青花瓷文化;中国元素;传承“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如传世的青花瓷在独自美丽”这首以中国青花瓷为主题创作的《青花瓷》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

赏其意境,让人宛如面对一件青花瓷精品一样,美轮美奂。

恍然间,人们才发现时尚原来可以这样完美地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

中国青花瓷,最早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巩县窑。

根据成熟青花瓷当有的洁白瓷胎和纯正透明釉;釉下花纹用氧化钴料,发色青蓝、明澈;平面彩绘技术熟练这三要素来衡量,再结合唐宋以来各时期青花瓷生产实况,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唐代至两宋是青花瓷的萌芽阶段。

元代后期,外销上的批量生产及钴料来源有保障,青花瓷成熟一步到位。

明洪武时期,种种原因及进口钴料中断,青花瓷生产一度衰退。

烧造的黄金时代,生产有明清以来最好的青花瓷。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又一次陷于暗淡(俗称“空白期”或“黑暗期”)。

成化、弘治和正德是青花瓷器的振兴期,青花清秀淡雅,质量很高。

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青花用回青料,料色浓艳,产量大但工艺较粗糙,瓷质有所降低。

万历后期至康熙前期,是国内市场和对外输出的繁荣期。

清康熙朝民间青花瓷进一步发展,是青花瓷的鼎盛期。

雍正、乾隆以后,中国青花瓷的生产由极盛走向衰弱。

一、元代青花瓷概况及哲学观念元代制瓷业代表: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色彩简单,但却韵味十足,百看不厌。

器物一般高大,胎体坚实;底釉凝厚、光润,或清亮、透明,釉色以白中闪青者居多,“大体上是早期的釉色青白、而后期的则较白,两者均有垂釉如泪痕”,泪痕呈淡青或灰绿色(孙瀛洲《元明清瓷器的鉴定》;青花以进口钴蓝料为主、呈色浓艳,采用国产钴料的色调深沉;画面满,纹饰密,装饰层次通常为四至八层,多的达九至十一层。

妙哉美器——叶建新青花瓷观后记

妙哉美器——叶建新青花瓷观后记
时 ,直 追 洪 荒 万 古 流 !i J x i J x 瓶 儿 .可 吐 纳乾 坤 耳 !
题一
宗下有云: “ 不 思 而知 , 落第 二 头 ;
建 新 青 花 瓷 若 初 观 ,只 识 眼 前 器 ; 再 吾 曾 立 下 宏愿 。访 一 千 人 杰 , 施千礼。
思 而知之 ,落第三 手。 ” 如 何 才 能 是 第 一 机 ?此 题 难 倒 无数 高僧 与饱 学 !
1 0 0 收 C 0 藏 L L E C T 1 0 N
妙 哉 美 器
一 一
何 谓 大 师 ? 其 作 品 当 能 令 读 者 。观 者 建 新 青 花 瓷 上 画 境 ,高 士 、樵 夫 、渔 建 新 画 瓷 ,横 恣 纵 肆 ,落 笔 无 痕 ,浑
各 取 所 需 ,人 人 皆可 享 之 得 之 。 父 、猎 户 、农 人 、 山姑 ,皆 可 近 之 进之 。
录 旧作一首 ,赠建新先灵丰秀 , 宽 朗茂丽 ! 真乃可遇而不可求也 !
建 新大 9 币青花 瓷 缸器 如 一列 崖 畔佛 嗫嗫独诵 ; 行者僧 ,跫音笃笃 。崖上风物 ,
连翩 … …

法、 僧, 个个都不 同。座上佛 , 动人心魄 ,扩人胸襟 f让我如沐甘霖 。 窟。洞洞佛 、

豪同
记!
“ 远 远 近 近 由 造 化 , 浓 浓 淡 淡 自 天
然 !”
惬意 ! 一
终 南 山岭 中 雪 浴 的隐 士 ( 闲 耶?愁 耶? ) ;北 极 浮 冰 上 独 游 的 白 熊 ( 乐耶 ? 饿耶? ) 万千柔丝缠护的茧中蚕 ( 盼耶 ?
苦耶? ) 。
观之 读 之 , 心 旷神 怡 , 何其滋润乃耳 ! 无此 妙 境 ,何 来 美 器 ! 有一 青年画 家问我 : “ 我 等 何 时 能 达 能枉 言追 抵 大 师 ? 建 新 大 师 ,瓷 界 英 豪 。 当 为 后 学 作 旋 建 新 作 品 ,创 意 随 心 所 欲 ,景 物 顺 手

