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_18_白介素_8_肿瘤坏死因子_水平变化的临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意义秦青;周冬生;梁志清;张茂华;李胜联【摘要】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白介素(IL)-18、IL-10及其比值变化,探讨其在NAFLD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正常大鼠和20例NAFLD模型大鼠血清IL-18、IL-10的水平并计算出IL-18/IL-10比值.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较明显;血清IL-18水平、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且IL-18水平和炎症程度相关(r =0.71,P<0.05),IL-10水平、IL-18/IL-10比值与炎症程度和脂肪变程度相关(r=-0.64,P<0.05;r=-0.46,P<0.05;r=0.70,P<0.05;r=0.61,P<0.05).结论 NAFLD模型组大鼠IL-18水平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IL-10水平与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呈负相关,IL-18/IL-10比值与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L-18/IL-10比值可能对预测NAFLD的发生有一定意义.【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48)009【总页数】3页(P1041-1043)【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IL-18;IL-10;IL-18/IL-10【作者】秦青;周冬生;梁志清;张茂华;李胜联【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1]表明炎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学特征。
IL-18、IL-1β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IL-18、IL-1β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陈艳丽;张宝;管石侠;侯丽丽;蒋建华【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1β( IL-1β)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关系。
方法选取NAFLD患者作为NAFLD组( n=46)、正常对照者作为对照组(n=45),对被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人体成分分析及肝脏超声检查。
收集其体检报告。
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β。
结果 NAFLD组体质指数( BMI)、内脏脂肪面积、体脂百分比、腰臀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计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 TG)、极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血尿酸及IL-18、IL-1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及IL-1β水平与BMI、TG均有相关性。
结论在NAFLD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18、IL-1β均明显升高,IL-18、IL-1β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NAFLD的病因之一。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18(IL-18),interleukin-1β( IL-1β) with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 Methods 46 cases of NAFLD patients, 45 cases of normal controls were selec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physical measurement, body composition and liver ultrasound were conducted for selected population. Collect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port, serum levels of IL-18 and IL-1β were examined by ELISA. Results The body mass index (BMI),visceral fat area,percent body fat, waist-hip ratio,white blood cell,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 fasting plasma glucose, tri-glycerides( TG)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alanine transaminase and blood uric acid,serum levels of IL-18 and IL-1β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 r inNAFLD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P<0. 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correl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erum levels of IL-18 and IL-1β were correl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and tri-glycerides. Conclusion Serum levels of IL-18 and IL-1β in N AFLD group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IL-18 and IL-1β participating in chronic inflammation maybe one of the causes of NAFLD.【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181-184)【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作者】陈艳丽;张宝;管石侠;侯丽丽;蒋建华【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被定义为在无过度饮酒情况下,肝脏脂肪堆积[1],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与之相关的肝硬化[2]。
血清细胞角蛋白18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价值探讨

G T F G、I S T T HD 、D G 、B FN 、C、G、 L L L水平 , 以及血压 、 身高 、 重 、 围( 体 腰 WC)臀 嗣( C)并计算腰 臀 比( 、 H , WHR) 和体
重指数 ( MI ; B )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 岛素抵抗指 数( O —R) H MA I 。对其 中 3 0例 N F D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 AL
S rm yo ea n 8 e e n h da n s o a e t eu c tk rt 1 lvl i te ig oi f p t ns i s s i
