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16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16基因表达调控说课讲解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16基因表达调控说课讲解

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及其关闭机制
A.前导序列的结构特征;B.在Trp低浓度时,核糖体停滞在序列1上,2/3发卡结构形成,转录继续进行; C.在Trp高浓度时,3/4发卡结构和多聚U序列使得转录提前终止
3.转录衰减的机制 ①色氨酸的浓度较低时,前导肽的翻译因色氨酸量的不足而停滞在第10/11的色氨酸密码子 部位,核糖体结合在序列1上,因此前导mRNA倾向于形成2/3发夹结构,转录继续进行; ②色氨酸的浓度较高时,前导肽的翻译顺利完成,核糖体可以前进到序列2,因此发夹结构 在序列3和序列4形成,连同其下游的多聚U使得转录中途终止,表现出转录的衰减。
3.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不连续的,转录后需要剪接去除内含子,这就增加了基因表 达调控的层次。
4.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序列在操纵子中,多顺反子mRNA使得几个功能相关的基因自然协调 控制;而真核生物则是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生成一条mRNA,即mRNA是单顺反子 (monocistron),许多功能相关的蛋白、即使是一种蛋白的不同亚基也将涉及多个基因的 协调表达。
1.原核生物大多数基因表达调控是通过操纵子机制实现的
2.操纵子(operon):由结构基因、调控序列和调节基因组成 ①结构基因:包括数个功能上有关联的基因,它们串联排列,共同构成编码区。这些结 构基因共用一个启动子和一个转录终止信号序列,因此转录合成时仅产生一条mRNA长 链,为几种不同的蛋白质编码。这样的mRNA分子携带了几个多肽链的编码信息,被称 为多顺反子(polycistron)mRNA。
5种E.coli 启动子的共有序列
b. 操纵元件:是一段能被特异的阻遏蛋白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③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编码能够与操纵序列结合的阻遏蛋白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1.插入或缺失碱基对会引起移码突变,下列哪种化合物最容易造成这种突变()。

A. 吖啶衍生物B. 5-溴尿嘧啶C. 咪唑硫嘌呤D. 乙基乙磺酸正确答案: A2.产生移码突变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A. 转换B. 颠换C. 水解D. 插入正确答案: D3.碱基切除修复中不需要的酶是()A. DNA聚合酶B. 磷酸二酯酶C. 核酸外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B4.关于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 UV照射可以引起相邻胸腺嘧啶间的交联B. DNA聚合酶III参与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行程的单链缺口C. DNA的修复的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D. 哺乳动物细胞可以用不同的糖基化酶来除去特异性的损伤碱基正确答案: B5.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是异常血红蛋白纯合子基因的临床表现。

β-链变异是由下列哪种突变造成的():A. 染色体臂交换B. 单核苷酸插入C. 染色体不分离D. 碱基替换正确答案: D6.在细胞对DNA损伤做出的响应中,哪一种方式可能导致高的变异率?()A. 光复活修复B. 碱基切除修复C. 重组修复D. 跨越合成正确答案: D7.下列哪种修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消除DNA的结构损伤?()A. 核苷酸切除修复B. 错配修复C. 光复活修复D. 重组修复正确答案: D8.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主要是():A. 形成共价连接的嘧啶二聚体B. 碱基替换C. 磷酸酯键的断裂D. 碱基丢失正确答案: A9.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最常见的损伤形式是生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在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这种变化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 是相对的两条互补核苷酸链间胸腺嘧啶之间的共价连接B. 可由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在内的有关酶系统进行修复C. 是由胸腺嘧啶二聚体酶催化生成的D. 不会影响DNA复制正确答案: B10.光复活修复过程中,以下哪种酶与嘧啶二聚体结合?()A. 光解酶B. 核酸外切酶C. 核酸内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A11.在大多数DNA修复中,牵涉到四步序列反应,这四步序列反应的次序是()A. 识别、切除、再合成、再连接B. 再连接、再合成、切除、识别C. 切除、再合成、再连接、识别D. 识别、再合成、再连接、切除正确答案: A12.下列碱基的改变不属于颠换的是():A. A →GB. T →GC. A →TD. C →G正确答案: A13.E. coli中的MutH能识别():A. 扭曲的DNA双链B. 半甲基化的GATCC. 插层剂插入位点D. 冈崎片段间的缺口正确答案: B14.哪一类型的突变最不可逆?()A. 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B. 水解脱氨基C. 八氧代鸟嘌呤D. 嘧啶二聚体正确答案: A15.下列何者属于DNA自发性损伤():A. DNA复制时的碱基错配B. 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C. 胞嘧啶脱氧D. DNA交联正确答案: A16.错配修复系统中MutS通过检测子代链序列识别子代链上的错配位点。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1. 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的基因。

