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分子复习提纲
分子生物学复习

分子生物学复习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准备复习分子生物学这门学科时,需要对其各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谈谈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
了解 DNA 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对于理解基因的表达、复制和遗传变异等过程至关重要。
RNA 则在基因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信使 RNA(mRNA)、转运 RNA(tRNA)和核糖体 RNA(rRNA)等。
mRNA 携带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tRNA 则在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r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基因的概念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不仅包括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还包括调控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基因的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环节。
转录是指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而翻译则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启动子、终止子、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对基因的表达起着精确的调控作用。
接下来是 DNA 复制。
DNA 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步骤。
半保留复制是 DNA 复制的基本特征,即亲代 DNA 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代链。
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包括解旋酶、DNA 聚合酶、拓扑异构酶等,它们协同作用确保复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然后是转录过程。
转录是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 DNA 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RNA 聚合酶能够识别启动子序列并结合上去,开始转录。
转录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产生的初级转录产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修饰,如剪接、加帽和加尾等,才能成为成熟的 RNA 分子。
分子生物学总体复习提纲

• 基因家族的分类及其主要的表达调控模式 • 反式作用因子/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 调控蛋白DNA结合域的主要结构特征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说明。 • 说出几种DNA聚合酶II的转录因子及其识别序列和DNA结合域的结
构特征。 • 真核生物转录前水平的基因调节主要有哪些方式? •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 iRNA的概念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 比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水平调控与翻译水平调控的异同点
第五章 原核生物表达调控
• 名词:操纵子,弱化子,降解物抑制作用, 魔斑核苷酸
• 简述代谢物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两种方式 • 什么是操纵子学说? • 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 当环境中没有色氨酸时,分别阐述阻遏蛋
白和弱化子是如何调控色氨酸操纵元的。
第六章 真核生物表达调控
• 名词解释: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启动子,增强子,基 因表达,看家基因,RNAi,SiRNA,miRNA
第一章 绪论
• 中心法则 •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重要的事件?
第二章 基因、染色体和DNA
• 名词: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转座子 • 基因概念的发展和演变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聚合酶 • DNA复制的过程 • DNA修复 • DNA转座
第三章 RNA转录
• 名词解释:编码链、模板链、剪接、剪接体、RNA编辑、 指导RNA、GT-AG规则、核酶、套索结构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一、重组DNA技术1、基本概念1)DNA克隆:获得DNA相同副本或拷贝的过程。
2)基因工程:实现基因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又称重组工艺学。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些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4)DNA载体: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5)DNA体外重组: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外源DNA分子(目的基因)与载体DNA分子连接成一个重组分子的过程。
6)粘性末端:在双链DNA分子的末端,有一条链的3’或5’端比另一条链的3’或5’端要长,这样的双链DNA分子的末端称为粘性末端。
7)基因组DNA文库:存在于转化细胞内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组DNA的集合。
2、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1)分2)切3)接4)转5)筛6)表达3、重组DNA技术中常用工具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DNA连接酶: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DNA切口封合或使两个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分子。