t n n lo oi ft v r dsae Q h o ac h l at l e i ss c yi 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8片段水平的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8片段水平的变化蔡文品;吴惠洁;陈洁【摘要】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凋亡产生的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片段水平的变化.方法 4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89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所有对象的ALT、AST、γ-GT、GLU、TCH、TG、CK-18片段水平,统计分析上述指标组间差异性,Pearson相关分析NAFLD患者CK-18片段与ALT、AST、y-GT、TCH、TG间相关性.结果NASH、NAFLD、健康对照组CK-18片段水平分别为168.3 ±43.2ng/L、128.5±36.7ng/L、85.9±16.7ng/L,NAFLD患者血清CK-18片段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NASH组CK-18片段水平高于NAFLD组,NAFLD患者CK-18片段与ALT、AST、γ-GT、TCH、TG间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73、0.472、0.428、0.017、0.319.结论血清凋亡产生CK-18片段水平可用于NAFLD的诊断及NAFL 与NASH的临床分型.%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ytokeratin - 18 ( CK - 18) fragments level in NAFLD patients' serum.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47 NASH patients, 89 simple steatohepatitis( NAFLD) patients, 40 normal control patients. ALT, AST,γ - GT, GLU,TCH,TG,CK - 18 fragments level were dectected in the 176 patients' fasting vein bloo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find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tak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find correlations between CK - 18 fragments and ALT, AST, γ - GT,TCH,TG in NAFLD. Results NASH,NAFLD and normal group's CK-18 fragments level in serum is 168.3 ±43.2,128.5 ±36.7,85.9 ± 16. 7ng/L,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NAFLD patients' CK -18fragments level in serum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NASH group's CK -18 fragm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AFLD group. There are correlations between CK - 18 fragments, ALT, AST,7-GT,TCH and TG. The r values is 0.473,0.472,0.428,0.017,0. 319,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K-18 fragements produced through liver's cell apoptosis can be used to diagnosis NAFLD and distinguish NASH from NAFLD.【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1(040)010【总页数】3页(P102-104)【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凋亡;细胞角蛋白18【作者】蔡文品;吴惠洁;陈洁【作者单位】325028 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325028 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325000 温州医学院检验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在中国呈逐年提高且增幅越来越快的趋势,现在NAFLD是除乙型病毒性肝炎外最重要的慢性肝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意义

定, 送 病理 行 组 织 包 埋 、 切 片、 H E染 色 。腹 主 动 脉 取 血后 , 3 0 0 0 r / mi n离心 1 5 m i n , 取 上 清液 , 一8 O℃ 保 存备 用 。所有 血 清标本 同批 测定 。
1 . 3 . 3 检测 采用 E L I S A法 测 定 I L . 1 8 、 I L . 1 0水
常组 , 而 I L 一 1 0水 平 低 于 正 常 组 ( P<0 . 0 5 ) , 且 I L 一 1 8水 平 和
2 5 ) g 。桂林 医学 院 实验 动 物 中心 提 供 , 分 笼饲 养 在
湿度 为 4 0 %、 温 度为 2 8℃ 左右 的动物 实 验 室 内 , 自 由进 食进 水 。 1 . 2 主 要试 剂 I L . 1 8 、 I L 一 1 0的 E L I S A试 剂分 别 购 自北 京 中杉金 桥生 物 技 术 有 限公 司 、 深 圳 达科 为 生 物技 术有 限公 司 ; 丙硫 氧 嘧 啶片 由上 海 复 星朝 晖 药
安徽 医科 大 学 学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3 S e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 大 鼠血 清 白介 素 1 8 、 白介 素 1 0及 其 比值 的 变 化 和 意义
料) 。每周 称体 重 1次 , 1 2周 末处 死 全部大 鼠。
1 . 3 . 2 取材 大 鼠处死后 立 即腹 主动 脉取血 , 分 离 血清 , 并 留取 肝 脏 放 人 4 % 的 多 聚 甲醛 固定 液 中 固
近年 来 , 越 来越 多 的研 究 表 明炎 症 是 非 酒 精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的研究

过程 中的作用 。方 法
岛素(T S 、 rN ) 谷丙 转氨酶( )谷 草转 氨酶( S )血清脂联 素 、 瘤坏 死因子 a F ) 、 哪 AT 、 肿 ( a进行检 测 , 计算胰 岛素抵抗 指 数( O A I ) H M -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R TF 及 H M - Na O AI R明显升高( P<00 ) .1 。血清脂联素水平 明显下降 ( P<0 0 ) .1 。血清脂联 素水平与 H M - 、N  ̄ O A I T F 呈 R  ̄ 负相关 ( 值分别为 一07 , .1 P均 <O0 ) r .9 一O6 , .1 。结 论
(h C i a / n 20 ,2 17 ) nJLbDa ,08 1:25 g
脂 联 素(dpncn 是一 种 2 D 的 明胶 蛋 白, ai et ) o i 8k a 在正 常人 的脂肪细 胞 中均有 表达 。正 常非肥 胖者 血 中富含脂 联素 , 肥胖 者 血 浆 中脂 联 素浓 度 明显 低 而 于非肥 胖者 l 。Wee 等认 为低 血 浆脂 联 素 浓 度 与 1 J yr 肥胖 、 2型糖 尿病 、 岛 素抵 抗 和 高胰 岛素血 症 密 切 胰
dt t d cm ae i o a cno . eu s C m e c d n o p r w t n m l o r s R s l o m a wt o t l r p t vro B 肿 eea d h l t i1 nr o , e l e fF G, lc o g u h e , S c a d P< A Tir s ( nee
00 ) .1 . l e oai nenhd eav wt H M . dT F ( = 一07 , 0 0 、 .1 P<0 0 )C n ui I. e lf d oet a gt e i O A I a N c r v p i n i h R n  ̄ .9 P< .10 6 , .1 . oc s n n l o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L-FABP和TNF-α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De t e c t i on o f s e r u m L・ FABP a n d TN F _ Ⅱl e v e l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no na l c o h ol i c s t e a t O h e pa t i t i s an d i t s s i g n i f i c a nc e Tang Bi n, Ya o Shu k un
摘 要: 目的 检 测 非 酒精 性 脂 肪性 肝 炎 ( N AS H) 患 者 血 清 中肝 型 脂 肪 酸 结 合 蛋 白( L — F A B P ) 、 肿 瘤 坏 死 因子一 n ( T NF — a ) 的