2. 假基因:DNA序列与有功能的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

3. 沉默突变:突变的密码子编码同样的氨基酸,不会引起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上的改变。

4. 无义突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肽链合成中断。

5. 移码突变:又称移框突变,在基因的编码区缺失或插入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缺失或插入的核苷酸不是3的倍数,造成了阅读框架的改变。

6. 转座子:发生转座的DNA片段。

7. 流产合成:若δ因子未能脱离核心酶,则新合成的RNA小片段会脱离复合物而重新启动转录。

这种现象称无效合成或流产合成。

8. 启动子:是连接在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是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9. 操纵子:由操纵基因以及紧接着的若干结构基因共同组成的一个超基因的功能单位。

其中结构基因的转录由操纵基因所控制。

10. 调控基因:通过翻译和转录产生调节蛋白,该蛋白与操纵基因相互作用,控制下游基因转录。

11. 操纵基因:指能被调控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之间,常与启动子临近或部分重叠。

12. 阻遏蛋白: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被关闭,为负调控,其调节蛋白称为阻遏蛋白。

13. 衰减子:当mRNA开始合成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提前终止,产生仅有约140nt的RNA分子。

这个区域称为衰减子或弱化子。

14. 分解物阻遏:在培养基中同时加入葡萄糖时,细菌则优先利用葡萄糖。

只有当葡萄糖耗尽时,乳糖才能诱导基因的表达。

15. 绝缘子:真核生物基因组得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

16.启动子P: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17.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