4、作为基因工程载体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1)能自主复制2)有多个单一酶切位点,称为多克隆位点(MCS),利于外源DNA分子插入3)具有两个以上的选择性遗传标记,便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4)分子量小,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5)拷贝数高6)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人工染色体载体包含的调控元件7、人工接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人工接头特点: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人工接头用途:在平末端上形成粘性末端8、宿主细胞应具备的条件1)处于感受态2)对载体无严格限制3)限制酶和重组酶缺陷4)不对外源DNA进行修饰5)能表达重组体所提供表型特征9、原核表达体系有什么特点?其优点:简单、迅速、经济、适合大规模生产。
分子生物学要点总结材料提纲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免责声明:本资料仅供临床医学10级学习交流使用,根本覆盖上课重点。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特列成专题形式,个专题中重复局部在相应专题中都会覆盖。
凡应只使用本资料应试而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使用者承当,本人不承当任何责任。
第一讲基因表达调控〔转录水平的调节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去研究并解释一切生物学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改造和利用生物的一门新兴科学。
基因:编码RNA或蛋白质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包括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所有的基因和基因间区。
结构基因:编码RNA或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原核:多顺反子、无内含子;真核:单顺反子、有内含子〕转录单位:从启动子到转录终止子之间的DNA节段。
基因表达:是指DNA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RNA,mRNA通过翻译将基因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得以表达,合成具有生物功能的各种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对基因组中某一基因或一些功能相近的基因表达开启、关闭和表达强度的直接调节。
遗传密码:mRNA上按5’到3’方向排列的每三个核苷酸称遗传密码。
内含子:DNA或RNA中的非编码序列。
外显子:DNA或RNA中的编码序列。
多顺反子:一个结构基因转录产生一条mRNA ,编码几条功能相关的多肽链。
单顺反子:一个结构基因转录产生一条mRNA ,编码一条多肽链的生成。
启动子:是转录开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开始转录起始所需的一段DNA序列。
终止子: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一段DNA序列。
增强子:能加强其上游或下游基因转录的DNA序列。
SD序列:mRNA5’端在起始密码子AUG 上游3~11bP处,含A-G 短序列,容易与16S r RNA3’-端含U-C 序列互补配对的序列称为SD 序列,它对mRNA与核糖体的有效结合并翻译至关重要。
开放阅读框ORF:始于起始密码子并终于终止密码子的一串密码子所组成的核苷酸序列。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2021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2021第二章核酸化学核酸的种类和组成:有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NA和RNA都是由核苷酸头尾相连而形成的;单个核苷酸是由含氮碱基、戊糖(D-核糖)和磷酸三部分构成的。
碱基的种类:分为嘌呤和嘧啶二类;嘌呤:腺嘌呤A和鸟嘌呤G,存在于DNA和RNA中;嘧啶:胞嘧啶C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C存在于DNA和RNA中,T只存在于DNA中,U则只存在于RNA 中。
嘌呤环上的N-9或嘧啶环上的N-1是构成核苷酸时与核糖(脱氧核糖)形成糖苷键的位置。
DNA各级结构的特点:一级结构:由数量极其庞大的四种脱氧核糖核酸(dAMP、dGMP、dCMP、dTMP)按一定顺序,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成的直线形或环形分子。
贮存着生物遗传信息。
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亲水),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疏水)。
两条链形成右手螺旋,有共同的螺旋轴,螺旋的直径是20A,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 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除双螺旋外还有回文结构(十字结构和发夹结构)、镜像重复、三股螺旋。
三级结构:双螺旋进一步扭曲形成的超螺旋(一种比双螺旋更高层次的空间构象)包括:线状DNA形成的纽结、超螺旋和多重螺旋、环状DNA形成的结、超螺旋和连环等。
RNA各级结构的特点:RNA的一级结构是由数量极其庞大的四种核糖核酸(AMP、GMP、CMP、UMP)按一定顺序,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成的线形分子,其表示方法与DNA相同。
RNA的二级结构是短的,不完全螺旋的多核苷酸链。
RNA的三级结构是在茎环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折叠而成的复杂结构。
tRNA的二级结构都呈“三叶草”形状,在结构上具有某些共同之处,包括氨基酸接受区、反密码区、二氢尿嘧啶区、TΨC区和可变区。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04.RNA的转录1

RNA的转录启动子的选择、(通过启动子)、转录起始、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RNA聚合酶Ⅱ是真核细胞核中转录RNA的酶━启动子选择→转录起始复合物:– RNA聚合酶全酶识别启动子(σ亚基的帮助下),并可逆性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二元的)–伴随DNA 构象的变化,结合处双链被解,封闭复合物→开放复合物(强启动子为不可逆)–开放复合物与最初的两个核苷酸相结合,两个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此时三元复合物形成——RNA聚合酶、DNA和新生RNA链。