水平 , 探 讨 二 者 在 NA s H 发 生 及 发 展 过 程 中的 相 关 性 及 意 义 。 方 法 收 集肝 功 能 异 常 的 NAs H 患者 5 O例 ( N AS H组) , 经 B超 检 查 符合 弥 漫性 脂肪 肝 的诊 断标 准 , 对 照组 为健 康 体 检 者 3 2例 。所 有 受 试 者 测 量 身 高 、 体质量 、 腰 围及 臀 围 , 并 计 算 体 质 量指 数
( B MI ) 和 腰 臀 比( W HR) , 晨 起 空腹 抽 取 静 脉 血 液 检 测 L — F AB P 、 TN F - a 及 相 关 临床 指 标 。 结 果 NAS H 组 患者 的 丙 氨 酸 氨 基 转
移酶( AL T) 、 天 门冬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 A S T) 、 血 清总胆 固醇( T C) 、 低 密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 L D L — C) 、 三酰甘 油( TG) 、 B MI 、 W HR、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8 3 4 8 ( 2 O 1 3 ) 1 5 1 6 9 6 - 0 2 关 键词 : 脂 肪 酸 结 合 蛋 白质 类 ; 肿 瘤 坏 死 因子 ; 非 酒精 性 脂肪 性 肝 炎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3 . 1 5 . 0 0 5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

De t e c t i o n a n d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S e r u m Le v e l s o f Ad i p o k i n e s Ch e me r i n, T NF ・ o t a n d I L・ 6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o n a l c o h o l i c
( 郫都 区人 民医院消化 内科 , 心 内科 , 肾内科 , 检验科 , 四川 成都 6 1 1 7 3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非酒精性脂肪肝( N A F L D ) 血清 C h e m e r i n 、 肿瘤坏死 因子一 o 【 ( T N F 一 ) 和 白介 素 6 ( I I _ 6 ) 变化及 关
【 关键 词 】 非酒精性 脂肪 肝 ; C h e me i f n ; 肿瘤坏死 因子一 ; 白介 素一 6
【 中图分类号 】 R 5 7 5 . 5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0 5 0 1 ( 2 0 1 7 ) 0 5 - 0 5 0 0 - 0 3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 L a i Mi n , Z h a n g S h i h u a , d i n Q i o n g y u , e t a 1 . P i x i a n P e o p l e ’ H o s p i t a l , C h e n g d u , S i c h u a n 6 1 1 7 3 0 , C h i n a
系。方 法 收集 N A F L D组患者 6 0例( 包括单 纯性脂肪肝 3 9例 , 非酒精性 脂肪 性肝 炎 2 l例) 和 正常对照 组 2 9例 。采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期医学研究与教育第26卷收稿日期:2009-04-08基金项目:保定市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编号:082F0038)作者简介:程勇(1974-),男,河北保定人,主任医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程勇,赵亚敏,苏剑,尹体英(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 )法及放射免疫分析(RIA )法检测60例NAFLD 患者(NAFLD 组),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NAFL 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30例(NASH 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IL-8、TNF-α的水平;常规方法检测ALT 、AST 、TG 、TC 的水平。
结果NAFLD 组、NASH 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IL-8、TNF-ɑ、ALT 、AST 、TG 、TC 水平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 <0.01),NAFL 组与对照组及NASH 组与NAFL 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
结论IL-18、IL-8、TNF-α水平随肝细胞受损程度加重而增加,并与ALT 、TG 水平呈正相关。
IL-18是T 细胞介导肝损伤的必须媒介,TNF-α是介导肝损伤的主要因子。
血清IL-18、IL-8、TNF-α浓度的高低可用于判断NAFLD 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疾病变化的指标。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因子;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肝损伤中图分类号:57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490X (2009)-03-0018-03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of IL-18,IL-8and TNF-αlevels in serum in patients with NAFLD Cheng Yong ,ZhaoYamin ,Su Jian ,et al.(Department of Digestio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of IL-18,IL-8and TNF-αlevels in serum in patients with NAFLD.Methods ELISA and RIA was used to test the level of IL-18、IL-8and TNF-α,including 60cases of patients with NAFLD (30for NAFL and 30for NASH )and 30cases of normal controls ;the serum levelsof ALT ,AST 、TG and TC was examined with routine method.Results The level of IL-18,IL-8,TNF-α,ALT 、AST 、TG and TC in the NAFLD and NASH groups was markedly differ from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 <0.01);NAFL group was markedly differ from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NASH group was markedly differ from the NAF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level of IL-18、IL-8and TNF-α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s of liver damage.The level of IL-18、IL-8and TNF-αis also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 of ALT 、TG.IL-18i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T-cell mediated liver damage.TNF-α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liver damage.Serum IL-18,IL-8and TNF-αlevels may be important clinical index in judging the degree of liver damage and disease development in pa -tients with NAFLD.Key word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cytokine ;IL-18;IL-8;TNF-α;liver