18.操纵基因0:能被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

19.调节基因:编码合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调节蛋白)的特异DNA序列。

分子生物学第16章 RNA的生物合成

分子生物学第16章 RNA的生物合成

第16章 RNA的生物合成一、选择题A型题1.除RNA复制外,属于RNA生物合成的还有 CA.半保留复制 B.半不连续复制 C.不对称转录 D.反转录 E.翻译2.真核细胞的转录发生在 DA.细胞浆 B.内质网 C.线粒体 D.细胞核 E.核蛋白体3.转录的模板链是 EA.编码链 B.前导链 C.DNA的两条链D.基因组DNA中的一条链 E.基因DNA中的一条链4.转录需要的原料为 BA.NMP B.NTP C.dNMP D.dNDP E.dNTP 5.转录需要的酶有 CA.引物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DDP)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RDDP) E.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 6.以下关于转录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BA.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B.RNA的生物合成过程叫做转录C.将染色体DNA分子中储存的遗传信息转为RNA碱基排列顺序的过程D.转录在遗传信息传递中起中介作用E.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形成RNA及由mRNA指导的蛋白质生物合成7 .以下有关转录叙述,不正确的是 DA.DNA双链中指导RNA合成的链是模板链 B.DNA双链中不指导RNA合成的链是编码链C.能转录出RNA的DNA序列称为结构基因 D.染色体DNA双链中仅一条链可转录E.基因DNA双链中一条链可转录,另一条链不转录8.原核生物体内催化RNA延长的是 DA.σ因子B.α、β亚基C.α、β、β′亚基D.α2、β、β′亚基E.RNA-pol全酶9.利福平(或利福霉素)抑制结核菌的机制是 DA.抑制细胞DNA聚合酶 B.抑制细菌DNA聚合酶 C.抑制细胞RNA聚合酶D.抑制细菌RNA聚合酶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10.利福平(或利福霉素)抗结核菌的机制是它抑制了菌体RNA聚合酶中的 BA.α亚基 B.β亚基 C.β′亚基 D.σ亚基 E.ρ因子11.在DNA分子中,转录起始的5′上游端 BA.原核生物-35区存在TATA盒是RNA-pol识别的位点B.原核生物-10区存在TATA盒是RNA-pol结合的位点C.原核生物-35区存在TTGACA序列是RNA-pol结合的位点D.原核生物-10区存在TTGACA序列是RNA-pol识别的位点E.真核生物不存在TATA盒12.哪项不是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可依赖的因素 BA.ρ因子 B.σ因子 C.转录产物RNA3′端出现可对折互补序列,形成茎环结构D.转录产物RNA3′端出现寡聚U,与模板DNA结合力小E.终止因子与产物RNA结合促使其与DNA分离13.真核细胞中由RNA-polⅢ催化生成的产物是 AA.tRNA前体 B.mRNA C.hnRNA D.snRNA E.45sRNA14.真核细胞中mRNA前体由哪种酶催化生成 BA.RNA-polⅠB.RNA-polⅡC.RNA-polⅢD.RNA-polMtE.核心酶+σ因子15.RNA为5′-UGACGA-3′,它的模板链是 DA.5′-ACUGCU-3′ B.5′-UCGUCA-3′ C.5′-ACTGCU-3′D.5′-TCGTCA-3′ E.5′-UCGTCA-3′16.RNA链为5′-AUCGAUC-3′,它的编码链是 AA.5′-ATCGATC-3′ B.5′-AUCGAUC-3′ C.3′-ATCGATC-5′D.5′-GATCGAT-3′ E.5′-GAUCGAU-3′17.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相比 DA.均可利用核糖核苷三磷酸合成多核苷酸B.均需要DNA的两条链为模板C.均需引物D.均催化3′,5′磷酸二酯键形成E.催化多核苷酸链合成的方向均为3′→5′18.转录与复制有许多共同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EA.真核生物的转录与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合成新链的方向均为5′→3′C.均需DNA为模板 D.原料均为三磷酸核苷E.两类核酸聚合酶均能催化两个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19.核酶是 EA.特异水解核酸的酶B.水解核糖核酸的酶C.具有特殊结构的核糖核酸D.具有催化活性的RNA与蛋白质复合体E.具有特殊结构并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RNA20.真核细胞mRNA转录后加工修饰,不正确的是 BA.5′端加m7Gppp帽 B.加-CCA尾 C.切除内含子D.连接外显子 E.3′端加polyA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A.T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原核生物的转录与翻译被核膜隔开C.指导RNA合成的DNA链叫做编码链D.DNA聚合酶不能催化两个dNTP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故需引物E.RNA聚合酶不能催化两个与模板互补、相邻的NTP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22.tRNA转录后加工修饰形成稀有碱基,其中没有 CA.