景德镇现代青花瓷的发展与创新

景德镇现代青花瓷的发展与创新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Sunday, August 23, 202023-A
ug-2020.8.2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8.2303:57:5723 August 202003:57
黄焕义
Hale Waihona Puke 青花瓷编钟• b.装饰题材的变化:传统青花的装饰题 材都以表达吉祥、良好祝愿为主题。如 动物纹的龙凤鹤等、植物纹的缠枝纹、 松竹梅等,还有婴戏纹;而现代青花瓷 的装饰题材则改变了传统陶瓷装饰中 “型必有饰、饰必吉祥”的观念,转而 更注重对形式美和精神内涵的追求。
干道甫·黑在夜里挣扎
花瓷有三个较为繁荣或富有创新的阶段, 20世纪初----1936年,1950年----1965年, 1978年----至今
20世纪景德镇青花瓷的分类
• 按照艺术风格特点划分为: • 传统青花瓷 • 现代青花瓷 • 产业青花瓷
20世纪以来的传统青花瓷
一、民国时期传统青花瓷
建国以来至1978年的传统青花瓷
前言
• 20世纪初受到西方现代艺术运动思潮的影 响,国内一批陶艺家开始摒弃一些传统的 观念,为求在陶艺上有一些发展,他们开 始了对传统陶艺的略微改革。新中国成立 以后,国家重视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在 1953年“建国瓷”承制人物的影响下,在 一批陶艺大师的带领下,景德镇制瓷业有 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 4、风格:传统青花瓷注重整体化,要 求有师承的轨迹和归类归宗的派系根 源;而现代青花瓷则强调独立性,发 挥各自的张力,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
干道甫·醉荷
干道甫·痛是有瘾 的
干道甫·下弦月的弯弓
• 5、装饰

叶建新的“新水墨”

叶建新的“新水墨”

叶建新的“新水墨”作者:刘露露来源:《人民周刊》2017年第17期叶建新的山水画,大气磅礴,洒脱自然。

其大胆的构图、大块的墨色、大笔的渲染,可谓恣肆淋漓、云覆山翻,充盈着蓬勃的生机,让人注目。

“虽然毕加索作古了,但是代表着他的精神和灵魂的作品,在这里已经和我们进行了隔空对话,进行着中西方艺术灵魂的碰撞。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叶建新教授在8月12日开幕的“藏·品——毕加索、叶建新中西文明艺术展”上这样说。

看叶建新的水墨山水系列作品,让观者不禁耳目一新,他的笔墨与不同材质的结合,开启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

从水墨青花到仿绢瓷板,其作品既讲究西方绘画的构图和色彩,又注重中国山水意境的营造。

画面中透出浓浓的古韵,又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气韵求其画叶建新的山水画既可以看出导师“邵声朗山水”的韵味,又具有其师爷“李可染山水”的某些特质。

他秉承中国山水画对气韵的把握,具有磅礴之中见清润的笔墨特征。

一方面,他认为脱离师造化,闭门苦心营造,是经营不出有灵气有见地的章法来的。

要对大自然的山水云石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做到“搜尽奇峰打草稿”“胸中有丘壑”,进而激发创作欲望。

另一方面,要对山水有很强的概括性,做到“意在笔先,远取其势,近取其质”。

这是一种移入情感想象的真实,达到简洁而不简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认为,叶建新的山水画,大气磅礴,洒脱自然。

其大胆的构图、大块的墨色、大笔的渲染,可谓恣肆淋漓、云覆山翻,充盈着蓬勃的生机,让人注目。

古人画山水,多采用纯线形式,线之后是皴,皴之后是擦,擦完之后再染一下,使山达到骨气的效果。

叶建新运用自身创作理念,经过几十年的磨炼,在一次次地勾皴擦点染的分离和结合过程中,采用中锋运笔,把勾皴擦点染在一笔中完成。

看似自由随意挥洒,实则匠心独运,笔墨挥洒间,褪去古人习气,独具个人风格。

1996年随导师邵声朗先生的西藏之行,使叶建新在山水画的创作构图上突破了前人的构图方式,多为纯俯视、横断式、平行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