dama g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是指除酒精和其它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 )、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ASH )和NASH 相关肝硬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 已成为本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细胞因子的异常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IL-18是T 细胞介导肝损伤的必须媒介,由于IL-18在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同时产生大量的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加剧了免疫功能和代谢紊乱[1,2],在肝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第26卷第3期医学研究与教育Vol.26No.32009年6月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Jun.2009·临床医学·18--3期2009用,IL-18、IL-8、TNF-α可作为肝细胞受损的标志。
本文通过对60例NAFLD患者与30例对照组血清IL-18的比较,探讨IL-18、IL-8、TNF-α的水平变化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本院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年龄18岁~65岁,经B超或CT检查,肝功能检查,血脂血糖等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3] 2006年2月修订标准,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NAFLD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0.24±15.08)岁。
其中NAFL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84±13.12)岁;NASH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08±14.82)岁。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97±15.48)岁。
各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按要求采集空腹血6mL,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IL-18,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IL-8、TNF-ɑ。
试剂盒分别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东亚技术研究所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进行。
用美国雅培C I82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G、TC。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NAFLD组、NASH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IL-8、TNF-α、ALT、AST、TG、TC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NAFL组与对照组比较、NASH组与NAFL组比较上述化验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见表1。
3讨论NAFLD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细胞因子的异常在其发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IL-18、IL-8、TNF-α、γ-干扰素(IFN-γ)等的增加,加剧了免疫功能和代谢紊乱[1,2]。
IL-18因其可诱导IFN-γ的产生故又叫作IFN-γ诱导因子(ICIF)、主要由巨噬样细胞产生,如单核样巨噬细胞、肝脏枯否氏细胞(KC)等产生,是具有多功能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功能:(1)可诱导许多细胞产生IFN-γ,同时促进I型辅助T淋巴细胞(ThⅠ)的分化及增殖[4]。
(2)可以使脂多糖(LPS)作用的全血细胞大量分泌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2],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引起肝细胞局部炎症促进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6]。
TNF-α可刺激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引起胰岛素抵抗(IR),TNF-α还通过肝细胞上的TNF-α受体影响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加重IR。
TNF-α是介导肝损伤的主要因子,能减弱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加强线粒体氧化活性物质(ROS)和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在机体炎症反应、组织损伤中发挥细胞毒作用。
IL-8是一种多功能的炎症趋化因子,具有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功能,使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释放,生成活性氧化代谢产物,引起组织细胞浸润反应而产生炎性反应。
(3)IL-18可刺激巨核细胞产生NO,使诱导型NO合酶(NOS)的表达直接上调,而二者存在正相关性[5]。
当NO在肝细胞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其生理浓度时,可通过:①抑制线粒体呼吸。
②抑制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③使肝细胞DNA断裂或突变。
④引起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
⑤提高肝细胞对TNF-α的敏感性等因素造成肝细胞的损害。
由此可见IL-18是细胞因子网络中致肝细胞损伤的关键因子,在肝损伤中起关键作用[7]。
TNF-α是介导肝损伤的主要因子,可由内毒素免疫复合物、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和病毒等多种物质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即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又在机体炎症反应组织损伤中发挥细胞毒作用,肝细胞的TNF-α受体具有高亲和力、低容量等特点,是TNF-α的重要靶点。
TNF-α削弱了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使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内外膜间的通透转换孔道开放,造成线粒体、ROS和过氧化脂质的形成。
TNF-α是介导肝损伤的重要因子,在机体免疫损伤中发挥细胞毒作用[12]。
本实验中血浆IL-18、IL-8水平与ALT、TNF-α表1血清IL-18、IL-8、TNF-α、ALT、AST、TG、TC浓度比较组别例数IL-18(pg/ml)IL-8(ng/ml)TNF-ɑ(ng/L)AST(U/L)ALT(U/L)TG(mmol/L)TC(mmol/L)对照组3046.83±8.5280.4±33.9 1.02±0.2420.31±9.6228.27±9.42 1.5±0.80 4.16±1.07 NAFLD组6059.76±24.51▲227±53.4▲ 1.26±0.42▲31.81±18.41▲40.17±17.34▲ 2.16±0.91▲ 5.01±1.15▲NAFL组3052.37±12.51△115.4±44.2△ 1.18±0.25△27.64±14.62△34.88±12.28△ 1.93±0.83△ 4.75±1.08△NASH组3065.83±30.32▲#290.1±67.6▲# 1.39±0.51▲#39.99±29.33▲#47.63±27.34▲# 2.43±1.08▲# 5.39±1.3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NASH组与NAFL组比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