胸腺嘧啶 B.次黄嘌呤 C.γ-甲基鸟嘌呤 D.二氢尿嘧啶 E.假尿苷23.RNA复制中不正确的是 BA.是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扩增的一种方式 B.原料为dNTP C.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D.需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E.新链合成方向为5′→3′24.核酶RNA是在研究哪种RNA的前体中首次发现的 EA.hnRNA B.tRNA前体 C.snRNA D.scRNA E.rRNA前体25.下列关于DNA指导RNA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A.只有在DNA存在时,RNA聚合酶才能催化生成磷酸二酯键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引物 C.RNA链的合成方向是5′→3′D.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股DNA作为RNA的模板 E.合成的RNA链没有环状的26.真核剪接体由以下哪些成分组成 CA.大肠杆菌mRNA B.seRNA C.UsnRNP D.5SrRNA E.mtRNA 27.以下对tRNA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 DA.RNA聚合酶Ⅲ参与tRNA前体的生成 B.tRNA前体在酶作用下切除5′和3′末端处多余的核苷酸 C.tRNA前体中含有内含子 D.tRNA3′末端需加上ACC-OHE.tRNA前体还需要进行化学修饰加工28.以下对rRNA的转录加工的描述,错误的是 BA.染色体DNA中rRNA基因是多拷贝的B.真核生物的5SrRNA自成独立的体系,不进行修饰和剪切C.真核生物45SrRNA前体中包括18S,5.8S及28SrRNAD.原核生物30SrRNA前体中含有16S,23S及5SrRNAE.真核生物45SrRNA前体经一次剪切成为41SrRNA中间前体29.哺乳动物的载脂蛋白B mRNA的编辑是 EA.U→C的取代 B.A→G的取代 C.U的插入 D.U的删除 E.C→U的取代30.RNA的转录过程分为 BA.解链、引发、链的延长和终止 B.转录的起始、延长和终止C.核蛋白体循环的启动、肽链的延长和终止D.RNA的剪切和剪接,末端添加核苷酸、修饰及RNA编辑 E.以上都不是31.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AA.α2ββ′ B.α2ββ′σ C.ααβ D.ααβ′ E.αββ′32.真核细胞中参与复制与转录的聚合酶对利福平敏感的是DA.RNA聚合酶Ⅱ B.RNA聚合酶Ⅲ C.RNA聚合酶ⅠD.mtRNA聚合酶 E.RNA指导的DNA聚合酶33.真核细胞中经RNA聚合酶Ⅰ催化转录的产物是 EA.hnRNA B.tRNA C.5SrRNAD.U4snRNA及UssnRNA E.5.8S,18S,28SrRNA前体34.原核mRNA转录后需要进行的5′端加工过程是 EA.加帽子 B.加聚A帽 C.剪切和剪接 D.RNA编辑 E.无特殊加工35.催化RNA病毒合成的酶是 AA.RNA复制酶 B.RNA聚合酶Ⅰ C.RNA聚合酶ⅡD.RNA聚合酶Ⅲ E.RNA聚合酶C 36.原核生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mRNA是 CA.内含子 B.单顺反子 C.多顺反子 D.间隔区序列 E.插入子37.真核生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mRNA是 BA.内含子 B.单顺反子 C.多顺反子 D.间隔区序列 E.插入序列B型题A.mtR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C C.RNA聚合酶ⅠD.RNA聚合酶Ⅱ E.RNA聚合酶Ⅲ1.真核生物催化线粒体RNA转录生成的聚合酶是2.真核生物催化转录生成rRNA的聚合酶是3.真核生物催化转录生成mRNA的聚合酶是4.真核生物催化转录生成tRNA的聚合酶是A.切除部分肽链 B.3′末端加CCA C.3′末端加polyA D.5′末端糖基化 E.30S经RNaseⅢ催化切开5.tRNA的加工是6.mRNA的加工是7.原核rRNA的加工是A.内含子 B.外显子 C.多顺反子 D.单顺反子 E.UsnRNP8.基因中有表达活性的编码序列是9.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mRNA属于10.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mRNA属于11.基因中被转录的非编码序列附:近年研考及执考试题A型题1.关于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叙述正确的是(2004执考)AA.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3种B.由4个亚基组成的复合物C.全酶中包括一个δ因子D.全酶中包括两个β因子E. 全酶中包括一个α因子2.DNA分子上能够被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为(2000执考)EA.外显子B.增强子C.密码子D.终止子E.启动子3.基因启动子是指(2007 研考 2006执考) DA.编码mRNA的DNA序列的第一个外显子B. 编码mRNA的DNA序列的第一个内含子C.开始转录生成RNA的那段DNA序列D.RNA聚合酶最初与DNA结合的那段DNA序列E.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4.