–通过启动子:当新生RNA链达到9个以上核苷酸时,离开启动子,并释放σ因子,进人延伸期━转录的延伸→转录延伸复合物–聚合酶沿DNA链移动,靠近RNA链3’端的DNA不断解旋,游离核苷酸加到新生的RNA链上不断延伸,同时在5'端重新形成DNA双链,将新生RNA链挤出转录延伸复合物。
━转录的终止– 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转录泡瓦解,转录延伸复合物分离,RNA链释放,DNA恢复双链,同时RNA聚合酶掉落。
注:━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通过启动子的时间代表一个启动子的强弱━转录延伸复合物与转录起始复合物相比,极为稳定,可以长时间地与DNA模板相结合而不解离。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分子量很大:RNA聚合酶、7种辅助因子,辅助因子包含多个亚基。
━转录调控因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能直接识别启动子区,需要转录调控因子(辅助蛋白质) 按特定顺序结合于启动子上,RNA聚合酶才能与之相结合并形成前起始复合物。
━转录和翻译的速度基本相等。
整理:灵魂的心碎更多内容请联系linghundexinsui@。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提纲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分子生物学简史理论上的三大发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双螺旋模型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技术上的三大发现基因操作的工具酶的发现载体的应用逆转录酶的发现2、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三大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病毒重建实验3、1953年,Watson/Crick 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4、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的发现1961 年Monod 和Jacob 提出了操纵子学说;1964 年Nirenberg 等提出了“三联体密码说”;Crick 提出了遗传信息流向和表达的中心法则。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基因工程中的意义;DNA连接酶6、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第二章染色体与DNA1、核酸、核苷酸、核苷、碱基、嘌呤、嘧啶、DNA、RNA、磷酸二酯键2、染色体、核小体、组蛋白、非组蛋白3、基因组大小与C值矛盾、重复序列4、真核基因组结构的特点;与原核基因组的差异5、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氢键、碱基堆集力、A、B、Z型结构6、超螺旋结构、正/负超螺旋7、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拓扑异构酶、Klenow片段8、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9、转座、转座子、转座子的分类和共同特点、转座的遗传效应第三章RNA合成1、转录、转录泡、有义链、反义链、RNA聚合酶2、启动子、终止子、增强子、依赖ρ因子的终止、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3、原核生物转录的过程4、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5、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第四章蛋白质的合成1、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密码子偏好性、简并性2、起始密码子:AUG 终止密码子:UAA、UAG、UGA3、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同义突变、移码突变4、tRNA的结构:两个关键部位3ˊ端CCA:接受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与mRNA的结合部位—反密码子。
5、SD序列、反SD序列6、蛋白质合成过程(翻译的过程)7、蛋白质转运的机制、信号肽第五章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组、管家基因、组成性表达、可诱导基因(奢侈基因)、诱导、阻遏2、操纵子、顺势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3、原核生物基因调控模型乳糖操纵子调控的机制:阻遏蛋白负调控以及CAP正调控色氨酸操纵子调控的机制:反馈抑制和衰减子调控4、RNA干扰、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 (miRNA)第六章基因工程的酶学基础1、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DNA修饰酶、外切核酸酶、单链内切核酸酶、RNA酶2、回文序列、II型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同工酶、同尾酶、同裂酶3、TaqDNA聚合酶的特点以及在PCR中的应用第七章基因工程载体1、载体、克隆载体、表达载体2、质粒、噬菌体、柯斯质粒、酵母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3、标记基因(报告基因)、插入失活、α-互补、蓝白斑筛选4、质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优点5、碱变性抽提法提取质粒的原理6、穿梭载体第八章基因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1、提取核酸的一般程序2、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的步骤3、核酸浓度与纯度测定的方法:紫外吸收4、核酸电泳:琼脂糖电泳、脉冲场凝胶电泳第九章目的基因的获取1、PCR的原理和步骤2、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鸟枪法、DNA化学合成第十章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1、表达载体的结构特征2、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动物:显微注射法微生物:化学转化法、电转化法3、重组子筛选:双抗生素法、蓝白斑筛选4、重组子鉴定:核酸分子杂交法裂解细菌电泳鉴定分子大小限制性内切酶法PCR法基因产物检测法序列分析5、Northern杂交、Southern杂交、Western Blot、Elisa(酶联免疫吸附)第十一章基因工程的应用1、植物基因工程2、动物基因工程3、基因工程药物4、基因治疗5、基因工程与环保第十二章基因工程及其产品安全性管理1、基因工程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基因工程产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基因工程生态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复习题:简答题:1、分子生物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三大发现分别是什么?2、什么叫转座子?