原核生物中识别DNA模板上转录起始点的是(2002研考 2005执考)BA.RNA聚合酶的核心酶B. RNA聚合酶的σ因子C. RNA聚合酶的α亚基D. RNA聚合酶的β亚基E.ρ因子5.原核生物的mRNA转录终止需要下列哪种因子(2005研考 2001执考)BA.释放因子B.Rho因子C.信号肽D.σ因子E.DnaB6.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不包括(1999研考 2005执考)DA.5/末端加帽B.3′末端加多聚A尾C.甲基化修饰D.磷酸化修饰E.剪接去除内含子并连接外显子7.下列关于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2011研考)DA.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B.需要4种dNTP为原料C.合成反应的方向为3/→5/D.转录起始不需要引物参与8. RNA转录与DNA复制中的不同点是(2007研考)DA.遗传信息储存于碱基排列顺序中B.新生链的合成以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C.合成方向为5/→ 3/D.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9.下列关复制和转录过程异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2004研考)BA.复制和转录的合成方向均为5/→3/B.复制和转录过程均需以RNA为引物C.复制的原料为dNTP,转录的原料为NTPD.二者的聚合酶均催化形成3/,5/磷酸二酯键E.DNA双链中只有一条链转录,两条链均可被复制10.以5/-ACTAGTCAG-3/(DNA链)为模板合成相应mRNA链的核苷酸序列为(1994研考) DA.5/-TGATCAGCA-3/B.5/-UGAUCAGUC-3/C.5/-CTGACTAGT-3/D.5/-CUGACUAGU-3/E.5/-CAGCUGACU-3/11.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催化转录后的产物是(2009研考)BA.tRNAB.hnRNAC.5.8S-rRNAD.5S-rRNA12.真核生物中,催化转录产物为 hnRNA 的 RNA 聚合酶是(2003研考)CA.RNA 聚合酶核心酶 B.RNA 聚合酶 I C.RNA 聚合酶 IID.RNA 聚合酶 III E.RNA 聚合酶β亚基13.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I转录后可产生的是(2004研考)BA.hnRNA B.45S-rRNA C.tRNA D.5S-rRNA E.snRNA14.hnRNA转变成mRNA的过程是(2011研考)CA.转录起始B.转录终止C.转录后加工D.翻译起始15.RNA编辑所涉及的反应过程是(2013研考)AA.RNA合成后的加工过程B.DNA指导的RNA合成过程C.RNA聚合酶识别模板的过程D.tRNA反密码对密码的识别过程16.下列RNA中,参与形成小分子核糖核蛋白体的是(2008研考)CA.hnRNAB.mRNAC.snRNAD.tRNA17.DNA上的外显子是(1993研考)CA.不被转录的序列B.被转录但不被翻译的序列C.被转录但也被翻译的序列D.编码序列E.以上都不对18.DNA上的内含子是(1991研考)BA.不被转录的序列B.被转录但不被翻译的序列C.被转录但也被翻译的序列D.编码序列E.以上都不对B型题A.RNA聚合酶的核心酶 B.RNA聚合酶的σ因子 C.RNA聚合酶的α亚基D.RNA聚合酶的β 亚基 E. ρ因子1.原核生物中识别DNA模板上转录起始点的是(2008研考)2.原核生物中决定转录基因类型的亚基是(2008研考)A.TATA盒B.GC盒C.CAAT盒AAT盒3.TF II D的结合位点是(2010研考)4.转录因子Sp1的结合位点是(2010研考)A.rRNA B.mRNA C.tRNA D.hnRNA E.SnRNA5.含稀有碱基最多的 RNA 是(2003研考)6.既含内显子又含外显子的 RNA 是(2003研考)X型题1.RNA转录时碱基的配对原则是(1992研考)ABCA.A-UB.T-AC.C-GD.G-A2.参与真核生物hnRNA转录起始前复合物形成的因子有(2009研考)ABCA.TF II DB.TF II AC.TBPD.TF III3.真核生物mRNA合成后的加工有(2013研考)ABCA.mRNA编辑B.3/-末端加多聚AC.前体mRNA剪接去除内含子D. 在分子伴侣协助下折叠成天然构象4. tRNA的前体加工包括(2007研考)ABCDA.剪切5′和3/末端的多余核苷酸B.去除内含子C. 3/末端加CCA-OHD.化学修饰二、名词解释1.结构基因2.不对称转录3.外显子4.内含子5.转录空泡6.断裂基因7.转录终止修饰点三、填空题1.在RNA聚合酶全酶中,识别转录起始位点的是,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的是,结合DNA模板的是,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的是。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学时:16学时)使用教材:医学分子生物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的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在正常及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为一门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涵盖了医学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以及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形成的专门研究领域及相关知识。