列举转座子的类型及其共同特点。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英译汉Necrosis 细胞坏死Apoptosis 细胞凋亡DD 死亡结构域FADD Fas相关的死亡结构域蛋白Cyclin 细胞周期蛋白CDK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KI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蛋白Life span 固有寿命DNA damage DNA损伤DNA repairing DNA修复Primary cell 原代细胞Established cell line 稳定细胞系Transformed cell 转化细胞系Crisis 临界点genome 基因组Mutation 突变Spontandous mutation 自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诱发突变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Oncogene 癌基因Pre-oncogene 原癌基因Antioncogene 抑癌基因Molecular diseases 分子病FHC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PLD 脂蛋白脂肪酶缺陷病Hbs 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ADA 腺苷脱氨酶缺陷PKU 苯丙酮尿症PCR 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SCP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Alzheimer’s disease, AD老年性痴呆neurobiology 神经生物学neuron 神经元Divergent circultry 辐散性环路Resting potential 静息电位action potential 动作电位Temporal specificity 时间特异性Spatial specificity 空间特异性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glycoprotein 糖蛋白Immunoglobulin ,Ig 免疫球蛋白Plasma proteins 血浆蛋白质Hormones 激素enzymes 酶Gene 基因genome 基因组C Value C值C-value paradox C值矛盾nucleosome 核小体Satellite DNA 卫星DNA polycistron 多顺反子Overlapping gene 重叠基因Gene family 基因家族Split gene 断裂基因denaturation 变性renaturation 复性hybridization 杂交probe 探针Nick traslation 缺口平移法Random priming 随机引物法biotin 生物素digoxigenin 地高辛Alkaline phosphatase 碱性磷酸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辣根过氧化物酶Southern blotting Southern印迹Northern blotting Northern印迹In site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名词解释一、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开始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原核基因组与真核基因组(prokaryotic genomes and eukaryotic genomes) 大小(size) 基因结构(gene structure: continuous coding sequences, split genes) 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s: repeated sequences, introns) 细胞器基因组(organelle genomes: mitochondrial genomes, chloroplast genomes) (部分基础概念见手写版笔记: 基因组,染色体组,分类及各类英文名称,C值佯谬,大小单位) Size: 原核生物的genome size一般都比较小,且变化范围也不大(最大/最小约为20)。由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非基因DNA(non-genic DNA)的含量较少,因此它们的基因组大小与其所。、含的基因数目是相对应的; 真核生物的genome size一般要比原核生物的大很多,且变化范围也很大 Structure: 类核基因组:环状,较小;通常由单拷贝或低拷贝(low-copy)的DNA序列组成;基因排列紧密,较少非编码序列 —— “streamlined” 核基因组:多线状;大小一般要比类核基因组大好几个数量级,且变化范围很大;有大量的非编码序列(重复序列、内含子等) Non-coding sequences: 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s) ⑴非编码的重复序列(核基因组) 局部分布的重复序列(localized repeated sequences): 串联式(tandem)的高度重复序列(highly repeated sequences):重复单位的长度从几bp到 几百bp,可重复几十万次或更多,常见于着丝粒、端粒和异染色质区域; 散布的重复序列(dispersed repeated sequences): 短的散布式重复序列(short interspersed elements, SINEs):500 bp以下,可重复105次或更多,很多SINEs都是反转录转座子(retroposon) 长的散布式重复序列(long interspersed elements, LINEs):5 kb以上,可重复104次或更多,很多LINEs也是与反转录转座子相关的序列 ⑵内含子(intron):I 类(group I intron);II 类(group II intron);III 类(group III intron);核mRNA内含子(nuclear mRNA intron),即剪接体内含子(spliceosomal intron);核tRNA内含子(nuclear tRNA intron);古细菌内含子(archaebacterial intron) organelle genomes: 线粒体基因组: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多细胞动物、高等植物、原生动物、藻类、真菌)中变化很大。多细胞动物:细小、致密,没有或很少非编码序列;高等植物:复杂、不均一,比动物的大得多;原生动物、藻类、真菌:或偏向于动物型,或偏向于植物型,但又有其各自的独特之处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均一,85 ~ 292 kb(大部分都在120 ~ 160 kb之内)