医学分子生物学既要较系统地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进展。

本书共二十三章,包括5个方面内容。

第二章至第十章介绍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因和基因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基因组核酸复制与损伤修复、基因表达和功能蛋白形成与降解、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间通讯与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介绍基因操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基因分析、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相关基本知识和研究策略。

第十四章至第十八章介绍疾病分子生物学机制,介绍了基因和基因组、细胞间通讯和信号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关系。

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一章介绍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包括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概念与相关研究。

最后两章介绍分子生物学新兴研究领域、生物信息学在基因和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本大纲正是从上述目的出发,在要求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同时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相关研究。

使学生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在正常及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为从事临床医学打下深厚的基础。

绪论一、目的要求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生物遗传物质的发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深入发展;分子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

1.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做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半保留复制。

2. 复制子replicon:由一个复制起始点构成的DNA复制单位。

57. 复制起始点(Ori C)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

24.(3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3.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DNApol I(DNA聚合酶I)被酶蛋白切开得到的大片段。

4. 外显子exon、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可转录为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5.(56)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Hogness区)6. 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 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7.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8.(59)信号肽signal peptide: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 端)。

9.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DNA中与转录调控有关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增强子、沉默子等。

10.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 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答案在后面)一、名词解释1. 基因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3. 载体4.开放阅读框(ORF)5.基因组6.限制性内切酶7.调节基因8.启动子9.CpG岛10. 操纵子11. 基因表达12.诱导13.基因表达调控14. 结构基因15.分子生物学16.大肠杆菌核心酶17.基因工程18.反式作用因子19.癌基因20.顺式作用元件21.流产起始22.质粒23. 内含子24.卫星DNA二、不定项选择题1. 关于DNA复制调控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的S期B.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直接偶联C.大肠杆菌复制子由起始物位点和复制起点两部分组成D.ColE1质粒DNA的复制完全依靠宿主DNA聚合酶2. 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A.fMet-tRNAB.Met-tRNAC.Arg-tRNAD.leu-tRNA3. 真核生物RNA的加工过程包括()A.加帽子反应B.加polyA反应C.RNA的折叠D.RNA的切割4. 链霉素的抑菌机理是()A.抑制翻译起始。

B.与核糖体大亚基结合,抑制转录起始。

C.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引起读码错误。

D.以上都不是5.以三叶草模型表示的核酸种类是()A.线粒体DNAB.染色体DNAC.tRNAD.rRNA6. 下列哪些是癌基因()A. RbB. c-mycC. srcD. P537. 对基因表达调控描述正确的是()A.决定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表达或者不表达的一种机制。

B.决定基因表达量的一种机制。

C.是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机制。

D.以上都是。

8. 密码子特性有()A. 通用性B. 重叠性C. 简并性D. 摆动性9.下面哪一项是对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描述()A,σ因子、核心酶和双链DNA在启动子形成的复合物B.全酶、TFI和解链DNA双链形成的复合物C.全酶、模板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D.σ因子、核心酶和促选酶形成的复合物10. 以下那一个编码真核生物蛋白质的核酸序列能直接放入大肠杆菌中表达()A.mRNAB.cDNAC.基因组基因D.病毒基因11. 基因工程技术的创建是由于发现了()A. 反转录酶B. DNA连接酶C. Ⅱ型限制性内切酶D. 末端转移酶12. 关于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 )A. 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B. 调控转录起始C. 与核糖体结合D.都不能被转录13.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包括()A. 启动子的选择B. 转录起始C. RNA链的延伸D. RNA链的终止14.下列哪些是抑癌基因()A. RbB. c-mycC. srcD. P5315. 反式作用因子中的DNA识别或结合域有()A.螺旋-转折-螺旋结构B.锌指结构C.碱性-亮氨酸拉链D.同源域蛋白16.关于反式作用因子说法正确的是()A.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可以与DNA结合C.具有基因特异性D.可以调节基因的转录17.关于蛋白质翻译-运转同步机制描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定位的信息存在于该蛋白质自身结构中B.绝大部分被运入内质网内腔的蛋白质都带有一个信号肽C.仅有信号肽不足以保证蛋白质运转的发生D.蛋白质达到靶位置后,信号肽必须切除18. 原核生物细胞信使RNA含有几个其功能所必须的特征区段,它们是(A. 启动子,SD序列,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茎环结构B. 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C.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茎环结构D.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茎环结构19.卫星DNA是()A.高度重复的DNA序列B.中度重复的DNA序列C.GC丰富的DNA序列D.不编码的RNA序列20. 质粒DNA导入细菌的过程称为()A. 连接B. 转染C. 感染D. 转化21.关于反式作用因子说法错误的是()A.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可以与DNA结合C.可以调节基因的转录D.具有基因特异性22.参与原核生物转录的物质有()A. RNA聚合酶B. DNAC. dNTPD. mRNA23. 氯霉素的抑菌机理是()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引起读码错误。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分子生物学1.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DNA单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三股螺旋结构以及四股螺旋结构。

3.DNA的三级结构:双链DNA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

4.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

甲基化修饰在原核生物DNA中多为对一些酶切位点的修饰,其作用是对自身DNA产生保护作用。

真核生物中的DNA甲基化则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DNA中,几乎所有的甲基化都发生于二核苷酸序列5’-CG-3’的C上,即5’-mCG-3’.5.CG岛:基因组DNA中大部分CG二核苷酸是高度甲基化的,但有些成簇的、稳定的非甲基化的CG小片段,称为CG岛,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

“CG”岛特点是G+C含量高以及大部分CG二核苷酸缺乏甲基化。

6.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1)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

(2)DNA双链是右手螺旋结构。

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螺距为3.4nm.DNA双链说形成的螺旋直径为2 nm。

每个碱基旋转角度为36度。

DNA双螺旋分子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目前认为这些沟状结构与蛋白质和DNA间的识别有关。

(3)疏水力和氢键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DNA双链结构的稳定横向依靠两条链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7.核小体的组成: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被称为核小体,由DNA和5种组蛋白H1,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

各两分子的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DNA双螺旋缠绕在这一核心上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

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和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结构。

8.顺反子(Cistron):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亦称为顺反子。

9.单顺反子(monocistron):真核生物的一个结构基因与相应的调控区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即一个表达单位,转录物为一个单顺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1)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Met 甲酰甲硫氨酰tRNA(fMet-tRNAf ) 甲酰甲硫氨酰 ( 与30S起始复合物的结合 起始复合物的结合
主要由IF-2负责,IF-1和IF-3辅助,此外 负责, 辅助, 主要由 负责 和 辅助 还需要GTP(GTP的作用是使 的作用是使IF-2能顺利 还需要 ( 的作用是使 能顺利 地结合到核糖体小亚基上) 地结合到核糖体小亚基上)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1)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tRNA识别(tRNA identity) 识别( 识别 )
“第二遗传密码”常在tRNA的受体茎 第二遗传密码”常在 的受体茎 (acceptor stem)上,但在其他区域的 ) 也有不少 “第二遗传密码”较复杂,且是非简并 第二遗传密码”较复杂, 的,但专一性同样很强
Translational repression of the L11 operon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3)起始的控制 ) 真核生物的起始控制
最常见的起始控制是对起始因子磷酸化 起始因子的磷酸化在一些情况下对翻译 起始起抑制作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 起始起抑制作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 却可起到促进作用
Model of binding aminoacyl-tRNA to the ribosome A site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2)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扫描( 扫描(scanning) )
核糖体小亚基(真核生物为40S)与起始因子、 核糖体小亚基(真核生物为 )与起始因子、 起始tRNA及其携带的氨基酸(甲硫氨酰 及其携带的氨基酸( 起始 及其携带的氨基酸 甲硫氨酰tRNA, , Met-tRNA Met )、 )、GTP一道,通过识别 一道, 一道 通过识别mRNA 5’ i 端的帽子 帽子( 甲基鸟苷),结合到 甲基鸟苷),结合到mRNA的5’端, 端的帽子(7-甲基鸟苷),结合到 的 端 然后从5’ 3’扫描,寻找起始密码子 扫描, 然后从 扫描 找到起始密码子后,再加上核糖体大亚基, 找到起始密码子后,再加上核糖体大亚基,就可 开始翻译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1)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tRNA装载(tRNA charging) 装载( 装载 )
合成酶( 在氨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氨酰 合成酶 synthetase)的作用下,使氨基酸连接到 )的作用下, tRNA 3’端的腺苷酸上,形成氨酰 端的腺苷酸上, 端的腺苷酸上 形成氨酰tRNA (aminoacyl-tRNA) )
Effect of secondary structure in an mRNA leader on translation efficiency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2)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起始因子( : 起始因子(eIF: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s)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1)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 与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
在起始密码子的上游(数个核苷酸),有一共 在起始密码子的上游(数个核苷酸),有一共 ), 同序列AGGAGGU,与16S rRNA 3’端的序列 同序列 , 端的序列 (3’ HO-AUUCCUCCAC 5’)互补配对,是核 )互补配对, 糖体的结合位点;这一序列又称SD序列 糖体的结合位点;这一序列又称 序列 (Shine-Dalgarno sequence) ) 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还需要有起始因 与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还需要有起始因 子的协助: 最重要, 子的协助:IF-3最重要,IF-1和IF-2也起一定 最重要 和 也起一定 的作用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2)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扫描( 扫描(scanning) )