2. 转录(transcription) (1)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原核生物:1种,全酶(holoenzyme)由核心酶与亚基组成,亚基的作用 真核生物:3种,由多个亚基组成 Polymerase I: large rRNA precursor Polymerase II: mRNA precursors, snRNAs Polymerase III: tRNA precursors, 5S rRNA precursor, U6, etc. 1. 转录机器(装置)(transcription apparatus) (1)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细菌RNA聚合酶 (40 kD) (155 kD), „(160 kD) (32 ~ 90 kD) E. coli RNA聚合酶 核心酶(core enzyme):, „,2 全酶(holoenzyme): , „,2 , : specificity factor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⑴RNA聚合酶I(polymerase I):位于核仁 RNA聚合酶II (polymerase II):位于核质 RNA聚合酶III (polymerase III):位于核质 三种RNA聚合酶对转录抑制剂的反应 -鹅膏蕈碱( -amanitin):抑制polymerase II(低浓度);抑制polymerase II 和polymerase III(高浓度) 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抑制polymerase I (2)真核RNA聚合酶的亚基组成 Polymerase I、II、III都由多个亚基组成 均有两个较大的亚基(> 100 kD) 另有多个较小的亚基(大部分 < 50 kD) 三种聚合酶都有一些共有亚基(common subunit) 以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Pol II为参照:Rpb5、Rpb6、Rpb8、Rpb10、Rpb12 RNA聚合酶II的结构 有12个亚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 Rpb1、 Rpb2、 Rpb3、 Rpb4、 Rpb5、 Rpb6、 Rpb7、 Rpb8、 Rpb9、 Rpb10、 Rpb11、 Rpb12(Rpb: RNA polymerase B (II)) ①核心亚基(core subunits) Rpb1, Rpb2, Rpb3,对聚合酶的活性必不可少 分别与原核RNA聚合酶的‟, 和亚基同源,且功能也基本相同(Rpb3在聚合酶中也是有2个拷贝) ②共有亚基(common subunits) 与Rpb5, Rpb6, Rpb8, Rpb10, Rpb12相应的亚基,在3种 RNA聚合酶中都存在 在3种聚合酶中都存在,说明它们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的功能不很清楚 ③非必需亚基(nonessential subunits) Rpb4, Rpb9,其基因的突变体在正常温度下仍有活力,但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则失去活力 Rpb4和Rpb7(必需的亚基)与启动子的识别有关(有点像因子) Rpb9的功能不甚清楚 ④Rpb7和Rpb11:另类亚基(不属于上述3类) RNA聚合酶的活性所需(Rpb7与启动子的识别有关) 核心亚基Rpb1的特殊之处: 不均一性(heterogeneity) 在细胞内,有210 kD和240 kD两种形式(IIa和IIo);在体外,还有180 kD这种形式(IIb) 与对-鹅膏蕈碱的敏感性有关 RNA聚合酶II的结构 在体内,含IIa的聚合酶II为RNA polymerase IIA;含IIo的聚合酶II为RNA polymerase IIO RNA polymerase IIA是与启动子结合时的形式 RNA polymerase IIO是延伸时的形式
(2)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cis-acting elements and trans-acting factors) 启动子(promoters)、增强子(enhancers)为顺式作用元件 原核启动子:-10 box (Pribnow box), -35 box 真核启动子:I类, II类,III类 增强子:较多在真核生物中存在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为反式作用因子,真核基因的转录需反式作用因子 通用转录因子: I类, II类,III类 基因特异转录因子(激活子) (2)启动子(promoter)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inding site),一般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RNA polymerase/promoter binding) Closed promoter complex变成Open promoter complex,转录才能开始 Promoter structure 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 -10 box(Pribnow box):解链 -35 box:识别 -10 box与-35 box的最佳距离为17 1 bp 下调突变(down mutation)上调突变(up mutation) UP element (上游元件) 在核心启动子上游的一段富含AT的序列 与RNA聚合酶的α亚基相互作用 一些强启动子的额外元件 E. coli 编码 rRNA 的 rrn gene 中的UP element可提高数十倍表达效率
真核生物的通用转录因子:真核RNA聚合酶仅靠自身不能与启动子结合, 它们需要转录因子(主要是蛋白质)的协助 转录因子有两类 通用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s):通用转录因子能使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 形成预起始复合体(preinitiation complex),包括形成开放的启动子复合体(open promoter complex),但只能导致基础水平 的转录 基因特异转录因子(gene-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1)II类因子(class II factors) Polymerase II 转录所需的通用转录因子 ㈠II类预起始复合体 包含有RNA聚合酶II及6种通用转录因子:TFIIA、TFIIB、TFIID、TFIIE、TFIIF和TFI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