在5 ~ 10%的情况下,第一个AUG并不是起始 的情况下,第一个 并不是起始 的情况下 位点,因为其周围的序列不太合适; 位点,因为其周围的序列不太合适;在这种情 况下,扫描继续进行, 况下,扫描继续进行,直到找到合适的起始位 点 有时,第一个或上游的 有时,第一个或上游的AUG周围也有作为起始 周围也有作为起始 位点的合适序列,可进行翻译起始, 位点的合适序列,可进行翻译起始,但还不是 真正的起始位点,因为该AUG后很快就有一终 真正的起始位点,因为该 后很快就有一终 止密码子;因此翻译终止后,扫描又继续进行, 止密码子;因此翻译终止后,扫描又继续进行, 直到找到下游的起始位点
Summary of pro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2)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与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的差异
起始氨基酸不是甲酰甲硫氨酸, 起始氨基酸不是甲酰甲硫氨酸,而是甲硫 氨酸;起始tRNA则为 则为tRNA Met 氨酸;起始 则为 i 真核mRNA不含 序列,但有 帽子,有 不含SD序列 但有5’帽子 帽子, 真核 不含 序列, 助于起始复合体的形成 通过扫描寻找起始密码子
Summary of pro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1)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3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由核糖体小亚基( )、mRNA、氨酰 由核糖体小亚基(30S)、 )、 、 tRNA及起始因子等构成 及起始因子等构成
Summary of pro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1)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起始tRNA 起始
携带甲酰甲硫氨酸的tRNA( 携带甲酰甲硫氨酸的tRNA(tRNA Met ), f 识别密码子AUG、GUG和UUG 识别密码子 、 和 tRNA Met与携带甲硫氨酸到蛋白质链内部 f Met 稍有不同, 的tRNA(tRNA m )稍有不同,后者只 ( 识别AUG 识别
丙氨酸tRNA
苯丙氨酸tRNA
Identity elements in various tRNA molecules
甲酰甲硫氨酸tRNA 丝氨酸tRNA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1)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核糖体解离( 核糖体解离(dissociation of ribosomes) )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蛋白激酶HCR(hemecontrolled repressor)
Repression of translation by phosphorylation of eIF2α α
六、翻译
2. 延伸(elongation) 延伸( ) (1)基本过程 )
Step 1:一个新的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 :一个新的氨酰 结合到核糖 体的A位 体的 位 Step 2:形成肽键 : Step 3:移位 :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scanning model for translatitiation) 起始( ) (2)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扫描( 扫描(scanning) )
在大多数情况下, 在大多数情况下,扫描遇到的第一个 AUG就是翻译的起始位点;在其周围, 就是翻译的起始位点; 就是翻译的起始位点 在其周围, 往往有共同序列CCRCCAUGG 往往有共同序列
翻译起始复合物首先是在核糖体小亚基 上组装起来 每一次翻译后, 每一次翻译后,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必须 解离, 解离,以让新的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 核糖体解离需要起始因子( 核糖体解离需要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s,IF)的协助 , )
IF-1促进核糖体大小亚基 的解离;IF-3则通过与小 亚基结合,阻止其与大亚 基重新结合
要比原核生物的复杂, 要比原核生物的复杂,但也有相应的因子 主要的起始因子有6种 主要的起始因子有 种(类) eIF1、 eIF2、 eIF3、 eIF4、 eIF5、 、 、 、 、 、 eIF6
Summary of translation initiation in eukaryotes
Initi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eukaryotes
六、翻译
1. 起始(initiation) 起始( ) (2)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 mRNA二级结构与翻译起始的关系 二级结构与翻译起始的关系
mRNA 5’端附近的二级结构对翻译起始 端附近的二级结构对翻译起始 端附近的二级结构对 既可有正效应, 既可有正效应,也可有负效应 紧接AUG后(AUG后12 ~ 15 nt)的发夹 紧接 后 后 ) 结构能使核糖体停顿,因而使该AUG更 结构能使核糖体停顿,因而使该 更 有可能成为起始位点( 有可能成为起始位点(即使其周围的序 列与起始位点的共同序列相差较大) 列与起始位点的共同序列相差较大)
Elongation in translation
六、翻译
2. 延伸(elongation) 延伸( ) 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 (2)氨酰 )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的 位(step 1) 结合到核糖体的 ) 需延伸因子( factor)EF-Tu及 需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EF-Tu及 GTP,另还需 ,另还需EF-Ts 在真核生物中由eEF1α和eEF1βγ分别起到 α βγ分别起到 在真核生物中由 βγ EF-Tu和EF-Ts的作用 和 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